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主义

1.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①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③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2.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理论基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根本价值目标):实现xxx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辩证唯物论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①物质意识何者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物质

(1)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①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4)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否认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绝对化会走向形而上学;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3.意识

(1)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本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主观)

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环境和人口因素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3)关系:①决定、反作用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完全同步)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 ②劳动对象 ③劳动者 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生产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关系 客观依据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4)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

(5)生产方式:①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②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与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

(2)上层建筑:①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②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

(3)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4)2,3是社会基本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地位和作用不同,2是更为根本的矛盾

(5)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骨骼)又包括上层建筑(血肉),缺一不可。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4.①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阶级性 ②国家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5.五大动力: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

②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分水岭:对人民群众还是英雄创造历史的回答。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历史人物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进程.结局发生决定性影响,但不能决定趋势。 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人的本质:①人vs动物: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②人vs人: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唯物辩证认识论

1.实践——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基本特征:①物质性(直接现实性) ②自觉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基础地位,主导作用) ②社会政治实践 ③科学文化实践 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2)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以浓缩形式包含全部社会关系,是发源地。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③事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时间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4)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中:主体指有思维能力从事活动的人,客体指活动指向对象,中介指工具手段程序方法。

(5)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认识——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注/目的。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2)认识主体: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认识中介: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①坚持从物到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反映论) ②思想到物唯心主义路线(先验论) ①能动反映论特点: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的摹写性) b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创造性) c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实践是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实践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 ②直观反映论相比能动反映论有两个严重缺陷:a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 b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

能动反映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在此基础上才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双向互动过程,是认识主体能动创造的过程);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发展过程,认识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过程,而不是一次性完成

(4)理性因素指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①指导作用 ②解释作用 ③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指情感、意志、欲望、信仰、想象等。作用主要有:①动力作用 ②诱导作用 ③激发作用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5)认识和改造世界(主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认识改造世界根本目标。 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性即规律性。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有条件的:认识/实践

3.真理

(1)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一元性,即对于特定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不因主体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2)两种主观真理论:①马赫主义:真理是“思想形式”“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②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真理有用性=真理本身。二者共同错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实践的本性和特点决定的。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标准。 ①实践作为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检验和证明是一个永不完结的过程。 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指:a是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b经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c实践能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③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指:a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c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4.价值

(1)价值及其特性: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2)价值评价:主体在对客体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进行评判。 ①主体的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②功能: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激励作用);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制约作用);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导向作用)

五、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为概念辩证法 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可称 ③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2.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战略/历史/辩证/创新/底线思维能力。

3.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4.联系

(1)(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结构性;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非本质偶然联系可以加速延缓发展有时关键)

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2)与“中介”: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3)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和偶然、本质和非本质

5.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2)质量互变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

认识质的意义: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量的意义: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③度: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事物 认识度的意义: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事物。 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3)否定之否定规律: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信条:“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它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绝对的否定、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6.原因和结果——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因果关系: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其中引起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2)原结辩证关系:①原和结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②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③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④原因结果关系复杂多样,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3)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凡事则立,不预则废。”

(4)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③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5)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变的、生动的、丰富的。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错觉(假象是客观的,错觉是主观的)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人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是一般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较深刻的、单纯的 ①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又是统一的: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②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人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6)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7.矛盾规律(又称对立统一规律)

(1)①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②是否承认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①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 ②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3)解决矛盾的主要形式:①一方克服另一方②同归于尽③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④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4)逻辑矛盾: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 辩证矛盾: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六、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二者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

(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有用性,是自然属性,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是表现形式

(3)具体劳动:有用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无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4)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自然条件 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①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 ②科技及应用 ③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④生产资料规模效能及

(5)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即劳动,其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价值决定,包括三部分: ①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②维持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③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6)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货币:本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价值尺度、流通/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①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是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一极是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的各种具体商品,一极是代表商品价值的货币

②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影响,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 3.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价值以及货币的实质。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商品拜物教。它掩盖了商品经济关系的本质,妨碍人们透过物的外表认识商品、

4.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二者统一:①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②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主要方面)

