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递增递减律(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 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 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 B、改革开放时期 C、新生活运动时期 D、文革时期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 75.0分
1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 B、精英 C、个人 D、特定人群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
B、蕴含的意义 C、接触的频率 D、他人的喜好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 D
4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 B、阴阳 C、男女 D、日月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A、气 B、道 C、象 D、规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我的答案:√得分: 25.0
万物五象选择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
A、2 B、3 C、4 D、5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是()。
A、环境、语文、社会 B、环境、传统、社会 C、语文、传统、社会 D、语文、环境、传统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A、互根律 B、互抗律 C、互助律 D、互证律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拼合互补。()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概述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迁移。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奴隶制 D、封建制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资源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4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文化的兴衰与地理气候变迁已完成成绩: 75.0分
1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A、9000 B、8000 C、7000 D、6000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时期。
A、夏商 B、魏晋 C、唐朝 D、元朝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错
中西气侯变化与文化关系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A、足数则生 B、增数则长 C、减数则衰 D、极数则亡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A、不断循环的 B、横向发展的 C、纵向发展的 D、相互融合的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纪年方式与文化关系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
A、民族血统
B、地域特征 C、民族精神 D、国家领土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A、明治纪年 B、昭和纪年 C、平成纪年 D、大正纪年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A、3000-5000 B、5000-7000 C、7000-9000 D、9000-10000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在朔日,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的引力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可能影响到人的自身状况。()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地形特点与文化关系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区域是()的产生区域。
A、古希腊罗马文化 B、日耳曼文化 C、希伯来文化 D、基督教文化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 B、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 C、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
D、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西方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造成这个区域的民族难以互相交流,进而形成了很多比较小的民族群体。()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在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考虑该文化影响到的全部区域的地理环境。()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古代中国资源及经济文化取向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尚书·禹贡》认为,当时土壤等级最高的地区是()。
A、陕西甘肃一带
B、山东、江苏、安徽交界区域
C、河南大部及湖北山东一部
D、湖北湖南大部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中国中原一带属于()。
A、硬叶林文化
B、针叶林文化
C、落叶林文化
D、阔叶林文化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中国土地肥沃适宜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地形因素不仅仅会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也会对民族共同心理造成影响。()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西方资源及经济文化取向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西方商业文化倾向较强,促进了西方民族()的性格。
A、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
B、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
C、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
D、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关于中国家族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家族主义反对帮派
B、家族主义提倡限制王权
C、家族主义的发展有利于遏制家长制的产生
D、家族主义容易产生党派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西方的土地较为贫瘠,不适于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选择家族中的家长最重要的是要考量人的智商,这样才能促进家族的发展壮大。()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资源与政治文化取向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
A、限制王权
B、契约精神
C、党派分立
D、以民为本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中式的民主强调()。
A、以礼为本
B、以德为本
C、以民为本
D、以法为本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
A、B、以道规范 C、礼法结合 D、道法结合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古代西方对于遗产主要采用均分制。()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资源与政治文化取向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西方文化中排名首位的因素是()。
A、理智 B、利益 C、勇敢 D、博爱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A、忠 B、孝 C、仁 D、义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辜正坤教授认为,文化先进的民族更容易征服文化落后的民族,这是促进世界文化进步的方法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中原文化强调礼治为主,法治为辅;西方文化强调法治为主,礼治为辅。()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如何不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国不受列强欺负的方法应该强调()。
A、B、整体性 C、节制性 D、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辜正坤教授认为,从逻辑判断的角度来说,避免鸦片战争悲剧的途径是()。
A、增强武化程度 B、提倡技术之上 C、降低道德文化 D、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全盘西化派产生于戊戌变法时期,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抵抗侵略。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理想西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最为彻底,契合的方面远少于现实西化派。()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对“进化”概念的中西讨论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A、内容逻辑严密 B、作品流传广泛 C、社会情况需要 D、译者专业所在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
A、一致的 B、对立的 C、互相促进的 D、毫不相干的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天演论》中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内容是严复在翻译过程中自行添加进去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西方奴隶制度发达的原因已完成成绩: 75.0分
1根据辜正坤教授的考证,在传统的中国历史记载中,商朝属于()。
A、原始社会 B、氏族社会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A、制造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军事工业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是()。
A、贵族阶级 B、统治阶级 C、市民阶级 D、奴隶阶级
我的答案:A得分: 0.0分 D
4辜正坤教授认为,超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通常会阻碍德行的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古代的奴隶制度已完成成绩: 100.0分
