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弄堂的抗战往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

  

  随着电影《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的上映,使我回想起幼时居住在上海老弄堂里的抗战往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处都是一片狼烟,荒芜萧条,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纷纷离乡背井逃难来到上海。于是,灶披间、亭子间、过街楼、阁楼等等一切可以住人的空间都被利用起来,一幢房子内多的居住着六七户人家。上下邻里相处和睦,相互照应。那时人们需要到米店门口排队买户口米,米店门口排着长队,警察(当时俗称为“黑头鬼”)维持秩序,在每人外套上臂处用粉笔写号码,日本兵端枪站在旁边,瞪着眼睛,那凶相小孩看了要哭,日本赤佬一听到哭声就会过来把大人拖出队不给买米,这时街坊都会相互帮忙把孩子抱走。

  日本投降那天,早晨九时大家都聚集在弄堂口听着收音机内日本天皇宣读投降书。虽然我们都很小,大家也跟着大人高兴,欢呼!第三天,在霞飞路(后改淮海中路)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游行,我们跟着大孩子一起去,站在老工部局门口的大石台上,我们手里都拾了几块小石子,当日本鬼子过来时,人们看到这群昔日的恶魔,激愤了!马路两旁看游行的人都高举拳头喊着、骂着,有扔石子的,有吐口水的??我们在大孩子的号令下也将手中的石子向日本鬼子的身上扔去,可是我们人小力微,只将石子扔到前面的大人身旁,我正巧扔到一个女青年的身上,她回过头来朝我们笑笑,随后弯下腰拣起石子就向鬼子方向扔去,真是同仇敌忾!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贪官污吏变本加厉地搜括民脂民膏,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奸商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地痞、流氓敲诈抢劫,一片混乱。弄堂里很萧条。住家的玻璃窗都贴上“米”字纸条,据说能防炮震;弄堂口的铁门,钉上了木板,日夜有人看管,说防“共匪”;商店大都关门停业,只有小烟纸店,在排门板上开了一个小窗口,卖些油盐酱醋、香烟及小日用品等。原来那种鼎沸的热络不见了,除了早晨阿婆及阿姨们倒马桶、洗衣、买菜等必做的事之外,人们都很少出门;见面话也少了,说话时看看周围,相互问个好,“昨日半夜里侬阿听到炮声伐?”“听到咯,勿晓得啥辰光才能打进来,辰光拖长米倒要吃光了,侬屋里厢细软末事收拾好啦?”“阿拉稍微收拾一点,逃难也呒没地方逃,到辰光只能碰额角头了,再讲。”

  我家前楼住着一位方先生。方先生曾在牛津大学留学,日本投降后,方先生回国在上海一所中学教英文与数学。方先生的老家在无锡,他父亲在当地是位有名望的画家,因得罪了当地恶霸劣绅,有一个晚上,房子被烧了,那些人还扬言要杀他。方先生一家在大舅的掩护下逃到上海江湾一个姨妈家,方先生父亲从此一蹶不振,忧郁而逝。方先生母亲觉得寄人篱下,不是长久之计,搬到我们弄堂里。上海解放前两个多月的一天早晨,方先生出去后一直没有再回家,街坊们去学校找了几次都没找到。方先生的母亲每天不思茶饭,独自抽泣,在家放着申曲“阿必大回娘家”、“碧落黄泉”等,那段时间的弄堂,就如同那曲目的曲调一般,压抑、苦痛、凄凉、悲泣。

  1949年5月27日凌晨,太阳微露晨曦,“舍啦舍啦哆啦哆,舍哆啦舍咪来咪,我伲大家来欢迎,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人民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啊??”一位操着本地口音的解放军大声地唱着,歌声洋溢着热情、欢乐、朴实的气息,在寂静的清晨响彻长空,像是要唤醒忧郁、压抑、饱经苦难、挣扎在生存边缘、渴望自由的人们。这是我平生听到的第一首解放革命歌曲,一直唱到现今。

