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研究
作者:吴豪夫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11期
摘要: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面具,对于研究三星堆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青铜面具造型夸张,形态各异,反映出古蜀王国首领人性与神性合一的性质,是神话了的历代蜀王的面具。通过对这些面具做类型学分析,并参考古代文献,可以对这些面具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并以此来研究三星堆文化和古蜀先王世系。
关键词:三星堆;青铜面具;蜀王
广汉,古称雒城,因雒水流经雒城而得名。广汉市地处天府之国四川的中心地带成都平原,南距成都约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之说。优越的地理位置,可能正是古蜀人于此建立三星堆古城的原因之一。三星堆遗址位于广汉市区以西约5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遗址北面是由西向东流淌的鸭子河(古称“雒水”),遗址中部有一条牧马河横穿而过,在鸭子河与牧马河两河的河岸阶地上,土壤肥沃,视野开阔。
公元1929年,广汉南兴镇真武村村民燕道诚在其宅旁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三星堆文化玉器。此后,历代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掘的一号祭祀坑和二号祭祀坑最为重要。
1、两个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的情况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各类器物420件,其中青铜器出土数量为178件,比例为42.38%。二号祭祀坑出土各类器物1300件,其中,青铜器出土数量为735件,比例为
56.54%。二号祭祀的年代坑晚于一号祭祀坑,出土器物是一号祭祀坑的3倍,青铜器所占的比例也明显比一号祭祀坑的比例更大,这些情况可能与古蜀人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以青铜器做祭祀礼器的习俗更加深入有关。一号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仅有人面具。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有三类,分别是人面具、长耳纵目面具、神人兽面具。
2、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类型学分析及研究
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共出土34件,分三类,人面具22件、长耳纵目面具3件和神人兽面具9件。
2.1、人面具的类型学分析
一号祭祀坑出土人面具2件,二号祭祀坑出土20件,共22件。人面具阔口,口两侧下钩,眼很大,且都是倒八字形杏眼。笔者依据其面部造型分为椭圆形、正方形、竖长方形,将其分为三型。
A型 1件,一号祭祀坑出土。标本K1:20,面具脸部近椭圆形。脸宽且圆,脸部下颚圆润,尖鼻,小耳,耳垂穿孔,耳有云雷纹,耳朵较圆润,整体造型线条柔和。高7cm、宽
9.2cm、厚0.4cm。笔者推测,应该是女性人面具。
人面具A型
B型 15件,一号祭祀坑1件,二号祭祀坑14件。B型人面具脸部均近似正方形,笔者依据其前额中部没有凿痕迹、有凿的痕迹但未凿穿和完全凿穿这三种情况以及其出土的祭祀坑的年代,将其分为三式。
2.2、长耳纵目面具的类型学分析
长耳纵目面具仅在二号祭祀坑中发现三件,阔口,口两侧向上勾,耳朵很长,眼睛向外突出如柱,称之为纵目。依据其额饰的有无和体量大小,可分作两型。
A型 两件,标本K2②:144,体量偏小,额正中央方孔,铸有一应龙纹型额饰。应龙身长似蛇身,尾部卷曲,有翼。眼珠成倒八字形杏目向外突出如柱,两耳长,如向两侧拉伸。双目眼眶也是倒八字形且似杏目的造型,但眼内角向内勾。
B型 一件,标本K2②:148,体量偏大,额中央有一方孔,原本似乎在额中央应该安装有额饰,但因未知原因失去额饰。双耳长,且向斜上方拉伸,双目眼珠突出如柱,眼眶似甲骨文中的臣字形。
2.3、神人兽面具的类型学分析
神人兽面具在二号祭祀坑中发现9件,面具相对较薄,与人面具、长耳纵目面具的区别较大。9件神人兽面具的头部都有冠饰,像对称的凤鸟,眼部特征变化较大。依据其组合,将其分为三型,分别是神人面具、神兽面具和神人神兽的组合面具。
