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肺复苏护理
1. 复苏的护理是一个连贯的、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时期应紧密结合,不间断进行。首先护士应独立或配合医师快速准确进行“ABC ”步骤心肺复苏,即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
2. 尽快建立心电监护和静脉通路。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复苏时首选取正中静脉,距心脏较近,可输入大量的液体。中心静脉可取静脉,虽距心脏较远,但复苏抢救工作可以不必间断,并发症也较少。
3. 对于发生室颤的患者应实施有效的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4. 复苏给药途径应首选静脉给药,其次选择气管给药,遵医嘱准确快速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复苏药物。
5. 建立抢救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抢救用药、抢救措施、病情变化、出入量及生命体征等。
6.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皮肤潮红、多汗和二氧化碳潴留而致酸中毒的症状,并及时采取医治措施。
7. 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复苏后心律不稳定,应予心电监护。同时注意观察脉搏、心率、血压、末梢循环(皮肤、口唇颜色、四肢温度、湿度、指/趾甲的颜色及静脉充盈情况等)及尿量。
8.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呼吸道湿化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应用人工呼吸机患者应注意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及呼吸频率等)的监测和记录,吸入气体的湿化,观察有无人工气道阻塞、管路衔接松脱,皮下气肿、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等现象。
9.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10. 保证足够的热量,昏迷患者可给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急性中毒护理
1. 迅速清除毒物,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终止继续接触毒物。
2. 吸入性中毒,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给予吸氧和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接触性中毒,应迅速脱去患者的一切污染衣物,彻底清洗污染部位。
4. 洗胃,为减少毒物的继续吸收,神志清醒的病人,可采取口服催吐洗胃。昏迷患者以及服用大量药物者必须尽快采用洗胃管洗胃,一般在服用药物后4~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佳。如果服用药物量比较大,或药物体内吸收较慢,即使时间超过6小时,洗胃对于服药的多数病人也是非常必要的。
(1)置洗胃管时,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如患者不能坐起或昏迷,采用侧卧位,头部稍低,保持口低于咽喉部,以预防胃液进入气管。将涂有石蜡油的胃管由口或鼻腔插入,同时这患者作吞咽动作,昏迷患者可用开口器撬开口腔,用弯钳将胃管缓缓送入胃内。洗胃时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胃管插好后,应先抽尽胃内容物并留取少量做毒物鉴定。如无胃内容物抽出,可用注射器注射入少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回抽后的液体也可留作鉴定。
(3)根据毒物种类选择洗胃液,毒物不明时可选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
(4)一般采用电动洗胃机洗胃,每次灌洗液量为300ml 左右,不宜过多,防止毒物进入肠道或导致急性胃扩张,小儿可根据年龄决定入量,一般以50~200ml为宜,且不宜使用洗胃机。
(5)洗胃的原则为快进快出,先出后入,出入量基本相等,反复清洗,直至排出液与灌入液色泽相同为止。如出现血性洗出液,应立即停止洗胃,并给予胃粘膜保护剂。
膜,减少强酸强碱等毒物的腐蚀作用。
5.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及类型、脉率、血压、瞳孔、尿量等变化并记录。详细记录出入液量。
6.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
7. 生活护理,急性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昏迷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吞服腐蚀性毒物者应特别注意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口腔粘膜的变化。
8. 饮食护理,病情许可时,尽量鼓励病人进食,少食多餐,急性中毒病人的饮食应为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无渣饮食,腐蚀性睹物中毒者应早期给予乳类等流食。应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供应,必要时给予鼻饲营养或静脉营养。
9. 安全护理,防止惊厥、抽搐、烦躁不安患者坠床和碰伤。对企图自杀的患者,应给予安全防范,并要有专人陪护。
10.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中毒原因、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中毒的了解程度和心理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
镇静催眠药中毒护理
1. 按急性中毒护理常规护理。
2. 立即用温开水彻底洗胃,即使超过8~12h仍须洗胃。若病人呼吸衰竭,先做气管插管,施行辅助呼吸后再插胃管洗胃。
3. 洗胃后注入33%硫酸钠50~60ml导泄或20%活性炭混悬液。忌用硫酸镁,因镁离子吸收后可抑制呼吸中枢。
4. 呼吸困难者,给氧气吸入,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5. 促进意识恢复,按医嘱给予葡萄糖、维生素B 1、纳洛酮。
6. 静脉输液应用利尿剂、碳酸氢钠,促进毒物排泄。血压降低者,可给予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物。
7. 心电监护,出现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8. 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变化、肌张力和腱反射恢复情况,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9. 记录24h 出入水量。注意观察尿量,保持每日尿量4000~6000ml,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10. 留取呕吐物、尿标本,及时送验。
11.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肺部感染。
12. 病情危重者,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血液灌流。
13. 昏迷时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
1. 迅速撤离中毒环境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平卧位,松开衣服,注意保暖。
