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天津大剧院音乐厅演出的“复活——贝多芬马勒交响乐全集7”,标志着指挥家汤沐海与他作为艺术总监领导下的天津交响乐团举行的旷世艺术工程迎来了又一个重要时刻,借用汤沐海的话说,又一个“伟大而冗长的瞬间”。这一天恰逢复活节,在复活节聆听马勒这部富有灵性和启迪的伟大杰作与贝多芬的交响曲相继奏响,对于笔者和当晚音乐会的任何一位听众,都是非常独特而珍贵的经历。
2015年伊始,当天津交响乐团公布其宏伟计划——乐团将在艺术总监汤沐海指挥下,在两年时间里(从2015年1月25日至2016年12月2日)演出贝多芬和马勒交响乐全集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依照这一计划,汤沐海将指挥天津交响乐团在11场音乐会上把贝多芬和马勒这两位交响巨人的全部交响曲演奏一遍,同时还包括贝多芬的《大赋格》和马勒以唐诗为内容创作的《大地之歌》。这种曲目安排此前还从未出现在任何一个交响乐团的音乐季中。这种罕见的、大胆的曲目安排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质疑,有人担心过长的音乐会是否能够为乐团和听众所承受。随着系列音乐会的进行,质疑声逐渐远去,艺术的精湛,越来越得到肯定和赞叹。
马勒的第二交响曲是一首独特的作品,不仅因为它有《复活》这一深具象征内涵的标题,而且由于音乐的丰富与深刻。在这首80分钟长的鸿篇巨制接近尾声时,在管风琴的轰鸣声中,合唱团在编制庞大的交响乐团支持下引吭高歌。那种翱翔于天地间的壮丽音乐是人类能够构想和谱写出的最辉煌的篇章之一。笔者清晰地记得2001年4月6日晚汤沐海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这部交响曲的情景。当管风琴的恢弘鸣响席卷着绚丽的管弦之声回荡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大厅中、将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推向狂喜的结尾时,笔者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和精神升华。这种涤荡灵魂的壮丽时刻带来的不只是艺术的享受和陶醉,还混合着崇敬、思索、震惊乃至恐惧和苦痛,但它确实是人生中最值得珍视的精神体验。
汤沐海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的激发者,他激发天津交响乐团在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中达到的创新与高度完美以及在宏大而复杂的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中攀登的精神高度,都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汤沐海不仅将天津交响乐团音乐家们的技术潜力挖掘到最大化,而且实现了音乐的清晰感与壮丽感的兼得。这既是对指挥家“手艺”的考验,也是音乐和文化理解力的体现。这样的音乐会不再只是一场音乐会,而是一次壮丽的音乐再创造。
在汤沐海的音乐理念中,不仅有灵感和激情,还体现出对作曲家及其总谱的忠诚,这一点非常令人感动。如“马勒二”第一乐章之后,马勒希望有“至少五分钟”的休息,为的是让听者从第一乐章的沉重氛围中走出。汤大师为了让马勒的要求更自然地被听众接受,建议大家为那些在我们所知的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和离我们而去的亲人默哀。回想多年前我曾提醒一位指挥家马勒关于《复活》交响曲第一乐章后的这一要求时,他的回答是:“马勒的要求太多了!我们不可能都照办。”事实证明,即使出于让听众更好地保持专注的实际考虑,遵照马勒的要求都是必须的。
文 | 王纪宴
3月27日晚,天津大剧院音乐厅演出的“复活——贝多芬马勒交响乐全集7”,标志着指挥家汤沐海与他作为艺术总监领导下的天津交响乐团举行的旷世艺术工程迎来了又一个重要时刻,借用汤沐海的话说,又一个“伟大而冗长的瞬间”。这一天恰逢复活节,在复活节聆听马勒这部富有灵性和启迪的伟大杰作与贝多芬的交响曲相继奏响,对于笔者和当晚音乐会的任何一位听众,都是非常独特而珍贵的经历。
2015年伊始,当天津交响乐团公布其宏伟计划——乐团将在艺术总监汤沐海指挥下,在两年时间里(从2015年1月25日至2016年12月2日)演出贝多芬和马勒交响乐全集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依照这一计划,汤沐海将指挥天津交响乐团在11场音乐会上把贝多芬和马勒这两位交响巨人的全部交响曲演奏一遍,同时还包括贝多芬的《大赋格》和马勒以唐诗为内容创作的《大地之歌》。这种曲目安排此前还从未出现在任何一个交响乐团的音乐季中。这种罕见的、大胆的曲目安排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质疑,有人担心过长的音乐会是否能够为乐团和听众所承受。随着系列音乐会的进行,质疑声逐渐远去,艺术的精湛,越来越得到肯定和赞叹。
马勒的第二交响曲是一首独特的作品,不仅因为它有《复活》这一深具象征内涵的标题,而且由于音乐的丰富与深刻。在这首80分钟长的鸿篇巨制接近尾声时,在管风琴的轰鸣声中,合唱团在编制庞大的交响乐团支持下引吭高歌。那种翱翔于天地间的壮丽音乐是人类能够构想和谱写出的最辉煌的篇章之一。笔者清晰地记得2001年4月6日晚汤沐海指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这部交响曲的情景。当管风琴的恢弘鸣响席卷着绚丽的管弦之声回荡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的大厅中、将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推向狂喜的结尾时,笔者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和精神升华。这种涤荡灵魂的壮丽时刻带来的不只是艺术的享受和陶醉,还混合着崇敬、思索、震惊乃至恐惧和苦痛,但它确实是人生中最值得珍视的精神体验。
汤沐海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的激发者,他激发天津交响乐团在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中达到的创新与高度完美以及在宏大而复杂的马勒第二《复活》交响曲中攀登的精神高度,都几乎令人难以置信。汤沐海不仅将天津交响乐团音乐家们的技术潜力挖掘到最大化,而且实现了音乐的清晰感与壮丽感的兼得。这既是对指挥家“手艺”的考验,也是音乐和文化理解力的体现。这样的音乐会不再只是一场音乐会,而是一次壮丽的音乐再创造。
在汤沐海的音乐理念中,不仅有灵感和激情,还体现出对作曲家及其总谱的忠诚,这一点非常令人感动。如“马勒二”第一乐章之后,马勒希望有“至少五分钟”的休息,为的是让听者从第一乐章的沉重氛围中走出。汤大师为了让马勒的要求更自然地被听众接受,建议大家为那些在我们所知的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和离我们而去的亲人默哀。回想多年前我曾提醒一位指挥家马勒关于《复活》交响曲第一乐章后的这一要求时,他的回答是:“马勒的要求太多了!我们不可能都照办。”事实证明,即使出于让听众更好地保持专注的实际考虑,遵照马勒的要求都是必须的。
文 | 王纪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