A型 3件,标本K2③:228,可称之为神人面具。神人头戴冠饰,冠饰像对称的凤鸟纹,鸟的头部颈部向中央靠拢,鸟的嘴部尖而长,脖子修长,翅膀鹏张,尾翼修长。神人有双耳、眼、眉、鼻和嘴,双耳似简化凤鸟纹,双眼很大,但与前面的人面具、长耳纵目人面具不同,双眼似椭圆的方形,圆润,左右中间各有一突出的角,鼻子长且直,阔嘴露齿,口两侧向下勾。因面具整体如神人戴凤鸟冠饰,笔者将其称之为神人面具。
B型 3件,标本K2③:229,可称之为神兽面具。神兽冠饰与A型相似,为凤鸟冠。神兽面具有双眼和嘴,但没有双耳也没有鼻,眼眶整体如鸟类张开的羽翼,眼珠似倒八字形的杏眼。 笔者称之为神兽面具,疑其为鸟类神兽。
C型 3件,标本K2③:230,可称之为神人神兽面具。面具造型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与A型神人面具相似,下部分似简化的神兽,神兽双眼与B型神兽面具相似。因古蜀人崇
拜眼睛,可能用简化的神兽面具双眼代表神兽面具。因面具的整体造型像戴凤鸟冠饰的神人骑神兽,因此,笔者将其称之为神人神兽面具。
3、青铜面具的文化因素分析
3.1、青铜面具形象代表的人物身份
笔者认为,这些青铜面具刻画的是人神合一的古蜀先王。在中国上古神话中,上古先王即是天上的众神,也是地上部落的首领,神人一体。例如传说中的炎帝,既是神话中的天帝之一,又是炎帝部落的首领,集神的宗教大权和首领的政治权利为一体,从而人神合一。上古先王形态怪异,在东汉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说到炎帝的外貌:“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的外观,几乎都与真实人类的外貌相去甚远,因此笔者认为,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形象是神人一体的古代蜀先王的神话形象。古代蜀王既是古蜀国的首领,又是古蜀神话中的神,世俗人性和宗教神性在他身上得到统一。
3.2、从青铜人面具推测三星堆文化上限
一号祭祀坑出土的A型人面具很特殊,面具柔和圆润,与其他人面具尖锐锋利的方形棱角面具明显不同,耳朵也是区别于其他人面具的小耳,而小耳一般为女性所有。从杏眼,小耳,圆润的脸部推测,这应该是一个女性首领的面具。此前,部分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的上限为龙山时代,也就是最早距今5000年。而在龙山时代,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古蜀王国的先王也应该是男性。因此,笔者认为,这个女性首领的青铜人面具的制作年代早于父系氏族社会的龙山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时代的产物。仰韶时代距今7000至5000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并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期,而在此时期出现女性首领,并且铸造女性首领的青铜人面具更为合理。三星堆文化的上限应该是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时代。
3.3、对蜀王世系的推断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面具共32件,这些面具都是历代古蜀先王的面具,尽管在埋藏年代上仅能区分出两个不同的时代,但从面具的造型特征上,笔者已将其分类,力图划分古蜀先王的世系。
古蜀的第一代先王应该是一位女王,她的面具是A型人面具。首先,人类社会是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女性首领出现的时间早于男性首领。其次,A型人面具的高仅7厘米,宽9.2厘米,是所有出土面具中最小的,制作难度相对较低,因此,制作时间也应该最早。另外,A型人面具的时间出现最早,A型人面具作为祖型,其倒八字形的杏眼造型影响了后代蜀王的青铜面具。
古蜀的第二位首领应该是一位竖长方形脸的男性蜀王,面具是C型人面具。首先,母系氏族社会刚刚步入父系氏族社会,原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度仍然有一定保留,食物供给也不是特
别充沛,作为首领,任务很重,因此较瘦,脸型也呈竖长方形。其次,从额中部来看,A型人面具和C型人面具都很自然,没有凿孔的痕迹。
古蜀的第三位首领应该是一位方脸蜀王,面具是B型。首先,父系氏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氏族社会开始解体,氏族首领获得更大的特权,能够肆无忌惮的大鱼大肉,获得充足的食物,因此应该很胖,脸也胖成圆形,体现到面具上,即方形人面具。其次,在这位首领统治时期,他的面具开始凿孔,B型人面具的I式、II式和III式反映了这一过程。B型人面具的I式额部没有雕凿痕迹,上承第二位首领的C型人面具,额部自然。B型人面具的II式出现凿孔痕迹,面具上明显有方形痕迹,但未凿穿,属于过度阶段。B型人面具的III式的额部已经完全凿穿成方孔,像第三只眼。需要说明的是,额中部的第三只眼在神话中具有神秘的力量,在中国神话中,二郎神杨戬有三眼,第三只眼放出三昧真火,在印度神话中,毁灭之神湿婆有三眼,第三只眼能毁灭世界,因此,第三只眼是神威和神秘的象征。第三代首领在其额中部开凿方孔,应该是表示他具有更高的神威,更加神秘莫测的神性。这种开凿三眼的情况,开启了下一位首领即蜀王蚕丛开凿三眼的序幕。
