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近期,淄川区教育考察团在区教体局赵永局长带领下,一行40余人赴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考察学习,期间重点参观了江苏省南通中学和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走进南通,所到学校无不如沐春风,扑面而来的是江苏南通教育的厚重、严谨与活力。我们通过看校园、听报告、座谈会等形式获得了南通学校管理大量的鲜活而厚重的第一手资料,解读“南通教育现象”,也解析了南通教育之所以连年在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原因所在。南通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为要”的教学态度,“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活为长”的教学风格,构成了南通教育教学管理的鲜明特色,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南通教育概况
南通市是江苏省的一个省辖市,位于江苏东南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面向上海,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下辖10个县市区,辖区面积8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87万人,在江苏并不算经济发达地区。南通城是由近代实业家张謇设计建成的,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紫琅书院”更是开近代教育的先河,孕育了南通教育的百年辉煌,仅南通中学就培养出了19位两院院士。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的迅速崛起,南通市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在江苏省独占鳌头,基础教育以其优质、高效、低耗,树立了自己在教育界的品牌形象。“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现象”在江苏、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在全国教育界已名闻遐迩。
“南通教育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考成绩遥遥领先。江苏省高考历年在全国领先,而南通市高考则连续十年为江苏省第一,往往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同时十几甚至于二十几人考上清华、北大。高考总平均分、优生率、普通类各科总平均分、本科上线率均居全省各大市之首。二是学科竞赛独树一帜。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南通学生先后夺得12金2银;在国际中学生体育比赛中,南通学生获得42块金牌,4块银牌,4次打破世界纪录,这在全国地级市中绝无仅有。三是教育科研特色鲜明。南通市立项课题数量多、质量高,被称为“课题大户”。南通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加特长的培养,特色人才不断涌现。四是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组织管理创新进一步确立了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求落实,建立了以学科教学为主体,与环境课程和活动课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育人模式。从1993年开始,南通市即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素质教育,每年确立一个主题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主要收获
1、教育理念超前。“南通教育”品牌的真正魅力不仅仅表现在高考成绩的炫目,其魅力源头还在于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机制和过硬的队伍。南通教育人教育理念超前可以从学校校长身上体现出来。
江苏省南通中学校长缪建新认为,学校特色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生动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特色主要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可以表现在教学方式上,也可以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更可以表现在课程开发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或形式的教育特色,其背后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些学校的特色是外显的、物质的,如古朴的校园建筑、园林式的校园布局等,但这些外显的东西也同样折射出学校发展过程中多年积淀下来的教育思想。学校要实现特色发展,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思想。如果一个学校唯上是从(有关部门有时可能要升学率、要合格率)、唯分是逐(一味追求考分),那么这个学校就只能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根本不可能谈什么特色发展。只有当这个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思想,它才会思考怎样把学校办出特色,怎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不仅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着导向作用,而且对学校整体工作起统领作用。办学思想成熟的校长,能切实认识办学规律,探索办学艺术,教育有主见,管理有新招,并善于围绕自己的办学理念,发掘和利用学校的优势,执著地开展办学实践。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校长单俊男认为,南通一中成功办学的理念和特色可浓缩在“整体优化”四个字上。整体优化的本质是充分而全面地发展。从学校的组成要素看,学生素养需要整体优化,倡导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发展更有特长;教师素养和专长化水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整体优化,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校的办学哲学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也需要整体优化。强调要树立整体优化的办学理念,建设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倡导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完善校本师训的整体优化保障机制,建立整体优化的校本管理系统,每项制度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兼顾共性与个性,充分发挥制度内涵的竞争、激励、参与、发展的功能。
2、学校管理精细。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管理是学校的晴雨表。在南通的每一处学校,给我们的普遍印象就是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化。一是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考察学习中处处感受到各个学校的管理,都是在严格有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如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上作文章,充分体现了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二是环境建设突出园林特色。注重体现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如南通一中将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以“俯仰楼”、“志善楼”、“博雅楼”、“弘毅馆”等命名;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及大量的格言警句充满校园各个角落,把学校建成学生学习的学园,生活的乐园。学校建筑风格各异,外观气派;假山碧水、花草树木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真正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三是制度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南通一中编印的《学校章程》,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大到学校总章程,小到驾驶员岗位职责,做到了涉及方方面面、每个部门处室、每个人,职责分明。同时,严格按照规章抓好落实,确保制度的权威。
3、教师队伍优化。在南通的每一处学校,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青蓝工程”。这是一项旨在培养青年教师的人才工程,是“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长远规划,从中我们看到了南通教育的远见卓识。南通名校长和名教师多。现有特级教师103人,其中6人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名教师。以创造情景教学闻名的李吉林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全国20位当代教育家之一。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南通有一条硬性规定,“一把手”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分管校长不但要听课,还必须亲自执鞭上课,全市80%以上的中学校长都要兼课。南通人的精明和独到之处,就在于他们没有让这个智力资源闲置,而是卓有成效地使这些特级教师(包括名教师、名校长)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中产生应有的“特级效应”、“名师效应”,变“树木”为“森林”。各学校都成立了活动组织委员会,通过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手、成材。青蓝结对,不拘一格。他们打破原来“一对一”、“一帮一”的格局,逐渐变为“一师多徒”、“多师一徒”,有的教师既“上拜师傅”又“下带徒弟”,形成多层次的师徒结对。许多青年教师在名教师的“传、帮、带”下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拿到了解读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的“金钥匙”,使自己登堂入室。同时,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做到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定期进行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评选,初步建立了教师成长成材的合理梯队和人才脱颖而出的活力机制,促进广大教师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正是多年以来持之不懈的努力,才打造出这样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
