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说课稿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说课稿

高二地理 郭靖

课程标准

1.理解自然灾害点位含义,分析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理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表现和特征。

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及每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

3.情感目标: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国家的热情。

教材分析

本节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出发阐述了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分析了我国的灾种、灾情和灾害的地域差异。

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特点突出表现为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图2.2展示了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种类的空间分布,反映了在某一地域内不同灾种的组合特点。这些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灾种种类及其组合的理解,反映了以黑河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界线),东南半壁自然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特点。其中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东部的旱灾多发区,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

根据中国孕灾环境、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组合以及灾情时空分布特点,将中国划分为6个自然灾害带。

东部灾害带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这里地势低平,而且有大面积的内涝区;东南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的影响;北部有旱灾和虫灾,本带是我国的重灾区。中部灾害带位于第二阶梯上,南北差异显著,南部地区地壳不稳定,降水多,加上植被破坏严重,滑坡和泥石流多发,而北部则以虫灾、雪灾、旱灾为主。

1. 重点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六大灾害带的分布。

2. 难点是中国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多媒体。

2.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图、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1978~2000年)图、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1978~2000年)图、安徽、江苏两省洪涝损失统计(1991年)表、中国因灾死亡牲畜(1978~2000年)图、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1984年5月21日午夜我国黄海发生了6.2级地震,在陆地上并未造成破坏作用。当时有许多人由于不懂地震自救知识,觉察到地震后就从楼上往下跳,结果有250多人受伤,其中绝大部分是大专院校的学生。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时,距唐山才110多千米的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由于在震前向群众宣传、普及了有关预测、预防地震,以及震后自救等方面的知识,创造了该县在唐山地震时无一人伤亡的奇迹。

师:这两个实例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我国有些地区在地震带上,经常发生地震。

生:说明了我国多自然灾害,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可以防灾、减灾。

师: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要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首先就要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板书: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师:读2.1 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点位?世界上有哪两个典型灾害带?

板书:一、自然灾害点位的概念: 生:略

师:它是指自然灾害以分散点的形式在空间上的分布,它着重强调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中国正好位于这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板书:二、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师:同学们思考原因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 生:略

师: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

(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师: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为什么?

生:因为我国是季风气候。

师: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产生了最大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处于季风环流控制下,气候不稳定,因此,东部季风区灾害点位集中于东部,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等灾害危害严重。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师:读图2.2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以什么为界? 生:略

师:以黑河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界线),东南半壁自然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特点。其中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东部的旱灾多发区,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表现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是旱灾多发区;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严重;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

师:思考: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

师: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总特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归纳。1.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主要原因是由于(1)由受灾体地域分布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2)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发达,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2.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见下表)

(课件展示)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分异及原因

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灾情特点师: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形成了自然灾害人员伤亡损失大、农业灾情严重的特点。

(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师:读图2.3 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1978~2000年),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哪里?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哪里? 生:东部 师: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

(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

师:读图2.4 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1978~2000年)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哪里? 生:东部

师: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课件展示) (3)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特点

师:读图2.5 中国因灾死亡牲畜(1978~2000年)我国天然草场分布在大兴安岭——吕梁山一线以西以北的地区,这里草原面积广阔,经济较落后,主要是靠天养畜。由于经营粗放,不仅载畜量小,一旦遭遇雪灾、旱灾、虫灾等灾害,就会形成严重的灾情。

师:思考:概括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的特点,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师:我国灾情地域差异显著,以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受灾体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灾情严重。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而且是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就是成灾面积较大的省。西北部人口稀少,且以畜牧业为主,受雪灾、旱灾、虫灾的影响,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灾情。 板书: 3. 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读图2.6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课件展示)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地域差异

师:①从空间分布看,我国东部区灾害带呈东北——西南走向,不仅与我国降水分布规律一致,还与我国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一致。②第三级阶梯内部的灾种存在着南北差异(如东部灾害带中南部多洪涝,北部则旱灾和虫灾严重),这与地形和地质状况有关。③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西部地区分为南北两个灾害带。

