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岩石专题

(2010·山东文综)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例①上层洞穴 ②下层洞穴 ③石钟乳、石笋 ④岩石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

A .②④① B .③①④ C .④②① D .④①③

解析:该地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在石灰岩形成后,地上河侵蚀岩石形成漏斗,成为地下河,因此先后顺序为④①③。 答案:D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

A .风蚀现象显著 B .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 .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 .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解析:石灰岩地区土壤易被侵蚀,土层薄,肥力低。 答案:C

羚羊峡谷(36.51'28"N, 111.22'20"W )位于美国西部科罗拉多高原,岩壁高耸约有20米,总长约150米,宽的地方不过3-5米,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个人穿行。由于地形限制,进入羚羊峡谷前,必须在景区入口处停车,在沙地上步行约3公里后到达峡谷。现在所有的游客都必须搭乘保护区的大型四驱越野车,取消了步行的许可。完成8-9题。 8.羚羊峡谷形成原因最主要的是 A .冰川侵蚀

B .断裂下陷

C .流水侵蚀 D .石灰岩溶蚀

9.取消步行许可,是为避免游客 A .迷失方向 B .发生跌倒意外

C .在烈日下步行发生意外 D .破坏旅游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第8~9题图

2010年8月,“中国丹霞”(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丹霞地貌以“顶平、身陡、麓缓”为特征,往往构成重要的旅游区。据图1完成

1~2题。

1.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A. 花岗岩 B.流纹岩 C.石灰岩 D.红色砂岩 2.江郎山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断层发育;②流水作用;③风力作用;④溶蚀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丹霞地貌是指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因在广东丹霞山发育典型而得名;雅丹地貌多指一些干涸的湖底,由于干缩形成的裂隙在定向风或加上寒流的作用下,把平坦的地面切割成许多不规则的槽和脊等各种地貌形态。图5为广东丹霞山,图6为敦煌雅丹地貌。完成8-9题。

图5 图

6 8.形成图示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为 ①风力堆积 ②流水侵蚀 ③风力侵蚀 ④冰川侵蚀

A .①③ B .③② C .②④ D .③④ 9.按旅游资源形成分类,与广东丹霞山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九寨沟 B .敦煌莫高窟 C .江郎山 D .元阳梯田

近年来,台湾省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读图8、9,完成13-15题。

火山

图 例

等高线

地质公园

图9

图8 台北市局部地区图

13.游客出发前观察图8,判断图示地区的河流流向特点是 A .多数从西流向东 B .从中部流向四周 C .多数从南流向北 D .从四周流向中部

14.游客从M 走到N ,其所经地区地势起伏与图9所示剖面线对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到野柳地质公园游览的游客,多去欣赏海边奇岩怪石的自然景观,最著名的如女王头、烛台石、龙头石等。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

C .风力侵蚀 D .海浪侵蚀 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戏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图4为北半球两个地区典型民居景观或示意。完成7~8题。

7.甲地民居采用设计门前台阶的建筑形式,

主要考虑的自然原因是

A .夏季洪水多发 B .夏季高温潮湿 C .冬季降雪量大 D .冬季光照时间短 8.乙地采取此类建筑形式可能考虑的最主要

自然因素是 A .降水 B .光照 C .地形 D .台风

32. 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图14),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 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 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 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地层剖面示意图

图14

材料二: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 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

(1)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分析判断:

①C 层所处的海陆环境为 (填陆地或海洋)。(2分)

②从E 层到G 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为 。(2分)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判断该区褶皱发生在 地层形成以后, 地层形成之前。(以字母指代地层)(4分)

(3)比较断层M 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 (写出字母)。(4分) (4)根图判断断层M 与地层O 形成的先后关系。 。(4分)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①内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___(2分)。②外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2分) 32.

(1)①C 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2分)

②从E 层到F 层海平面下降;从F 层到G 层海平面上升。(2分) (2)褶皱发生在K 地层形成后,N 地层形成前。(4分) (3)H 、I 、J 、K 地层缺失。(4分) (4)地层O 先形成,断层M 后形成。(4分)

(5)内力作用表现: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任答两点即可)(2分)

外力作用表现:沉积地层、P 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任答两点即可)(2分)

阅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 图中板块共有

A.4块 B.3块 C.2块 D.1块 15. 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貌情形极为相似的是 A. 安第斯山脉 B. 非洲东部 C. 冰岛 D. 日本列岛