4、办学特色鲜明。南通一中遵循“敬诚勤朴”的校训,依据“以人为本,以法为据,以管为实,以进为务”的治校理念,强化“整体优化”的办学特色,激发人的智慧,发掘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为学生的终身进步奠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南通中学秉承“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校训,开展 “难忘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情况,其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做法和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十分感慨:“南通中学的德育教育经验很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了报道。南通中学德育教育经验有三个特点:一是这所百年老校、中华名校的校长和老师们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二是道德建设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三是秉承了张謇先生“诚恒”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恒”字上下功夫。贵在积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5、教育科研求真。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科研,教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所在。在南通所考察的学校里,我们同样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教科研在这里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发动机,而不是装潢门面的空壳和摆设,或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教科研作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绘制出南通教育的斑斓彩虹,也打造出一位位光彩夺目的名师、专家,成为南通教育的靓丽风景。南通人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先导性地位日益突出,并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同时,教育科研投入相对较小,收益高,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科技含量,是南通教育坚持自身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抉择。他们大张旗鼓地提出了“教育科研一把手工程”,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为推动教育科研的广泛开展,提升教育科研的层次,提出了“个十百”工程,即培训一万教科研骨干,带动十万教职工,教好百万中小学生的战略任务,力争通过开展教育科研的普及性培训,传播教育科研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全市教师的科研基本素质,吸引全市80%的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来。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丰富了育人的科技含量,促进优秀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了南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南通中学将他们办的《教育研究》称作“高新技术区”,它不仅是教师发表作品的根据地,更是他们对外传播的重要通道和窗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名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下,一批教学骨干教研能手成长起来,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行列。
为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南通还设立了9个学科教研基地,被称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考有九门学科,南通就专门成立了九个开放式、互通有无的学科基地。哪所学校哪个学科最有长处,就把基地建到哪里。南通中学的语文教学全省有名,就把南通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语文教师集中到这所学校,重点研究语文教学方法。9个学科基地是一个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科研平台,集中了当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并能有效地辐射到各个学校,让每所学校的学生都能受益。
三、几点启示
对照南通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管理措施、一流的教育质量,反思淄川区的教育工作实际,我们深深地感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紧迫与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大胆改革,敢于创新,严格管理,精细求实,发展特色,打造品牌。
(一)走内涵发展之路应当成为学校长期发展的战略决策。南通教育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保持这样一种“高位持续走强”的态势,的确是与其苦练内功,坚持内涵发展分不开的。走内涵发展之路,是南通人从自身实际出发作出的现实而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应和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化、集约化、内在化的发展特点,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但这不能成为学校上等级、上台阶的根本标志。在确立发展规划时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定好位”,在“特色”和“个性”上下功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办学理念要提升、管理模式要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要创新、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要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也要重新整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完全在规模上,而在内涵建设、科学管理上。惟有如此,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创出品牌,才能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二)积淀校园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努力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的独特文化内涵,形成学校的办学风格与理念。我们以往在学校的办学质量上强调了管理、师资和生源等显性要素,但却忽视一个极其重要的隐性因素——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表层的物态文化。物态文化首先是师生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课、论文发表等,其次比如校园环境、学校建筑等等;二是浅层的行为文化,包括听课评课、学术交流等等;三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常规制度等等;四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学校的核心文化,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团队风貌等等。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的学校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学校文化的生成和培育。下一步,我们应当学习南通人,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内涵发展的要素,如办学理念、治学风格、优质师资、优良传统等。努力积淀自己的校园文化,发展自己的校园特色,提炼出自己的学校精神内核,聚结成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激发出广大师生奋发向上的情绪与敬业勤奋的精神,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
