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5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培优5——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

1.R 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 .苔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 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风力 D .光照

读马达加斯加岛略图,图中粗黑线为山脉,M 为20℃等温线。据固回答3~4题。

3. 受地形的影响,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的植被类型有明

显差异,其名称可能是

A. 东侧是热带雨林,西侧是热带草原

B. 东侧是热带草原,西侧是热带雨林

C. 东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侧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东侧是热带季雨林,西侧是热带荒漠

4. 图中20℃等温线虚线段L 1、L 2、L 3、L 4的弯曲,符合实

际情况的是

A. L1、L 3 B. L1、L 4

C. L2、L 3 D. L2、L 4。

下图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5一6题。

5.T 1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

B .①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⑥自然带的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暖流经过有关

D .②③④的自然带形成主要与水分条件有关,与温度条件无关

6.在从T 1→T 2时期下列叙述,最可信的是 ( )

A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 B .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干旱

C .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 D .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 读下面①(115°E ,26°N )、②(128°E ,42°N )、③(90°E ,43°N )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

7.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8.影响①与②两地、②与③两地山地阔叶混交林出现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降水、热量 B .热量、降水

C .光照、降水 D .热量、光照

9.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③地夏季牧场的海拔一般在 ( )

A .200—500米之间 B .1000—2000米之间

C .2800—3500米之间 D .5000—6000米之间

图8示意博格达峰(天山) 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成10-11题。

10.山地北坡出现森林带而南坡缺失

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 .水分

D.土壤

11.该山麓地区的荒漠带可反映陆地

环境的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龙眼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气温高低直接决定其生长发育的适宜程度,因此可以用温度适宜度表示龙眼生长发育的风险状况。龙眼的温度适宜度随气温升高而增长, 到达某一适宜值后, 适宜度随气温升高迅速下降。读我国南方某些地区龙眼温度风险分区及各月龙眼温度适宜度变化图(图4),完成12~13题。

12.图中龙眼风险温度分区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以热量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以地表性质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13.Ⅲ地区成为龙眼温度高风险区的原因可能是

①春季气温偏高 ②夏季气温偏低 ③秋季气温偏低 ④冬季气温偏高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15.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读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9),完成16~18题。

图9

16.关于四个地区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 .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①②③④ B. 位于北半球的是②③

C .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④③②① D. 位于南半球的是②④

17.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

A .①位于智利 B .②地位于东非高原 C .③位于西伯利亚 D .④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地中向阳坡与迎风坡不一致的是②③ B .四地可能位于同一纬度

C .四地可能出现在一个大洲 D .四地近地面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①③②④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19~20题。

19.甲、乙、丙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0.影响本图中垂直景观多样性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大气环流 D. 相对高度

图3 21.判断甲坡坡向及图例①代表的景观类型 1 A .东坡 常绿阔叶林 B .西坡 常绿硬叶林

C .东坡 亚热带草原 D.西坡 落叶阔叶林

22.导致20 ºS 附近甲乙两坡垂直景观复杂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光照 C.水分 D.高差

图1为秦岭东段南坡丹江河源区垂直带分布图。读图回答23—24题。

图1

22.导致I 、II 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光照 C .降水 D .热量

23.III 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 .温带草原带 B .针阔混交林带 C .荒漠带 D .积雪冰川带

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图中甲处有一系列的瀑布群,景色优美。据此完成24~26题。

2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洋流是

A .北半球的寒流

B .南半球的暖流

C .北半球的暖流

D .南半球的寒流

25.图中植被类型的分布,体现的地域

分异规律是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6.图中甲、乙两河段的水文特征分别是

A .甲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乙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1月

B .甲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乙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 .甲河段地势高,结冰期长;乙河段地势低平,结冰期短

D .甲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乙河段地势低平,流速较慢

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据研究表明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图4示意全球部分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读图完成27-28题。

27.据图判断

A.北半球山地林线北坡高于南坡 B.南半球山地林线高于北半球

C .同一纬度山地林线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D .同一纬度山地林线沿海高于内陆

