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骆驼评级体系的我国银行资本充足性分析

  摘要:银行的自有资本一直以来都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至新巴塞尔协议以来,各国均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本文通过运用骆驼评级体系,对交通银行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评级,再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针对行的提出解决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性 骆驼评级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083-01   前言:资本充足率一直是保证银行正常经营活动的关键,下面将以骆驼评级体系中资本评级为依据,结合交通银行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对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进行分析。   一、资本充足率   鉴于2010年下半年银监会的要求,各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交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达到256.37%,比年初提高70.5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9.27%,符合监管要求。   单从数值上看,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足够了的,但若进行横向比较,“香港的银行平均CAR高达16%,新加坡的银行平均CAR为14%。在OECD国家,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也是在10%以上。”由此看来交行12.44%的资本充足率是相当而言并不算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负2.98%到现在的12%,已经是做的很好的了。   二、加权风险资产的规模分析   2011年末,交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净额同比2010年增长了17.25%,同比2009年增长了50.13%。   与此同时存放央行款项平均余额同比增幅达33.68%,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比上年增加人民币24.81亿元。存款准备金额增幅大于风险加权资产金额增幅主要是由于2010年下半年以来,央行曾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可见,其资本风险并没有因此而增加。   三、财务指标分析   2011年,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好转,交通银行经营业绩也随之继续增长,核心财务指标保持较好的水平。如上表所示,截至2011年末,交行资产总额达到人民币46,111亿元,较年初增长16.69%。客户存款较年初增长14.48%;客户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4.52%;人民币存贷款市场份额继续提升,保持同业先进水平。   由于加入世贸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但从交通银行这三年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国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整体经济水平的好转,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银行业也逐渐好转起来。   四、留存政策   2010年度及2011年度,在资本补充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以及实施再融资的背景下,交通银行向下调低了现金分红水平,让更多留存利润用于补充资本金,以减少外部融资的规模,减少对资本市场的冲击,进而为股东提供更好的回报。   最近三年,交通银行的未分配利润全部用于补充核心资本,用以支持核心业务的发展。在银监会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的情况下,交通银行通过减少现金分红来补充核心资本,而不是通过外部融资增发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有利于银行自身的管理,避免股权过度分散。但另一方面却也是侵害了股东的当前利益,有可能会导致股东“用脚投票”。   不过总的来说,交通银行的留存政策并没有不妥之处,减少当前期的现金分红用以银行自身的长期发展,对银行本身是有利的。   六、总结及建议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可以发现,交通银行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经计算交通银行2011年的基本资本比率为5.89%,权益乘数为16.96%,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区间之内,而股利支付率略微有点低,仅有14.41%,但也符合国家不超过50%的要求。   由于我国面临经济体制的转型,一方面GDP增长迅速,国民储蓄率高,另一方面有关金融监管方面还不完善,存在许多空白地带。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来,目前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性还是不够的,有必要继续增加资本充足率:   (1)拓宽筹资渠道,借助外部力量增加核心资本。这里指的主要是增加实收资本这一方面。通过增发股票,或者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增加实收资本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但这样也会引起股权的分散,不利于银行内部自身的管理。尤其是像交通银行此类银行,国家是不会轻易允许私人或者国外机构掌握控股权的。   (2)改变资本结构,增加附属资本比例。附属资本在风险性上要高于核心资本,但就我国现实情况看来我国银行业的附属资本比率过低,导致资本结构单一,这而是不利于银行发展的。   (3)进行内部整改,提高利润率,增加盈余公积。银行要发展,主要还是得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有效的内部机制,增强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通过盈利转增核心资本,这才是银行增加资本充足率的首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德胜,姚伟峰,冯宗宪: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4   [2]胡祖六:资本充足率平均12% 中国银行业资本过多吗?[M].21世纪经济报道,2006   [3]周好文,何自云:商业银行管理[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摘要:银行的自有资本一直以来都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至新巴塞尔协议以来,各国均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本文通过运用骆驼评级体系,对交通银行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评级,再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针对行的提出解决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性 骆驼评级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083-01   前言:资本充足率一直是保证银行正常经营活动的关键,下面将以骆驼评级体系中资本评级为依据,结合交通银行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对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进行分析。   一、资本充足率   鉴于2010年下半年银监会的要求,各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交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达到256.37%,比年初提高70.5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4%和9.27%,符合监管要求。   单从数值上看,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足够了的,但若进行横向比较,“香港的银行平均CAR高达16%,新加坡的银行平均CAR为14%。在OECD国家,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也是在10%以上。”由此看来交行12.44%的资本充足率是相当而言并不算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负2.98%到现在的12%,已经是做的很好的了。   二、加权风险资产的规模分析   2011年末,交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净额同比2010年增长了17.25%,同比2009年增长了50.13%。   与此同时存放央行款项平均余额同比增幅达33.68%,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比上年增加人民币24.81亿元。存款准备金额增幅大于风险加权资产金额增幅主要是由于2010年下半年以来,央行曾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可见,其资本风险并没有因此而增加。   三、财务指标分析   2011年,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好转,交通银行经营业绩也随之继续增长,核心财务指标保持较好的水平。如上表所示,截至2011年末,交行资产总额达到人民币46,111亿元,较年初增长16.69%。客户存款较年初增长14.48%;客户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4.52%;人民币存贷款市场份额继续提升,保持同业先进水平。   由于加入世贸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但从交通银行这三年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国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整体经济水平的好转,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银行业也逐渐好转起来。   四、留存政策   2010年度及2011年度,在资本补充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以及实施再融资的背景下,交通银行向下调低了现金分红水平,让更多留存利润用于补充资本金,以减少外部融资的规模,减少对资本市场的冲击,进而为股东提供更好的回报。   最近三年,交通银行的未分配利润全部用于补充核心资本,用以支持核心业务的发展。在银监会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的情况下,交通银行通过减少现金分红来补充核心资本,而不是通过外部融资增发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有利于银行自身的管理,避免股权过度分散。但另一方面却也是侵害了股东的当前利益,有可能会导致股东“用脚投票”。   不过总的来说,交通银行的留存政策并没有不妥之处,减少当前期的现金分红用以银行自身的长期发展,对银行本身是有利的。   六、总结及建议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可以发现,交通银行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经计算交通银行2011年的基本资本比率为5.89%,权益乘数为16.96%,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区间之内,而股利支付率略微有点低,仅有14.41%,但也符合国家不超过50%的要求。   由于我国面临经济体制的转型,一方面GDP增长迅速,国民储蓄率高,另一方面有关金融监管方面还不完善,存在许多空白地带。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来,目前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性还是不够的,有必要继续增加资本充足率:   (1)拓宽筹资渠道,借助外部力量增加核心资本。这里指的主要是增加实收资本这一方面。通过增发股票,或者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增加实收资本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但这样也会引起股权的分散,不利于银行内部自身的管理。尤其是像交通银行此类银行,国家是不会轻易允许私人或者国外机构掌握控股权的。   (2)改变资本结构,增加附属资本比例。附属资本在风险性上要高于核心资本,但就我国现实情况看来我国银行业的附属资本比率过低,导致资本结构单一,这而是不利于银行发展的。   (3)进行内部整改,提高利润率,增加盈余公积。银行要发展,主要还是得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有效的内部机制,增强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通过盈利转增核心资本,这才是银行增加资本充足率的首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德胜,姚伟峰,冯宗宪: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4   [2]胡祖六:资本充足率平均12% 中国银行业资本过多吗?[M].21世纪经济报道,2006   [3]周好文,何自云:商业银行管理[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内容

