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大骨节病的影像表现对比分析

  摘 要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大骨节病的影像表现,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治经证实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及大骨节病患者,经过DR检查,对有些部位病变观察欠佳时行CT检查,对所选患者根据不同分期,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建立统一病历。结果: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大骨节病均影像表现有相似处,也有明显差别。结论: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大骨节病影像表现综合分析易于区分,可以帮助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 大骨节病 影像表现

  

  大骨节病也称Kasehin-Beck氏病,俗称“柳拐子”病。主要流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长白山地区,在我国分布在东北至西藏的一个狭长地带,病因不明。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是青少年一种以骨骼在量方面的减少,即单位体积内骨含量的减少为基本病变的疾病,近些年来发现一些青少年患有不同程度,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改变,1998年~2008年诊断94例,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经证实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34例,男94例,女40例,年龄5~18岁,平均12.5岁。大骨节病患者84例,男66例,女18例,年龄5~18岁,平均14.5岁。均为东北吉林地区附近城乡居住青少年。

  方法:经过DR检查包括手、腕、肩、踝、膝、脊柱部位,DR检查使用西门子DR机器。对有些部位病变观察欠佳时行CT检查,CT检查使用西门子螺旋CT机,对所选患者根据不同分期,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建立统一病历。

  判定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标准《大骨节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结 果

  检查结果:大骨节病患者84例中累及手、肘、膝、踝关节64例,累及手、肘、踝关节14例,累及膝、踝关节10例。以手、膝、踝关节受累多见,且两侧对称。其中软骨盘及干骺端不规则,凹凸不平,呈波浪状或锯齿状改变,甚至有骨片剥离,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干骺端开始融合,融合部开始于中心部,然后可向边缘部扩展,软骨盘消失,干骺完全融合。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94例中84例累及手、腕、肩、踝、膝、脊柱部位,X线呈普遍性骨质疏松,骨质变薄,骨小梁网眼加大,骨松质及皮质骨均可出现斑点透光区,承重骨常发生自发性骨折。椎体内纵行骨小梁可呈梳齿状或栅栏状外观,股骨上端小梁可呈弓形交叉网状排列,椎体呈双凹变形或楔形改变。

  影像学表现:大骨节病例中掌骨关节及指尖关节改变常见平且多发,多发于近节及中节指骨,表现为骨端粗大,关节面下囊状骨破坏,继发表现为骨干骺段的融合,发育障碍的关节肥大与变形,肘关节表现肱骨缩短,滑车缺损,桡骨小头增大和蘑菇变形,肱骨、肱尺骨关节面硬化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间隙宽窄不均,膝关节表现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增大,关节面硬化凹凸不平,关节间隙狭窄,但以距骨损害最严重,继而距骨关节面硬化,后期距骨颈缩短,体积小而密度高,滑车低平,头部上翘,跟骨可有类似改变,踝关节粗大,胫距关节、舟骨关节边缘硬化骨刺形成。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病例中手、腕、肩、踝、膝、脊柱部位X线呈普遍性骨质疏松,骨质变薄,骨小梁网眼加大,骨松质及皮质骨均可出现斑点透光区,承重骨常发生自发性骨折。椎体内纵行骨小梁可呈梳齿状或栅栏状外观,股骨上端小梁可呈弓形交叉网状排列,椎体呈双凹变形或楔形改变。CT可显示骨质疏松的早期改变和细微变化。

  

  讨 论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大骨节病均表现为骨骼密度减低,骨质结构不正常,临床上表现功能障碍,疼痛,很难鉴别。由于各自的发病特点,大骨病以地区比较集中,主要病理改变是在青少年发育期软骨内成骨的骨骼发生软骨变形坏死。全身各骨都可以发生变性坏死,主要有两种改变,一种原发病理改变,包括软骨细胞改变萎缩、变性、坏死,属于软骨营养不良变化,即软骨退行变。另一种继发病理改变,为软骨坏死后的继发修复改变,包括坏死病灶区的成骨障碍,坏死病灶周围存活的软骨细胞增生,可形成大的软骨细胞团,以及坏死灶内坏死物质的吸收、清除、机化、钙化、和骨化。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是不明原因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引起骨脆性增大,最终可导致骨折的一种疾病。主要病理改变骨量减少,同时累及骨小梁和骨皮质,表现为皮质变薄,小梁稀少、变细、萎缩。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青少年大骨节病影像虽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各有其相对的特点,大骨病表现:①早期5~16岁占74%,发病早症状和体征愈著。典型表现为身材矮小和四肢关节对称发病,特别是膝和踝关节。②84%膝关节外翻,关节肿胀、变形、疼痛。③进展期94%骨端粗大,骨骼运动受限,关节畸形。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表现为85%呈普遍性骨质疏松,骨质变薄,骨小梁网眼加大,骨松质及皮质骨均可出现斑点透光区,承重骨常发生自发性骨折。78%椎体内纵行骨小梁可呈梳齿状或栅栏状外观,股骨上端小梁可呈弓形交叉网状排列,椎体呈双凹变形或楔形改变。CT和MRI可显示骨质疏松的早期改变和细微变化。因此影像表现对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青少年大骨节病易于区分,可以帮助我们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帜贤,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王云钊,兰宝森.骨关节影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 吉士俊.小儿关节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摘 要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大骨节病的影像表现,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治经证实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及大骨节病患者,经过DR检查,对有些部位病变观察欠佳时行CT检查,对所选患者根据不同分期,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建立统一病历。结果: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大骨节病均影像表现有相似处,也有明显差别。结论: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大骨节病影像表现综合分析易于区分,可以帮助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 大骨节病 影像表现

