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讨会

2015年高考研讨会摘要

一、分析篇

1、高频考点出现在:高中必修Ⅰ(自然因素)、Ⅱ(区位条件)

初中地理(①等高线地形图②区域定位③气候要素)

2、等值线图,考试不要求读值,强调用,尤其是对生活的影响。

3、地球运动、区位定位是地理学科的专业特色,考题存在湘派人派之争。2015年湘派占优势。

二、预测篇

1、预测今年高考要考地球运动。重点复习天气、气候、水、地壳、自然带。练习给予倾向性,不可说明此为预测考试内容。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的核心,今年要注意城市(房地产)农业改革。

三、复习篇

1、一轮复习掌握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二轮复习掌握答题框架,应大量练习,形成思维贯势,形成条件反射。二节连课做完就讲,细讲得分点。三轮复习是心理战,要学生建立信心,查漏补缺,试题应由难到易。

2、专题复习 真题感悟,感受知识与问题的链接,明晰考点,再复习知识网络,归纳方法模板化,限时训练天天有,既健康又长寿。11道选择题2道大题,40分钟内完成。

3、模板运用从教会、学会到会用到神化,但要防止案例列举形成思维定势,注意非地带性因素的出现。

4、区域复习 没有分析的区域是地志,是空中楼阁。区域复习要有模板。一轮复习必修1后,讲大洲,复习必修2后讲人文,最后讲世界国家。

5、 因文科生思维广度、深度不够,应多强化训练,反复做高考题,体验、领悟高考。

6、、把教学难点放在后边,将地球运动放在一轮和二轮复习间。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置等)热点可能不考,但是重点。

四、答题篇

1、大题作答,学生模板不熟,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教师应精选练习,做好引导。大题题干是信息,信息是因,模板是果。申题干,确定中心词,列模板,找到修饰词,细筛选,决定去留点,找到指令词,读信息,整理语言,运用地理术语,调整要点顺序。模板答案结果大于标准答案。

2、选择题作答的方法,多练,找唯一,水到渠成。

3、对开放性试题的作答,学生答题缺乏情境过程的描述,教学要通过视频媒体训练。

五、教学篇

1、选修内容尽量都讲,每年选修内容题目难度各不相同,得分率有差异。

2、教学中使用文字少的地图册,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首选初中教材配套地图册。

3、区域地理教学模板化,教师以某一地区为例对自然、人文及二者间的联系进行讲解总结,课堂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其它区域进行总结,然后由其中一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更正,进而将草稿补充完整。学生有任务,才能有压力,才能有动力。

4、必修教学完成后,利用考纲布置假期作业,强化基础知识。

5、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当前考题有突破模板,考点细化,广度深度加大趋势。

6、因部分学校已实现网上阅卷,学生试卷无教师批阅印迹,让学生自己重新批卷子。

7、展示试卷课。讲评完月考试卷让学生写试卷分析,,既鼓励学生也可以解决重点问题。每次试后让学生在考纲上注释错题出现的考点位置,若干次后,确认弱项,重新补缺。

8、看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讲20分钟后,学生会产生听力疲倦,有困意换学生讲。

9、教师让学生自己找案例。身边的案例,时事案例。

六、学习篇

1、学法指导 : 认真听, 对错都听,差生的错可能就是你错的。让学生讲,拿别人提高自

己,给别人讲就是梳理自己的思路。

2、学生多,教师不可能全部关注。分组学习,让组内关注。小组讨论后,随机点名学生回

答,不会回答扣小组分,回答不来换人,组内成员产生压力。问题分组讨论分难易,难题6人一组,易题3人一组。

3、跨班互相介绍经验,同一个问题换人讲,明星效益效果好。

4、从教学走向生活,多引用身边的案例。现身说法,切身体验,教学效果好。

5、强调自主学习,当前考题新颖,学生要适应变化,挑战新任务。能力来自于平时的训练要用新案例和学生一起探究。

6、学生当老师用。在小组学习中,小组长分配任务,检查作业,指导差生。既提高学生又解放教师。

7、学生上讲台讲题,历练胆略,终身受益。

七、总结篇

作四有新人 ——心中有课标 脑中有思路 手里有工具 解题有把握

八、感受篇

真知灼见 无私奉献 高考改革 适应变化 课堂变革 势在必行 请进来 走出去 视野宽

2015年高考研讨会摘要

一、分析篇

1、高频考点出现在:高中必修Ⅰ(自然因素)、Ⅱ(区位条件)

