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2014年8月7日上午9点,西宁电视台和西宁人民广播电台合并组建为西宁市广播电视台,正式揭幕挂牌。这是西宁广电系统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华彩篇章,成为西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1986年9月30日上午9点,同样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西宁电视台开播典礼在市政协礼堂隆重举行,从此开启了西宁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开拓发展的时代征程。   两个闪亮的日子隔着时光的距离遥相辉映,照耀在岁月长河的两端,点燃梦想与希望的光芒。三十年光阴弹指一挥,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旷世巨变中,西宁电视事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文化传媒事业变革转型的惊涛巨浪中艰难跋涉,砥砺前行。从曾经的青葱青涩步入而立之年,经受了无数次磨砺和淬炼,绽放成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   三十年前的高原金秋,一个真正属于西宁老百姓自己的电视台呱呱坠地。对于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西宁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可谓一件大事、喜事和盛事,但绝非易事。创台筹建初期一无所有,一穷二白,条件有限,时间紧迫,让临危受命的创业先驱们如重磐在肩。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硬是凭着一股子冲劲、干劲和拼劲迎难而上,雷厉风行,用“神话般的速度”毕其功于一役,在万众祈盼中如期开播,圆满完成了党和政府交付的光荣使命,令省垣媒体同业为之动容和感佩。创业之初,没有任何可复制的样板和依托的资源,从节目制作到播控传输全凭自力更生,摸索尝试,各种艰难困窘让如今年轻一代无法想象。   这座已然退出公众视野和历史舞台的南山发射台,是西宁早期的城市地标和西宁电视台的成长坐标,曾见证了拓荒时代的洪荒之力。   每一帧画面和每一条讯息,从这里送达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汇聚成每一个夜晚的欢乐时光。那些至今耳熟能详的电视节目和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优秀专题片,成为娱乐生活贫乏、文化消费匮乏年代里的窖藏记忆和精神飨宴,也凝聚着第一代西宁电视人的心血付出;这些沉淀着时光味道的陈旧器材和发黄手稿,承载着创业者的青春梦想和事业荣光,仿佛能看到来自岁月深处的一条荆棘之路,一颗无悔初心,一行执着脚步,和洒落在沿途的汗水、泪水和欢笑。   西宁电视台以时不我待的拓荒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信念干劲,在风雨兼程中寻途问道,开拓进取。随着广电事业蓬勃发展,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电视分众化传播成为必然趋势。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西宁有线电视台,经过十余年运营发展,为观众奉献出大量丰富多彩的节目,填补了西宁电视文化服务的市场空白;1994年,几经周折的《西宁广播电视报》正式出版发行,成为广大观众听众的视听指南和良师益友,进一步扩大了舆论宣传阵地;1997年,西宁广电综合大楼竣工建成并交付使用,标志着西宁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发展更上一层楼,彰显出省会城市电视传媒的信心实力。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西宁电视台积极顺应时代潮流,触摸社会脉搏,制作播出了大量聚焦社会民生、贴近社情民意的电视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给养。   新世纪的曙光照彻高原大地,社会经济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纵深发展,信息资源广泛流动,文化娱乐和广电传媒业迎来风云激荡的变革浪潮,各级电视台竞争激烈,传播形态千变万化,西宁电视事业也在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2005年,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成立后,催生出西宁地区第一档民生新闻《夏都零距离》的创办开播。以深度报道和观点评述,关注社会民生,反映社情民意,让百姓身边事成为电视荧屏的焦点、热点、亮点和政府施政重点,散发出人性化温度和更加理性客观的普世情怀,开创出不同于传统时政新闻的亲和力与鲜活风格。2010年,全面整合优化电视频道资源,重新定位节目方向,率先在全省实现新闻全程直播,对《夏都零距离》全线改版升级,节目时效性、传播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品牌栏目,也促使技术设备和传输手段更新换代,增肌活血。在2010年玉树大地震发生后抢夺先机,大显身手,连续24小时滚动播出抗震救灾报道,显现出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舆情的应变力和行动力,赢得了新闻时效性和话语主动权。   面临新的发展拐点和历史机遇,西宁电视台把握自身优势劣态,求生存谋发展,立足地域本土,创新思维理念,以求新求变的开创精神和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全线启航。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跟广电同行和强势传媒的交流取经,持续派送中层干部、编导记者和技术骨干远赴湖南电视台培训学习,借鉴吸收电视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前沿成果。同时引聘对方管理技术人才,借助外援外脑重新规划频道营销策略,探索尝试新的播出形态和传输模式,对频道和栏目改头换面,打造新形象、新定位和新机制,满足更加多元化的电视受众市场。自办节目不断推陈出新,引进节目异彩纷呈,服务功能深入生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将传媒经济影响力渗透于每一档节目的制作播出中。   十二五开局之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浩荡春风让高原文化事业生机勃发。互联网产业和新兴媒体井喷式发展,深刻改变着现代信息传播格局,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西宁电视台身处变数无穷的市场博弈,肩负起文化和产业的双重使命,积极融合转型,逆势突围。