【 科学管理 】 中小学校本研修文化重建 的实践策略 。 ( 西华师范大学 陈国胜 , 赐平 李 教育科学 与技术学院 , 四川 南充 67 0 ) 3 10 摘要 : 在新课 程背案下, 中小学要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深入开展校 本研 修活动 , 重建校本研修 文化 已成 为 客观 必然 。针对校本研修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中小学要从 学校 自身的资源条件 出发 , 实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落 策 划校本研修活动; 以实践反思为抓手 , 促成理念化为行 为; 以制度完善为手段 , 再造研 修行为习惯; 以研 究实践为平 台, 重建教 学生活方式; 以合作 分享为载体 , 培育校本研修精神等具体实践 活动 , 重建校本研修 实践的理念和文化。 关键词: 中小学; 校本研修文化 ; 教师专业发展 ; 策略 ~ , “ 有质量 的教育需要 有质量 的教师 。” 随着新课 程 深入 实施 , 教师培训 “ 阵地 前移 ” “ 、重心下移 ” 。在教 育 部 “ 创建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基地建设 ”项 目不断推进 下原则 : 是问题 必须来 自真实 的教育教学情境 ; 一 二是 问题必须有研究解决 的可能 ;三是 问题必须是教师共 同关 注的 ; 四是问题必须是 目前亟待解决 的。不管是从 听课评课 到观课议课 , 还是 同课异构 的 比较研 究 , 或者 依 托课 例研究的主题研讨 ,抑或是视频案例 分析等活 动设计 中 , 我们 要坚持以问题为导 向, 保证校本研修 活 动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在校本研修问题解决活动 中 , 提 升教师 , 提高质量 。 二、 以实 践 反 思 为抓 手 , 成 理 念化 为行 为 促下 ,中小学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已经统整为校本研修 , 校本研修文化建设成 为有效校本研修 的关键 。但是 , 我 们发现 , 校本研 修还存 在着以下问题 : 如脱离 学校真实 问题 的解决 ,先进理念未 能很好地转 化为教师 自觉 的 行为, 研修活动 的行为规 范体 系 尚待改善 , 习和研究 学 还没成为教师 的生活方式 ,教师合作分享精 神也需进 一步培育等等 , 更需文化 的整合 和重建 。为 此 , 根据从 “ 在行 中知” “ ,知行并进” 。教师学习既是一种问题 活 动开展 到制度 规 范到 文化 生成 的文 化建 设 一般 规 律, 我们认 为 , 中小学要 从学校 资源条件 出发 , 落实 问 题解决 , 开展校本研修文化理 念重建 的具体实践 , 之 持 以恒 ,逐渐形成各具特色 的校本研修本 土化经验和 自 觉行为 , 重建校本研修文化 。 一驱 动的学 习 , 又是一种基于案例 的情境性嵌入式学 习。 要 引导 教师 把先 进理 论 和经 验转化 为 自身 的行 为 习 惯, 必须植根于实践反思 。可 以根据顾泠沅 “ 行动教育” 的“ 三阶段两反思” 。模式 , 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落实实践 反思 ,在多元 连缀 的知识学 习与实践相互观照 的一体 化过程 中 , 促进 教师专业的 、 学术的和人格 的发展 。一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 策划校本研修活动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 的核心 环节 ,也是教 师在 教中学 、 在研 中练 , 获得 成就感 , 增强教 育信念 的孵化 器。 教师研修是一种问题驱 动的群体合作学习活动 。 只 t 是澄清校本研修反思 内涵 , 自身或者他人 的教育 、 对 教 学、 教研 、 科研 、 学习 、 管理行为和事实或事件进行思考 、 解 释现象 , 概括经验 , 提炼规律 。二是广开 校本研 修反 思交流 , 做好学 习反思 、 教育反思 、 教学反思 、 教研反思 、 科研反思 、 管理 反思 。