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名人故居游

1. 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位于市南区汇泉湾畔,福山支路5号。是青岛目前唯一正式开放并辟建为专业博物馆的文化名人故居。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先生长期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后方得以回国。1917年他第二次来青岛时,市政当局安排他在此下塌,先生对此处十分满意,于次年购买并进行改进装修,直到1927年3月病逝于此。康有为故居纪念馆集展览、收藏、科研为一体,以与康有为相关的历史文物的收藏、展示与研究为主旨,业务范围涉及:康有为与近现代文化研究;康有为与“戊戌变法”资料的征集、保护、整理;青岛历史文化名人的宣传与研究;文化咨询、文博培训与文化传播;文物鉴定与修复;文物、字画、艺术品、工艺品、图书资料、文物复制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经营等。故居纪念馆为德式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原系德国驻青岛总督府要员官邸,始建于1899年,建筑面积1128平方米。1923年康有为始入住其中,称之为“天游园”。内部家具陈设为清朝第二代恭亲王溥伟所赠,康有为在此居住期间,会见文化名人,潜力心研究书艺,因此故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历经百余年风雨,康有为故居成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座重要的人文殿堂,对认识中国近代史和百年青岛之人文内涵具有特殊意义,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00年修竣开放以来,各项工作有了长足进展,陈列展览与旅游服务等方面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中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90%。馆内现有《康有为生平史迹图片展》、《康有为藏品展》及卧室、客厅、书房复原陈列,将适时举办各种临时陈列和学术活动,筹备开设“青岛文化名人书社”。

电话:0532-82879957

地址:青岛市福山支路5号

康有为(1858~1927),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2. 沈从文旧居(福山路3号)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号 (青岛海洋大学内)

1936年8月9日 (农历六月廿三),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出版。说描写的是20年代前后与四川交界的湘西一座小小边城的故事。作品沤歌人性 ,在人物身上体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而使小小边城形成了一个不分贫富,不讲地位,一律以诚相待,到处充满了爱的理想环境,曲折地表示了作者对戕贼人性的现实的不满。小说境界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 韵味,富有浓郁的乡土色彩,淳朴而浑厚;语言自然含蓄,如高山流水,极具风致。

3. 洪深旧居(福山路1号)

洪深系现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其父洪述祖系民国初年的内务部秘书。因涉及暗杀宋教仁事件,1913 洪深年初到青岛躲避。洪深时在北京就学,暑假时短居于青岛。1933年他来青岛,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授课之余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 1934年,结合青岛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自己家庭的经历,洪深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后明星影片公司拍制了同名电影。在青岛期间,洪深还参与创办同仁刊物《避暑录话》周刊。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1号

4. 一多楼

闻一多故居又称“一多楼”,位于青岛海洋大学校园内,一座土黄色小楼。一九三○年六月,闻一多应聘来到青岛大学,任教授、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他在寓居的这座德式二层小楼里,授课之余,开始深入研究《诗经》、《楚辞》,还完成了《杜少陵年谱会笺》、《离骚解诂》、《诗经新义》等著述及长诗《奇迹》。一九三二年夏,闻一多离开青岛。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红岛路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和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22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先入芝加哥美术学院,次年转入科罗拉多大学美术系。1925年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7年,任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49年又更名南京大学)外文系主任。

5. 臧克家

(1905.10.8~2004.2.5),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汉族。山东潍坊市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他自幼受家庭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语言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2004年2月5日,臧克家于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地址:鱼山路5号

6. 赫崇本

满族,教授。奉天凤凰(今辽宁凤城)人。九三学社社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海洋学系主任,山东海洋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一至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卷》副主编。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届中国人大代表。是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之一。1956年参加制订中国第一个海洋科学规划。1958年参加组织了中国第一次中国海洋综合调查。主编《中国海洋综合报告水团分册》、《海洋学词典》。

地址:鱼山路9甲

7. 青岛梁实秋旧居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30年代初,梁实秋在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院内留有梁实秋当年栽植的树木。故居巷口有青岛市文物局立的铭牌。梁实秋认为在青岛的四年是他一生中家庭最幸福的时期,还认为在中国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

