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天兴洲大桥预应力砼箱梁施工工艺标准

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修订原样)

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

预应力砼箱梁施工工艺标准设计指导原则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十二月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工艺标准设计指导原则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大桥正桥主孔为公铁共建,上、下层布置,从主孔往北

在天兴洲上至(CK9+305.1)处公路与铁路共线,上、下排列,从CK9+345.8往北,公路从平面上脱离铁路中心线,以R=1000m平面曲线分离共建部分后,平行于铁桥中线跨越北汊,公路桥位于铁路上游;南岸公路以R=3500m平面曲线与铁路分离,公路位于铁路上游。全桥除正桥主孔1092m外,其余铁路桥长3562.7m,公路桥长 m上部结构形式均采用预应力简支箱梁与连续箱梁。为控制混凝土箱梁施工质量,保证大桥的安全性、耐久性,对天兴洲大桥混凝土工程的选料与配制、浇注与养护、模板、安装、预应力筋的制作与张拉、孔道压浆和封锚,箱梁的支座安装和质量标准等均应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及本指导原则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1. 砼配合比、搅拌、运输、灌注、养护工艺要求

原材料采购应按照天兴洲大桥原材料控制流程办理。

1.1 混凝土施工前准备

1.1.1混凝土正式施工前,承包人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会同设计、监理及混凝土供应等各方,共同制定施工全过程和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内容与质量保证措施,并形成相应的施工技术文件,商定质量检验方法。

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专门措施重点保证的质量内容有:结构表层混凝土的密实性、均匀性与良好的养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混凝土裂缝控制。

1.1.2 材料质检证书

一切制造预应力梁所采用的原材料,承包人均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经具有相关资质的试验室签发的质检合格证书副本。证书内容列出所有要求试验的结果。

1.1.3混凝土正式施工前针对混凝土施工形成的技术文件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管理措施,包括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砂、石等原材料的具体品质指标要求及实现手段,原材料质量检验制度,维持原材料质量稳定的控制措施等。

2、落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所提出的特殊要求的具体措施。

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下列各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

搅拌工序:包括搅拌设备、搅拌时间、操作人员技能、记录、检查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运输工序:包括运输设备、运输路线、运输时间、运输区间、检查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浇筑工序:包括浇筑工具、浇筑顺序、浇筑时间、检查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振捣工序:包括振捣工具、振捣工艺、振捣顺序、振捣时间、操作人员技能、检查记录等方面

的要求。

养护工序:包括养护设备、养护制度、养护时间、模板工艺、拆模时间、拆模工艺、记录、检查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4、混凝土专项检查的方法、设备以及试验人员培训的落实情况。

5、按照混凝土验收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试件的制样和养护所作出的明确规定。

6、对于引气混凝土、后张预应力和连续缝的施工所制定的专门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标准。

1.1.3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事先确定并培训专门从事混凝土关键工序过程施工的操作人员和记录人员。

1.2 原材料管理

1.2.1混凝土的原材料应按技术质量要求由专人采购与管理,采购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对各种原材料应有交接记录。

1.2.2混凝土用原材料进场前,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场。

1.2.3混凝土各种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前和进场日期。骨料堆场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条件。

1.2.4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和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放。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不得露天堆放。

1.2.5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主要包括进货日期、

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

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

1.3砼原材料

1、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为32.5、42.5(用于强度低于C50的砼)和52.5(用于C50砼)。其性能指标应符合(GB175-1999)的要求。碱当量(按Na2O当量)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0.6%,否则混凝土内的总含碱量(包括所有原材料)应不超过3.5kg/m3,铝酸三钙含量宜控制在8%以内。且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宜与矿物掺和料一起使用。

2、矿物掺合料:配制混凝土所用的矿物掺合料要求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来源固定。应选用能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掺和料,并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应当选用不低于Ⅱ级的优质粉煤灰作为矿物掺合料。

3、骨料:①细骨料:应采用颗粒坚硬、级配良好、粒径小于5mm的天然洁净河砂,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量小于2.0%,其中泥块含量小于0.5%。

②粗骨料:由质地坚硬、粒径范围宜在5~25mm(大体积混凝土除外)符合连续级配要求的碎石或砾石组成。使用时必须用淡水冲洗,含泥量小于0.7%。

③对于处于干湿交替环境中的承台和桥墩结构,混凝土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按TB/T2922.5-2002检验不得大于0.1%,岩石柱膨胀率按TB/T2922.4-1998检验不得大于0.1%。因条件所限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或岩石柱膨胀率超过上述限值时,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按TB/T2922.5-2002检验不得大于0.2%。

④对于潮湿、干湿交替环境下或接触水的混凝土,不得采用具有碱骨料反应的碱活性骨料。

4、外加剂:配制耐久混凝土所用的化学外加剂除应满足TB 10210-2001的相应规定外,还应符合如下要求:

①各种外加剂应有厂商提供的推荐掺量与相应减水率、主要成分(包括复配组分)的化学名称、氯离子含量、含碱量以及施工中必要的注意事项(如超量或欠量使用时的有害影响)、掺和方法和成功的使用证明等。

②当混合使用高效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及其它防腐蚀剂时,应事先专门测定它们之间的相容性。

③所掺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重的0.02%,高效减水剂中的硫酸钠含量不宜大于减水剂干重的15%。

④氯化钙不能作为混凝土的外加剂使用。

5、拌和水:耐久混凝土拌和用水应满足TB 10210-2001的相应规定。拌和用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200mg/L。

1.4砼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应参照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200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通过混凝土工作性、强度以及抗裂性能的对比试验后确定。

1.4.1 砼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

1.4.2 配合比设计采用试验计算法。

1.4.3 砼配合比除应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外,其水胶比、胶凝物质总用量、最大氯离子含量和最大碱含量均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1.4.4 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1.4.5砼配制

砼的组成材料应以质量比配料,按配料单进行称量。称量和配水机械装置应维持在良好状态,其精度应准确到±0.7%。

拌制的砼其原料称量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1.4.6砼搅拌

应采用搅拌效率高、均质性好的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拌和设备应能自动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水灰比以及自动控制进料和出料并自动控制

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必须严格控制用水量,确保符合设计的水胶比,砂石中的含水量应仔细测定,并从用水量中扣除。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应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以满足最低入模温度8℃左右的要求。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应采取加冰水搅拌等降温措施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30℃左右的要求。

1.5砼运输

混凝土运输设备应能保证浇注工作连续进行,应优先采用搅拌车、混凝土泵、料斗等运输设备;严禁在运输途中向混凝土内加水;采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除应按照《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的规定进行施工外,还应特别注意:在满足泵送工艺的前提下,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尽量小,以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离析和泌水。

1.6砼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方式进行,不得随意留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保护层垫块得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砼保护垫块宜为工字型或锥型其强度和密实度应高于构件本体砼。垫块可采用水灰比<0.4的细石砼或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好、抗压强度大于50MPa的工程塑料。砼保护垫块厚度尺寸不应出现负偏差,正偏差不得大于5mm。构件侧面或底面的垫块应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避免形成锈蚀通道。

1.7砼养生

砼养生十分重要,砼浇注完以后应及时覆盖,终凝后即浇水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应控制砼处在有利于硬化及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

采用塑料薄膜或养护剂养护时,应覆盖严密,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薄膜的完整性。同时仍要注意洒水,使砼始终处于湿润的环境中。采用蒸汽养生时,应首先经试验,确认对加入外加剂的砼构件经蒸养后,确无有害影响。

在任一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在炎热或寒冷、大风季节施工时,或当天气产生骤然降温时,除了加强

浇筑后混凝土结构的保湿养护外,还应对混凝土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外界气温陡变而剧烈变化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

1.8 钢筋

1.8.1 材料

(1) 钢筋的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符合标准的国外生产的钢筋,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也可采用。

(2) 钢筋应按《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1987)、《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6397—1986)及《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的规定进行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量和冷弯试验,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相应的国际标准。

(3)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的钢筋应再抽取试样,按《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范》(TJT055—83)做力学性能试验。

1.8.2 钢筋的加工和检查

(1) 钢筋的加工、接头和安装均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第10章执行。

(2) 加工钢筋的检查项目见表1.8.2-1。

加工钢筋的检查项目 表1.8.2-1

钢筋安装检查项目 表 1.8.2-2

1.8.3 预应力筋

1.8.3.1 预应力系统

承包人选用的预应力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采用的预应力系统细节,获批准后方可用于工程中。

1.8.3.2 预应力筋

(1) 本桥预制箱梁的纵向和横向预应力筋主要采用标准强度为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4mm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技术性能应符合《ASTM A416-98》(270级)的规定。

(2) 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设计施工暂行规定》(1984) 的规定。

(3)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分批验收,验收时除应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定等进行检查外,尚须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a) 钢绞线

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则应逐盘取样进行上述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每批钢绞线的重量应不大于60t。每批钢绞线应进行弹性模量试验。

b) 精轧螺纹钢筋

应分批进行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100t,对表面质量应逐根目视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在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附录G—6所规定的要求时,则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全部各项试验,如仍有一根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4) 钢绞线应存放于干燥处,避免潮湿锈蚀,工地存放应高出地面200mm以上,并及时盖好。

1.8.3.3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1) 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并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0)的规定。同时应满足真空辅助压浆管道和与预应力孔道组成密闭系统的性能要求。

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锚具或其附件上设置压浆孔或排气孔,压浆孔应有足够的截面面积,以保证浆液的畅通。

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需敲击才能松开的夹具,必须保证其对预应力筋的锚固没有影响,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不造成危险。

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2) 进场验收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

a) 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b) 硬度检验: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多孔夹片式锚具,每套至少抽取5片夹片,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每个零件测试3个点,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c)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当质量证明书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时,经上述两项试验合格后,应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夹具或连接器)为不合格。

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夹具应以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以不超过5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

1.8. 4 预应力筋管道

1.8.4.1 管道材料

预应力筋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其制作材料应符合FIB技术报告《应用于

体内有粘结后张预应力的塑料波纹管》(2000年1月版)中表3的要求,并附有质量保证书及合格证书。

1.8.4.2 管道检验

(1) 波纹管进场时,生产厂家应提供试验报告、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承包人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对其外观形状、主要尺寸及密封性进行检测。上述检验方法可参照《FIB强化及预应力材料与系统委员会》提出的条例的规定执行,其取样数量、检验内容和顺序及质量要求应符合《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2828)标准的规定。

(2) 波纹管应按批进行检验。在同一原料、配方和同工艺情况下,生产同一规格管材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30t。生产期7天尚不足30t时,则以7天产量为一批,取产量最多的规格检验。

(3) 当按本条第1款规定的项目检验结果有不合格项目时,应以双倍数量的试件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仍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1.8.4.3 管道安装

(1)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钢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2) 塑料波纹管管道和其接头应有足够的密封性,以防止水泥浆渗漏及抽真空时漏气;且其强度应足以保持管道的形状,以防止在搬运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损坏;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磨性和绝缘性能。管道的材质不应与混凝土、预应力筋或水泥浆有不良的化学反应。

塑料波纹管在布管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的管道坐标进行放样,设置定位钢筋,波纹管应固定在定位钢筋上用铁丝扎紧.定位网应焊接和定位牢固使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管道不产生位移。固定波纹管用的定位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0.8m,对于曲线管道宜适当加密,定位钢筋的间距不得大于0.5m。

(3) 波纹管的接长连接:采用专用焊接机进行焊接或应采用本身具有密封性能且带有观察管的塑料结构连接器连接,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管道堵塞。

(4) 波纹管与锚垫板的连接:用同一材料同一规格连接头连接,连接后用密封

胶封口。

(5) 波纹管与排气管的连接:在需设置排气管处,应采用带有排气管的密封连接器连接,其密封性能应满足真空度要求。

(6) 所有管道的压浆孔、抽气孔应设在锚座上,排气孔应设在锚具的附件上。压浆管、排气管最小内径为20mm。

(7) 本桥横向预应力采用扁锚,其波纹管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8) 管道在模板内安装完毕后,应将其端部盖好,防止水或其它杂物进入。

1.8.4.4 管道位置的允许偏差

管道位置的允许偏差见表1.8.4.4-1

梁体管道位置的允许偏差 表1.8.4.4-1

1.9 模板

1.9.1 模板制作

(1) 承包人开始制作模板之前,应按设计要求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9.3节及9.4节规定编制本工程拟采用模板以及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 模板由底模、侧模、内模和端模组成,宜采用钢制。

(3)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不应超过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不应大于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不应大于1.5mm。

(4) 模板的全长及跨度应考虑反拱度及预留压缩量。

(5) 钢模板在设计制造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梁体各部位结构尺寸正确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且具有能经多次反复使用不致产生影响梁体外

形的刚度。

(6) 附着式振动器应交错布置,安设牢固。振动力应先传向模板骨架,再由骨架传向面板。

(7) 涂在模板上的脱模剂,不得使混凝土变色。

1.9.2 底模及支座安装:

(1) 钢底模在正常使用时,应随时用水平仪检查底板的反拱及下沉量,不符合规定处均应及时整修。及时清除底板表面与橡胶密封条处的残余灰浆,均匀涂刷隔离剂。

(2) 底模支座位置,应在每次模板安装前检查,检查的内容有:横向位置、平整度,同一支座板的四角高差,四个支座板相对高差。支座板安装位置应用螺栓固定。

1.9.3 侧模板安装

(1) 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接口处应清除干净。

(2) 检查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影响使用的缺陷或变形,振动器支架及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

