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者:薛天保 单位:阳城初中 2013年4月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巩固、深化教材上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点知识,并适当拓宽知识面
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
1、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他们发动侵略战争往往采取偷袭的手段,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2、战争尤其是世界大战具有极大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但战争又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由于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所以我们必须不懈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
3、猖獗一时的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失败,证明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们会最终赢得正义战争的胜利。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对比类似历史事件并得出简单结论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大战的性质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生思维活跃如何控制教材的范围和内容的深度是本节复习课的难点
教法:三疑三探
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到读法
一、设疑自探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知道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秩序做了部署,但是这样的部署会长久么?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各国纷纷走上了怎么样的道路?(美国通过了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德、意、日却纷纷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后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究竟战况如何?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本节我们要复习的问题。(教师回身板书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2、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掌握哪些最基本的知识点?(同学们发表意见) 很好我把同学们的问题归纳、梳理以下有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出示自探题目)
2
或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开始的标志及导致二战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什么?
答: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结果德日意首先发难,挑战了战火。
B.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它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C.英法等西方大国因为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D.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互相配合,还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使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
2、大战初期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是什么?答: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法等。由于他们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战术思想陈旧,面对希特勒的偷袭战、闪电战毫无办法;欧洲各国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
3、什么是绥靖政策?表现是什么?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其危害是什么?(1)概念:20C30Y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衅,英法美等国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其它弱小国家的利益,换取与对手的妥协,这种政策就是绥靖政策。(2)原因:A.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极大的削弱,致使英法集团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不敢向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B.更重要的是他们企图利牺牲弱小国家的办法,推动德国去进攻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达到祸水东引的卑劣目的,从而换来自身和平。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何意义?
5、雅尔塔会议的的背景和影响是什么?
6、怎样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7、二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8、二战的性质及影响是什么?
二、解疑合探
1、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3
2、学生回答不了的问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组织学生讨论解决。
三、质疑再探
1、再次让学生统揽课本,看看还有哪些疑问,请大胆的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2、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如果质疑有困难,教师可从以下引导。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启迪是什么?
答案提示:A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支持。B启迪:a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b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c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d国与国之间应和平相处e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四、运用拓展
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教师用语: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自己编写几道习题,同学们相互交流。
2、老师这儿也有几道习题与大家共享。
教师出示拓展题目
(1)二战前,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
A慕尼黑阴谋 B国会纵火案 C七七事变 D水晶之夜
(2)慕尼黑阴谋的最严重危害是()
A对法西斯侵略的妥协退让B德国割占苏台德区等战略要地C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D加速了大战的全面爆发
(3)《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是()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②具有反苏、反社会主义的因素③有关赔款问题的决定④有关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据1938年欧洲某国报载:“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同样的命运。”这句话中的“我”是下列哪国人()
A德国B英国C奥地利D捷克斯洛伐克
(5)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 :“过去两年的经验以无可怀疑的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最终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A英国B法国C波兰D西班牙
(6)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最大规模、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的事件是()
A德国闪击波兰B英国对德国宣战C日本偷袭珍珠港D签订《慕尼黑协定》
(7)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B经济危机的打击C德日法西斯的扩张D英法等国家实行绥靖政策
五课后小结
同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4
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者:薛天保 单位:阳城初中 2013年4月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巩固、深化教材上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点知识,并适当拓宽知识面
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
1、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他们发动侵略战争往往采取偷袭的手段,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2、战争尤其是世界大战具有极大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但战争又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由于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所以我们必须不懈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
3、猖獗一时的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失败,证明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们会最终赢得正义战争的胜利。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对比类似历史事件并得出简单结论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大战的性质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生思维活跃如何控制教材的范围和内容的深度是本节复习课的难点
教法:三疑三探
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到读法
一、设疑自探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知道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秩序做了部署,但是这样的部署会长久么?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各国纷纷走上了怎么样的道路?(美国通过了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德、意、日却纷纷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后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究竟战况如何?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本节我们要复习的问题。(教师回身板书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2、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掌握哪些最基本的知识点?(同学们发表意见) 很好我把同学们的问题归纳、梳理以下有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出示自探题目)
2
或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开始的标志及导致二战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什么?
答: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结果德日意首先发难,挑战了战火。
B.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它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C.英法等西方大国因为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D.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互相配合,还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使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
2、大战初期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是什么?答: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法等。由于他们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战术思想陈旧,面对希特勒的偷袭战、闪电战毫无办法;欧洲各国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
3、什么是绥靖政策?表现是什么?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其危害是什么?(1)概念:20C30Y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衅,英法美等国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其它弱小国家的利益,换取与对手的妥协,这种政策就是绥靖政策。(2)原因:A.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极大的削弱,致使英法集团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不敢向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B.更重要的是他们企图利牺牲弱小国家的办法,推动德国去进攻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达到祸水东引的卑劣目的,从而换来自身和平。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何意义?
5、雅尔塔会议的的背景和影响是什么?
6、怎样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7、二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8、二战的性质及影响是什么?
二、解疑合探
1、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3
2、学生回答不了的问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组织学生讨论解决。
三、质疑再探
1、再次让学生统揽课本,看看还有哪些疑问,请大胆的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2、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如果质疑有困难,教师可从以下引导。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启迪是什么?
答案提示:A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支持。B启迪:a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b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c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d国与国之间应和平相处e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四、运用拓展
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教师用语: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自己编写几道习题,同学们相互交流。
2、老师这儿也有几道习题与大家共享。
教师出示拓展题目
(1)二战前,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
A慕尼黑阴谋 B国会纵火案 C七七事变 D水晶之夜
(2)慕尼黑阴谋的最严重危害是()
A对法西斯侵略的妥协退让B德国割占苏台德区等战略要地C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D加速了大战的全面爆发
(3)《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是()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②具有反苏、反社会主义的因素③有关赔款问题的决定④有关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据1938年欧洲某国报载:“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同样的命运。”这句话中的“我”是下列哪国人()
A德国B英国C奥地利D捷克斯洛伐克
(5)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 :“过去两年的经验以无可怀疑的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最终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A英国B法国C波兰D西班牙
(6)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最大规模、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的事件是()
A德国闪击波兰B英国对德国宣战C日本偷袭珍珠港D签订《慕尼黑协定》
(7)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B经济危机的打击C德日法西斯的扩张D英法等国家实行绥靖政策
五课后小结
同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