  天亮了,弄堂的大铁门还没开,原来管锁的是保长的小舅子,听说昨天夜里和他姐夫一起跑了。大人抱着惊恐的心从门缝窥望,小孩在大人的托帮下,爬在铁门顶上向外望去,“侬看到外头哪能啦?”“喔唷!交关兵呵!都睡在马路上!呵!呵!”小孩一边回答一边惊慌地往下落,指手划脚地说个不停。弄堂口人越聚越多,乱哄哄地,人们焦急地想看个究竟。待修鞋的老皮匠,拿着老虎钳和锤子把铁门锁敲开,走出弄堂口的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愕了!一队队的解放军战士抱着枪,一个挨一个地侧卧着睡在马路旁边沿街屋檐下冰凉的地上,他们为了不骚扰老百姓深夜的安宁,那么多战士,齐刷刷、悄无声息地露宿街头,睡得那么香。一位约十八九岁左右的小战士手持步枪站岗执勤,军装上沾满了尘土,腿上缠着的绑带已由白色转为尘色,布鞋破得露出了脚趾头,外面还包扎着草鞋,肩上斜挎着子弹带和米袋,腰带上系挂着一只搪瓷碗,脸上肤色呈绛红色,口干唇裂,但目光炯炯有神,凝视着前方。上午十时许,远处解放军的军号吹响,一声口令,部队很快集结完毕,整齐威武地出发!上海解放了!

  自后,弄堂里开始热闹起来。收音机里播放着“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及“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的广播;马路上几乎每天都有游行的队伍,队伍中有扭秧歌舞的、打莲湘的、高举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像的、手拿小红旗喊口号的,“共产党万岁!”“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口号声此起彼伏;弄堂里三天两头有宣传队敲锣打鼓,宣传政府政策;老虎灶门口多了两张桌子,每天像聚会一样,有坐着的、站着的,边喝茶边聊,边听收音机里播送的新闻、歌曲??人们像获得了重生一样欣喜!

  一个星期后,消失许久的方先生身穿军装,腰系武装带,右边挂着手枪,从美式小吉普车上走下来,很神气!母亲和我迎了出去,不敢相认,还是方先生喊我母亲:“宝华姆妈!是我呀!”“喔唷!侬迪个样子打扮,啥人敢认!”母亲边回答边转过身,抬头朝前楼喊:“阿婆!方先生回来了!阿婆!侬快下来!”楼上阿婆“哦哦”地应着,方先生已上楼去,围观者七嘴八舌:太惊奇了!方先生竟然也是解放军!没想到今天回来了。后来邻里们闲聊时才知道,方先生曾到过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一直负责上海地下党工作,解放前夕在一次“学运”中国民党特务缉捕他未成。

  解放后,方先生父亲的遗骨从上海江湾迁到无锡老家安葬了,当年烧他家房子的恶霸,在抗日战争时当了日本汉奸,屠杀革命人士,被当地抗日民众除掉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

  

  随着电影《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的上映,使我回想起幼时居住在上海老弄堂里的抗战往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处都是一片狼烟,荒芜萧条,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纷纷离乡背井逃难来到上海。于是,灶披间、亭子间、过街楼、阁楼等等一切可以住人的空间都被利用起来,一幢房子内多的居住着六七户人家。上下邻里相处和睦,相互照应。那时人们需要到米店门口排队买户口米,米店门口排着长队,警察(当时俗称为“黑头鬼”)维持秩序,在每人外套上臂处用粉笔写号码,日本兵端枪站在旁边,瞪着眼睛,那凶相小孩看了要哭,日本赤佬一听到哭声就会过来把大人拖出队不给买米,这时街坊都会相互帮忙把孩子抱走。

  日本投降那天,早晨九时大家都聚集在弄堂口听着收音机内日本天皇宣读投降书。虽然我们都很小,大家也跟着大人高兴,欢呼!第三天,在霞飞路(后改淮海中路)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游行,我们跟着大孩子一起去,站在老工部局门口的大石台上,我们手里都拾了几块小石子,当日本鬼子过来时,人们看到这群昔日的恶魔,激愤了!马路两旁看游行的人都高举拳头喊着、骂着,有扔石子的,有吐口水的??我们在大孩子的号令下也将手中的石子向日本鬼子的身上扔去,可是我们人小力微,只将石子扔到前面的大人身旁,我正巧扔到一个女青年的身上,她回过头来朝我们笑笑,随后弯下腰拣起石子就向鬼子方向扔去,真是同仇敌忾!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贪官污吏变本加厉地搜括民脂民膏,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奸商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地痞、流氓敲诈抢劫,一片混乱。弄堂里很萧条。住家的玻璃窗都贴上“米”字纸条,据说能防炮震;弄堂口的铁门,钉上了木板,日夜有人看管,说防“共匪”;商店大都关门停业,只有小烟纸店,在排门板上开了一个小窗口,卖些油盐酱醋、香烟及小日用品等。原来那种鼎沸的热络不见了,除了早晨阿婆及阿姨们倒马桶、洗衣、买菜等必做的事之外,人们都很少出门;见面话也少了,说话时看看周围,相互问个好,“昨日半夜里侬阿听到炮声伐?”“听到咯,勿晓得啥辰光才能打进来,辰光拖长米倒要吃光了,侬屋里厢细软末事收拾好啦?”“阿拉稍微收拾一点,逃难也呒没地方逃,到辰光只能碰额角头了,再讲。”