三是重点抓 好教学反思 , 因时制 有不断解决教师实施新课程 中的 “ 理想与现 实之间 的 差距” “ 、理念 与行 为之间的差距” ,才能将先进理论 和 先进经验转化为教师教育教学 自觉行为 。因此 , 要聚焦 课堂教学问题 , 优化校本研修活动设 计。在策划校本教 研活动时 , 以问题为主题 , 要 以问题解决 为导向设计丰 富多元 的校本研修活动 。在设计校本研修 活动 中, 在问 宜地开展整体反思 、 专题反思和细节反思 。四是以问题 性、 针对性和深刻性为原则 , 践行反 思步骤——摆出现 象、 分析原因 、 出对策 、 提 总结规律 。五是通过教师反思 体验性写作 为载体 , 在实践反思中要坚决摆进 自我 , 丰 富 自我经验 的省察 , 对原 有行为进行改进 , 不能仅仅满 足 已有 的经验认识 ,而忽 略了对行为 与理念之间差距 的关注 。要以实践反思为基础 , 从研究教到研究学到研 题的筛选 与确认方 面 ,要 引导教 师学会 问题发 现和问 题排序 以及问题确认。在 问题发现和问题收集 中, 要求 教师 、 教研组 、 年极 段 、 各科 室首先关 注 实施 新课 程 中 的疑 惑 、 难点 、 盲点 和 自己遇 到 的新 问题 , 每学期 开 出 需解决 的问题清单 。在筛选研修问题 中, 要始终坚持以 究教与学 , 从外 现到内隐 、 从行为到心理文化 、 从局部到 整体 , 引领教 师校 本研修 的行为跟进中解决问题 , 将新 作者简介 : 陈国胜, , 男 浙江瑞 安人 , 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信息 、 科研处副主任 , 副研究员 , 系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与技术学 院20 级教育 06硕士, 要从事中 主 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培训研 李赐 男, 华师范大学教育 究; 平, 西 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要从事教育政 主 策法规研螽。 1 6 2 一【 科学管理 】 课 程理 念有 效地转 化为 教师 自觉 的教育 、 学 、 教 教研 、 科研 和管 理行为 , 就 自我 , 现教师专业发展 。 成 实 三、 以制度完善为手段 , 造研修行为 习惯 再 校 本研 修是教 师 教学方 式 、 研究 方 式 、 习方式 、 学 专 业发展方式 的一场深刻 变革 。校本 研修文 化形成 包 括 活动开展 、 度规范 、 制 文化生成 三个 阶段 。因而重 建 第五 步全段教师 分成三小组 ,每小组确 定一名上课 教 师, 第六 步三轮磨课 , 第七步撰 写论文 、 例 、 案 课例或 教 育叙事等 。我们要将教材分析 、 学习掌握 、 教学设计 、 问 题处理 、 作业安排 、 考试命题 、 学习反思 、 交流讨论等等 , 都作为研 究方式转化 为教师教学 生活 的必 然 的组成部 分, 在有效学 习、 有效教学 、 有效研究 中实现专业发展。 五、 以合作分享为载体 , 培育校本研修精神 。 新 型校本研修 文化 ,要对 新课程背 景下 的校本研修 活 动不断给予制 度规范 ,并 持之 以恒 地通过完 善制度 予 以强化 , 习惯 成 自然 。所 以 , 以通 过 自上 而下和 自下 可 而上 的沟通 , 健全和完 善一系列校 本研修制 度 : 校本 如教师在 校本研修 活动 中缺乏 深度会谈 和平等互 助 精神 , 根本原 因在于缺乏合作 分享 的观 念习惯 , 于 其 在教师长于 内省而缺乏公开 自我 、 听与回应 以及使 问题 倾 化与 问题解决 的习惯和能力 。所 以,要 以合作分享 , 共 研 修领导制 度 、校本研修 管理制度 、校本研 修奖励 办 法 ; 如校本 教研工 作制 度 、 再 教研组 活 动制度 、 教研 组 考 核办法 ;又如教 师进修 培训制度 :新老教 师结对 制 度、 教师 自我反思制度 ; 还有 , 校本 研修活动 制度 , 理 如 论学习、 课例 研究 、 专题 研讨 、 案例 分析 、 体备课 、 集 教 学 反思 、 书交 流 , 读 网络研 修制度等 。在教研 组工作 制 度 中, 建立 考勤制度 、 划制度 、 计 总结制度 、 活动记 录制 度、 考核评优制度 、 奖惩 制度 、 活动管理办法等 。对教师 同进步为研修活动价值取 向, 进行校本研修文化精神和 价值追求的重建行动 。