从图2.6中可看出,2、3和4灾害带位于季风区,以暴雨、洪水、内涝、台风、风高潮、虫灾、冷冻等自然灾害为主要灾害,地震也是本区的主要灾种,图中还可看出第二级阶梯是中国自然灾害最为复杂的地区。这里是中国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湿润和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的复杂地带。

师:思考:我国东西部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灾情有什么影响?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师:我国沿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的价值高,尽管防御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受灾后灾情严重;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东部来说尽管防御能力差,但灾害风险相对比较小,灾情相对弱,经济损失也少。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出发阐述了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分析了我国的灾种、灾情和灾害的地域差异。

知识结构

课堂训练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说课稿

高二地理 郭靖

课程标准

1.理解自然灾害点位含义,分析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理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表现和特征。

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及每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

3.情感目标: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国家的热情。

教材分析

本节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出发阐述了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分析了我国的灾种、灾情和灾害的地域差异。

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特点突出表现为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图2.2展示了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种类的空间分布,反映了在某一地域内不同灾种的组合特点。这些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灾种种类及其组合的理解,反映了以黑河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界线),东南半壁自然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特点。其中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东部的旱灾多发区,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

根据中国孕灾环境、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组合以及灾情时空分布特点,将中国划分为6个自然灾害带。

东部灾害带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这里地势低平,而且有大面积的内涝区;东南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的影响;北部有旱灾和虫灾,本带是我国的重灾区。中部灾害带位于第二阶梯上,南北差异显著,南部地区地壳不稳定,降水多,加上植被破坏严重,滑坡和泥石流多发,而北部则以虫灾、雪灾、旱灾为主。

1. 重点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六大灾害带的分布。

2. 难点是中国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多媒体。

2.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图、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1978~2000年)图、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1978~2000年)图、安徽、江苏两省洪涝损失统计(1991年)表、中国因灾死亡牲畜(1978~2000年)图、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1984年5月21日午夜我国黄海发生了6.2级地震,在陆地上并未造成破坏作用。当时有许多人由于不懂地震自救知识,觉察到地震后就从楼上往下跳,结果有250多人受伤,其中绝大部分是大专院校的学生。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时,距唐山才110多千米的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由于在震前向群众宣传、普及了有关预测、预防地震,以及震后自救等方面的知识,创造了该县在唐山地震时无一人伤亡的奇迹。

师:这两个实例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我国有些地区在地震带上,经常发生地震。

生:说明了我国多自然灾害,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可以防灾、减灾。

师: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要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首先就要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板书: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师:读2.1 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点位?世界上有哪两个典型灾害带?

板书:一、自然灾害点位的概念: 生:略

师:它是指自然灾害以分散点的形式在空间上的分布,它着重强调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灾害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灾害点位最多的地区。二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沿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灾害点位密集。中国正好位于这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板书:二、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师:同学们思考原因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 生:略

师: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

(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师: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为什么?

生:因为我国是季风气候。

师: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产生了最大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处于季风环流控制下,气候不稳定,因此,东部季风区灾害点位集中于东部,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等灾害危害严重。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师:读图2.2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以什么为界? 生:略

师:以黑河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界线),东南半壁自然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特点。其中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东部的旱灾多发区,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表现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是旱灾多发区;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严重;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

师:思考: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

师: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总特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归纳。1.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主要原因是由于(1)由受灾体地域分布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2)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发达,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2.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见下表)

(课件展示)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分异及原因

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灾情特点师: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形成了自然灾害人员伤亡损失大、农业灾情严重的特点。

(1)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师:读图2.3 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1978~2000年),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哪里?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哪里? 生:东部 师: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

(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

师:读图2.4 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1978~2000年)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哪里? 生:东部

师: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课件展示) (3)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特点

