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新福-神经介入专栏]| 双侧大脑前动脉不对称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和预后相关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天新福-神经介入专栏》第三十五期,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TMC编译的《双侧大脑前动脉不对称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和预后相关》,欢迎阅读。

【Ref: Jabbarli R, et al. J Neurosurg. 2016 Dec 23:1-7. doi: 10.3171/2016.9.JNS161706. [Epub ahead of print]】

正常人群中,一半以上(54.8%)颅底Willis动脉环左右发育不对称。比如,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一侧占主导,而另一侧发育不全或缺失。研究表明,Willis环发育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相关,特别是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不对称对前交通动脉瘤的产生和预后均有重要影响。同时,易造成一侧半球局部区域血供不足甚至脑梗死,也可以给血管内介入治疗带来困难。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Ramazan Jabbarli等回顾性研究该中心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资料,分析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不对称性对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在线发表于2016年12月的《J Neurosurg》上。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出血后72小时内入院、经DSA明确诊断和接受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预后评估包括,出血后6周CT扫描,检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缺血情况;出血后6个月时患者的mRS评分,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

总共59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7例(21.4%)确诊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对称,该类患者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风险明显升高(OR=13.7,p<0.0001)。同时,发生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缺血的风险也明显上升。A1段发育不对称患者的前交通动脉瘤,在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发生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缺血的风险显著提升,6月后神经功能恢复也差。但是,接受手术夹闭的动脉瘤患者,则不增加术后脑缺血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对称是前交通动脉瘤产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该类患者的前交通动脉瘤在血管内栓塞术后更易发生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的脑梗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TMC编译,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天新福-神经介入专栏》第三十五期,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TMC编译的《双侧大脑前动脉不对称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和预后相关》,欢迎阅读。

【Ref: Jabbarli R, et al. J Neurosurg. 2016 Dec 23:1-7. doi: 10.3171/2016.9.JNS161706. [Epub ahead of print]】

正常人群中,一半以上(54.8%)颅底Willis动脉环左右发育不对称。比如,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一侧占主导,而另一侧发育不全或缺失。研究表明,Willis环发育变异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相关,特别是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不对称对前交通动脉瘤的产生和预后均有重要影响。同时,易造成一侧半球局部区域血供不足甚至脑梗死,也可以给血管内介入治疗带来困难。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Ramazan Jabbarli等回顾性研究该中心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资料,分析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不对称性对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在线发表于2016年12月的《J Neurosurg》上。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出血后72小时内入院、经DSA明确诊断和接受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预后评估包括,出血后6周CT扫描,检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缺血情况;出血后6个月时患者的mRS评分,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

总共59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7例(21.4%)确诊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对称,该类患者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风险明显升高(OR=13.7,p<0.0001)。同时,发生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缺血的风险也明显上升。A1段发育不对称患者的前交通动脉瘤,在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发生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缺血的风险显著提升,6月后神经功能恢复也差。但是,接受手术夹闭的动脉瘤患者,则不增加术后脑缺血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对称是前交通动脉瘤产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该类患者的前交通动脉瘤在血管内栓塞术后更易发生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的脑梗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TMC编译,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内容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版)
  • 考虑到动脉瘤治疗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的平衡,临床工作中决定患者适合手术还是介入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介入治疗后循环动脉瘤已获得广泛认可.Meta分析研究指出,基底动脉分叉处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病死率为0.9%,长期并发症的风险为5.4%[53].一项比较手术和介入方法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每组各44 ...

  • 要点分析:眶上锁孔入路治疗烟雾病性动脉瘤
  • 烟雾病(MMD)会显著影响脑血流量变化,因而患者可能会因为椎基底动脉循环血流增强.颈动脉循环减弱而产生脑动脉瘤.MMD 的治疗的重点是颅内外血管重建,这其中包括直接.间接或联合旁路重建技术.MMD 患者可能会存在隐匿性增大的动脉瘤或存在于旁路手术之后形成的病变,而往往靠近该动脉瘤时极具挑战.对于已行 ...

  • 脑梗塞的定位诊断
  • 脑梗塞的定位诊断 一.前循环脑梗塞 1. 颈内动脉: 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可不产生任何症状和体征. 侧支循环不良:可引起同侧半球从TIA到大面积梗塞,从对侧轻单瘫.轻偏瘫,同向偏盲到失语.失认.完全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即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大脑中动脉综合症 2. 大脑中动脉 完全MCA综合症(MCA近端 ...

  • 精神.神经系统试题1
  • [2016年F 老师]精神.神经系统试题1 1. 如果内囊出血所致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偏瘫) , 主要是损伤了 ( )[1分] A. 皮质脊髄束 B. 皮质红核束 C. 顶枕颞桥束 D. 皮质核束 E. 小脑 参考答案:A 解析:皮质脊髄束是连接大脑皮质与脊髓间的神经,自大脑发出后在内囊交叉至对侧脊 ...

  • a重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侧支代偿及临床特点_马召玺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年第25卷第3期 ·217· ·学术交流· 重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侧支代偿及临床特点 马召玺,曹勇军,张慧,王萍,赵合庆 探讨重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侧支代偿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 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重度S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

  • 神经病学重点(详细版)
  • 神经病学包括两部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讲述这两类疾病的症状.发病机制.病因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是神经病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康复, 预防的科学. 一 意识障 ...

  • 神经外科博士考试历年考题及答案
  • 华中同济 2007 博 神外 一 名解(4×5') 1. 弥散性轴索损伤: 指头部受钝力作用后所引起的以脑白质轴索弥散性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组织损伤. 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指伤后首次CT 检查时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 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了新的血肿,此种现象可见于各种外 ...

  • 2015神经内科副高考试复习总结
  • 多发性肌炎诊断 ①急性或亚急性四肢近端及骨盆带肌无力伴压痛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CK 明显增高: ③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 ④活检见典型肌炎病理表现: ⑤伴有典型皮肤损害. 具有前4条者诊断为PM 前4条标准具有3条以上并且同时具有第5条者为DM 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支持诊断 鉴别: 1. 包涵体肌炎 ...

  • 腔隙性脑梗塞
  • 临床表现 1. 纯感觉型:一侧面.唇.口部或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感.热感.刺痛感.肿胀感.触觉过敏等轻度感觉障碍. 2. 纯运动性软偏瘫及其变异型:一侧面.上下肢无力(轻偏瘫). 3.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一侧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可伴感觉障碍: 4. 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中枢性面无力.构音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