试水开拓全新业务领域,率先实施全媒体交互式联动传播,提升节目播报的多元化和时尚感;西宁网络电视台上线运行,实现电视节目全国在线同步直播;爱西宁社区、掌上西宁APP、地面移动数字电视、城市户外大屏、小区电视……利用多元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和传输手段,搭建起了一云多屏的传播体系,通过西宁网络电视台、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实现区域性电视节目全方位传播覆盖,延伸出对不同受众的互动服务;成立了涵盖电视制作、会务会展、广告策划、新媒体运营、电视购物、旅游出行、餐饮住宿全方位服务的产业公司,积极拉动地方电视文化消费。   乘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罡风,西宁广播电视台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围绕中心,坚持导向,服务大局,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和民生服务领域,不断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助力西宁创建文明城市和脱贫攻坚,先后开办了全省首档电视少儿节目《夏都特训营》和服务三农节目《垄上直通车》,采制播出一大批优秀精良的电视作品,荣获多种奖项荣誉。城市宣传片《西宁表情》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填补了西宁电视台在该领域的空白。   在融合发展中华丽变身。通过创办主持人电视大赛、模特大赛、中国好声音青海赛区海选赛、少儿艺术大赛、国际汽车文化博览会、网络春晚等电视文化活动,造就多元文化娱乐舞台,积累宝贵的市场经验;成功报道青藏线开工典礼、奥运火炬传递、汶川玉树地震等重大事件;密切关注参与创城创卫、电视问政、精准扶贫等重要的市政建设项目和施政工程;主动履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打造公益广告联播平台,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连续2年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电视公益广告管理和播出工作示范单位。并大胆破局内部管理机制和人才机制,注入现代传媒先进理念,增强发展活力,凝聚团队协作的精神合力。   三十年风雨如磐,岁月如歌;再回首恍然如梦,我心依旧。   无数闪亮的日子流淌成一条斑斓长河,闪现出高原广电人逐浪弄潮的身姿风采。西宁广播电视台的创业发展始终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行不悖,跟党和政府的新闻舆论工作同声共气。面对创业艰辛、变革阵痛和时代抉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荆棘丛生中独辟蹊径,在百折不挠中高歌猛进,不断破茧化蝶,涅��重生,开创新天地。当高原明珠塔的璀璨光华照耀在西部的电视星空,我们再一次迎接新一轮潮汛拍岸而来,一如既往秉持着为党为民的信念使命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握紧手中的坚定和无畏勇气,踏着力气踩着梦,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2014年8月7日上午9点,西宁电视台和西宁人民广播电台合并组建为西宁市广播电视台,正式揭幕挂牌。这是西宁广电系统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华彩篇章,成为西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1986年9月30日上午9点,同样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西宁电视台开播典礼在市政协礼堂隆重举行,从此开启了西宁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开拓发展的时代征程。   两个闪亮的日子隔着时光的距离遥相辉映,照耀在岁月长河的两端,点燃梦想与希望的光芒。三十年光阴弹指一挥,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旷世巨变中,西宁电视事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文化传媒事业变革转型的惊涛巨浪中艰难跋涉,砥砺前行。从曾经的青葱青涩步入而立之年,经受了无数次磨砺和淬炼,绽放成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   三十年前的高原金秋,一个真正属于西宁老百姓自己的电视台呱呱坠地。对于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西宁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可谓一件大事、喜事和盛事,但绝非易事。创台筹建初期一无所有,一穷二白,条件有限,时间紧迫,让临危受命的创业先驱们如重磐在肩。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硬是凭着一股子冲劲、干劲和拼劲迎难而上,雷厉风行,用“神话般的速度”毕其功于一役,在万众祈盼中如期开播,圆满完成了党和政府交付的光荣使命,令省垣媒体同业为之动容和感佩。创业之初,没有任何可复制的样板和依托的资源,从节目制作到播控传输全凭自力更生,摸索尝试,各种艰难困窘让如今年轻一代无法想象。   这座已然退出公众视野和历史舞台的南山发射台,是西宁早期的城市地标和西宁电视台的成长坐标,曾见证了拓荒时代的洪荒之力。   每一帧画面和每一条讯息,从这里送达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汇聚成每一个夜晚的欢乐时光。那些至今耳熟能详的电视节目和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优秀专题片,成为娱乐生活贫乏、文化消费匮乏年代里的窖藏记忆和精神飨宴,也凝聚着第一代西宁电视人的心血付出;这些沉淀着时光味道的陈旧器材和发黄手稿,承载着创业者的青春梦想和事业荣光,仿佛能看到来自岁月深处的一条荆棘之路,一颗无悔初心,一行执着脚步,和洒落在沿途的汗水、泪水和欢笑。   西宁电视台以时不我待的拓荒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信念干劲,在风雨兼程中寻途问道,开拓进取。随着广电事业蓬勃发展,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电视分众化传播成为必然趋势。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西宁有线电视台,经过十余年运营发展,为观众奉献出大量丰富多彩的节目,填补了西宁电视文化服务的市场空白;1994年,几经周折的《西宁广播电视报》正式出版发行,成为广大观众听众的视听指南和良师益友,进一步扩大了舆论宣传阵地;1997年,西宁广电综合大楼竣工建成并交付使用,标志着西宁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发展更上一层楼,彰显出省会城市电视传媒的信心实力。