初中地理(①等高线地形图②区域定位③气候要素)

2、等值线图,考试不要求读值,强调用,尤其是对生活的影响。

3、地球运动、区位定位是地理学科的专业特色,考题存在湘派人派之争。2015年湘派占优势。

二、预测篇

1、预测今年高考要考地球运动。重点复习天气、气候、水、地壳、自然带。练习给予倾向性,不可说明此为预测考试内容。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的核心,今年要注意城市(房地产)农业改革。

三、复习篇

1、一轮复习掌握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二轮复习掌握答题框架,应大量练习,形成思维贯势,形成条件反射。二节连课做完就讲,细讲得分点。三轮复习是心理战,要学生建立信心,查漏补缺,试题应由难到易。

2、专题复习 真题感悟,感受知识与问题的链接,明晰考点,再复习知识网络,归纳方法模板化,限时训练天天有,既健康又长寿。11道选择题2道大题,40分钟内完成。

3、模板运用从教会、学会到会用到神化,但要防止案例列举形成思维定势,注意非地带性因素的出现。

4、区域复习 没有分析的区域是地志,是空中楼阁。区域复习要有模板。一轮复习必修1后,讲大洲,复习必修2后讲人文,最后讲世界国家。

5、 因文科生思维广度、深度不够,应多强化训练,反复做高考题,体验、领悟高考。

6、、把教学难点放在后边,将地球运动放在一轮和二轮复习间。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置等)热点可能不考,但是重点。

四、答题篇

1、大题作答,学生模板不熟,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教师应精选练习,做好引导。大题题干是信息,信息是因,模板是果。申题干,确定中心词,列模板,找到修饰词,细筛选,决定去留点,找到指令词,读信息,整理语言,运用地理术语,调整要点顺序。模板答案结果大于标准答案。

2、选择题作答的方法,多练,找唯一,水到渠成。

3、对开放性试题的作答,学生答题缺乏情境过程的描述,教学要通过视频媒体训练。

五、教学篇

1、选修内容尽量都讲,每年选修内容题目难度各不相同,得分率有差异。

2、教学中使用文字少的地图册,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首选初中教材配套地图册。

3、区域地理教学模板化,教师以某一地区为例对自然、人文及二者间的联系进行讲解总结,课堂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其它区域进行总结,然后由其中一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更正,进而将草稿补充完整。学生有任务,才能有压力,才能有动力。

4、必修教学完成后,利用考纲布置假期作业,强化基础知识。

5、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当前考题有突破模板,考点细化,广度深度加大趋势。

6、因部分学校已实现网上阅卷,学生试卷无教师批阅印迹,让学生自己重新批卷子。

7、展示试卷课。讲评完月考试卷让学生写试卷分析,,既鼓励学生也可以解决重点问题。每次试后让学生在考纲上注释错题出现的考点位置,若干次后,确认弱项,重新补缺。

8、看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讲20分钟后,学生会产生听力疲倦,有困意换学生讲。