A、是否有人身自由 B、是否有隶属关系 C、是否有较高收入 D、是否有劳动创造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先支持后反对 D、先反对后支持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几千年来,中国皇帝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分权与集权的平衡 B、科举与举荐的平衡 C、权力与制约的平衡 D、政治与经济的平衡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4中国历史上确定存在的是奴隶现象,而非奴隶社会。()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历史上南北周期性战争产生的原因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A、彰显朝廷气度 B、区分官员品级 C、做出表率作用 D、约束官员行为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没有产生大量的奴隶的原因是受到()思想的影响。 A、家族主义
B、安居乐业 C、个人主义 D、天下太平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清朝八旗子弟要参与科举考试时,()。
A、可以优先录用 B、可以直接录用 C、没有参加资格 D、与他人权力相同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有周期性的南北战争主要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 提问与解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中的“党”指的是()。
A、以自身小团体利益为重的群体 B、持有共同政见的群体 C、具有相同背景的群体 D、政治对立中的群体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B、西方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C、中国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D、西方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艺术强调个性的创造和表达,不受社会规范的制约。()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古代史书因为受到当政者意志的影响,主要记录大量有利于社会安宁稳定的事件,而会忽略一些灾难。()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言文字与中西文化走向关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不包括()。
A、语音 B、语调 C、语法 D、语意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的控制。
A、语言文字结构 B、文化结构 C、文学传统 D、习俗传统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民族之间存在的不同观念会造成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所蕴含的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是不存在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形声字可以同时表达形象和发音,是汉字自创造以来所特有的传统特色。()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文字形式比较及文化效应(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汉字的象形特点有助于训练人的()。
A、形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线性思维 D、抽象思维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西方印欧语系的特点决定了西方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A、叙事性 B、议论性 C、华丽性 D、平实性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中国诗歌重在表达情感,所以很少会出现篇幅很长的诗歌。()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西方印欧语系的特点会着重培养人的线性思维()。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文字形式比较及文化效应(二)已完成成绩:
1与英语相比,汉语的记忆书写速度特点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更快
D、更慢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在思维方面,受到语言的影响,中国人更倾向于()。
A、二元对立性思维
B、偏颇极端性思维
C、多向发散性思维
D、整体综合思维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索绪尔认为,语言文字的任意性是语言学的根本所在。()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西方语言更为抽象,所以文字的产生和变化就有了必然性。()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100.0分
中西文字形式比较及文化效应(三)已完成成绩: 75.0分 1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A、既非象形文字又非符号文字 B、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 C、符号文字转化为象形文字 D、符号化文字和象形文字并行
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 A
2根据辜正坤教授的理论,在同等条件下,中国学者往往比西方学者博学的原因在于()。
A、中国文化更为开放 B、西方社会性格影响 C、中文表达较为简短 D、符号文字理解更难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相较于西方学者,中国学者缺少的是理性的逻辑梳理能力。()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中文能够较为简短地表达特定的意思,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人记忆力的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音比较及文化效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的音节是()。
A、单音节 B、开音节 C、多音节 D、闭音节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印欧语系中的语言可能同时包含单音节和多音节。()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玄奘法师提出五不翻原则是因为一些梵语中的词汇没有对应的中文词汇。()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义比较及文化效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文的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
A、哲理性
B、清晰美
C、定义性
D、综合性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4文字的含义包含诱导性和暗示性,可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法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 B、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 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D、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 B、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C、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 D、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不同于印欧语系,传统的中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系统。()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一种真理,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方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法比较及文化效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
A、活用功能,词达理清 B、直观综合,一语中的 C、定位功能,比类条分 D、用词严谨,使用灵活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中国古代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A、逻辑分析 B、亲身体验 C、科学实验
D、理论推演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受到语法的影响,中文具有()的特点。
A、活用功能,词达理清 B、直观综合,一语中的 C、定位功能,比类条分 D、用词严谨,使用灵活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4德里达认为,印欧语系的逻辑性可能会造成人的思想的机械化。()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言文字比较小结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汉语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情理型 B、艺术型 C、直观型 D、听觉型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逻辑型 B、抽象型 C、理智型 D、理论型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中国现阶段数量最多的文字类型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4相较于中文,印欧语系的语言容易形成以语音为中心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言文字与文化关系比较小结已完成成绩: 75.0分
1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以语言来规范文字 B、西方人以语言来规范文字 C、以语言来规范文字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凝聚 D、以语言来规范文字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扩张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 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 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 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
我的答案:D得分: 0.0分 C
3中国人适于死记硬背的方法,应当大力弘扬强调,完全不必学习西方人的理念。()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印欧语系的语言侧重于逻辑思维,所以造成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人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过程。()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言、文字学比较概述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A、无 B、课 C、乌 D、略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宋朝欧阳修以来,“小学”的内容不包括()。
