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够有条理的复述课文,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表演两个兄弟的争论,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起来的处事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兄弟俩争论的论点——大雁是烤的好吃,还是煮的好吃,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从而加深对寓意的体会。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能有条理的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各持己见,互相辩论)教师讲故事,(课文2-3自然段)。
2.结果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争论的故事》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第一步:注意文中的生字词,努力读准字音。
第二步:将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努力将它们读准确,读通顺。 第三步:把生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并互相帮助、纠正错误。
2.检查反馈
(1)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幻灯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势读:
烤鸭 争辩 皮香肉嫩 评理 剖开 关键
聚精会神 赞许 煮了吃 烟熏火燎
(2)指名读课文
纠正学生朗读中读错的词,指出读破的句,引导学生复读。
(二)理清脉络
其实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就是课文中的盛老师讲给他的学生们听的,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盛老师讲的故事 其余的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
2.交流
1~5段讲盛老师讲争论的故事。
6~12段讲盛老师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3.连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
听了这个兄弟争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感知兄弟两个的不足,认识到“争论”要争的有意义,领会“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朗读这个故事,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兄弟两人争论时的表情、语气。
四、指导书写
1.交流识记字的方法
2.描红
五、作业
1.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多写两遍。
2.试着复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2.读字词,交流容易写错的字。
3.讲故事,复述课文。
4.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一)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分好角色,朗读这个故事,读出争论的语气,表现出争论的样子。学生自由组合,练习争论,创设争论的氛围。
2. 展示朗读,读评结合,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兄弟俩的不以为然,不服气的语气。体会人物争论时的心情,从而更好地把握朗读。
3. 自己来表演兄弟俩个人,试着自己分角色朗读。
4.让我们想象一下,当兄弟俩发现大雁不见踪影后,会说些什么呢 ?
5.复述这个故事,幻灯出示以下词语提示:
充 饥 不以为然 大声争辩 很不服气
争论不休 两全其美 无影无踪
(二)学习课文6~11自然段
1.听了这样一个“争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
2.课文中的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幻灯出示: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3.省略号表示什么?同学们的感受真多,那么你从这个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呢?(板: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4.你更欣赏哪一种想法呢? 能说说具体理由吗 ?可以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来说。
5.难怪盛老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呢!
盛老师赞赏的是什么 (善于思考,拥有真智慧) 每一个寓言故事里都隐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爱思考的孩子就能发现。
6.让我们将6——12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再次体会一下悟出的道理。
三、总结感悟
1.学到这里,从中你又悟到了一些什么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练习8的读读背背中八个成语都选自古代寓言,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师这里有一篇《郑人买履》的故事。默读这个故事,想想其中蕴含的道理。
四、作业
1.把今天读的这两个故事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2.课后继续搜集寓言故事来读,把你体会到的道理写出来。
五、板书设计
25、 争 论 的 故 事
哥: 煮
争论不休 抓住时机 先做起来 弟: 烤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够有条理的复述课文,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表演两个兄弟的争论,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起来的处事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兄弟俩争论的论点——大雁是烤的好吃,还是煮的好吃,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从而加深对寓意的体会。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能有条理的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各持己见,互相辩论)教师讲故事,(课文2-3自然段)。
2.结果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争论的故事》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第一步:注意文中的生字词,努力读准字音。
第二步:将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努力将它们读准确,读通顺。 第三步:把生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并互相帮助、纠正错误。
2.检查反馈
(1)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幻灯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势读:
烤鸭 争辩 皮香肉嫩 评理 剖开 关键
聚精会神 赞许 煮了吃 烟熏火燎
(2)指名读课文
纠正学生朗读中读错的词,指出读破的句,引导学生复读。
(二)理清脉络
其实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就是课文中的盛老师讲给他的学生们听的,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盛老师讲的故事 其余的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
2.交流
1~5段讲盛老师讲争论的故事。
6~12段讲盛老师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3.连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
听了这个兄弟争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感知兄弟两个的不足,认识到“争论”要争的有意义,领会“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朗读这个故事,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兄弟两人争论时的表情、语气。
四、指导书写
1.交流识记字的方法
2.描红
五、作业
1.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多写两遍。
2.试着复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2.读字词,交流容易写错的字。
3.讲故事,复述课文。
4.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一)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分好角色,朗读这个故事,读出争论的语气,表现出争论的样子。学生自由组合,练习争论,创设争论的氛围。
2. 展示朗读,读评结合,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兄弟俩的不以为然,不服气的语气。体会人物争论时的心情,从而更好地把握朗读。
3. 自己来表演兄弟俩个人,试着自己分角色朗读。
4.让我们想象一下,当兄弟俩发现大雁不见踪影后,会说些什么呢 ?
5.复述这个故事,幻灯出示以下词语提示:
充 饥 不以为然 大声争辩 很不服气
争论不休 两全其美 无影无踪
(二)学习课文6~11自然段
1.听了这样一个“争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
2.课文中的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幻灯出示: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3.省略号表示什么?同学们的感受真多,那么你从这个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呢?(板: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4.你更欣赏哪一种想法呢? 能说说具体理由吗 ?可以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来说。
5.难怪盛老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呢!
盛老师赞赏的是什么 (善于思考,拥有真智慧) 每一个寓言故事里都隐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爱思考的孩子就能发现。
6.让我们将6——12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再次体会一下悟出的道理。
三、总结感悟
1.学到这里,从中你又悟到了一些什么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练习8的读读背背中八个成语都选自古代寓言,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师这里有一篇《郑人买履》的故事。默读这个故事,想想其中蕴含的道理。
四、作业
1.把今天读的这两个故事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2.课后继续搜集寓言故事来读,把你体会到的道理写出来。
五、板书设计
25、 争 论 的 故 事
哥: 煮
争论不休 抓住时机 先做起来 弟: 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