电话:0532-87213148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3号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在科罗拉多泉的科罗拉多学院学习。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8. 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6号

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故居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立山东大学教授们的宿舍区,当年童第周就住在一号楼的东头。故居是一座两层日式小楼,门前种着几棵香椿树,童第周在这里住了11年。 童第周故居位于鄞州区塘溪镇童村,为一幢三进七开间庭院式砖木结构建筑。

现存房屋系清代晚期所建,坐北朝南。前排为平屋,东、西两边为灶间,后排二层楼房是童第周先生出生、居住、学习过的地方。现居室内遗有床、桌、写字台、衣柜、坐椅等10余件清式家具,且保存完好。一幢典型的清末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该房屋从始建迄今,未曾进行过改建或较大规模的维修,总体结构依旧,古韵味十足。 地址:青岛市鱼山路36号

童第周(Tung TC),男,1902年5月出生,浙江省鄞县人,是享誉海内外的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共党员。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27—1930年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助教,后长期在山东大学任教,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

束星北故居

束星北,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讲课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晚年,为开创我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6号

束星北,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讲课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晚年,为开创我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冯沅君陆侃如故居

陆侃如(1903—1978)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1929年,陆侃如在上海与冯沅君结婚。 陆、冯夫妇在文学研究领域同心协力著书立说,比翼齐飞,堪称文坛佳话。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6号

陆侃如

(1903—1978),著名学者。原名侃,字衍庐,笔名小璧。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江苏海门三阳镇普新村(现临江新区普明村),生于一爱国士绅家庭,其父系爱国民主人士陆措宜。1920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古典文学。大学一年级时他便出版了《屈原》,大学毕业时又出版《宋玉》一书。研究院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授,并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兼职。 1929年,陆侃如在上海与冯沅君结婚,从此二人一直合作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冯沅君

(1900—1974),河南唐河人,生于一书香门第,她从小受新文化新思想影响,17岁考入北京女子高师,参加过五四运动。22岁时她在创造社的刊物上发表了以《卷葹》为名的系列小说,深得鲁迅先生的赏识,引起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感情共鸣。从此她成为《语丝》的主要撰稿人之一,1925年,她从北大研究所毕业,作教于金陵大学。

9. 青岛美术馆

位于青岛市大学路7号,置身于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黄瓦红墙“包围”中的一系列建筑群落是青岛市的历史优秀建筑,始建于1934年至1940年,原为“万字会”旧址,现为青岛市美术馆,它以三进布局,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集中于此,不仅具有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厚度,而且是一处极具浏览价值的观光地。

门票:¥20

电话:0532-82868762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大学路7号

10. 老舍故居(大学路)

老舍故居为二层楼房,座北朝南,楼下为老舍全家居所。老舍于1934年来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至1937年离开青岛,大部分时间居住于此,这是他在青岛的三处借寓住所之一,另两处一在莱芜路,一在金口路。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夫人胡絜青(1905-2001)。

老舍一生共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月牙儿》《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他的作品中有大量被选入教育课本。

11. 杨振声旧居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 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校长。

地址:青岛市黄县路7号

12. 华岗先生旧居

华岗(1903年6月9日-1972年5月17日)华延年,又名华少峰、华西园,曾化名潘鸿文、刘少陵、华仲修、林

少侯、林石父,笔名石修、晓风、方衡等;华岗同志是中共早期职业革命家、编辑家、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家,

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株连被捕,1972年不幸去世。

地址:青岛市龙口路40号

13. 萧红萧军旧居(观象一路1号)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现代才女”。 萧军(1907—1988),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均、刘军、田军、三郎等。辽宁省锦县人,现代著名作家。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又建了伪满洲国。萧军于1932年到哈尔滨,认识了萧红、舒群、罗烽等进步文学青年,与萧红产生了爱情,二人自费出版了一本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舒群到青岛后写信给他们,邀他们来青岛,不在伪满当亡国奴。于是,萧红与萧军乘船于1934年端午节前一天到达青岛,居住在此。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

