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山之战
公元1232年,蒙古政权发动了对金国的最后总攻。而三峰山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年,是蒙古灭金的一个重大战役。金军最后的精锐——“忠孝军”,在此役中全军覆没。1230年,窝阔台确定了灭金战略:由其本人率中路军,攻金的河中府,直下洛阳;蒙将斡陈那颜率左路军直下济南;窝阔台的弟弟拖雷率右路军由宝鸡南下,借道南宋境内,沿汉水出唐州,邓州,次年春季全军会师汴京。同年九月,蒙古三路大军齐发.次年正月,窝阔台军占领郑州,其前锋部队已抵达开封城下,金哀宗连忙让完颜合达部回师救援。由于金人没有想到蒙古人会绕道宋境,战前准备不足。忠孝军为了能够迅速驰援,轻装行军,将大批粮草辎重留在驻地,仅携带三日的干粮便上路了。忠孝军在钧州以南的三峰山遭到拖雷大军的追击,原本三日的路程整整走了七天。前面又遇到窝阔台部的阻截,顿时陷入蒙古军的重围之中。当时正值大雪天气,金军粮草用尽,人困马乏,刀枪上又蒙雪结冰,战斗力大减。蒙军围而不战,轮番休整,而后有意让开通往钧州的一条路,等金军从这条道北上突围时,突然发起致命一击,金军顿时全线崩溃。15万人马几乎全部被英勇的蒙古军所歼灭, 移剌蒲阿和完颜陈和尚被蒙军俘虏,拒绝了蒙古人的劝降,不屈被杀。 完颜合达率残部退入钧州城内,蒙军围城,金军寡不敌众,城旋继被攻克,他力战而死。三峰山之战是蒙金战争期间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经此战,金军不仅精锐尽失,还损失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两位主帅和完颜陈和尚等主要的将领,至此,金朝已经是摇摇欲坠,离覆灭不远了。
秋蝉曰:
蒙古军擅长奇袭,士卒虽然勇悍,却常常不跟敌人硬碰硬,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联宋灭金”的策略,是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的遗言。此是一战略上之大布局。此一着孤立了金国,使其无援可持,不给自己同时树敌和孤立敌人,是蒙古人的政治智慧。在战术上,采取的仍然是“声东击西”、“围点打援”之奇袭战术。而在作战目标上,则以消灭金国最后之有生力量为目标。窝阔台军攻击金国都城开封,攻敌之必救。逼迫金哀宗调忠孝军回援,完成了对敌人之战场调动。托雷军则作为主力,绕道宋国,出现在忠孝军的背后,一是完成了战略上之包围,二是形成尾随追击之态势,三是因为其突然性,大大打击了金军之士气。此时托雷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抓住其粮草不足的弱点不断的骚扰、迟滞金军的行军。待其粮尽兵乏之际再一举歼灭。对战场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宋国与蒙古联合灭金,实是一大错着。联强灭弱,其实也是最终孤立了自己。金国一灭唇亡齿寒,宋的覆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宋金虽是世仇,然而在国与国之间是没有感情可言的,只有利益。只是南宋朝廷偏安已久,不思进取,只求苟且。君臣皆鼠目寸光,但顾眼前,不亡待何?
三峰山之战
公元1232年,蒙古政权发动了对金国的最后总攻。而三峰山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年,是蒙古灭金的一个重大战役。金军最后的精锐——“忠孝军”,在此役中全军覆没。1230年,窝阔台确定了灭金战略:由其本人率中路军,攻金的河中府,直下洛阳;蒙将斡陈那颜率左路军直下济南;窝阔台的弟弟拖雷率右路军由宝鸡南下,借道南宋境内,沿汉水出唐州,邓州,次年春季全军会师汴京。同年九月,蒙古三路大军齐发.次年正月,窝阔台军占领郑州,其前锋部队已抵达开封城下,金哀宗连忙让完颜合达部回师救援。由于金人没有想到蒙古人会绕道宋境,战前准备不足。忠孝军为了能够迅速驰援,轻装行军,将大批粮草辎重留在驻地,仅携带三日的干粮便上路了。忠孝军在钧州以南的三峰山遭到拖雷大军的追击,原本三日的路程整整走了七天。前面又遇到窝阔台部的阻截,顿时陷入蒙古军的重围之中。当时正值大雪天气,金军粮草用尽,人困马乏,刀枪上又蒙雪结冰,战斗力大减。蒙军围而不战,轮番休整,而后有意让开通往钧州的一条路,等金军从这条道北上突围时,突然发起致命一击,金军顿时全线崩溃。15万人马几乎全部被英勇的蒙古军所歼灭, 移剌蒲阿和完颜陈和尚被蒙军俘虏,拒绝了蒙古人的劝降,不屈被杀。 完颜合达率残部退入钧州城内,蒙军围城,金军寡不敌众,城旋继被攻克,他力战而死。三峰山之战是蒙金战争期间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经此战,金军不仅精锐尽失,还损失了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两位主帅和完颜陈和尚等主要的将领,至此,金朝已经是摇摇欲坠,离覆灭不远了。
秋蝉曰:
蒙古军擅长奇袭,士卒虽然勇悍,却常常不跟敌人硬碰硬,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联宋灭金”的策略,是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的遗言。此是一战略上之大布局。此一着孤立了金国,使其无援可持,不给自己同时树敌和孤立敌人,是蒙古人的政治智慧。在战术上,采取的仍然是“声东击西”、“围点打援”之奇袭战术。而在作战目标上,则以消灭金国最后之有生力量为目标。窝阔台军攻击金国都城开封,攻敌之必救。逼迫金哀宗调忠孝军回援,完成了对敌人之战场调动。托雷军则作为主力,绕道宋国,出现在忠孝军的背后,一是完成了战略上之包围,二是形成尾随追击之态势,三是因为其突然性,大大打击了金军之士气。此时托雷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抓住其粮草不足的弱点不断的骚扰、迟滞金军的行军。待其粮尽兵乏之际再一举歼灭。对战场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宋国与蒙古联合灭金,实是一大错着。联强灭弱,其实也是最终孤立了自己。金国一灭唇亡齿寒,宋的覆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宋金虽是世仇,然而在国与国之间是没有感情可言的,只有利益。只是南宋朝廷偏安已久,不思进取,只求苟且。君臣皆鼠目寸光,但顾眼前,不亡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