A、文字 B、音韵 C、训诂 D、礼教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从汉学的本意上讲,汉学和汉朝是没有关系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早期的婚姻指的是结婚的男女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言学理论概述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提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
A、语言决定思维 B、思维决定语言 C、语言和思维相互背离 D、语言和思维相互促进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
A、格拉斯曼定律 B、维尔纳定律 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 D、格里姆定律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洪堡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对人类精神发展的作用》中认为,语言对思想是没有影响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在进行思考的时候,相较于语言思维,形象思维更直观,更快捷。()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音学理论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主要强调某些汉字如果发音很相似,那么他们的含义也很相似。
A、音韵学 B、音切学 C、音转学 D、音义学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William Jones在1786年提出()是同源的。
A、日耳曼语、拉丁语、希腊语 B、梵语、拉丁语、日耳曼语 C、梵语、希腊语、日耳曼语 D、梵语、拉丁语、希腊语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辜正坤老师认为词语的发音响亮程度和其含义是有对应关系的,这和Saussure的理论相应和。()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Saussure提出语言符号具有确定性。()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汉语音义对应规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
A、语形 B、语音 C、语义 D、语感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第一原则指的是()。
A、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B、语言符号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能指的线条特征 D、能指的多向特征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第二原则指的是()。
A、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B、语言符号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能指的线条特征 D、能指的多向特征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人类在表达自己情绪时,心理活动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心理的情绪于是会借此通过生理发声器官的状态表现出来()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索绪尔、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已完成成绩: 75.0分
1乔姆斯基认为,所有的句子具有()。
A、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B、表义结构和表形结构 C、文化结构和环境结构 D、主观结构和客观结构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A、描写局限性 B、描写及时性 C、描写主观性 D、描写无止境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白话文更适用于传输科学技术类的内容,并不适用于文学艺术。()
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对
4中国古人认为,白话和文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诗词创作中完全不能加入白话的内容。()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历来中西方学者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讨论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关于语言学转向,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学转向是指语言学影响到了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 B、语言学转向开始于19世纪初期 C、语言学转向主要指其自身发展方向的改变 D、语言学转向的发生主要受到中国汉字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的影响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关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但是可以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B、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但是无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C、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也不能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D、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李约瑟认为,相较于印欧语系,汉字更具有文化功能。()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黑格尔认为,中国的文字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哲学的概念、起源及中西方对哲学的看法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一般来说,关于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哲学看法的异同,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首先强调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思 B、二者都首先强调对人与世界的交流 C、西方首先强调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其次才是对人生的看法 D、中国首相强调对人生的看法,其次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影响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西方人研究哲学的三大课题不包括()。
A、认识论问题
B、方法论问题
C、形而上学问题
D、伦理学问题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康德认为全部哲学就是“语言的批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哲学研究中,笛卡尔和洛克属于理性主义的代表,坚持经验是不可靠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人生哲学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A、食
B、性
C、财
D、权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相较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更强调()的研究。
A、客观世界
B、人生哲学
C、主观能动性
D、天人合一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是安宁而快乐的人生哲学。()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西方哲学给人类造成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引导人们学会痛苦,恐惧死亡。()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快乐人生哲学的实际用途已完成成绩: 75.0分
1关于智性科学,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比量性的科学 B、它是数理性的科学 C、它是工具性的科学 D、它是经验性的科学
我的答案:B得分: 0.0分 A
2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教育人获得()的方法。
A、智慧 B、财富 C、快乐 D、道理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西方的哲学家一般也是()。
A、政治家 B、艺术家 C、科学家 D、教育家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西方哲学与理性同源。()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哲学源流性质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笛卡尔 B、霍布斯 C、洛克 D、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认为一切知识当以数学为范型,肯定理性为正确知识的来源的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 A、笛卡尔
B、C、洛克 D、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说法错误的是()。
A、人先天就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 B、初步看到的只能是表象 C、人先天具有的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的 D、人类通过理性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4中国哲学与道德伦理同源。()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哲学与气功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的重要原因在于()。
A、翻译的误区 B、文化的差异 C、体质的差异 D、环境的影响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2相较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除了理论外还强调实践。()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3中国哲学是和气功紧密相连的。()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中西哲学概念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医中所说的经络,其实就是()。
A、血液的循环 B、肌肉的结构
C、D、气血的通道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中国哲学是倡导()。
A、气一元论 B、精神论 C、原子论 D、客观论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西方哲学倡导()。