14. 蔡元培旧居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地址:青岛市平原路14号

15. 王统照旧居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作家。山东诸城人。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1918年办《曙光》。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辑,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

门票:免费

地址:青岛市观海二路49号

16. 刘知侠

知侠著名作家。生于河南省汲县一个铁路工人家庭。一生经历了牧童——军人——记者——作家的生活道路。1938年奔赴延安开始从事部队文化和军事工作,次年冬奔太行转赴山东,在行军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斗争中,与山东父老同生死、共患难,曾多次参加战斗并参与指挥对日作战。先后创作了大量反映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英雄壮举的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戏剧等文艺作品。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过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名誉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职。勤奋笔耕,创作《红嫂》《沂蒙山的故事》《铺草》《一支神勇的侦察队》《沂蒙巨虎》《决战》等优秀作品,特别是代表作长篇小说蜚声中外,发行400多万册,译成英、俄、法、德、朝等多种文本介绍到国外。

地址:金口二路42号

17. 朱树屏

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世界浮游植物实验生态学领域的先驱。“朱氏10号培养液”是世界经典性培养液,由于创立经典性培养系统研究的卓越成就,曾多次获英国海产生物学会雷兰克斯特研究奖位。他是在生态学基础上研究水产资源学的带头人。朱树屏领导与指导水产生产关键性技术攻关,建树昭著,屡获国家奖励。为创建中国第一个本科水产系和全国性、综合性水产研究所做了一系列奠基性工作,培育了新中国第一代水产科技人才。 地址:金口二路13号

18. 张玺

(1897~1967),原名王常珍,字尔玉,动物学家和海洋湖沼学家。河北平乡人。我国著名动物学家和海洋湖沼学家,中国贝类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创始人之一,是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事海洋研究事业的老一辈科学家。1915年,张玺考入保定甲种农校及育德勤工俭学留法班。1921年以优异成绩获公费到法国留学,继续学习农业,1927年获硕士学位,后在里昂大学动物研究室从事软体动物的研究,于1931年以“普鲁旺萨沿岸的后鳃类研究”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2年1月回国,历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法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兼任教授。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及副所长、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曾当选为全国第二、第三届人大代表,政协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在学术界曾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委海洋组成员、水产组成员、珍珠贝研究组组长。1935年,张玺领导了北平研究院与青岛市政府联合组织的“胶州湾海产动物采集团”的工作,首次对胶州湾及其附近的各类海产动物及海洋环境做了全面的调查,共发表了1~4期的采集报告及一些门类(如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和原索动物)的研究论文,计100多万字,并在青岛首次发现了界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的柱头虫。抗日战争时期,张玺随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迁往昆明,对滇池、洱海、抚仙湖等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一些陆生动物的调查。其中,对滇池的调查尤为详尽,总共发表了25万多字的论文。建国后,张玺精神百倍地投入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中,他与童第周、曾呈奎等老一辈科学家一起筹备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并领导无脊椎动物研究室进行了北自鸭绿江口、南至西沙群岛的多次调查,并选择与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动物类群进行研究,他与合作者共计发表了200多万字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基本上搞清了中国沿海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分布和利用情况,对牡蛎、扇贝、船蛆、海笋等有益和有害种类,特别予以重视,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的这些研究为今天发展贝类的养殖和防除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在为山东大学讲授贝类学期间,他为学生们编写讲义,精心教授,并与其合作者进行整理,写成《贝类学纲要》供大专院校参考。此外,他还为南海海洋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培养了珍珠养殖、珊瑚研究和陆生、淡水软体动物的研究队伍。