一是要进行研修成长规划 , 建设 学习型学校 。如提 出“ 以学习为本 , 打造学习型组织 ; 以 研究为主 , 组建研究型 团队; 以和谐为贵 , 铸就共生型团 体; 以文化为标 , 培育生态型群体” 的愿景。二是要 明确 规划参与要求 , 开展学 习型组织建设 。在与学校文化保 持方 向上 一致 的情 况下 , 引导 教师 、 教研 组 、 课题组 、 项 听课活动提 出规范性要求 :如为执教 老师发 现一个 亮 点 , 出一个 缺 点 , 供一条 建议 , 出一 个 听课小 记 找 提 写 等。每个 老师每学期的研修行为规范 :如听2 节课 , 0 做 2 张读 书文摘 卡 , 篇 读书心得 , 堂公开课 , 0 写1 开1 做一次 研修专题 发言等 等。通过这些制度 的完 善 , 全校本 研 健 修 的行为规范体 系。让 每一个 老师都认 同 、 每一个教研 组都遵守 、 每一个 中层科 室都实施 、 每一个研 修活 动环 节都落实 ,使 这些规范成 为我们学 校教师 的生活方 式 和习惯 。 目组等的研修活动 , 应有符合 自身实 际的发展愿景和文 化理想 , 夯实校本 研修文化 的基础 , 体现 校本研修 文化 理想 与精神核心 。三是要落 实规划实施 中研修活 动的 有效互动 。不把实践反思变成 “ 检讨大会 ”不将研修问 ,题转变 为教师 的压力 , 而是通过 良好 的互 动 , 如论坛式 的 问题交 流 、 请教 型的评课研讨 、 对等性 的资料互换 等 等, 促进 教师之 间的合作分享 , 是校本研 修活动成 为教 师情感联 络 、 思想 交流 、 经验 分享 、 合作研 究 、 智慧 生成 的载体 和价值追求 。通过合作分享 的活动实践 , 注入文 化想象力和共 同愿景 , 从而提 升教师群体 的实践智慧和 四、 研 究 实 践 为 平 台 , 建 教 学 生 活 方 式 以 重从本质上讲 ,教师 的校本研修 就是教 师 以提 高课 堂教学 质量 为 中心 的专业化 发展的教学 生活过程 。教 实现校本研修 的文化重建 。 校本研修文化重建关 系到校本研修制度建设成效 , 校本研修 活动的成效 , 教师专业发展 的成效 。校本研修 文 化重建 , 无形 而有 形 , 为 而有 为 , 能重形 而轻 内 无 不师校本研 修实 际上 就是在校 本学 习 、 本培训 、 校 校本教 研、 校本科 研 、 校本 课程开发 实践与研究 中实现 的 。要 以研究 的实践活动创 新带动校 本研修 的活动组织创 新 涵 。针对校本研修 问题解决 , 中小学必须从本校资源环 境 条件 出发 , 持先进 的理念 , 坚 策划 活动 , 并付诸 实践 ; 制度建设 , 常抓不懈 ; 发掘 与本校实 际相适应 的 、 原生态 和制度创 新 , 把研究 实践作 为教师 的生 活方式 , 重建校 本研修文 化 。一要理 论先导 , 修一体 , 研 将学 习融人课 堂教学研究活动 。适度超前进行理论学 习 , 如专题式理 .的、 个性化 的研 修活动方 式 、 经验 、 色 、 特 习惯和价 值追 求 , 以贯 之 , 实现校本研修 文化重 建。 一 去 参考文献: [ 陈 大伟 . 本 研 修 面对 面[ 冲 国轻 工 出版 社 ,06 1 】 校 M] 20. 【 汤 立 宏 . 本 研 修 专论 : 小 学教 师人 力 资 源 开 发 于 专业 发 2 】 校 中展 研 究 【 . 京 : 洋 出版社 ,0 6 M】 北 海 20 . f 柯 孔 标 . 本教 研 实践 模 式 研 究 【 l 州 : 江 大 学 出版 社 , 3 1 校 M _ 杭 浙 20 . 08 论学 习 、 问题式理论学习 和基本理论学 习等 。二要 明确 目标 , 知识管理 , 参与学 习共 同体建设 。首先是 在学 习 研究 中把握规律 , 寻找 问题 解决 的方 法 ; 其次 是在学 习 研究 中改善工作 , 在改进 中获得成就 感 ; 最后 是在学 习 研究 中提升 自我 ,走进 自己 的真实 世界 。三 要实践 反 思, 重建研修 活动模式 , 提倡 融合学 习和混合 学习 。如 开展 新型磨课形 式 : 第一 步备课组确 定主题 , 二步 理 第论 学 习 , 三步确定 上课课 题 , 四步全 组 教师 备课 , 第 第 f 周冬祥. 4 1 校本研修 ( 理论和 实务 ) 【 . 》M】 武汉 : 中师范大学出 华 版 社 . 0 9 20.一1 — 27