(三)将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强化教学科研,夯实课题研究,让教研直接为教学一线服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下的教育科研(包括教学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大面积、加速度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下一步,我们也要将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校长要亲自抓科研,从各自优势出发,以课题为纽带,组建起自己的科研集团军,形成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大力推广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更多的教学骨干和教科研能手成长起来,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行列。同时,紧密结合高中教学区域化管理,探索加强高中教研的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形成合力,为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服务。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全区教师尽快形成良性的梯状发展格局。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兴教之本。在扎实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的基础上,南通又把名教师、名校长等教育精英整合起来,建立了南通教育的专家库,用他们成功的经验打造出一批新的名师,带动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教师为本,以人才为贵”产生了巨大的核聚变能量,这一点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精心打造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另一方面也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推进自己的“青蓝工程”,逐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育干部、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
(五)进一步增强抓质量的意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南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质量一流。始终坚定不移抓质量,正确处理好课改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既不用高考成绩代替素质教育,也不把实施素质教育与争创高考佳绩对立起来。他们持续走强的秘密就是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学生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学校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升学率。通常,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从而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揠苗助长”——通过加班加点、针对考点,进行机械反复的“应试训练”,促使学生出好成绩,这是拼消耗;二是“顺其自然”——通过巧妙地组织、引导和必要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力,学生自然而然出好成绩,水到渠成。在南通,家长们都乐意把孩子往南通中学送。他们这样做,不只是孩子学得好——“进了通中的门,就是大学的人”,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那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有文化学习和琴棋书画球等兴趣爱好发展之乐,无拖课、补课之苦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之累。南通中学的老师们是怎样让学生轻轻松松成为大学的人呢?他们的“生根之策”便是“导学”——按认识规律,为学生设计一条求知之路,一条将教学内容、方法及师生活动组合起来的最好进程,不仅让学生会学,还让学生乐学。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南通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南通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近期,淄川区教育考察团在区教体局赵永局长带领下,一行40余人赴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考察学习,期间重点参观了江苏省南通中学和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走进南通,所到学校无不如沐春风,扑面而来的是江苏南通教育的厚重、严谨与活力。我们通过看校园、听报告、座谈会等形式获得了南通学校管理大量的鲜活而厚重的第一手资料,解读“南通教育现象”,也解析了南通教育之所以连年在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原因所在。南通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为要”的教学态度,“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活为长”的教学风格,构成了南通教育教学管理的鲜明特色,给每一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南通教育概况
南通市是江苏省的一个省辖市,位于江苏东南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面向上海,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下辖10个县市区,辖区面积8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87万人,在江苏并不算经济发达地区。南通城是由近代实业家张謇设计建成的,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紫琅书院”更是开近代教育的先河,孕育了南通教育的百年辉煌,仅南通中学就培养出了19位两院院士。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的迅速崛起,南通市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在江苏省独占鳌头,基础教育以其优质、高效、低耗,树立了自己在教育界的品牌形象。“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现象”在江苏、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在全国教育界已名闻遐迩。
“南通教育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考成绩遥遥领先。江苏省高考历年在全国领先,而南通市高考则连续十年为江苏省第一,往往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同时十几甚至于二十几人考上清华、北大。高考总平均分、优生率、普通类各科总平均分、本科上线率均居全省各大市之首。二是学科竞赛独树一帜。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南通学生先后夺得12金2银;在国际中学生体育比赛中,南通学生获得42块金牌,4块银牌,4次打破世界纪录,这在全国地级市中绝无仅有。三是教育科研特色鲜明。南通市立项课题数量多、质量高,被称为“课题大户”。南通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加特长的培养,特色人才不断涌现。四是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组织管理创新进一步确立了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求落实,建立了以学科教学为主体,与环境课程和活动课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育人模式。从1993年开始,南通市即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素质教育,每年确立一个主题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主要收获
1、教育理念超前。“南通教育”品牌的真正魅力不仅仅表现在高考成绩的炫目,其魅力源头还在于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机制和过硬的队伍。南通教育人教育理念超前可以从学校校长身上体现出来。
江苏省南通中学校长缪建新认为,学校特色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生动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特色主要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可以表现在教学方式上,也可以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更可以表现在课程开发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或形式的教育特色,其背后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些学校的特色是外显的、物质的,如古朴的校园建筑、园林式的校园布局等,但这些外显的东西也同样折射出学校发展过程中多年积淀下来的教育思想。学校要实现特色发展,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思想。如果一个学校唯上是从(有关部门有时可能要升学率、要合格率)、唯分是逐(一味追求考分),那么这个学校就只能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根本不可能谈什么特色发展。只有当这个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思想,它才会思考怎样把学校办出特色,怎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不仅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着导向作用,而且对学校整体工作起统领作用。办学思想成熟的校长,能切实认识办学规律,探索办学艺术,教育有主见,管理有新招,并善于围绕自己的办学理念,发掘和利用学校的优势,执著地开展办学实践。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校长单俊男认为,南通一中成功办学的理念和特色可浓缩在“整体优化”四个字上。整体优化的本质是充分而全面地发展。从学校的组成要素看,学生素养需要整体优化,倡导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发展更有特长;教师素养和专长化水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整体优化,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校的办学哲学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也需要整体优化。强调要树立整体优化的办学理念,建设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倡导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完善校本师训的整体优化保障机制,建立整体优化的校本管理系统,每项制度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兼顾共性与个性,充分发挥制度内涵的竞争、激励、参与、发展的功能。