地址:莱阳路28号

19. 方宗熙

教授是中国海藻遗传学的奠基人,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0年获英国伦敦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出版总署编审,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山东海洋学院教授、副院长,山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山东省侨联、科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海藻遗传育种研究。1976年主持研究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著有 、《达尔文主义》等。 其在细胞遗传学、数量遗传学与遗传育种学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为中国海洋生物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先后发表94篇学术论文,代表性论文有“海带‘海青一号’的培育及其初步的遗传分析”、“海带叶片长度的遗传”、“海带雌性孢子体的首次记录”、“海带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培育成功”、“海带杂种优势的初步实验”、“中美合作研究用植物细胞微核监测环境污染的报告”、“海带的一个自然突变型”、“海带‘单海一号’新品种的选育”、“海带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单杂10号’的培育”等。

1. 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位于市南区汇泉湾畔,福山支路5号。是青岛目前唯一正式开放并辟建为专业博物馆的文化名人故居。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先生长期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后方得以回国。1917年他第二次来青岛时,市政当局安排他在此下塌,先生对此处十分满意,于次年购买并进行改进装修,直到1927年3月病逝于此。康有为故居纪念馆集展览、收藏、科研为一体,以与康有为相关的历史文物的收藏、展示与研究为主旨,业务范围涉及:康有为与近现代文化研究;康有为与“戊戌变法”资料的征集、保护、整理;青岛历史文化名人的宣传与研究;文化咨询、文博培训与文化传播;文物鉴定与修复;文物、字画、艺术品、工艺品、图书资料、文物复制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经营等。故居纪念馆为德式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原系德国驻青岛总督府要员官邸,始建于1899年,建筑面积1128平方米。1923年康有为始入住其中,称之为“天游园”。内部家具陈设为清朝第二代恭亲王溥伟所赠,康有为在此居住期间,会见文化名人,潜力心研究书艺,因此故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历经百余年风雨,康有为故居成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座重要的人文殿堂,对认识中国近代史和百年青岛之人文内涵具有特殊意义,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00年修竣开放以来,各项工作有了长足进展,陈列展览与旅游服务等方面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中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90%。馆内现有《康有为生平史迹图片展》、《康有为藏品展》及卧室、客厅、书房复原陈列,将适时举办各种临时陈列和学术活动,筹备开设“青岛文化名人书社”。

电话:0532-82879957

地址:青岛市福山支路5号

康有为(1858~1927),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2. 沈从文旧居(福山路3号)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号 (青岛海洋大学内)

1936年8月9日 (农历六月廿三),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出版。说描写的是20年代前后与四川交界的湘西一座小小边城的故事。作品沤歌人性 ,在人物身上体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而使小小边城形成了一个不分贫富,不讲地位,一律以诚相待,到处充满了爱的理想环境,曲折地表示了作者对戕贼人性的现实的不满。小说境界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 韵味,富有浓郁的乡土色彩,淳朴而浑厚;语言自然含蓄,如高山流水,极具风致。

3. 洪深旧居(福山路1号)

洪深系现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其父洪述祖系民国初年的内务部秘书。因涉及暗杀宋教仁事件,1913 洪深年初到青岛躲避。洪深时在北京就学,暑假时短居于青岛。1933年他来青岛,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授课之余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 1934年,结合青岛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自己家庭的经历,洪深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后明星影片公司拍制了同名电影。在青岛期间,洪深还参与创办同仁刊物《避暑录话》周刊。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1号

4. 一多楼

闻一多故居又称“一多楼”,位于青岛海洋大学校园内,一座土黄色小楼。一九三○年六月,闻一多应聘来到青岛大学,任教授、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他在寓居的这座德式二层小楼里,授课之余,开始深入研究《诗经》、《楚辞》,还完成了《杜少陵年谱会笺》、《离骚解诂》、《诗经新义》等著述及长诗《奇迹》。一九三二年夏,闻一多离开青岛。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红岛路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和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22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先入芝加哥美术学院,次年转入科罗拉多大学美术系。1925年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7年,任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49年又更名南京大学)外文系主任。

5. 臧克家

(1905.10.8~2004.2.5),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汉族。山东潍坊市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他自幼受家庭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语言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2004年2月5日,臧克家于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地址:鱼山路5号