(3) 侧模安装时应先使侧模滑移或吊装到位,与底模板的相对位置对准,用顶压杆调整好侧模垂直度,并与端模联结好。

(4) 侧模安装完后,用螺栓联接稳固,并上好全部拉杆。调整其它紧固件后检查整体模板的长、宽、高尺寸及不平整度等,并做好记录。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调整。

(5) 钢模安装应做到位置准确,连接紧密,侧模与底模接缝密贴且不漏浆。

(6) 在制梁过程中应根据架梁的顺序确定预埋件的安装。预埋件的安装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每孔梁上预埋件位置准确无误。

1.9.4 内模安装:

(1) 内模安装应根据模板结构确定。当内模为液压整体内模时,可利用台座端部滑道,将内模滑到已绑好的腹板钢筋骨架预留的内腔位置。

(2) 当内模为液压分段式或拼装式结构时,可采用吊装方式安装内模。安装前

应先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是否涂刷了隔离剂。无论是何种结构均应在内模拼成整体后用宽胶带粘贴各个接缝处以防止漏浆。

(3) 内模安装完后,检查各部位尺寸。

1.9.5 端模安装

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端模管道孔眼应清除干净。将波纹管逐根插入端模各自的孔内后,进行端模安装就位。安装完成后,再次逐根检查是否处于设计位置。

1.9.6 钢模安装尺寸允许偏差

钢模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6-1的规定。

钢模板安装尺寸允许偏差表 表1.9.6-1

1.9.7 (1) 承包人应在拟定拆模时间24h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拆模并取得同意。

(2) 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达到75%的设计强度或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它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3) 拆除侧模及端模时,混凝土强度一般应达到2.5 MPa,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且应保证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

(4) 模板拆下后,应及时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残余灰浆并均匀涂刷隔离剂,整修后备用。

1.10 箱梁混凝土的浇筑

1.10.1箱梁混凝土浇筑

箱梁混凝土的浇筑应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不能一次浇筑完成,需要分层浇筑时,底板须一次浇筑完成,腹板可分层浇筑,分层间隔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且使层与层覆盖住。

(1)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砼保护垫块宜为工字型或锥型其强度和密实度应高于构件本体砼。垫块可采用水灰比<0.4的细石砼或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好、抗压强度大于50MPa的工程塑料。砼保护垫块厚度尺寸不应出现负偏差,正偏差不得大于5mm。构件侧面或底面的垫块应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避免形成锈蚀通道。

(2) 混凝土采用连续浇筑。浇筑时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浇筑。水平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

(3) 浇筑梁体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下落距离不超过2m。并应保持预埋管道不发生挠曲或移位。

(4) 梁体腹板处的底板混凝土宜采用底板附着式振动器振动。梁体腹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插入式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振完一处应边振边徐徐提出,振动时禁止触碰波纹管。

(5) 在浇筑混凝土梁体时,应安排专人负责监视振动器的运转使用情况,如有故障则迅速组织抢修。以避免因振动不及时而导致混凝土出现空洞或蜂窝麻面。另外还应有专人负责监视模板、管道、钢筋和预埋件,如联结螺栓松动、模板走形或漏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6) 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并交监理工程师签认。

1.10.2 箱梁混凝土的养护

砼养生十分重要,箱梁混凝土浇注完以后应及时覆盖,终凝后即浇水养护。应按本指导原则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进行覆盖和养护。蒸汽养护除按(JTJ041-2000)第14章执行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蒸汽养护仍分为蒸汽养护和自然养护两个阶段。

(1) 蒸汽养护阶段:

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在浇筑4~6h后开始加温,升温速度不得大于每小时10℃。恒温应控制在50℃以下,恒温时间由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得大于每小时5℃,拆模时梁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采用塑料薄膜或养护剂养护时,应覆盖严密,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薄膜的完整性。同时仍要注意洒水,使砼始终处于湿润的环境中。采用蒸汽养生时,应首先经试验,确认对加入外加剂的砼构件经蒸养后,确无有害影响。

气温较高、空气干燥的环境下,浇筑完收浆后应尽快覆盖和洒水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应控制砼处在有利于硬化及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应定时测温,并作好记录。

(2) 自然养护阶段:

梁体拆模后自然养护时,箱梁表面应予以覆盖,洒水次数以混凝土表面潮湿为度,养护天数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应洒水养护14天。箱梁的内室降温较慢,可适当采取通风措施,并应自然养生7天以上。当昼夜平均温度低于5℃或最低温度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办理,采取保温措施。混凝土入模的温度,不得低于5℃。炎热天气应逐段覆盖洒水养护。在任一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在炎热或寒冷、大风季节施工时,或当天气产生骤然降温时,除了加强浇筑后混凝土结构的保湿养护外,还应对混凝土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外界气温陡变而剧烈变化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

具有一定的温度条件(高于5℃)时,混凝土梁表面硬化后立即用保湿效果好的土工布覆盖,用水自然养护。混凝土梁顶板及悬臂板底面和腹板立面喷养护液养护。此方法在进行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也可以使用。

5.热期和雨期的混凝土施工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1.10节的规定。

1.11 预应力筋的制作和安装

1.11.1 预应力钢绞线的制作

(1) 钢绞线下料切割时,应在每端离切口30~50mm处用铁丝绑扎,平放用砂轮切割。

(2) 钢绞线编束时须按各束理顺,每隔1~1.5m用铁丝捆扎,铁丝扣应向里,绑好的钢绞线束,应编号挂牌存放。

1.11.2 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和保护

(1) 钢绞线应对号穿入波纹管内,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穿或用穿索机将钢绞线逐根穿入。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它杂物。

(2)对在砼浇筑及养生之前安装在管道中预应力筋,未采取防腐蚀措施时,在安装至压浆时的允许间隔时间: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为7d,空气湿度在40%~70%时为15d,空气湿度小于40%时为20d。不满足以上条件时,应采取防止锈蚀或其它防腐蚀的措施,直至压浆。采用蒸汽养生时,在养生完成之前不应安装预应力筋。

(3) 任何情况下,当在安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对全部预应力筋和金属件均应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其它损坏。

1.12预应力筋张拉

1.12.1 预应力张拉设备

(1) 所有用于张拉预应力筋的千斤顶应专为所采用的预应力系统所设计,并经国家认定的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产品。

(2) 承包人应备有为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校验设备,用于千斤顶校验。校验设备应配备有精确可靠的测力环或测力计,测力环或测力计应具有独立试验室颁发的校验证明。当监理工程师要求时,承包人应安排测力环或测力计在国家认定的检验机构或监理单位的中心实验室进行检验校准。

(3) 千斤顶的精度应在使用前校验。千斤顶一般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验。测力环或测力计应至少每2个月进行重新校验,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当工地测出的预应力钢筋延伸量有超过允许的差异时,应暂停张拉并查明原因,必要时对千斤顶进行再校验。

(4) 用于测力的千斤顶的压力表,其精度应不低于1.5级。校正千斤顶用的测力环或测力计应有正负2%的读数精度。压力表读盘直径应不小于150mm。压力表应具有大致两倍于工作压力的总压力容量,被量测的压力荷载,应在压力表总容量的1/4~3/4范围内,除非在量程范围建立了精确的标定关系。压力表应设于操作者肉眼可见的2m距离以内,使能无视觉差获得稳定和不受扰动的读数。每台千斤顶及压力表应视为一个单元且同时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1.12.2 预应力筋张拉

(1) 承包人在张拉束开始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说明、图纸、张拉应力和延伸量的静力计算,请求审核。

(2) 承包人应先派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预应力张拉作业。所有操作预应力设备的人员,应通过设备使用的正式训练。

(3) 除非另有书面允许,张拉工作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时进行。

(4)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张拉。

(5) 箱梁两侧腹板应对称张拉,其不平衡最大不超过一束。同束钢绞线应由两端对称同步张拉,千斤顶升、降压速度相近。

(6)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2.8节执行。在初期当梁进行张拉时应按该规范附录G-9的规定进行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测定,根据实际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予以调整。

(7) 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作伸长量标记)→包括预应力损失的张拉控制力σcon(持荷2min)→锚固。

张拉到σcon后,关闭主油缸油路,测量钢绞线伸长值,若持荷2min后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回油,夹片自动锁定,该束张拉结

束,作好记录。

预应力钢绞线束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范围内。每端钢丝回缩量应控制在6mm以内。

(8) 预应力筋可按张拉程序一次张拉到位,也可分两次张拉。如采用一次张拉工艺,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强度的85%,弹性模量不小于设计值的80%。如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可进行第一次张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时,进行第二次张拉。如设计有明确规定,则按设计规定办理。

(9) 每束钢绞线单根钢绞线内的断丝或滑丝不得超过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

(10) 预应力筋张拉以后,应递交监理工程师以下记录:

a) 每个测力计、压力表、油泵及千斤顶的鉴定号。

b) 测量预应力钢材延伸量时的初始拉力。

c) 在张拉完成时的最后拉力及测得的延伸量。

d) 千斤顶放松以后的回缩量。

e) 在张拉中间阶段测量的延伸量及相应的拉力。

f) 是否有断丝、滑丝记录,具体的束号和位置。

1.13 箱梁预应力筋孔道压浆

1.13.1箱梁预应力筋孔道压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承包人须采用真空辅助灌浆工艺进行孔道灌浆,浆体材料应掺入真空灌浆添加剂和阻锈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2) 水泥浆所用水泥应称量精确,龄期不超过一个月。

(3) 浆体的性能必须达到:水泥浆体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30~0.35;水泥浆的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应在24h内被浆体吸收;浆体流动度宜控制在14~18s;浆体膨胀率<5%;初凝时间应>3h,终凝时间应<24h;压浆时浆体温度应不超过35ºC。

(4) 为使水泥浆达到所须的浆体特性,可在浆体中加入化学添加剂,添加剂应

具有减水、缓凝、微膨胀和增加浆体和易性等作用,但不得含有对预应力筋和水泥有损害的物质,尤其不得含有氯化物和硝酸钙等腐蚀性介质。添加剂中所含的膨胀成分严禁含有铝粉。

(5) 浆体材料混合料的配比试验及浆体性能试验,其试验方法应按《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附录G10、G11进行测试;真空灌浆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及性能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1997)和《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建材行业标准要求,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获得批准后方可使用。

1.13.2 压浆设备

(1) 水泥浆拌和机应采用转速达1300r/min的高转速拌和机。压浆泵应能连续均匀地压浆,可进行0.7Mpa以上的恒压工作,压浆泵应具有压浆量、进浆压力可调功能;浆体养护缸的搅拌速度不能大于500r/min。

(2) 压浆泵应是排液式的,泵及其吸入循环应是完全密封的,以避免气泡进入水泥浆内。它应能在压浆完成的管道上保持压力,且装有一个喷嘴,喷嘴应能保持导管中压力无损失,且应备有紧急卸载功能。

(3) 压力表在第一次使用前及此后监理工程师认为需要时应加以校准。所有设备在压浆操作中至少每3个小时用清洁水彻底清洗一次,每天使用结束时也应清洗一次。

(4) 真空泵:采用水环式真空泵,循环水用自来水,水温不能超过40℃。其抽真空的能力应大于90%(-0.09Mpa),抽真空的效率应不小于40m3/h。

1.13.3 压浆

(1) 张拉施工完成后,必须采用不带水汽的高压风把孔道吹干,然后封锚,抽真空,压浆,搅拌机及储浆罐的体积必须大于所要压注的一条预应力孔道体积。

(2)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不低于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的80℅。

(3) 压浆前除进行常规浆体配比实验外,还应进行斜管试验、密实度试验和模拟压浆试验。

(4) 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试样(每组为70.7mm×70.7mm×

70.7mm立方体试件3个),标准养生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

(5) 当气温或箱体温度低于5℃时,不得进行压浆。水泥浆温度不得超过32℃。

(6) 管道压浆应尽可能在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成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压浆后立即进行,一般不得超过3d。压浆时,由孔道压浆端压入浆体,从抽真空端排出浆体,直到流出的稠度达到注入的稠度。管道应充满水泥浆。简支梁的管道压浆,应自梁一端注入,而在另一端流出,流出的稠度须达到规定的稠度。

(7) 水泥浆自调制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40min,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保持流动状态。

(8) 按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当浆体从孔道抽真空端流出时,应在孔道两端进行废浆排除作业,然后在0.7MPa下保压不少于2min。压满浆的管道应进行保护,使在一天内不受震动。管道内水泥浆在注入后48h内,结构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在压浆后两天,应检查注入端及出气孔的水泥浆密实情况,需要时进行处理。

(9) 承包人应具有完备的压浆记录,包括每个管道的压浆日期、水灰比及掺加料、压浆压力、试块强度、障碍事故细节及需要补做的工作。这些记录的抄件应在压浆后3d内送交监理工程师。

1.14 简支梁封端混凝土

简支梁浇筑封端混凝土前,压浆后应先将周围冲干净,对梁端混凝土凿毛,检查确认无漏压的管道,铲除承压板表面的粘浆和锚具外部的灰浆,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然后设置钢筋网浇筑封端混凝土。封端混凝土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封端混凝土后的梁体长度。

1.15 箱梁支座安装

1.15.1 本桥箱梁均采用球形支座,支座安装的规定另见施工技术规范。

1.15.2 活动支座应按梁的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未完成的收缩徐变产生的错动量,调整上下座板的相对位置。