古蜀的第四位首领,是纵目的蚕丛王,他的面具是长耳纵目面具。面具的脸型接近正方形,应该是受上一代古蜀首领面具的影响,面具纵目,双耳很长。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四川蚕丛先登王。”,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杨雄的《蜀王本纪》记载:“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濩、鱼凫、开明。”,因此,蚕丛王的特征是纵目,也就是眼睛向外突出如柱。蚕丛长耳纵目面具的造型较上一代蜀王的面具更加怪异,不仅有三眼,且第三只眼睛中还补铸额饰,并且有夸张的纵目和巨大的耳朵,如神话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面具即体现蜀王的人性,但更体现蜀王的神性,如此夸张的面具似乎表明蚕丛的神威要更加强大。
对于蚕丛王的长耳纵目面具,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眼睛部分,眼珠突出如柱,正面看来,眼珠如倒八字形的杏目的外形,这与前面的人面具的眼睛造型很相似。但是,在眼眶部分,A型长耳纵目面具的眼眶近似倒八字形杏目的外观,但是内眼角向下勾,而B型长耳纵目面具的眼眶更类似于臣字形眼眶,这种造型已经部分摆脱了前面人面具倒八字形杏目的影响。
对于长耳纵目面具额中部的额饰,有学者认为是夔龙的造型,但笔者认为应该是应龙。关于夔龙的造型,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也就是说,夔龙是一足的龙,这与长耳纵目面具的额饰造型不相符。应龙的造型,《广雅》中记载:“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可见,应龙也就是有翼的龙。A型长耳纵目面具的额饰,龙身很长,尾部卷曲,背上有翼,应该是应龙。这件额饰应该是应龙额饰。
接下来,对于神人神兽面具对应的蜀王,笔者猜测是柏灌和鱼凫。柏灌,也叫做柏鹤,他的图腾为鸟类,鱼凫的图腾也为鸟类,不易区分。在神人神兽面具中,可以看到,眼睛的造型已经完全摆脱倒八字形杏目的影响,因此,他的制作年代应该晚于前面几代古蜀王面具。
对于面具所戴冠饰,有学者认为是对称的夔龙造型,但笔者认为是对称的凤鸟造型,两凤鸟相对而向,鸟嘴尖而长,脑袋相对背向,脖子较长,舒张羽翼,凤尾修长。A型神人神兽面具为神人面具,应该是蜀王;B型神人神兽面具为神兽面具,应该是蜀王的坐骑,一种神话了的凤鸟;C型神人神兽面具为神人骑神兽面具,应该是蜀王骑在凤鸟身上。与之类似的,出土于二号祭祀坑的标本K2③:327人身鸟爪型足人像,人下半身似鸟爪,立于凤鸟的头顶。两类青铜器都是人位于鸟之上,人与鸟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一方面,凤鸟象征自然,蜀王象征人类,反映古蜀人强烈渴望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凤鸟是蜀王的坐骑,蜀王乘坐凤鸟往来天地之间,象征蜀王在地下和天上都行使神权。
4、结语
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是历代古蜀首领和蜀王人性和神性统一的产物,通过研究三星堆青铜面具,可以对历代蜀王的世系排列。但本文限于材料有限以及自身能力所限,论文有疏漏之处,望批评指正。
5、参考文献
[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 文物出版社, 1999
[2] 陈德安,陈显丹. 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J]. 文物. 1987(10)
[3] 二陈. 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J]. 文物. 1989(05)
[4] 赵殿增. 三星堆考古发现与巴蜀古史研究[J]. 四川文物. 1992(S1)
[5] 王纪潮. 三星堆纵目式青铜面具的人类学意义[J]. 四川文物. 1994(06)
[6] 庞永臣. 面具、神器及其他──三星堆文明中的郊祀之礼[J]. 文史杂志. 2001(04)
[7] 朱亚蓉. 试论三星堆眼形器的内涵[J]. 四川文物. 2002(01)
[8] 彭书红.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像、青铜神树、玉璋祭山图案的文献学解读[D]. 四川师范大学 2008
作者简介:吴豪夫,江西师范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
