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朋友”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14—16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
教学过程:
活动一:懂得破坏公共设施会引起严重后果
师:大家都知道公共设施是我们的“好朋友”,可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情况怎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一个小朋友拨号,拨不通,于是用手猛砸电话。公用电话就说:“你们打电话没人接,居然把气撒在我身上,我到这儿才几个月,身上已经伤痕累累了。”
师:这种行为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如果砸坏了,别人就不能用了。
生:电话上伤痕累累,也不美观。
师:更不对的是,居然有人报假警。
师读:据某地有关媒体报道,暑假期间,该市中小学生拨打110报假警的情况明显增多。公安机关一天最多时竞接到200多个报假警电话,仅8月5日晚上8点到9点,1个小时的时间就接到了40多个报假警电话,所报的出事地点几乎遍及城市的东南西北,值班的警察累得筋疲力尽,而真正的一起火灾因报假警而导致线路忙,未能及时接警救援,造成严重损失。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报假警不仅违法,有时会造成损失。
师:千万不能报假警。
活动二:知道要保护公共设施
听了公用电话的诉说,我们心里都很难过,不知社区里的其他“朋友”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集贸市场旁的消火栓被货摊挡住了
师:这样做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发生火灾时,别人看不见消火栓,不能及时灭火。
课件出示:街上的窨井盖“失踪”了
师:知道窨井盖哪儿去了吗?
生:被小偷偷走了。
师:这样做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这样做会有人掉下去受伤,甚至危及生命。
课件出示:一名小孩往全村人喝的井水里扔脏东西
师:这样做对吗?
生:不对。
生:往井水里扔脏东西,人们喝了之后可能会生病的。
师:公用电话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方便,而且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你希望你们的社区还增加哪些“新朋友”。
生:我想有一个足球场。
生:我想有个游乐场。
师:我相信你们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的。
师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不仅不应该破坏公共设施,而且还要积极地去保护公共设施。
四、板书设计:
公用电话的诉说
要保护公共设施
身边的“朋友”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14—16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
教学过程:
活动一:懂得破坏公共设施会引起严重后果
师:大家都知道公共设施是我们的“好朋友”,可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情况怎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一个小朋友拨号,拨不通,于是用手猛砸电话。公用电话就说:“你们打电话没人接,居然把气撒在我身上,我到这儿才几个月,身上已经伤痕累累了。”
师:这种行为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如果砸坏了,别人就不能用了。
生:电话上伤痕累累,也不美观。
师:更不对的是,居然有人报假警。
师读:据某地有关媒体报道,暑假期间,该市中小学生拨打110报假警的情况明显增多。公安机关一天最多时竞接到200多个报假警电话,仅8月5日晚上8点到9点,1个小时的时间就接到了40多个报假警电话,所报的出事地点几乎遍及城市的东南西北,值班的警察累得筋疲力尽,而真正的一起火灾因报假警而导致线路忙,未能及时接警救援,造成严重损失。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报假警不仅违法,有时会造成损失。
师:千万不能报假警。
活动二:知道要保护公共设施
听了公用电话的诉说,我们心里都很难过,不知社区里的其他“朋友”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集贸市场旁的消火栓被货摊挡住了
师:这样做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发生火灾时,别人看不见消火栓,不能及时灭火。
课件出示:街上的窨井盖“失踪”了
师:知道窨井盖哪儿去了吗?
生:被小偷偷走了。
师:这样做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这样做会有人掉下去受伤,甚至危及生命。
课件出示:一名小孩往全村人喝的井水里扔脏东西
师:这样做对吗?
生:不对。
生:往井水里扔脏东西,人们喝了之后可能会生病的。
师:公用电话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方便,而且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你希望你们的社区还增加哪些“新朋友”。
生:我想有一个足球场。
生:我想有个游乐场。
师:我相信你们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的。
师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不仅不应该破坏公共设施,而且还要积极地去保护公共设施。
四、板书设计:
公用电话的诉说
要保护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