1.15.3 支座各组成部分之间、支座顶面与梁底之间以及支座底面与桥墩支承垫石顶面之间应保持密合,不得有缝隙存在。如调整后仍有缝隙,可采用高强度、无收缩、

自流平性质的填料填充。

1.16 顶落梁时每端应同步起落。千斤顶顶部应允许转动,底部应允许滑动。混凝土局部承压应力应不超载。

2 移动模架法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2.1范围

本章规范适用于采用移动模架法现场浇筑混凝土连续箱梁。其外模、底模和支架及导梁可纵向移动,模架的内模则可收缩后从箱室内退出。

2.2 一般要求

2.2.1 施工方法

承包人应将准备采用的移动模架施工方法、工艺流程

2.2.2 一切现场浇筑预应力梁所采用的原材料,承包人均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具有相关资质的试验室签发的质检合格证书副本。证书内容应列出所有要求试验的成果。

2.3 移动模架

移动模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架应装拆和运转方便,模板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第一次灌筑时应为一个简支跨加一端悬臂伸出到工作缝的长度。

2.4 模板

2.4.1 移动模架的模板尺寸、高程、平整度、预拱度的误差必须在允许范围之内。

2.4.2 移动模架的底模应设置预拱度。此预拱度应计入模架主梁荷载作用后的弹性变形影响,此弹性变形根据梁的刚度和混凝土实际容重计算并结合有关实验数据修正后得出。

2.5 制梁

移动模架制梁的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管道、预埋件等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6 支座安装

移动模架制梁的支座安装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移动模架制梁的活动支座安装,除根据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徐变调整上下座板的相对位置外,还应计入

混凝土梁在预应力作用下的梁长压缩量。

2.7 混凝土浇筑

梁体混凝土宜采用泵送混凝土连续浇筑,并应在初凝时间内一次浇筑完成。

2.8 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张拉设备、张拉作业和张拉程序应符合本标准第1.12节的规定。预应力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分批张拉时应注意梁体的反拱度是否与计算相符,不得出现由于移动模架主梁反弹而使混凝土梁体上翼缘超拉应力。

2.9 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应符合本标准第1.12节的规定。

2.10 模架移动

经设计检算,当混凝土强度和预应力筋张拉束数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拆模。拆模后模架向前移动一跨,任何情况下,移动模架抗倾覆系数不得小于1.3。

2.11 施工缝处理

浇筑新混凝土前,施工缝表面应进行凿毛,并刷洗干净。

2.12 移动模架制梁的质量标准

移动模架制梁的检查项目见表2.12-1。

移动模架制梁的检查项目 表 2.12-1

3 支架法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3.1 范围

本章规范适用于支架法现场浇筑混凝土梁。

3.2 一般要求

3.2.1 施工方法

承包人应将准备采用的支架法施工方案、工艺流程以及主要施工设备的说明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3.2.2 施工场地

支架基础必须具有足够承载力,不得出现不均匀沉降。其基础类型应根据支架结构型式、地基承载力等条件确定。同时须做好地面的排水处理,设置排水沟。

3.2.3 材料质检证书

一切现场浇筑预应力梁所采用的原材料,承包人均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够资质的试验室签发的质检合格证书副本。证书内容应列出所有要求试验的成果。

3.3 支架

3.3.1 支架应采用钢制构件,支架构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3.2 支架结构应稳定,强度、刚度的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9.2.2条、第9.2.3条、第9.2.4条的规定。

3.3.3 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高程的要求。

3.3.4 支架宜采用等载预压消除非弹性变性,观测沉落量。

3.3.5 支架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联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3.4 模板

3.4.1 承包人开始制作模板之前,应按设计要求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9.3节及9.4节规定编制本工程拟采用模板以及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3.4.2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不应超过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不应大于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不应大于1.5mm。

3.4..3 模板的全长及跨度应考虑反拱度及预留压缩量。

3.4..4 钢模板在设计制造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梁体各部位结构尺寸正确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

3.4.5 附着式振动器应交错布置,安设牢固。振动力应先传向模板骨架,再由骨架传向面板。

3.4.6 涂在模板上的脱模剂,不得使混凝土变色。

3.4.7 模板的制作及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其精度,在设计无规定时,其质量检验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9.6节的规定。

3.5 制梁

支架法制梁的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管道、预埋件等均应符合本标准第

1.12节的规定。

3.6 混凝土保护层

箱梁最外层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应满足《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05)不得小于35cm的规定。

3.7 支座安装

支架法制梁的支座安装应符合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支架法制梁的活动支座安装,除根据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徐变调整上下座板的相对位置外,还应计入混凝土梁在预应力作用下的梁长压缩量。

3.8 混凝土浇筑

3.8.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浇筑及养护均应符合本标准第1.4节的

规定。

3.8.2 梁体混凝土宜采用泵送混凝土连续浇筑,并应在初凝时间内一次浇筑完成。

3.9 拆装

3.9.1 非承重侧模板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拆模时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

3.9.2 除设计另有规定者外,与梁顶悬臂板的底模连成一体的侧模和箱梁顶板的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除。

3.9.3 预应力筋张拉前拆除梁的端模、侧模和内模。拆模时混凝土表层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3.10 预应力筋张拉

3.10.1 如为原位制梁的支架法施工,预应力筋张拉后的梁体重量应落在桥墩(台)的正式支座上;如为旁位或高位制梁的支架法施工,则支点处的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10.2 预应力筋张拉前,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说明、图纸、张拉应力和延伸量的静力计算,张拉设备的有关证件和校验证明,请求审核。除非另有书面允许,张拉工作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时进行。

3.10.3 的规定。

3.10.4 预应力筋可分批张拉,终张拉时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3.11 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应符合本技术标准第6.1节的规定。

3.12 支架卸载

3.12.1 支架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预施应力完毕后方可卸载。卸载时应对称、均匀,有序,在纵向宜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

3.12.2 支架卸载下落空出一定空间后,方可拆除底模板。拆除时均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到损伤。底模和支架的拆除过程及拆除后的检查结果,应作出记录。

3.13 支架法制梁的质量标准

支架法制梁的检查项目见表3.13-1

支架法制梁的检查项目 表.3.13-1

4.悬臂浇注法施工

4.1.1 挂篮、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筋

1) 挂篮的设计要求: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宜控制在0.3-0.5之间,特殊情况下也不应超过0.6。

主要设计参数:

挂篮总重控制在设计限重之内;

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20;

施工时、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2;

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2;

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安全系数:2;

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2。

2) 挂篮加工试拼及加载试验:挂篮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靠的,有疑问时应进行材料力学性质试验。挂篮试拼后,必须进行荷载试验。

3) 挂篮支承平台除要有足够的强度外,还应有足够的平面尺寸,以满足梁段的现场作业需要。

4) 现浇梁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必须正确、牢靠,安装误差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9.6.2条的规定。后吊杆和下限位拉杆孔道应严格按计划尺寸准确预留。

5) 钢筋制作及安装,除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10章的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腹板和底板钢筋安装时,应将底板钢筋与腹板钢筋连接牢固,最好采用焊接。

(2)底板上、下两层钢筋网应形成一个整体。

(3)顶板底层横向钢筋最好采用通长筋。

(4)钢筋与管道相碰时,只能移动,不得切断钢筋。

(5)若挂篮下限位器、下锚带、斜拉杆等部位影响下一步操作,必须切断钢筋时,应待该工序完工后,将割断的钢筋联好再补孔。

6) 梁段的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的加工及安装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0章、第12章的规定。

4.1.2混凝土悬臂浇筑

1) 在梁段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挂篮(托架或膺架)、模板、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机械设备、混凝土接缝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经签认后方准浇筑。

模板、预应力管道、钢筋、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的规定。

2) 桥墩顶梁段及桥墩顶附近箱梁段的施工:墩顶梁段及附近梁段可采用托架或膺架为支架就地浇筑混凝土。托架或膺架要经过设计,计算弹性及非弹性变形。

3) 边跨现浇段:现浇段的浇筑顺序是靠近边墩(台)的先浇,逐段向合龙段靠拢,逐渐调整现浇梁段的标高,使合龙高差在允许误差内。浇筑混凝土前确保支架与梁底之间能相对滑动,使边跨合龙时现浇段能随原浇筑T构自由伸缩,避免混凝土拉应力过大。

4) 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时,要有保证梁体施工稳定的措施。

5) 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进度应对称、平衡,实际不平衡偏差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值。

6) 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的标高,应根据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及预拱度设置,施工过程中要对实际高程进行监测,如与设计值有较大出入时,应会同有关部门查明原因进行调整。

7) 箱形截面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设计要求办理,当采用两次浇筑时,各梁段的施工应错开。箱体分层浇筑时,底板可一次浇筑完成,腹板可分层浇筑,分层间隔时间宜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且使层与层覆盖住。

8) 梁段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12章的有关规定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压浆。

9) 梁段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及施工安排确定。混凝土应尽量采用早强措施,使混凝土的强度及早达到预施应力的强度要求,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

10) 混凝土养护应覆盖洒水,如冬季施工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4章冬期施工的规定执行。

4.1.3穿束、张拉和压浆

1) 穿束 束的前端必须认真处理。

2)预应力张拉

(1)挂篮移动前,顶、腹板纵向束的张拉应按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张拉,应注意上下、左右对称张拉。张拉时注意梁体和锚具的变化。

(2)张拉按本规范第12章的规定及设计要求执行。

(3)横向预应力在采用扁锚张拉时宜测定锚口、管道摩阻损失值。

3) 压浆按本规范第12章的规定执行。

4.1.4 连续梁的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

1) 测量箱梁顶面标高及轴线,连续测试温度影响偏移值,观测合龙段在温度影响下梁体长度的变化。

2) 合龙顺序:按设计要求办理,先边跨,后中跨。两个中跨一次合龙时,必须同时均衡对称地合龙。合龙时,一切临时荷载均要与设计单位商量决定。

3) 连续梁体系转换应按设计规定,将两悬臂端的合龙口予以临时联结,联结注意事项如下:

(1)复查、调整两悬臂端合龙施工荷载,使其对称相等,如不相等时,应用压重调整。

(2)检查梁内预应力钢束是否张拉完成。

(3)复测、调整中跨、边跨悬臂的挠度及两端的高差。

(4)观测了解合龙前的温度变化与梁端高程及合龙段长度变化的关系。

(5)合龙前应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并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使悬臂挠度保持稳定。合龙宜在一天中最低气温时完成。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以尽早张拉。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悬臂端应覆盖,防止日晒。

4) 体系转换及支座反力调整,按设计程序要求施工。

4.1.5 支座安装,

其注意事项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20章20.2节的规定执行。

5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构思

从最近维修翻建的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工程看,工程普遍存在严重缺陷,大多工程已进入老化期,如不维修随时有垮蹋的危险。从工程的抽检结果来看:在一般环境下,有40%左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碳化至钢筋表面;在潮湿环境下90%的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已经锈蚀。由此可见普通混凝土的工程使用寿命大约为40年。

混凝土建筑物由于腐蚀因素的影响,不进行防护是不能达到设计寿命要求的,尤其是提出较长设计年限的工程,不采取措施,更是难以达到要求。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一般均定性地表述为:从结构投入使用到受到损坏影响了结构的使用安全或使用功能而不得不废弃或重建的时间周期。进行维修、加固等可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但代价是非常昂贵的。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混凝土内部的高碱性能使钢筋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保护钢筋免受锈蚀。钢筋锈蚀始于这层钝化膜的破坏,而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会受到破坏:

①供氧量不足。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保持完好需要相当于0.2~0.3mA/m2的氧流量,如果氧流量低于此值,则钝化膜厚度就会逐渐减小至完全消失,导致钢筋非常缓慢的锈蚀。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水下或地下水位以下的位置,而且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影响很小;

②碳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渗入混凝土中与其内部的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到PH值8.5~9,低于保持钝化膜所需要的碱度环境,暴露于大气中的混凝土构筑物会受到碳化影响,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

③混凝土内部(钢筋表面)达到一定的氯离子浓度。氯离子在钢筋表面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使钢筋表面的钝化膜破坏,导致点蚀。

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在本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混凝土防腐蚀技术措施:

⑴ 提高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除应满足规范对结构物不同部位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规定外,同时还要考虑施工偏差的因素。

⑵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通常,混凝土的水灰比越接近最低水灰比,混凝土的密实性越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越好。在交通部《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中,除了对水灰比有严格要求外,还要求控制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

⑶ 应用阻锈剂

阻锈剂能有效阻止或延缓氯离子对钢筋钝化膜的破坏。阻锈剂的掺量应综合氯化物的预期含量、生产厂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

掺入阻锈剂的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当适当延长。另外,以亚硝酸钙Ca(NO2)2

为基础的阻锈剂会降低混凝土的电阻率,加快钢筋开始锈蚀后的锈蚀速率。

国内目前采用的阻锈剂多为无机盐类产品,这种以亚硝酸盐为基本成分的阻锈剂一般有毒性,目前在国外已开始有采用有机类的阻锈剂的。

⑷ 应用环氧涂层钢筋

环氧涂层钢筋就是一种在普通钢筋表面静电喷涂一层环氧树脂薄膜的钢筋,涂层厚度一般在0.15~0.30mm。其作用就是通过涂层隔离钢筋与腐蚀介质的接触来达到防腐的目的。在钢筋表面涂层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涂层钢筋能有效地延缓钢筋锈蚀的开始。但环氧涂层钢筋对施工的要求相对较高。

从1976年开始进入建筑市场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环氧涂层钢筋在欧美、中东、东南亚地区的桥梁、道路、码头、隧道、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品质量标准。