A、气一元论 B、精神论 C、原子论 D、客观论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西方思维重在强调逻辑分析之后的合二为一。()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关系论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观点是()提出来的。
A、儒家 B、佛家 C、道家 D、法家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
A、程颢 B、杨时 C、陆九渊 D、张载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陆九渊认为,()是宇宙之理的完满表现。
A、自然之理
B、人伦之理
C、象数之理
D、人心之理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4相较于西方,中国注重讨论精神与物质的主次关系。()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A、思维
B、原型
C、理论
D、精神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佛教认为,唯心所现的()。
A、有生有灭
B、有生无灭
C、无生有灭
D、无生无灭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A、思维
B、原型
C、理论
D、精神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4恩格斯认为,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哲学中的心物关系论已完成成绩: 75.0分 1中国文化中讲究的体证的缺点在于()。
A、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B、不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C、所得的观点难以验证
D、体证者无法正确表达
我的答案:D得分: 0.0分 B
2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
A、色、受、想、行、智
B、色、受、智、行、识
C、色、受、想、行、识
D、色、智、想、行、识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佛教中的色其实指的是物质性的东西。()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相较于西方人,中国人说征服自然中的自然强调的是内在的自然。()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哲学中的真理观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的思想与庄子的思想最为接近。
A、黑格尔
B、康德
C、叔本华
D、法耶尔阿本德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西方哲学基本出发点是()。
A、人
B、物
C、理 D、情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西方的二元对立思想导致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是由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鲁迅先生提出,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关键作用,不能全盘西化为拉丁化文字。()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西方的民主思想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柏拉图认为,做最高统治者的人应该是()。
A、教育家 B、政治家 C、哲学家 D、艺术家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安提西尼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西方人普遍认为,民主是最适于现代社会的形式。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亚里士多德主张贵族中产阶级转正。()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社会达尔文主义冲上的原则是()。
A、五秒规则 B、丛林法则 C、高德温法则 D、阳光16法则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关于尼采的民主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众统治是讲文化降低到大众水准的一种精神堕落形式 B、民主将一般群众抬升到杰出人物的水平 C、多数人永远是对的 D、民主是社会的进步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认为选举出来的精英与传统的统治者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两样的人是()。
A、阿多诺 B、布迪厄 C、帕累托 D、马尔库塞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法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事物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朝向组织化、有序化和规则化。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的民主思想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儒家大同社会的思想中主张选贤与能,其中贤指的是()。
A、才华横溢的人 B、有一技之长的人 C、品德高尚的人 D、民主选举出来的人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中国古代的乡校除了办学以外,另外一个作用是()。
A、行医
B、论政 C、征兵 D、行商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反对民主思想的代表流派。()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儒家的大同社会主张锄强扶弱。()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民主内涵及文化的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关于西方社会的民主,说法错误的是()。
A、恶欲协调的民主 B、党派抗衡式的民主 C、因势制宜的民主 D、自觉自发的民主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西方的利益集团不包括()。
A、军事利益集团 B、经济利益集团 C、政治利益集团 D、阶级利益集团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中式的民主强调的是基于血亲关系及天性的宗法式民主。()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西方的民主形式内涵与法家的思想类似。()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已完成成绩: 75.0分
1中国传统社会主义主张的民主政治其实是强调从前()来操纵政治。
A、钱财较多 B、钱财较少 C、社会声望较高 D、社会声望较低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基本上符合严格意义上民主的历史阶段是()。
A、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B、英国君主立宪时期 C、日本明治维新之后 D、中国1949年建国以后
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 D
3家族社会结构是解释文化先进与落后的最初级的形式。()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中国共产党的政体被西方宣传为最专制的政体其实是因为共产党自身纲领的原则表述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的政治制度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有可能剥夺人民的生命的是()。
A、政治独裁 B、经济独裁 C、思想独裁 D、文化独裁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中国政治强调为官者或者为皇帝者的德行,主要是受到()思想的影响。
A、民主 B、集权 C、民本 D、官本位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认为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
A、黑格尔 B、康德 C、叔本华 D、法耶尔阿本德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4为了保证皇位继承人拥有足够的能力,中国人在两晋时期就开始进行胎教。()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政治传统的特殊性及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约机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三大制约机制不包括()。
A、暴力制约机制 B、法律制约机制 C、血缘制约机制 D、道德制约机制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 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 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 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中国古代因为皇帝的集权导致缺乏权力监督机制。()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中国古代不强调自由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自由比较普遍,所以不会特别强调这个方面。()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万物自协调理论及其中西方民主制度的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A、理性主义 B、唯物思想 C、专制心态 D、共和意识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民主社会鼓励社会成员由()。
A、损人利己的心态转换为克己利人的心态 B、自我中心的心态转换为天下为公的心态 C、克己利人的心态转换为损人利己的心态 D、天下为公的心态转换为自我中心的心态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一个国家应该采用什么政体,主要需要考虑历史文化积淀和政体需要。()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万物自协调理论是指一切政体若能抑制其弊端,均可成为较好的政体。()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政治文化比较与中国政治的出路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国当代提倡年轻化的重要原因是把()代替了政治传统。
A、军事传统 B、经济传统 C、文化传统 D、思想传统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合乎当代的自由竞争模式的真正的民主应该是用()的方式遴选社会的绝大多数官员。
A、提携 B、考试 C、竞选
D、推举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阿Q精神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自主创新的精神。()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相较于中国,西方更强调代购,关注对立的青年和老年。()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审美递增递减律(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 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 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 B、改革开放时期 C、新生活运动时期 D、文革时期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 75.0分