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研究
作者:吴豪夫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11期
摘要: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面具,对于研究三星堆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青铜面具造型夸张,形态各异,反映出古蜀王国首领人性与神性合一的性质,是神话了的历代蜀王的面具。通过对这些面具做类型学分析,并参考古代文献,可以对这些面具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并以此来研究三星堆文化和古蜀先王世系。
关键词:三星堆;青铜面具;蜀王
广汉,古称雒城,因雒水流经雒城而得名。广汉市地处天府之国四川的中心地带成都平原,南距成都约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之说。优越的地理位置,可能正是古蜀人于此建立三星堆古城的原因之一。三星堆遗址位于广汉市区以西约5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遗址北面是由西向东流淌的鸭子河(古称“雒水”),遗址中部有一条牧马河横穿而过,在鸭子河与牧马河两河的河岸阶地上,土壤肥沃,视野开阔。
公元1929年,广汉南兴镇真武村村民燕道诚在其宅旁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三星堆文化玉器。此后,历代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掘的一号祭祀坑和二号祭祀坑最为重要。
1、两个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的情况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各类器物420件,其中青铜器出土数量为178件,比例为42.38%。二号祭祀坑出土各类器物1300件,其中,青铜器出土数量为735件,比例为
56.54%。二号祭祀的年代坑晚于一号祭祀坑,出土器物是一号祭祀坑的3倍,青铜器所占的比例也明显比一号祭祀坑的比例更大,这些情况可能与古蜀人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以青铜器做祭祀礼器的习俗更加深入有关。一号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仅有人面具。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有三类,分别是人面具、长耳纵目面具、神人兽面具。
2、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类型学分析及研究
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共出土34件,分三类,人面具22件、长耳纵目面具3件和神人兽面具9件。
2.1、人面具的类型学分析
一号祭祀坑出土人面具2件,二号祭祀坑出土20件,共22件。人面具阔口,口两侧下钩,眼很大,且都是倒八字形杏眼。笔者依据其面部造型分为椭圆形、正方形、竖长方形,将其分为三型。
A型 1件,一号祭祀坑出土。标本K1:20,面具脸部近椭圆形。脸宽且圆,脸部下颚圆润,尖鼻,小耳,耳垂穿孔,耳有云雷纹,耳朵较圆润,整体造型线条柔和。高7cm、宽
9.2cm、厚0.4cm。笔者推测,应该是女性人面具。
人面具A型
B型 15件,一号祭祀坑1件,二号祭祀坑14件。B型人面具脸部均近似正方形,笔者依据其前额中部没有凿痕迹、有凿的痕迹但未凿穿和完全凿穿这三种情况以及其出土的祭祀坑的年代,将其分为三式。
2.2、长耳纵目面具的类型学分析
长耳纵目面具仅在二号祭祀坑中发现三件,阔口,口两侧向上勾,耳朵很长,眼睛向外突出如柱,称之为纵目。依据其额饰的有无和体量大小,可分作两型。
A型 两件,标本K2②:144,体量偏小,额正中央方孔,铸有一应龙纹型额饰。应龙身长似蛇身,尾部卷曲,有翼。眼珠成倒八字形杏目向外突出如柱,两耳长,如向两侧拉伸。双目眼眶也是倒八字形且似杏目的造型,但眼内角向内勾。
B型 一件,标本K2②:148,体量偏大,额中央有一方孔,原本似乎在额中央应该安装有额饰,但因未知原因失去额饰。双耳长,且向斜上方拉伸,双目眼珠突出如柱,眼眶似甲骨文中的臣字形。
2.3、神人兽面具的类型学分析
神人兽面具在二号祭祀坑中发现9件,面具相对较薄,与人面具、长耳纵目面具的区别较大。9件神人兽面具的头部都有冠饰,像对称的凤鸟,眼部特征变化较大。依据其组合,将其分为三型,分别是神人面具、神兽面具和神人神兽的组合面具。