⑸ 混凝土表面涂层

通常为在已施工好的混凝土表面及时涂上防腐材料,也包括在大管桩或PHC桩表面包覆特殊材料(如玻璃钢等)。

混凝土表面涂层是降低氯离子渗透速率和降低混凝土碳化速率的有效辅助措施,但涂层一般易老化,能起到保护年限较短,通常在10~20年不等。

另外涂料中还有一种渗透性的涂料,它除了有一般涂料的作用外,还具有渗透性,在涂层施工时可以渗透进入混凝土一定的深度范围,以到达封闭混凝土内毛细孔的作用,从而到达降低氯离子的渗透率的作用。

(6)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所谓高性能混凝土(HPC)与长期以来使用的普通混凝土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它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别在于通过掺入粉煤灰、高炉矿渣、微硅粉中的二种或三种掺料,来提高混凝土在特定条件下所需要的特定性能,如高弹性模量、低渗透性以及抵抗某些类型破坏的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别还在于它对骨料的要求比较高,高性能混凝土一般要求最大骨料粒径比普通混凝土要小。另外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均比较小,因此要采用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与水泥之间还必须要有良好的相容性。

桥梁采用高强混凝土可减少结构的自身重量和降低变形,减少振动和噪音。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维修费用。所以从70年代起世界各主要国家都采用高强混凝土建设桥梁。

近年来,为了提高桥梁的工作年限,长期保护大桥的正常运行开通,必须提高桥梁的耐久性。

防止氯盐的渗透可通过许多方法予以解决,如提高强度、增大保护层的厚度、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保护钢筋表面,其中采用最多、效果最好、费用最低的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或抗氯盐渗透性。近年来许多国家都采用掺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的办法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各个国家根据本国的资源条件和操作水平,选择特制的矿物掺合料,最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是粉煤灰、矿渣微粉和硅粉。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试验得到的结果是:采用矿物掺合料可以得到高抗氯盐渗透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必须仔细选择,一般最大粒径均小于普通混凝土使用的骨料。国外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一般介于10~14mm之间(我国交通部《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规定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为25mm),因为最大粒径较小,则骨料-水泥浆界面的应力差也较小,应力差可能会引起微裂缝,另外较小粒径的骨料颗粒强度比大颗粒强度高,因为岩石破碎时消除了控制强度的最大裂隙。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组份的另一特点是其低水灰比和使用高效减水剂。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都在0.4以下(我国交通部《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规定水灰比W/C≤0.35)。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点,二者比较情况如表5-1: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比较 表5-1

下:

(1)混凝土原材料

 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低碱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骨料:采用人工碎石、中粗河砂或人工砂,不得采用受氯盐污染的骨料。根据JTJ270-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砂、石骨料”部分所列检测项目进行检测。另外要求骨料的吸水率不大于1%,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要求不大于20mm。

 掺合料:通常采用的材料有磨细矿渣、粉煤灰及硅粉。

 磨细矿渣:质量符合GB-T18046-2000中“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要求。

 粉煤灰:质量符合GBJ14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对I级灰的要求。主要指标为:细度(45m方孔筛筛余)≤12%,需水量比≤95%,烧失量≤5%。

 硅粉:质量符合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附录A“硅灰品质标准和检验”的要求以及“水工混凝土硅粉品质标准暂行规定”的要求。

 拌和水:采用清洁的可饮用水,要求氯离子含量小于200mg/升。

 化学外加剂:外加剂不得采用含有氯、钾和钠盐的品种,要求对不同季节的施工具有适应性,其它品质应符合国标要求。

(2)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与配合比

 最大水灰(胶)比:处于浪溅区与水位变动区混凝土不大于0.35,处于其它区域的混凝土不大于0.45。

 胶凝材料用量:总胶凝材料(水泥+辅助胶凝材料)用量最小为400kg/m3,最多为550kg/m3。

 辅助胶凝材料用量:硅粉占胶凝材料总量的5~10%;粉煤灰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5~50%,磨细高炉矿渣占胶凝材料总量的50~80%。辅助胶凝材料种类及用量视需要确定。

 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小于胶凝材料重量的0.06%。

 混凝土的最大含碱量(当量Na2O)<3.0kg/m3。

 混凝土的最大硫酸盐、硫化物含量(以SO3重量计)不超过胶凝材料重量的4%。

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指标以电通量计,应小于1000库仑。

高性能混凝土是以高耐久性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而高耐久性则突出体现在混凝土材料低渗透、低缺陷、高密实等方面。

本工程应针对不同的结构部位、使用要求以及受力特征通过试验可在上述六种混凝土防腐措施中采取相应的一种或几种防腐措施。

6 伸缩缝的耐久性

桥梁伸缩装置作为公路的一部分,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度、安全性及桥梁的耐久性。桥梁伸缩缝一般是钢与橡胶的混合制件组成或单纯的钢制件构成。其耐久性要考虑两个方面:1、材料的耐久性;2、伸缩缝要有成熟的泄水、防水设计。对于第二个方面,国内伸缩缝厂家已经有较成熟的经验。而因为橡胶存在老化的问题,所以建议采用全钢的伸缩缝。

7 施工过程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如果出现裂缝或其它缺陷,混凝土本身对钢筋的保护将被破坏,钢筋的腐蚀将会比预计的快的多。控制好施工质量将大大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近年来,桥梁建设采用招投标来选择承包商,严格讲是有利于保证质量的,但现在问题是低价中标,层层分包,疏于管理,现场有经验或熟练的操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施工中暴露出不少问题,留下了质量隐患。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连续刚构,产生裂缝原因中,除设计原因外,施工质量不好是主要原因。

1.) 模板、支架变形过大

支架沉陷、横板变形是引起早期裂缝的原因之一。

调查结果表明,因模板变形,使设计厚度为20cm的腹板减薄了2~3cm;设计厚度为 40~50 cm的腹板减薄了7 cm的例子。这些桥原来设计断面选择就很经济,这样一来,设计应力偏紧是不可避免了。因此在拉应力较大的腹板处出现了斜裂缝。

在一些桥的0号块和边跨现浇段,施工支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未作预压或别的措施来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或较大的基础沉陷,使底板出现贯通裂缝,支架变形过大是主要原因。

2.) 预应力度不足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刚构桥或它们的组合体系,一般都是作为全预应力结构来设计,准确地建立预应力度极为重要,但实际上常有预应力不足,灌浆不及时、不饱满等问题,特别是腹板的竖向预应力。为克服主拉应力而设置的竖向预应力,因长度短、锚具损失和钢筋张拉延伸量小,很难建立起准确的预应力度,加上不及时灌浆,甚至漏浆,这些桥梁腹板出现了斜裂缝,施工原因是不能排除的。

3.) 施工JIM序改变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刚构桥,施工顺序在设计计算时要认真考虑。改变合拢顺序,大体积箱梁分层浇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龄期差和温差,都可以改变受力或引起温度、收缩裂缝。施工中不可随意改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附加应力而导致开裂。

4.) 混凝土的浇注和养生

混凝土浇注过程,因震捣不好或漏震等,将会使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及不密实等缺陷,均可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允许拉应力降低而引起裂缝。

混凝土养生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出现收缩或温度裂缝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或在寒冷天气浇注的混凝土,散热、隔热措施不好,都会引起裂缝。

5.) 施工线形控制

混凝土箱形梁桥,因线形控制不好,桥面起伏较大,不但影响外观,而且必然带来调坡问题,从而加大桥面铺装厚度,加大二期恒载,有使本来偏紧的设计应力超过允许值的危险,特别是已出现裂缝的桥梁,增加了修补难度,实质上也降低了设计安全度。

6.) 材料方面

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如砂、骨料、水泥品种的质量及外掺剂的使用等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在公路桥梁建设中,部分已使用商品混凝土或厂拌混凝土,强度方面问题减少,但还有一部分质量低劣的混凝土运往工地。个别桥梁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了高水化热水泥。因此,严把原材料关,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材料方面不单是混凝土,还有钢筋质量等。在许多工程中混凝土是业主指定的商品混凝土或业主所建拌和场供应,所以,将材料原因从施工原因中单列出来,以便引起各方面对材料质量的重视。

7.) 施工监理方面

我国公路建设中,实行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制度,这对我国公路工程质量的提高有着深远意义,为此,监理工程师付出的艰辛劳动、功不可没。但也有些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引起了结构开裂,查阅施工记录和监理工程师签字,每道工序手续都齐备,按说工程质量应有保证,但却出现了问题,只能认为监理工程师在关键部位或主要环节,检查不到位。这说明监理工程师或缺乏施工经验或技术水平不高或责任心不强,没有抓住重要环节。一支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的监理工程师队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整个工程耐久性的重要保证。

总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是保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的一环。

8 桥梁养护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桥梁的长期养护对于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同样一座桥梁,是否养护、养护的好不好对桥梁寿命的影响是很大的。养护良好的桥梁有时寿命有可能超过设计寿命。养护的不好的桥梁有时离设计寿命还差很远就不能继续使用了。这样的例子在世界桥梁史上有很多。由于缺乏养护,莱菌河上吊索桥的螺钉在短时间内大量脱落;美国东部的一座铁桥在使用了其设计年限的一半时间后就塌落等。所以在桥梁建成后,我们还要重视对桥梁的长期养护。

养护需要有一套细致、周密的长期养护计划,其主要任务有两方面:

1、对桥梁结构定期检查维修,以使桥梁各部分结构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2、加强桥上运营车辆的管理工作,防止超过设计标准车辆上桥通行,使桥梁在设计允许的荷载下运营。

对于桥梁养护,建议建立和发展一个监测系统用来监测和评估大桥在营运期间其结构的承载能力,营运状态和耐久能力。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包括有:

桥梁工作环境的监测,包括桥址处风速和风向,环境温度和桥梁结构温度分布状况,交通荷载分布状况,地震荷载等。

桥梁整体性能的监测,包括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主梁的各控制部位应力和位移状态。斜拉索索力等。

进行结构评估工作,随时评估大桥的结构可靠度。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主要由四个系统所组成并通过网络联系而进行运作,这四个系统是传感器系统、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处理和分析系统、系统运行和控制电脑系统。

一、桥梁工作环境监测

(1) 桥址处风速和风向监测

主要由安装在桥身和桥塔顶上的风速仪完成,测量平均风速和风向,编绘桥址的风玫瑰图,确定平均风速、风向和重现频率,以作为大桥的结构抗风验算复核和在大风期间大桥交通管制措施的参考;测量风的结构;测量特定风速的持续周期,检测桥梁或拉索的涡激共振的平均持续周期。

(2) 桥址处环境温度和桥梁结构温度分布状况监测

由安装在桥身和桥塔内的温度仪完成。包括以下内容,桥址环境温度;混凝土桥身和塔身截面温度分布状况,钢梁截面温度分布状况,路面温度分布状况;斜拉索截面内温度分布状况

(3) 交通荷载及其分布状况监测

主要由安装在指定车道位置上的车轴车速仪和摄录机完成,内容包括:测量车辆的车轴重量和车速,推算适时的大桥交通荷载,记录和观察大桥上交通挤塞情况,车辆分布模式;测量货车车辆的比例及各类型车辆的流量。

二、桥梁整体性能的监测

(1) 大桥结构动力特性监测

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与桥梁结构的刚度、质量、阻尼值及其分布有关,对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监测主要是用环境随机振动方法测量大桥振动特性,如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值等。

(2) 大桥主梁的各控制部位应力和位移状态监测

利用安装在大桥内各控制部位的应变仪和水平仪来监测,并绘编相应的应力或位移影响线和影响面以检测各控制部位应力和位移状态,从而为总体评估大桥的承载能力,营运状态和耐久能力提供依据。

三、大桥结构评估工作

大桥结构评估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承载能力、营运状态和耐久能力。

总之,桥梁的耐久性是由设计、施工、长期养护等几方面来保证的。除了要有一个完善、周密且可行的耐久性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非常可靠的施工操作程序,以达到设计要求的现场施工质量,还要有一套细致的长期养护程序,保证桥梁在设计允许的状态下运营。通过以

上措施的落实,可充分保证桥梁结构在设计寿命期限的正常使用,并且可以尽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修订原样)

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

预应力砼箱梁施工工艺标准设计指导原则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十二月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工艺标准设计指导原则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大桥正桥主孔为公铁共建,上、下层布置,从主孔往北

在天兴洲上至(CK9+305.1)处公路与铁路共线,上、下排列,从CK9+345.8往北,公路从平面上脱离铁路中心线,以R=1000m平面曲线分离共建部分后,平行于铁桥中线跨越北汊,公路桥位于铁路上游;南岸公路以R=3500m平面曲线与铁路分离,公路位于铁路上游。全桥除正桥主孔1092m外,其余铁路桥长3562.7m,公路桥长 m上部结构形式均采用预应力简支箱梁与连续箱梁。为控制混凝土箱梁施工质量,保证大桥的安全性、耐久性,对天兴洲大桥混凝土工程的选料与配制、浇注与养护、模板、安装、预应力筋的制作与张拉、孔道压浆和封锚,箱梁的支座安装和质量标准等均应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及本指导原则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1. 砼配合比、搅拌、运输、灌注、养护工艺要求

原材料采购应按照天兴洲大桥原材料控制流程办理。

1.1 混凝土施工前准备

1.1.1混凝土正式施工前,承包人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会同设计、监理及混凝土供应等各方,共同制定施工全过程和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内容与质量保证措施,并形成相应的施工技术文件,商定质量检验方法。

