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练习
一、积累·运用(23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4)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晏殊《浣溪沙》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引发词人对年华流逝感伤的一句是 , 。
(6)现在人们常用《醉翁亭记》中的“”这句话来说明说话做事表面在此,而实质在彼。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5分)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mào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巨大的空矿,总是遗撼。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终于,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 ?是鸟再造了冬的生机!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枝繁叶mào( ) 裸( )露 .
(2)上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改 改
(3)结合语段内容,参照划线句,再续写一句和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字数不限)(1分)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文游台,因宋代苏轼路过高邮时,曾和孙觉、王巩、秦观等文人在此饮酒论文而得
名。
B.史公祠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地处市区梅花岭畔,是明末抗清将领史可法的纪念地。
C.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随着凤凰岛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太安镇水域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
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的游记,是借助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
B.《多收了三五斗》这篇散文记叙了江南小城旧毡帽朋友们被迫贱价粜米的故事,描
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作者叶圣陶。
C.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美》中认为:“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D.《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描绘了奇丽多姿的富春江山水,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5.回忆经典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1)《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四个国家的经历。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国家名称。(2分)
①它们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友谊和仁慈是其美德。
②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一只眼睛凹陷,一只眼睛直冲天顶。
(2)《骆驼祥子》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
于自己的车,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祥子前两次买车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简要概述。(2分)
二、阅读.感悟(44分)
(一)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完成7-8题。(5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7.这首诗写出了塞外雪景什么样的特点?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
8.赏析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写法上的妙处。(3分)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 ) .
3.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 .
4. ③池非不深也 ( ) .
5. ④委而去之 ( ) .
6. 2.翻译下面的句子。
7.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9.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10.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11.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12.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3. 5.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
重要性,推出了 的结论。
九年级语文练习
一、积累·运用(23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4)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晏殊《浣溪沙》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引发词人对年华流逝感伤的一句是 , 。
(6)现在人们常用《醉翁亭记》中的“”这句话来说明说话做事表面在此,而实质在彼。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5分)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mào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巨大的空矿,总是遗撼。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终于,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 ?是鸟再造了冬的生机!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枝繁叶mào( ) 裸( )露 .
(2)上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改 改
(3)结合语段内容,参照划线句,再续写一句和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字数不限)(1分)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文游台,因宋代苏轼路过高邮时,曾和孙觉、王巩、秦观等文人在此饮酒论文而得
名。
B.史公祠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地处市区梅花岭畔,是明末抗清将领史可法的纪念地。
C.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随着凤凰岛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太安镇水域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
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的游记,是借助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
B.《多收了三五斗》这篇散文记叙了江南小城旧毡帽朋友们被迫贱价粜米的故事,描
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作者叶圣陶。
C.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美》中认为:“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D.《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描绘了奇丽多姿的富春江山水,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5.回忆经典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1)《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四个国家的经历。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国家名称。(2分)
①它们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友谊和仁慈是其美德。
②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一只眼睛凹陷,一只眼睛直冲天顶。
(2)《骆驼祥子》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
于自己的车,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祥子前两次买车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简要概述。(2分)
二、阅读.感悟(44分)
(一)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完成7-8题。(5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7.这首诗写出了塞外雪景什么样的特点?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
8.赏析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写法上的妙处。(3分)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 ) .
3.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 .
4. ③池非不深也 ( ) .
5. ④委而去之 ( ) .
6. 2.翻译下面的句子。
7.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9.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10.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11.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12.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3. 5.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
重要性,推出了 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