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复活节的[复活]

3月27日晚,天津大剧院音乐厅演出的“复活——贝多芬马勒交响乐全集7”,标志着指挥家汤沐海与他作为艺术总监领导下的天津交响乐团举行的旷世艺术工程迎来了又一个重要时刻,借用汤沐海的话说,又一个“伟大而冗长的瞬间”。这一天恰逢复活节,在复活节聆听马勒这部富有灵性和启迪的伟大杰作与贝多芬的交响曲相继奏响,对于笔者和当晚音乐会的任何一位听众,都是非常独特而珍贵的经历。

2015年伊始,当天津交响乐团公布其宏伟计划——乐团将在艺术总监汤沐海指挥下,在两年时间里(从2015年1月25日至2016年12月2日)演出贝多芬和马勒交响乐全集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依照这一计划,汤沐海将指挥天津交响乐团在11场音乐会上把贝多芬和马勒这两位交响巨人的全部交响曲演奏一遍,同时还包括贝多芬的《大赋格》和马勒以唐诗为内容创作的《大地之歌》。这种曲目安排此前还从未出现在任何一个交响乐团的音乐季中。这种罕见的、大胆的曲目安排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质疑,有人担心过长的音乐会是否能够为乐团和听众所承受。随着系列音乐会的进行,质疑声逐渐远去,艺术的精湛,越来越得到肯定和赞叹。

马勒的第二交响曲是一首独特的作品,不仅因为它有《复活》这一深具象征内涵的标题,而且由于音乐的丰富与深刻。在这首80分钟长的鸿篇巨制接近尾声时,在管风琴的轰鸣声中,合唱团在编制庞大的交响乐团支持下引吭高歌。那种翱翔于天地间的壮丽音乐是人类能够构想和谱写出的最辉煌的篇章之一。笔者清晰地记得2001年4月6日晚汤沐海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这部交响曲的情景。当管风琴的恢弘鸣响席卷着绚丽的管弦之声回荡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大厅中、将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推向狂喜的结尾时,笔者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和精神升华。这种涤荡灵魂的壮丽时刻带来的不只是艺术的享受和陶醉,还混合着崇敬、思索、震惊乃至恐惧和苦痛,但它确实是人生中最值得珍视的精神体验。

汤沐海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的激发者,他激发天津交响乐团在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中达到的创新与高度完美以及在宏大而复杂的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中攀登的精神高度,都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汤沐海不仅将天津交响乐团音乐家们的技术潜力挖掘到最大化,而且实现了音乐的清晰感与壮丽感的兼得。这既是对指挥家“手艺”的考验,也是音乐和文化理解力的体现。这样的音乐会不再只是一场音乐会,而是一次壮丽的音乐再创造。

在汤沐海的音乐理念中,不仅有灵感和激情,还体现出对作曲家及其总谱的忠诚,这一点非常令人感动。如“马勒二”第一乐章之后,马勒希望有“至少五分钟”的休息,为的是让听者从第一乐章的沉重氛围中走出。汤大师为了让马勒的要求更自然地被听众接受,建议大家为那些在我们所知的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和离我们而去的亲人默哀。回想多年前我曾提醒一位指挥家马勒关于《复活》交响曲第一乐章后的这一要求时,他的回答是:“马勒的要求太多了!我们不可能都照办。”事实证明,即使出于让听众更好地保持专注的实际考虑,遵照马勒的要求都是必须的。

文 | 王纪宴

3月27日晚,天津大剧院音乐厅演出的“复活——贝多芬马勒交响乐全集7”,标志着指挥家汤沐海与他作为艺术总监领导下的天津交响乐团举行的旷世艺术工程迎来了又一个重要时刻,借用汤沐海的话说,又一个“伟大而冗长的瞬间”。这一天恰逢复活节,在复活节聆听马勒这部富有灵性和启迪的伟大杰作与贝多芬的交响曲相继奏响,对于笔者和当晚音乐会的任何一位听众,都是非常独特而珍贵的经历。

2015年伊始,当天津交响乐团公布其宏伟计划——乐团将在艺术总监汤沐海指挥下,在两年时间里(从2015年1月25日至2016年12月2日)演出贝多芬和马勒交响乐全集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依照这一计划,汤沐海将指挥天津交响乐团在11场音乐会上把贝多芬和马勒这两位交响巨人的全部交响曲演奏一遍,同时还包括贝多芬的《大赋格》和马勒以唐诗为内容创作的《大地之歌》。这种曲目安排此前还从未出现在任何一个交响乐团的音乐季中。这种罕见的、大胆的曲目安排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质疑,有人担心过长的音乐会是否能够为乐团和听众所承受。随着系列音乐会的进行,质疑声逐渐远去,艺术的精湛,越来越得到肯定和赞叹。