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专门措施重点保证的质量内容有:结构表层混凝土的密实性、均匀性与良好的养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混凝土裂缝控制。

1.1.2 材料质检证书

一切制造预应力梁所采用的原材料,承包人均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经具有相关资质的试验室签发的质检合格证书副本。证书内容列出所有要求试验的结果。

1.1.3混凝土正式施工前针对混凝土施工形成的技术文件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管理措施,包括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砂、石等原材料的具体品质指标要求及实现手段,原材料质量检验制度,维持原材料质量稳定的控制措施等。

2、落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所提出的特殊要求的具体措施。

3、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下列各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

搅拌工序:包括搅拌设备、搅拌时间、操作人员技能、记录、检查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运输工序:包括运输设备、运输路线、运输时间、运输区间、检查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浇筑工序:包括浇筑工具、浇筑顺序、浇筑时间、检查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振捣工序:包括振捣工具、振捣工艺、振捣顺序、振捣时间、操作人员技能、检查记录等方面

的要求。

养护工序:包括养护设备、养护制度、养护时间、模板工艺、拆模时间、拆模工艺、记录、检查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4、混凝土专项检查的方法、设备以及试验人员培训的落实情况。

5、按照混凝土验收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试件的制样和养护所作出的明确规定。

6、对于引气混凝土、后张预应力和连续缝的施工所制定的专门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标准。

1.1.3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事先确定并培训专门从事混凝土关键工序过程施工的操作人员和记录人员。

1.2 原材料管理

1.2.1混凝土的原材料应按技术质量要求由专人采购与管理,采购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对各种原材料应有交接记录。

1.2.2混凝土用原材料进场前,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场。

1.2.3混凝土各种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前和进场日期。骨料堆场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条件。

1.2.4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和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放。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不得露天堆放。

1.2.5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主要包括进货日期、

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

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

1.3砼原材料

1、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为32.5、42.5(用于强度低于C50的砼)和52.5(用于C50砼)。其性能指标应符合(GB175-1999)的要求。碱当量(按Na2O当量)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0.6%,否则混凝土内的总含碱量(包括所有原材料)应不超过3.5kg/m3,铝酸三钙含量宜控制在8%以内。且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宜与矿物掺和料一起使用。

2、矿物掺合料:配制混凝土所用的矿物掺合料要求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来源固定。应选用能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掺和料,并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应当选用不低于Ⅱ级的优质粉煤灰作为矿物掺合料。

3、骨料:①细骨料:应采用颗粒坚硬、级配良好、粒径小于5mm的天然洁净河砂,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量小于2.0%,其中泥块含量小于0.5%。

②粗骨料:由质地坚硬、粒径范围宜在5~25mm(大体积混凝土除外)符合连续级配要求的碎石或砾石组成。使用时必须用淡水冲洗,含泥量小于0.7%。

③对于处于干湿交替环境中的承台和桥墩结构,混凝土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按TB/T2922.5-2002检验不得大于0.1%,岩石柱膨胀率按TB/T2922.4-1998检验不得大于0.1%。因条件所限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或岩石柱膨胀率超过上述限值时,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按TB/T2922.5-2002检验不得大于0.2%。

④对于潮湿、干湿交替环境下或接触水的混凝土,不得采用具有碱骨料反应的碱活性骨料。

4、外加剂:配制耐久混凝土所用的化学外加剂除应满足TB 10210-2001的相应规定外,还应符合如下要求:

①各种外加剂应有厂商提供的推荐掺量与相应减水率、主要成分(包括复配组分)的化学名称、氯离子含量、含碱量以及施工中必要的注意事项(如超量或欠量使用时的有害影响)、掺和方法和成功的使用证明等。

②当混合使用高效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及其它防腐蚀剂时,应事先专门测定它们之间的相容性。

③所掺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重的0.02%,高效减水剂中的硫酸钠含量不宜大于减水剂干重的15%。

④氯化钙不能作为混凝土的外加剂使用。

5、拌和水:耐久混凝土拌和用水应满足TB 10210-2001的相应规定。拌和用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200mg/L。

1.4砼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应参照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200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通过混凝土工作性、强度以及抗裂性能的对比试验后确定。

1.4.1 砼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

1.4.2 配合比设计采用试验计算法。

1.4.3 砼配合比除应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外,其水胶比、胶凝物质总用量、最大氯离子含量和最大碱含量均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1.4.4 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1.4.5砼配制

砼的组成材料应以质量比配料,按配料单进行称量。称量和配水机械装置应维持在良好状态,其精度应准确到±0.7%。

拌制的砼其原料称量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1.4.6砼搅拌

应采用搅拌效率高、均质性好的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拌和设备应能自动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水灰比以及自动控制进料和出料并自动控制

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必须严格控制用水量,确保符合设计的水胶比,砂石中的含水量应仔细测定,并从用水量中扣除。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应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以满足最低入模温度8℃左右的要求。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应采取加冰水搅拌等降温措施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30℃左右的要求。

1.5砼运输

混凝土运输设备应能保证浇注工作连续进行,应优先采用搅拌车、混凝土泵、料斗等运输设备;严禁在运输途中向混凝土内加水;采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除应按照《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的规定进行施工外,还应特别注意:在满足泵送工艺的前提下,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尽量小,以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离析和泌水。

1.6砼浇筑

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方式进行,不得随意留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保护层垫块得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砼保护垫块宜为工字型或锥型其强度和密实度应高于构件本体砼。垫块可采用水灰比<0.4的细石砼或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好、抗压强度大于50MPa的工程塑料。砼保护垫块厚度尺寸不应出现负偏差,正偏差不得大于5mm。构件侧面或底面的垫块应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避免形成锈蚀通道。

1.7砼养生

砼养生十分重要,砼浇注完以后应及时覆盖,终凝后即浇水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应控制砼处在有利于硬化及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

采用塑料薄膜或养护剂养护时,应覆盖严密,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薄膜的完整性。同时仍要注意洒水,使砼始终处于湿润的环境中。采用蒸汽养生时,应首先经试验,确认对加入外加剂的砼构件经蒸养后,确无有害影响。

在任一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在炎热或寒冷、大风季节施工时,或当天气产生骤然降温时,除了加强

浇筑后混凝土结构的保湿养护外,还应对混凝土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外界气温陡变而剧烈变化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

1.8 钢筋

1.8.1 材料

(1) 钢筋的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符合标准的国外生产的钢筋,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也可采用。

(2) 钢筋应按《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1987)、《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6397—1986)及《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的规定进行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量和冷弯试验,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相应的国际标准。

(3)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的钢筋应再抽取试样,按《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范》(TJT055—83)做力学性能试验。

1.8.2 钢筋的加工和检查

(1) 钢筋的加工、接头和安装均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第10章执行。

(2) 加工钢筋的检查项目见表1.8.2-1。

加工钢筋的检查项目 表1.8.2-1

钢筋安装检查项目 表 1.8.2-2

1.8.3 预应力筋

1.8.3.1 预应力系统

承包人选用的预应力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采用的预应力系统细节,获批准后方可用于工程中。

1.8.3.2 预应力筋

(1) 本桥预制箱梁的纵向和横向预应力筋主要采用标准强度为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4mm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技术性能应符合《ASTM A416-98》(270级)的规定。

(2) 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设计施工暂行规定》(1984) 的规定。

(3)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分批验收,验收时除应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定等进行检查外,尚须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a) 钢绞线

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则应逐盘取样进行上述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每批钢绞线的重量应不大于60t。每批钢绞线应进行弹性模量试验。

b) 精轧螺纹钢筋

应分批进行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100t,对表面质量应逐根目视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在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附录G—6所规定的要求时,则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全部各项试验,如仍有一根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4) 钢绞线应存放于干燥处,避免潮湿锈蚀,工地存放应高出地面200mm以上,并及时盖好。

1.8.3.3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1) 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并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0)的规定。同时应满足真空辅助压浆管道和与预应力孔道组成密闭系统的性能要求。

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锚具或其附件上设置压浆孔或排气孔,压浆孔应有足够的截面面积,以保证浆液的畅通。

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需敲击才能松开的夹具,必须保证其对预应力筋的锚固没有影响,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不造成危险。

连接器必须符合锚具的性能要求。

(2) 进场验收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

a) 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b) 硬度检验: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多孔夹片式锚具,每套至少抽取5片夹片,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每个零件测试3个点,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c)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当质量证明书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时,经上述两项试验合格后,应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夹具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夹具或连接器)为不合格。

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夹具应以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以不超过5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

1.8. 4 预应力筋管道

1.8.4.1 管道材料

预应力筋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其制作材料应符合FIB技术报告《应用于

体内有粘结后张预应力的塑料波纹管》(2000年1月版)中表3的要求,并附有质量保证书及合格证书。

1.8.4.2 管道检验

(1) 波纹管进场时,生产厂家应提供试验报告、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承包人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对其外观形状、主要尺寸及密封性进行检测。上述检验方法可参照《FIB强化及预应力材料与系统委员会》提出的条例的规定执行,其取样数量、检验内容和顺序及质量要求应符合《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2828)标准的规定。

(2) 波纹管应按批进行检验。在同一原料、配方和同工艺情况下,生产同一规格管材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30t。生产期7天尚不足30t时,则以7天产量为一批,取产量最多的规格检验。

(3) 当按本条第1款规定的项目检验结果有不合格项目时,应以双倍数量的试件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仍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1.8.4.3 管道安装

(1)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钢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2) 塑料波纹管管道和其接头应有足够的密封性,以防止水泥浆渗漏及抽真空时漏气;且其强度应足以保持管道的形状,以防止在搬运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损坏;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磨性和绝缘性能。管道的材质不应与混凝土、预应力筋或水泥浆有不良的化学反应。

塑料波纹管在布管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的管道坐标进行放样,设置定位钢筋,波纹管应固定在定位钢筋上用铁丝扎紧.定位网应焊接和定位牢固使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管道不产生位移。固定波纹管用的定位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0.8m,对于曲线管道宜适当加密,定位钢筋的间距不得大于0.5m。

(3) 波纹管的接长连接:采用专用焊接机进行焊接或应采用本身具有密封性能且带有观察管的塑料结构连接器连接,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管道堵塞。

(4) 波纹管与锚垫板的连接:用同一材料同一规格连接头连接,连接后用密封

胶封口。

(5) 波纹管与排气管的连接:在需设置排气管处,应采用带有排气管的密封连接器连接,其密封性能应满足真空度要求。

(6) 所有管道的压浆孔、抽气孔应设在锚座上,排气孔应设在锚具的附件上。压浆管、排气管最小内径为20mm。

(7) 本桥横向预应力采用扁锚,其波纹管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8) 管道在模板内安装完毕后,应将其端部盖好,防止水或其它杂物进入。

1.8.4.4 管道位置的允许偏差

管道位置的允许偏差见表1.8.4.4-1

梁体管道位置的允许偏差 表1.8.4.4-1

1.9 模板

1.9.1 模板制作

(1) 承包人开始制作模板之前,应按设计要求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9.3节及9.4节规定编制本工程拟采用模板以及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 模板由底模、侧模、内模和端模组成,宜采用钢制。

(3)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不应超过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不应大于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不应大于1.5mm。

(4) 模板的全长及跨度应考虑反拱度及预留压缩量。

(5) 钢模板在设计制造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梁体各部位结构尺寸正确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且具有能经多次反复使用不致产生影响梁体外

形的刚度。

(6) 附着式振动器应交错布置,安设牢固。振动力应先传向模板骨架,再由骨架传向面板。

(7) 涂在模板上的脱模剂,不得使混凝土变色。

1.9.2 底模及支座安装:

(1) 钢底模在正常使用时,应随时用水平仪检查底板的反拱及下沉量,不符合规定处均应及时整修。及时清除底板表面与橡胶密封条处的残余灰浆,均匀涂刷隔离剂。

(2) 底模支座位置,应在每次模板安装前检查,检查的内容有:横向位置、平整度,同一支座板的四角高差,四个支座板相对高差。支座板安装位置应用螺栓固定。

1.9.3 侧模板安装

(1) 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接口处应清除干净。

(2) 检查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影响使用的缺陷或变形,振动器支架及模板焊缝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

(3) 侧模安装时应先使侧模滑移或吊装到位,与底模板的相对位置对准,用顶压杆调整好侧模垂直度,并与端模联结好。

(4) 侧模安装完后,用螺栓联接稳固,并上好全部拉杆。调整其它紧固件后检查整体模板的长、宽、高尺寸及不平整度等,并做好记录。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调整。

(5) 钢模安装应做到位置准确,连接紧密,侧模与底模接缝密贴且不漏浆。

(6) 在制梁过程中应根据架梁的顺序确定预埋件的安装。预埋件的安装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每孔梁上预埋件位置准确无误。

1.9.4 内模安装:

(1) 内模安装应根据模板结构确定。当内模为液压整体内模时,可利用台座端部滑道,将内模滑到已绑好的腹板钢筋骨架预留的内腔位置。

(2) 当内模为液压分段式或拼装式结构时,可采用吊装方式安装内模。安装前

应先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是否涂刷了隔离剂。无论是何种结构均应在内模拼成整体后用宽胶带粘贴各个接缝处以防止漏浆。

(3) 内模安装完后,检查各部位尺寸。

1.9.5 端模安装

安装前检查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端模管道孔眼应清除干净。将波纹管逐根插入端模各自的孔内后,进行端模安装就位。安装完成后,再次逐根检查是否处于设计位置。

