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时练习

有机化学课时练习

1. 分子式为C 5H 12O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能氧化成醛有( )种 A .4种 B . 6种 C .8种 D .9种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 .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C .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2=CH-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 水解反应 B. 酯化反应 C.加成反应 D. 氧化反应

4.. 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 A. B. a C.(1-a ) D. (1-a )

7. 可用图3-3-4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请填空:

(1)试管a 中需加入浓硫酸、乙酸各2 mL ,乙醇3 mL ,正确的加入顺序

是 。

(2)为了防止试管a 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 的目的是:① ;

② 。

(4)试管b 中加有饱和溶液,其作用是 。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 ,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9. 具有一个醇羟基的有机物A 7 g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生成10.2 g乙酸某酯,经分析还有1 g A剩余,则A 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10.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 乙醛

C. 乙二醇 B. 乙醇D. 甲酸甲酯

2. 下列物质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为( )

CHBr

D.

5. 把质量为m g的铜丝灼烧变黑后,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且质量仍为m g的是( )

A. 稀硝酸 B. 盐酸 C. 乙醇

CHO

6. 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能源。“绿色能源”是目前研究的新能源之一,高粱、玉米等绿色

植物的种子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一种“绿色能源”。这种物质是( )

A. 氢气 B. 甲烷 C. 酒精 D. 木炭

9. 按图3-3-2所示装置,持续通入X 气体,可看

到a 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 处变蓝,c 处得到液体,

X 气体可能是(

)

B.CO 和

OH(气体)

10. 在常压和100 ℃条件下,将乙醇气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混合气体

为V L,若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为( )

A.2V L B.2.5V L C.3V L D. 无法计算

11. 某种烃的衍生物分子式为

(1)按价键理论,写

出O ,下面是探究其分子结构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O 可能的结构式(用A 、B 、C……标明序

号): 。

(2)取一定量的O 与足量的金属钾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当完全反应时,O 与产

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①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产物通入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通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

②据实验数据,可确定O 与钾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 O 的结构式为(写自编序号) ,推论过程是 11.(1)

(2)① ②

A ∶n (H)=1∶1,说明O 分子中只有1个H 能被置换,即只有

1个H 与其他5个H 的空间位置不同,故只有A 式符合要求

21.(12分)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为了验证乙醇的分子结构,设计了如下实验程序:乙醇的组成元素的测定、分子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测定。

(1)该组同学用燃烧乙醇分析产物来确定乙醇中含有C 、H 两种元素。简要说明其具体操作:①证明含有氢元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证明含有碳元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用燃烧分析产物法证实乙醇中还含有氧元素时,需取得一些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应该是____________。 (3)为确定乙醇的分子式,除(2)中数据外,还需不需要测定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并说明理由。 ________。

(4)为测定乙醇的分子结构,该小组同学用了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收集生成氢气的方法,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仪器(有的仪器配用双孔橡皮塞)。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接___接___接___接___接___。

②由实验证明乙醇的分子结构是CH 3CH 2OH 而不是CH 3OCH 3的理由是_____ 。

22.(12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 H y O z N p ) 的分子组成。取n g 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 2、H 2O 、N 2。现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有________(填字母) ,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取N 2体积时,应注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测得N 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 。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测定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填字母) 。A .生成CO 2气体的质量 B .生成H 2O 的质量

C .通入O 2的体积 D .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1.(1)①取一干燥小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②待小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后,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2)乙醇的质量,CO 2的质量,水的质量

(3)不需要,因为据(2)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乙醇分子中C 、H 、O 原子个数比为2∶6∶1,即最简式为C 2H6O, 而碳原子数已达饱和,故C 2H6O 就是其分子式

(4)①D B E A F C

②根据1 mol乙醇与Na 完全反应生成0.5 mol H2,证明1个乙醇分子中有1个氢原子被Na 置换,所以乙醇的结构为CH 3CH 2OH

22答案:(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2)AD D

(3)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N 2

(4)①E 装置中两侧液面相平 ②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5)ABD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A .乙烷 B .乙烯 C .乙醇 D .乙酸

9.某有机物X 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 和Z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 和Z 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X 可能是( )