【 科学管理 】 中小学校本研修文化重建 的实践策略 。 ( 西华师范大学 陈国胜 , 赐平 李 教育科学 与技术学院 , 四川 南充 67 0 ) 3 10 摘要 : 在新课 程背案下, 中小学要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深入开展校 本研 修活动 , 重建校本研修 文化 已成 为 客观 必然 。针对校本研修活动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中小学要从 学校 自身的资源条件 出发 , 实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落 策 划校本研修活动; 以实践反思为抓手 , 促成理念化为行 为; 以制度完善为手段 , 再造研 修行为习惯; 以研 究实践为平 台, 重建教 学生活方式; 以合作 分享为载体 , 培育校本研修精神等具体实践 活动 , 重建校本研修 实践的理念和文化。 关键词: 中小学; 校本研修文化 ; 教师专业发展 ; 策略 ~ , “ 有质量 的教育需要 有质量 的教师 。” 随着新课 程 深入 实施 , 教师培训 “ 阵地 前移 ” “ 、重心下移 ” 。在教 育 部 “ 创建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基地建设 ”项 目不断推进 下原则 : 是问题 必须来 自真实 的教育教学情境 ; 一 二是 问题必须有研究解决 的可能 ;三是 问题必须是教师共 同关 注的 ; 四是问题必须是 目前亟待解决 的。不管是从 听课评课 到观课议课 , 还是 同课异构 的 比较研 究 , 或者 依 托课 例研究的主题研讨 ,抑或是视频案例 分析等活 动设计 中 , 我们 要坚持以问题为导 向, 保证校本研修 活 动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在校本研修问题解决活动 中 , 提 升教师 , 提高质量 。 二、 以实 践 反 思 为抓 手 , 成 理 念化 为行 为 促下 ,中小学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已经统整为校本研修 , 校本研修文化建设成 为有效校本研修 的关键 。但是 , 我 们发现 , 校本研 修还存 在着以下问题 : 如脱离 学校真实 问题 的解决 ,先进理念未 能很好地转 化为教师 自觉 的 行为, 研修活动 的行为规 范体 系 尚待改善 , 习和研究 学 还没成为教师 的生活方式 ,教师合作分享精 神也需进 一步培育等等 , 更需文化 的整合 和重建 。为 此 , 根据从 “ 在行 中知” “ ,知行并进” 。教师学习既是一种问题 活 动开展 到制度 规 范到 文化 生成 的文 化建 设 一般 规 律, 我们认 为 , 中小学要 从学校 资源条件 出发 , 落实 问 题解决 , 开展校本研修文化理 念重建 的具体实践 , 之 持 以恒 ,逐渐形成各具特色 的校本研修本 土化经验和 自 觉行为 , 重建校本研修文化 。 一驱 动的学 习 , 又是一种基于案例 的情境性嵌入式学 习。 要 引导 教师 把先 进理 论 和经 验转化 为 自身 的行 为 习 惯, 必须植根于实践反思 。可 以根据顾泠沅 “ 行动教育” 的“ 三阶段两反思” 。模式 , 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落实实践 反思 ,在多元 连缀 的知识学 习与实践相互观照 的一体 化过程 中 , 促进 教师专业的 、 学术的和人格 的发展 。一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 策划校本研修活动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 的核心 环节 ,也是教 师在 教中学 、 在研 中练 , 获得 成就感 , 增强教 育信念 的孵化 器。 教师研修是一种问题驱 动的群体合作学习活动 。 只 t 是澄清校本研修反思 内涵 , 自身或者他人 的教育 、 对 教 学、 教研 、 科研 、 学习 、 管理行为和事实或事件进行思考 、 解 释现象 , 概括经验 , 提炼规律 。二是广开 校本研 修反 思交流 , 做好学 习反思 、 教育反思 、 教学反思 、 教研反思 、 科研反思 、 管理 反思 。