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改革[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

作者:宋淑平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98年03期

  由于近几十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加之市场经济冲破国家、民族、地区和政治制度的藩篱,因而到了21世纪,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将不可逆转。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作为为各级决策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关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现状和发展前景的重要的数量化信息的国民经济统计,应如何面对这一巨大的变化?作为为国民经济统计工作提供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论的国民经济统计学,又当如何面对这一重大的变革?这是摆在我们统计教育工作者和统计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内容应考虑的问题

  (一)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有人说,信息是社会生产力的倍增器,谁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居主动地位。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兴建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所谓信息化,就是把信息看作和物质、能源同样的第三要素,有意识地进行其生成、传输、贮存、利用等活动的总体。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资源如同物质资源、人才和资金一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大量的和越来越多的信息成为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从事信息生产的人越来越多,信息产业也因此而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对信息产业的理解,可有广、狭义之分。狭义地说,主要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产业,即信息服务业。广义地说,信息产业系指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制造,对信息进行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和存贮,以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和基础结构。70年代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达三成多,80 年代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进入90年代,无论工业发达国家还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都纷纷制定信息产业化的规划和计划,把它当作一个战略产业和先导产业。不久的将来,人类就要跨入21世纪,在那时的市场竞争中,不仅仅是资源、产品和技术的竞争,更是信息的竞争。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正是有鉴于此,因而在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时,我们要改过去重点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方面的数量特征为第一、二、三、四产业(信息产业)均要反映,并且第三、四产业要当作“领头羊”看待。信息产业的崛起既可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可带动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二)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将逐步完善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即是指一种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运行体制。为了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必须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一个完整而配套的市场体系,是使每一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开拓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外部条件。只有在市场体系完善的条件下,国家才能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通过经济杠杆对市场体系中的主体结构、供求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等进行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我国目前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转换的时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只有单一的消费品市场,如今正在逐步建立各个生产要素市场,到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将完善。正是由于国民经济的运行时刻离不开市场,它是连接各个商品生产者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枢纽,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有力杠杆,是国家对微观经济进行控制调节的手段和中介,是企业竞争的广阔舞台,因而在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时,我们要改过去不涉及市场为既要反映商品市场的数量特征,又要反映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数量特征,为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服务。

  (三)21世纪,全球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世纪,工业文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这是由传统生产模式——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所决定的。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回头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签下了可持续发展的天人之约。1992年6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为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183年国家代表团、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聚一堂,通过了包括《21世纪议程》在内的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改革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我国签署了《21世纪议程》,1994年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

  受传统生产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统计学中现重点讲授GDP 的统计,根本没有涉及到取得GDP总量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问题。 我们应改变这种状况,重新建立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要统计绿色GDP。 统计方式和统计数字能影响人们的观念,进而影响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决策。让统计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贡献一份力量。

  (四)21世纪,全球经济高度国际化、一体化,统计应遵循统计国际惯例

  在当今世界,贸易国际化、投资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如今日的欧共体。进入21世纪,将更会是这样。我国目前也正在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投身到世界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去。为了让我国的各级决策者们和社会公众了解国际大市场的状况,以及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为了让世界各国了解我们,因而我们的统计应遵循统计国际惯例。在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时,我们既要考虑到本国国情,设置一些有本国特色的指标体系,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同时又要说“世界普通话”,以便于横向对比与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我国现已有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接轨,但许多版本的《国民经济统计学》中还有MPS的痕迹, 这一点必须改。

  二、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内容应把握的一条主线

  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以国民经济作为研究范围,它的研究对象是有关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国民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统计方法论。国民经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我们研究国民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以为,如果把整个国民经济比作一架大机器的话,这架机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运行,有它运行的条件、环境、轨道、过程以及结果等。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简单地说,就是人、物、财。“人”即是劳动力,“物”就是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财”是物的使用价值的价值表现。劳动力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无论缺哪个条件,生产活动都无法进行。国民经济运行的环境,主要是指市场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通过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和劳务市场,生产者才能使所产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并获得生产中所需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国民经济运行的轨道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其中生产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国民经济运行的总过程具体表现为循环过程和扩大过程,即在再生产各环节的循环和扩大、在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中循环和扩大、在国民经济流量存量的转换中循环和扩大、在社会资金不断转换中循环和扩大。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果,具体表现在一些总量指标上,如 GDP、GNP和NI等(统计时要注意核算环境破坏的成本),通过这些指标,可使人们概要地掌握一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规模和水平。另外,国民经济运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地区结构的变化,也应是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反映的内容。