2、学校管理精细。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管理是学校的晴雨表。在南通的每一处学校,给我们的普遍印象就是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化。一是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考察学习中处处感受到各个学校的管理,都是在严格有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如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上作文章,充分体现了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二是环境建设突出园林特色。注重体现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如南通一中将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以“俯仰楼”、“志善楼”、“博雅楼”、“弘毅馆”等命名;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及大量的格言警句充满校园各个角落,把学校建成学生学习的学园,生活的乐园。学校建筑风格各异,外观气派;假山碧水、花草树木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真正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三是制度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南通一中编印的《学校章程》,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大到学校总章程,小到驾驶员岗位职责,做到了涉及方方面面、每个部门处室、每个人,职责分明。同时,严格按照规章抓好落实,确保制度的权威。
3、教师队伍优化。在南通的每一处学校,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青蓝工程”。这是一项旨在培养青年教师的人才工程,是“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长远规划,从中我们看到了南通教育的远见卓识。南通名校长和名教师多。现有特级教师103人,其中6人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名教师。以创造情景教学闻名的李吉林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全国20位当代教育家之一。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南通有一条硬性规定,“一把手”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40节,分管校长不但要听课,还必须亲自执鞭上课,全市80%以上的中学校长都要兼课。南通人的精明和独到之处,就在于他们没有让这个智力资源闲置,而是卓有成效地使这些特级教师(包括名教师、名校长)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中产生应有的“特级效应”、“名师效应”,变“树木”为“森林”。各学校都成立了活动组织委员会,通过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手、成材。青蓝结对,不拘一格。他们打破原来“一对一”、“一帮一”的格局,逐渐变为“一师多徒”、“多师一徒”,有的教师既“上拜师傅”又“下带徒弟”,形成多层次的师徒结对。许多青年教师在名教师的“传、帮、带”下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拿到了解读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的“金钥匙”,使自己登堂入室。同时,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做到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定期进行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评选,初步建立了教师成长成材的合理梯队和人才脱颖而出的活力机制,促进广大教师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正是多年以来持之不懈的努力,才打造出这样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
4、办学特色鲜明。南通一中遵循“敬诚勤朴”的校训,依据“以人为本,以法为据,以管为实,以进为务”的治校理念,强化“整体优化”的办学特色,激发人的智慧,发掘人的潜能,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为学生的终身进步奠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南通中学秉承“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校训,开展 “难忘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情况,其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做法和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十分感慨:“南通中学的德育教育经验很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了报道。南通中学德育教育经验有三个特点:一是这所百年老校、中华名校的校长和老师们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二是道德建设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三是秉承了张謇先生“诚恒”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恒”字上下功夫。贵在积累,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5、教育科研求真。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学科研,教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所在。在南通所考察的学校里,我们同样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教科研在这里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发动机,而不是装潢门面的空壳和摆设,或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教科研作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绘制出南通教育的斑斓彩虹,也打造出一位位光彩夺目的名师、专家,成为南通教育的靓丽风景。南通人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先导性地位日益突出,并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同时,教育科研投入相对较小,收益高,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科技含量,是南通教育坚持自身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抉择。他们大张旗鼓地提出了“教育科研一把手工程”,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为推动教育科研的广泛开展,提升教育科研的层次,提出了“个十百”工程,即培训一万教科研骨干,带动十万教职工,教好百万中小学生的战略任务,力争通过开展教育科研的普及性培训,传播教育科研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全市教师的科研基本素质,吸引全市80%的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来。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丰富了育人的科技含量,促进优秀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了南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南通中学将他们办的《教育研究》称作“高新技术区”,它不仅是教师发表作品的根据地,更是他们对外传播的重要通道和窗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名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下,一批教学骨干教研能手成长起来,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行列。
