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连通性重要知识点
本章讨论拓扑空间的几种拓扑不变性质,包括连通性,局部连通性和弧连通性,并且涉及某些简单的应用.这些拓扑不变性质的研究也使我们能够区别一些互不同胚的空间. §4.1 连通空间
本节重点: 掌握连通与不连通的定义.
掌握如何证明一个集合的连通与否?
掌握连通性的拓扑不变性、有限可积性、可商性。
我们先通过直观的方式考察一个例子.在实数空间R中的两个区间(0,l)和[1,2),尽管它们互不相交,但它们的并(0,1)U[l,2)=(0,2)却是一个“整体”;而另外两个区间(0,1)和(1,2),它们的并(0,1)U(1,2)是明显的两个“部分”.产生上述不同情形的原因在于,对于前一种情形,区间(0,l)有一个凝聚点1在[1,2)中;而对于后一种情形,两个区间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凝聚点在另一个中.我们通过以下的定义,用术语来区别这两种情形.
定义4.1.1设A和B是拓扑空间X中的两个子集.如果
(A)(B)
则称子集A和B是隔离的.
明显地,定义中的条件等价于A 和 B 同时成立,也就是说,A与B无交并且其中的任何一个不包含另一个的任何凝聚点.
应用这一术语我们就可以说,在实数空间R中,子集(0,1)和(1,2)是隔离的,而子集(0,l)和[1,2) 不是隔离的.
又例如,易见,平庸空间中任何两个非空子集都不是隔离的,而在离散空间中任何两个无交的子集都是隔离的.
定义4.1.2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如果X中有两个非空的隔离子集A和B使得X=A∪B,则称X是一个不连通空间;否则,则称X是一个连通空间.
显然,包含着多于两个点的离散空间是不连通空间,而任何平庸空间都是连通空间. 定理4.1.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则下列条件等价:
(l)X是一个不连通空间;
(2)X中存在着两个非空的闭子集A和B使得A∩B= 和 A∪B= X成立;
(3) X中存在着两个非空的开子集A和B使得A∩B= 和 A∪B= X成立;
(4)X中存在着一个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
证明(l)蕴涵(2): 设(1)成立.令A和B是X中的两个非空的隔离子集使得 A∪B=X,显然 A∩B=,并且这时我们有
X(AB)(A)(B)B
因此B是X中的一个闭子集;同理A也是一个X中的一个闭子集.这证明了集合A和B满足条件(2)中的要求.
(2)蕴涵(3).如果X的子集A和B满足条件(2)中的要求,所以A、B为闭集,则由于这时有A=B/和B=A,因此A、B也是开集,所以A和B也满足条件(3)中的要
求.
(3)蕴涵(4).如果X的子集A和B满足条件(3)中的要求,所以A、B是开集,则由A=B和B=A 易见A和B都是X中的闭集,因此A、B是X中既开又闭的真(∵
A、B≠,A∪B=X,∴A、B≠X)子集,所以条件(4)成立.
(4)蕴涵(l).设X中有一个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A.令B=A.则A和B都是X中的非空的闭子集,它们是无交的并且使得A∪B=X.易见两个无交的闭子集必定是隔离的(因为闭集的闭包仍为自己).因此(l)成立.
例4. 1.1 有理数集Q作为实数空间R的子空间是一个不连通空间.这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无理数r∈R-Q,集合(-∞,r)∩Q=(-∞,r]∩Q是子空间Q中的一个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
定理4.1.2 实数空间R是一个连通空间.
证明 我们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定理.
假设实数空间R是不连通空间.则根据定理4.1.1,在R中有两个非空闭集A和B使得A∩B= 和 A∪B= R成立.任意选取a∈A和b∈B,不失一般性可设a<b.令A=A∩[a,b],和B=B∩[a,b].于是A和B是R中的两个非空闭集分别包含a和b,并且使得A∩~~~~~
~~~~~~B=和A∪B=[a,b]成立.集合A有上界b,故有上确界,设为b.由于A是一个闭集,
所以b∈A,并且因此可见b<b,因为b=b将导致b∈A∩B,而这与A∩B=矛盾.因此(b,b]B.由于B是一个闭集,所以b∈B.这又导致b∈A∩B,也与A∩B=矛盾.
定义4.1.3设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子集.如果Y作为X的子空间是一个连通空间,则称Y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否则,称Y是X的一个不连通子集.
拓扑空间X的子集Y是否是连通的,按照定义只与子空间Y的拓扑有关(即Y的连通与否与X的连通与否没有关系.).因此,如果YZX,则Y是X的连通子集当且仅当Y是Z的连通子集.这一点后面要经常用到.
定理4.1.3 设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子集,A,BY.则A和B是子空间Y中的隔离子集当且仅当它们是拓扑空间X中的隔离子集.
因此,Y是X的一个不连通子集当且仅当存在Y中的两个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A∪B=Y(定义)当且仅当存在X中的两个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A∪B=Y.
证明 因为 ~~~~~~~~~~~~~~~~~~
(CY(A)B)(CY(B)A)((CX(A)Y)B)((CX(B)Y)A)
(CX(A)(YB))(CX(B)(YA))(CX(A)B)(CX(B)A)
因此根据隔离子集的定义可见定理成立.
定理4.1.4 设Y是拓扑空间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如果X中有隔离子集A和B使得 YA U B,则或者 YA,或者 YB.
证明 如果A和B是X中的隔离子集使得YAUB,则
((AY)BY)((BY)AY)
(AYB)(BY)
Y((A)(B)
这说明A∩Y和B∩Y也是隔离子集.然而
(A∩Y)∪(B∩Y)=(A∪B)∩Y=Y
因此根据定理4.1.3,集合A∩Y和B∩Y中必有一个是空集.如果 A∩Y=,据上式立即可见 YB,如果 B∩Y= ,同理可见YA.
定理4.1.5设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连通子集,ZX满足条件YZ.则 Z也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
证明 假设Z是X中的一个不连通子集.根据定理4.1.3,在 X中有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Z=A∪B.因此 YAUB.由于Y是连通的,根据定理4.1.4,
或者YA,ZZBBBZB
或者YB,同理,A。
这两种情形都与假设矛盾.
定理4.1.6 设{Y}是拓扑空间X的连通子集构成的一个子集族.如果 Y,则Y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
证明 设A和B是X中的两个隔离子集,使得Y,=A∪B.任意选取x∈Y,不失一般性,设x∈A.对于每一个γ∈Γ,由于Y连通,根据定理 4. 1. 4,或者YA或者 YB ;由于 x∈Y ∩A,所以YAYAB.根据定理
4. 1. 3,这就证明了Y是连通的.
定理4.1.7 设Y是拓扑空间X中的一个子集.如果对于任意x,y∈ Y存在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Yxy使得x,y∈Yxy Y,则Y是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
证明 如果 Y=,显然 Y是连通的.下设 Y≠,任意选取a ∈Y,
容易验证Y=yYYxy并且a∈yYYay.应用定理4.1.6,可见Y是连通的. 我们曾经说过,拓扑学的中心任务便是研究拓扑不变性质(参见§2.2).所谓拓扑不变性质,乃是为一个拓扑空间具有必为任何一个与其同胚的拓扑空间所具有的性质.事实上,如果拓扑空间的某一个性质,它是藉助于开集或者藉助于经由开集定义的其它概念表达的,则此性质必然是拓扑不变性质.
拓扑空间的某种性质,如果为一个拓扑空间所具有也必然为它在任何一个连续映射下的象所具有,则称这个性质是一个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由于同胚是连续的满射,所以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必然是拓扑不变性质‘
拓扑空间的某种性质,如果为一个拓扑空间所具有也必然为它的任何一个商空间所具有,则称这个性质是一个可商性质.由于拓扑空间到它的商空间的自然的投射是一个连续的
满射,所以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必然是可商性质.
以下定理4.1.8指出,连通性(即一个拓扑空间是连通的这一性质)是一个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因此,它是拓扑不变性质,也是可商性质.
定理4.1.8 设f: X→Y是从连通空间X到拓扑空间Y的一个连续映射.则f(X)是Y的一个连通子集.
证明 如果f(X)是Y的一个不连通子集,则存在Y的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 f(X)=A ∪ B.于是f1(A)和f1(B)是X的非空子集,并且
(f1(A)f
11(B))(f1(B)f1(A)) (f(A)f1())(f1(B)f1())
f1((A)(B))
所以 f1(A)和f
11(B)是 X的非空隔离子集.此外, 1 f(A)∪f(B)=f1(A∪B)=f1 (f(X))=X
这说明X不连通.与定理假设矛盾.
拓扑空间的某种性质P称为有限可积性质,如果任意n>0个拓扑空间X1,X2,...Xn都具有性质p,蕴涵着积空间X1X2...Xn也具有性质p.
例如,容易直接证明,如果拓扑空间X1,X2,...Xn都是离散空间(平庸空间),则积空间X1X2...Xn也是离散空间(平庸空间),因此我们可以说拓扑空间的离散性和平庸性都是有限可积性质.
根据定理3.2.9以及紧随其后的说明可见:假设已知拓扑空间的某一个性质p是一个拓扑不变性质.为了证明性质p是一个有限可积性质我们只要证明任何两个具有性质p的拓扑空间的积空间也是具有性质p的拓扑空间.
定理4.1.9设X1,X2,...Xn是n个连通空间.则积空间X1X2...Xn也是连通空间.
证明 根据前一段中的说明,我们只要对于n=2的情形加以证明.
首先我们指出:如果x(x1,x2),y(y1,y2)X1X2两个点有一个坐标相同,则X1X2有一个连通子集同时包含x和y
不失一般性,设 x1y1
定义映射k:X2X1X2使得对于任何z2X2有k(z2)(x1,z2).
由于
p1k:X2X1是取常值x1的映射,
p2k:X2X2为恒同映射,
它们都是连续映射,其中p1,p2分别是X1X2到第 1和第 2个坐标空间的投射.因此,k是一个连续映射.根据定理4.1.8,k(X2)是连通的.此外易见,k(X2){x1}X2,因此它同时包含 x和y.