三是重点抓 好教学反思 , 因时制 有不断解决教师实施新课程 中的 “ 理想与现 实之间 的 差距” “ 、理念 与行 为之间的差距” ,才能将先进理论 和 先进经验转化为教师教育教学 自觉行为 。因此 , 要聚焦 课堂教学问题 , 优化校本研修活动设 计。在策划校本教 研活动时 , 以问题为主题 , 要 以问题解决 为导向设计丰 富多元 的校本研修活动 。在设计校本研修 活动 中, 在问 宜地开展整体反思 、 专题反思和细节反思 。四是以问题 性、 针对性和深刻性为原则 , 践行反 思步骤——摆出现 象、 分析原因 、 出对策 、 提 总结规律 。五是通过教师反思 体验性写作 为载体 , 在实践反思中要坚决摆进 自我 , 丰 富 自我经验 的省察 , 对原 有行为进行改进 , 不能仅仅满 足 已有 的经验认识 ,而忽 略了对行为 与理念之间差距 的关注 。要以实践反思为基础 , 从研究教到研究学到研 题的筛选 与确认方 面 ,要 引导教 师学会 问题发 现和问 题排序 以及问题确认。在 问题发现和问题收集 中, 要求 教师 、 教研组 、 年极 段 、 各科 室首先关 注 实施 新课 程 中 的疑 惑 、 难点 、 盲点 和 自己遇 到 的新 问题 , 每学期 开 出 需解决 的问题清单 。在筛选研修问题 中, 要始终坚持以 究教与学 , 从外 现到内隐 、 从行为到心理文化 、 从局部到 整体 , 引领教 师校 本研修 的行为跟进中解决问题 , 将新 作者简介 : 陈国胜, , 男 浙江瑞 安人 , 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信息 、 科研处副主任 , 副研究员 , 系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 与技术学 院20 级教育 06硕士, 要从事中 主 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培训研 李赐 男, 华师范大学教育 究; 平, 西 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要从事教育政 主 策法规研螽。 1 6 2 一【 科学管理 】 课 程理 念有 效地转 化为 教师 自觉 的教育 、 学 、 教 教研 、 科研 和管 理行为 , 就 自我 , 现教师专业发展 。 成 实 三、 以制度完善为手段 , 造研修行为 习惯 再 校 本研 修是教 师 教学方 式 、 研究 方 式 、 习方式 、 学 专 业发展方式 的一场深刻 变革 。校本 研修文 化形成 包 括 活动开展 、 度规范 、 制 文化生成 三个 阶段 。因而重 建 第五 步全段教师 分成三小组 ,每小组确 定一名上课 教 师, 第六 步三轮磨课 , 第七步撰 写论文 、 例 、 案 课例或 教 育叙事等 。我们要将教材分析 、 学习掌握 、 教学设计 、 问 题处理 、 作业安排 、 考试命题 、 学习反思 、 交流讨论等等 , 都作为研 究方式转化 为教师教学 生活 的必 然 的组成部 分, 在有效学 习、 有效教学 、 有效研究 中实现专业发展。 五、 以合作分享为载体 , 培育校本研修精神 。 新 型校本研修 文化 ,要对 新课程背 景下 的校本研修 活 动不断给予制 度规范 ,并 持之 以恒 地通过完 善制度 予 以强化 , 习惯 成 自然 。所 以 , 以通 过 自上 而下和 自下 可 而上 的沟通 , 健全和完 善一系列校 本研修制 度 : 校本 如教师在 校本研修 活动 中缺乏 深度会谈 和平等互 助 精神 , 根本原 因在于缺乏合作 分享 的观 念习惯 , 于 其 在教师长于 内省而缺乏公开 自我 、 听与回应 以及使 问题 倾 化与 问题解决 的习惯和能力 。所 以,要 以合作分享 , 共 研 修领导制 度 、校本研修 管理制度 、校本研 修奖励 办 法 ; 如校本 教研工 作制 度 、 再 教研组 活 动制度 、 教研 组 考 核办法 ;又如教 师进修 培训制度 :新老教 师结对 制 度、 教师 自我反思制度 ; 还有 , 校本 研修活动 制度 , 理 如 论学习、 课例 研究 、 专题 研讨 、 案例 分析 、 体备课 、 集 教 学 反思 、 书交 流 , 读 网络研 修制度等 。在教研 组工作 制 度 中, 建立 考勤制度 、 划制度 、 计 总结制度 、 活动记 录制 度、 考核评优制度 、 奖惩 制度 、 活动管理办法等 。对教师 同进步为研修活动价值取 向, 进行校本研修文化精神和 价值追求的重建行动 。