马勒的第二交响曲是一首独特的作品,不仅因为它有《复活》这一深具象征内涵的标题,而且由于音乐的丰富与深刻。在这首80分钟长的鸿篇巨制接近尾声时,在管风琴的轰鸣声中,合唱团在编制庞大的交响乐团支持下引吭高歌。那种翱翔于天地间的壮丽音乐是人类能够构想和谱写出的最辉煌的篇章之一。笔者清晰地记得2001年4月6日晚汤沐海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这部交响曲的情景。当管风琴的恢弘鸣响席卷着绚丽的管弦之声回荡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大厅中、将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推向狂喜的结尾时,笔者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和精神升华。这种涤荡灵魂的壮丽时刻带来的不只是艺术的享受和陶醉,还混合着崇敬、思索、震惊乃至恐惧和苦痛,但它确实是人生中最值得珍视的精神体验。

汤沐海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的激发者,他激发天津交响乐团在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中达到的创新与高度完美以及在宏大而复杂的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中攀登的精神高度,都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汤沐海不仅将天津交响乐团音乐家们的技术潜力挖掘到最大化,而且实现了音乐的清晰感与壮丽感的兼得。这既是对指挥家“手艺”的考验,也是音乐和文化理解力的体现。这样的音乐会不再只是一场音乐会,而是一次壮丽的音乐再创造。

在汤沐海的音乐理念中,不仅有灵感和激情,还体现出对作曲家及其总谱的忠诚,这一点非常令人感动。如“马勒二”第一乐章之后,马勒希望有“至少五分钟”的休息,为的是让听者从第一乐章的沉重氛围中走出。汤大师为了让马勒的要求更自然地被听众接受,建议大家为那些在我们所知的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和离我们而去的亲人默哀。回想多年前我曾提醒一位指挥家马勒关于《复活》交响曲第一乐章后的这一要求时,他的回答是:“马勒的要求太多了!我们不可能都照办。”事实证明,即使出于让听众更好地保持专注的实际考虑,遵照马勒的要求都是必须的。

文 | 王纪宴


相关内容

  • 春天遂想起
  • 作业<春天 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 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 ...

  • 简爱经典语录赏析
  • Why you want to tell me that! She told you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e. Do you think I\'m poor, not good-looking, without feelings? I will, if god ...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邱隘实验中学 劳巧元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比喻与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特点的写法,并体会它的作用. 2.学习文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3.感受托尔斯泰的伟大精神,体会茨威格字里行间所传达出对托尔斯泰的赞美 ...

  • 谈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世界性影1
  • 谈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世界性影响 勋伯格以前的人类音乐史是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史,其中最璀璨的一章是17世纪末以来的调性音乐.但自从第二维也纳乐派的开山人物勋伯格开始书写无调性音乐的新篇章起,人类音乐史添上了浓艳的一笔. "调性的瓦解"历来被看作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所迈出的最重 ...

  • 复活节的来历和习俗
  • 复活节(主复活日)是现今基督教徒的重要节日之一,定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重生与希望,乃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3年被钉死后第三天复活的事迹.不过在现今,许多与复活节相关的民间风俗,都不是起源于基督教的. 复活节(Easter),是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节日, 西方信基督教的国 ...

  • 复活节简介的复活节起源及复活节彩蛋欣赏
  • 栏目:节日百科 时间:2011-04-23 发布:肉丁 复活节(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通常与耶稣受难日一起放假.今天,许多与复活节相关的民间风俗都不是起源于基督教 ...

  • 复活节资料汇总
  • 复活节是什么时候? 复活节(easter sunday)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是信奉基督教的宗教纪念日,目的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具有重生与希望的象征意义.XX年复活节是4月5日,星期日.接下来大家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复活节的时间.由来.习 ...

  • 复活节的简介
  • 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是外来的节日. <圣经·新约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体复活,复活节因此得名.复活节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节日,重要性超过圣诞节,宗教起源与节期在以色列.按<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因而设立此节.历史学家根据 ...

  • 2012年复活节是什么时候
  • 2012年复活节日期是4月8号,复活节(主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 复活节的风俗: 据说复活节(easter)一词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神话中黎明女神的名字eostre.它的愿意是指冬日逝去后,春天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新生命带回.由于该词喻意新生,于是被基督教教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