1.9.6 钢模安装尺寸允许偏差

钢模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6-1的规定。

钢模板安装尺寸允许偏差表 表1.9.6-1

1.9.7 (1) 承包人应在拟定拆模时间24h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拆模并取得同意。

(2) 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达到75%的设计强度或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它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3) 拆除侧模及端模时,混凝土强度一般应达到2.5 MPa,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且应保证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

(4) 模板拆下后,应及时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残余灰浆并均匀涂刷隔离剂,整修后备用。

1.10 箱梁混凝土的浇筑

1.10.1箱梁混凝土浇筑

箱梁混凝土的浇筑应尽可能一次浇筑完成。不能一次浇筑完成,需要分层浇筑时,底板须一次浇筑完成,腹板可分层浇筑,分层间隔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且使层与层覆盖住。

(1)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砼保护垫块宜为工字型或锥型其强度和密实度应高于构件本体砼。垫块可采用水灰比<0.4的细石砼或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好、抗压强度大于50MPa的工程塑料。砼保护垫块厚度尺寸不应出现负偏差,正偏差不得大于5mm。构件侧面或底面的垫块应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避免形成锈蚀通道。

(2) 混凝土采用连续浇筑。浇筑时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浇筑。水平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

(3) 浇筑梁体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下落距离不超过2m。并应保持预埋管道不发生挠曲或移位。

(4) 梁体腹板处的底板混凝土宜采用底板附着式振动器振动。梁体腹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插入式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振完一处应边振边徐徐提出,振动时禁止触碰波纹管。

(5) 在浇筑混凝土梁体时,应安排专人负责监视振动器的运转使用情况,如有故障则迅速组织抢修。以避免因振动不及时而导致混凝土出现空洞或蜂窝麻面。另外还应有专人负责监视模板、管道、钢筋和预埋件,如联结螺栓松动、模板走形或漏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6) 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并交监理工程师签认。

1.10.2 箱梁混凝土的养护

砼养生十分重要,箱梁混凝土浇注完以后应及时覆盖,终凝后即浇水养护。应按本指导原则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进行覆盖和养护。蒸汽养护除按(JTJ041-2000)第14章执行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蒸汽养护仍分为蒸汽养护和自然养护两个阶段。

(1) 蒸汽养护阶段:

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在浇筑4~6h后开始加温,升温速度不得大于每小时10℃。恒温应控制在50℃以下,恒温时间由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得大于每小时5℃,拆模时梁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采用塑料薄膜或养护剂养护时,应覆盖严密,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薄膜的完整性。同时仍要注意洒水,使砼始终处于湿润的环境中。采用蒸汽养生时,应首先经试验,确认对加入外加剂的砼构件经蒸养后,确无有害影响。

气温较高、空气干燥的环境下,浇筑完收浆后应尽快覆盖和洒水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应控制砼处在有利于硬化及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应定时测温,并作好记录。

(2) 自然养护阶段:

梁体拆模后自然养护时,箱梁表面应予以覆盖,洒水次数以混凝土表面潮湿为度,养护天数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应洒水养护14天。箱梁的内室降温较慢,可适当采取通风措施,并应自然养生7天以上。当昼夜平均温度低于5℃或最低温度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办理,采取保温措施。混凝土入模的温度,不得低于5℃。炎热天气应逐段覆盖洒水养护。在任一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在炎热或寒冷、大风季节施工时,或当天气产生骤然降温时,除了加强浇筑后混凝土结构的保湿养护外,还应对混凝土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外界气温陡变而剧烈变化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

具有一定的温度条件(高于5℃)时,混凝土梁表面硬化后立即用保湿效果好的土工布覆盖,用水自然养护。混凝土梁顶板及悬臂板底面和腹板立面喷养护液养护。此方法在进行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也可以使用。

5.热期和雨期的混凝土施工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1.10节的规定。

1.11 预应力筋的制作和安装

1.11.1 预应力钢绞线的制作

(1) 钢绞线下料切割时,应在每端离切口30~50mm处用铁丝绑扎,平放用砂轮切割。

(2) 钢绞线编束时须按各束理顺,每隔1~1.5m用铁丝捆扎,铁丝扣应向里,绑好的钢绞线束,应编号挂牌存放。

1.11.2 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和保护

(1) 钢绞线应对号穿入波纹管内,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穿或用穿索机将钢绞线逐根穿入。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它杂物。

(2)对在砼浇筑及养生之前安装在管道中预应力筋,未采取防腐蚀措施时,在安装至压浆时的允许间隔时间: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为7d,空气湿度在40%~70%时为15d,空气湿度小于40%时为20d。不满足以上条件时,应采取防止锈蚀或其它防腐蚀的措施,直至压浆。采用蒸汽养生时,在养生完成之前不应安装预应力筋。

(3) 任何情况下,当在安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对全部预应力筋和金属件均应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其它损坏。

1.12预应力筋张拉

1.12.1 预应力张拉设备

(1) 所有用于张拉预应力筋的千斤顶应专为所采用的预应力系统所设计,并经国家认定的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产品。

(2) 承包人应备有为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校验设备,用于千斤顶校验。校验设备应配备有精确可靠的测力环或测力计,测力环或测力计应具有独立试验室颁发的校验证明。当监理工程师要求时,承包人应安排测力环或测力计在国家认定的检验机构或监理单位的中心实验室进行检验校准。

(3) 千斤顶的精度应在使用前校验。千斤顶一般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验。测力环或测力计应至少每2个月进行重新校验,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当工地测出的预应力钢筋延伸量有超过允许的差异时,应暂停张拉并查明原因,必要时对千斤顶进行再校验。

(4) 用于测力的千斤顶的压力表,其精度应不低于1.5级。校正千斤顶用的测力环或测力计应有正负2%的读数精度。压力表读盘直径应不小于150mm。压力表应具有大致两倍于工作压力的总压力容量,被量测的压力荷载,应在压力表总容量的1/4~3/4范围内,除非在量程范围建立了精确的标定关系。压力表应设于操作者肉眼可见的2m距离以内,使能无视觉差获得稳定和不受扰动的读数。每台千斤顶及压力表应视为一个单元且同时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1.12.2 预应力筋张拉

(1) 承包人在张拉束开始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说明、图纸、张拉应力和延伸量的静力计算,请求审核。

(2) 承包人应先派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预应力张拉作业。所有操作预应力设备的人员,应通过设备使用的正式训练。

(3) 除非另有书面允许,张拉工作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时进行。

(4)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张拉。

(5) 箱梁两侧腹板应对称张拉,其不平衡最大不超过一束。同束钢绞线应由两端对称同步张拉,千斤顶升、降压速度相近。

(6)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2.8节执行。在初期当梁进行张拉时应按该规范附录G-9的规定进行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测定,根据实际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予以调整。

(7) 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作伸长量标记)→包括预应力损失的张拉控制力σcon(持荷2min)→锚固。

张拉到σcon后,关闭主油缸油路,测量钢绞线伸长值,若持荷2min后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回油,夹片自动锁定,该束张拉结

束,作好记录。

预应力钢绞线束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范围内。每端钢丝回缩量应控制在6mm以内。

(8) 预应力筋可按张拉程序一次张拉到位,也可分两次张拉。如采用一次张拉工艺,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强度的85%,弹性模量不小于设计值的80%。如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可进行第一次张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时,进行第二次张拉。如设计有明确规定,则按设计规定办理。

(9) 每束钢绞线单根钢绞线内的断丝或滑丝不得超过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

(10) 预应力筋张拉以后,应递交监理工程师以下记录:

a) 每个测力计、压力表、油泵及千斤顶的鉴定号。

b) 测量预应力钢材延伸量时的初始拉力。

c) 在张拉完成时的最后拉力及测得的延伸量。

d) 千斤顶放松以后的回缩量。

e) 在张拉中间阶段测量的延伸量及相应的拉力。

f) 是否有断丝、滑丝记录,具体的束号和位置。

1.13 箱梁预应力筋孔道压浆

1.13.1箱梁预应力筋孔道压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承包人须采用真空辅助灌浆工艺进行孔道灌浆,浆体材料应掺入真空灌浆添加剂和阻锈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2) 水泥浆所用水泥应称量精确,龄期不超过一个月。

(3) 浆体的性能必须达到:水泥浆体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30~0.35;水泥浆的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应在24h内被浆体吸收;浆体流动度宜控制在14~18s;浆体膨胀率<5%;初凝时间应>3h,终凝时间应<24h;压浆时浆体温度应不超过35ºC。

(4) 为使水泥浆达到所须的浆体特性,可在浆体中加入化学添加剂,添加剂应

具有减水、缓凝、微膨胀和增加浆体和易性等作用,但不得含有对预应力筋和水泥有损害的物质,尤其不得含有氯化物和硝酸钙等腐蚀性介质。添加剂中所含的膨胀成分严禁含有铝粉。

(5) 浆体材料混合料的配比试验及浆体性能试验,其试验方法应按《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附录G10、G11进行测试;真空灌浆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及性能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1997)和《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建材行业标准要求,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获得批准后方可使用。

1.13.2 压浆设备

(1) 水泥浆拌和机应采用转速达1300r/min的高转速拌和机。压浆泵应能连续均匀地压浆,可进行0.7Mpa以上的恒压工作,压浆泵应具有压浆量、进浆压力可调功能;浆体养护缸的搅拌速度不能大于500r/min。

(2) 压浆泵应是排液式的,泵及其吸入循环应是完全密封的,以避免气泡进入水泥浆内。它应能在压浆完成的管道上保持压力,且装有一个喷嘴,喷嘴应能保持导管中压力无损失,且应备有紧急卸载功能。

(3) 压力表在第一次使用前及此后监理工程师认为需要时应加以校准。所有设备在压浆操作中至少每3个小时用清洁水彻底清洗一次,每天使用结束时也应清洗一次。

(4) 真空泵:采用水环式真空泵,循环水用自来水,水温不能超过40℃。其抽真空的能力应大于90%(-0.09Mpa),抽真空的效率应不小于40m3/h。

1.13.3 压浆

(1) 张拉施工完成后,必须采用不带水汽的高压风把孔道吹干,然后封锚,抽真空,压浆,搅拌机及储浆罐的体积必须大于所要压注的一条预应力孔道体积。

(2)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不低于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的80℅。

(3) 压浆前除进行常规浆体配比实验外,还应进行斜管试验、密实度试验和模拟压浆试验。

(4) 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试样(每组为70.7mm×70.7mm×

70.7mm立方体试件3个),标准养生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

(5) 当气温或箱体温度低于5℃时,不得进行压浆。水泥浆温度不得超过32℃。

(6) 管道压浆应尽可能在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成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压浆后立即进行,一般不得超过3d。压浆时,由孔道压浆端压入浆体,从抽真空端排出浆体,直到流出的稠度达到注入的稠度。管道应充满水泥浆。简支梁的管道压浆,应自梁一端注入,而在另一端流出,流出的稠度须达到规定的稠度。

(7) 水泥浆自调制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40min,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保持流动状态。

(8) 按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当浆体从孔道抽真空端流出时,应在孔道两端进行废浆排除作业,然后在0.7MPa下保压不少于2min。压满浆的管道应进行保护,使在一天内不受震动。管道内水泥浆在注入后48h内,结构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在压浆后两天,应检查注入端及出气孔的水泥浆密实情况,需要时进行处理。

(9) 承包人应具有完备的压浆记录,包括每个管道的压浆日期、水灰比及掺加料、压浆压力、试块强度、障碍事故细节及需要补做的工作。这些记录的抄件应在压浆后3d内送交监理工程师。

1.14 简支梁封端混凝土

简支梁浇筑封端混凝土前,压浆后应先将周围冲干净,对梁端混凝土凿毛,检查确认无漏压的管道,铲除承压板表面的粘浆和锚具外部的灰浆,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然后设置钢筋网浇筑封端混凝土。封端混凝土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封端混凝土后的梁体长度。

1.15 箱梁支座安装

1.15.1 本桥箱梁均采用球形支座,支座安装的规定另见施工技术规范。

1.15.2 活动支座应按梁的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未完成的收缩徐变产生的错动量,调整上下座板的相对位置。

1.15.3 支座各组成部分之间、支座顶面与梁底之间以及支座底面与桥墩支承垫石顶面之间应保持密合,不得有缝隙存在。如调整后仍有缝隙,可采用高强度、无收缩、

自流平性质的填料填充。

1.16 顶落梁时每端应同步起落。千斤顶顶部应允许转动,底部应允许滑动。混凝土局部承压应力应不超载。

2 移动模架法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2.1范围

本章规范适用于采用移动模架法现场浇筑混凝土连续箱梁。其外模、底模和支架及导梁可纵向移动,模架的内模则可收缩后从箱室内退出。

2.2 一般要求

2.2.1 施工方法

承包人应将准备采用的移动模架施工方法、工艺流程

2.2.2 一切现场浇筑预应力梁所采用的原材料,承包人均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具有相关资质的试验室签发的质检合格证书副本。证书内容应列出所有要求试验的成果。

2.3 移动模架

移动模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架应装拆和运转方便,模板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第一次灌筑时应为一个简支跨加一端悬臂伸出到工作缝的长度。

2.4 模板

2.4.1 移动模架的模板尺寸、高程、平整度、预拱度的误差必须在允许范围之内。

2.4.2 移动模架的底模应设置预拱度。此预拱度应计入模架主梁荷载作用后的弹性变形影响,此弹性变形根据梁的刚度和混凝土实际容重计算并结合有关实验数据修正后得出。

2.5 制梁

移动模架制梁的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管道、预埋件等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6 支座安装