6. 赫崇本

满族,教授。奉天凤凰(今辽宁凤城)人。九三学社社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海洋学系主任,山东海洋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一至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卷》副主编。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届中国人大代表。是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之一。1956年参加制订中国第一个海洋科学规划。1958年参加组织了中国第一次中国海洋综合调查。主编《中国海洋综合报告水团分册》、《海洋学词典》。

地址:鱼山路9甲

7. 青岛梁实秋旧居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30年代初,梁实秋在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院内留有梁实秋当年栽植的树木。故居巷口有青岛市文物局立的铭牌。梁实秋认为在青岛的四年是他一生中家庭最幸福的时期,还认为在中国从北疆到南粤,以青岛为最好。

电话:0532-87213148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3号

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在科罗拉多泉的科罗拉多学院学习。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8. 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6号

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故居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立山东大学教授们的宿舍区,当年童第周就住在一号楼的东头。故居是一座两层日式小楼,门前种着几棵香椿树,童第周在这里住了11年。 童第周故居位于鄞州区塘溪镇童村,为一幢三进七开间庭院式砖木结构建筑。

现存房屋系清代晚期所建,坐北朝南。前排为平屋,东、西两边为灶间,后排二层楼房是童第周先生出生、居住、学习过的地方。现居室内遗有床、桌、写字台、衣柜、坐椅等10余件清式家具,且保存完好。一幢典型的清末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该房屋从始建迄今,未曾进行过改建或较大规模的维修,总体结构依旧,古韵味十足。 地址:青岛市鱼山路36号

童第周(Tung TC),男,1902年5月出生,浙江省鄞县人,是享誉海内外的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共党员。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27—1930年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助教,后长期在山东大学任教,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

束星北故居

束星北,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讲课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晚年,为开创我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6号

束星北,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讲课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晚年,为开创我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冯沅君陆侃如故居

陆侃如(1903—1978)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1929年,陆侃如在上海与冯沅君结婚。 陆、冯夫妇在文学研究领域同心协力著书立说,比翼齐飞,堪称文坛佳话。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6号

陆侃如

(1903—1978),著名学者。原名侃,字衍庐,笔名小璧。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江苏海门三阳镇普新村(现临江新区普明村),生于一爱国士绅家庭,其父系爱国民主人士陆措宜。1920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古典文学。大学一年级时他便出版了《屈原》,大学毕业时又出版《宋玉》一书。研究院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授,并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兼职。 1929年,陆侃如在上海与冯沅君结婚,从此二人一直合作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冯沅君

(1900—1974),河南唐河人,生于一书香门第,她从小受新文化新思想影响,17岁考入北京女子高师,参加过五四运动。22岁时她在创造社的刊物上发表了以《卷葹》为名的系列小说,深得鲁迅先生的赏识,引起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感情共鸣。从此她成为《语丝》的主要撰稿人之一,1925年,她从北大研究所毕业,作教于金陵大学。

9. 青岛美术馆

位于青岛市大学路7号,置身于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黄瓦红墙“包围”中的一系列建筑群落是青岛市的历史优秀建筑,始建于1934年至1940年,原为“万字会”旧址,现为青岛市美术馆,它以三进布局,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集中于此,不仅具有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厚度,而且是一处极具浏览价值的观光地。

门票:¥20

电话:0532-82868762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大学路7号

10. 老舍故居(大学路)

老舍故居为二层楼房,座北朝南,楼下为老舍全家居所。老舍于1934年来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至1937年离开青岛,大部分时间居住于此,这是他在青岛的三处借寓住所之一,另两处一在莱芜路,一在金口路。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夫人胡絜青(1905-2001)。

老舍一生共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月牙儿》《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他的作品中有大量被选入教育课本。

11. 杨振声旧居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 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校长。

地址:青岛市黄县路7号

12. 华岗先生旧居

华岗(1903年6月9日-1972年5月17日)华延年,又名华少峰、华西园,曾化名潘鸿文、刘少陵、华仲修、林

少侯、林石父,笔名石修、晓风、方衡等;华岗同志是中共早期职业革命家、编辑家、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家,

