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政务服务":以数据为核心的政务改革

《方案》本质上是以数据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政府数据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集成与共享,从而达到业务流程的优化与协同。因此,政府的数据资源管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这次改革也可以说是以“数据”为核心的政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整体信息化规划、数据共享以及业务整合方面还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从而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率,有效实现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业务流程的共享协同。

为更好地将方案内容落地,政府需要在数据通路、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等三个领域做好顶层设计。

首先是畅通数据通路,优化政务服务流程。要想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就必须打破原有部门间的信息障碍,对政府机构组织进行整合,并对政府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在组织结构方面,重新分配部门权力与资源,从“以职能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公众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消除“条块分割”带来的所有不利于数据互联和共享的部门权力配置,真正实现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和利用。在业务流程方面,重新梳理政府功能与业务流之间的逻辑关系,改变以往以人为中心的线性序列,按业务流程的自然先后次序进行整合,以“效率”为核心,通过删减、并联等方式来优化行政流程,确保数据按照合理的政务逻辑进行流动。

其次是规范数据管理,建立专业管理体系。数据资源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一个战略资源,针对这些数据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开发,有必要在政府部门中设立专业管理的岗位和部门对数据资源进行规范管理,主要包括建立起以政府CIO为核心的完整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并配套一系列政府数据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政府部门不仅仅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更要全面负责政府部门的数据采集、整合、开发和利用。

再次是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个人隐私滥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构建强有力的数据安全机制,加强公务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培养数据安全习惯,规范数据的访问权限,并对数据的收集、传播和应用进行全流程的监督,以确保数据安全使用。此外,要完善数据隐私保护的相关立法,加强对敏感数据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个人隐私保护提供行政、立法、司法等救济途径。规范大数据的使用流程和使用权限,并针对个人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分析等环节面临的风险做出评估,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责任,要强化对隐私侵权的追责力度,加大对泄露个人隐私、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的惩处、赔偿力度。

(

(作者:孟川瑾,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方案》本质上是以数据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政府数据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集成与共享,从而达到业务流程的优化与协同。因此,政府的数据资源管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这次改革也可以说是以“数据”为核心的政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整体信息化规划、数据共享以及业务整合方面还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从而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率,有效实现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业务流程的共享协同。

为更好地将方案内容落地,政府需要在数据通路、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等三个领域做好顶层设计。

首先是畅通数据通路,优化政务服务流程。要想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就必须打破原有部门间的信息障碍,对政府机构组织进行整合,并对政府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在组织结构方面,重新分配部门权力与资源,从“以职能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公众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消除“条块分割”带来的所有不利于数据互联和共享的部门权力配置,真正实现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和利用。在业务流程方面,重新梳理政府功能与业务流之间的逻辑关系,改变以往以人为中心的线性序列,按业务流程的自然先后次序进行整合,以“效率”为核心,通过删减、并联等方式来优化行政流程,确保数据按照合理的政务逻辑进行流动。

其次是规范数据管理,建立专业管理体系。数据资源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一个战略资源,针对这些数据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开发,有必要在政府部门中设立专业管理的岗位和部门对数据资源进行规范管理,主要包括建立起以政府CIO为核心的完整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并配套一系列政府数据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政府部门不仅仅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更要全面负责政府部门的数据采集、整合、开发和利用。

再次是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个人隐私滥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构建强有力的数据安全机制,加强公务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培养数据安全习惯,规范数据的访问权限,并对数据的收集、传播和应用进行全流程的监督,以确保数据安全使用。此外,要完善数据隐私保护的相关立法,加强对敏感数据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个人隐私保护提供行政、立法、司法等救济途径。规范大数据的使用流程和使用权限,并针对个人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分析等环节面临的风险做出评估,明确相关利益主体的责任,要强化对隐私侵权的追责力度,加大对泄露个人隐私、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的惩处、赔偿力度。

(

(作者:孟川瑾,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相关内容

  • 青岛市电子政务发展情况简介
  • 青岛市电子政务发展情况简介 1996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正式组建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现已更名为青岛市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简称青岛市电政信息办),标志着青岛市统一的.有组织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正式起步.17年来,按照国家.省的部署要求,青岛市坚持不懈地进行电子政务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探索,结 ...

  • 2010年末[电子政务]小抄
  • 电子政务考试资料 一.单选题 1.信息社会推动政府管理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计算机网络 ). 2.1999年,由中国40多家政府部委( 局.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 政府上网工程 ),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3.一切为了公众,满足公众的需求是(德国 )电子政务最求的终极目标. 4.( ...

  • 专升本[电子政务]_试卷_答案
  • 专升本<电子政务> 一. (共75题,共150分) 1. 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经济的来临,管理正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向模式转变,减少管理的层 次,以各种形式通过网格与企业与民众建立直接的联系.() (2分) A.条状结构 B.块状结构 C.网状结构 D.树状结构 标准答案:C 2. 我国是何 ...

  • 智慧沈阳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
  • 智慧沈阳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年) 稿源: 市政府办公厅 为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通知>(中办发[2006]1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 ...

  • 电子政务网上作业考试小抄
  • 1.信息社会推动政府管理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 A.电话 B.电视 C.广播 D.计算机网络 2.1999年,由中国40多家政府部委( 局.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 ),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A.政府信息化工程 B.三金工程 C.政府上网工程 D.十二金工程 3.一切为了公众,满 ...

  • [小抄]2012电大[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大全
  • 2012电大<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大全 <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手册1 一.单选题 1.( D )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 2.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B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 ...

  • 大数据平台项目方案
  •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quo ...

  • 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三项原则
  • 封面文章 SPECIAL FOCUS 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三项原则 文/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师 宁家骏 面对"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必须有针对性提出发展电子政务的战略设想和总体思路.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十二五"国家 ...

  •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