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重读第五十五章 和之至也

上德是完全获得大道的状态,是上一章讲的善抱与善建的状态,是道德真馀长丰普的状态,是天物天人合一状态,也是最好的知天下的状态。老子还担心人们不理解这种状态,这一章继续点明了这种状态就是如赤子的状态。     老子怀着最大的爱心,深入观察研究赤子之后,领悟了人的得道、上德状态。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老子认为,赤子天生处于最优厚的得天体之天、自然生命之天和人类社会之天、家庭父母之天状态,处于天使其生,天厚其生,天佑其生的状态。那会遇到毒虫螫咬的情况?即使遇到了,体内也有抵抗免疫力,如我小时候睡中被蝎子螫了,也未疼醒,睡醒后发现蝎子被压死在身子底下,螫处也不肿痛。我孙女明朗不到三岁的时候,见到狗不知害怕,跑到狗跟前,与狗玩。那狗用铁绳拴着,逢人便狂咬,我也担心它碰断铁绳,而我的孙女却与它很友好,象狗主人一样。婴儿不会去伤害鸟类,鸟也不去伤婴儿。也有狼叨了小孩子养大的故事流传。老子特别羡慕赤子得天之厚的状态。希望人的一生能够永葆赤子的身心状态。天真、纯朴、聪明、活泼。希望人一生也不要脱离人之初性本善的状态。

老子又观察到,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两只小手总是握成不拳头状态,握得紧紧的,既不手心向上乞讨,也不出手掠夺,似乎拳心中握着什么宝贝。老子认为那就是上一章讲的善抱不脱的状态。能够不失本心本初的状态。

老子还注意到,婴儿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俊原字是月旁,指生殖器挺起)小孩子不懂什么男女之事,生殖器却常常突然挺起,那是全身心精气充实饱满的自然体现、至真体现。

老子更注意到,婴儿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小孩子整天哭叫不停,声音却并不会嘶哑。那种哭声是全身心阴阳和合的自然体现,所以不会伤了嗓子,还会锻炼出好嗓门,长大兴许还会成为声乐家。

老子认为,以上三种现象,都是婴儿全身心充满道德的自然而然的体现,都是全身心力量充沛、精气充足、冲气以为和、和之至也的必然体现。如同真作家李白笔下会自然流淌出好作品,而不是冥思苦想的结晶。老子希望丧失了童心的人能够返老还童,善抱大道大德。

老子以上叙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希望人们处于常明冲气以为和的状态,不可破坏这种状态,使之进入不祥状态。什么是不祥状态呢?老子讲,益生曰祥。总企图让自己的生命在私欲的驱使下,享尽人间富贵功名,登峰造极。这都是破坏冲气以为和的益生状态,都会导致自己进入妖魔鬼怪疯狂虚妄境界。

老子最后指出,心使气曰强,私心使气干事,那是逞强,不是如诗仙出口成章的自然流露。又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这是讲逞强的结果,好象强壮了,其实老化了,僵化了,违背大道的自然统一状态了,所以会过早死去,不能尽其天年,不会创造出应有的事功。

和之至也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真善美健的自然状态,是最具有劳动创造能力的状态,而不是专家们的畸形发展状态,不是催生催熟的益生状态。

上德是完全获得大道的状态,是上一章讲的善抱与善建的状态,是道德真馀长丰普的状态,是天物天人合一状态,也是最好的知天下的状态。老子还担心人们不理解这种状态,这一章继续点明了这种状态就是如赤子的状态。     老子怀着最大的爱心,深入观察研究赤子之后,领悟了人的得道、上德状态。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老子认为,赤子天生处于最优厚的得天体之天、自然生命之天和人类社会之天、家庭父母之天状态,处于天使其生,天厚其生,天佑其生的状态。那会遇到毒虫螫咬的情况?即使遇到了,体内也有抵抗免疫力,如我小时候睡中被蝎子螫了,也未疼醒,睡醒后发现蝎子被压死在身子底下,螫处也不肿痛。我孙女明朗不到三岁的时候,见到狗不知害怕,跑到狗跟前,与狗玩。那狗用铁绳拴着,逢人便狂咬,我也担心它碰断铁绳,而我的孙女却与它很友好,象狗主人一样。婴儿不会去伤害鸟类,鸟也不去伤婴儿。也有狼叨了小孩子养大的故事流传。老子特别羡慕赤子得天之厚的状态。希望人的一生能够永葆赤子的身心状态。天真、纯朴、聪明、活泼。希望人一生也不要脱离人之初性本善的状态。

老子又观察到,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两只小手总是握成不拳头状态,握得紧紧的,既不手心向上乞讨,也不出手掠夺,似乎拳心中握着什么宝贝。老子认为那就是上一章讲的善抱不脱的状态。能够不失本心本初的状态。