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落(北京时间)示意图37. 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 材料:某野外考察小组考察了图中P 处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保加利亚皮林国家公园。小组成员发现:花岗岩、大理岩,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等在森林内随处可见。该小组还通过资料查询得知:图中Q 处水文站测得的某年河流的最高、最低水位分别为56.5米、49.2米。 (1)描述图中A 半岛的地形特征。(4分)

(2)依据右下图及材料,判断Q 处河流最高水位时的径流量,并说明该河流水位变化的主

要原因。(12分)

作用过程。(10分) 58

40 水位(m )

56 54 52 50 48 0

200

400 600 800

3

流量(m /秒)

1000

1200

°

15 Q地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线 图

等深线 等高线

河流 沼泽

城市

14 图

37.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西两侧的)沿海和河流沿岸地区;地形崎岖,

地势中间高,两侧低。(4分)

(2)900—1000m /秒之间的答案均可。(4分)本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盛行西风

影响,降水量大,河流水位最高;(4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河流水位最低。(4分)

(3)此处为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沉积作用形成了石灰岩;(2分)处于板块交

界处(多断层)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形成众多岩浆岩(花岗岩);(2分)石灰岩受岩浆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变质成为大理岩;(2分)裸露在地表石灰岩在湿热环境下发生化学溶蚀作用,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2分)该区域深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形成各种冰川地貌。(2分)

3

贺兰山和银川平原是沙海中的“绿岛”和绿洲。读图1,回答1-2题。

1.贺兰山成为“绿岛”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 B .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C .冰川融水多,水源充足 D .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2.银川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 ) A .地壳下沉,风力沉积 B .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积 C .地壳抬升,河流侵蚀 D .断裂下沉,黄河泥沙沉积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9—20题。

材料一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 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受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 其中对A 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见图)。 19.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A .北美五大湖 B .黄河壶口瀑布 C .长江三角洲 D .沙漠的风蚀城堡 20.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 .南方低山丘陵 B .刚果盆地 C .纳米布沙漠 D .远东山地 B A

图11

材料二 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图12)。

材料三 黄土高原的形成有“风化残积说”、“水积说”和“风成说”。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成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到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当大风减弱或遇到秦岭,大行山等高山阻挡时,便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积累和环境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其干流沿途水量变化大。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兰州以上、河

口至郑州、郑州以下等三个干流河段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10分)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是,黄河有时奔流不到海。黄河断流可能会

带来哪些危害? (6分)

(3)依据材料二、三为“风成说”提供证据? (4分) 22.(20分)

(1)自源头至兰州河段,水量逐渐增大(1分);河口至郑州河段,水量增大(1分);郑州

以下河段水量减小(1分)。兰州以上河段当地的高山冰雪融水(1分)和山地降水(1分),通过湟水等支流汇入,水量增大;河口至郑州河段随着降水增多,(1分)汾河、渭河等支流流入的水量多,(1分)水量增大。郑州以下河段由于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流入(1分),流域面积狭小(1分),且工农业生产大量引用(1分),导致水量减少。 (2)下流沿河地区失去主要水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及生活;(2分)引起海水倒灌,加重了

土壤的盐碱化,影响地下水水质,使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2

分)加剧了泥沙淤

SE

基岩

粗粒黄土

图12

细粒黄土

NW

海拔∕m

积,引起河床升高,降低下游的防洪能力。(2分)

(3)自NW —SE 黄土层的厚度减小;(2分)自NW —SE 黄土的土壤颗粒由粗变细。(2分)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读“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1. 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2. 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 .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C .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消失

C .冰川侵蚀 D .海水侵蚀

B .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D .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

(2010·山东文综)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例①上层洞穴 ②下层洞穴 ③石钟乳、石笋 ④岩石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

A .②④① B .③①④ C .④②① D .④①③

解析:该地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在石灰岩形成后,地上河侵蚀岩石形成漏斗,成为地下河,因此先后顺序为④①③。 答案:D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

A .风蚀现象显著 B .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 .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 .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解析:石灰岩地区土壤易被侵蚀,土层薄,肥力低。 答案:C

羚羊峡谷(36.51'28"N, 111.22'20"W )位于美国西部科罗拉多高原,岩壁高耸约有20米,总长约150米,宽的地方不过3-5米,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个人穿行。由于地形限制,进入羚羊峡谷前,必须在景区入口处停车,在沙地上步行约3公里后到达峡谷。现在所有的游客都必须搭乘保护区的大型四驱越野车,取消了步行的许可。完成8-9题。 8.羚羊峡谷形成原因最主要的是 A .冰川侵蚀