师:读图2.5 中国因灾死亡牲畜(1978~2000年)我国天然草场分布在大兴安岭——吕梁山一线以西以北的地区,这里草原面积广阔,经济较落后,主要是靠天养畜。由于经营粗放,不仅载畜量小,一旦遭遇雪灾、旱灾、虫灾等灾害,就会形成严重的灾情。

师:思考:概括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的特点,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师:我国灾情地域差异显著,以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受灾体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灾情严重。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而且是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就是成灾面积较大的省。西北部人口稀少,且以畜牧业为主,受雪灾、旱灾、虫灾的影响,灾情主要表现为牲畜灾情。 板书: 3. 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读图2.6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课件展示)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地域差异

师:①从空间分布看,我国东部区灾害带呈东北——西南走向,不仅与我国降水分布规律一致,还与我国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一致。②第三级阶梯内部的灾种存在着南北差异(如东部灾害带中南部多洪涝,北部则旱灾和虫灾严重),这与地形和地质状况有关。③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西部地区分为南北两个灾害带。

从图2.6中可看出,2、3和4灾害带位于季风区,以暴雨、洪水、内涝、台风、风高潮、虫灾、冷冻等自然灾害为主要灾害,地震也是本区的主要灾种,图中还可看出第二级阶梯是中国自然灾害最为复杂的地区。这里是中国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湿润和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的复杂地带。

师:思考:我国东西部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灾情有什么影响? 生:(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师:我国沿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的价值高,尽管防御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受灾后灾情严重;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东部来说尽管防御能力差,但灾害风险相对比较小,灾情相对弱,经济损失也少。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出发阐述了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分析了我国的灾种、灾情和灾害的地域差异。

知识结构

课堂训练


相关内容

  •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导学案
  • 枣庄一中导学案 课 题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使用日期 3 周__1__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法 学案导学法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 3.学会应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 ...

  •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07)
  •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07) 2002年 自然地理学 一. 简答题(54) 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 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 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 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

  • 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
  • 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 摘要:对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作出简要的分析,今后中国盆景的学术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盆景 流派 艺术 特点 盆景,是以活的植物.山石.山石代用物等实体性材料为物质手段,以盆盎一类器皿为造型空间,通过自然景致立体艺术形象的创造而真实地再现自然,并且表现人们对自 ...

  • 地球科学概1
  • 地球科学概论 一. 填空 1.太阳系9大行星中,( )星最近被降级为矮行星,因此太阳系中只有8大行星. 2.外地核和下地幔的界面被称为( )面,位于地下( )KM深处. 3.地球莫霍面之上的部分成为(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种类型.前者厚度薄平均为6KM. 4.组成矿物的元素可细分为( ). ...

  •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 2014年秋季学期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八(3)科任,李初光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 和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 ...

  •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摘要: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源远 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园林的内涵恰是一座宝库,挖掘它,你将领略到另一番风采.颐和园即是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由它可看出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关键词:颐和 ...

  • 中国地理补充(三大自然区和经济带)9.3
  • 必修三<中国地理>补充知识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第一课时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 学习内容 1.中国所处的位置及其范围: 2.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 3.中国的大区. (二) 学习要求 参考地图册P3.P45熟 ...

  •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考研真题
  •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地理真题 2000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32分) 1.略述中国早涝及其形成原因(8分). 2.简述中国地貌对自然景观形成的作用(8分). 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对策如何(8分). 4.解释并评价基塘生态系统(8分) 二.比较分析题(24分) 1. 比较分 ...

  • 权威解读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新旧大纲区别--科目三.四
  • " 权威解读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新旧大纲区别--科目三.四: 说明:大纲标题有变化,2016年大纲科目三和科目四是分开的:2017年科目三.科目四大纲合二为一. " 注:蓝色为删除的内容,红色字体为新增内容,黄色为知识层次要求. 一考试目的 2016: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