(2)价值增值过程: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剩余价值,是增值过程的关键。

(3)资本的本质: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因此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4)不变资本: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通过具体劳动转移,价值量不会大于原有价值量(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劳动力) (社必劳时↓)

(5)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①绝对剩余价值:加班(无偿) 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率↑) 缩短社必劳时是通过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5.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1)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2)源泉:剩余价值。规模大小取决于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和所费资本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大小

(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人工资是劳动力(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还是较小的。

(4)资本主义的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生产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价导致变化

(5)资本有机构成(c:v):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由原材料涨 资本有机构成呈不断提高趋势,可使资本相对量↓,对劳动力需求日益↓,造成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6)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与此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7)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②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8)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的因素:①资本周转时间 ②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9)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6.利润: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平均利润。 ②随着利润转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为生产价格,即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随商品价值的变化波动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做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但这仅仅是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

资义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是资义胡基本矛盾。资本再生产呈现周期性特点,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毕竟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

1.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①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③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2.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理论基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根本价值目标):实现xxx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辩证唯物论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①物质意识何者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物质

(1)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①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4)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否认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绝对化会走向形而上学;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3.意识

(1)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本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主观)

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环境和人口因素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3)关系:①决定、反作用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完全同步)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 ②劳动对象 ③劳动者 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生产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关系 客观依据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4)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

(5)生产方式:①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②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与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

(2)上层建筑:①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②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

(3)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4)2,3是社会基本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地位和作用不同,2是更为根本的矛盾

(5)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骨骼)又包括上层建筑(血肉),缺一不可。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4.①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阶级性 ②国家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5.五大动力: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

②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分水岭:对人民群众还是英雄创造历史的回答。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历史人物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进程.结局发生决定性影响,但不能决定趋势。 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人的本质:①人vs动物: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②人vs人: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唯物辩证认识论

1.实践——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基本特征:①物质性(直接现实性) ②自觉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基础地位,主导作用) ②社会政治实践 ③科学文化实践 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2)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以浓缩形式包含全部社会关系,是发源地。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③事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时间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4)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中:主体指有思维能力从事活动的人,客体指活动指向对象,中介指工具手段程序方法。

(5)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认识——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注/目的。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2)认识主体: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认识中介: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①坚持从物到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反映论) ②思想到物唯心主义路线(先验论) ①能动反映论特点: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的摹写性) b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创造性) c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实践是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实践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 ②直观反映论相比能动反映论有两个严重缺陷:a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 b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

能动反映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在此基础上才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双向互动过程,是认识主体能动创造的过程);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发展过程,认识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过程,而不是一次性完成

(4)理性因素指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①指导作用 ②解释作用 ③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指情感、意志、欲望、信仰、想象等。作用主要有:①动力作用 ②诱导作用 ③激发作用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5)认识和改造世界(主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认识改造世界根本目标。 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性即规律性。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有条件的:认识/实践

3.真理

(1)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一元性,即对于特定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不因主体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2)两种主观真理论:①马赫主义:真理是“思想形式”“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②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真理有用性=真理本身。二者共同错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实践的本性和特点决定的。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标准。 ①实践作为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检验和证明是一个永不完结的过程。 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指:a是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b经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c实践能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③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指:a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c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4.价值

(1)价值及其特性: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2)价值评价:主体在对客体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进行评判。 ①主体的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②功能: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激励作用);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制约作用);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导向作用)

五、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为概念辩证法 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可称 ③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2.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战略/历史/辩证/创新/底线思维能力。

3.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4.联系

(1)(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结构性;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非本质偶然联系可以加速延缓发展有时关键)

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2)与“中介”: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3)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和偶然、本质和非本质

5.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2)质量互变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

认识质的意义: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量的意义: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③度: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事物 认识度的意义: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事物。 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3)否定之否定规律: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信条:“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它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绝对的否定、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6.原因和结果——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因果关系: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其中引起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2)原结辩证关系:①原和结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②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③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④原因结果关系复杂多样,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3)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凡事则立,不预则废。”

(4)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③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5)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变的、生动的、丰富的。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错觉(假象是客观的,错觉是主观的)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人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是一般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较深刻的、单纯的 ①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又是统一的: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②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人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6)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7.矛盾规律(又称对立统一规律)