A .乙酸丙酯 B.甲酸乙酯 C .乙酸甲酯 D .乙酸乙酯

5.将1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B .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C .可能生成88g 乙酸乙酯 D .不可能生成90g 乙酸乙酯

2.近两年流行喝苹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 .苹果

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D .1 mol苹果酸与Na 2CO 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 2CO 3

4.C 2H 5OH 的官能团是—OH ,含有—OH 的物质具有与乙醇类似的化学性质,在Cu 或Ag 催化下,下列物质不能与O 2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5.下列物质,都能与Na 反应放出H 2,其产生H 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 2H 5OH ②H 2CO 3溶液 ③H 2O

A .①>②>③ B.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8.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CO 、CO 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 ,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 ,则CO 的质量为( )

A .1.4g B.2.2g C .4.4g D .在2.2g 与4.4g 之间

(4)做菜时既加醋又加酒可以增加菜的香味,其原因是生成了酯类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________。

(5)当乙酸分子中的O 都是18O 时,乙醇分子中的O 都是16O 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12.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的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 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若试管a 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 _(填写字母)。

a .氯化钠溶液 b.苯 c .碳酸氢钠溶液 d .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考查目的:考查有机化学实验,意在考查乙醇的催化氧化、结构简式、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装置的用途、除杂等知识。

答案:(1)2Cu +O 22CuO

CH 3CH 2OH +CuOCH 3CHO +Cu +H 2O 放热

(2)加热 冷却 (3)乙醛、乙醇、水 氮气

(4)乙酸 c 蒸馏

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 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 2中少量的SO 2:气体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8.(14分)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如图1) ,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如图2) 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____,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冷凝水应从___________口进,___________口出。

(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试剂a 是_________,试剂b 是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_。

答案:(1)碎瓷片(或沸石) 防止暴沸

(2)b a

(3)饱和Na 2CO 3溶液 稀硫酸 分液(萃取)

蒸馏 蒸馏

6.(10分) 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____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属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编号) 。

A .OH B .CH 2OH

C .乙醚(CH3CH 2OCH 2CH 3) D .甲醇

E .CH 3—O —CH 3 F .HO —CH 2CH 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 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_____ 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分) 下图是A 分子的球棍模型和B 分子的比例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A和B 都可以作汽车的燃料,被称为“绿色燃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 作汽车燃料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 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和HBr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成键原则,可以判断A 和B 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 3OH(甲醇) 和CH 3CH 2OH ,它们的结构相似,都含—OH ,故性质相似,能被氧化成相应的醛,能够燃烧。

答案:(1)2CH3OH +O 2――→2HCHO +2H 2O △

(2)2CH3OH +3O 2――→2CO 2+4H 2O

(3)2CH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4)CH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

8.(12分) 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等已省略) ,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关闭活塞a 、b 、c ,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 、b 、c ,通过控制活塞a 和b ,而有节奏(间歇性) 地通入气体。在M 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

△点燃催化剂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M 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 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______(填“能”或“不能”) 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HMnO 2

2O 2===== 2H 2O +O 2↑ 干燥O 2

使D 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 参加反应

(2)2CH3CH 2OH +O Cu

2――△→2CH 3CHO +2H 2O

(3)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4)能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温度

有机化学课时练习

1. 分子式为C 5H 12O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能氧化成醛有( )种 A .4种 B . 6种 C .8种 D .9种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 .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C .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2=CH-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 水解反应 B. 酯化反应 C.加成反应 D. 氧化反应

4.. 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 A. B. a C.(1-a ) D. (1-a )

7. 可用图3-3-4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请填空:

(1)试管a 中需加入浓硫酸、乙酸各2 mL ,乙醇3 mL ,正确的加入顺序

是 。

(2)为了防止试管a 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 的目的是:① ;

② 。

(4)试管b 中加有饱和溶液,其作用是 。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 ,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9. 具有一个醇羟基的有机物A 7 g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生成10.2 g乙酸某酯,经分析还有1 g A剩余,则A 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10.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 乙醛

C. 乙二醇 B. 乙醇D. 甲酸甲酯

2. 下列物质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为( )

CHBr

D.