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株连被捕,1972年不幸去世。

地址:青岛市龙口路40号

13. 萧红萧军旧居(观象一路1号)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现代才女”。 萧军(1907—1988),原名刘鸿霖,曾用名刘均、刘军、田军、三郎等。辽宁省锦县人,现代著名作家。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又建了伪满洲国。萧军于1932年到哈尔滨,认识了萧红、舒群、罗烽等进步文学青年,与萧红产生了爱情,二人自费出版了一本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舒群到青岛后写信给他们,邀他们来青岛,不在伪满当亡国奴。于是,萧红与萧军乘船于1934年端午节前一天到达青岛,居住在此。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

14. 蔡元培旧居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地址:青岛市平原路14号

15. 王统照旧居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作家。山东诸城人。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1918年办《曙光》。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辑,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

门票:免费

地址:青岛市观海二路49号

16. 刘知侠

知侠著名作家。生于河南省汲县一个铁路工人家庭。一生经历了牧童——军人——记者——作家的生活道路。1938年奔赴延安开始从事部队文化和军事工作,次年冬奔太行转赴山东,在行军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斗争中,与山东父老同生死、共患难,曾多次参加战斗并参与指挥对日作战。先后创作了大量反映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英雄壮举的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戏剧等文艺作品。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过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名誉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职。勤奋笔耕,创作《红嫂》《沂蒙山的故事》《铺草》《一支神勇的侦察队》《沂蒙巨虎》《决战》等优秀作品,特别是代表作长篇小说蜚声中外,发行400多万册,译成英、俄、法、德、朝等多种文本介绍到国外。

地址:金口二路42号

17. 朱树屏

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世界浮游植物实验生态学领域的先驱。“朱氏10号培养液”是世界经典性培养液,由于创立经典性培养系统研究的卓越成就,曾多次获英国海产生物学会雷兰克斯特研究奖位。他是在生态学基础上研究水产资源学的带头人。朱树屏领导与指导水产生产关键性技术攻关,建树昭著,屡获国家奖励。为创建中国第一个本科水产系和全国性、综合性水产研究所做了一系列奠基性工作,培育了新中国第一代水产科技人才。 地址:金口二路13号

18. 张玺

(1897~1967),原名王常珍,字尔玉,动物学家和海洋湖沼学家。河北平乡人。我国著名动物学家和海洋湖沼学家,中国贝类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创始人之一,是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事海洋研究事业的老一辈科学家。1915年,张玺考入保定甲种农校及育德勤工俭学留法班。1921年以优异成绩获公费到法国留学,继续学习农业,1927年获硕士学位,后在里昂大学动物研究室从事软体动物的研究,于1931年以“普鲁旺萨沿岸的后鳃类研究”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2年1月回国,历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法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兼任教授。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及副所长、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曾当选为全国第二、第三届人大代表,政协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在学术界曾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委海洋组成员、水产组成员、珍珠贝研究组组长。1935年,张玺领导了北平研究院与青岛市政府联合组织的“胶州湾海产动物采集团”的工作,首次对胶州湾及其附近的各类海产动物及海洋环境做了全面的调查,共发表了1~4期的采集报告及一些门类(如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和原索动物)的研究论文,计100多万字,并在青岛首次发现了界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的柱头虫。抗日战争时期,张玺随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迁往昆明,对滇池、洱海、抚仙湖等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一些陆生动物的调查。其中,对滇池的调查尤为详尽,总共发表了25万多字的论文。建国后,张玺精神百倍地投入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中,他与童第周、曾呈奎等老一辈科学家一起筹备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并领导无脊椎动物研究室进行了北自鸭绿江口、南至西沙群岛的多次调查,并选择与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动物类群进行研究,他与合作者共计发表了200多万字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基本上搞清了中国沿海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分布和利用情况,对牡蛎、扇贝、船蛆、海笋等有益和有害种类,特别予以重视,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的这些研究为今天发展贝类的养殖和防除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在为山东大学讲授贝类学期间,他为学生们编写讲义,精心教授,并与其合作者进行整理,写成《贝类学纲要》供大专院校参考。此外,他还为南海海洋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培养了珍珠养殖、珊瑚研究和陆生、淡水软体动物的研究队伍。