1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 B、精英 C、个人 D、特定人群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
B、蕴含的意义 C、接触的频率 D、他人的喜好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 D
4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用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 B、阴阳 C、男女 D、日月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易经》运用的是数与()的结合。
A、气 B、道 C、象 D、规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我的答案:√得分: 25.0
万物五象选择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
A、2 B、3 C、4 D、5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是()。
A、环境、语文、社会 B、环境、传统、社会 C、语文、传统、社会 D、语文、环境、传统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A、互根律 B、互抗律 C、互助律 D、互证律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拼合互补。()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概述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迁移。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时期。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奴隶制 D、封建制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资源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4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文化的兴衰与地理气候变迁已完成成绩: 75.0分
1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A、9000 B、8000 C、7000 D、6000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时期。
A、夏商 B、魏晋 C、唐朝 D、元朝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错
中西气侯变化与文化关系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A、足数则生 B、增数则长 C、减数则衰 D、极数则亡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A、不断循环的 B、横向发展的 C、纵向发展的 D、相互融合的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纪年方式与文化关系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
A、民族血统
B、地域特征 C、民族精神 D、国家领土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A、明治纪年 B、昭和纪年 C、平成纪年 D、大正纪年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A、3000-5000 B、5000-7000 C、7000-9000 D、9000-10000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在朔日,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的引力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可能影响到人的自身状况。()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地形特点与文化关系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区域是()的产生区域。
A、古希腊罗马文化 B、日耳曼文化 C、希伯来文化 D、基督教文化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 B、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 C、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
D、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西方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造成这个区域的民族难以互相交流,进而形成了很多比较小的民族群体。()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在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考虑该文化影响到的全部区域的地理环境。()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古代中国资源及经济文化取向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尚书·禹贡》认为,当时土壤等级最高的地区是()。
A、陕西甘肃一带
B、山东、江苏、安徽交界区域
C、河南大部及湖北山东一部
D、湖北湖南大部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中国中原一带属于()。
A、硬叶林文化
B、针叶林文化
C、落叶林文化
D、阔叶林文化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中国土地肥沃适宜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地形因素不仅仅会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也会对民族共同心理造成影响。()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西方资源及经济文化取向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西方商业文化倾向较强,促进了西方民族()的性格。
A、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
B、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
C、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
D、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关于中国家族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家族主义反对帮派
B、家族主义提倡限制王权
C、家族主义的发展有利于遏制家长制的产生
D、家族主义容易产生党派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西方的土地较为贫瘠,不适于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选择家族中的家长最重要的是要考量人的智商,这样才能促进家族的发展壮大。()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资源与政治文化取向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
A、限制王权
B、契约精神
C、党派分立
D、以民为本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中式的民主强调()。
A、以礼为本
B、以德为本
C、以民为本
D、以法为本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
A、B、以道规范 C、礼法结合 D、道法结合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古代西方对于遗产主要采用均分制。()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资源与政治文化取向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西方文化中排名首位的因素是()。
A、理智 B、利益 C、勇敢 D、博爱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A、忠 B、孝 C、仁 D、义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辜正坤教授认为,文化先进的民族更容易征服文化落后的民族,这是促进世界文化进步的方法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中原文化强调礼治为主,法治为辅;西方文化强调法治为主,礼治为辅。()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如何不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国不受列强欺负的方法应该强调()。
A、B、整体性 C、节制性 D、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辜正坤教授认为,从逻辑判断的角度来说,避免鸦片战争悲剧的途径是()。
A、增强武化程度 B、提倡技术之上 C、降低道德文化 D、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全盘西化派产生于戊戌变法时期,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抵抗侵略。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理想西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最为彻底,契合的方面远少于现实西化派。()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对“进化”概念的中西讨论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是()。
A、内容逻辑严密 B、作品流传广泛 C、社会情况需要 D、译者专业所在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是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
A、一致的 B、对立的 C、互相促进的 D、毫不相干的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天演论》中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内容是严复在翻译过程中自行添加进去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西方奴隶制度发达的原因已完成成绩: 75.0分
1根据辜正坤教授的考证,在传统的中国历史记载中,商朝属于()。
A、原始社会 B、氏族社会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A、制造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军事工业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是()。
A、贵族阶级 B、统治阶级 C、市民阶级 D、奴隶阶级
我的答案:A得分: 0.0分 D
4辜正坤教授认为,超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通常会阻碍德行的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古代的奴隶制度已完成成绩: 100.0分