5. 把质量为m g的铜丝灼烧变黑后,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且质量仍为m g的是( )

A. 稀硝酸 B. 盐酸 C. 乙醇

CHO

6. 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能源。“绿色能源”是目前研究的新能源之一,高粱、玉米等绿色

植物的种子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一种“绿色能源”。这种物质是( )

A. 氢气 B. 甲烷 C. 酒精 D. 木炭

9. 按图3-3-2所示装置,持续通入X 气体,可看

到a 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 处变蓝,c 处得到液体,

X 气体可能是(

)

B.CO 和

OH(气体)

10. 在常压和100 ℃条件下,将乙醇气化为蒸气,然后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混合气体

为V L,若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为( )

A.2V L B.2.5V L C.3V L D. 无法计算

11. 某种烃的衍生物分子式为

(1)按价键理论,写

出O ,下面是探究其分子结构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O 可能的结构式(用A 、B 、C……标明序

号): 。

(2)取一定量的O 与足量的金属钾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当完全反应时,O 与产

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①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产物通入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通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

②据实验数据,可确定O 与钾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 O 的结构式为(写自编序号) ,推论过程是 11.(1)

(2)① ②

A ∶n (H)=1∶1,说明O 分子中只有1个H 能被置换,即只有

1个H 与其他5个H 的空间位置不同,故只有A 式符合要求

21.(12分)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为了验证乙醇的分子结构,设计了如下实验程序:乙醇的组成元素的测定、分子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测定。

(1)该组同学用燃烧乙醇分析产物来确定乙醇中含有C 、H 两种元素。简要说明其具体操作:①证明含有氢元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证明含有碳元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用燃烧分析产物法证实乙醇中还含有氧元素时,需取得一些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应该是____________。 (3)为确定乙醇的分子式,除(2)中数据外,还需不需要测定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并说明理由。 ________。

(4)为测定乙醇的分子结构,该小组同学用了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收集生成氢气的方法,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仪器(有的仪器配用双孔橡皮塞)。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接___接___接___接___接___。

②由实验证明乙醇的分子结构是CH 3CH 2OH 而不是CH 3OCH 3的理由是_____ 。

22.(12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 H y O z N p ) 的分子组成。取n g 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 2、H 2O 、N 2。现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有________(填字母) ,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取N 2体积时,应注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测得N 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 。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测定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填字母) 。A .生成CO 2气体的质量 B .生成H 2O 的质量

C .通入O 2的体积 D .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1.(1)①取一干燥小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②待小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后,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2)乙醇的质量,CO 2的质量,水的质量

(3)不需要,因为据(2)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乙醇分子中C 、H 、O 原子个数比为2∶6∶1,即最简式为C 2H6O, 而碳原子数已达饱和,故C 2H6O 就是其分子式

(4)①D B E A F C

②根据1 mol乙醇与Na 完全反应生成0.5 mol H2,证明1个乙醇分子中有1个氢原子被Na 置换,所以乙醇的结构为CH 3CH 2OH

22答案:(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2)AD D

(3)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N 2

(4)①E 装置中两侧液面相平 ②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5)ABD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A .乙烷 B .乙烯 C .乙醇 D .乙酸

9.某有机物X 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 和Z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 和Z 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X 可能是( )

A .乙酸丙酯 B.甲酸乙酯 C .乙酸甲酯 D .乙酸乙酯

5.将1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B .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C .可能生成88g 乙酸乙酯 D .不可能生成90g 乙酸乙酯

2.近两年流行喝苹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α-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 .苹果

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D .1 mol苹果酸与Na 2CO 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 2CO 3

4.C 2H 5OH 的官能团是—OH ,含有—OH 的物质具有与乙醇类似的化学性质,在Cu 或Ag 催化下,下列物质不能与O 2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5.下列物质,都能与Na 反应放出H 2,其产生H 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 2H 5OH ②H 2CO 3溶液 ③H 2O

A .①>②>③ B.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8.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CO 、CO 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 ,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 ,则CO 的质量为( )

A .1.4g B.2.2g C .4.4g D .在2.2g 与4.4g 之间

(4)做菜时既加醋又加酒可以增加菜的香味,其原因是生成了酯类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________。

(5)当乙酸分子中的O 都是18O 时,乙醇分子中的O 都是16O 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12.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的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 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若试管a 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 _(填写字母)。

a .氯化钠溶液 b.苯 c .碳酸氢钠溶液 d .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考查目的:考查有机化学实验,意在考查乙醇的催化氧化、结构简式、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装置的用途、除杂等知识。