  综上所述,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内容时,应以国民经济运行条件、环境、轨道、过程、结果及对运行的监测等为主线,可从存量与流量、动态与静态、数量描述与统计分析预测等不同的方面,阐述国民经济统计的理论与方法。

  三、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一)国民经济运行条件统计

  国民经济运行条件统计包括劳动力资源统计、自然资源统计、信息资源统计、环境资源保护统计、科技资源统计、实物资产统计、金融资产与负债统计以及资产负债表等内容。这些内容中,有些过去从未涉及过,具体统计方法,还有待探讨。

  (二)国民经济运行的市场环境统计

  国民经济运行的市场环境统计包括生产资料市场统计、消费品市场统计、服务与劳动力市场统计、金融市场统计、房地产市场统计、技术市场统计及信息市场统计等内容。另外,因在市场上交易必须通过价格,所以还应有价格统计。

  (三)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统计

  国民经济运行的轨道是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循环往复。据于此,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统计,可包括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分配统计及消费统计。其中流通统计的内容因已包括在市场统计中,此处可不再涉及。另外,由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因而应将其归在这一部分。

  以上粗线条地谈了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至于每部分的详细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介绍:宋淑平 西安统计学院

作者:宋淑平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98年03期

  由于近几十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加之市场经济冲破国家、民族、地区和政治制度的藩篱,因而到了21世纪,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将不可逆转。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作为为各级决策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关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现状和发展前景的重要的数量化信息的国民经济统计,应如何面对这一巨大的变化?作为为国民经济统计工作提供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论的国民经济统计学,又当如何面对这一重大的变革?这是摆在我们统计教育工作者和统计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内容应考虑的问题

  (一)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有人说,信息是社会生产力的倍增器,谁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居主动地位。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兴建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所谓信息化,就是把信息看作和物质、能源同样的第三要素,有意识地进行其生成、传输、贮存、利用等活动的总体。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资源如同物质资源、人才和资金一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大量的和越来越多的信息成为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从事信息生产的人越来越多,信息产业也因此而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对信息产业的理解,可有广、狭义之分。狭义地说,主要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产业,即信息服务业。广义地说,信息产业系指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制造,对信息进行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和存贮,以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和基础结构。70年代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达三成多,80 年代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进入90年代,无论工业发达国家还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都纷纷制定信息产业化的规划和计划,把它当作一个战略产业和先导产业。不久的将来,人类就要跨入21世纪,在那时的市场竞争中,不仅仅是资源、产品和技术的竞争,更是信息的竞争。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正是有鉴于此,因而在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时,我们要改过去重点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方面的数量特征为第一、二、三、四产业(信息产业)均要反映,并且第三、四产业要当作“领头羊”看待。信息产业的崛起既可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可带动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二)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将逐步完善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即是指一种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运行体制。为了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必须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一个完整而配套的市场体系,是使每一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开拓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外部条件。只有在市场体系完善的条件下,国家才能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通过经济杠杆对市场体系中的主体结构、供求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等进行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我国目前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转换的时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只有单一的消费品市场,如今正在逐步建立各个生产要素市场,到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将完善。正是由于国民经济的运行时刻离不开市场,它是连接各个商品生产者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枢纽,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有力杠杆,是国家对微观经济进行控制调节的手段和中介,是企业竞争的广阔舞台,因而在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时,我们要改过去不涉及市场为既要反映商品市场的数量特征,又要反映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数量特征,为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服务。

  (三)21世纪,全球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世纪,工业文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这是由传统生产模式——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所决定的。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回头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签下了可持续发展的天人之约。1992年6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为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183年国家代表团、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聚一堂,通过了包括《21世纪议程》在内的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改革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我国签署了《21世纪议程》,1994年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

  受传统生产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统计学中现重点讲授GDP 的统计,根本没有涉及到取得GDP总量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问题。 我们应改变这种状况,重新建立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要统计绿色GDP。 统计方式和统计数字能影响人们的观念,进而影响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决策。让统计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贡献一份力量。

  (四)21世纪,全球经济高度国际化、一体化,统计应遵循统计国际惯例

  在当今世界,贸易国际化、投资国际化、生产国际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如今日的欧共体。进入21世纪,将更会是这样。我国目前也正在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投身到世界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去。为了让我国的各级决策者们和社会公众了解国际大市场的状况,以及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为了让世界各国了解我们,因而我们的统计应遵循统计国际惯例。在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时,我们既要考虑到本国国情,设置一些有本国特色的指标体系,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同时又要说“世界普通话”,以便于横向对比与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我国现已有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接轨,但许多版本的《国民经济统计学》中还有MPS的痕迹, 这一点必须改。