现在来证明:X1X2中任何两个点x(x1,x2),y(y1,y2)X1X2同时属于X1X2的某一个连通子集.这是因为这时若令z(x1,y2)X1X2,则根据前段结论,可见有X1X2的一个连通子集Y1同时包含 x和 z,也有X1X2的一个连通子集Y2同时包含y和z.由于z∈Y1Y2,所以根据定理4.1. 6,Y1Y2是连通的,它同时包含x和y.
于是应用定理4.1.7可见X1X2是一个连通空间.
由于n维欧氏空间R是n个实数空间R的笛卡儿积,而实数空间R又是一个连通空间,所以应用这个定理可见,n维欧氏空间R是一个连通空间.
作业: P.116 3. 5. 6. 8. 14.
nn
§4.2 连通性的某些简单应用
本节重点: 掌握实数空间R中的连通子集的”形状”
掌握实数空间R的子集中常见的连通子集与不连通子集.
掌握常见的几种空间的同胚与否的事实.
让我们回忆实数集合R中区间的精确定义:R的子集E称为一个区间,如果它至少包含两个点,并且如果a,b∈E,a<b,则有
[a,b]={x∈R | a≤x≤b}E
读者熟知,实数集合R中的区间共有以下九类:
(-∞,∞),(a,∞),[a,∞),(-∞,a),(-∞,a]
(a,b),(a,b],[a,b),[a,b]
因为,一方面以上九类集合中的每一个显然都是区间;另一方面,如果ER是一个区间,可视E有无上(下)界,以及在有上(下)界的情形下视其上(下)确界是否属于E,而将E归入以上九类之一
在定理4.1.2中我们证明了实数空间R是一个连通空间.由于区间(a,∞),
(-∞,a)和(a,b)都同胚于R(请读者自己写出必要的同胚映射),所以这些区间也都是连通的;由于
(a,)[a,),(,a)(,a]
(a,b)[a,b)[a,b],(a,b)(a,b][a,b](a,b)
根据定理4.1.5可见区间[a,∞),(-∞,a],[a,b),(a,b]和[a,b]都是连通的. 另一方面,假设E是R的一个子集,并且它包含着不少于两个点.如果E不是一个区间,则a,bR,ab[a,b]E, 也就是说,存在a
则可见A和B都是E的非空开集,并且有A∪B=E和A∩B=,因此E不连通.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已经证明了:
定理4.2.1 设E是实数空间R的一个子集.E是包含着不少于两个点的一个连通子集当且仅当E是一个区间.
定理4.2.2设X是一个连通空间,f: X→R是一个连续映射.则f(X)是R中的一个区间.
因此,如果x,y∈X,则对于f(x)与f(y)之间的任何一个实数t(即当f(x)≤f(y)时, f(x)≤t≤f(y);当f(y)≤f(x)时,f(y)≤t≤f(x)),存在z∈X使得f(z)=t.
证明 这个定理的第一段是定理4.1.8和定理4.2.1的明显推论.以下证明第二段.设x,y∈X.如果f(x)=f(y),则没有什么要证明的.现在设f(x)≠f(y),并且不失一般性,设f(x)<f(y).由于f(X)是一个区间,所以[f(x),f(y)]f(X).因此对于任何t,f(x)≤t≤f(y),有t∈f(X),所以存在z∈X,使得f(z)=t.
根据定理4.2.2,立即可以推出数学分析中的介值定理和不动点定理.
定理4.2.3 [介值定理]设f: [a,b]→R是从闭区间[a,b]到实数空间R的一个连续映射.则对于f(a)与f(b)之间的任何一个实数r,存在z∈[a,b]使得f(z)=r.
定理4.2.4[不动点定理]设f:[0,1]→[0,1]是一个连续映射.则存在z∈[0,1]使得f(z)=z
证明 如同数学分析中的证法那样,只须构造F(x)=x-f(x), 再利用介值定理即可证得. 容易证明欧氏平面R中的单位圆周S{(x,y)R|xy1}是连通的.这是因为如果定义映射f: R→R使得对于任意t∈R有f(t)=(cos2πt,sin2πt)∈S,则易于验证f是一个连续映射,并且f(R)=S.因此 S是连通空间R在一个连续映射下的象,所以它是连通的.
1设点x(x1,x2),x(x1,x2)S称为点x的对径点.映射r:SS使得任何[1**********]
x∈S, 有r(x)=-x,称为对径映射.对径映射是一个连续映射,因为它是欧氏平面R到自
2RR在单位圆周上的限制.身的反射l:其中,映射l定义为对于任何x(x1,x2)R,2212
有
l(x)=-x,容易验证(请读者自行验证)是一个连续映射.
定理 4.2.5 [Borsuk-Ulam定理] 设f: S →R是一个连续映射.则在S中存在一对对径点x和-x,使得f(x)=f(-x). 11
证明 (略)
我们已经知道n维欧氏空间R是连通空间,下面进一步指出:
定理 4.2.6 n>1维欧氏空间R的子集R-{0}是一个连通子集,其中0=(0,0,„,0)∈R.
证明 我们只证明 n=2的情形.根据定理 4.1.9,R中的子集(-∞,0)×R和(0,∞)×R都是连通的.由于 2nnn2
(0,)R[0,)R{0}[0,)R(0,)R
所以根据定理4.1.5,R中的子集A=[0,∞)×R-{0}是连通的;同理,子集 B=(-∞,0]×R-{0}是连通的.由于A∩B≠以及A∪B=R-{0},所以根据定理4. 1.6可见,R-{0}是连通的.
一般情形的证明类似,请读者自行补证.
定理4.2.6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参见习题第4题.)
定理4.2. 7欧氏平面R和实数空间R不同胚.
证明 假设R与R同胚,并且设f: R→R是一个同胚.因此对于连续映射 222222
gf|R2{0}:R2{0}R
R-{0}是连通的,我们有g(R{0})R{f(0)}.但根据定理4.2.6,而根据定理4.2.1,
R-{f(0)}是不连通的.这与定理4.1.8矛盾.
定理4.2.7给出了利用拓扑不变性质判定两个空间不同胚的第一个实例.
定理4.2.4,定理4.2.5和定理4.2.7尽管简单但确有意思,特别是这几个定理都有高维“版本”,我们分别陈述如下:
定理 4. 2. 8 [Brouwer不动点定理] 设f:DD是一个连续映射,其中D是n维球体.则存在z∈Dn 22nnn使得f(z)= z.
nm 定理 4.2.9[Borsuk-Ulam定理]设f: SR是一个连续映射,其中n≥m,则
存在x∈Sn 使得f(x)=f(-x).
nm 定理4.2.10如果n≠m,则欧氏空间R和R不同胚.这些定理的证明(除去我们
已经证明过的情形)一般都需要代数拓扑知识,例如同调论或同伦论,请参阅有关的专门书籍.
作业:P.121 4.
§4.3 连通分支
本节重点:掌握连通分支的定义.(即连通”类”的分法)
掌握连通分支的性质(定理4.3.1)
从前面两节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知道一个拓扑空间是否连通给我们处理一些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导致我们去考察一个我们并不知道是否连通的拓扑空间中的“最大”连通子集(即连通分支).
定义4.3.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x,y∈X.如果X中有一个连通子集同时包含x和y,我们则称点x和y是连通的.(注意:是点连通)
根据定义可见,如果x,y,z都是拓扑空间X中的点,则
(1)x和x连通(因为每一个单点集都是连通子集);
(2)如果x和y连通,则y和x也连通;(显然)
(3) 如果x和y连通,并且y和z连通,则x和z连通.(这是因为,这时存在X中的连通子集A和B使得x,y∈A和y,z∈B.从而由于y∈A∩B可见A∪B连通,并且x,z∈A∪B.因此x和z连通.)
以上结论归结为:拓扑空间中点的连通关系是一个等价关系.
定义4.3.2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对于X中的点的连通关系而言的每一个等价类称为拓扑空间X的一个连通分支.
如果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子集.Y作为X的子空间的每一个连通分支称为X的子集Y的一个连通分支.
拓扑空间X≠的每一个连通分支都不是空集;X的不同的连通分支无交;以及X的所有连通分支之并便是X本身.此外,x,y∈X属于X的同一个连通分支当且仅当x和y连通.
拓扑空间X的子集A中的两个点x和y属于A的同一个连通分支当且仅当A有一个连通子集同时包含点x和y.
定理4.3.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C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连通分支.则
(1)如果 Y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并且 Y∩C≠,YC;
(2)C是一个连通子集;
(3)C是一个闭集.
本定理中的条件(1)和(2)说明,拓扑空间的每一个连通分支都是X的一个最大的连通子集.
证明 (1)任意选取x∈ Y∩C.对于任何y∈Y由于x和y连通,故y∈C.这证明YC.
(2)对于任何x,y∈C,根据定义可见,存在X的一个连通子集Yxy使得x,y∈Yxy.显然Yxy∩C≠,故根据(1),YxyC.应用定理4.1.7可知,C是连通的.
(3)由于C连通,根据定理4.1.5,连通.显然,CC。所以根据
(1),C,C.从而C是一个闭集.
但是,一般说来连通分支可以不是开集.例如考虑有理数集Q(作为实数空间R的子空间).设x,y∈Q,x≠y.不失一般性,设x<y.如果Q的一个子集E同时包含x和y,令A=(-∞,r)∩E和B=(r,∞)∩E,其中r是任何一个无理数,x<r<y.此时易见A和B都是Q的非空开集,并且E=A∪B.因此E不连通.以上论述说明E中任何一个包含着多于两个点的集合都是不连通的,也就是说,Q的连通分支都是单点集.然而易见Q中的每一个单点集都不是开集.
记住这个事实:任一个集合A都可以由含于它内部的所有连通分支的并而成(且这些连通分支互不相交).即使是离散空间,它的每一个点自成连通分支,这个结论也成立.
作业: P.123 1. 3. 4. 8.
§4.4局部连通空间
本节重点: 掌握局部连通的定义与性质(定理4.4.1---4.4.3)
掌握连通与局部连通的关系.
引进新的概念之前,我们先来考察一个例子.
例4.4.1在欧氏平面R中令S={(x,sin(1/x)) | x∈(0,1]}.T={0}×[-1,1],其中S被称作拓扑学家的正弦曲线,它是区间(0,1]在一个连续映射下的象,因此是连通的.此外,也容易验证= S∪T,因此 S1= S∪T也是连通的.尽管如此,倘若我们查看S1中的点,容易发现它们明显地分为两类:S中的每一个点的任何一个“较小的”邻域中都包含着一个连通的邻域,而T中的每一个点的任何一个邻域都是不连通的.我们用以下的术语将这两个类型的点区别开来.