地址:莱阳路28号

19. 方宗熙

教授是中国海藻遗传学的奠基人,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0年获英国伦敦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出版总署编审,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山东海洋学院教授、副院长,山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山东省侨联、科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海藻遗传育种研究。1976年主持研究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著有 、《达尔文主义》等。 其在细胞遗传学、数量遗传学与遗传育种学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为中国海洋生物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先后发表94篇学术论文,代表性论文有“海带‘海青一号’的培育及其初步的遗传分析”、“海带叶片长度的遗传”、“海带雌性孢子体的首次记录”、“海带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培育成功”、“海带杂种优势的初步实验”、“中美合作研究用植物细胞微核监测环境污染的报告”、“海带的一个自然突变型”、“海带‘单海一号’新品种的选育”、“海带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单杂10号’的培育”等。


相关内容

  • 青岛名人故居简介
  • 青岛名人故居简介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多少年来已经成为了游客心中的旅游天堂."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康有为的话成为青岛标志性的评语.青岛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多彩的自然景 ...

  • 俺的青岛之旅----参观老舍故居(原创)
  • 漫步在青岛街头,常常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俺乘坐220路公交,到小西天下车(早下了一站),前行到齐河路,见到如下景观........ 著名剧作家洪深(他是第一个把西方话剧<少奶奶的扇子>搬上中国舞台的戏剧家,茅盾也曾慕名前去观看,并著文记述)的故居,早已住进许多居民: 沈从文 ...

  • Pxiea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
  • | | Never Make Somebody Your Everything, cause when they're gone, you've got nothing. 无论如何,不能让某个人成为你的全部.若是有天他们离开了,你将一无所有. 青岛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

  • 美丽的青岛我的家
  • 八大关别墅 八大关别墅区位于汇泉角景区北部,西邻汇泉湾,南接太平湾,最初因有8条以关隘命名的路是以八个关口命名的,即韶关路.嘉峪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这八条马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故称"八大关"(现已增到十条),是最能体 ...

  • 青岛旅游景点
  • 青岛旅游景点 青岛景点 ★★★★崂山. 海滨风景区 ★★★海军博物馆.迎宾馆.电视塔.海尔科技馆.胶南琅琊台.即墨田横岛 ★★天后宫.植物园.胶州高凤翰故居.莱西崔子范艺术馆 ★胶州艾山.平度现河公园 一.市内四区: (一)青岛海滨风景区(4A): 滨海步行道 开放式景点,西起团岛环路,东至石老人, ...

  • 青岛大学食堂满意度调查报告完整稿
  • 青岛大学 实践调研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课题研究计划 三.背景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在广大同学的心目中,食堂不容置疑地成为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食堂的重要性使其存在的问题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饭菜的营养质量﹑食堂内部的卫生关 ...

  •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青岛滨海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启示
  •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民办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切实提高认识,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重要战略位置,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按照"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师生共建"的原则,把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基础性工作做好.做实. 关键词:校园文化: ...

  • 青岛自驾游攻略
  • 沭阳途观车友会8月9日青岛自驾游攻略 (该吃的.该玩的都有了) 第一天,欧式建筑.老建筑群+黄金海岸沙滩一日游: 栈桥(回澜阁.小工艺品.第六海浴)-老舍故居-迎宾馆-青岛基督教堂-观海上公园-总督府(现人大)-青岛路老建筑群-老舍公园-天主教堂-[午餐]中山路(麦当劳.春和楼.劈柴院特色小吃街.王 ...

  • 走进老舍故居,来到艺术殿堂
  • 老舍故居给我的感受 6月15日,青岛62中初一三班的同学们来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青岛老舍故居",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现代真正的"艺术殿堂". 70多年前,老舍先生以诞生在青岛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响彻全国,如今已风靡全球.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