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乡镇标准

平安乡镇标准

一、社会政治稳定

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联动调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健全。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民转刑”案件减少,无在本县(市、区)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无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

二、治安秩序良好

无县(市、区)以上挂牌整治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无在本县(市、区)造成重大影响的恶性案件,无重大经济犯罪,无黑恶势力犯罪,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三、防控能力增强

1、乡镇、村、社、院(户)四级防范网络健全,能分级有效整体联动。乡镇建立专职治安巡逻队,村建立专兼职治安巡逻队,坚持经常性巡逻,专职群防群治队员无违法犯罪。组织人民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形成工作机制。建立多渠道、多行业的治安信息员队伍。重点区域、部位和复杂场所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辖区内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防范措施落实。

2、重点群体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落实。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机制健全,暂住人口及外出务工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内。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措施,青少年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3、“两抢一盗”等多发性案件明显下降。辖区内80%以上的机关、

学校、企事业单位不发生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

四、宣传教育深入

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群众对平安创建知晓率达90%以上。综治先进、见义勇为人员得到及时表彰和奖励。

五、组织保障有力

党委、政府制定了本地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层层落实责任。综治委(办)健全,配齐配强专抓副职和专职干部,落实了综治专干待遇。综治业务工作经费按人均不低于0.30元落实到位。党的基层组织、政法基层组织以及治保会、调解会等组织在平安创建活动中作用发挥明显。辖区内80%以上的村、单位(企业、学校)达到平安创建标准。

平安街道标准

一、社会政治稳定

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联动调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健全。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民转刑”案件减少,无在本县(市、区)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无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

二、治安秩序良好

无县(市、区)以上挂牌整治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无在本县(市、区)造成重大影响的恶性案件,无重大经济犯罪,无黑恶

势力犯罪,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三、防控能力增强

1、辖区治安防范网络形成,能分级有效整体联动。街道建立专职治安巡逻队,社区建立专兼职治安巡逻队,坚持经常性巡逻,专职群防群治队员无违法犯罪。社区落实了驻区民警。组织人民群众、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参与治安防范形成工作机制。建立多渠道、多行业的治安信息员队伍。重点区域、部位和复杂场所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推广保安服务和技术防范。发挥物业管理公司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辖区内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城市街面广泛开展店铺联防活动。

2、重点群体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落实。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机制健全,建立了协管员队伍,暂住人口及外出务工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内。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措施,青少年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3、“两抢一盗”等多发性案件明显下降。辖区内80%以上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不发生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

四、宣传教育深入

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群众对平安创建知晓率达90%以上。综治先进、见义勇为人员得到及时表彰和奖励。

五、组织保障有力

党委、政府制定了本地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层层落实责任。综治委(办)健全,配齐配强专抓副职和专职干部,落实了综治专干待遇。综治业务工作经费按人均不低于0.50元落实到位。党的基层组织、政法基层组织以及治保会、调解会等组织在平安创建活动中作用发挥明显。辖区内80%以上的村、单位(企业、学校)达到平安创建标准。

平安单位标准

一、平安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标准

(一)、组织保障

制定了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督促下属部门、单位、系统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保障了平安创建必需的经费。

(二)防控有力

1、单位综治组织和保卫机构健全,人员落实。治保、调解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2、门卫、值班、守护制度落实,实行门卫保安化。重点、要害部位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防范科技含量提高,效果明显。严格执行现金、贵重物资、枪支弹药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安全管理规定。住宅区实行楼长负责、户户联防。

3、充分发挥在平安创建中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辖区平安创建活动,与友邻单位建立治安协作共防机制。

(三)宣教深入

单位有固定的平安创建宣传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干部职工对平安创建知晓率达95%以上。干部职工无违法犯罪。

(四)内部稳定

单位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信息渠道畅通。无干部职工集体上访和参与群体性事件。

(五)秩序良好

单位内部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职工对单位内部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平安企业标准

(一)、组织保障

制定了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督促下属部门、单位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保障了平安创建必需的经费。

(二)防控有力

1、企业综治组织和保卫机构健全,人员落实。治保会、调委会、义务消防队、护厂巡逻队等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2、门卫、值班、守护制度落实,门卫实行保安化。重点、要害部位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防范的科技含量提高,效果明显。严格执行现金、贵重物资、枪支弹药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安全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生产等制度健全、责任落实。住宅区实行

楼长负责、户户联防。

3、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无重新犯罪。暂住人口、重点人口、出租房屋日常管理措施落实,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暂住人口档案,办证(暂住证)率为100%。

4、积极参与辖区平安创建活动,与友邻单位建立治安协作共防机制。

(三)宣教深入

有固定的平安创建宣传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企活动。干部职工对平安创建知晓率达95%以上。干部职工无违法犯罪。