移动模架制梁的支座安装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移动模架制梁的活动支座安装,除根据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徐变调整上下座板的相对位置外,还应计入

混凝土梁在预应力作用下的梁长压缩量。

2.7 混凝土浇筑

梁体混凝土宜采用泵送混凝土连续浇筑,并应在初凝时间内一次浇筑完成。

2.8 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张拉设备、张拉作业和张拉程序应符合本标准第1.12节的规定。预应力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分批张拉时应注意梁体的反拱度是否与计算相符,不得出现由于移动模架主梁反弹而使混凝土梁体上翼缘超拉应力。

2.9 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应符合本标准第1.12节的规定。

2.10 模架移动

经设计检算,当混凝土强度和预应力筋张拉束数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拆模。拆模后模架向前移动一跨,任何情况下,移动模架抗倾覆系数不得小于1.3。

2.11 施工缝处理

浇筑新混凝土前,施工缝表面应进行凿毛,并刷洗干净。

2.12 移动模架制梁的质量标准

移动模架制梁的检查项目见表2.12-1。

移动模架制梁的检查项目 表 2.12-1

3 支架法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3.1 范围

本章规范适用于支架法现场浇筑混凝土梁。

3.2 一般要求

3.2.1 施工方法

承包人应将准备采用的支架法施工方案、工艺流程以及主要施工设备的说明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3.2.2 施工场地

支架基础必须具有足够承载力,不得出现不均匀沉降。其基础类型应根据支架结构型式、地基承载力等条件确定。同时须做好地面的排水处理,设置排水沟。

3.2.3 材料质检证书

一切现场浇筑预应力梁所采用的原材料,承包人均应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够资质的试验室签发的质检合格证书副本。证书内容应列出所有要求试验的成果。

3.3 支架

3.3.1 支架应采用钢制构件,支架构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3.2 支架结构应稳定,强度、刚度的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9.2.2条、第9.2.3条、第9.2.4条的规定。

3.3.3 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高程的要求。

3.3.4 支架宜采用等载预压消除非弹性变性,观测沉落量。

3.3.5 支架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联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3.4 模板

3.4.1 承包人开始制作模板之前,应按设计要求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9.3节及9.4节规定编制本工程拟采用模板以及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3.4.2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不应超过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不应大于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不应大于1.5mm。

3.4..3 模板的全长及跨度应考虑反拱度及预留压缩量。

3.4..4 钢模板在设计制造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梁体各部位结构尺寸正确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

3.4.5 附着式振动器应交错布置,安设牢固。振动力应先传向模板骨架,再由骨架传向面板。

3.4.6 涂在模板上的脱模剂,不得使混凝土变色。

3.4.7 模板的制作及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其精度,在设计无规定时,其质量检验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9.6节的规定。

3.5 制梁

支架法制梁的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管道、预埋件等均应符合本标准第

1.12节的规定。

3.6 混凝土保护层

箱梁最外层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应满足《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05)不得小于35cm的规定。

3.7 支座安装

支架法制梁的支座安装应符合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支架法制梁的活动支座安装,除根据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徐变调整上下座板的相对位置外,还应计入混凝土梁在预应力作用下的梁长压缩量。

3.8 混凝土浇筑

3.8.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拌制、运输、浇筑及养护均应符合本标准第1.4节的

规定。

3.8.2 梁体混凝土宜采用泵送混凝土连续浇筑,并应在初凝时间内一次浇筑完成。

3.9 拆装

3.9.1 非承重侧模板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拆模时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

3.9.2 除设计另有规定者外,与梁顶悬臂板的底模连成一体的侧模和箱梁顶板的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除。

3.9.3 预应力筋张拉前拆除梁的端模、侧模和内模。拆模时混凝土表层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3.10 预应力筋张拉

3.10.1 如为原位制梁的支架法施工,预应力筋张拉后的梁体重量应落在桥墩(台)的正式支座上;如为旁位或高位制梁的支架法施工,则支点处的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10.2 预应力筋张拉前,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详细说明、图纸、张拉应力和延伸量的静力计算,张拉设备的有关证件和校验证明,请求审核。除非另有书面允许,张拉工作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时进行。

3.10.3 的规定。

3.10.4 预应力筋可分批张拉,终张拉时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3.11 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应符合本技术标准第6.1节的规定。

3.12 支架卸载

3.12.1 支架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预施应力完毕后方可卸载。卸载时应对称、均匀,有序,在纵向宜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

3.12.2 支架卸载下落空出一定空间后,方可拆除底模板。拆除时均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到损伤。底模和支架的拆除过程及拆除后的检查结果,应作出记录。

3.13 支架法制梁的质量标准

支架法制梁的检查项目见表3.13-1

支架法制梁的检查项目 表.3.13-1

4.悬臂浇注法施工

4.1.1 挂篮、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筋

1) 挂篮的设计要求: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宜控制在0.3-0.5之间,特殊情况下也不应超过0.6。

主要设计参数:

挂篮总重控制在设计限重之内;

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20;

施工时、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2;

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2;

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安全系数:2;

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2。

2) 挂篮加工试拼及加载试验:挂篮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靠的,有疑问时应进行材料力学性质试验。挂篮试拼后,必须进行荷载试验。

3) 挂篮支承平台除要有足够的强度外,还应有足够的平面尺寸,以满足梁段的现场作业需要。

4) 现浇梁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必须正确、牢靠,安装误差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9.6.2条的规定。后吊杆和下限位拉杆孔道应严格按计划尺寸准确预留。

5) 钢筋制作及安装,除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10章的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腹板和底板钢筋安装时,应将底板钢筋与腹板钢筋连接牢固,最好采用焊接。

(2)底板上、下两层钢筋网应形成一个整体。

(3)顶板底层横向钢筋最好采用通长筋。

(4)钢筋与管道相碰时,只能移动,不得切断钢筋。

(5)若挂篮下限位器、下锚带、斜拉杆等部位影响下一步操作,必须切断钢筋时,应待该工序完工后,将割断的钢筋联好再补孔。

6) 梁段的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的加工及安装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0章、第12章的规定。

4.1.2混凝土悬臂浇筑

1) 在梁段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挂篮(托架或膺架)、模板、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机械设备、混凝土接缝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经签认后方准浇筑。

模板、预应力管道、钢筋、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的规定。

2) 桥墩顶梁段及桥墩顶附近箱梁段的施工:墩顶梁段及附近梁段可采用托架或膺架为支架就地浇筑混凝土。托架或膺架要经过设计,计算弹性及非弹性变形。

3) 边跨现浇段:现浇段的浇筑顺序是靠近边墩(台)的先浇,逐段向合龙段靠拢,逐渐调整现浇梁段的标高,使合龙高差在允许误差内。浇筑混凝土前确保支架与梁底之间能相对滑动,使边跨合龙时现浇段能随原浇筑T构自由伸缩,避免混凝土拉应力过大。

4) 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时,要有保证梁体施工稳定的措施。

5) 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进度应对称、平衡,实际不平衡偏差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值。

6) 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的标高,应根据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及预拱度设置,施工过程中要对实际高程进行监测,如与设计值有较大出入时,应会同有关部门查明原因进行调整。

7) 箱形截面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设计要求办理,当采用两次浇筑时,各梁段的施工应错开。箱体分层浇筑时,底板可一次浇筑完成,腹板可分层浇筑,分层间隔时间宜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且使层与层覆盖住。

8) 梁段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12章的有关规定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压浆。

9) 梁段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及施工安排确定。混凝土应尽量采用早强措施,使混凝土的强度及早达到预施应力的强度要求,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

10) 混凝土养护应覆盖洒水,如冬季施工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第14章冬期施工的规定执行。

4.1.3穿束、张拉和压浆

1) 穿束 束的前端必须认真处理。

2)预应力张拉

(1)挂篮移动前,顶、腹板纵向束的张拉应按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张拉,应注意上下、左右对称张拉。张拉时注意梁体和锚具的变化。

(2)张拉按本规范第12章的规定及设计要求执行。

(3)横向预应力在采用扁锚张拉时宜测定锚口、管道摩阻损失值。

3) 压浆按本规范第12章的规定执行。

4.1.4 连续梁的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

1) 测量箱梁顶面标高及轴线,连续测试温度影响偏移值,观测合龙段在温度影响下梁体长度的变化。

2) 合龙顺序:按设计要求办理,先边跨,后中跨。两个中跨一次合龙时,必须同时均衡对称地合龙。合龙时,一切临时荷载均要与设计单位商量决定。

3) 连续梁体系转换应按设计规定,将两悬臂端的合龙口予以临时联结,联结注意事项如下:

(1)复查、调整两悬臂端合龙施工荷载,使其对称相等,如不相等时,应用压重调整。

(2)检查梁内预应力钢束是否张拉完成。

(3)复测、调整中跨、边跨悬臂的挠度及两端的高差。

(4)观测了解合龙前的温度变化与梁端高程及合龙段长度变化的关系。

(5)合龙前应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并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使悬臂挠度保持稳定。合龙宜在一天中最低气温时完成。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以尽早张拉。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悬臂端应覆盖,防止日晒。

4) 体系转换及支座反力调整,按设计程序要求施工。

4.1.5 支座安装,

其注意事项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第20章20.2节的规定执行。

5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构思

从最近维修翻建的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工程看,工程普遍存在严重缺陷,大多工程已进入老化期,如不维修随时有垮蹋的危险。从工程的抽检结果来看:在一般环境下,有40%左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碳化至钢筋表面;在潮湿环境下90%的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已经锈蚀。由此可见普通混凝土的工程使用寿命大约为40年。

混凝土建筑物由于腐蚀因素的影响,不进行防护是不能达到设计寿命要求的,尤其是提出较长设计年限的工程,不采取措施,更是难以达到要求。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一般均定性地表述为:从结构投入使用到受到损坏影响了结构的使用安全或使用功能而不得不废弃或重建的时间周期。进行维修、加固等可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但代价是非常昂贵的。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混凝土内部的高碱性能使钢筋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保护钢筋免受锈蚀。钢筋锈蚀始于这层钝化膜的破坏,而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会受到破坏:

①供氧量不足。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保持完好需要相当于0.2~0.3mA/m2的氧流量,如果氧流量低于此值,则钝化膜厚度就会逐渐减小至完全消失,导致钢筋非常缓慢的锈蚀。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水下或地下水位以下的位置,而且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影响很小;

②碳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渗入混凝土中与其内部的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到PH值8.5~9,低于保持钝化膜所需要的碱度环境,暴露于大气中的混凝土构筑物会受到碳化影响,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

③混凝土内部(钢筋表面)达到一定的氯离子浓度。氯离子在钢筋表面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使钢筋表面的钝化膜破坏,导致点蚀。

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在本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混凝土防腐蚀技术措施:

⑴ 提高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除应满足规范对结构物不同部位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规定外,同时还要考虑施工偏差的因素。

⑵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通常,混凝土的水灰比越接近最低水灰比,混凝土的密实性越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越好。在交通部《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中,除了对水灰比有严格要求外,还要求控制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

⑶ 应用阻锈剂

阻锈剂能有效阻止或延缓氯离子对钢筋钝化膜的破坏。阻锈剂的掺量应综合氯化物的预期含量、生产厂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

掺入阻锈剂的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当适当延长。另外,以亚硝酸钙Ca(NO2)2

为基础的阻锈剂会降低混凝土的电阻率,加快钢筋开始锈蚀后的锈蚀速率。

国内目前采用的阻锈剂多为无机盐类产品,这种以亚硝酸盐为基本成分的阻锈剂一般有毒性,目前在国外已开始有采用有机类的阻锈剂的。

⑷ 应用环氧涂层钢筋

环氧涂层钢筋就是一种在普通钢筋表面静电喷涂一层环氧树脂薄膜的钢筋,涂层厚度一般在0.15~0.30mm。其作用就是通过涂层隔离钢筋与腐蚀介质的接触来达到防腐的目的。在钢筋表面涂层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涂层钢筋能有效地延缓钢筋锈蚀的开始。但环氧涂层钢筋对施工的要求相对较高。

从1976年开始进入建筑市场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环氧涂层钢筋在欧美、中东、东南亚地区的桥梁、道路、码头、隧道、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品质量标准。

⑸ 混凝土表面涂层

通常为在已施工好的混凝土表面及时涂上防腐材料,也包括在大管桩或PHC桩表面包覆特殊材料(如玻璃钢等)。

混凝土表面涂层是降低氯离子渗透速率和降低混凝土碳化速率的有效辅助措施,但涂层一般易老化,能起到保护年限较短,通常在10~20年不等。

另外涂料中还有一种渗透性的涂料,它除了有一般涂料的作用外,还具有渗透性,在涂层施工时可以渗透进入混凝土一定的深度范围,以到达封闭混凝土内毛细孔的作用,从而到达降低氯离子的渗透率的作用。

(6)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所谓高性能混凝土(HPC)与长期以来使用的普通混凝土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它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别在于通过掺入粉煤灰、高炉矿渣、微硅粉中的二种或三种掺料,来提高混凝土在特定条件下所需要的特定性能,如高弹性模量、低渗透性以及抵抗某些类型破坏的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别还在于它对骨料的要求比较高,高性能混凝土一般要求最大骨料粒径比普通混凝土要小。另外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均比较小,因此要采用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与水泥之间还必须要有良好的相容性。

桥梁采用高强混凝土可减少结构的自身重量和降低变形,减少振动和噪音。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维修费用。所以从70年代起世界各主要国家都采用高强混凝土建设桥梁。