A型 3件,标本K2③:228,可称之为神人面具。神人头戴冠饰,冠饰像对称的凤鸟纹,鸟的头部颈部向中央靠拢,鸟的嘴部尖而长,脖子修长,翅膀鹏张,尾翼修长。神人有双耳、眼、眉、鼻和嘴,双耳似简化凤鸟纹,双眼很大,但与前面的人面具、长耳纵目人面具不同,双眼似椭圆的方形,圆润,左右中间各有一突出的角,鼻子长且直,阔嘴露齿,口两侧向下勾。因面具整体如神人戴凤鸟冠饰,笔者将其称之为神人面具。
B型 3件,标本K2③:229,可称之为神兽面具。神兽冠饰与A型相似,为凤鸟冠。神兽面具有双眼和嘴,但没有双耳也没有鼻,眼眶整体如鸟类张开的羽翼,眼珠似倒八字形的杏眼。 笔者称之为神兽面具,疑其为鸟类神兽。
C型 3件,标本K2③:230,可称之为神人神兽面具。面具造型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与A型神人面具相似,下部分似简化的神兽,神兽双眼与B型神兽面具相似。因古蜀人崇
拜眼睛,可能用简化的神兽面具双眼代表神兽面具。因面具的整体造型像戴凤鸟冠饰的神人骑神兽,因此,笔者将其称之为神人神兽面具。
3、青铜面具的文化因素分析
3.1、青铜面具形象代表的人物身份
笔者认为,这些青铜面具刻画的是人神合一的古蜀先王。在中国上古神话中,上古先王即是天上的众神,也是地上部落的首领,神人一体。例如传说中的炎帝,既是神话中的天帝之一,又是炎帝部落的首领,集神的宗教大权和首领的政治权利为一体,从而人神合一。上古先王形态怪异,在东汉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说到炎帝的外貌:“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的外观,几乎都与真实人类的外貌相去甚远,因此笔者认为,三星堆青铜面具的形象是神人一体的古代蜀先王的神话形象。古代蜀王既是古蜀国的首领,又是古蜀神话中的神,世俗人性和宗教神性在他身上得到统一。
3.2、从青铜人面具推测三星堆文化上限
一号祭祀坑出土的A型人面具很特殊,面具柔和圆润,与其他人面具尖锐锋利的方形棱角面具明显不同,耳朵也是区别于其他人面具的小耳,而小耳一般为女性所有。从杏眼,小耳,圆润的脸部推测,这应该是一个女性首领的面具。此前,部分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的上限为龙山时代,也就是最早距今5000年。而在龙山时代,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古蜀王国的先王也应该是男性。因此,笔者认为,这个女性首领的青铜人面具的制作年代早于父系氏族社会的龙山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时代的产物。仰韶时代距今7000至5000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并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期,而在此时期出现女性首领,并且铸造女性首领的青铜人面具更为合理。三星堆文化的上限应该是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时代。
3.3、对蜀王世系的推断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面具共32件,这些面具都是历代古蜀先王的面具,尽管在埋藏年代上仅能区分出两个不同的时代,但从面具的造型特征上,笔者已将其分类,力图划分古蜀先王的世系。
古蜀的第一代先王应该是一位女王,她的面具是A型人面具。首先,人类社会是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女性首领出现的时间早于男性首领。其次,A型人面具的高仅7厘米,宽9.2厘米,是所有出土面具中最小的,制作难度相对较低,因此,制作时间也应该最早。另外,A型人面具的时间出现最早,A型人面具作为祖型,其倒八字形的杏眼造型影响了后代蜀王的青铜面具。
古蜀的第二位首领应该是一位竖长方形脸的男性蜀王,面具是C型人面具。首先,母系氏族社会刚刚步入父系氏族社会,原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度仍然有一定保留,食物供给也不是特
别充沛,作为首领,任务很重,因此较瘦,脸型也呈竖长方形。其次,从额中部来看,A型人面具和C型人面具都很自然,没有凿孔的痕迹。
古蜀的第三位首领应该是一位方脸蜀王,面具是B型。首先,父系氏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氏族社会开始解体,氏族首领获得更大的特权,能够肆无忌惮的大鱼大肉,获得充足的食物,因此应该很胖,脸也胖成圆形,体现到面具上,即方形人面具。其次,在这位首领统治时期,他的面具开始凿孔,B型人面具的I式、II式和III式反映了这一过程。B型人面具的I式额部没有雕凿痕迹,上承第二位首领的C型人面具,额部自然。B型人面具的II式出现凿孔痕迹,面具上明显有方形痕迹,但未凿穿,属于过度阶段。B型人面具的III式的额部已经完全凿穿成方孔,像第三只眼。需要说明的是,额中部的第三只眼在神话中具有神秘的力量,在中国神话中,二郎神杨戬有三眼,第三只眼放出三昧真火,在印度神话中,毁灭之神湿婆有三眼,第三只眼能毁灭世界,因此,第三只眼是神威和神秘的象征。第三代首领在其额中部开凿方孔,应该是表示他具有更高的神威,更加神秘莫测的神性。这种开凿三眼的情况,开启了下一位首领即蜀王蚕丛开凿三眼的序幕。