为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南通还设立了9个学科教研基地,被称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考有九门学科,南通就专门成立了九个开放式、互通有无的学科基地。哪所学校哪个学科最有长处,就把基地建到哪里。南通中学的语文教学全省有名,就把南通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语文教师集中到这所学校,重点研究语文教学方法。9个学科基地是一个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科研平台,集中了当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并能有效地辐射到各个学校,让每所学校的学生都能受益。
三、几点启示
对照南通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管理措施、一流的教育质量,反思淄川区的教育工作实际,我们深深地感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紧迫与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大胆改革,敢于创新,严格管理,精细求实,发展特色,打造品牌。
(一)走内涵发展之路应当成为学校长期发展的战略决策。南通教育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保持这样一种“高位持续走强”的态势,的确是与其苦练内功,坚持内涵发展分不开的。走内涵发展之路,是南通人从自身实际出发作出的现实而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应和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化、集约化、内在化的发展特点,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流的、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但这不能成为学校上等级、上台阶的根本标志。在确立发展规划时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定好位”,在“特色”和“个性”上下功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办学理念要提升、管理模式要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要创新、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要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也要重新整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完全在规模上,而在内涵建设、科学管理上。惟有如此,学校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创出品牌,才能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二)积淀校园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努力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的独特文化内涵,形成学校的办学风格与理念。我们以往在学校的办学质量上强调了管理、师资和生源等显性要素,但却忽视一个极其重要的隐性因素——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表层的物态文化。物态文化首先是师生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课、论文发表等,其次比如校园环境、学校建筑等等;二是浅层的行为文化,包括听课评课、学术交流等等;三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常规制度等等;四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学校的核心文化,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团队风貌等等。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的学校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学校文化的生成和培育。下一步,我们应当学习南通人,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内涵发展的要素,如办学理念、治学风格、优质师资、优良传统等。努力积淀自己的校园文化,发展自己的校园特色,提炼出自己的学校精神内核,聚结成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激发出广大师生奋发向上的情绪与敬业勤奋的精神,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
(三)将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强化教学科研,夯实课题研究,让教研直接为教学一线服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下的教育科研(包括教学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大面积、加速度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不仅是一种现实的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下一步,我们也要将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校长要亲自抓科研,从各自优势出发,以课题为纽带,组建起自己的科研集团军,形成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大力推广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更多的教学骨干和教科研能手成长起来,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行列。同时,紧密结合高中教学区域化管理,探索加强高中教研的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形成合力,为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服务。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全区教师尽快形成良性的梯状发展格局。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兴教之本。在扎实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的基础上,南通又把名教师、名校长等教育精英整合起来,建立了南通教育的专家库,用他们成功的经验打造出一批新的名师,带动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教师为本,以人才为贵”产生了巨大的核聚变能量,这一点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精心打造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另一方面也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推进自己的“青蓝工程”,逐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育干部、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
(五)进一步增强抓质量的意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南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质量一流。始终坚定不移抓质量,正确处理好课改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既不用高考成绩代替素质教育,也不把实施素质教育与争创高考佳绩对立起来。他们持续走强的秘密就是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学生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学校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升学率。通常,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从而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揠苗助长”——通过加班加点、针对考点,进行机械反复的“应试训练”,促使学生出好成绩,这是拼消耗;二是“顺其自然”——通过巧妙地组织、引导和必要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力,学生自然而然出好成绩,水到渠成。在南通,家长们都乐意把孩子往南通中学送。他们这样做,不只是孩子学得好——“进了通中的门,就是大学的人”,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那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有文化学习和琴棋书画球等兴趣爱好发展之乐,无拖课、补课之苦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之累。南通中学的老师们是怎样让学生轻轻松松成为大学的人呢?他们的“生根之策”便是“导学”——按认识规律,为学生设计一条求知之路,一条将教学内容、方法及师生活动组合起来的最好进程,不仅让学生会学,还让学生乐学。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南通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相关内容

  • 赴台成人教育考察报告
  • 赴台成人教育考察报告 应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协会的邀请,以自治区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原教育厅副厅长白良凯同志为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成人教育处处长张志昆同志为副团长的内蒙古自治区成人教育协会赴台考察团一行二十三人,于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三十日对台湾的成人及终身教育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十天中,走 ...