9、教师让学生自己找案例。身边的案例,时事案例。

六、学习篇

1、学法指导 : 认真听, 对错都听,差生的错可能就是你错的。让学生讲,拿别人提高自

己,给别人讲就是梳理自己的思路。

2、学生多,教师不可能全部关注。分组学习,让组内关注。小组讨论后,随机点名学生回

答,不会回答扣小组分,回答不来换人,组内成员产生压力。问题分组讨论分难易,难题6人一组,易题3人一组。

3、跨班互相介绍经验,同一个问题换人讲,明星效益效果好。

4、从教学走向生活,多引用身边的案例。现身说法,切身体验,教学效果好。

5、强调自主学习,当前考题新颖,学生要适应变化,挑战新任务。能力来自于平时的训练要用新案例和学生一起探究。

6、学生当老师用。在小组学习中,小组长分配任务,检查作业,指导差生。既提高学生又解放教师。

7、学生上讲台讲题,历练胆略,终身受益。

七、总结篇

作四有新人 ——心中有课标 脑中有思路 手里有工具 解题有把握

八、感受篇

真知灼见 无私奉献 高考改革 适应变化 课堂变革 势在必行 请进来 走出去 视野宽


相关内容

  •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蓝田县洩湖中学 陈治国 2015年9月28日,我在西安市26中参加了2016年高考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两个部分,上午是由湖北教科所的许晓林老师从高考试卷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技巧告诉我们其形成过程,又从七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变化趋势,结合自己以及自己熟悉的人的高考阅卷经历 ...

  • 康县二中2013年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总结
  • 康县二中2013年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总结 高三毕业.升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而且复杂.为尽早落实2013年高考备考任务,更进一步统一思想,完成2013年高考目标责任,规范高考备考体系,使备考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2012年9月和2012年12月初,我校进行了两次高考备考研讨学习活动,高三的 ...

  • 2014语文高考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 2014语文高考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4年3月1-2日,陕西省高考复课会在西安召开,我和同学科的几位老师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结合高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更加有效的复习策略,对高考复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会议使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可谓收获颇丰.现汇报学习情况如下: ...

  • 参加新课程高考评价研讨会总结
  • 参加新课程高考评价研讨会总结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山西省新课程高考评价研讨会,收获很大。会议历时一天半,内容安排如下:10月11日上午来自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的马桂萍主任就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解读、xx——xx年宁夏高考化学试卷分析、新课程下复习备考建议三个问题给我们做了详细地汇报和说明;下午是来自阳泉市 ...

  • 2016高考英语教学研讨会主持词
  • 2016高考英语教学研讨会主持词 1. 开场白: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来到我稻田中学参加2015年高考英语教学研讨会. 首先,介绍出席研讨会的各级领导和专家. 他们是 市教科院英语专家:李宇老师 雨花区教科中心英语专家:胡文亚老师 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的顿官刚教授.(博士.教授.高考专家)... ...

  • 参加高考复习专题讲座研讨会心得体会
  • 参加高考复习专题讲座研讨会心得体会 今天学校请得省教育厅教研员姚跃涌主任为我校高三级师生开高考复习专题讲座,并与参会领导老师探讨高考复习相关问题.会后,参会领导老师都觉得这是一次落到实处的教研.讨论过程中,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疑问和想法,虽然姚主任只研究物理和理综,但他的高度和视 ...

  • 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树立质量意识,狠抓过程管理,落实备考要求,力争完成任务。 树立质量意识,就是要牢固树立高考质量意识,坚持以追求高考的高质量为高三工作的中心。 狠抓过程管理,就是要围绕“追求高考的高质量”这个中心,狠抓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狠抓教师教学过程管理,狠抓教研、训练过程管理。 落实备考要求,就是要 ...

  • 中学2011届学校高考备考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树立质量意识,狠抓过程管理,落实备考要求,力争完成任务。 树立质量意识,就是要牢固树立高考质量意识,坚持以追求高考的高质量为高三工作的中心。 狠抓过程管理,就是要围绕“追求高考的高质量”这个中心,狠抓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狠抓教师教学过程管理,狠抓教研、训练过程管理。 落实备考要求,就是要 ...

  • 体育与艺术高考加分公平性研究研究研究方案(3)
  • 体育与艺术高考加分公平性研究 研 究 方 案 湖南省娄底二中课题组 2011年10月 体育与艺术高考加分公平性研究 研 究 方 案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高考,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本的教育考试制度,它既是连接高中与大学的纽带,更是大学与社会联系的桥梁.高考作为"举国大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