定义4.4.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x∈X.如果x的每一个邻域U中都包含着x的某一个连通的邻域V,则称拓扑空间X在点x处是局部连通的.
如果拓扑空间X在它的每一个点处都是局部连通的,则称X是一个局部连通空间. 回到例4.4.1中所定义的拓扑空间S1.容易证明,S1在其属于S的每一个点处是局部连通的,而在其属于T的每一个点处都不是局部连通的.也因此,尽管S1是一个连通空间,但它却不是一个局部连通的空间.
局部连通的拓扑空间也不必是连通的.例如,每一个离散空间都是局部连通空间,但包含着多于两个点的离散空间却不是连通空间.又例如,n维欧氏空间R的任何一个开子空间都是局部连通的(这是因为每一个球形邻域都同胚于整个欧氏空间R,因而是连通的),特别,欧氏空间R本身是局部连通的.另一方面,欧氏空间R中由两个无交的非空开集的并作为子空间就一定不是连通的(请读者自己证明).
此外根据定义立即可见:拓扑空间X在点x∈X处是局部连通的当且仅当x的所有连通邻域构成点x处的一个邻域基,
定理 4.4.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则以下条件等价: nnnn2
(1)X是一个局部连通空间;
(2)X的任何一个开集的任何一个连通分支都是开集;
(3)X有一个基,它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连通的.
证明(1)蕴涵(2).设C是X的一个连通分支,CUTX.如果x∈C,由于U是x的一个邻域,所以当(1)成立时x有一个连通邻域V包含于U.又由于V∩C包含着点x,所以不是空集,根据定理4.3.1可见VC.因此C∈Ux.这证明C是属于它的任何一个点x的邻域,因此C是一个开集.
(2)蕴涵(3).若(2)成立,则X的所有开集的所有连通分支(它们都是开集)构成的集族,由于每一个集合是它的所有连通分支之并,恰是X的一个基.
(3)蕴涵(1).显然.
我们常用到定理4.4.1的一个推论:局部连通空间的每一个连通分支都是开集. 定理4.4.2 设X和Y都是拓扑空间,其中X是局部连通的.又设f: X→Y是一个连续开映射. 则 f(X)是一个局部连通空间.
证明 根据定理4.4.1,可设B是X的一个基,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连通的.对于每一个B∈B,集合f(B)是连通的,并且由于 f是一个开映射,f(B)是 Y中的一个开集,因此也是 f(X)的一个开集.这证明集族B1={f(B)| B∈B}是一个由f(X)的连通开集构成的族.我们指出B1是f(X)的一个基,这是因为,如果U是f(X)中的一个开集,则
f1(U)是X中的一个开集,因此
B1Bf1(U)BB1BUf(f1(U))BB1f(B)
是B1中某些元素之并.于是根据定理4.4.l可知f(X)是局部连通的.
根据定理4.4.2易见,拓扑空间的局部连通性是一个拓扑不变性质.
定理4.4.3设X1,X2,...Xn是n≥1个局部连通空间.则积空间X1X2...Xn也是局部连通空间.
证明 (略)
应用这些定理,有些事情说起来就会简单得多.例如,实数空间R由于所有的开区间构成它的一个基,所以它是局部连通的;n维欧氏空间R是n个R的积空间,所以它也是局部连通的.当然这些事情我们早就知道了.
作业: P.127 1. 2. 3. n
§4.5 道路连通空间
本节重点:掌握道路连通的概念、性质。
掌握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道路连通分支的概念。
掌握R中子集的连通性质。
较之于连通空间的概念,道路连通空间这个概念似觉更符合我们的直觉因而易于理解些.我们先定义“道路”. n
定义4.5.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从单位闭区间[0,1]→X的每一个连续映射
f: [0,1]→X叫做X中的一条道路,并且此时f(0) 和f(1) 分别称为道路f的起点和终点.当
x=f(0)和y=f(1)时,称f是X中从x到y的一条道路.起点和终点相同的道路称为闭
路,并且这时,它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称为闭路的基点.
如果f是X中的一条道路,则道路f的象集f([0,l])称为 X中的一条曲线或弧,并且
这时道路f的起点和终点也分别称为曲线f([0,1])的起点和终点.
或许应当提醒读者,“道路”这个词在这里所表达的意思已经与我们对它原有的理解颇
有不同,希望读者不要因此而混淆了我们在这里严格定义的道路和曲线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定义4.5.2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如果对于任何x,y,存在着X中的一条从x到y
的道路(或曲线),我们则称X是一个道路连通空间.X中的一个子集Y称为X中的一个
道路连通子集,如果它作为X的子空间是一个道路连通空间.(Y是否道路连通与X是否道
路连通没有关系)
实数空间R是道路连通的.这是因为如果x,y∈R,则连续映射f:[0,1]→R定义为对
于任何t∈[0,1]有f(t)=x+t(y-x),便是R中的一条以x为起点以y为终点的道路、也容易验证
任何一个区间都是道路连通的.
定理4.5.1如果拓扑空间 X是一个道路连通空间,则X必然是一个连通空间.
证明 对于任何x,y∈X,由于X道路连通,故存在从x到y的一条道路f:[0,l]→X
这时曲线f([0,1]),作为连通空间[0,l]在连续映射下的象,是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并且
我们有x,y∈f([0,1]).因此根据定理4.1.7可见X是一个连通空间。
连通空间可以不是道路连通的.我们已经指出例4.4.l中的S1是一个连通空间.不
难证明(留作习题,见习题第3题)它不是道路连通的.
道路连通与局部连通之间更没有必然的蕴涵关系、例如离散空间都是局部连通的,然而
包含着多于两个点的离散空间不是连通空间,当然也就不是道路连通空间了.
定理4.5.2设X和Y是两个拓扑空间,其中X是道路连通的,f: X→Y是一个连续
映射. 则 f(X)是道路连通的.
证明 设y1,y2f(X),x1,x2Xf(x1)y1,f(x2)y2 .由于X是道路连通
的,故X中有从x1到x2的一条道路g:[0,1]→X.易见,映射h:[0,1]→f(X),定义为对
于任意t∈[0,1]有h(t)=fg(t),是f(X)中从y1到y2的一条道路.这证明f(X)是
道路连通的.
根据定理4. 5.2可见,空间的道路连通性是一个拓扑不变性质,也是一个可商性质.
定理4.5.3 设X1,X2,...Xn是n≥1个道路连通空间.则积空间X1X2...Xn也
是道路连通空间.
证明 我们只需要对n=2的情形加以证明.
设x(x1,x2),y(y1,y2)X1X2对于i=l,2,由于Xi是道路连通空间,故在Xi
中有从xi到yi的一条道路fi:[0,1]→Xi.定义映射 f:[ 0,1]→ X1X2,使得对于
任何t∈[0,l] 有f(t)=(f1(t),f2(t)).容易验证(应用定理3.2. 7)f是连续的,并且
有f(0)=x, f(1)=y.这也就是说f是X1X2中从x到y的一条道路.这证明 X1X2是一个道路连通空间.
作为定理4.5.3的一个直接的推论立即可见:n维欧氏空间R是一个道路连通空间.(这个结论也容易直接验证.)
为了今后的需要我们证明以下引理,
定理4.5.4 [粘结引理] 设A和B是拓扑空间X中的两个开集(闭集),并且有X=A∪B.又设Y是一个拓扑空间,f1:A→Y和f2:B→Y是两个连续映射,满足条件: f1|ABf2|AB
定义映射f: X→Y使得对于任何x∈X,
f(x)=
则f是一个连续映射.
证明 首先注意,由于f1|ABf2|AB,映射f的定义是确切的.因为当x∈A∩B时,
有f1(x)f2(x)
其次,我们有:对于Y的任何一个子集Z有
f
11nxAf1(x) xBf2(x)(Z)f11(Z)f21(Z) 1这是由于f1(Z)f(Z)A,f21(Z)f1(Z)B
11现在设U是Y的一个开集.由于f1,f2都连续,所以f1(U),f2(U)分别是A和B
的开集.然而A和B都是X的开集,所以f1(U),f2(U)也都是 X的开集.因此 11
f1(Z)f11(Z)f21(Z)是X的一个开集.这便证明了f是一个连续映射.
当A和B都是X的闭集时,证明是完全类似的.
我们现在按建立连通分支概念完全类似的方式建立道路连通分支的概念.
定义 4. 5.3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x,y∈X.如果X中有一条从x到y的道路,我们则称点x和y是道路连通的.(注意:是”点”道路连通)
根据定义可见,如果x,y,z都是拓扑空间X中的点,则
(1)x和x道路连通;(因为取常值的映射f: [0,1]→X(它必然是连续的)便是
一条从x到x的道路.)
(2)如果x和y连通,则y和x也连通;(设f:[0,1]→X是X中从x到y的一条道路.定义映射 j:[0,l]→X,使得对于任何t∈[0,l]有j(t)=f(1-t).容易验证j是一条从y到x的道路.)
(3) 如果x和y连通,并且y和z连通,则x和z连通.(设f1,f2:[0,1]→X分别是
X中从x到y和从y到z的道路.定义映射f:[0,1]→X使得对于任何t∈[0,l],
f(t)t[0,1/2]f1(2t) t[1/2,1]f2(2t1)
应用粘结引理立即可见f是连续的,此外我们有f(0)=f1(0)=x和f(1)=f2(1)=z.因此f是从x到z的一条道路.)
以上结论归结为:拓扑空间中点的道路连通关系是一个等价关系.
定义4.5.4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对于X中的点的道路连通关系而言的每一个等价类称为拓扑空间X的一个道路连通分支.
如果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子集.Y作为X的子空间的每一个道路连通分支称为X的子集Y的一个道路连通分支.
拓扑空间X的每一个道路连通分支都不是空集;X的不同的道路连通分支无交;以及X的所有道路连通分支之并便是X本身.此外,x,y∈ X属于X的同一个道路连通分支当且仅当x和y道路连通.
拓扑空间X的子集A中的两个点x和y属于A的同一个道路连通分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中有一条从x到y的道路.