(1)①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②是否承认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①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 ②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3)解决矛盾的主要形式:①一方克服另一方②同归于尽③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④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4)逻辑矛盾: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 辩证矛盾: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六、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二者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

(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有用性,是自然属性,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是表现形式

(3)具体劳动:有用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无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4)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自然条件 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①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 ②科技及应用 ③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④生产资料规模效能及

(5)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即劳动,其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价值决定,包括三部分: ①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②维持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③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6)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货币:本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价值尺度、流通/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①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是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一极是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的各种具体商品,一极是代表商品价值的货币

②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影响,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 3.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价值以及货币的实质。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商品拜物教。它掩盖了商品经济关系的本质,妨碍人们透过物的外表认识商品、

4.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二者统一:①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②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主要方面)

(2)价值增值过程: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剩余价值,是增值过程的关键。

(3)资本的本质: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因此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4)不变资本: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通过具体劳动转移,价值量不会大于原有价值量(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劳动力) (社必劳时↓)

(5)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①绝对剩余价值:加班(无偿) 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率↑) 缩短社必劳时是通过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5.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1)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2)源泉:剩余价值。规模大小取决于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和所费资本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大小

(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人工资是劳动力(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还是较小的。

(4)资本主义的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生产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价导致变化

(5)资本有机构成(c:v):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由原材料涨 资本有机构成呈不断提高趋势,可使资本相对量↓,对劳动力需求日益↓,造成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6)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与此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7)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②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8)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的因素:①资本周转时间 ②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9)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6.利润: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平均利润。 ②随着利润转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为生产价格,即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随商品价值的变化波动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做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但这仅仅是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

资义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是资义胡基本矛盾。资本再生产呈现周期性特点,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毕竟阶段。


相关内容

  • 唯物主义与历史学
  • 唯物史观与历史学 指导老师: 摘要:唯物史观是我国历史学最主要的指导思想,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我国历史学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为了更科学的将唯物史观应用于历史学中,本文简单的按在唯物史观在中国近代早期.建国初期和新时期三个阶段进行简单的梳理,从中感受到唯物史观在中国化过程中强大的适应力与生命力,从而明确 ...

  • 我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2)
  • 我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 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而认真学习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则是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 ...

  • 马克思历史观的称谓之辩_杨丽珍
  •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历史观的称谓之辩* 杨丽珍 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给自己的历史观直接命名,但国内外学者由于深受恩格斯的影响,都将马克思的历史观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然而,根据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笔者认为将马克思历史观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或历史 ...

  •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
  • ·3·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 孙 正 聿 一."历史"的唯物主义与历史的"唯物主义"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而变革了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一场"世界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新探
  • 作者:弓克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6年03期 [摘 要] 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时,通常的说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主要是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q ...

  •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反思
  • ○陶富源: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反思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反思 □ 陶富源 摘要: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至今已延续20余年.其结果可以用瑕瑜互见.妙败并存来形容.这一讨论,一方面打破了弥漫于我国哲学界的教条主义空气,深化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 ...

  • 论实践唯物主义与观念唯物主义
  • 作者简介:余栋华(1958- ),男,江苏通州人,海军指挥学院浦口分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摘 要:旧唯物主义从主观想象出发,是观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从物质实践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及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之处.� 关键词:实践唯物主义:观念 ...

  • [郝贵生]关于群众史观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郝贵生]关于群众史观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理,然而它却是当前哲学界研究的一个薄弱点.今就群众史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浅显认识,并求教于哲学界的同行. 一.群众史观与马克思主义人学.人道主义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流行一种观点:即从历史观上不能讲马克 ...

  •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与传播
  • 摘 要 李大钊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成为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后,就一直对唯物史观进行研究,并成功应用唯物史观和传播唯物史观. 关键词 李大钊 唯物史观 探析 传播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现代著名思想史学者郭湛波,曾在<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一书中评述道:"李 ...

  •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_郝立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年第3期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 郝立新 一种社会历史观在其创立者谢世一个多世纪后仍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并在理论界引起持久的争论和在现实中产生久远的影响,这表明了该历史观的独特性.复杂性和生命力.历史唯物主义从其诞生以来,围绕它的理论本质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在历史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