近年来,为了提高桥梁的工作年限,长期保护大桥的正常运行开通,必须提高桥梁的耐久性。

防止氯盐的渗透可通过许多方法予以解决,如提高强度、增大保护层的厚度、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保护钢筋表面,其中采用最多、效果最好、费用最低的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或抗氯盐渗透性。近年来许多国家都采用掺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的办法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各个国家根据本国的资源条件和操作水平,选择特制的矿物掺合料,最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是粉煤灰、矿渣微粉和硅粉。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试验得到的结果是:采用矿物掺合料可以得到高抗氯盐渗透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必须仔细选择,一般最大粒径均小于普通混凝土使用的骨料。国外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一般介于10~14mm之间(我国交通部《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规定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为25mm),因为最大粒径较小,则骨料-水泥浆界面的应力差也较小,应力差可能会引起微裂缝,另外较小粒径的骨料颗粒强度比大颗粒强度高,因为岩石破碎时消除了控制强度的最大裂隙。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组份的另一特点是其低水灰比和使用高效减水剂。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都在0.4以下(我国交通部《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规定水灰比W/C≤0.35)。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点,二者比较情况如表5-1: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比较 表5-1

下:

(1)混凝土原材料

 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低碱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骨料:采用人工碎石、中粗河砂或人工砂,不得采用受氯盐污染的骨料。根据JTJ270-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砂、石骨料”部分所列检测项目进行检测。另外要求骨料的吸水率不大于1%,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要求不大于20mm。

 掺合料:通常采用的材料有磨细矿渣、粉煤灰及硅粉。

 磨细矿渣:质量符合GB-T18046-2000中“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要求。

 粉煤灰:质量符合GBJ14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对I级灰的要求。主要指标为:细度(45m方孔筛筛余)≤12%,需水量比≤95%,烧失量≤5%。

 硅粉:质量符合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附录A“硅灰品质标准和检验”的要求以及“水工混凝土硅粉品质标准暂行规定”的要求。

 拌和水:采用清洁的可饮用水,要求氯离子含量小于200mg/升。

 化学外加剂:外加剂不得采用含有氯、钾和钠盐的品种,要求对不同季节的施工具有适应性,其它品质应符合国标要求。

(2)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与配合比

 最大水灰(胶)比:处于浪溅区与水位变动区混凝土不大于0.35,处于其它区域的混凝土不大于0.45。

 胶凝材料用量:总胶凝材料(水泥+辅助胶凝材料)用量最小为400kg/m3,最多为550kg/m3。

 辅助胶凝材料用量:硅粉占胶凝材料总量的5~10%;粉煤灰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5~50%,磨细高炉矿渣占胶凝材料总量的50~80%。辅助胶凝材料种类及用量视需要确定。

 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小于胶凝材料重量的0.06%。

 混凝土的最大含碱量(当量Na2O)<3.0kg/m3。

 混凝土的最大硫酸盐、硫化物含量(以SO3重量计)不超过胶凝材料重量的4%。

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指标以电通量计,应小于1000库仑。

高性能混凝土是以高耐久性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而高耐久性则突出体现在混凝土材料低渗透、低缺陷、高密实等方面。

本工程应针对不同的结构部位、使用要求以及受力特征通过试验可在上述六种混凝土防腐措施中采取相应的一种或几种防腐措施。

6 伸缩缝的耐久性

桥梁伸缩装置作为公路的一部分,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度、安全性及桥梁的耐久性。桥梁伸缩缝一般是钢与橡胶的混合制件组成或单纯的钢制件构成。其耐久性要考虑两个方面:1、材料的耐久性;2、伸缩缝要有成熟的泄水、防水设计。对于第二个方面,国内伸缩缝厂家已经有较成熟的经验。而因为橡胶存在老化的问题,所以建议采用全钢的伸缩缝。

7 施工过程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如果出现裂缝或其它缺陷,混凝土本身对钢筋的保护将被破坏,钢筋的腐蚀将会比预计的快的多。控制好施工质量将大大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近年来,桥梁建设采用招投标来选择承包商,严格讲是有利于保证质量的,但现在问题是低价中标,层层分包,疏于管理,现场有经验或熟练的操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施工中暴露出不少问题,留下了质量隐患。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连续刚构,产生裂缝原因中,除设计原因外,施工质量不好是主要原因。

1.) 模板、支架变形过大

支架沉陷、横板变形是引起早期裂缝的原因之一。

调查结果表明,因模板变形,使设计厚度为20cm的腹板减薄了2~3cm;设计厚度为 40~50 cm的腹板减薄了7 cm的例子。这些桥原来设计断面选择就很经济,这样一来,设计应力偏紧是不可避免了。因此在拉应力较大的腹板处出现了斜裂缝。

在一些桥的0号块和边跨现浇段,施工支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未作预压或别的措施来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或较大的基础沉陷,使底板出现贯通裂缝,支架变形过大是主要原因。

2.) 预应力度不足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刚构桥或它们的组合体系,一般都是作为全预应力结构来设计,准确地建立预应力度极为重要,但实际上常有预应力不足,灌浆不及时、不饱满等问题,特别是腹板的竖向预应力。为克服主拉应力而设置的竖向预应力,因长度短、锚具损失和钢筋张拉延伸量小,很难建立起准确的预应力度,加上不及时灌浆,甚至漏浆,这些桥梁腹板出现了斜裂缝,施工原因是不能排除的。

3.) 施工JIM序改变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刚构桥,施工顺序在设计计算时要认真考虑。改变合拢顺序,大体积箱梁分层浇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龄期差和温差,都可以改变受力或引起温度、收缩裂缝。施工中不可随意改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附加应力而导致开裂。

4.) 混凝土的浇注和养生

混凝土浇注过程,因震捣不好或漏震等,将会使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及不密实等缺陷,均可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允许拉应力降低而引起裂缝。

混凝土养生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出现收缩或温度裂缝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或在寒冷天气浇注的混凝土,散热、隔热措施不好,都会引起裂缝。

5.) 施工线形控制

混凝土箱形梁桥,因线形控制不好,桥面起伏较大,不但影响外观,而且必然带来调坡问题,从而加大桥面铺装厚度,加大二期恒载,有使本来偏紧的设计应力超过允许值的危险,特别是已出现裂缝的桥梁,增加了修补难度,实质上也降低了设计安全度。

6.) 材料方面

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如砂、骨料、水泥品种的质量及外掺剂的使用等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在公路桥梁建设中,部分已使用商品混凝土或厂拌混凝土,强度方面问题减少,但还有一部分质量低劣的混凝土运往工地。个别桥梁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了高水化热水泥。因此,严把原材料关,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

材料方面不单是混凝土,还有钢筋质量等。在许多工程中混凝土是业主指定的商品混凝土或业主所建拌和场供应,所以,将材料原因从施工原因中单列出来,以便引起各方面对材料质量的重视。

7.) 施工监理方面

我国公路建设中,实行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制度,这对我国公路工程质量的提高有着深远意义,为此,监理工程师付出的艰辛劳动、功不可没。但也有些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引起了结构开裂,查阅施工记录和监理工程师签字,每道工序手续都齐备,按说工程质量应有保证,但却出现了问题,只能认为监理工程师在关键部位或主要环节,检查不到位。这说明监理工程师或缺乏施工经验或技术水平不高或责任心不强,没有抓住重要环节。一支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的监理工程师队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整个工程耐久性的重要保证。

总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是保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的一环。

8 桥梁养护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桥梁的长期养护对于桥梁结构的耐久性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同样一座桥梁,是否养护、养护的好不好对桥梁寿命的影响是很大的。养护良好的桥梁有时寿命有可能超过设计寿命。养护的不好的桥梁有时离设计寿命还差很远就不能继续使用了。这样的例子在世界桥梁史上有很多。由于缺乏养护,莱菌河上吊索桥的螺钉在短时间内大量脱落;美国东部的一座铁桥在使用了其设计年限的一半时间后就塌落等。所以在桥梁建成后,我们还要重视对桥梁的长期养护。

养护需要有一套细致、周密的长期养护计划,其主要任务有两方面:

1、对桥梁结构定期检查维修,以使桥梁各部分结构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2、加强桥上运营车辆的管理工作,防止超过设计标准车辆上桥通行,使桥梁在设计允许的荷载下运营。

对于桥梁养护,建议建立和发展一个监测系统用来监测和评估大桥在营运期间其结构的承载能力,营运状态和耐久能力。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包括有:

桥梁工作环境的监测,包括桥址处风速和风向,环境温度和桥梁结构温度分布状况,交通荷载分布状况,地震荷载等。

桥梁整体性能的监测,包括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主梁的各控制部位应力和位移状态。斜拉索索力等。

进行结构评估工作,随时评估大桥的结构可靠度。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主要由四个系统所组成并通过网络联系而进行运作,这四个系统是传感器系统、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处理和分析系统、系统运行和控制电脑系统。

一、桥梁工作环境监测

(1) 桥址处风速和风向监测

主要由安装在桥身和桥塔顶上的风速仪完成,测量平均风速和风向,编绘桥址的风玫瑰图,确定平均风速、风向和重现频率,以作为大桥的结构抗风验算复核和在大风期间大桥交通管制措施的参考;测量风的结构;测量特定风速的持续周期,检测桥梁或拉索的涡激共振的平均持续周期。

(2) 桥址处环境温度和桥梁结构温度分布状况监测

由安装在桥身和桥塔内的温度仪完成。包括以下内容,桥址环境温度;混凝土桥身和塔身截面温度分布状况,钢梁截面温度分布状况,路面温度分布状况;斜拉索截面内温度分布状况

(3) 交通荷载及其分布状况监测

主要由安装在指定车道位置上的车轴车速仪和摄录机完成,内容包括:测量车辆的车轴重量和车速,推算适时的大桥交通荷载,记录和观察大桥上交通挤塞情况,车辆分布模式;测量货车车辆的比例及各类型车辆的流量。

二、桥梁整体性能的监测

(1) 大桥结构动力特性监测

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与桥梁结构的刚度、质量、阻尼值及其分布有关,对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监测主要是用环境随机振动方法测量大桥振动特性,如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值等。

(2) 大桥主梁的各控制部位应力和位移状态监测

利用安装在大桥内各控制部位的应变仪和水平仪来监测,并绘编相应的应力或位移影响线和影响面以检测各控制部位应力和位移状态,从而为总体评估大桥的承载能力,营运状态和耐久能力提供依据。

三、大桥结构评估工作

大桥结构评估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承载能力、营运状态和耐久能力。

总之,桥梁的耐久性是由设计、施工、长期养护等几方面来保证的。除了要有一个完善、周密且可行的耐久性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非常可靠的施工操作程序,以达到设计要求的现场施工质量,还要有一套细致的长期养护程序,保证桥梁在设计允许的状态下运营。通过以

上措施的落实,可充分保证桥梁结构在设计寿命期限的正常使用,并且可以尽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相关内容

  • 道路与桥梁工程实习报告
  • 道路与桥梁工程实习报告 实习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   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实习时间:3.21—3.25   指导老师:王书法/高睿   实习学生:吕伟/01203班/xx31550072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整个毕业设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 ...

  • 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工地实习报告
  • 实习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   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实习时间:3.21—3.25   指导老师:王书法/高睿   实习学生:吕伟/01203班/xx31550072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整个毕业设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叫许耳环界。通过组织参 ...

  •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实习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7.21—7.25   指导老师:**/**   实习学生:**/**班/***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整个毕业设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叫许耳环界。通过组织参观和 ...

  • 跨海大桥涂装方案介绍
  • 跨海大桥涂装方案介绍 一.日本本州四国联络桥公司海峡大桥涂装方案 二.杭州湾跨海大桥涂装配套方案 1.钢箱梁(风嘴)外表面(除桥面).钢锚箱配套方案 2.风嘴内部配套方案 3.钢箱梁内部(布置除湿系统,相对湿度小于50%)配套方案 1 4.桥面配套方案 5.检查车涂装方案 三.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结 ...

  • 桥梁上的中国
  • 逢水遇谷架桥,天堑变通途.桥是载着人类跨越天堑的"翅膀",也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桥将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发展连接并伸展开来:从原始氏族西安半坡村围沟上的独木桥, 到名扬中外的赵州石拱桥;从绍兴古桥中的八字桥,到北京现代化的立交桥;从红军长征途中飞渡的铁索桥,到被称为" ...

  • 桥梁细部施工放样及检测
  • 2009年第12期(总第190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LLONGJIANGJIAOTONGKEJI No.12,2009 (SumNo.190) 桥梁细部施工放样及检测 张春鹏1.吴岩2 (1.佳木斯市公路管理站:2.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摘要:介绍了桥梁施工控制网的测量,以及桥梁细部施工放样 ...

  •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总体设计
  • 28 文章编号:1003-4722(2006)06-0028-05 桥梁建设 2006年第6期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总体设计 邓文中1,代 彤2 (1.林同棪国际,美国旧金山;2.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庆401121)摘 要: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是主跨330m的世界第一大跨径 ...

  • 文稿-自锚式悬索桥
  • 目 录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 ............................................................................................................... 1 一.前言 .................. ...

  • 小箱梁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
  • 30m箱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工艺 一. 工程概况 金沙江大桥引桥箱梁布置为:小里程侧2孔30m组合箱梁(桥面连续),大里程侧1联6孔30m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合计梁片数量为24片.桧溪湾大桥箱梁布置为:1联7孔30m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1联6孔30m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2孔30m组合箱梁(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