答案:(1)2Cu +O 22CuO

CH 3CH 2OH +CuOCH 3CHO +Cu +H 2O 放热

(2)加热 冷却 (3)乙醛、乙醇、水 氮气

(4)乙酸 c 蒸馏

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 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 2中少量的SO 2:气体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8.(14分)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如图1) ,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如图2) 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____,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冷凝水应从___________口进,___________口出。

(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试剂a 是_________,试剂b 是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_。

答案:(1)碎瓷片(或沸石) 防止暴沸

(2)b a

(3)饱和Na 2CO 3溶液 稀硫酸 分液(萃取)

蒸馏 蒸馏

6.(10分) 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____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属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编号) 。

A .OH B .CH 2OH

C .乙醚(CH3CH 2OCH 2CH 3) D .甲醇

E .CH 3—O —CH 3 F .HO —CH 2CH 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 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_____ 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分) 下图是A 分子的球棍模型和B 分子的比例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A和B 都可以作汽车的燃料,被称为“绿色燃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 作汽车燃料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 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和HBr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成键原则,可以判断A 和B 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 3OH(甲醇) 和CH 3CH 2OH ,它们的结构相似,都含—OH ,故性质相似,能被氧化成相应的醛,能够燃烧。

答案:(1)2CH3OH +O 2――→2HCHO +2H 2O △

(2)2CH3OH +3O 2――→2CO 2+4H 2O

(3)2CH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4)CH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

8.(12分) 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等已省略) ,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关闭活塞a 、b 、c ,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 、b 、c ,通过控制活塞a 和b ,而有节奏(间歇性) 地通入气体。在M 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

△点燃催化剂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M 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 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______(填“能”或“不能”) 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HMnO 2

2O 2===== 2H 2O +O 2↑ 干燥O 2

使D 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 参加反应

(2)2CH3CH 2OH +O Cu

2――△→2CH 3CHO +2H 2O

(3)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4)能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温度


相关内容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 第一章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重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药品器材: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引入: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 ...

  •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化学式部分)
  •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化学式部分) 第一章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出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 ...

  • 互联网参赛教学设计空气第二课时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人教版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化学 课时安排: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A .预习本课题教学内容 B .学生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做好分组工作 C .利用互联 ...

  •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3
  • 第三章 物质的量 第一节 物质的量 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抽象.难懂的,而且非常容易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以致错误地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章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关于摩尔质 ...

  • 高一化学必修1课程纲要(鲁科版)
  • <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纲要(鲁科版) 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必修 教学材料: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课程名称:高中化学必修1 授课时间:27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 模块课程目标 1. 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历史,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学会对物质分类,认识胶体 ...

  • 初三化学备课组小结2篇
  • 一学期以来,初三化学集备的三位老师能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下面就本学期化学备课组所开展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本学期一开始化学每周就排了四节课,而暑假期间也没有进行补课,而明年的中考又提前,故和以往相比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就显得相当紧张。如何解决教学任务与课时之间的矛盾?我们备课组统一认识 ...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课教学反思 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复习,我采用的授课方式是:以题带知识点的形式.即利用刚做过的"单元过关题"中所出现的问题,把相关题型的解题方法再明确,把所涉及的知识点加以总结和巩固形式.之所以对这节复习课进行这样的 ...

  •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 第一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特点,认识消去反应. 2. 能从加(去)氧,去(加)氢的角度来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3. 初步建立起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预测其能发生的有机反应类型的一般思路. [重点.难点] 1.能够判断给定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 2.能 ...

  •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三课时教案
  •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三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教案) 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李智萍 梯度目标 1. 学会运用化学平衡理论进行有关计算.(重点) 2.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难点) 3. 认识解决化学平衡计算的思路方法.(重点) 引言: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9页的表格 提问: 那么通过表格数据怎样去 ...

  • 高一化学能源的充分利用课时练习
  •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能源的充分利用 一.选择题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 A .提高燃烧的效率 B .降低汽油成本 C . 避免铅污染大气 D .铅资源短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电能是二级能源 B .水力是二级能源 C .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