  • 预备党员转正考察报告(共9篇)
  • 篇一:预备党员转正考察报告 关于xx同志转为正式党员的考察报告 学习同志,男,汉族,xx年xx月xx日出生,学习省xx人.现xx大学xx学院xx班学生,本科在读. xx同志自入党以来,能够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学习刻苦认真,态度端正,成绩良好,积极参加院系活动,关心集体.乐于助 ...

  • 外出学习考察报告
  • 4月28日下午至4月29日,第一考察学习小组一行9人在副校长李宏生同志的带领下,先后到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高职院校,就学校升格高职后在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分配制度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考察学习,并参观了相关高校的校园及实验实训基地.现 ...

  • 赴美远程教育考察报告
  • 赴美远程教育考察报告 经省教育厅批准,安徽电大系统赴美教育考察团于今年1月底至2月上旬对美国加州大学成教院(河岸分校).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进行参观考察.考察的重点是加州大学河岸分校的远程教学.副院长希拉女士带领我们实地考察了该校的教学设施.网络教室.双向视频教室.自主学习室,观摩了教师上课情况 ...

  • 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报告
  • 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考察报告 赴江苏.上海的教育考察报告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一中 杜 锡 来 2000年10月16至22日,我作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省级名教师培养对象,随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 ...

  •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
  • 南宁平面广告考察报告 学院 作者: 时间: 通过这次的考察我认识到: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和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能完全的 理解和掌握,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去考察实践. 考察目的: 通过考察,熟悉专业的技能,了解设计的具体步骤和后续操作,在实际操作当中验证学 到的理论,了解广告公司的运作步骤, ...

  • 宣威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 宣威教育学习考察报告 3月15日至3月18日,县教育局组织我们全县各级各类校长一行60余人到宣威学习考察.学习考察主要是3月16日17日两天.两天中我们分别听到了宣威县教育局长及几所校长的经验介绍.又实地考察了几所学校.对学校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了仔细的调查了解,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感触很深-- ...

  • 外出考察报告范文5篇
  • 外出考察报告范文5篇 外出考察,既可开拓视野,吸取新鲜空气,换换脑筋;又可拿来 他山之石 ,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工作.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出考察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篇一:外出考察报告] 很难的学校这次组织外出考察,主要目的是要我们更了解民族文化,对我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的认识有 ...

  • 广.深.珠教育考察报告
  • 广.深.珠教育考察报告 2003年11月1日至8日,有幸参加了广.深.珠教育考察,这是"十五"期间首期小学校长的培训的具体学习内容之一,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先后参观考察了广州天河区石牌小学.珠海香洲第二小学.深圳螺岭小学等三所学校,"零距离"地了解了沿海经济发达 ...

  • 入党的考察报告
  • 关于×××同志入党的综合考察报告 党委: ×××,男,汉族, ×省×市人,生于××××年××月××日:家庭出身贫农,本人 成份干部:文化程度大学:××××年××月参加工作:××××年××月加入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现在 ×× 市 ××单位 任×××××. 一.本人简历 ××××年××月至××××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