老子还注意到,婴儿未知牝牡之合而俊作,精之至也。(俊原字是月旁,指生殖器挺起)小孩子不懂什么男女之事,生殖器却常常突然挺起,那是全身心精气充实饱满的自然体现、至真体现。

老子更注意到,婴儿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小孩子整天哭叫不停,声音却并不会嘶哑。那种哭声是全身心阴阳和合的自然体现,所以不会伤了嗓子,还会锻炼出好嗓门,长大兴许还会成为声乐家。

老子认为,以上三种现象,都是婴儿全身心充满道德的自然而然的体现,都是全身心力量充沛、精气充足、冲气以为和、和之至也的必然体现。如同真作家李白笔下会自然流淌出好作品,而不是冥思苦想的结晶。老子希望丧失了童心的人能够返老还童,善抱大道大德。

老子以上叙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希望人们处于常明冲气以为和的状态,不可破坏这种状态,使之进入不祥状态。什么是不祥状态呢?老子讲,益生曰祥。总企图让自己的生命在私欲的驱使下,享尽人间富贵功名,登峰造极。这都是破坏冲气以为和的益生状态,都会导致自己进入妖魔鬼怪疯狂虚妄境界。

老子最后指出,心使气曰强,私心使气干事,那是逞强,不是如诗仙出口成章的自然流露。又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这是讲逞强的结果,好象强壮了,其实老化了,僵化了,违背大道的自然统一状态了,所以会过早死去,不能尽其天年,不会创造出应有的事功。

和之至也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真善美健的自然状态,是最具有劳动创造能力的状态,而不是专家们的畸形发展状态,不是催生催熟的益生状态。


相关内容

  • 道德经重读第四十六章 有道和无道
  • 第三十八章提出要处上德,第三十九章指明处上德必须得一抱一守一.第四十章讲得一就是懂得反者道之动,第四十一章讲了反之动的十多种例子,第四十二章讲了得一就能一而二而三而万.第四十三章讲了无有入无间,也就是得一之柔弱作人作事.第四十四章讲了得一的每一步都应该知足知止,积小成为大成.第四十五章讲大成的境界是 ...

  • 重读[格列佛游记]
  • 最近,我花了470英镑买了英国"对折本书社"(Folio Society)所出的<格列佛游记>限量1000本的典藏版,小时候以读故事书的态度读过该书,现在重读,体会已完全不同.小时候最喜欢看"小人国"和"大人国"的故事,现在觉得 ...

  • 道德理想主义的困境--重读[万历十五年]之李贽篇
  • 李贽是从前曾经注意过的人物,是从李敖的书里得来的印象,兴趣所在,不过是慕其特立独行,求其不亦快哉之迹.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买了<万历十五年>,里面有专章论及李贽,阅后稍稍残留了一些其人其时其事的印象.工作后,偶然廉价买来李著<焚书>与<初潭集>,翻看之后,恶其杂乱 ...

  • 哲学史教授钱逊:阅读国学经典应从[论语]开始
  • 著名哲学史教授.中国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前主任钱逊先生近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他提倡全社会成员身体力行,通过阅读经典,培育全社会良好的道德规范.在国学领域,他尤其注重对<论语>的学习.本刊记者近日就"重读论语"的问题,对他进行了访谈. 为什么要提倡重读<论语 ...

  • 重读[伏尔加河纤夫]
  • 烈日炎炎的伏尔加河畔,河滩上满是黄沙和些许残留物,映衬出一种悲凉寂寥的气氛.十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他们个个都步履沉重,神情怆然地拖着一只无比巨大的商船.纤夫队伍中位于画面最前方的是一位面容憔悴的老者,木讷的面容掩盖不住岁月风蚀的痕迹,空洞无助的眼神更显露出繁重劳动下老者对生活前景的无奈与顺 ...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重读
  • 单纯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本是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哲 学而用英文写就的,后有"法.意.西.南.捷.日.朝.中文译本", 且出版后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 材."①这样一本书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自不待言,而尤为可贵 者,其 ...

  • 读弟子规有感
  • 本文摘要:我读<弟子规>有种重受教育的感觉.都说人是善忘的生灵,又是无知愚妄的动物,我们小时候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一言一行,举止言谈都是有师长谆谆教诲,加以引导着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 ...

  • _正派人_的退却_重读_竞选州长_谢劲秋
  • 第28卷第2期Vol.28No.2 DOI:10.14182/j.cnki.j.anu.2000.02.02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y(Hum&SocSci)2000年5月 May2000 " ...

  • 重读,米兰·昆德拉
  • 有限的我们如何相爱 第一次读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已经是多年前的事.那时读这本��,完全是围绕如下几个关键词进行的:政治.哲学.性.这三个词,几乎可以说是昆德拉小说的标记.不久前,我重读了这本书,更吸引我的却是托马斯和特蕾莎之间的爱.把这本书当作是爱情小说来读,其实也未尝不可,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