根据定义易见,拓扑空间中每一个道路连通分支都是一个道路连通子集;根据定理
4.5.1,它也是一个连通子集;又根据定理4.3.l,它必然包含在某一个连通分支之中. 作为定理4.5.l在某种特定情形下的一个逆命题,我们有下述定理:
定理4.5.5 n维欧氏空间R的任何一个连通开集都是道路连通的.
证明 首先我们注意n维欧氏空间R中的任何一个球形邻域都是道路连通的,这是因为它同胚于n维欧氏空间R本身.
其次证明 n维欧氏空间R的任何一个开集的任何一个道路连通分支都是一个开集:设U是R的一个开集,C是U的一个道路连通分支.设x∈C.由于U是一个包含x的开集,所以也包含着以x为中心的某一个球形邻域B(x,ε).由于球形邻域B(x,ε)是道路连通的,并且B(x,ε)∩C包含着x,故非空,这导致B(x,ε) C.所以C是一个开集. 最后,设V是R的一个连通开集.如果V,则没有什么要证明的.下设V.V是它的所有道路连通分支的无交并,根据前一段中的结论,每一个道路连通分支都是开集.因此如果V有多于一个道路连通分支,易见这时V可以表示为两个无交的非空开集之并,因此V是不连通的,这与假设矛盾。因此V只可能有一个道路连通分支,也就是说V是道路连通的.
推论4.5.6 n维欧氏空间R中任何开集的每一个道路连通分支同时也是它的一个连通分支.
证明 由于n维欧氏空间R是一个局部连通空间,根据定理4.4.1,它的任何开集nnnnnnnn
的任何连通分支都是开集.根据定理4.5.5,R的任何开集的任何连通分支都是道路连通的,因此包含于这个开集的某一个道路连通分支之中.另一方面.任何一个集合的道路连通分支,由于它是连通的,所以包含于这个集合的某一个连通分支之中.因此,本推论的结论成立. 通过引进局部道路连通的概念,定理4.5.5和推论4.5.6的结论可以得到推广.(参见习题5.)
作业: P.132 1. 2.
本章总结:(1)有关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均为某个集合的概念,与这个集合的
母空间是否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无关。
(2)掌握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3)记住R中的哪些子集是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的。
(4)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分支是一个分类原则,即每个集合都是若
干个某某分支的并,任两个不同的分支无交,每个分支非空。若两个分支有交,则必是同一个分支。
(5)连通是本章的重点。
(6)掌握证明连通、不连通及道路连通的方法。特别注意反证法。
(7)掌握连通性、局部连通性、道路连通是否是连续映射所保持的、有限
可积的、可遗传的。
nn
半期复习
主要复习两个内容:拓扑学研究的思路与成果;常见证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与成果
1.预备知识:
(1)集合的三种运算的定义与证明方法:
并、交、差:A∪B、A∩B、A-B
(2)在映射f之下,集合的并、交、差的象有什么特点?
f(A∪B)=f(A)∪f(B)
f(A∩B)f(A)∩f(B) 当f为单射时,取等号
f(A-B)f(A)-f(B) 当f为单射时,取等号
(3)集合的并、交、差运算关于f的原象有什么特点?
一句话:保持运算。即
f
f11(AB)f1(A)f1(B)(AB)f1(A)f1(B)
f1(AB)f1(A)f1(B)
(4)f(f
f11(A))A f满时取等号 (f(A))A f单时取等号
(5)等价关系、等价类的定义,作用
等价类是一种分类方法,将等价类看成一个元素,所有这样元素的集合就是原集
合的商集。
(5)有限集与无限集、可数集与不可数集大不相同。
2.拓扑空间
(1)度量空间、球形邻域、开集、连续映射的定义。
(2)拓扑空间的定义
拓扑空间是所有数学空间中最基础的空间(是所有数学空间的交集)它只具有开
集。
(3)模仿实数空间,在拓扑空间中引进实数空间的性质。
定义了邻域、闭集、闭包、凝聚点、导集
定义了连续映射,并利用闭集、闭包给出了连续映射的等价命题。
(4)模仿高等代数,给出了基的概念。
(5)定义了序列及极限点。
思路:模仿实数空间,在拓扑空间中引进实数空间的性质。同时也剖析了实数空间,使
我们对实数空间的认识更深刻。
因此,我们在研究各种性质时,应不断探讨:R中是否具有这种性质?与R中的相应性
质有何区别?
3.从拓扑空间构造新的拓扑空间
(1)子空间的定义,子空间中开集、闭集、闭包、导集、邻域的结构。
(2)积空间极其基的概念。
(3)商空间的定义
4.关于连通性
(1)不连通与连通的概念。这概念只是关于子集本身的性质,与母空间、子空间无关。
(2)如何判断连通与不连通?
(3)R中连通子集的性质。
(4)局部连通、道路连通的定义及三种连通之间的蕴涵关系。
(5)将一般空间中的点按连通、道路连通分类,即连通分支、道路连通分支。
(6)R中子集的的连通性
(7)连续映射对三种连通空间的象的影响。
二.常见证明方法
1.证明集合包含 xAxBABxBxA
相等 ABABBA
2.证明连续映射:反射开集、闭集、邻域
3.证明开集:定理2.3.1。在连续映射下,是否是开集的原象?
4.证明基:定义及定理2.6.2
5.证明凝聚点;xd(A)Uux,U(A{x})
证明不是凝聚点:xd(A)UuxU(A{x})
证明闭包:xUux,UA
6.证明序列收敛于x,用定义;证明序列收敛,用反证法.
7.证明连通,常用反证法,导出某个隔离子集是空集.
n
8.常在一个集合关系式的两边同取f、f
9.常用反证法
复习参考: 1、闭包等
一. 判断题(每小题3分)
1. 集合X的一个拓扑有不只一个基,一个基也可以生成若干个拓扑
( )
2. 拓扑空间中任两点的距离是无意义的.( )
3. 实数集合中的开集,只能是开区间,或若干个开区间的并.( )
4. T1、T2是X的两个拓扑,则T1UT2是一个拓扑.( )
5. 平庸空间中任一个序列均收敛,且收敛于任一个点。( )
6. 从(X,T1)到(X,T2)的恒同映射必是连续的。( )
7. 拓扑空间中的连通分支是既开又闭的子集。( )
8. (X,T)为平庸空间,YX,则子空间Y的拓扑为
{Y,}。( )
二.填空题:(每空格4分)
1. X=Z+,T={Z1,Z2,…Zn…},其中Zn={n,n+1,n+2,…},
则包含3的所有开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含3的所有闭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含3的所有邻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A={1,2,3,4,5}
则A的导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闭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设X为度量空间,x∈X,则d({x})=______________
三.证明题(52分):
1. 设X有拓扑T1,T2,…Tn,则∩Ti也是拓扑.
2. 度量空间中收敛序列的极限是唯一的.
3.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B是一个基,x∈X,则
Bx={B∈B|x∈B}是点x处的一个邻域基.
4. 在欧氏平面R2中令Y={(0,y)|y∈R}∪{(x,0)|x∈R},证明:Y与实数空间R
不同胚.(提示:用反证法)
5. 设f:XY的连续映射,X为道路连通空间,则f(X)也为道路连通空间.
复习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
1.集合X的一个拓扑有不只一个基,一个基也可以生成若干个拓扑( × )
2.拓扑空间中任两点的距离是无意义的.( √ )
3.实数集合中的开集,只能是开区间,或若干个开区间的并.( × )
4.T1、T2是X的两个拓扑,则T1UT2是一个拓扑.( × )
5.平庸空间中任一个序列均收敛,且收敛于任一个点。( √ )
6.从(X,T1)到(X,T2)的恒同映射必是连续的。( × )
7.拓扑空间中的连通分支是既开又闭的子集。( × )
8.(X,T)为平庸空间,YX,则子空间Y的拓扑为
{Y,}。( √ )
二.填空题:(每空格4分)
1.X=Z+,T={Z1,Z2,…Zn…},其中Zn={n,n+1,n+2,…},
则包含3的所有开集为Z1,Z2,Z3
包含3的所有闭集为Z1,Z4/,Z5/,Z6/,...
包含3的所有邻域为Z1,Z2,Z3,{1}Z3
设A={1,2,3,4,5}
则A的导集为{1,2,3,4}
A的闭包为2.设X为度量空间,x∈X,则d({x})=
三.证明题(52分):
1. 设X有拓扑T1,T2,...Tn,in1Ti也是拓扑.
证:
(1)X,Ti,i1,2,...n,X,in1Ti
(2)A,Bin1Ti,A,BTi,i1...n.ABTi,i1...n,ABin1Ti ~~n~ATi,i1...n,~Ai1Ti(3)Tin1Ti,TTi,i1...n,ATAT
所以in1Ti也是拓扑.
2.度量空间中收敛序列的极限是唯一的.
证:设{xi}iZ→x, {xi}iZ→y,则B(x,ρ(x,y)/3)∩B(y,ρ(x,y)/3)=.
对于B(x,ρ(x,y)/3),存在N1>0,当i>N1时有xi B(x,ρ(x,y)/3)
对于B(y,ρ(x,y)/3),存在N2>0,当i>N2时有xi B(y,ρ(x,y)/3)
取N=max{N1,N2},则当i>N时有xi B(x,ρ(x,y)/3)∩B(y,ρ(x,y)/3) 与B(x,ρ(x,y)/3)∩B(y,ρ(x,y)/3)=.矛盾
3.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B是一个基,x∈X,则
Bx={B∈B|x∈B}是点x处的一个邻域基.
见P.82 定理2.6.7
4.在欧氏平面R2中令Y={(0,y)|y∈R}∪{(x,0)|x∈R},证明:Y与实数空间R不同胚.(提示:用反证法)
证:设Y与实数空间R同胚.则仍有Y-{0,0}与R-{0}同胚.但Y-{0,0}有四个连通分支,而R-{0}却只有两个连通分支.而连通性是拓扑不变的,得到矛盾.所以Y与实数空间R不同胚.
5.设f:XY的连续映射,X为道路连通空间,则f(X)也为道路连通空间.