A、是否有人身自由 B、是否有隶属关系 C、是否有较高收入 D、是否有劳动创造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先支持后反对 D、先反对后支持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几千年来,中国皇帝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分权与集权的平衡 B、科举与举荐的平衡 C、权力与制约的平衡 D、政治与经济的平衡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4中国历史上确定存在的是奴隶现象,而非奴隶社会。()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历史上南北周期性战争产生的原因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A、彰显朝廷气度 B、区分官员品级 C、做出表率作用 D、约束官员行为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没有产生大量的奴隶的原因是受到()思想的影响。 A、家族主义
B、安居乐业 C、个人主义 D、天下太平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清朝八旗子弟要参与科举考试时,()。
A、可以优先录用 B、可以直接录用 C、没有参加资格 D、与他人权力相同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有周期性的南北战争主要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 提问与解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中的“党”指的是()。
A、以自身小团体利益为重的群体 B、持有共同政见的群体 C、具有相同背景的群体 D、政治对立中的群体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B、西方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C、中国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D、西方主流思想对阴谋诡计持否定态度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艺术强调个性的创造和表达,不受社会规范的制约。()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古代史书因为受到当政者意志的影响,主要记录大量有利于社会安宁稳定的事件,而会忽略一些灾难。()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言文字与中西文化走向关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不包括()。
A、语音 B、语调 C、语法 D、语意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的控制。
A、语言文字结构 B、文化结构 C、文学传统 D、习俗传统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民族之间存在的不同观念会造成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所蕴含的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是不存在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形声字可以同时表达形象和发音,是汉字自创造以来所特有的传统特色。()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文字形式比较及文化效应(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汉字的象形特点有助于训练人的()。
A、形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线性思维 D、抽象思维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西方印欧语系的特点决定了西方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A、叙事性 B、议论性 C、华丽性 D、平实性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中国诗歌重在表达情感,所以很少会出现篇幅很长的诗歌。()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西方印欧语系的特点会着重培养人的线性思维()。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文字形式比较及文化效应(二)已完成成绩:
1与英语相比,汉语的记忆书写速度特点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更快
D、更慢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在思维方面,受到语言的影响,中国人更倾向于()。
A、二元对立性思维
B、偏颇极端性思维
C、多向发散性思维
D、整体综合思维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索绪尔认为,语言文字的任意性是语言学的根本所在。()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西方语言更为抽象,所以文字的产生和变化就有了必然性。()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100.0分
中西文字形式比较及文化效应(三)已完成成绩: 75.0分 1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A、既非象形文字又非符号文字 B、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 C、符号文字转化为象形文字 D、符号化文字和象形文字并行
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 A
2根据辜正坤教授的理论,在同等条件下,中国学者往往比西方学者博学的原因在于()。
A、中国文化更为开放 B、西方社会性格影响 C、中文表达较为简短 D、符号文字理解更难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相较于西方学者,中国学者缺少的是理性的逻辑梳理能力。()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中文能够较为简短地表达特定的意思,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人记忆力的发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音比较及文化效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的音节是()。
A、单音节 B、开音节 C、多音节 D、闭音节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印欧语系中的语言可能同时包含单音节和多音节。()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玄奘法师提出五不翻原则是因为一些梵语中的词汇没有对应的中文词汇。()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义比较及文化效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文的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
A、哲理性
B、清晰美
C、定义性
D、综合性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4文字的含义包含诱导性和暗示性,可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法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 B、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 C、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D、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 B、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C、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 D、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不同于印欧语系,传统的中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系统。()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一种真理,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方法。()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法比较及文化效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
A、活用功能,词达理清 B、直观综合,一语中的 C、定位功能,比类条分 D、用词严谨,使用灵活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中国古代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A、逻辑分析 B、亲身体验 C、科学实验
D、理论推演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受到语法的影响,中文具有()的特点。
A、活用功能,词达理清 B、直观综合,一语中的 C、定位功能,比类条分 D、用词严谨,使用灵活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4德里达认为,印欧语系的逻辑性可能会造成人的思想的机械化。()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言文字比较小结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汉语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情理型 B、艺术型 C、直观型 D、听觉型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A、逻辑型 B、抽象型 C、理智型 D、理论型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中国现阶段数量最多的文字类型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4相较于中文,印欧语系的语言容易形成以语音为中心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言文字与文化关系比较小结已完成成绩: 75.0分
1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以语言来规范文字 B、西方人以语言来规范文字 C、以语言来规范文字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凝聚 D、以语言来规范文字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扩张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 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 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 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
我的答案:D得分: 0.0分 C
3中国人适于死记硬背的方法,应当大力弘扬强调,完全不必学习西方人的理念。()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印欧语系的语言侧重于逻辑思维,所以造成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人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过程。()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言、文字学比较概述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A、无 B、课 C、乌 D、略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宋朝欧阳修以来,“小学”的内容不包括()。
