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中的教育作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原了学生评价的本质,是手段而非目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我们努力扭转过去过分强调以某次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片面认识,而要把学生的发展看做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使评价真正变为学生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手段。   开展培训,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发展   学生本人参与到自我评价中,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发展状况等定期进行反思,这种转变将有利于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学生指导中心在高一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全面介绍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从高中生活伊始就树立“我是学习主体”、“发展是我自己的事情”的意识,时时关注自身发展,事事对自己负责。同时,在高中三个年级都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利用每周一节固定课时,向学生宣讲生涯规划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展,挖掘潜能,确立面向未来的生涯发展目标,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科学决策,在行动中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调整理念,让他人评价促进学生成长   我们通过年级教师会、班主任会、家长会和班会等形式,向参与学生评价工作的多元评价主体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念的宣讲和评价方法的培训。   学校借助年级家长会,向家长宣讲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义,评价结果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等,与家长达成共识。学校还要求家长在全面了解孩子发展状况的前提下,每学期给孩子撰写一次家长寄语。   同伴互评主要侧重于“思想道德”和“合作与交流”。从班级建立伊始,就要确定以自然组为单位的互评小组和组员分工。自然小组成员便于班级管理和评价的实施,评价主体与被评价者接触比较频繁,联系比较密切。由小组成员参与这两方面的评价将有助于补充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平等意识,发挥民主监督的力量。   成长记录,真实全面地呈现发展轨迹   我校设计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对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的有益补充。成长记录袋是把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性的、有代表性的信息及时记入其中,是多主体评价和共同构建评价结果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成长记录袋中主要包括《北京市学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评价手册》和反映个性、特长发展的各种实物证明材料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北京市学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评价手册》。包括:填写说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学生特长及获奖情况记录表,班主任综合性评语和家长寄语五个部分。   第二部分:反映个性、特长发展的各种实物证明材料。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定期汇总证明材料,包括学生的优秀作品、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表扬信和图片资料等。我们特别设计了“北京市育才学校高中学生特长发展证明申请、确认表”,让那些有一定优势特长却没有获得过任何奖励的学生,通过在校内请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其在某方面有优于他人的特长或经历,同样可以存放于成长记录袋中作为发展成果。于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校内外各种比赛和主题教育活动,丰富自己的经历,发现自己潜能的人越来越多了。此部分是对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的补充和实物证明,是学生在共性发展基础上,体现个性发展和社会竞争力的提高。■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原了学生评价的本质,是手段而非目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我们努力扭转过去过分强调以某次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片面认识,而要把学生的发展看做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使评价真正变为学生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手段。   开展培训,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发展   学生本人参与到自我评价中,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发展状况等定期进行反思,这种转变将有利于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学生指导中心在高一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全面介绍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从高中生活伊始就树立“我是学习主体”、“发展是我自己的事情”的意识,时时关注自身发展,事事对自己负责。同时,在高中三个年级都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利用每周一节固定课时,向学生宣讲生涯规划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展,挖掘潜能,确立面向未来的生涯发展目标,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科学决策,在行动中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调整理念,让他人评价促进学生成长   我们通过年级教师会、班主任会、家长会和班会等形式,向参与学生评价工作的多元评价主体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念的宣讲和评价方法的培训。   学校借助年级家长会,向家长宣讲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义,评价结果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等,与家长达成共识。学校还要求家长在全面了解孩子发展状况的前提下,每学期给孩子撰写一次家长寄语。   同伴互评主要侧重于“思想道德”和“合作与交流”。从班级建立伊始,就要确定以自然组为单位的互评小组和组员分工。自然小组成员便于班级管理和评价的实施,评价主体与被评价者接触比较频繁,联系比较密切。由小组成员参与这两方面的评价将有助于补充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也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平等意识,发挥民主监督的力量。   成长记录,真实全面地呈现发展轨迹   我校设计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对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的有益补充。成长记录袋是把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性的、有代表性的信息及时记入其中,是多主体评价和共同构建评价结果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成长记录袋中主要包括《北京市学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评价手册》和反映个性、特长发展的各种实物证明材料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北京市学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评价手册》。包括:填写说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学生特长及获奖情况记录表,班主任综合性评语和家长寄语五个部分。   第二部分:反映个性、特长发展的各种实物证明材料。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定期汇总证明材料,包括学生的优秀作品、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表扬信和图片资料等。我们特别设计了“北京市育才学校高中学生特长发展证明申请、确认表”,让那些有一定优势特长却没有获得过任何奖励的学生,通过在校内请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其在某方面有优于他人的特长或经历,同样可以存放于成长记录袋中作为发展成果。于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校内外各种比赛和主题教育活动,丰富自己的经历,发现自己潜能的人越来越多了。此部分是对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的补充和实物证明,是学生在共性发展基础上,体现个性发展和社会竞争力的提高。■


相关内容

  • 热点 |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基于主体性发展理论的视角
  • 文 | 陈朝晖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刘志军 河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综合素质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实现积极主动的发展.然而学校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常常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导致综合素质评价 ...

  • 优化学生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优化学生评价方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进程中,教育评价改革已越来越备受关注.新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学生评价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教师评价和对学校评价的结果,而对教师的评价又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的 ...

  • 重庆市普通高中素质评价方案
  • 渝教基[2011]15 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 关于印发<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方案(试行) 方案(试行)>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教委,市教育考试院,市教科院,市教育评估院, 市技装中心,委直属中学: 为配合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 指导和规范高中学 生综合 ...

  • 我谈初中综合素质评价
  • 转变观念,以激励前行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政策,是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才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 ...

  • 让小学生手册的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甘露_李嘉
  • 教育管理 ◆李 嘉 表扬和批评中,引导学生反思,促进学生行为的改进,达到了促发展.促成长的评价目标,从而使评价的这种激励功能在教育中充分表现. "评".在<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3.多种评价主体因材施 册>中,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阶段过程化和评价主体民主 ...

  • 综合评价伴学生健康成长
  • 浅谈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摘要] 基于现代教育理论,评价方式应该体现着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人为本",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要从观念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 ...

  •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阶段工作总结
  •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阶段工作总结 综合素质评价活动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作为滨州市课改带头学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精神,落实教育局实施课程改革的意见,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中.做 ...

  • 厦门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指导意见
  • (讨论稿)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使高中新课程在规范有序的推进过程中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本监控指导意见.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指导思想及目的意义 1.质量监控 ...

  •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
  •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一)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