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西宁电视台积极顺应时代潮流,触摸社会脉搏,制作播出了大量聚焦社会民生、贴近社情民意的电视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给养。   新世纪的曙光照彻高原大地,社会经济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纵深发展,信息资源广泛流动,文化娱乐和广电传媒业迎来风云激荡的变革浪潮,各级电视台竞争激烈,传播形态千变万化,西宁电视事业也在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2005年,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成立后,催生出西宁地区第一档民生新闻《夏都零距离》的创办开播。以深度报道和观点评述,关注社会民生,反映社情民意,让百姓身边事成为电视荧屏的焦点、热点、亮点和政府施政重点,散发出人性化温度和更加理性客观的普世情怀,开创出不同于传统时政新闻的亲和力与鲜活风格。2010年,全面整合优化电视频道资源,重新定位节目方向,率先在全省实现新闻全程直播,对《夏都零距离》全线改版升级,节目时效性、传播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品牌栏目,也促使技术设备和传输手段更新换代,增肌活血。在2010年玉树大地震发生后抢夺先机,大显身手,连续24小时滚动播出抗震救灾报道,显现出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舆情的应变力和行动力,赢得了新闻时效性和话语主动权。   面临新的发展拐点和历史机遇,西宁电视台把握自身优势劣态,求生存谋发展,立足地域本土,创新思维理念,以求新求变的开创精神和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全线启航。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跟广电同行和强势传媒的交流取经,持续派送中层干部、编导记者和技术骨干远赴湖南电视台培训学习,借鉴吸收电视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前沿成果。同时引聘对方管理技术人才,借助外援外脑重新规划频道营销策略,探索尝试新的播出形态和传输模式,对频道和栏目改头换面,打造新形象、新定位和新机制,满足更加多元化的电视受众市场。自办节目不断推陈出新,引进节目异彩纷呈,服务功能深入生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将传媒经济影响力渗透于每一档节目的制作播出中。   十二五开局之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浩荡春风让高原文化事业生机勃发。互联网产业和新兴媒体井喷式发展,深刻改变着现代信息传播格局,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西宁电视台身处变数无穷的市场博弈,肩负起文化和产业的双重使命,积极融合转型,逆势突围。试水开拓全新业务领域,率先实施全媒体交互式联动传播,提升节目播报的多元化和时尚感;西宁网络电视台上线运行,实现电视节目全国在线同步直播;爱西宁社区、掌上西宁APP、地面移动数字电视、城市户外大屏、小区电视……利用多元化互联网信息平台和传输手段,搭建起了一云多屏的传播体系,通过西宁网络电视台、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实现区域性电视节目全方位传播覆盖,延伸出对不同受众的互动服务;成立了涵盖电视制作、会务会展、广告策划、新媒体运营、电视购物、旅游出行、餐饮住宿全方位服务的产业公司,积极拉动地方电视文化消费。   乘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罡风,西宁广播电视台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围绕中心,坚持导向,服务大局,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和民生服务领域,不断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助力西宁创建文明城市和脱贫攻坚,先后开办了全省首档电视少儿节目《夏都特训营》和服务三农节目《垄上直通车》,采制播出一大批优秀精良的电视作品,荣获多种奖项荣誉。城市宣传片《西宁表情》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填补了西宁电视台在该领域的空白。   在融合发展中华丽变身。通过创办主持人电视大赛、模特大赛、中国好声音青海赛区海选赛、少儿艺术大赛、国际汽车文化博览会、网络春晚等电视文化活动,造就多元文化娱乐舞台,积累宝贵的市场经验;成功报道青藏线开工典礼、奥运火炬传递、汶川玉树地震等重大事件;密切关注参与创城创卫、电视问政、精准扶贫等重要的市政建设项目和施政工程;主动履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打造公益广告联播平台,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连续2年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电视公益广告管理和播出工作示范单位。并大胆破局内部管理机制和人才机制,注入现代传媒先进理念,增强发展活力,凝聚团队协作的精神合力。   三十年风雨如磐,岁月如歌;再回首恍然如梦,我心依旧。   无数闪亮的日子流淌成一条斑斓长河,闪现出高原广电人逐浪弄潮的身姿风采。西宁广播电视台的创业发展始终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行不悖,跟党和政府的新闻舆论工作同声共气。面对创业艰辛、变革阵痛和时代抉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荆棘丛生中独辟蹊径,在百折不挠中高歌猛进,不断破茧化蝶,涅��重生,开创新天地。当高原明珠塔的璀璨光华照耀在西部的电视星空,我们再一次迎接新一轮潮汛拍岸而来,一如既往秉持着为党为民的信念使命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握紧手中的坚定和无畏勇气,踏着力气踩着梦,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相关内容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2016年12月18日,酒都宜宾的十里酒城彩旗飘扬,热闹非凡,第20届五粮液1218厂商共建共赢大会在宜宾隆重举行.大会现场座无虚席,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罗治平,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杜紫平以及行业协会.四川省.宜宾市的各级领导,来自全国各地运营商.机构投资者.媒体朋友180 ...