  我家前楼住着一位方先生。方先生曾在牛津大学留学,日本投降后,方先生回国在上海一所中学教英文与数学。方先生的老家在无锡,他父亲在当地是位有名望的画家,因得罪了当地恶霸劣绅,有一个晚上,房子被烧了,那些人还扬言要杀他。方先生一家在大舅的掩护下逃到上海江湾一个姨妈家,方先生父亲从此一蹶不振,忧郁而逝。方先生母亲觉得寄人篱下,不是长久之计,搬到我们弄堂里。上海解放前两个多月的一天早晨,方先生出去后一直没有再回家,街坊们去学校找了几次都没找到。方先生的母亲每天不思茶饭,独自抽泣,在家放着申曲“阿必大回娘家”、“碧落黄泉”等,那段时间的弄堂,就如同那曲目的曲调一般,压抑、苦痛、凄凉、悲泣。

  1949年5月27日凌晨,太阳微露晨曦,“舍啦舍啦哆啦哆,舍哆啦舍咪来咪,我伲大家来欢迎,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人民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啊??”一位操着本地口音的解放军大声地唱着,歌声洋溢着热情、欢乐、朴实的气息,在寂静的清晨响彻长空,像是要唤醒忧郁、压抑、饱经苦难、挣扎在生存边缘、渴望自由的人们。这是我平生听到的第一首解放革命歌曲,一直唱到现今。

  天亮了,弄堂的大铁门还没开,原来管锁的是保长的小舅子,听说昨天夜里和他姐夫一起跑了。大人抱着惊恐的心从门缝窥望,小孩在大人的托帮下,爬在铁门顶上向外望去,“侬看到外头哪能啦?”“喔唷!交关兵呵!都睡在马路上!呵!呵!”小孩一边回答一边惊慌地往下落,指手划脚地说个不停。弄堂口人越聚越多,乱哄哄地,人们焦急地想看个究竟。待修鞋的老皮匠,拿着老虎钳和锤子把铁门锁敲开,走出弄堂口的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愕了!一队队的解放军战士抱着枪,一个挨一个地侧卧着睡在马路旁边沿街屋檐下冰凉的地上,他们为了不骚扰老百姓深夜的安宁,那么多战士,齐刷刷、悄无声息地露宿街头,睡得那么香。一位约十八九岁左右的小战士手持步枪站岗执勤,军装上沾满了尘土,腿上缠着的绑带已由白色转为尘色,布鞋破得露出了脚趾头,外面还包扎着草鞋,肩上斜挎着子弹带和米袋,腰带上系挂着一只搪瓷碗,脸上肤色呈绛红色,口干唇裂,但目光炯炯有神,凝视着前方。上午十时许,远处解放军的军号吹响,一声口令,部队很快集结完毕,整齐威武地出发!上海解放了!

  自后,弄堂里开始热闹起来。收音机里播放着“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及“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的广播;马路上几乎每天都有游行的队伍,队伍中有扭秧歌舞的、打莲湘的、高举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像的、手拿小红旗喊口号的,“共产党万岁!”“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口号声此起彼伏;弄堂里三天两头有宣传队敲锣打鼓,宣传政府政策;老虎灶门口多了两张桌子,每天像聚会一样,有坐着的、站着的,边喝茶边聊,边听收音机里播送的新闻、歌曲??人们像获得了重生一样欣喜!

