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实验课初探

初中生物学实验课初探

新课程改革,充分考虑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的发展等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突出“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重点,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在考虑学生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多地的考虑如何引导他们在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均衡发展。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课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标本、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见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当前生物教学,尤其是我们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质量不够重视;二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差;三是课前准备与精心设计不够;四是忽视操作技能的改进或教师本身的操作技能差。

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讨,现就实验教学的具

体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首先明确实验目标

初中学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化仍比较明显,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如,有的学生在观察自制洋葱表皮的细胞装片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摆弄镜头和观察游移不定的细胞上,在观察永久装片时也主要欣赏染色标本的色彩。因此,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如解剖鲫鱼实验,是学生第一次使用解剖工具,只有当学生明确解剖实验的目的,学生才会注意解剖技能的动作要点,认真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体色、鳞片、侧线、鳃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认真观察其内部结构、最终达到解剖鲫鱼的实验目的。

二、 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实验教学与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在组织实验教学前,教师除要精心进行目标设计外,还要将每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负责老师等项目一一列入表内,同时季节性强的实验要打好时间差,必要时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推迟或提前。

2、 适时地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

解决生物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采取替代材料,如做

《观察花的结构》试验时,未到桃花盛开的时候,可能无处可寻,教师可在春天制成桃花浸制标本和干花腊叶标本,上课时再用替代桃花的其他鲜花:如腊梅花、旱金莲、百合花等,与桃花浸制标本和腊叶标本一起对照观察,同样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初中的生物实验材料几乎都可以在当地找到适合的替代材料;二是分工合作获取材料,一些生物材料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有些不易采集到,这就需要教师之间分工合作,避免因个人的时间仓促或精力有限造成实验材料准备不足;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发动学生参与采集培养不但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

3、 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程序。

教师在设计教学实验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的考虑细致,尽可能的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

4、 做好演示实验,规范操作。

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将演示实验做好,为学生树立良好地榜样,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功如何,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的实验要求,认真演练,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示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试验中及时提醒学生,确保学生都成功。

三、 加强实验课堂组织管理

不少初中学生把实验课当做“游戏”,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实验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结束后往往答不上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结论,如果对他们缺乏必要的严格训练,一堂课下来,教师会弄得疲惫不堪,学生会在嬉戏中一无所获,因此要抓实验纪律,规范实验习惯,每个实验完毕后,要完成实验问题和实验报告,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要培养好实验助手或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协助老师指导好本组的其他学生,使老师能集中精力辅导学生。

四、 正确指导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指导,指导得法与否,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第一、对一些技巧性较强的操作。不但要对学生精心指导,还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如显微镜调焦、徒手切片等操作,学生需要反复操作,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

第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并教育学生对实验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事物要做到先整体后局部。如对一株植物的观察,要先外道内,由表及里,如对植物茎横侧面的观察,由上而下,对根尖结构的观察,要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再次要求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不要照搬、照抄教材的现象和结论,要亲自观察;不要轻易放弃那些异常的现象,要积极思考,找出原因。此外,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具体的观察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各种有启发性的问题,加以具体的指导,使学

生逐渐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

第三、指导学生认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而且创新是一种复杂思维活动,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而生物实验也为他们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所以生物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以问题问中心,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以小组的形式),重在发现,从而使学生具有最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总之,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加强实验教学。初中生物实验并无固定的模式或一成不变的框框,实验设备可以替代,实验材料可以选择,实验方式可以改变,地方性的教学资源可以挖掘,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加强生物学教学方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学实验课初探

新课程改革,充分考虑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的发展等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突出“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重点,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在考虑学生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多地的考虑如何引导他们在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均衡发展。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课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标本、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见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当前生物教学,尤其是我们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质量不够重视;二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差;三是课前准备与精心设计不够;四是忽视操作技能的改进或教师本身的操作技能差。

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讨,现就实验教学的具

体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首先明确实验目标

初中学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化仍比较明显,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如,有的学生在观察自制洋葱表皮的细胞装片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摆弄镜头和观察游移不定的细胞上,在观察永久装片时也主要欣赏染色标本的色彩。因此,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如解剖鲫鱼实验,是学生第一次使用解剖工具,只有当学生明确解剖实验的目的,学生才会注意解剖技能的动作要点,认真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体色、鳞片、侧线、鳃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认真观察其内部结构、最终达到解剖鲫鱼的实验目的。