  二、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内容应把握的一条主线

  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以国民经济作为研究范围,它的研究对象是有关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国民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统计方法论。国民经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我们研究国民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以为,如果把整个国民经济比作一架大机器的话,这架机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运行,有它运行的条件、环境、轨道、过程以及结果等。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简单地说,就是人、物、财。“人”即是劳动力,“物”就是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财”是物的使用价值的价值表现。劳动力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无论缺哪个条件,生产活动都无法进行。国民经济运行的环境,主要是指市场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通过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和劳务市场,生产者才能使所产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并获得生产中所需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国民经济运行的轨道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其中生产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国民经济运行的总过程具体表现为循环过程和扩大过程,即在再生产各环节的循环和扩大、在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中循环和扩大、在国民经济流量存量的转换中循环和扩大、在社会资金不断转换中循环和扩大。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果,具体表现在一些总量指标上,如 GDP、GNP和NI等(统计时要注意核算环境破坏的成本),通过这些指标,可使人们概要地掌握一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规模和水平。另外,国民经济运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地区结构的变化,也应是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反映的内容。

  综上所述,确定国民经济统计学内容时,应以国民经济运行条件、环境、轨道、过程、结果及对运行的监测等为主线,可从存量与流量、动态与静态、数量描述与统计分析预测等不同的方面,阐述国民经济统计的理论与方法。

  三、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一)国民经济运行条件统计

  国民经济运行条件统计包括劳动力资源统计、自然资源统计、信息资源统计、环境资源保护统计、科技资源统计、实物资产统计、金融资产与负债统计以及资产负债表等内容。这些内容中,有些过去从未涉及过,具体统计方法,还有待探讨。

  (二)国民经济运行的市场环境统计

  国民经济运行的市场环境统计包括生产资料市场统计、消费品市场统计、服务与劳动力市场统计、金融市场统计、房地产市场统计、技术市场统计及信息市场统计等内容。另外,因在市场上交易必须通过价格,所以还应有价格统计。

  (三)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统计

  国民经济运行的轨道是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循环往复。据于此,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统计,可包括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分配统计及消费统计。其中流通统计的内容因已包括在市场统计中,此处可不再涉及。另外,由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因而应将其归在这一部分。

  以上粗线条地谈了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内容,至于每部分的详细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介绍:宋淑平 西安统计学院


相关内容

  • [财政学]教学大纲-新
  • <财政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财政学 课程代码: 3100240 所在学科: 经济管理 所在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学 时: 54 学 分: 3 先修要求: 西方经济学 课程面向: 会计学.工商管理.国贸.农经.区域发展.工商体 开课学期:春.秋 任课教师:朱永德 教授 课程简介: 该课 ...

  •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六单元检测试题__
  • 第六单元 检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103~104页) 1.(2013无锡) 毕生梦想消除饥饿: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杨凤城
  • 2013年3月第36卷/第2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h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py Mar.2013 Vol.36No.2 ·学习"十八大"精神专栏· 走中国 ...

  • 课堂教学资料[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 ...

  • 机械设计课程建设总结
  • 辽宁省优秀课申报材料之二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总结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分院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组 2005年7月13日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总结 一.课程建设历史及现状 历史: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面向工科非电类学生开设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课程于1992年被 ...

  • 日本终身教育的特征及启示
  • 2006年第4期 第17卷 总第75期 民族教育研究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 thnic M inorities N o. 4,2006V ol. 17G eneral N o. 75・外国教育研究・ 日本终身教育的特征及启示 , 北京 10000 ...

  • 执业药师政策与药学教育改革
  • 药学教育6##9年第6"卷第"期 执业药师政策与药学教育改革! 张丽慧 赵建波 !"##"$) 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杭州 摘 要 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试行和全面推开,为药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如何适应执业药师政策变化, 使高等药学教育同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接轨 ...

  •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成果简介
  • 特等奖 1 首都农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 草业科学学科设计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一等奖 1 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北京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 2 基于网络环境的临床医学自主学习体系及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及教学体系改革 4 创新性 ...

  • 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 淮阴工学院财务管理 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一.概况 (一)财务管理专业沿革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产权关系简单,筹资渠道单一,财权范围狭小,财务活动简单,企业的自主财务管理活动并不十分重要,企业少量的理财活动一般由会计工作人员附带完成,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中没有财务管理专业.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