A、文字 B、音韵 C、训诂 D、礼教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从汉学的本意上讲,汉学和汉朝是没有关系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早期的婚姻指的是结婚的男女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言学理论概述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提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
A、语言决定思维 B、思维决定语言 C、语言和思维相互背离 D、语言和思维相互促进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解释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三套塞辅音发展规律的是()。
A、格拉斯曼定律 B、维尔纳定律 C、日耳曼语元音变音 D、格里姆定律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洪堡在《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对人类精神发展的作用》中认为,语言对思想是没有影响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在进行思考的时候,相较于语言思维,形象思维更直观,更快捷。()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语音学理论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主要强调某些汉字如果发音很相似,那么他们的含义也很相似。
A、音韵学 B、音切学 C、音转学 D、音义学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William Jones在1786年提出()是同源的。
A、日耳曼语、拉丁语、希腊语 B、梵语、拉丁语、日耳曼语 C、梵语、希腊语、日耳曼语 D、梵语、拉丁语、希腊语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辜正坤老师认为词语的发音响亮程度和其含义是有对应关系的,这和Saussure的理论相应和。()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Saussure提出语言符号具有确定性。()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汉语音义对应规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
A、语形 B、语音 C、语义 D、语感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第一原则指的是()。
A、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B、语言符号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能指的线条特征 D、能指的多向特征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第二原则指的是()。
A、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B、语言符号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能指的线条特征 D、能指的多向特征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人类在表达自己情绪时,心理活动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心理的情绪于是会借此通过生理发声器官的状态表现出来()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索绪尔、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已完成成绩: 75.0分
1乔姆斯基认为,所有的句子具有()。
A、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B、表义结构和表形结构 C、文化结构和环境结构 D、主观结构和客观结构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A、描写局限性 B、描写及时性 C、描写主观性 D、描写无止境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白话文更适用于传输科学技术类的内容,并不适用于文学艺术。()
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对
4中国古人认为,白话和文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诗词创作中完全不能加入白话的内容。()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历来中西方学者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讨论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关于语言学转向,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学转向是指语言学影响到了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 B、语言学转向开始于19世纪初期 C、语言学转向主要指其自身发展方向的改变 D、语言学转向的发生主要受到中国汉字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的影响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关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但是可以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B、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但是无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C、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也不能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D、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李约瑟认为,相较于印欧语系,汉字更具有文化功能。()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黑格尔认为,中国的文字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哲学的概念、起源及中西方对哲学的看法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一般来说,关于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哲学看法的异同,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首先强调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思 B、二者都首先强调对人与世界的交流 C、西方首先强调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其次才是对人生的看法 D、中国首相强调对人生的看法,其次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影响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西方人研究哲学的三大课题不包括()。
A、认识论问题
B、方法论问题
C、形而上学问题
D、伦理学问题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康德认为全部哲学就是“语言的批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哲学研究中,笛卡尔和洛克属于理性主义的代表,坚持经验是不可靠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人生哲学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人的三大欲望不包括()。
A、食
B、性
C、财
D、权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相较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更强调()的研究。
A、客观世界
B、人生哲学
C、主观能动性
D、天人合一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是安宁而快乐的人生哲学。()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西方哲学给人类造成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引导人们学会痛苦,恐惧死亡。()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快乐人生哲学的实际用途已完成成绩: 75.0分
1关于智性科学,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比量性的科学 B、它是数理性的科学 C、它是工具性的科学 D、它是经验性的科学
我的答案:B得分: 0.0分 A
2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教育人获得()的方法。
A、智慧 B、财富 C、快乐 D、道理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西方的哲学家一般也是()。
A、政治家 B、艺术家 C、科学家 D、教育家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西方哲学与理性同源。()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哲学源流性质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笛卡尔 B、霍布斯 C、洛克 D、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认为一切知识当以数学为范型,肯定理性为正确知识的来源的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 A、笛卡尔
B、C、洛克 D、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说法错误的是()。
A、人先天就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 B、初步看到的只能是表象 C、人先天具有的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的 D、人类通过理性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4中国哲学与道德伦理同源。()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哲学与气功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的重要原因在于()。
A、翻译的误区 B、文化的差异 C、体质的差异 D、环境的影响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2相较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除了理论外还强调实践。()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3中国哲学是和气功紧密相连的。()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中西哲学概念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医中所说的经络,其实就是()。
A、血液的循环 B、肌肉的结构
C、D、气血的通道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中国哲学是倡导()。