二、 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实验教学与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在组织实验教学前,教师除要精心进行目标设计外,还要将每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负责老师等项目一一列入表内,同时季节性强的实验要打好时间差,必要时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推迟或提前。

2、 适时地科学地准备好实验材料

解决生物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采取替代材料,如做

《观察花的结构》试验时,未到桃花盛开的时候,可能无处可寻,教师可在春天制成桃花浸制标本和干花腊叶标本,上课时再用替代桃花的其他鲜花:如腊梅花、旱金莲、百合花等,与桃花浸制标本和腊叶标本一起对照观察,同样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初中的生物实验材料几乎都可以在当地找到适合的替代材料;二是分工合作获取材料,一些生物材料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有些不易采集到,这就需要教师之间分工合作,避免因个人的时间仓促或精力有限造成实验材料准备不足;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发动学生参与采集培养不但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

3、 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程序。

教师在设计教学实验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的考虑细致,尽可能的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

4、 做好演示实验,规范操作。

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将演示实验做好,为学生树立良好地榜样,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功如何,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的实验要求,认真演练,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示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试验中及时提醒学生,确保学生都成功。

三、 加强实验课堂组织管理

不少初中学生把实验课当做“游戏”,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实验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结束后往往答不上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结论,如果对他们缺乏必要的严格训练,一堂课下来,教师会弄得疲惫不堪,学生会在嬉戏中一无所获,因此要抓实验纪律,规范实验习惯,每个实验完毕后,要完成实验问题和实验报告,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要培养好实验助手或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协助老师指导好本组的其他学生,使老师能集中精力辅导学生。

四、 正确指导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指导,指导得法与否,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第一、对一些技巧性较强的操作。不但要对学生精心指导,还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如显微镜调焦、徒手切片等操作,学生需要反复操作,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

第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并教育学生对实验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事物要做到先整体后局部。如对一株植物的观察,要先外道内,由表及里,如对植物茎横侧面的观察,由上而下,对根尖结构的观察,要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再次要求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不要照搬、照抄教材的现象和结论,要亲自观察;不要轻易放弃那些异常的现象,要积极思考,找出原因。此外,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具体的观察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各种有启发性的问题,加以具体的指导,使学

生逐渐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

第三、指导学生认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而且创新是一种复杂思维活动,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而生物实验也为他们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所以生物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以问题问中心,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以小组的形式),重在发现,从而使学生具有最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总之,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加强实验教学。初中生物实验并无固定的模式或一成不变的框框,实验设备可以替代,实验材料可以选择,实验方式可以改变,地方性的教学资源可以挖掘,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加强生物学教学方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相关内容

  • 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初探
  • 初中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初探 1.学习的开展,并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2.对教师进行 研究性学习课题 知识的介绍 计划聘请科学教育的学科专家介绍开展 研究性学习 的知识体系及教学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设计是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编排和组织内容,设计研究主题或专题,涵盖了生 ...

  •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雅安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 ...

  • 1800字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初探
  •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初探 乌苏市第六中学 贾菊红 [摘要] 参加了乌苏市的微课征集比赛后,我对微课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在教学中也尝试着使用微课.在使用中对微课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也不断总结经验,让微课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 微课 物理 教学 1微课的概念与发 ...

  •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 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堂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 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 ...

  •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效性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采取贴近学生生物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师在最少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要求,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 ...

  • 2013课题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 安庆市2013年教育科研研究课题论文评选获奖名录 一等奖(45篇) 题 目 <高中英语作业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把握学情 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寻找口语能力训练的"源头活水"> <积累贵在常态化>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学生 ...

  • 往年部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 陕西师大生科院往年部分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选题 1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命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 2 中美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实验的比较研究 3 从BSCS 到科学发现者--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4 汉滨区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状况的研究 5 多元智力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6 初中生物教学中发 ...

  •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们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 ...

  •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
  •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汇总<教育心理学>2009年01月12日 星期一 15:59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 军队技术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现状研究 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研究 小学生成功发展能力结构的研究 中学生控制源.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社会行为发展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