见P.129 定理4.5.2
第4章 连通性重要知识点
本章讨论拓扑空间的几种拓扑不变性质,包括连通性,局部连通性和弧连通性,并且涉及某些简单的应用.这些拓扑不变性质的研究也使我们能够区别一些互不同胚的空间. §4.1 连通空间
本节重点: 掌握连通与不连通的定义.
掌握如何证明一个集合的连通与否?
掌握连通性的拓扑不变性、有限可积性、可商性。
我们先通过直观的方式考察一个例子.在实数空间R中的两个区间(0,l)和[1,2),尽管它们互不相交,但它们的并(0,1)U[l,2)=(0,2)却是一个“整体”;而另外两个区间(0,1)和(1,2),它们的并(0,1)U(1,2)是明显的两个“部分”.产生上述不同情形的原因在于,对于前一种情形,区间(0,l)有一个凝聚点1在[1,2)中;而对于后一种情形,两个区间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凝聚点在另一个中.我们通过以下的定义,用术语来区别这两种情形.
定义4.1.1设A和B是拓扑空间X中的两个子集.如果
(A)(B)
则称子集A和B是隔离的.
明显地,定义中的条件等价于A 和 B 同时成立,也就是说,A与B无交并且其中的任何一个不包含另一个的任何凝聚点.
应用这一术语我们就可以说,在实数空间R中,子集(0,1)和(1,2)是隔离的,而子集(0,l)和[1,2) 不是隔离的.
又例如,易见,平庸空间中任何两个非空子集都不是隔离的,而在离散空间中任何两个无交的子集都是隔离的.
定义4.1.2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如果X中有两个非空的隔离子集A和B使得X=A∪B,则称X是一个不连通空间;否则,则称X是一个连通空间.
显然,包含着多于两个点的离散空间是不连通空间,而任何平庸空间都是连通空间. 定理4.1.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则下列条件等价:
(l)X是一个不连通空间;
(2)X中存在着两个非空的闭子集A和B使得A∩B= 和 A∪B= X成立;
(3) X中存在着两个非空的开子集A和B使得A∩B= 和 A∪B= X成立;
(4)X中存在着一个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
证明(l)蕴涵(2): 设(1)成立.令A和B是X中的两个非空的隔离子集使得 A∪B=X,显然 A∩B=,并且这时我们有
X(AB)(A)(B)B
因此B是X中的一个闭子集;同理A也是一个X中的一个闭子集.这证明了集合A和B满足条件(2)中的要求.
(2)蕴涵(3).如果X的子集A和B满足条件(2)中的要求,所以A、B为闭集,则由于这时有A=B/和B=A,因此A、B也是开集,所以A和B也满足条件(3)中的要
求.
(3)蕴涵(4).如果X的子集A和B满足条件(3)中的要求,所以A、B是开集,则由A=B和B=A 易见A和B都是X中的闭集,因此A、B是X中既开又闭的真(∵
A、B≠,A∪B=X,∴A、B≠X)子集,所以条件(4)成立.
(4)蕴涵(l).设X中有一个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A.令B=A.则A和B都是X中的非空的闭子集,它们是无交的并且使得A∪B=X.易见两个无交的闭子集必定是隔离的(因为闭集的闭包仍为自己).因此(l)成立.
例4. 1.1 有理数集Q作为实数空间R的子空间是一个不连通空间.这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无理数r∈R-Q,集合(-∞,r)∩Q=(-∞,r]∩Q是子空间Q中的一个既开又闭的非空真子集.
定理4.1.2 实数空间R是一个连通空间.
证明 我们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定理.
假设实数空间R是不连通空间.则根据定理4.1.1,在R中有两个非空闭集A和B使得A∩B= 和 A∪B= R成立.任意选取a∈A和b∈B,不失一般性可设a<b.令A=A∩[a,b],和B=B∩[a,b].于是A和B是R中的两个非空闭集分别包含a和b,并且使得A∩~~~~~
~~~~~~B=和A∪B=[a,b]成立.集合A有上界b,故有上确界,设为b.由于A是一个闭集,
所以b∈A,并且因此可见b<b,因为b=b将导致b∈A∩B,而这与A∩B=矛盾.因此(b,b]B.由于B是一个闭集,所以b∈B.这又导致b∈A∩B,也与A∩B=矛盾.
定义4.1.3设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子集.如果Y作为X的子空间是一个连通空间,则称Y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否则,称Y是X的一个不连通子集.
拓扑空间X的子集Y是否是连通的,按照定义只与子空间Y的拓扑有关(即Y的连通与否与X的连通与否没有关系.).因此,如果YZX,则Y是X的连通子集当且仅当Y是Z的连通子集.这一点后面要经常用到.
定理4.1.3 设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子集,A,BY.则A和B是子空间Y中的隔离子集当且仅当它们是拓扑空间X中的隔离子集.
因此,Y是X的一个不连通子集当且仅当存在Y中的两个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A∪B=Y(定义)当且仅当存在X中的两个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A∪B=Y.
证明 因为 ~~~~~~~~~~~~~~~~~~
(CY(A)B)(CY(B)A)((CX(A)Y)B)((CX(B)Y)A)
(CX(A)(YB))(CX(B)(YA))(CX(A)B)(CX(B)A)
因此根据隔离子集的定义可见定理成立.
定理4.1.4 设Y是拓扑空间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如果X中有隔离子集A和B使得 YA U B,则或者 YA,或者 YB.
证明 如果A和B是X中的隔离子集使得YAUB,则
((AY)BY)((BY)AY)
(AYB)(BY)
Y((A)(B)
这说明A∩Y和B∩Y也是隔离子集.然而
(A∩Y)∪(B∩Y)=(A∪B)∩Y=Y
因此根据定理4.1.3,集合A∩Y和B∩Y中必有一个是空集.如果 A∩Y=,据上式立即可见 YB,如果 B∩Y= ,同理可见YA.
定理4.1.5设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连通子集,ZX满足条件YZ.则 Z也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
证明 假设Z是X中的一个不连通子集.根据定理4.1.3,在 X中有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Z=A∪B.因此 YAUB.由于Y是连通的,根据定理4.1.4,
或者YA,ZZBBBZB
或者YB,同理,A。
这两种情形都与假设矛盾.
定理4.1.6 设{Y}是拓扑空间X的连通子集构成的一个子集族.如果 Y,则Y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
证明 设A和B是X中的两个隔离子集,使得Y,=A∪B.任意选取x∈Y,不失一般性,设x∈A.对于每一个γ∈Γ,由于Y连通,根据定理 4. 1. 4,或者YA或者 YB ;由于 x∈Y ∩A,所以YAYAB.根据定理
4. 1. 3,这就证明了Y是连通的.
定理4.1.7 设Y是拓扑空间X中的一个子集.如果对于任意x,y∈ Y存在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Yxy使得x,y∈Yxy Y,则Y是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
证明 如果 Y=,显然 Y是连通的.下设 Y≠,任意选取a ∈Y,
容易验证Y=yYYxy并且a∈yYYay.应用定理4.1.6,可见Y是连通的. 我们曾经说过,拓扑学的中心任务便是研究拓扑不变性质(参见§2.2).所谓拓扑不变性质,乃是为一个拓扑空间具有必为任何一个与其同胚的拓扑空间所具有的性质.事实上,如果拓扑空间的某一个性质,它是藉助于开集或者藉助于经由开集定义的其它概念表达的,则此性质必然是拓扑不变性质.
拓扑空间的某种性质,如果为一个拓扑空间所具有也必然为它在任何一个连续映射下的象所具有,则称这个性质是一个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由于同胚是连续的满射,所以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必然是拓扑不变性质‘
拓扑空间的某种性质,如果为一个拓扑空间所具有也必然为它的任何一个商空间所具有,则称这个性质是一个可商性质.由于拓扑空间到它的商空间的自然的投射是一个连续的
满射,所以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必然是可商性质.
以下定理4.1.8指出,连通性(即一个拓扑空间是连通的这一性质)是一个在连续映射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因此,它是拓扑不变性质,也是可商性质.
定理4.1.8 设f: X→Y是从连通空间X到拓扑空间Y的一个连续映射.则f(X)是Y的一个连通子集.
证明 如果f(X)是Y的一个不连通子集,则存在Y的非空隔离子集A和B使得 f(X)=A ∪ B.于是f1(A)和f1(B)是X的非空子集,并且
(f1(A)f
11(B))(f1(B)f1(A)) (f(A)f1())(f1(B)f1())
f1((A)(B))
所以 f1(A)和f
11(B)是 X的非空隔离子集.此外, 1 f(A)∪f(B)=f1(A∪B)=f1 (f(X))=X
这说明X不连通.与定理假设矛盾.
拓扑空间的某种性质P称为有限可积性质,如果任意n>0个拓扑空间X1,X2,...Xn都具有性质p,蕴涵着积空间X1X2...Xn也具有性质p.
例如,容易直接证明,如果拓扑空间X1,X2,...Xn都是离散空间(平庸空间),则积空间X1X2...Xn也是离散空间(平庸空间),因此我们可以说拓扑空间的离散性和平庸性都是有限可积性质.
根据定理3.2.9以及紧随其后的说明可见:假设已知拓扑空间的某一个性质p是一个拓扑不变性质.为了证明性质p是一个有限可积性质我们只要证明任何两个具有性质p的拓扑空间的积空间也是具有性质p的拓扑空间.
定理4.1.9设X1,X2,...Xn是n个连通空间.则积空间X1X2...Xn也是连通空间.
证明 根据前一段中的说明,我们只要对于n=2的情形加以证明.
首先我们指出:如果x(x1,x2),y(y1,y2)X1X2两个点有一个坐标相同,则X1X2有一个连通子集同时包含x和y
不失一般性,设 x1y1
定义映射k:X2X1X2使得对于任何z2X2有k(z2)(x1,z2).
由于
p1k:X2X1是取常值x1的映射,
p2k:X2X2为恒同映射,
它们都是连续映射,其中p1,p2分别是X1X2到第 1和第 2个坐标空间的投射.因此,k是一个连续映射.根据定理4.1.8,k(X2)是连通的.此外易见,k(X2){x1}X2,因此它同时包含 x和y.