一是要进行研修成长规划 , 建设 学习型学校 。如提 出“ 以学习为本 , 打造学习型组织 ; 以 研究为主 , 组建研究型 团队; 以和谐为贵 , 铸就共生型团 体; 以文化为标 , 培育生态型群体” 的愿景。二是要 明确 规划参与要求 , 开展学 习型组织建设 。在与学校文化保 持方 向上 一致 的情 况下 , 引导 教师 、 教研 组 、 课题组 、 项 听课活动提 出规范性要求 :如为执教 老师发 现一个 亮 点 , 出一个 缺 点 , 供一条 建议 , 出一 个 听课小 记 找 提 写 等。每个 老师每学期的研修行为规范 :如听2 节课 , 0 做 2 张读 书文摘 卡 , 篇 读书心得 , 堂公开课 , 0 写1 开1 做一次 研修专题 发言等 等。通过这些制度 的完 善 , 全校本 研 健 修 的行为规范体 系。让 每一个 老师都认 同 、 每一个教研 组都遵守 、 每一个 中层科 室都实施 、 每一个研 修活 动环 节都落实 ,使 这些规范成 为我们学 校教师 的生活方 式 和习惯 。 目组等的研修活动 , 应有符合 自身实 际的发展愿景和文 化理想 , 夯实校本 研修文化 的基础 , 体现 校本研修 文化 理想 与精神核心 。三是要落 实规划实施 中研修活 动的 有效互动 。不把实践反思变成 “ 检讨大会 ”不将研修问 ,题转变 为教师 的压力 , 而是通过 良好 的互 动 , 如论坛式 的 问题交 流 、 请教 型的评课研讨 、 对等性 的资料互换 等 等, 促进 教师之 间的合作分享 , 是校本研 修活动成 为教 师情感联 络 、 思想 交流 、 经验 分享 、 合作研 究 、 智慧 生成 的载体 和价值追求 。通过合作分享 的活动实践 , 注入文 化想象力和共 同愿景 , 从而提 升教师群体 的实践智慧和 四、 研 究 实 践 为 平 台 , 建 教 学 生 活 方 式 以 重从本质上讲 ,教师 的校本研修 就是教 师 以提 高课 堂教学 质量 为 中心 的专业化 发展的教学 生活过程 。教 实现校本研修 的文化重建 。 校本研修文化重建关 系到校本研修制度建设成效 , 校本研修 活动的成效 , 教师专业发展 的成效 。校本研修 文 化重建 , 无形 而有 形 , 为 而有 为 , 能重形 而轻 内 无 不师校本研 修实 际上 就是在校 本学 习 、 本培训 、 校 校本教 研、 校本科 研 、 校本 课程开发 实践与研究 中实现 的 。要 以研究 的实践活动创 新带动校 本研修 的活动组织创 新 涵 。针对校本研修 问题解决 , 中小学必须从本校资源环 境 条件 出发 , 持先进 的理念 , 坚 策划 活动 , 并付诸 实践 ; 制度建设 , 常抓不懈 ; 发掘 与本校实 际相适应 的 、 原生态 和制度创 新 , 把研究 实践作 为教师 的生 活方式 , 重建校 本研修文 化 。一要理 论先导 , 修一体 , 研 将学 习融人课 堂教学研究活动 。适度超前进行理论学 习 , 如专题式理 .的、 个性化 的研 修活动方 式 、 经验 、 色 、 特 习惯和价 值追 求 , 以贯 之 , 实现校本研修 文化重 建。 一 去 参考文献: [ 陈 大伟 . 本 研 修 面对 面[ 冲 国轻 工 出版 社 ,06 1 】 校 M] 20. 【 汤 立 宏 . 本 研 修 专论 : 小 学教 师人 力 资 源 开 发 于 专业 发 2 】 校 中展 研 究 【 . 京 : 洋 出版社 ,0 6 M】 北 海 20 . f 柯 孔 标 . 本教 研 实践 模 式 研 究 【 l 州 : 江 大 学 出版 社 , 3 1 校 M _ 杭 浙 20 . 08 论学 习 、 问题式理论学习 和基本理论学 习等 。二要 明确 目标 , 知识管理 , 参与学 习共 同体建设 。首先是 在学 习 研究 中把握规律 , 寻找 问题 解决 的方 法 ; 其次 是在学 习 研究 中改善工作 , 在改进 中获得成就 感 ; 最后 是在学 习 研究 中提升 自我 ,走进 自己 的真实 世界 。三 要实践 反 思, 重建研修 活动模式 , 提倡 融合学 习和混合 学习 。如 开展 新型磨课形 式 : 第一 步备课组确 定主题 , 二步 理 第论 学 习 , 三步确定 上课课 题 , 四步全 组 教师 备课 , 第 第 f 周冬祥. 4 1 校本研修 ( 理论和 实务 ) 【 . 》M】 武汉 : 中师范大学出 华 版 社 . 0 9 20.一1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