  • 从严治党 砥砺前行
  • 2016年是十八大以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关键一年,是依法依规治党的重要一年. 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共追回外逃人员2442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397人,追赃金额85.42亿元人民币,"百名红通人员"已归案37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

  • 不忘初心,做合格党员
  • 不忘初心,且学且实干 行的太久,莫忘初心.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力之路行得也有些年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 ...

  • 纪念"九一八"事变范文: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 纪念"九一八"事变范文: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由此点燃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火.在日军铁蹄肆虐下,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3500多万人或伤或亡,4万多中国劳工被掠往日本„„这也成为了中华 ...

  • 家长会发言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我是XXXX的家长,承蒙学校和老师的厚爱,被推荐为优秀家长,我深感不安.倍感惭愧.孩子没有教育好一一她任性.叛逆.不认真学习,"子不教,父之过",主要责任在我,对她的学习期望太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急功近利,没有防患未然,导致出现问题束手无策.但是这个世界 ...

  •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文章过渡段
  • 2018 国家公务员申论文章过渡段 作文是申论考试中最让广大考生头疼的题型,提及作文便避之不及.然而,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写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按照五段三分的行文结构进行拆解,每个自然段只需要书写200-300字左右的内容,便能形成一篇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议 ...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修学习体会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修学习体会 2017年7月,刚毕业的我把<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草草地看了一两遍,天真地认为新任科学教师只要上好科学课就好了,对<课程标准(2017)>只需了解不必深入剖析.2017年8月25日,东莞市新入职的科学教师在教师进修学校第 ...

  • 不忘初心,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 提起"长征"两字,便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个老班长把最后一块皮鞋让给了虚弱的小战士,自己却装作吃的很饱的样子,最后饿死在草地上--在长征的路上,有多少这样的红军战士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同志,把死留给了自己,不管是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还是饥寒险境,革命先辈们表现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团结 ...

  • 不忘初心跟党走优秀征文选登
  • 不忘初心跟党走优秀征文选登 不忘初心跟党走优秀征文篇一 小时候,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大写的人,像周总理那样. 高一时,他成绩很好,于是被调到了重点班,遇到了一批新的面孔,年轻气傲的他在第一次摸底考试中成了班级倒数,原本外向的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他问他父亲这是为什么,我的梦想可以实现吗,他父亲没有正面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