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艺术特色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供其艺术性一直以来就是教师、学校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42-01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不断提升,多媒体进入课堂。许多有条件的学校,把播放音乐,演示图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了语文课堂教学。这无疑对改革单一、枯燥、沉闷的课堂教学结构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只有老师的语文讲解,音乐的情感烘托,图像的直观演示,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字、句、段、篇的意思,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教师的动作演示和学生的角色表演,这对那些没有电教设备,甚至缺少教学挂图的农村学校,显得尤为重要。   1.低年级语文课堂"表演"艺术   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对一些表示人的神志、动作,情感和其他运动物体的词语,对一些副词,尽管老师作了绘声绘色的讲解,学生还是似懂非懂。例如,老师在讲"大模大样"一词时,一边口头讲解,一边板书: "形容很傲慢,摆着架子那种满不在乎的样子。"有学生问: "老师,什么是很傲慢,摆着架子、满不在乎?"这时老师就做出傲慢的神态装着大模大样的样子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对学生说: "这就是'大模大样'"。再把这个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羊为什么要大模大样去吃草?这样,学生就能对词语的意思心领神会。   2.低年级语文课堂质疑提问的艺术   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主要用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提问环节,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有的提问简单、琐碎、杂乱,既缺乏整体性,有无思考价值;有的提问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答起等等。   2.1提问设计的艺术。提问的设计,涉及备课工作的各个方面,应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材重点,突出关键问题。一是目的性。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给学生指明阅读思考的路径,提高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可行性。问题的范围和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的社会实际、知识基础、年龄特点。既避免出现问题过难导致冷场,也要避免问题过易,难以启发学生思考。如在讲解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ξ恼驴�头的文字诉述顺序做一问题,既能够围绕教学中心加深学生印象,也能使学生切实理解如何把握叙述顺序。三是整体性。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通盘考虑,全面安排,区分主次。各个问题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中获取知识。   2.2提问实施的艺术。一是选择合适的时机。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思考相吻合,在学生有所思,有所疑正要提出问题而苦于不知如何表达时提问;要在讲到重点内容,需要追根寻源时提问,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找出事物的本质。这样就能够唤起学生思考,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二是留给阅读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思考时间内,增强语言的逻辑性、丰富答题内容。可以根据问题的难以和答案内容范围的大学,来决定留给时间的长短,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三是善于诱导。学生答题时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步到位,有时也会出现卡壳等现象。教师要适时而巧妙地给予启迪、开到、点拨,帮助其突破障碍,顺利答题,以增强其自信心,锻炼思维能力。   3.教学语言的艺术   3.1注重语言的生动性。针对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思维能力,教学语言要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从而激发起求知欲。教师要善于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段,突出事物的直观性。可以运用视频、音频资料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而另一方面要注重语言的活泼性,针对文章体裁、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式。   3.2注重语言的趣味性。教学语言要突出课文中妙趣横生的情绪,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情趣之中,加深情绪体验。特别是对于一些环境场景的描述,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同时,在教学时也要做到趣理结合。说明文体裁的课文,应从教材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运用的表现手法出发,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揭示文章中心思想。   3.3注重语言的多样性。在教学语言中,讲解和说明要用独白语,交谈和问答用回话语,朗读和背诵是书面语有声化,板书是口语书面化等等。教师要注重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在教学中要使用比较亲切自然的、儿童化的口头语言进行启发、引导、讲解。而在下定义、做结论时则要使用逻辑性强的语言加以强调,要注重独白语与回话语的统一。使教师既能够准确表达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实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避免陷入自编自导自演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陆君彦.浅论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186.   [2]许小红.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5(10):168.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供其艺术性一直以来就是教师、学校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42-01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不断提升,多媒体进入课堂。许多有条件的学校,把播放音乐,演示图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了语文课堂教学。这无疑对改革单一、枯燥、沉闷的课堂教学结构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只有老师的语文讲解,音乐的情感烘托,图像的直观演示,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字、句、段、篇的意思,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教师的动作演示和学生的角色表演,这对那些没有电教设备,甚至缺少教学挂图的农村学校,显得尤为重要。   1.低年级语文课堂"表演"艺术   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对一些表示人的神志、动作,情感和其他运动物体的词语,对一些副词,尽管老师作了绘声绘色的讲解,学生还是似懂非懂。例如,老师在讲"大模大样"一词时,一边口头讲解,一边板书: "形容很傲慢,摆着架子那种满不在乎的样子。"有学生问: "老师,什么是很傲慢,摆着架子、满不在乎?"这时老师就做出傲慢的神态装着大模大样的样子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对学生说: "这就是'大模大样'"。再把这个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羊为什么要大模大样去吃草?这样,学生就能对词语的意思心领神会。   2.低年级语文课堂质疑提问的艺术   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主要用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提问环节,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有的提问简单、琐碎、杂乱,既缺乏整体性,有无思考价值;有的提问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答起等等。   2.1提问设计的艺术。提问的设计,涉及备课工作的各个方面,应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材重点,突出关键问题。一是目的性。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给学生指明阅读思考的路径,提高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可行性。问题的范围和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的社会实际、知识基础、年龄特点。既避免出现问题过难导致冷场,也要避免问题过易,难以启发学生思考。如在讲解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ξ恼驴�头的文字诉述顺序做一问题,既能够围绕教学中心加深学生印象,也能使学生切实理解如何把握叙述顺序。三是整体性。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通盘考虑,全面安排,区分主次。各个问题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中获取知识。   2.2提问实施的艺术。一是选择合适的时机。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思考相吻合,在学生有所思,有所疑正要提出问题而苦于不知如何表达时提问;要在讲到重点内容,需要追根寻源时提问,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找出事物的本质。这样就能够唤起学生思考,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二是留给阅读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思考时间内,增强语言的逻辑性、丰富答题内容。可以根据问题的难以和答案内容范围的大学,来决定留给时间的长短,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三是善于诱导。学生答题时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步到位,有时也会出现卡壳等现象。教师要适时而巧妙地给予启迪、开到、点拨,帮助其突破障碍,顺利答题,以增强其自信心,锻炼思维能力。   3.教学语言的艺术   3.1注重语言的生动性。针对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思维能力,教学语言要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从而激发起求知欲。教师要善于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段,突出事物的直观性。可以运用视频、音频资料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而另一方面要注重语言的活泼性,针对文章体裁、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式。   3.2注重语言的趣味性。教学语言要突出课文中妙趣横生的情绪,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情趣之中,加深情绪体验。特别是对于一些环境场景的描述,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同时,在教学时也要做到趣理结合。说明文体裁的课文,应从教材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运用的表现手法出发,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揭示文章中心思想。   3.3注重语言的多样性。在教学语言中,讲解和说明要用独白语,交谈和问答用回话语,朗读和背诵是书面语有声化,板书是口语书面化等等。教师要注重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在教学中要使用比较亲切自然的、儿童化的口头语言进行启发、引导、讲解。而在下定义、做结论时则要使用逻辑性强的语言加以强调,要注重独白语与回话语的统一。使教师既能够准确表达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实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避免陷入自编自导自演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陆君彦.浅论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186.   [2]许小红.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5(10):168.


