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技能
参考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
者不虚弱。
2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
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3体育课密度也叫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它是指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动用的时
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
4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
和,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5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的
综合反映,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6运动负荷的价值阈理论是指按照一定的心率区间确定运动负荷的计量标准。一般人的
体育锻炼应以有氧代谢为主,中等强度为宜。
7体育锻炼内容是锻炼身体所采用的各种具体动作的总称。
8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意志和精神的综合教育手段,也是体育文化的实践过程。体育
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9体育与健身是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特征,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
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
10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的能力。
11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二、 填空。
1 ,明确地表明了体育课的特点。
2运动生理专家指出:保持体能和健康的最低要求是每周进行动。
3的人格。
4“”体现出学生的最终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最大目标。
5鉴于学校体育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必须把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课间操(大课间活动)、小学的“快乐活动日”有效的结合起来,增强健身与人的整体效果。
6提供平等的条件。
7体育课既要立足,也要着眼“”。“”心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将来”就是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健康发展的需求,建立信心,提升能力。
8
9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环境和体育教学反馈。
10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11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有: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错误动作和帮助法;视听引导法。
12环练习法。
13使用队列队形, 14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型分组、
友伴型分组.
15体育锻炼的理论依据:境能力的动态平衡理论。
16进原则5、全面性原则
17(5)持续训练法(6)变换训练法(7)循环训练法(8)比赛训练法
18 1920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活动性手段、营养手段、药物手段、睡眠、物理手段、心理学手段。
21与学校教育和体育有关的主要法律有: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22
三、 简答题。
(一)教育教学基本理念是:
1、以动为主体,体现健康第一
2、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健身育人
3、使每个学生都有收益,体现健身快乐
4、让体育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体现健身价值
(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哪些益处?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强关节的牢固性、灵活性和稳定
性,促进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1、体育教学的开放性 2、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3、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 4、人
际关系的多边形 5、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四)体育教学规律:
1、认识事物的规律 2、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3、人体生理技能适应变化的规律 4、 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体育教学有哪些原则: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
(六)体育教学有哪些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情境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究活动
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七)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要求是:
1、科学对待身体练习中的运动负荷因素
2、要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3、要与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相结合
4、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在自我评定等能力
(八)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有什么优缺点?
班级教学的优点:体现出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便于组织管理。
班级教学的缺点: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 于学生探索精神、创造能力
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习者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
(九)体育课密度的调控方法:
1、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 2、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
3、改变练习内容的难度 4、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
5、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 6、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
7、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
(十)运动负荷的计量公式:
(1) 卡沃南式的公式
(2) 以脉搏频率150次/分以下的运动负荷为指标
(3)锻炼者每分钟的平均脉搏数=180-锻炼者的年龄数。
(十一)根据体育项目的功能和锻炼的目的,可以分为哪几类:
1、健身运动类2、健美运动类3、娱乐体育类
4、医疗、矫正和康复体育类5、自然力锻炼类:空气浴等
(十二)运动性疲劳的判断方法:
(1)肌力测定。(2)用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的功能判断疲劳延长。(3)心脏功
能测定。(4)血液、尿液指标判断疲劳。(5)自感用力度。
四、 问答题。
1体育课无论是形式,还是方法手段,都要以学生需求为基本标准,那么,要让学生
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呢?
答:增强体质(健康的体魄);掌握体育的技术和技能;懂得必要的健身知识和健身原理;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自尊和自信,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体育道德,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简单分析儿童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
答: 感觉和知觉方面:掌握事物的整体,忽略比较精细的部分。
注意方面:不稳定,经常随情绪的变化而转移。
记忆方面:以机械记忆为主,对抽象的事物记得差。
思维方面:富于幻想,好奇多问,形象思维占优势。
想象方面:富于模仿性和再现性。
情感方面:情感容易外露,容易转化。
意志方面:意志力不强。
个性方面: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还处于“崇拜权威”阶段。
3简析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
答 1.地位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德、智、美等教育结合,担负起为
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点,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是发现与培养体育人才、为国家输送体育后备力量的重要源泉,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
2.作用和价值
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 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1)能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体育与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和提学生的运动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练就强健的体魄。
(2)学校体育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4)能促进学生智力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5)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4《体育与健身》课程目标是什么?
