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上学的权利》教学设计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一小 曾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相关法律中规定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法律保护和争取自己上学的权利。
3、情感目标:初步形成法制的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来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能运用法律等多种途径来维护和争取上学的权利。
教学流程:
一、了解失学现象,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在学校里真的很快乐,可是,你们是否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却还有一些与你们同龄的孩子无法上学,他们也许正在放牛,干农活,做家务,甚至流浪街头。请看大屏幕——
2、多么可怜的孩子,连上学都成了一种奢望。他们只能眼巴巴地张望着,自己心中那渴望已久的校园。他们与教室隔着的不仅仅是一堵墙,而是咫尺天涯。瞧,他们渴求上学的眼神,听,他们在呼喊:“我想上学。”是啊,我们每一位孩子都想上学,都想拥有上学的权利。(板书课题)
二、了解失学原因,明白维护上学的权利的重要性
1、你们的心声让我想起了失学儿童刘玉芬,请同学们看到资料第一页,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1)读完刘玉芬的故事,此时,你是什么心情?
(2)刘玉芬是什么原因不能上学的?
(3)如果你是刘玉芬,小小年纪,不能上学,只能做家务干农活,你会怎
么想?
2、是家庭贫穷让刘玉芬无法上学,那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适龄儿童失学呢?我们再来看看。
(1)(出示图1)这位孩子为什么不能上学?
那爸爸这种认为读书不重要的做法其实就是——轻视教育。
(2)(出示图2)我们再来看,这位妈妈说的话对吗?她错在哪?
(3)(出示图3)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校长为什么不收这位外地农民工的孩子?
虽然是外地来的农民工子女,他同样可以在当地入学,同样拥有上学的权利。但现实的状况却着实令人担忧。
3、请看(出示课件——数据):
180多万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许许多多的适龄儿童都因为这些种种原因不能上学, 那我们国家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4、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还有许多社会救助活动,为这些失学的孩子创造了更多的上学机会。
(1)免学杂费政策
(2)希望工程
(3)春蕾行动
三、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分析身边案例
1、此外,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上课之前,老师发给你们的资料第二页,就是2006年新修订的这两部法律的部分规定。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有了对法律的了解,我们来看看刚才这位校长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 他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条规定?
3、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资料上第三页的几个案例,我特意邀请了一位法博士给大家一些小提示,大家来读一读?
(1)请看案例一,这位家长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条规定?
(2)再来看案例二,谁来说说?
(3)接下来再看案例三,谁再来说说?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对这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我们上学的权利是有法律保障的。(板书:法律保障)
4、那你知道有哪些寻求法律保障的途径吗?我们再来听听法博士的介绍。(出示课件)
四、创设情境,学习维护上学的权利的方法
有了法律作为强有力的保障,遇到了剥夺我们上学权利的情况,一定不要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去争取。老师想来考考大家——同学们,假如我们班的某位同学,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了上学的权利。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那作为朝夕相处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帮助他?
五、总结升华
从这些办法中,我可以看出你们真是一群热心的孩子!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好心人,他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这些失学儿童,让他们重返校园。(出示课件)
同学们,如果你的身边有失学儿童,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他们上学的权利,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帮助他,来为他撑起一把保护伞,来维护和争取他上学的权利。
六、实践作业
课后,请你通过走访调查,上网查找等方式,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并想出解决的办法完成下面的表格。
(2008年获《品德与社会》学科现场上课一等奖)
《我有上学的权利》教学设计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一小 曾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相关法律中规定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法律保护和争取自己上学的权利。
3、情感目标:初步形成法制的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来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能运用法律等多种途径来维护和争取上学的权利。
教学流程:
一、了解失学现象,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在学校里真的很快乐,可是,你们是否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却还有一些与你们同龄的孩子无法上学,他们也许正在放牛,干农活,做家务,甚至流浪街头。请看大屏幕——
2、多么可怜的孩子,连上学都成了一种奢望。他们只能眼巴巴地张望着,自己心中那渴望已久的校园。他们与教室隔着的不仅仅是一堵墙,而是咫尺天涯。瞧,他们渴求上学的眼神,听,他们在呼喊:“我想上学。”是啊,我们每一位孩子都想上学,都想拥有上学的权利。(板书课题)
二、了解失学原因,明白维护上学的权利的重要性
1、你们的心声让我想起了失学儿童刘玉芬,请同学们看到资料第一页,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1)读完刘玉芬的故事,此时,你是什么心情?
(2)刘玉芬是什么原因不能上学的?
(3)如果你是刘玉芬,小小年纪,不能上学,只能做家务干农活,你会怎
么想?
2、是家庭贫穷让刘玉芬无法上学,那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适龄儿童失学呢?我们再来看看。
(1)(出示图1)这位孩子为什么不能上学?
那爸爸这种认为读书不重要的做法其实就是——轻视教育。
(2)(出示图2)我们再来看,这位妈妈说的话对吗?她错在哪?
(3)(出示图3)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校长为什么不收这位外地农民工的孩子?
虽然是外地来的农民工子女,他同样可以在当地入学,同样拥有上学的权利。但现实的状况却着实令人担忧。
3、请看(出示课件——数据):
180多万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许许多多的适龄儿童都因为这些种种原因不能上学, 那我们国家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4、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还有许多社会救助活动,为这些失学的孩子创造了更多的上学机会。
(1)免学杂费政策
(2)希望工程
(3)春蕾行动
三、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分析身边案例
1、此外,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上课之前,老师发给你们的资料第二页,就是2006年新修订的这两部法律的部分规定。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有了对法律的了解,我们来看看刚才这位校长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 他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条规定?
3、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资料上第三页的几个案例,我特意邀请了一位法博士给大家一些小提示,大家来读一读?
(1)请看案例一,这位家长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条规定?
(2)再来看案例二,谁来说说?
(3)接下来再看案例三,谁再来说说?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对这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我们上学的权利是有法律保障的。(板书:法律保障)
4、那你知道有哪些寻求法律保障的途径吗?我们再来听听法博士的介绍。(出示课件)
四、创设情境,学习维护上学的权利的方法
有了法律作为强有力的保障,遇到了剥夺我们上学权利的情况,一定不要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去争取。老师想来考考大家——同学们,假如我们班的某位同学,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了上学的权利。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那作为朝夕相处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帮助他?
五、总结升华
从这些办法中,我可以看出你们真是一群热心的孩子!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好心人,他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这些失学儿童,让他们重返校园。(出示课件)
同学们,如果你的身边有失学儿童,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他们上学的权利,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帮助他,来为他撑起一把保护伞,来维护和争取他上学的权利。
六、实践作业
课后,请你通过走访调查,上网查找等方式,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并想出解决的办法完成下面的表格。
(2008年获《品德与社会》学科现场上课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