相关内容

  • 上海市重点小学
  • 上海市重点小学 非常实用,家家有宝贝,看看吧! 上海市重点小学排名 一.徐汇区(14 所) 1.上海小学(特色:语文)对口中学:上海教科院附中 2.高安路第一小学(特色:艺术类)对口中学:南模初中五十四中学徐汇中学市四中学淮海中学 3.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特色:名校附属)对口中学:师大三附中樱 ...

  • 上海市重点小学排名
  • 一. 二. 徐汇区(14所) 黄浦区(8所) 1.上海市实验小学(特色:语文类,专业学科类)对口中学:敬业初级中学 2.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蓬莱路二小)对口中学:市十中学 3.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复兴东路三小)对口中学:黄浦学校 4.徽宁路第三小学(徽宁路三小)对口中学:市南中学 5.黄 ...

  • 小学创建艺术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 小学创建艺术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发展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凸现我校艺术教育特色,使艺术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序列化,科学化,把我校创建成为艺术特色学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学校加强 ...

  • 小学音乐特色教育
  • 斜桥镇大觉小学音乐特色创建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校情分析与特色定位 (一)基础与传统 我校是坐落于斜桥镇大觉村的一所农村小学,建校数十年,在教职员工的努 力下,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学校的200余学生大部分是本地孩子,个性淳朴, 聪明好学,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容易接收新知识. (二)现状分析 调查家 ...

  • 小学艺术教育先进材料
  • xxx县xxx镇总校xxx中心小学是的一所农村三类小学,始建于1951年,合校并点后成为五村联办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330名学生,29名教职工。在这片农村教育的沃土上,全体教师团结合作、甘于奉献,用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书写了一篇篇感人的艺术教育篇章。多年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培养特 ...

  • 小学秋季学期工作计划
  • 一. 工作背景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外活动政府买单",政府对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 ...

  • 体育2+2实施方案
  • 2013年体育.艺术2+2活动实施方案 各处.组: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体育和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动 我校素质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临泽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

  • 小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双高水平"汇报材料
  • 一.学校自然情况 xx市xx小学座落在xx市区南端,始建于1995年,xx年1月由原xx集团xx小学与xx镇中心小学合并而成,学校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现有教师111人,学生1848人,其中城镇学生占56%,农村学生占44%,农村学生来源于周边12个自然村,现有37个教学 ...

  • 2016-2019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 镇原县平泉镇赤马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6-2019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善"为办学理念,以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为主线,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