  

  大骨节病也称Kasehin-Beck氏病,俗称“柳拐子”病。主要流行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长白山地区,在我国分布在东北至西藏的一个狭长地带,病因不明。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是青少年一种以骨骼在量方面的减少,即单位体积内骨含量的减少为基本病变的疾病,近些年来发现一些青少年患有不同程度,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改变,1998年~2008年诊断94例,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经证实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34例,男94例,女40例,年龄5~18岁,平均12.5岁。大骨节病患者84例,男66例,女18例,年龄5~18岁,平均14.5岁。均为东北吉林地区附近城乡居住青少年。

  方法:经过DR检查包括手、腕、肩、踝、膝、脊柱部位,DR检查使用西门子DR机器。对有些部位病变观察欠佳时行CT检查,CT检查使用西门子螺旋CT机,对所选患者根据不同分期,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建立统一病历。

  判定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标准《大骨节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结 果

  检查结果:大骨节病患者84例中累及手、肘、膝、踝关节64例,累及手、肘、踝关节14例,累及膝、踝关节10例。以手、膝、踝关节受累多见,且两侧对称。其中软骨盘及干骺端不规则,凹凸不平,呈波浪状或锯齿状改变,甚至有骨片剥离,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干骺端开始融合,融合部开始于中心部,然后可向边缘部扩展,软骨盘消失,干骺完全融合。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94例中84例累及手、腕、肩、踝、膝、脊柱部位,X线呈普遍性骨质疏松,骨质变薄,骨小梁网眼加大,骨松质及皮质骨均可出现斑点透光区,承重骨常发生自发性骨折。椎体内纵行骨小梁可呈梳齿状或栅栏状外观,股骨上端小梁可呈弓形交叉网状排列,椎体呈双凹变形或楔形改变。

  影像学表现:大骨节病例中掌骨关节及指尖关节改变常见平且多发,多发于近节及中节指骨,表现为骨端粗大,关节面下囊状骨破坏,继发表现为骨干骺段的融合,发育障碍的关节肥大与变形,肘关节表现肱骨缩短,滑车缺损,桡骨小头增大和蘑菇变形,肱骨、肱尺骨关节面硬化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间隙宽窄不均,膝关节表现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增大,关节面硬化凹凸不平,关节间隙狭窄,但以距骨损害最严重,继而距骨关节面硬化,后期距骨颈缩短,体积小而密度高,滑车低平,头部上翘,跟骨可有类似改变,踝关节粗大,胫距关节、舟骨关节边缘硬化骨刺形成。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病例中手、腕、肩、踝、膝、脊柱部位X线呈普遍性骨质疏松,骨质变薄,骨小梁网眼加大,骨松质及皮质骨均可出现斑点透光区,承重骨常发生自发性骨折。椎体内纵行骨小梁可呈梳齿状或栅栏状外观,股骨上端小梁可呈弓形交叉网状排列,椎体呈双凹变形或楔形改变。CT可显示骨质疏松的早期改变和细微变化。

  