古蜀的第四位首领,是纵目的蚕丛王,他的面具是长耳纵目面具。面具的脸型接近正方形,应该是受上一代古蜀首领面具的影响,面具纵目,双耳很长。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四川蚕丛先登王。”,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杨雄的《蜀王本纪》记载:“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濩、鱼凫、开明。”,因此,蚕丛王的特征是纵目,也就是眼睛向外突出如柱。蚕丛长耳纵目面具的造型较上一代蜀王的面具更加怪异,不仅有三眼,且第三只眼睛中还补铸额饰,并且有夸张的纵目和巨大的耳朵,如神话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面具即体现蜀王的人性,但更体现蜀王的神性,如此夸张的面具似乎表明蚕丛的神威要更加强大。
对于蚕丛王的长耳纵目面具,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眼睛部分,眼珠突出如柱,正面看来,眼珠如倒八字形的杏目的外形,这与前面的人面具的眼睛造型很相似。但是,在眼眶部分,A型长耳纵目面具的眼眶近似倒八字形杏目的外观,但是内眼角向下勾,而B型长耳纵目面具的眼眶更类似于臣字形眼眶,这种造型已经部分摆脱了前面人面具倒八字形杏目的影响。
对于长耳纵目面具额中部的额饰,有学者认为是夔龙的造型,但笔者认为应该是应龙。关于夔龙的造型,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也就是说,夔龙是一足的龙,这与长耳纵目面具的额饰造型不相符。应龙的造型,《广雅》中记载:“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可见,应龙也就是有翼的龙。A型长耳纵目面具的额饰,龙身很长,尾部卷曲,背上有翼,应该是应龙。这件额饰应该是应龙额饰。
接下来,对于神人神兽面具对应的蜀王,笔者猜测是柏灌和鱼凫。柏灌,也叫做柏鹤,他的图腾为鸟类,鱼凫的图腾也为鸟类,不易区分。在神人神兽面具中,可以看到,眼睛的造型已经完全摆脱倒八字形杏目的影响,因此,他的制作年代应该晚于前面几代古蜀王面具。
对于面具所戴冠饰,有学者认为是对称的夔龙造型,但笔者认为是对称的凤鸟造型,两凤鸟相对而向,鸟嘴尖而长,脑袋相对背向,脖子较长,舒张羽翼,凤尾修长。A型神人神兽面具为神人面具,应该是蜀王;B型神人神兽面具为神兽面具,应该是蜀王的坐骑,一种神话了的凤鸟;C型神人神兽面具为神人骑神兽面具,应该是蜀王骑在凤鸟身上。与之类似的,出土于二号祭祀坑的标本K2③:327人身鸟爪型足人像,人下半身似鸟爪,立于凤鸟的头顶。两类青铜器都是人位于鸟之上,人与鸟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一方面,凤鸟象征自然,蜀王象征人类,反映古蜀人强烈渴望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凤鸟是蜀王的坐骑,蜀王乘坐凤鸟往来天地之间,象征蜀王在地下和天上都行使神权。
4、结语
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是历代古蜀首领和蜀王人性和神性统一的产物,通过研究三星堆青铜面具,可以对历代蜀王的世系排列。但本文限于材料有限以及自身能力所限,论文有疏漏之处,望批评指正。
5、参考文献
[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三星堆祭祀坑[M]. 文物出版社, 1999
[2] 陈德安,陈显丹. 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J]. 文物. 1987(10)
[3] 二陈. 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J]. 文物. 1989(05)
[4] 赵殿增. 三星堆考古发现与巴蜀古史研究[J]. 四川文物. 1992(S1)
[5] 王纪潮. 三星堆纵目式青铜面具的人类学意义[J]. 四川文物. 1994(06)
[6] 庞永臣. 面具、神器及其他──三星堆文明中的郊祀之礼[J]. 文史杂志. 2001(04)
[7] 朱亚蓉. 试论三星堆眼形器的内涵[J]. 四川文物. 2002(01)
[8] 彭书红.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像、青铜神树、玉璋祭山图案的文献学解读[D]. 四川师范大学 2008
作者简介:吴豪夫,江西师范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