现在来证明:X1X2中任何两个点x(x1,x2),y(y1,y2)X1X2同时属于X1X2的某一个连通子集.这是因为这时若令z(x1,y2)X1X2,则根据前段结论,可见有X1X2的一个连通子集Y1同时包含 x和 z,也有X1X2的一个连通子集Y2同时包含y和z.由于z∈Y1Y2,所以根据定理4.1. 6,Y1Y2是连通的,它同时包含x和y.
于是应用定理4.1.7可见X1X2是一个连通空间.
由于n维欧氏空间R是n个实数空间R的笛卡儿积,而实数空间R又是一个连通空间,所以应用这个定理可见,n维欧氏空间R是一个连通空间.
作业: P.116 3. 5. 6. 8. 14.
nn
§4.2 连通性的某些简单应用
本节重点: 掌握实数空间R中的连通子集的”形状”
掌握实数空间R的子集中常见的连通子集与不连通子集.
掌握常见的几种空间的同胚与否的事实.
让我们回忆实数集合R中区间的精确定义:R的子集E称为一个区间,如果它至少包含两个点,并且如果a,b∈E,a<b,则有
[a,b]={x∈R | a≤x≤b}E
读者熟知,实数集合R中的区间共有以下九类:
(-∞,∞),(a,∞),[a,∞),(-∞,a),(-∞,a]
(a,b),(a,b],[a,b),[a,b]
因为,一方面以上九类集合中的每一个显然都是区间;另一方面,如果ER是一个区间,可视E有无上(下)界,以及在有上(下)界的情形下视其上(下)确界是否属于E,而将E归入以上九类之一
在定理4.1.2中我们证明了实数空间R是一个连通空间.由于区间(a,∞),
(-∞,a)和(a,b)都同胚于R(请读者自己写出必要的同胚映射),所以这些区间也都是连通的;由于
(a,)[a,),(,a)(,a]
(a,b)[a,b)[a,b],(a,b)(a,b][a,b](a,b)
根据定理4.1.5可见区间[a,∞),(-∞,a],[a,b),(a,b]和[a,b]都是连通的. 另一方面,假设E是R的一个子集,并且它包含着不少于两个点.如果E不是一个区间,则a,bR,ab[a,b]E, 也就是说,存在a
则可见A和B都是E的非空开集,并且有A∪B=E和A∩B=,因此E不连通.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已经证明了:
定理4.2.1 设E是实数空间R的一个子集.E是包含着不少于两个点的一个连通子集当且仅当E是一个区间.
定理4.2.2设X是一个连通空间,f: X→R是一个连续映射.则f(X)是R中的一个区间.
因此,如果x,y∈X,则对于f(x)与f(y)之间的任何一个实数t(即当f(x)≤f(y)时, f(x)≤t≤f(y);当f(y)≤f(x)时,f(y)≤t≤f(x)),存在z∈X使得f(z)=t.
证明 这个定理的第一段是定理4.1.8和定理4.2.1的明显推论.以下证明第二段.设x,y∈X.如果f(x)=f(y),则没有什么要证明的.现在设f(x)≠f(y),并且不失一般性,设f(x)<f(y).由于f(X)是一个区间,所以[f(x),f(y)]f(X).因此对于任何t,f(x)≤t≤f(y),有t∈f(X),所以存在z∈X,使得f(z)=t.
根据定理4.2.2,立即可以推出数学分析中的介值定理和不动点定理.
定理4.2.3 [介值定理]设f: [a,b]→R是从闭区间[a,b]到实数空间R的一个连续映射.则对于f(a)与f(b)之间的任何一个实数r,存在z∈[a,b]使得f(z)=r.
定理4.2.4[不动点定理]设f:[0,1]→[0,1]是一个连续映射.则存在z∈[0,1]使得f(z)=z
证明 如同数学分析中的证法那样,只须构造F(x)=x-f(x), 再利用介值定理即可证得. 容易证明欧氏平面R中的单位圆周S{(x,y)R|xy1}是连通的.这是因为如果定义映射f: R→R使得对于任意t∈R有f(t)=(cos2πt,sin2πt)∈S,则易于验证f是一个连续映射,并且f(R)=S.因此 S是连通空间R在一个连续映射下的象,所以它是连通的.
1设点x(x1,x2),x(x1,x2)S称为点x的对径点.映射r:SS使得任何[1**********]
x∈S, 有r(x)=-x,称为对径映射.对径映射是一个连续映射,因为它是欧氏平面R到自
2RR在单位圆周上的限制.身的反射l:其中,映射l定义为对于任何x(x1,x2)R,2212
有
l(x)=-x,容易验证(请读者自行验证)是一个连续映射.
定理 4.2.5 [Borsuk-Ulam定理] 设f: S →R是一个连续映射.则在S中存在一对对径点x和-x,使得f(x)=f(-x). 11
证明 (略)
我们已经知道n维欧氏空间R是连通空间,下面进一步指出:
定理 4.2.6 n>1维欧氏空间R的子集R-{0}是一个连通子集,其中0=(0,0,„,0)∈R.
证明 我们只证明 n=2的情形.根据定理 4.1.9,R中的子集(-∞,0)×R和(0,∞)×R都是连通的.由于 2nnn2
(0,)R[0,)R{0}[0,)R(0,)R
所以根据定理4.1.5,R中的子集A=[0,∞)×R-{0}是连通的;同理,子集 B=(-∞,0]×R-{0}是连通的.由于A∩B≠以及A∪B=R-{0},所以根据定理4. 1.6可见,R-{0}是连通的.
一般情形的证明类似,请读者自行补证.
定理4.2.6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参见习题第4题.)
定理4.2. 7欧氏平面R和实数空间R不同胚.
证明 假设R与R同胚,并且设f: R→R是一个同胚.因此对于连续映射 222222
gf|R2{0}:R2{0}R
R-{0}是连通的,我们有g(R{0})R{f(0)}.但根据定理4.2.6,而根据定理4.2.1,
R-{f(0)}是不连通的.这与定理4.1.8矛盾.
定理4.2.7给出了利用拓扑不变性质判定两个空间不同胚的第一个实例.
定理4.2.4,定理4.2.5和定理4.2.7尽管简单但确有意思,特别是这几个定理都有高维“版本”,我们分别陈述如下:
定理 4. 2. 8 [Brouwer不动点定理] 设f:DD是一个连续映射,其中D是n维球体.则存在z∈Dn 22nnn使得f(z)= z.
nm 定理 4.2.9[Borsuk-Ulam定理]设f: SR是一个连续映射,其中n≥m,则
存在x∈Sn 使得f(x)=f(-x).
nm 定理4.2.10如果n≠m,则欧氏空间R和R不同胚.这些定理的证明(除去我们
已经证明过的情形)一般都需要代数拓扑知识,例如同调论或同伦论,请参阅有关的专门书籍.
作业:P.121 4.
§4.3 连通分支
本节重点:掌握连通分支的定义.(即连通”类”的分法)
掌握连通分支的性质(定理4.3.1)
从前面两节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知道一个拓扑空间是否连通给我们处理一些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导致我们去考察一个我们并不知道是否连通的拓扑空间中的“最大”连通子集(即连通分支).
定义4.3.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x,y∈X.如果X中有一个连通子集同时包含x和y,我们则称点x和y是连通的.(注意:是点连通)
根据定义可见,如果x,y,z都是拓扑空间X中的点,则
(1)x和x连通(因为每一个单点集都是连通子集);
(2)如果x和y连通,则y和x也连通;(显然)
(3) 如果x和y连通,并且y和z连通,则x和z连通.(这是因为,这时存在X中的连通子集A和B使得x,y∈A和y,z∈B.从而由于y∈A∩B可见A∪B连通,并且x,z∈A∪B.因此x和z连通.)
以上结论归结为:拓扑空间中点的连通关系是一个等价关系.
定义4.3.2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对于X中的点的连通关系而言的每一个等价类称为拓扑空间X的一个连通分支.
如果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子集.Y作为X的子空间的每一个连通分支称为X的子集Y的一个连通分支.
拓扑空间X≠的每一个连通分支都不是空集;X的不同的连通分支无交;以及X的所有连通分支之并便是X本身.此外,x,y∈X属于X的同一个连通分支当且仅当x和y连通.
拓扑空间X的子集A中的两个点x和y属于A的同一个连通分支当且仅当A有一个连通子集同时包含点x和y.
定理4.3.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C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连通分支.则
(1)如果 Y是X的一个连通子集,并且 Y∩C≠,YC;
(2)C是一个连通子集;
(3)C是一个闭集.
本定理中的条件(1)和(2)说明,拓扑空间的每一个连通分支都是X的一个最大的连通子集.
证明 (1)任意选取x∈ Y∩C.对于任何y∈Y由于x和y连通,故y∈C.这证明YC.
(2)对于任何x,y∈C,根据定义可见,存在X的一个连通子集Yxy使得x,y∈Yxy.显然Yxy∩C≠,故根据(1),YxyC.应用定理4.1.7可知,C是连通的.
(3)由于C连通,根据定理4.1.5,连通.显然,CC。所以根据
(1),C,C.从而C是一个闭集.
但是,一般说来连通分支可以不是开集.例如考虑有理数集Q(作为实数空间R的子空间).设x,y∈Q,x≠y.不失一般性,设x<y.如果Q的一个子集E同时包含x和y,令A=(-∞,r)∩E和B=(r,∞)∩E,其中r是任何一个无理数,x<r<y.此时易见A和B都是Q的非空开集,并且E=A∪B.因此E不连通.以上论述说明E中任何一个包含着多于两个点的集合都是不连通的,也就是说,Q的连通分支都是单点集.然而易见Q中的每一个单点集都不是开集.
记住这个事实:任一个集合A都可以由含于它内部的所有连通分支的并而成(且这些连通分支互不相交).即使是离散空间,它的每一个点自成连通分支,这个结论也成立.
作业: P.123 1. 3. 4. 8.
§4.4局部连通空间
本节重点: 掌握局部连通的定义与性质(定理4.4.1---4.4.3)
掌握连通与局部连通的关系.
引进新的概念之前,我们先来考察一个例子.
例4.4.1在欧氏平面R中令S={(x,sin(1/x)) | x∈(0,1]}.T={0}×[-1,1],其中S被称作拓扑学家的正弦曲线,它是区间(0,1]在一个连续映射下的象,因此是连通的.此外,也容易验证= S∪T,因此 S1= S∪T也是连通的.尽管如此,倘若我们查看S1中的点,容易发现它们明显地分为两类:S中的每一个点的任何一个“较小的”邻域中都包含着一个连通的邻域,而T中的每一个点的任何一个邻域都是不连通的.我们用以下的术语将这两个类型的点区别开来.