B .断裂下陷

C .流水侵蚀 D .石灰岩溶蚀

9.取消步行许可,是为避免游客 A .迷失方向 B .发生跌倒意外

C .在烈日下步行发生意外 D .破坏旅游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第8~9题图

2010年8月,“中国丹霞”(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丹霞地貌以“顶平、身陡、麓缓”为特征,往往构成重要的旅游区。据图1完成

1~2题。

1.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A. 花岗岩 B.流纹岩 C.石灰岩 D.红色砂岩 2.江郎山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断层发育;②流水作用;③风力作用;④溶蚀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丹霞地貌是指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因在广东丹霞山发育典型而得名;雅丹地貌多指一些干涸的湖底,由于干缩形成的裂隙在定向风或加上寒流的作用下,把平坦的地面切割成许多不规则的槽和脊等各种地貌形态。图5为广东丹霞山,图6为敦煌雅丹地貌。完成8-9题。

图5 图

6 8.形成图示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为 ①风力堆积 ②流水侵蚀 ③风力侵蚀 ④冰川侵蚀

A .①③ B .③② C .②④ D .③④ 9.按旅游资源形成分类,与广东丹霞山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九寨沟 B .敦煌莫高窟 C .江郎山 D .元阳梯田

近年来,台湾省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读图8、9,完成13-15题。

火山

图 例

等高线

地质公园

图9

图8 台北市局部地区图

13.游客出发前观察图8,判断图示地区的河流流向特点是 A .多数从西流向东 B .从中部流向四周 C .多数从南流向北 D .从四周流向中部

14.游客从M 走到N ,其所经地区地势起伏与图9所示剖面线对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到野柳地质公园游览的游客,多去欣赏海边奇岩怪石的自然景观,最著名的如女王头、烛台石、龙头石等。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

C .风力侵蚀 D .海浪侵蚀 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戏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图4为北半球两个地区典型民居景观或示意。完成7~8题。

7.甲地民居采用设计门前台阶的建筑形式,

主要考虑的自然原因是

A .夏季洪水多发 B .夏季高温潮湿 C .冬季降雪量大 D .冬季光照时间短 8.乙地采取此类建筑形式可能考虑的最主要

自然因素是 A .降水 B .光照 C .地形 D .台风

32. 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图14),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 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 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 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地层剖面示意图

图14

材料二: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 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

(1)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分析判断:

①C 层所处的海陆环境为 (填陆地或海洋)。(2分)

②从E 层到G 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为 。(2分)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判断该区褶皱发生在 地层形成以后, 地层形成之前。(以字母指代地层)(4分)

(3)比较断层M 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 (写出字母)。(4分) (4)根图判断断层M 与地层O 形成的先后关系。 。(4分)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①内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___(2分)。②外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2分) 32.

(1)①C 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2分)

②从E 层到F 层海平面下降;从F 层到G 层海平面上升。(2分) (2)褶皱发生在K 地层形成后,N 地层形成前。(4分) (3)H 、I 、J 、K 地层缺失。(4分) (4)地层O 先形成,断层M 后形成。(4分)

(5)内力作用表现: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任答两点即可)(2分)

外力作用表现:沉积地层、P 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任答两点即可)(2分)

阅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 图中板块共有

A.4块 B.3块 C.2块 D.1块 15. 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貌情形极为相似的是 A. 安第斯山脉 B. 非洲东部 C. 冰岛 D. 日本列岛

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落(北京时间)示意图37. 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 材料:某野外考察小组考察了图中P 处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保加利亚皮林国家公园。小组成员发现:花岗岩、大理岩,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等在森林内随处可见。该小组还通过资料查询得知:图中Q 处水文站测得的某年河流的最高、最低水位分别为56.5米、49.2米。 (1)描述图中A 半岛的地形特征。(4分)

(2)依据右下图及材料,判断Q 处河流最高水位时的径流量,并说明该河流水位变化的主

要原因。(12分)

作用过程。(10分) 58

40 水位(m )

56 54 52 50 48 0

200

400 600 800

3

流量(m /秒)

1000

1200

°

15 Q地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线 图

等深线 等高线

河流 沼泽

城市

14 图

37.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西两侧的)沿海和河流沿岸地区;地形崎岖,

地势中间高,两侧低。(4分)

(2)900—1000m /秒之间的答案均可。(4分)本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盛行西风

影响,降水量大,河流水位最高;(4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河流水位最低。(4分)