(四)内部稳定

企业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信息渠道畅通。无干部职工集体上访和参与群体性事件。

(五)秩序良好

企业内部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职工对企业内部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三、平安学校标准

(一)、组织保障

制定了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保障了平安创建必需的经费。

(二)防控有力

1、学校综治组织或保卫机构健全,人员落实。治保会、护校队、义务消防队等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2、严格执行门卫登记、验证制度,门卫实行保安化。日常管理措施落实。要害部位、危爆物品管理等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校内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队和巡查制度。高校建立了校园110、中小学校园建立了报警点。校内安全基础设施完备,标识清楚醒目。

3、积极参与辖区平安创建活动,与友邻单位建立治安协作共防机制。配合参与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整治。

(三)宣教深入

学校有固定的平安创建宣传阵地,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法制教育计划、教材、师资和课时“四落实”。教职员工、学生对平安创建知晓率达95%以上。教职员工、学生无违法犯罪。

(四)内部稳定

建立了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工作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信息渠道畅通。无教职员工、学生集体上访和参与群体性事件。

(五)秩序良好

学校内部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教职员工、学生校园内部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平安乡镇标准

一、社会政治稳定

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联动调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健全。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民转刑”案件减少,无在本县(市、区)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无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

二、治安秩序良好

无县(市、区)以上挂牌整治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无在本县(市、区)造成重大影响的恶性案件,无重大经济犯罪,无黑恶势力犯罪,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三、防控能力增强

1、乡镇、村、社、院(户)四级防范网络健全,能分级有效整体联动。乡镇建立专职治安巡逻队,村建立专兼职治安巡逻队,坚持经常性巡逻,专职群防群治队员无违法犯罪。组织人民群众参与治安防范形成工作机制。建立多渠道、多行业的治安信息员队伍。重点区域、部位和复杂场所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辖区内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防范措施落实。

2、重点群体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落实。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机制健全,暂住人口及外出务工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内。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措施,青少年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3、“两抢一盗”等多发性案件明显下降。辖区内80%以上的机关、

学校、企事业单位不发生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

四、宣传教育深入

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群众对平安创建知晓率达90%以上。综治先进、见义勇为人员得到及时表彰和奖励。

五、组织保障有力

党委、政府制定了本地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层层落实责任。综治委(办)健全,配齐配强专抓副职和专职干部,落实了综治专干待遇。综治业务工作经费按人均不低于0.30元落实到位。党的基层组织、政法基层组织以及治保会、调解会等组织在平安创建活动中作用发挥明显。辖区内80%以上的村、单位(企业、学校)达到平安创建标准。

平安街道标准

一、社会政治稳定

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联动调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健全。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民转刑”案件减少,无在本县(市、区)造成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无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

二、治安秩序良好

无县(市、区)以上挂牌整治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无在本县(市、区)造成重大影响的恶性案件,无重大经济犯罪,无黑恶

势力犯罪,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三、防控能力增强

1、辖区治安防范网络形成,能分级有效整体联动。街道建立专职治安巡逻队,社区建立专兼职治安巡逻队,坚持经常性巡逻,专职群防群治队员无违法犯罪。社区落实了驻区民警。组织人民群众、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参与治安防范形成工作机制。建立多渠道、多行业的治安信息员队伍。重点区域、部位和复杂场所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推广保安服务和技术防范。发挥物业管理公司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辖区内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城市街面广泛开展店铺联防活动。

2、重点群体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落实。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机制健全,建立了协管员队伍,暂住人口及外出务工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内。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措施,青少年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3、“两抢一盗”等多发性案件明显下降。辖区内80%以上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不发生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

四、宣传教育深入

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群众对平安创建知晓率达90%以上。综治先进、见义勇为人员得到及时表彰和奖励。

五、组织保障有力

党委、政府制定了本地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层层落实责任。综治委(办)健全,配齐配强专抓副职和专职干部,落实了综治专干待遇。综治业务工作经费按人均不低于0.50元落实到位。党的基层组织、政法基层组织以及治保会、调解会等组织在平安创建活动中作用发挥明显。辖区内80%以上的村、单位(企业、学校)达到平安创建标准。

平安单位标准

一、平安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标准

(一)、组织保障

制定了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督促下属部门、单位、系统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保障了平安创建必需的经费。

(二)防控有力

1、单位综治组织和保卫机构健全,人员落实。治保、调解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2、门卫、值班、守护制度落实,实行门卫保安化。重点、要害部位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防范科技含量提高,效果明显。严格执行现金、贵重物资、枪支弹药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安全管理规定。住宅区实行楼长负责、户户联防。