定义4.4.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x∈X.如果x的每一个邻域U中都包含着x的某一个连通的邻域V,则称拓扑空间X在点x处是局部连通的.
如果拓扑空间X在它的每一个点处都是局部连通的,则称X是一个局部连通空间. 回到例4.4.1中所定义的拓扑空间S1.容易证明,S1在其属于S的每一个点处是局部连通的,而在其属于T的每一个点处都不是局部连通的.也因此,尽管S1是一个连通空间,但它却不是一个局部连通的空间.
局部连通的拓扑空间也不必是连通的.例如,每一个离散空间都是局部连通空间,但包含着多于两个点的离散空间却不是连通空间.又例如,n维欧氏空间R的任何一个开子空间都是局部连通的(这是因为每一个球形邻域都同胚于整个欧氏空间R,因而是连通的),特别,欧氏空间R本身是局部连通的.另一方面,欧氏空间R中由两个无交的非空开集的并作为子空间就一定不是连通的(请读者自己证明).
此外根据定义立即可见:拓扑空间X在点x∈X处是局部连通的当且仅当x的所有连通邻域构成点x处的一个邻域基,
定理 4.4.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则以下条件等价: nnnn2
(1)X是一个局部连通空间;
(2)X的任何一个开集的任何一个连通分支都是开集;
(3)X有一个基,它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连通的.
证明(1)蕴涵(2).设C是X的一个连通分支,CUTX.如果x∈C,由于U是x的一个邻域,所以当(1)成立时x有一个连通邻域V包含于U.又由于V∩C包含着点x,所以不是空集,根据定理4.3.1可见VC.因此C∈Ux.这证明C是属于它的任何一个点x的邻域,因此C是一个开集.
(2)蕴涵(3).若(2)成立,则X的所有开集的所有连通分支(它们都是开集)构成的集族,由于每一个集合是它的所有连通分支之并,恰是X的一个基.
(3)蕴涵(1).显然.
我们常用到定理4.4.1的一个推论:局部连通空间的每一个连通分支都是开集. 定理4.4.2 设X和Y都是拓扑空间,其中X是局部连通的.又设f: X→Y是一个连续开映射. 则 f(X)是一个局部连通空间.
证明 根据定理4.4.1,可设B是X的一个基,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连通的.对于每一个B∈B,集合f(B)是连通的,并且由于 f是一个开映射,f(B)是 Y中的一个开集,因此也是 f(X)的一个开集.这证明集族B1={f(B)| B∈B}是一个由f(X)的连通开集构成的族.我们指出B1是f(X)的一个基,这是因为,如果U是f(X)中的一个开集,则
f1(U)是X中的一个开集,因此
B1Bf1(U)BB1BUf(f1(U))BB1f(B)
是B1中某些元素之并.于是根据定理4.4.l可知f(X)是局部连通的.
根据定理4.4.2易见,拓扑空间的局部连通性是一个拓扑不变性质.
定理4.4.3设X1,X2,...Xn是n≥1个局部连通空间.则积空间X1X2...Xn也是局部连通空间.
证明 (略)
应用这些定理,有些事情说起来就会简单得多.例如,实数空间R由于所有的开区间构成它的一个基,所以它是局部连通的;n维欧氏空间R是n个R的积空间,所以它也是局部连通的.当然这些事情我们早就知道了.
作业: P.127 1. 2. 3. n
§4.5 道路连通空间
本节重点:掌握道路连通的概念、性质。
掌握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道路连通分支的概念。
掌握R中子集的连通性质。
较之于连通空间的概念,道路连通空间这个概念似觉更符合我们的直觉因而易于理解些.我们先定义“道路”. n
定义4.5.1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从单位闭区间[0,1]→X的每一个连续映射
f: [0,1]→X叫做X中的一条道路,并且此时f(0) 和f(1) 分别称为道路f的起点和终点.当
x=f(0)和y=f(1)时,称f是X中从x到y的一条道路.起点和终点相同的道路称为闭
路,并且这时,它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称为闭路的基点.
如果f是X中的一条道路,则道路f的象集f([0,l])称为 X中的一条曲线或弧,并且
这时道路f的起点和终点也分别称为曲线f([0,1])的起点和终点.
或许应当提醒读者,“道路”这个词在这里所表达的意思已经与我们对它原有的理解颇
有不同,希望读者不要因此而混淆了我们在这里严格定义的道路和曲线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定义4.5.2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如果对于任何x,y,存在着X中的一条从x到y
的道路(或曲线),我们则称X是一个道路连通空间.X中的一个子集Y称为X中的一个
道路连通子集,如果它作为X的子空间是一个道路连通空间.(Y是否道路连通与X是否道
路连通没有关系)
实数空间R是道路连通的.这是因为如果x,y∈R,则连续映射f:[0,1]→R定义为对
于任何t∈[0,1]有f(t)=x+t(y-x),便是R中的一条以x为起点以y为终点的道路、也容易验证
任何一个区间都是道路连通的.
定理4.5.1如果拓扑空间 X是一个道路连通空间,则X必然是一个连通空间.
证明 对于任何x,y∈X,由于X道路连通,故存在从x到y的一条道路f:[0,l]→X
这时曲线f([0,1]),作为连通空间[0,l]在连续映射下的象,是X中的一个连通子集,并且
我们有x,y∈f([0,1]).因此根据定理4.1.7可见X是一个连通空间。
连通空间可以不是道路连通的.我们已经指出例4.4.l中的S1是一个连通空间.不
难证明(留作习题,见习题第3题)它不是道路连通的.
道路连通与局部连通之间更没有必然的蕴涵关系、例如离散空间都是局部连通的,然而
包含着多于两个点的离散空间不是连通空间,当然也就不是道路连通空间了.
定理4.5.2设X和Y是两个拓扑空间,其中X是道路连通的,f: X→Y是一个连续
映射. 则 f(X)是道路连通的.
证明 设y1,y2f(X),x1,x2Xf(x1)y1,f(x2)y2 .由于X是道路连通
的,故X中有从x1到x2的一条道路g:[0,1]→X.易见,映射h:[0,1]→f(X),定义为对
于任意t∈[0,1]有h(t)=fg(t),是f(X)中从y1到y2的一条道路.这证明f(X)是
道路连通的.
根据定理4. 5.2可见,空间的道路连通性是一个拓扑不变性质,也是一个可商性质.
定理4.5.3 设X1,X2,...Xn是n≥1个道路连通空间.则积空间X1X2...Xn也
是道路连通空间.
证明 我们只需要对n=2的情形加以证明.
设x(x1,x2),y(y1,y2)X1X2对于i=l,2,由于Xi是道路连通空间,故在Xi
中有从xi到yi的一条道路fi:[0,1]→Xi.定义映射 f:[ 0,1]→ X1X2,使得对于
任何t∈[0,l] 有f(t)=(f1(t),f2(t)).容易验证(应用定理3.2. 7)f是连续的,并且
有f(0)=x, f(1)=y.这也就是说f是X1X2中从x到y的一条道路.这证明 X1X2是一个道路连通空间.
作为定理4.5.3的一个直接的推论立即可见:n维欧氏空间R是一个道路连通空间.(这个结论也容易直接验证.)
为了今后的需要我们证明以下引理,
定理4.5.4 [粘结引理] 设A和B是拓扑空间X中的两个开集(闭集),并且有X=A∪B.又设Y是一个拓扑空间,f1:A→Y和f2:B→Y是两个连续映射,满足条件: f1|ABf2|AB
定义映射f: X→Y使得对于任何x∈X,
f(x)=
则f是一个连续映射.
证明 首先注意,由于f1|ABf2|AB,映射f的定义是确切的.因为当x∈A∩B时,
有f1(x)f2(x)
其次,我们有:对于Y的任何一个子集Z有
f
11nxAf1(x) xBf2(x)(Z)f11(Z)f21(Z) 1这是由于f1(Z)f(Z)A,f21(Z)f1(Z)B
11现在设U是Y的一个开集.由于f1,f2都连续,所以f1(U),f2(U)分别是A和B
的开集.然而A和B都是X的开集,所以f1(U),f2(U)也都是 X的开集.因此 11
f1(Z)f11(Z)f21(Z)是X的一个开集.这便证明了f是一个连续映射.
当A和B都是X的闭集时,证明是完全类似的.
我们现在按建立连通分支概念完全类似的方式建立道路连通分支的概念.
定义 4. 5.3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x,y∈X.如果X中有一条从x到y的道路,我们则称点x和y是道路连通的.(注意:是”点”道路连通)
根据定义可见,如果x,y,z都是拓扑空间X中的点,则
(1)x和x道路连通;(因为取常值的映射f: [0,1]→X(它必然是连续的)便是
一条从x到x的道路.)
(2)如果x和y连通,则y和x也连通;(设f:[0,1]→X是X中从x到y的一条道路.定义映射 j:[0,l]→X,使得对于任何t∈[0,l]有j(t)=f(1-t).容易验证j是一条从y到x的道路.)
(3) 如果x和y连通,并且y和z连通,则x和z连通.(设f1,f2:[0,1]→X分别是
X中从x到y和从y到z的道路.定义映射f:[0,1]→X使得对于任何t∈[0,l],
f(t)t[0,1/2]f1(2t) t[1/2,1]f2(2t1)
应用粘结引理立即可见f是连续的,此外我们有f(0)=f1(0)=x和f(1)=f2(1)=z.因此f是从x到z的一条道路.)
以上结论归结为:拓扑空间中点的道路连通关系是一个等价关系.
定义4.5.4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对于X中的点的道路连通关系而言的每一个等价类称为拓扑空间X的一个道路连通分支.
如果Y是拓扑空间X的一个子集.Y作为X的子空间的每一个道路连通分支称为X的子集Y的一个道路连通分支.
拓扑空间X的每一个道路连通分支都不是空集;X的不同的道路连通分支无交;以及X的所有道路连通分支之并便是X本身.此外,x,y∈ X属于X的同一个道路连通分支当且仅当x和y道路连通.