  •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答案
  •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股东掠夺:简单地说,股东掠夺就是股东利用破产牟利的行为. 2.非红利掠夺:非红利掠夺方式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贷款方式进行的掠夺. 假定E0为股东的投资额,C1是股东从本银行贷出款项的余额(包括股东自己的企业和关联 ...

  • 银行金融知识
  • 银行金融知识 什么是银团贷款? 银团贷款又称为辛迪加贷款,以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为特征的银行联合信贷经营形式,在国家投资信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银团贷款的当事人为借款人和参加银团的各家银行,后者又可以分为牵头行,代理行和参与行.银团贷款不仅分散了贷款风险而且又为企业筹集巨额资金开辟了渠道,现在已经成 ...

  • 国际评级公司对中国银行业评级情况述评
  • 国际评级公司对中国银行 业评级情况述评 2003年11月26日国际著名评级公司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公布了对中国12家商业银行(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这12家银行无一达到投资级别(BBB级)全部被定为较低等级随后另一国际著名评级公司穆迪公司(Moody' ...

  •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
  •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 1.什么是银团贷款? 银团贷款又称为辛迪加贷款,以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为特征的银行联合信贷经营形式,在国家投资信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银团贷款的当事人为借款人和参加银团的各家银行,后者又可以分为牵头行,代理行和参与行.银团贷款不仅分散了贷款风险而且又为企业筹集巨额资金开辟了渠道,现 ...

  • 我国国有控股银行和非控股银行效能比较研究
  •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水平:有国家控股的四大行,也有非控股的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诸多商业银行.那么各方监管下的不同主体效能都是如何的呢?采用国际通用准则――CAMEL法,对我国国有控股银行和非控股银行的效能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得出二者谁的效能更高些以及产生这一结 ...

  • 风险管理4
  • 第 5 章 操作风险管理 5.1 操作风险识别(要求不高,只需做到一一对应) 风险管理是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所指操作风险包括一些法律风险,但不包括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 5.1.1 人员因素 1.内部欺诈 2.失职违规 3.知识/技能匮乏:含欺诈项 4 ...

  • 21.银行监管目标.方法
  • 银行监管目标 银行监管目标具体化 银行的监管目标有以下五个方面: 1. 保护存款人和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2. 增强市场信心 3. 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 4. 减少金融犯罪 5.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银行监管方法 一.合规监管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 合规监管以行政管制为主,属于静态监管模 ...

  • 新巴塞尔协议
  • 巴塞尔委员会彻底修改资本协议的工作是从1998年开始的.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以三大支柱--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为主要特点的新资本监管框架草案第一稿,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 新协议将对国际银行监管和许多银行的经营方式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要指出,以三大要素(资本充 ...

  •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批5个监管规章答记者问
  • 近日,银监会发布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批监管规章,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日前就这5个监管指引的发布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为什么国内大型银行要实施新资本协议? 答: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新资本协议确立了"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信息披露"有效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代表了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