28.影响全球山地林线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A .山地海拔 B.光照强度

C .年平均气温 D .最热月平均气温

图8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名山垂直带谱。完成29~30题。

29.该区域

A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B .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

C.景观呈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30.关于该区域名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山东西坡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B .②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

c.③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该区域缺少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

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的、沿45°纬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

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回答31~32 题。

① ② ③ ④

31.推测图④中该大陆东部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

A .常绿硬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温带荒漠 D .常绿阔叶林

32.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 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部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分布 B .地壳运动 C .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

3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 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C. 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D. 华北平原与M 地形成原因相同

34. 若图示河流长度为153千米,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 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 岸相连

B. a b c三地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C. a河段以沉积为主,b 河段以侵蚀为主

D. 甲可能是夏季风,不可能是台风

图3为亚欧大陆上甲山峰和乙山峰(局部)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35-37题。

35.从图推断①、②所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A .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B .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

C .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 D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36.作为判断乙山峰北坡最直观的依据是

A .山地荒漠草原带分布的上限更高 B .山地自然带谱更复杂

C .山地荒漠带的分布面积更大 D .雪线更高

37.甲、乙两山峰所处纬度相差不大,但森林带上限高度相差较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根据表l 资料,回答38 ~ 39 题。

表1 97°w 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24.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 .① 一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一水稻 B.② 一高山针叶林带一玉米

C .③ 一高山针阔混交林带一花生 D.④ 一高山草地带一小麦

25.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26.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终年受赤道暖流影响 B .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培优5——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

1.R 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 .苔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 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风力 D .光照

读马达加斯加岛略图,图中粗黑线为山脉,M 为20℃等温线。据固回答3~4题。

3. 受地形的影响,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的植被类型有明

显差异,其名称可能是

A. 东侧是热带雨林,西侧是热带草原

B. 东侧是热带草原,西侧是热带雨林

C. 东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侧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东侧是热带季雨林,西侧是热带荒漠

4. 图中20℃等温线虚线段L 1、L 2、L 3、L 4的弯曲,符合实

际情况的是

A. L1、L 3 B. L1、L 4

C. L2、L 3 D. L2、L 4。

下图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5一6题。

5.T 1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

B .①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⑥自然带的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暖流经过有关

D .②③④的自然带形成主要与水分条件有关,与温度条件无关

6.在从T 1→T 2时期下列叙述,最可信的是 ( )

A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 B .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干旱

C .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 D .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 读下面①(115°E ,26°N )、②(128°E ,42°N )、③(90°E ,43°N )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

7.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8.影响①与②两地、②与③两地山地阔叶混交林出现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降水、热量 B .热量、降水

C .光照、降水 D .热量、光照

9.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③地夏季牧场的海拔一般在 ( )

A .200—500米之间 B .1000—2000米之间

C .2800—3500米之间 D .5000—6000米之间

图8示意博格达峰(天山) 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成10-11题。

10.山地北坡出现森林带而南坡缺失

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 .水分

D.土壤

11.该山麓地区的荒漠带可反映陆地

环境的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龙眼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气温高低直接决定其生长发育的适宜程度,因此可以用温度适宜度表示龙眼生长发育的风险状况。龙眼的温度适宜度随气温升高而增长, 到达某一适宜值后, 适宜度随气温升高迅速下降。读我国南方某些地区龙眼温度风险分区及各月龙眼温度适宜度变化图(图4),完成12~13题。

12.图中龙眼风险温度分区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以热量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以地表性质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13.Ⅲ地区成为龙眼温度高风险区的原因可能是

①春季气温偏高 ②夏季气温偏低 ③秋季气温偏低 ④冬季气温偏高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15.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读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9),完成16~18题。

图9

16.关于四个地区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 .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①②③④ B. 位于北半球的是②③

C .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④③②① D. 位于南半球的是②④

17.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

A .①位于智利 B .②地位于东非高原 C .③位于西伯利亚 D .④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地中向阳坡与迎风坡不一致的是②③ B .四地可能位于同一纬度

C .四地可能出现在一个大洲 D .四地近地面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①③②④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19~20题。

19.甲、乙、丙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0.影响本图中垂直景观多样性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大气环流 D. 相对高度