A、气一元论 B、精神论 C、原子论 D、客观论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西方哲学倡导()。
A、气一元论 B、精神论 C、原子论 D、客观论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西方思维重在强调逻辑分析之后的合二为一。()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关系论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观点是()提出来的。
A、儒家 B、佛家 C、道家 D、法家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
A、程颢 B、杨时 C、陆九渊 D、张载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陆九渊认为,()是宇宙之理的完满表现。
A、自然之理
B、人伦之理
C、象数之理
D、人心之理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4相较于西方,中国注重讨论精神与物质的主次关系。()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A、思维
B、原型
C、理论
D、精神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佛教认为,唯心所现的()。
A、有生有灭
B、有生无灭
C、无生有灭
D、无生无灭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A、思维
B、原型
C、理论
D、精神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4恩格斯认为,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哲学中的心物关系论已完成成绩: 75.0分 1中国文化中讲究的体证的缺点在于()。
A、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B、不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C、所得的观点难以验证
D、体证者无法正确表达
我的答案:D得分: 0.0分 B
2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
A、色、受、想、行、智
B、色、受、智、行、识
C、色、受、想、行、识
D、色、智、想、行、识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佛教中的色其实指的是物质性的东西。()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相较于西方人,中国人说征服自然中的自然强调的是内在的自然。()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哲学中的真理观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的思想与庄子的思想最为接近。
A、黑格尔
B、康德
C、叔本华
D、法耶尔阿本德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西方哲学基本出发点是()。
A、人
B、物
C、理 D、情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西方的二元对立思想导致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是由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鲁迅先生提出,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关键作用,不能全盘西化为拉丁化文字。()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西方的民主思想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柏拉图认为,做最高统治者的人应该是()。
A、教育家 B、政治家 C、哲学家 D、艺术家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安提西尼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西方人普遍认为,民主是最适于现代社会的形式。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亚里士多德主张贵族中产阶级转正。()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社会达尔文主义冲上的原则是()。
A、五秒规则 B、丛林法则 C、高德温法则 D、阳光16法则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关于尼采的民主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众统治是讲文化降低到大众水准的一种精神堕落形式 B、民主将一般群众抬升到杰出人物的水平 C、多数人永远是对的 D、民主是社会的进步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3认为选举出来的精英与传统的统治者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两样的人是()。
A、阿多诺 B、布迪厄 C、帕累托 D、马尔库塞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4法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事物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朝向组织化、有序化和规则化。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的民主思想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儒家大同社会的思想中主张选贤与能,其中贤指的是()。
A、才华横溢的人 B、有一技之长的人 C、品德高尚的人 D、民主选举出来的人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中国古代的乡校除了办学以外,另外一个作用是()。
A、行医
B、论政 C、征兵 D、行商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反对民主思想的代表流派。()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儒家的大同社会主张锄强扶弱。()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民主内涵及文化的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关于西方社会的民主,说法错误的是()。
A、恶欲协调的民主 B、党派抗衡式的民主 C、因势制宜的民主 D、自觉自发的民主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2西方的利益集团不包括()。
A、军事利益集团 B、经济利益集团 C、政治利益集团 D、阶级利益集团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3中式的民主强调的是基于血亲关系及天性的宗法式民主。()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西方的民主形式内涵与法家的思想类似。()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已完成成绩: 75.0分
1中国传统社会主义主张的民主政治其实是强调从前()来操纵政治。
A、钱财较多 B、钱财较少 C、社会声望较高 D、社会声望较低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基本上符合严格意义上民主的历史阶段是()。
A、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B、英国君主立宪时期 C、日本明治维新之后 D、中国1949年建国以后
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 D
3家族社会结构是解释文化先进与落后的最初级的形式。()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中国共产党的政体被西方宣传为最专制的政体其实是因为共产党自身纲领的原则表述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的政治制度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有可能剥夺人民的生命的是()。
A、政治独裁 B、经济独裁 C、思想独裁 D、文化独裁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2中国政治强调为官者或者为皇帝者的德行,主要是受到()思想的影响。
A、民主 B、集权 C、民本 D、官本位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认为中国实现了圣君与良臣政治。
A、黑格尔 B、康德 C、叔本华 D、法耶尔阿本德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4为了保证皇位继承人拥有足够的能力,中国人在两晋时期就开始进行胎教。()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国政治传统的特殊性及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约机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三大制约机制不包括()。
A、暴力制约机制 B、法律制约机制 C、血缘制约机制 D、道德制约机制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 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 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 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中国古代因为皇帝的集权导致缺乏权力监督机制。()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中国古代不强调自由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自由比较普遍,所以不会特别强调这个方面。()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万物自协调理论及其中西方民主制度的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A、理性主义 B、唯物思想 C、专制心态 D、共和意识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2民主社会鼓励社会成员由()。
A、损人利己的心态转换为克己利人的心态 B、自我中心的心态转换为天下为公的心态 C、克己利人的心态转换为损人利己的心态 D、天下为公的心态转换为自我中心的心态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3一个国家应该采用什么政体,主要需要考虑历史文化积淀和政体需要。()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万物自协调理论是指一切政体若能抑制其弊端,均可成为较好的政体。()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西政治文化比较与中国政治的出路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中国当代提倡年轻化的重要原因是把()代替了政治传统。
A、军事传统 B、经济传统 C、文化传统 D、思想传统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合乎当代的自由竞争模式的真正的民主应该是用()的方式遴选社会的绝大多数官员。
A、提携 B、考试 C、竞选
D、推举
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
3阿Q精神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自主创新的精神。()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相较于中国,西方更强调代购,关注对立的青年和老年。()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