(3)此处为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沉积作用形成了石灰岩;(2分)处于板块交

界处(多断层)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形成众多岩浆岩(花岗岩);(2分)石灰岩受岩浆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变质成为大理岩;(2分)裸露在地表石灰岩在湿热环境下发生化学溶蚀作用,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2分)该区域深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形成各种冰川地貌。(2分)

3

贺兰山和银川平原是沙海中的“绿岛”和绿洲。读图1,回答1-2题。

1.贺兰山成为“绿岛”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 B .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C .冰川融水多,水源充足 D .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2.银川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 ) A .地壳下沉,风力沉积 B .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积 C .地壳抬升,河流侵蚀 D .断裂下沉,黄河泥沙沉积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9—20题。

材料一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 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受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 其中对A 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见图)。 19.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A .北美五大湖 B .黄河壶口瀑布 C .长江三角洲 D .沙漠的风蚀城堡 20.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 .南方低山丘陵 B .刚果盆地 C .纳米布沙漠 D .远东山地 B A

图11

材料二 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图12)。

材料三 黄土高原的形成有“风化残积说”、“水积说”和“风成说”。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成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到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当大风减弱或遇到秦岭,大行山等高山阻挡时,便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积累和环境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其干流沿途水量变化大。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兰州以上、河

口至郑州、郑州以下等三个干流河段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10分)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是,黄河有时奔流不到海。黄河断流可能会

带来哪些危害? (6分)

(3)依据材料二、三为“风成说”提供证据? (4分) 22.(20分)

(1)自源头至兰州河段,水量逐渐增大(1分);河口至郑州河段,水量增大(1分);郑州

以下河段水量减小(1分)。兰州以上河段当地的高山冰雪融水(1分)和山地降水(1分),通过湟水等支流汇入,水量增大;河口至郑州河段随着降水增多,(1分)汾河、渭河等支流流入的水量多,(1分)水量增大。郑州以下河段由于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流入(1分),流域面积狭小(1分),且工农业生产大量引用(1分),导致水量减少。 (2)下流沿河地区失去主要水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及生活;(2分)引起海水倒灌,加重了

土壤的盐碱化,影响地下水水质,使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2

分)加剧了泥沙淤

SE

基岩

粗粒黄土

图12

细粒黄土

NW

海拔∕m

积,引起河床升高,降低下游的防洪能力。(2分)

(3)自NW —SE 黄土层的厚度减小;(2分)自NW —SE 黄土的土壤颗粒由粗变细。(2分)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读“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1. 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2. 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 .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C .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 消失

C .冰川侵蚀 D .海水侵蚀

B .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D .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


相关内容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
  • 第一篇 走进现代地理科学 专题1 现代地理科学与社会发展 一.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二.地理科学的视角 从环境和空间两个视角研究自然和社会 三.地理科学的特征与构成 1.性质:综合性.区域性 2.构成:自然地理学--自然环境(地质.地貌.气候.水文„„) 人文地理学--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 ...

  • 地球科学概1
  • 地球科学概论 一. 填空 1.太阳系9大行星中,( )星最近被降级为矮行星,因此太阳系中只有8大行星. 2.外地核和下地幔的界面被称为( )面,位于地下( )KM深处. 3.地球莫霍面之上的部分成为(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种类型.前者厚度薄平均为6KM. 4.组成矿物的元素可细分为( ). ...

  • 高考地理整体性与差异性 小专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地理要素;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能量与物质交换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循环.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平衡功能:通过物质与能量交换保持地理要素的 ...

  •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解读
  • 高中地理必修Ⅰ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及其内容选择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本身来找原因,常常得不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 ...

  • 浙江大学考研人文地理历年试题
  • 浙江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通用) 浙江大学二OO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通用) 考试科目:地球科学基础 一.填空题(共65分,每格1分) 1.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和(). 2.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 ...

  • 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专题研究报告
  • 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专题 研究报告 目 录 一.总 论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 . .............................. ...

  • 地理图表专题
  • 地理图表专题 1 下图是我国福建.浙江.上海和山东四省复种指数变化过程(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读下图完成1-2题. 1. 山东与浙江复种指数的差异,体现的地理分布规律主要是:( ) A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没有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 专题一常见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半坡
  • 专题一 常见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 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 ( ) . A .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 .积极营造人工草 ...

  • 各地植物园设计说明
  • 植物园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一般综合性植物园规划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展览区.科研区.生活管理区. 1.科普展览区 目的在于把植物世界的客观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利用植物.改造植物的知识展览出来,供人们参观学习.主要内容如下. (1) 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 该区是按照植物进化系统分目.分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