图3 21.判断甲坡坡向及图例①代表的景观类型 1 A .东坡 常绿阔叶林 B .西坡 常绿硬叶林

C .东坡 亚热带草原 D.西坡 落叶阔叶林

22.导致20 ºS 附近甲乙两坡垂直景观复杂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光照 C.水分 D.高差

图1为秦岭东段南坡丹江河源区垂直带分布图。读图回答23—24题。

图1

22.导致I 、II 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光照 C .降水 D .热量

23.III 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 .温带草原带 B .针阔混交林带 C .荒漠带 D .积雪冰川带

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图中甲处有一系列的瀑布群,景色优美。据此完成24~26题。

2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洋流是

A .北半球的寒流

B .南半球的暖流

C .北半球的暖流

D .南半球的寒流

25.图中植被类型的分布,体现的地域

分异规律是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6.图中甲、乙两河段的水文特征分别是

A .甲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乙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1月

B .甲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乙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 .甲河段地势高,结冰期长;乙河段地势低平,结冰期短

D .甲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乙河段地势低平,流速较慢

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据研究表明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图4示意全球部分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读图完成27-28题。

27.据图判断

A.北半球山地林线北坡高于南坡 B.南半球山地林线高于北半球

C .同一纬度山地林线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D .同一纬度山地林线沿海高于内陆

28.影响全球山地林线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A .山地海拔 B.光照强度

C .年平均气温 D .最热月平均气温

图8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名山垂直带谱。完成29~30题。

29.该区域

A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B .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

C.景观呈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30.关于该区域名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山东西坡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B .②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

c.③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该区域缺少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

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的、沿45°纬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

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回答31~32 题。

① ② ③ ④

31.推测图④中该大陆东部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

A .常绿硬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温带荒漠 D .常绿阔叶林

32.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 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部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分布 B .地壳运动 C .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

3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 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C. 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D. 华北平原与M 地形成原因相同

34. 若图示河流长度为153千米,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 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 岸相连

B. a b c三地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C. a河段以沉积为主,b 河段以侵蚀为主

D. 甲可能是夏季风,不可能是台风

图3为亚欧大陆上甲山峰和乙山峰(局部)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35-37题。

35.从图推断①、②所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A .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B .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

C .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 D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36.作为判断乙山峰北坡最直观的依据是

A .山地荒漠草原带分布的上限更高 B .山地自然带谱更复杂

C .山地荒漠带的分布面积更大 D .雪线更高

37.甲、乙两山峰所处纬度相差不大,但森林带上限高度相差较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根据表l 资料,回答38 ~ 39 题。

表1 97°w 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24.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A .① 一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一水稻 B.② 一高山针叶林带一玉米

C .③ 一高山针阔混交林带一花生 D.④ 一高山草地带一小麦

25.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26.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终年受赤道暖流影响 B .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相关内容

  • 试论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试论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朱海森 潘燕 0引言 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区域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的核心内容,并已 为广大地理学家尤其是区域自然地理学家认可.然而,有意识地自觉地把它作为研究区域的指导思想,用以揭示不同区域.即使是对于以洲为单位的区域的总体特征来说,目前还显不足.本 ...

  • 自然地理环境的
  • 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过程与方 ...

  •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材分析: 本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位置的编排可以看出本章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在前两章自然环境的详细学习之后,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 ...

  • 第三讲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第三讲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一中学 [1**********] 教材分析: 本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位置的编排可以看出本章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在前两章自然环境的详细学习之后,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 ...

  •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广东地区)
  • 第五章单元测试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班级: 姓名: 1.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 A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2.关于生物对地理环境 ...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学案9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纲点击]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构建知识体系] 考点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典例1 (2013·安徽文综)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 ...

  • 差异性教学设计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 许业明 一.内容分析 1.设计思路 这段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 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 ...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地气水土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要素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水易被 ...

  • 高考地理整体性与差异性 小专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地理要素;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能量与物质交换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循环.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平衡功能:通过物质与能量交换保持地理要素的 ...

  •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解读
  • 高中地理必修Ⅰ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及其内容选择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本身来找原因,常常得不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