拓扑空间X的子集A中的两个点x和y属于A的同一个道路连通分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中有一条从x到y的道路.
根据定义易见,拓扑空间中每一个道路连通分支都是一个道路连通子集;根据定理
4.5.1,它也是一个连通子集;又根据定理4.3.l,它必然包含在某一个连通分支之中. 作为定理4.5.l在某种特定情形下的一个逆命题,我们有下述定理:
定理4.5.5 n维欧氏空间R的任何一个连通开集都是道路连通的.
证明 首先我们注意n维欧氏空间R中的任何一个球形邻域都是道路连通的,这是因为它同胚于n维欧氏空间R本身.
其次证明 n维欧氏空间R的任何一个开集的任何一个道路连通分支都是一个开集:设U是R的一个开集,C是U的一个道路连通分支.设x∈C.由于U是一个包含x的开集,所以也包含着以x为中心的某一个球形邻域B(x,ε).由于球形邻域B(x,ε)是道路连通的,并且B(x,ε)∩C包含着x,故非空,这导致B(x,ε) C.所以C是一个开集. 最后,设V是R的一个连通开集.如果V,则没有什么要证明的.下设V.V是它的所有道路连通分支的无交并,根据前一段中的结论,每一个道路连通分支都是开集.因此如果V有多于一个道路连通分支,易见这时V可以表示为两个无交的非空开集之并,因此V是不连通的,这与假设矛盾。因此V只可能有一个道路连通分支,也就是说V是道路连通的.
推论4.5.6 n维欧氏空间R中任何开集的每一个道路连通分支同时也是它的一个连通分支.
证明 由于n维欧氏空间R是一个局部连通空间,根据定理4.4.1,它的任何开集nnnnnnnn
的任何连通分支都是开集.根据定理4.5.5,R的任何开集的任何连通分支都是道路连通的,因此包含于这个开集的某一个道路连通分支之中.另一方面.任何一个集合的道路连通分支,由于它是连通的,所以包含于这个集合的某一个连通分支之中.因此,本推论的结论成立. 通过引进局部道路连通的概念,定理4.5.5和推论4.5.6的结论可以得到推广.(参见习题5.)
作业: P.132 1. 2.
本章总结:(1)有关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均为某个集合的概念,与这个集合的
母空间是否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无关。
(2)掌握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3)记住R中的哪些子集是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的。
(4)连通、局部连通、道路连通分支是一个分类原则,即每个集合都是若
干个某某分支的并,任两个不同的分支无交,每个分支非空。若两个分支有交,则必是同一个分支。
(5)连通是本章的重点。
(6)掌握证明连通、不连通及道路连通的方法。特别注意反证法。
(7)掌握连通性、局部连通性、道路连通是否是连续映射所保持的、有限
可积的、可遗传的。
nn
半期复习
主要复习两个内容:拓扑学研究的思路与成果;常见证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与成果
1.预备知识:
(1)集合的三种运算的定义与证明方法:
并、交、差:A∪B、A∩B、A-B
(2)在映射f之下,集合的并、交、差的象有什么特点?
f(A∪B)=f(A)∪f(B)
f(A∩B)f(A)∩f(B) 当f为单射时,取等号
f(A-B)f(A)-f(B) 当f为单射时,取等号
(3)集合的并、交、差运算关于f的原象有什么特点?
一句话:保持运算。即
f
f11(AB)f1(A)f1(B)(AB)f1(A)f1(B)
f1(AB)f1(A)f1(B)
(4)f(f
f11(A))A f满时取等号 (f(A))A f单时取等号
(5)等价关系、等价类的定义,作用
等价类是一种分类方法,将等价类看成一个元素,所有这样元素的集合就是原集
合的商集。
(5)有限集与无限集、可数集与不可数集大不相同。
2.拓扑空间
(1)度量空间、球形邻域、开集、连续映射的定义。
(2)拓扑空间的定义
拓扑空间是所有数学空间中最基础的空间(是所有数学空间的交集)它只具有开
集。
(3)模仿实数空间,在拓扑空间中引进实数空间的性质。
定义了邻域、闭集、闭包、凝聚点、导集
定义了连续映射,并利用闭集、闭包给出了连续映射的等价命题。
(4)模仿高等代数,给出了基的概念。
(5)定义了序列及极限点。
思路:模仿实数空间,在拓扑空间中引进实数空间的性质。同时也剖析了实数空间,使
我们对实数空间的认识更深刻。
因此,我们在研究各种性质时,应不断探讨:R中是否具有这种性质?与R中的相应性
质有何区别?
3.从拓扑空间构造新的拓扑空间
(1)子空间的定义,子空间中开集、闭集、闭包、导集、邻域的结构。
(2)积空间极其基的概念。
(3)商空间的定义
4.关于连通性
(1)不连通与连通的概念。这概念只是关于子集本身的性质,与母空间、子空间无关。
(2)如何判断连通与不连通?
(3)R中连通子集的性质。
(4)局部连通、道路连通的定义及三种连通之间的蕴涵关系。
(5)将一般空间中的点按连通、道路连通分类,即连通分支、道路连通分支。
(6)R中子集的的连通性
(7)连续映射对三种连通空间的象的影响。
二.常见证明方法
1.证明集合包含 xAxBABxBxA
相等 ABABBA
2.证明连续映射:反射开集、闭集、邻域
3.证明开集:定理2.3.1。在连续映射下,是否是开集的原象?
4.证明基:定义及定理2.6.2
5.证明凝聚点;xd(A)Uux,U(A{x})
证明不是凝聚点:xd(A)UuxU(A{x})
证明闭包:xUux,UA
6.证明序列收敛于x,用定义;证明序列收敛,用反证法.
7.证明连通,常用反证法,导出某个隔离子集是空集.
n
8.常在一个集合关系式的两边同取f、f
9.常用反证法
复习参考: 1、闭包等
一. 判断题(每小题3分)
1. 集合X的一个拓扑有不只一个基,一个基也可以生成若干个拓扑
( )
2. 拓扑空间中任两点的距离是无意义的.( )
3. 实数集合中的开集,只能是开区间,或若干个开区间的并.( )
4. T1、T2是X的两个拓扑,则T1UT2是一个拓扑.( )
5. 平庸空间中任一个序列均收敛,且收敛于任一个点。( )
6. 从(X,T1)到(X,T2)的恒同映射必是连续的。( )
7. 拓扑空间中的连通分支是既开又闭的子集。( )
8. (X,T)为平庸空间,YX,则子空间Y的拓扑为
{Y,}。( )
二.填空题:(每空格4分)
1. X=Z+,T={Z1,Z2,…Zn…},其中Zn={n,n+1,n+2,…},
则包含3的所有开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含3的所有闭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含3的所有邻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A={1,2,3,4,5}
则A的导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闭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设X为度量空间,x∈X,则d({x})=______________
三.证明题(52分):
1. 设X有拓扑T1,T2,…Tn,则∩Ti也是拓扑.
2. 度量空间中收敛序列的极限是唯一的.
3.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B是一个基,x∈X,则
Bx={B∈B|x∈B}是点x处的一个邻域基.
4. 在欧氏平面R2中令Y={(0,y)|y∈R}∪{(x,0)|x∈R},证明:Y与实数空间R
不同胚.(提示:用反证法)
5. 设f:XY的连续映射,X为道路连通空间,则f(X)也为道路连通空间.
复习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
1.集合X的一个拓扑有不只一个基,一个基也可以生成若干个拓扑( × )
2.拓扑空间中任两点的距离是无意义的.( √ )
3.实数集合中的开集,只能是开区间,或若干个开区间的并.( × )
4.T1、T2是X的两个拓扑,则T1UT2是一个拓扑.( × )
5.平庸空间中任一个序列均收敛,且收敛于任一个点。( √ )
6.从(X,T1)到(X,T2)的恒同映射必是连续的。( × )
7.拓扑空间中的连通分支是既开又闭的子集。( × )
8.(X,T)为平庸空间,YX,则子空间Y的拓扑为
{Y,}。( √ )
二.填空题:(每空格4分)
1.X=Z+,T={Z1,Z2,…Zn…},其中Zn={n,n+1,n+2,…},
则包含3的所有开集为Z1,Z2,Z3
包含3的所有闭集为Z1,Z4/,Z5/,Z6/,...
包含3的所有邻域为Z1,Z2,Z3,{1}Z3
设A={1,2,3,4,5}
则A的导集为{1,2,3,4}
A的闭包为2.设X为度量空间,x∈X,则d({x})=
三.证明题(52分):
1. 设X有拓扑T1,T2,...Tn,in1Ti也是拓扑.
证:
(1)X,Ti,i1,2,...n,X,in1Ti
(2)A,Bin1Ti,A,BTi,i1...n.ABTi,i1...n,ABin1Ti ~~n~ATi,i1...n,~Ai1Ti(3)Tin1Ti,TTi,i1...n,ATAT
所以in1Ti也是拓扑.
2.度量空间中收敛序列的极限是唯一的.
证:设{xi}iZ→x, {xi}iZ→y,则B(x,ρ(x,y)/3)∩B(y,ρ(x,y)/3)=.
对于B(x,ρ(x,y)/3),存在N1>0,当i>N1时有xi B(x,ρ(x,y)/3)
对于B(y,ρ(x,y)/3),存在N2>0,当i>N2时有xi B(y,ρ(x,y)/3)
取N=max{N1,N2},则当i>N时有xi B(x,ρ(x,y)/3)∩B(y,ρ(x,y)/3) 与B(x,ρ(x,y)/3)∩B(y,ρ(x,y)/3)=.矛盾
3.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B是一个基,x∈X,则
Bx={B∈B|x∈B}是点x处的一个邻域基.
见P.82 定理2.6.7
4.在欧氏平面R2中令Y={(0,y)|y∈R}∪{(x,0)|x∈R},证明:Y与实数空间R不同胚.(提示:用反证法)
证:设Y与实数空间R同胚.则仍有Y-{0,0}与R-{0}同胚.但Y-{0,0}有四个连通分支,而R-{0}却只有两个连通分支.而连通性是拓扑不变的,得到矛盾.所以Y与实数空间R不同胚.
5.设f:XY的连续映射,X为道路连通空间,则f(X)也为道路连通空间.
见P.129 定理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