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上学的权利]教学设计

《我有上学的权利》教学设计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一小 曾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相关法律中规定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法律保护和争取自己上学的权利。

3、情感目标:初步形成法制的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来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能运用法律等多种途径来维护和争取上学的权利。

教学流程:

一、了解失学现象,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在学校里真的很快乐,可是,你们是否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却还有一些与你们同龄的孩子无法上学,他们也许正在放牛,干农活,做家务,甚至流浪街头。请看大屏幕——

2、多么可怜的孩子,连上学都成了一种奢望。他们只能眼巴巴地张望着,自己心中那渴望已久的校园。他们与教室隔着的不仅仅是一堵墙,而是咫尺天涯。瞧,他们渴求上学的眼神,听,他们在呼喊:“我想上学。”是啊,我们每一位孩子都想上学,都想拥有上学的权利。(板书课题)

二、了解失学原因,明白维护上学的权利的重要性

1、你们的心声让我想起了失学儿童刘玉芬,请同学们看到资料第一页,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1)读完刘玉芬的故事,此时,你是什么心情?

(2)刘玉芬是什么原因不能上学的?

(3)如果你是刘玉芬,小小年纪,不能上学,只能做家务干农活,你会怎

么想?

2、是家庭贫穷让刘玉芬无法上学,那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适龄儿童失学呢?我们再来看看。

(1)(出示图1)这位孩子为什么不能上学?

那爸爸这种认为读书不重要的做法其实就是——轻视教育。

(2)(出示图2)我们再来看,这位妈妈说的话对吗?她错在哪?

(3)(出示图3)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校长为什么不收这位外地农民工的孩子?

虽然是外地来的农民工子女,他同样可以在当地入学,同样拥有上学的权利。但现实的状况却着实令人担忧。

3、请看(出示课件——数据):

180多万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许许多多的适龄儿童都因为这些种种原因不能上学, 那我们国家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4、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还有许多社会救助活动,为这些失学的孩子创造了更多的上学机会。

(1)免学杂费政策

(2)希望工程

(3)春蕾行动

三、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分析身边案例

1、此外,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上课之前,老师发给你们的资料第二页,就是2006年新修订的这两部法律的部分规定。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有了对法律的了解,我们来看看刚才这位校长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 他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条规定?

3、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资料上第三页的几个案例,我特意邀请了一位法博士给大家一些小提示,大家来读一读?

(1)请看案例一,这位家长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条规定?

(2)再来看案例二,谁来说说?

(3)接下来再看案例三,谁再来说说?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对这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我们上学的权利是有法律保障的。(板书:法律保障)

4、那你知道有哪些寻求法律保障的途径吗?我们再来听听法博士的介绍。(出示课件)

四、创设情境,学习维护上学的权利的方法

有了法律作为强有力的保障,遇到了剥夺我们上学权利的情况,一定不要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去争取。老师想来考考大家——同学们,假如我们班的某位同学,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了上学的权利。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那作为朝夕相处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帮助他?

五、总结升华

从这些办法中,我可以看出你们真是一群热心的孩子!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好心人,他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这些失学儿童,让他们重返校园。(出示课件)

同学们,如果你的身边有失学儿童,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他们上学的权利,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帮助他,来为他撑起一把保护伞,来维护和争取他上学的权利。

六、实践作业

课后,请你通过走访调查,上网查找等方式,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并想出解决的办法完成下面的表格。

(2008年获《品德与社会》学科现场上课一等奖)

《我有上学的权利》教学设计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一小 曾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相关法律中规定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法律保护和争取自己上学的权利。

3、情感目标:初步形成法制的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来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能运用法律等多种途径来维护和争取上学的权利。

教学流程:

一、了解失学现象,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在学校里真的很快乐,可是,你们是否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却还有一些与你们同龄的孩子无法上学,他们也许正在放牛,干农活,做家务,甚至流浪街头。请看大屏幕——

2、多么可怜的孩子,连上学都成了一种奢望。他们只能眼巴巴地张望着,自己心中那渴望已久的校园。他们与教室隔着的不仅仅是一堵墙,而是咫尺天涯。瞧,他们渴求上学的眼神,听,他们在呼喊:“我想上学。”是啊,我们每一位孩子都想上学,都想拥有上学的权利。(板书课题)

二、了解失学原因,明白维护上学的权利的重要性

1、你们的心声让我想起了失学儿童刘玉芬,请同学们看到资料第一页,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1)读完刘玉芬的故事,此时,你是什么心情?

(2)刘玉芬是什么原因不能上学的?

(3)如果你是刘玉芬,小小年纪,不能上学,只能做家务干农活,你会怎

么想?

2、是家庭贫穷让刘玉芬无法上学,那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适龄儿童失学呢?我们再来看看。

(1)(出示图1)这位孩子为什么不能上学?