3、充分发挥在平安创建中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辖区平安创建活动,与友邻单位建立治安协作共防机制。

(三)宣教深入

单位有固定的平安创建宣传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干部职工对平安创建知晓率达95%以上。干部职工无违法犯罪。

(四)内部稳定

单位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信息渠道畅通。无干部职工集体上访和参与群体性事件。

(五)秩序良好

单位内部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职工对单位内部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平安企业标准

(一)、组织保障

制定了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督促下属部门、单位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保障了平安创建必需的经费。

(二)防控有力

1、企业综治组织和保卫机构健全,人员落实。治保会、调委会、义务消防队、护厂巡逻队等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2、门卫、值班、守护制度落实,门卫实行保安化。重点、要害部位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防范的科技含量提高,效果明显。严格执行现金、贵重物资、枪支弹药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安全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生产等制度健全、责任落实。住宅区实行

楼长负责、户户联防。

3、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无重新犯罪。暂住人口、重点人口、出租房屋日常管理措施落实,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暂住人口档案,办证(暂住证)率为100%。

4、积极参与辖区平安创建活动,与友邻单位建立治安协作共防机制。

(三)宣教深入

有固定的平安创建宣传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企活动。干部职工对平安创建知晓率达95%以上。干部职工无违法犯罪。

(四)内部稳定

企业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信息渠道畅通。无干部职工集体上访和参与群体性事件。

(五)秩序良好

企业内部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职工对企业内部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三、平安学校标准

(一)、组织保障

制定了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保障了平安创建必需的经费。

(二)防控有力

1、学校综治组织或保卫机构健全,人员落实。治保会、护校队、义务消防队等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2、严格执行门卫登记、验证制度,门卫实行保安化。日常管理措施落实。要害部位、危爆物品管理等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校内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队和巡查制度。高校建立了校园110、中小学校园建立了报警点。校内安全基础设施完备,标识清楚醒目。

3、积极参与辖区平安创建活动,与友邻单位建立治安协作共防机制。配合参与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整治。

(三)宣教深入

学校有固定的平安创建宣传阵地,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法制教育计划、教材、师资和课时“四落实”。教职员工、学生对平安创建知晓率达95%以上。教职员工、学生无违法犯罪。

(四)内部稳定

建立了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工作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信息渠道畅通。无教职员工、学生集体上访和参与群体性事件。

(五)秩序良好

学校内部无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教职员工、学生校园内部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相关内容

  • 平安建设知识竞赛
  • 附件: 洛浦县平安建设知识竞赛试题 1.什么是平安建设(开展平安创建有什么意义)? 答: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 2.平安建设要达到什么目标? 答: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 ...

  • 以创建平安乡镇街道为载体 稳步推进"平安三明"建设
  • 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平安三明"工作的实施意见>颁布快一周年了,这是我们三明人民的一件大事.通过一年的实践看,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是认真的.卓有成效的.但是,也还存在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尤其是"平安乡镇(街道)"建设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些乡镇领 ...

  • 201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综治办)
  •   ~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和县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平安武平"建设为主线,以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为龙头,抓基层、打基础,抓创新、上 ...

  • 乡镇平安创建工作总结
  •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平安村、平安社区创建和平安单位创建为基础,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民心工程,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为维护 ...

  • "枫桥经验"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新模式
  • 卢芳霞 内容提要:50年来,"枫桥经验"主要是作为农村基层治理经验,时间上跨越人民公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时期直至现在进入农村社区建设时期,内容上历经集体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个体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直至现在多元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新时期,诸暨创新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体系, ...

  • 关于乡镇平安建设网格化工作情况的汇报
  • 关于乡镇平安建设网格化工作情况的汇报 为进一步加强平安撮镇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提高基层工作水平.近年来,在县党委.政府,县政法委的领导与支持下,我镇积极推进平安建设网格化管理工作,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成乡镇.村(居.社区).村民小组三级平安建设网格化体系. 以乡镇辖区村(居.社区 ...

  • 2013年乡镇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要点
  •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及社会正义问题,以深化基层平安创建为载体,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两升两降一确保”(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提升刑 ...

  • 平安建设知识问答1
  • 平 安 建 设 知 识 问 答 一.平安建设的目标有哪些? 1.政治安定:2.社会稳定:3.经济运行安全:4.文化活动健康:5.法制健全:6.群众满意: 二.平安建设的十项措施 1.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和各种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确保社会政治稳定:2.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 ...

  • 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的实践及思考
  • 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的实践及思考 作者:钟联社 文章来源:中共张掖市委政法委 点击数:3529 更新时间:2009-5-15 8:53:20 在乡镇.街道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以下简称综治工作中心),是今年中央和省上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