答(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答:从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分析:
(1)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平等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需要和爱好。
(2)教学内容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3)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特别注意学法的运用。
(4)评价运用要合理。
体育教学技能
参考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
者不虚弱。
2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
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3体育课密度也叫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它是指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动用的时
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
4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
和,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5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的
综合反映,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6运动负荷的价值阈理论是指按照一定的心率区间确定运动负荷的计量标准。一般人的
体育锻炼应以有氧代谢为主,中等强度为宜。
7体育锻炼内容是锻炼身体所采用的各种具体动作的总称。
8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意志和精神的综合教育手段,也是体育文化的实践过程。体育
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9体育与健身是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为特征,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
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
10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的能力。
11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二、 填空。
1 ,明确地表明了体育课的特点。
2运动生理专家指出:保持体能和健康的最低要求是每周进行动。
3的人格。
4“”体现出学生的最终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最大目标。
5鉴于学校体育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必须把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课间操(大课间活动)、小学的“快乐活动日”有效的结合起来,增强健身与人的整体效果。
6提供平等的条件。
7体育课既要立足,也要着眼“”。“”心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将来”就是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健康发展的需求,建立信心,提升能力。
8
9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环境和体育教学反馈。
10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11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有: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错误动作和帮助法;视听引导法。
12环练习法。
13使用队列队形, 14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型分组、
友伴型分组.
15体育锻炼的理论依据:境能力的动态平衡理论。
16进原则5、全面性原则
17(5)持续训练法(6)变换训练法(7)循环训练法(8)比赛训练法
18 1920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活动性手段、营养手段、药物手段、睡眠、物理手段、心理学手段。
21与学校教育和体育有关的主要法律有: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22
三、 简答题。
(一)教育教学基本理念是:
1、以动为主体,体现健康第一
2、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健身育人
3、使每个学生都有收益,体现健身快乐
4、让体育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体现健身价值
(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哪些益处?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强关节的牢固性、灵活性和稳定
性,促进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1、体育教学的开放性 2、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3、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 4、人
际关系的多边形 5、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四)体育教学规律:
1、认识事物的规律 2、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3、人体生理技能适应变化的规律 4、 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体育教学有哪些原则: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
(六)体育教学有哪些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情境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究活动
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七)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要求是:
1、科学对待身体练习中的运动负荷因素
2、要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3、要与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相结合
4、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在自我评定等能力
(八)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有什么优缺点?
班级教学的优点:体现出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便于组织管理。
班级教学的缺点: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 于学生探索精神、创造能力
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习者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
(九)体育课密度的调控方法:
1、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 2、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
3、改变练习内容的难度 4、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
5、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 6、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
7、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
(十)运动负荷的计量公式:
(1) 卡沃南式的公式
(2) 以脉搏频率150次/分以下的运动负荷为指标
(3)锻炼者每分钟的平均脉搏数=180-锻炼者的年龄数。
(十一)根据体育项目的功能和锻炼的目的,可以分为哪几类:
1、健身运动类2、健美运动类3、娱乐体育类
4、医疗、矫正和康复体育类5、自然力锻炼类:空气浴等
(十二)运动性疲劳的判断方法:
(1)肌力测定。(2)用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的功能判断疲劳延长。(3)心脏功
能测定。(4)血液、尿液指标判断疲劳。(5)自感用力度。
四、 问答题。
1体育课无论是形式,还是方法手段,都要以学生需求为基本标准,那么,要让学生
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呢?
答:增强体质(健康的体魄);掌握体育的技术和技能;懂得必要的健身知识和健身原理;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自尊和自信,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体育道德,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简单分析儿童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
答: 感觉和知觉方面:掌握事物的整体,忽略比较精细的部分。
注意方面:不稳定,经常随情绪的变化而转移。
记忆方面:以机械记忆为主,对抽象的事物记得差。
思维方面:富于幻想,好奇多问,形象思维占优势。
想象方面:富于模仿性和再现性。
情感方面:情感容易外露,容易转化。
意志方面:意志力不强。
个性方面: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还处于“崇拜权威”阶段。
3简析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
答 1.地位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德、智、美等教育结合,担负起为
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点,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是发现与培养体育人才、为国家输送体育后备力量的重要源泉,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
2.作用和价值
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 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1)能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体育与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和提学生的运动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练就强健的体魄。
(2)学校体育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4)能促进学生智力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5)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强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4《体育与健身》课程目标是什么?
答(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答:从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分析:
(1)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平等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需要和爱好。
(2)教学内容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3)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特别注意学法的运用。
(4)评价运用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