  一个星期后,消失许久的方先生身穿军装,腰系武装带,右边挂着手枪,从美式小吉普车上走下来,很神气!母亲和我迎了出去,不敢相认,还是方先生喊我母亲:“宝华姆妈!是我呀!”“喔唷!侬迪个样子打扮,啥人敢认!”母亲边回答边转过身,抬头朝前楼喊:“阿婆!方先生回来了!阿婆!侬快下来!”楼上阿婆“哦哦”地应着,方先生已上楼去,围观者七嘴八舌:太惊奇了!方先生竟然也是解放军!没想到今天回来了。后来邻里们闲聊时才知道,方先生曾到过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一直负责上海地下党工作,解放前夕在一次“学运”中国民党特务缉捕他未成。

  解放后,方先生父亲的遗骨从上海江湾迁到无锡老家安葬了,当年烧他家房子的恶霸,在抗日战争时当了日本汉奸,屠杀革命人士,被当地抗日民众除掉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


相关内容

  • "孤岛"上的蹒跚起步
  • 十年前上海解放五十周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感激上海>,略微表达我对上海真挚深切又百味俱全的情怀.黄浦江水哺育我长大,上海这个曾是"一面是严肃的工作,一面是荒淫与无耻",充满光明与黑暗.正义与罪恶搏斗的十里洋场,让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睁开眼睛看看世界,懂得一些为人的道理, ...

  • [静安老建筑]愚谷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生活在静安的伙伴们应该都知道,愚园路361弄的愚谷邨最近刚完成修缮.一排排方形门窗和红砖窗盘,在初夏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 修缮后的愚谷邨外景 愚谷邨,是一座有着80多年历史的建筑群,是由华成烟草公司老板--陈楚湘(涌泉坊的建造者),在1934年投资建造的.共有127幢楼栋,砖木二.三层结构, ...

  • 旧上海"十大名媛"的人生结局
  • 旧上海"十大名媛"的人生结局 2014-08-20 作者:李颖燕 编辑:化成天下 10. 龚秋霞 在上海红颜沉香里,龚秋霞独以"梅花"惊艳上海滩.她十四岁加入"梅花歌舞团",与张仙琳等因歌喉动人舞姿优美而被喻为"梅花五虎将&quo ...

  • 王安忆[两个大都市]阅读答案
  • 两个大都市     王安忆 即便是上海的寺庙也是人间烟火,而北京的民宅俚巷都有着庄严肃穆之感.北京的四合院是有等级的,是家长制的.它偏正分明,主次有别.它正襟危坐,慎言笃行.它也是叫人肃然起敬的.它是那种正宗传人的样子,理所当然,不由分说.当你走在两面高墙之下的巷道,会有压力之感,那巷道也是有权力的 ...

  • 从四个女人看老上海
  • 老上海:孕育经典和传奇的地方 --通过四个女人看上海 摘要: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老上海像一朵静静绽放的莲花,盛开在河的中央,经久不衰.无论是步履匆匆的赶路人,抑或是目标远方的过路人,都不禁为她驻足在彼岸,迷醉般倾听着她的美丽.而在这种美丽中盛开的上海女人们,用她们独有的光芒,惊艳 ...

  • 时代的挽歌_解读王安忆的_长恨歌_
  • 第7卷 第1期 2005年3月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 men Educati onal College Vol . 7 No . 1Dec . 2005 时代的挽歌 ---解读王安忆的<长恨歌> 邱春晖 (, ) [摘 要]<长恨歌".通过她, ...

  • 上海自助游攻略
  •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小资祖母"张爱玲让苍凉的文字在亭子间.咖啡吧.高脚杯.老唱片上跳舞,奢华的上海传唱着柔媚的歌声:本世纪初,"小资教母"陈丹燕所写的<上海的风花雪月>等文章掀起了一股怀旧老 ...

  • 同福里 里弄三四点钟的太阳
  • "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库门",石库门里的日常生活曾是上海人最温暖的记忆.如今高楼林立,老石库门的里弄生活也渐行渐远,但记忆是无法抹去的,于是摄影师姜庆共和席子,专程探访上海的里弄,制作成"文化地图".本期"消失与重生",生活周刊记者将在两位摄 ...

  • 张建中的长篇小说读后感
  • 上海作家张建中继小说集<青砖上的凹痕>.散文集<春日,猩红的亮>之后,最近又推出他的长篇小说<白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小说描写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贫民知识分子的命运.主人公余华自小生活在老式的棚户弄堂里.在这样的地方,他的生活环境显然是艰苦乃至恶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