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论文
——我的家乡重庆长寿
我的家乡叫做长寿,位于东经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纬
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间。辖区南北长56.5公里,东西距57.5公里。总面积1423.62平方公里。地处重庆市中部,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区、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常年平均气候17.7℃,最高年20.4℃,最低年16.7℃。常年平均降水量1165.2毫米。常年日照时数1245.1小时。
长寿地处重庆腹心地带,襟长江而临重庆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
库区,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长寿人民,用辛勤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明,谱写了灿烂的长寿文化。改革开放激活了这方热土,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已成为重庆市的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国西部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三峡工程兴建和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进,长寿得天独厚的天然气化工优势,区位口岸优势,承接都市经济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的优势更加明显。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长寿区委、区政府站在重庆改革发展的前沿,主动把长寿经济社会发展融入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制定了“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成强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长寿建设成为重庆市的工业高地、城郊商品农业基地、旅游休闲胜地和区域物流中心的奋斗目标。
新建成的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和重庆市晏家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以柑橘、畜牧、水产三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长寿农业,正全力打造重庆都市城郊型农业基地。以凤城、桃花、渡舟、晏家、江南为核心的五大城市组团,将把长寿城建设成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拥有65平方公里水域、200多个岛屿,鱼鲜果美的长寿湖,正成为重庆市民的中心花园,未来将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热线的重要节点。
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东部黄草山称东山,海拔600米—700
米。西部明月山,称西山,境长约80公里,海拔600米—700米,全区最高峰白云山1034.2米。铜锣山位西北,海拔500米—600米。南部五堡山、与涪陵、巴南区交织,长江、龙溪河、大洪河、御临河分别流经区境,积雨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条。长江流经20.9公里,年经流量3600多亿立方米。龙溪河全长170公里,区内78.2公里。因建狮子滩水力发电厂,而成长寿湖,有“川东明珠”之誉。控制流域长140公里,水面积65.5平方公里,总库容10.27亿立方米,岛屿200多个。
长寿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全区土地面积212.32万亩。其
中陆地195.6万亩,占92.13%,水域16.72万亩,占7.87%。土壤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泥土。有珍贵树种水杉、银杏、月桂、沙田柚、夏橙等,有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二类豹,三类长江鲟、红腹锦鸡、灵猫、獐子等。 天然气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煤炭4598万吨,优质白云岩10亿吨,特优级石灰
石20亿吨,厚层岩盐数十亿吨,沙金、硫铁矿、黄铁矿、铝土矿、钾矿、石膏等储量颇丰;江河水能蕴藏量18万千瓦,可开发量达95%;有古代遗址18处,古墓葬66处,古建筑85处,石刻及石佛寺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旅游点30余处。 长寿素有“天府膏腴之地,巴蜀鱼米之乡”之美誉。盛产水稻、玉米、大豆、油菜及柑桔类水果和淡水鱼,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重庆市的水产、猪肉生产基地。长寿夏橙、长寿沙田柚多次获中国农牧渔业
部金奖。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58元,增加678元,增长了19.5%。
三、 物产资源 长寿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区域内植物、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为主,1000余种植物中有水杉、银杏、月桂等珍贵树种。森林覆盖率21.73%。全区有栽培植物380多种,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四大类,尤以水稻居首。除粮、油、蔬菜等农作物外,还沙田柚、夏橙、枇杷、葡萄、茶叶、蚕桑、榨菜等名优经济作物,有“沙田柚之乡”“夏橙之乡”的称号。动物218种,包括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二类豹,三类长江鲟、红腹锦鸡、灵猫、獐子等。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20多种,其中天然气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是全国已探明的大天然气田之一,天然气净化输出量占全国的42%。煤炭4598万吨,优质白云岩10亿吨,特优级石灰石20亿吨,厚层岩盐数十亿吨,沙金、硫铁矿、黄铁矿、铝土矿、钾矿、石膏等储量颇丰。 四、 水文资源 长寿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有一江、二湖、三河、十三溪,107座水库