  讨 论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大骨节病均表现为骨骼密度减低,骨质结构不正常,临床上表现功能障碍,疼痛,很难鉴别。由于各自的发病特点,大骨病以地区比较集中,主要病理改变是在青少年发育期软骨内成骨的骨骼发生软骨变形坏死。全身各骨都可以发生变性坏死,主要有两种改变,一种原发病理改变,包括软骨细胞改变萎缩、变性、坏死,属于软骨营养不良变化,即软骨退行变。另一种继发病理改变,为软骨坏死后的继发修复改变,包括坏死病灶区的成骨障碍,坏死病灶周围存活的软骨细胞增生,可形成大的软骨细胞团,以及坏死灶内坏死物质的吸收、清除、机化、钙化、和骨化。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是不明原因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引起骨脆性增大,最终可导致骨折的一种疾病。主要病理改变骨量减少,同时累及骨小梁和骨皮质,表现为皮质变薄,小梁稀少、变细、萎缩。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青少年大骨节病影像虽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各有其相对的特点,大骨病表现:①早期5~16岁占74%,发病早症状和体征愈著。典型表现为身材矮小和四肢关节对称发病,特别是膝和踝关节。②84%膝关节外翻,关节肿胀、变形、疼痛。③进展期94%骨端粗大,骨骼运动受限,关节畸形。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表现为85%呈普遍性骨质疏松,骨质变薄,骨小梁网眼加大,骨松质及皮质骨均可出现斑点透光区,承重骨常发生自发性骨折。78%椎体内纵行骨小梁可呈梳齿状或栅栏状外观,股骨上端小梁可呈弓形交叉网状排列,椎体呈双凹变形或楔形改变。CT和MRI可显示骨质疏松的早期改变和细微变化。因此影像表现对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和青少年大骨节病易于区分,可以帮助我们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帜贤,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王云钊,兰宝森.骨关节影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 吉士俊.小儿关节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相关内容

  • 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思路
  • 关节疼痛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症状.由于国内多数临床医生未系统地学习风湿病学知识,导致许多临床医生无法鉴别各种关节炎.不少人错误地将关节炎简单地分为'风湿性'和'类风湿性'两大类,把许多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等误诊为所谓的'风湿性关节炎'.有些医生一遇见关节炎患者,就给予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其中加入地塞 ...

  • 医学影像学-临床专业本科修改版
  •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专业使用) (依据"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5版修订)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制定 二O O六年七月 一. 前 言 [医学影像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临床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 按照皖南医学院要求,本大纲以卫生部规划教材,医 ...

  • 宠物临床治疗
  • 临床治疗 概 述 一.X 线诊断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利用X 线的物理特性,使动物体的器官和组织结构显影,并进行视诊的一门科学. 对被检的动物进行透视.X 线摄影或者造影检查,对影像进行观察比较,即可对疾病进行诊断. X 线不只是显示器官.组织的的静止解剖形态,而且可以显示其运动和功能,如心脏的搏动. ...

  • 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
  • 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供影像初学者参考 胸部疾病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 一.肺炎 1.大叶性肺炎:X线胸片是大叶性肺炎最常用的检查方法,胸部CT用于鉴别诊断. 2.支气管肺炎:同上 3.间质性肺炎:同上 二.肺脓肿:同上 三.支气管扩张:胸部CT,特别是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最常用的方法,X线胸片应 ...

  • 骨性关节炎文章
  • 骨性关节炎的诱因有哪些? 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多,是一个常见的老年人的关节病,起病比较缓慢.那骨性关节炎的诱因有哪些? (一)关节长期负重受损 现在大多数中老年人喜欢每周爬两三次山,或每天上下爬楼梯三次,下蹲10分钟,慢跑半小时等运动,其实这些运动如果过度,是非常有损关节的. 比如爬楼 ...

  • 南方医科大学考博外科真题
  • 2016南方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真题 外科总论 名词解释 1 代谢性碱中毒 2 休克代偿期 3 冷沉淀 4 心肺复苏 5 败血症 6 气性坏疽 简答题 1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骨科部分 简答题,5选4 1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

  • 医学影像学总结
  • 医学影像学总结 名解: 1.自然对比:X 线检查时,基于人体组织结构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所形成的灰度对比. 2.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以人为引入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组织或器 官物质,使之产生灰度对比.这种引入的物质称之为对比剂. 3.多普勒效应:指超声遇到运动的介质界面时,反射波的频 ...

  • 影像学考试重点
  • 全科江滨与康复的重点合集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医学影像学: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在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 疗的医学学科 占位效应:由颅内占位病变及周围水肿所致,表现局部脑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移向对侧 脑膜尾征 ...

  • 尤文氏肉瘤的影像学分析
  •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年第23卷第l期JChinClinMedImaging,2012,V01.23,No.1 T:WI-SPAIR序列能在抑制脂肪信号的背景下,进一步明确病灶的形态及范围,'r:WI抑脂图像由于脂肪高信号背景已受抑制,使水肿高信号显示突出,能敏感发现骶髂骨和软组织炎性水肿,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