那爸爸这种认为读书不重要的做法其实就是——轻视教育。

(2)(出示图2)我们再来看,这位妈妈说的话对吗?她错在哪?

(3)(出示图3)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校长为什么不收这位外地农民工的孩子?

虽然是外地来的农民工子女,他同样可以在当地入学,同样拥有上学的权利。但现实的状况却着实令人担忧。

3、请看(出示课件——数据):

180多万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许许多多的适龄儿童都因为这些种种原因不能上学, 那我们国家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4、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还有许多社会救助活动,为这些失学的孩子创造了更多的上学机会。

(1)免学杂费政策

(2)希望工程

(3)春蕾行动

三、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分析身边案例

1、此外,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上课之前,老师发给你们的资料第二页,就是2006年新修订的这两部法律的部分规定。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有了对法律的了解,我们来看看刚才这位校长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 他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条规定?

3、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资料上第三页的几个案例,我特意邀请了一位法博士给大家一些小提示,大家来读一读?

(1)请看案例一,这位家长违反了哪部法律的哪条规定?

(2)再来看案例二,谁来说说?

(3)接下来再看案例三,谁再来说说?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对这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我们上学的权利是有法律保障的。(板书:法律保障)

4、那你知道有哪些寻求法律保障的途径吗?我们再来听听法博士的介绍。(出示课件)

四、创设情境,学习维护上学的权利的方法

有了法律作为强有力的保障,遇到了剥夺我们上学权利的情况,一定不要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去争取。老师想来考考大家——同学们,假如我们班的某位同学,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了上学的权利。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那作为朝夕相处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帮助他?

五、总结升华

从这些办法中,我可以看出你们真是一群热心的孩子!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好心人,他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这些失学儿童,让他们重返校园。(出示课件)

同学们,如果你的身边有失学儿童,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他们上学的权利,请你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帮助他,来为他撑起一把保护伞,来维护和争取他上学的权利。

六、实践作业

课后,请你通过走访调查,上网查找等方式,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并想出解决的办法完成下面的表格。

(2008年获《品德与社会》学科现场上课一等奖)


相关内容

  • [我要上学]说课稿
  • <我要上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要上学>选自粤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法律在我身边"第4课.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初步了解<义务教育法>和相关的助学活动及机构: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违反< ...

  • 儿童成长的教育之痛
  • 盲人歌手周云蓬曾以一曲<中国孩子>震动了无数人的心灵.而除了接连不断的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中国孩子要面对的不只是危机四伏的世界,还有他们完成受教育过程的一波三折. 打工子弟,留守儿童,失学儿童,这三种处于不同环境的未成年人,已然成为中国儿童教育体系中的异类.本应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在课堂学 ...

  • 国家是如何诞生的?--美国新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
  • 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国家理论.几个世纪以来,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哲学中一直居支配地位,而自由主义的国家理论就是"社会契约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和诺奇和诺奇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迅速崛起,政治哲学开始取代语言哲学站到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前台.这种新自由主义对国 ...

  •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单元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下) (20)doc
  • 初二政治(下)第三单元测验题 闭卷部分(60分)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6分) 1.亚里士多德说:"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 ) A.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决定力量 B.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首要条件 C.受教育 ...

  • 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正式版)2
  • 第一单元 我在希望中长大 内容编排:本单元围绕<我在希望中长大>共设计了3个主题,分别是<父母对我的希望><希望带来的苦与乐><架起沟通的桥梁>.这3个主题内容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三个主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 ...

  • 八下思品六课单.多选选择题及答案
  • 六.终身受益的权利 一. 单项选择题 某地13名初中生的父母为了眼前的利益,让他们在一乡镇企业报名打工.13名学生联名状告父母,当地教育部门和执法部门对13名学生的父母进行了批评教育,责令他们送子女继续上学.据此回答1-3题. 1.这段材料主要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具有 ( ) A.公益性 B . 强制性 ...

  • 小学普法教育教案
  • 小学普法教育教案 第一篇 法律常识 第1课 法律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伞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保证我们每个公民能够在平安.祥和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国家制定了许多既能保护我们的权益,又能防止我们"犯错误"的规定.这就是需要我们学习.了解的法律和法规".法律法规涉及到我们 ...

  • 一例六年级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 一例六年级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校六年级学生学生张某,数学课堂全体学生面前受到教师的指责,内心受到伤害,产生了厌学心态.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张某的基本资料,进行心理测验后,与张某及家人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咨询效果明显. 一.一般资料 ...

  • 五年级品社上学期期中试卷
  •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学水平测试 五年级 品德与社会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在充满阳光的半学期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本领和做人的道理.下面就请你拿起手中的金箍棒,完成好满意的答卷吧. 1. 诚信即( ).诚实就是( ),待人真诚:守信就是( ),说到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