自然地理学论文
——我的家乡重庆长寿
我的家乡叫做长寿,位于东经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纬
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间。辖区南北长56.5公里,东西距57.5公里。总面积1423.62平方公里。地处重庆市中部,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区、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常年平均气候17.7℃,最高年20.4℃,最低年16.7℃。常年平均降水量1165.2毫米。常年日照时数1245.1小时。
长寿地处重庆腹心地带,襟长江而临重庆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
库区,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长寿人民,用辛勤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明,谱写了灿烂的长寿文化。改革开放激活了这方热土,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已成为重庆市的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国西部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三峡工程兴建和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进,长寿得天独厚的天然气化工优势,区位口岸优势,承接都市经济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的优势更加明显。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长寿区委、区政府站在重庆改革发展的前沿,主动把长寿经济社会发展融入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制定了“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成强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长寿建设成为重庆市的工业高地、城郊商品农业基地、旅游休闲胜地和区域物流中心的奋斗目标。
新建成的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和重庆市晏家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以柑橘、畜牧、水产三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长寿农业,正全力打造重庆都市城郊型农业基地。以凤城、桃花、渡舟、晏家、江南为核心的五大城市组团,将把长寿城建设成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拥有65平方公里水域、200多个岛屿,鱼鲜果美的长寿湖,正成为重庆市民的中心花园,未来将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热线的重要节点。
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东部黄草山称东山,海拔600米—700
米。西部明月山,称西山,境长约80公里,海拔600米—700米,全区最高峰白云山1034.2米。铜锣山位西北,海拔500米—600米。南部五堡山、与涪陵、巴南区交织,长江、龙溪河、大洪河、御临河分别流经区境,积雨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条。长江流经20.9公里,年经流量3600多亿立方米。龙溪河全长170公里,区内78.2公里。因建狮子滩水力发电厂,而成长寿湖,有“川东明珠”之誉。控制流域长140公里,水面积65.5平方公里,总库容10.27亿立方米,岛屿200多个。
长寿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全区土地面积212.32万亩。其
中陆地195.6万亩,占92.13%,水域16.72万亩,占7.87%。土壤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泥土。有珍贵树种水杉、银杏、月桂、沙田柚、夏橙等,有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二类豹,三类长江鲟、红腹锦鸡、灵猫、獐子等。 天然气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煤炭4598万吨,优质白云岩10亿吨,特优级石灰
石20亿吨,厚层岩盐数十亿吨,沙金、硫铁矿、黄铁矿、铝土矿、钾矿、石膏等储量颇丰;江河水能蕴藏量18万千瓦,可开发量达95%;有古代遗址18处,古墓葬66处,古建筑85处,石刻及石佛寺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旅游点30余处。 长寿素有“天府膏腴之地,巴蜀鱼米之乡”之美誉。盛产水稻、玉米、大豆、油菜及柑桔类水果和淡水鱼,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重庆市的水产、猪肉生产基地。长寿夏橙、长寿沙田柚多次获中国农牧渔业
部金奖。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58元,增加678元,增长了19.5%。
三、 物产资源 长寿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区域内植物、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为主,1000余种植物中有水杉、银杏、月桂等珍贵树种。森林覆盖率21.73%。全区有栽培植物380多种,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四大类,尤以水稻居首。除粮、油、蔬菜等农作物外,还沙田柚、夏橙、枇杷、葡萄、茶叶、蚕桑、榨菜等名优经济作物,有“沙田柚之乡”“夏橙之乡”的称号。动物218种,包括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二类豹,三类长江鲟、红腹锦鸡、灵猫、獐子等。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20多种,其中天然气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是全国已探明的大天然气田之一,天然气净化输出量占全国的42%。煤炭4598万吨,优质白云岩10亿吨,特优级石灰石20亿吨,厚层岩盐数十亿吨,沙金、硫铁矿、黄铁矿、铝土矿、钾矿、石膏等储量颇丰。 四、 水文资源 长寿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有一江、二湖、三河、十三溪,107座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