2. 2. 立即用氧。轻度或中度中毒者用面罩或鼻导管给氧,氧流量4~6L/min。重度中毒病人可采用高压氧治疗。
3. 3. 呼吸循环衰竭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及强心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等,积极进行抢救。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对昏迷病人及呕吐者,使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5. 烦躁不安或惊厥时,加用床挡,以防坠床。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6. 输液量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发生肺水肿和脑水肿。
7. 脑水肿者给予脱水剂和利尿剂,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8. 注意观察有无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记录24h 出入水量。
9. 昏迷时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10. 休克时执行休克护理常规。
11.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12. 病情稳定后,进行健康教育。
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
1. 迅速将病人撤离中毒环境,脱下污染衣服,用肥皂及温水清洗皮肤、头发(敌百虫中毒忌用肥皂) 。如有伤口或眼部污染,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2. 口服中毒者,用温水、1%食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洗胃,直至胃液澄清无大蒜味为止。敌百虫中毒,禁用碱性溶液洗胃。对硫磷、内吸磷、乐果等中毒者,不宜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从胃管内注入硫酸镁30~60g导泄。
3. 洗胃同时应用特效解毒剂,如阿托品、解磷定等。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如病人瞳孔散大、面部红润、皮肤干燥呼吸道分泌物减少、两肺啰音减少或消失、意识逐渐恢复,即已“阿托品化”;中毒症状开始好转后改为维持量,但不能停药。若发现病人兴奋、狂躁、幻觉、摸空等阿托品中毒表现,应暂停用药。解磷定短时间内用量过大、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4. 呼吸困难时给氧气吸入(4~6L/min),必要时注射呼吸兴奋剂。呼吸停止时行人工呼吸,无效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及时吸出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可按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护理。
6.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出现血压下降循环衰竭时,用升压药及强心剂。有脑水肿者,头置冰袋,并用脱水剂。严重惊厥者给予镇定剂,忌用吗啡和哌替啶。发生肺水肿按肺水肿护理常规护理。
7. 有自杀企图者,设专人护理。昏迷时,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清醒后,给予心理护理。
8. 保留呕吐物及剩余标本,以备检验。
9. 经抢救, 中毒症状消失后仍须观察1~2天,口服乐果中毒应再观察3~5天。
高血压病护理
1. 对初发期病人,应嘱病人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勿紧张过度。
2. 中度高血压适当休息,晚期严重高血压伴有心、肾、脑病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3. 给予低盐、低钠、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高维生素膳食,应避免饮酒,喝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4. 根据病情每日测血压2~4次,必要时要定时间、定血压计、定体位测量,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
5. 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注意有无高血压脑病及心功能不全症状。
6. 严重浮肿这应准确记录出入量,严格卧床休息,加强皮肤护理,严防压疮发生。
7. 熟悉各种降压药物、利尿药、脱水剂的副作用应注意观察疗效,并指导病人服用方法及副作用。注意预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劝阻病人不要猛起,以免摔倒。
8.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9. 出院指导:嘱病人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消除精神负担,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1. 入院后应住监护室,尽可能的住单间,监护室备有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械,便于抢救。
2. 急性期(发病后的前3日)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协助病人床上进食、排便等。满足病人的生活需要,限制探视,避免紧张刺激。病情稳定后可床上活动。
3. 梗塞前3日应进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逐渐改为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忌烟酒、浓茶及刺激性食物。
4. 发病24小时内给高流量吸氧4~5升/分,病情稳定后可改为2~3升/分,5~7天以后可间歇吸氧。
5. 给予持续的心电监测、血压、血氧饱和监测至少3日,随时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记录,一边抢救。
6. 及时解除疼痛,遵医嘱肌注杜冷丁50mg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等,同时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7. 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出现,随时做好抢救工作。
8. 准确记录出入量,入量不足或过多,尿量小于30ml/h,应及时通知医生。
9.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增加心脏负担,可使用低压盐水灌肠、开塞露,服用缓泻剂。
10.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11. 做好出院指导,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适当运动,避免诱发因素,终身服药,定期复查。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护理
1. 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坐位或半坐位,利于呼吸。
2. 采用低流量给氧,流量1~2升/分。
3. 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深度、频率、口唇和牙床的颜色。监测血氧变化。
4. 指导患者有效的咳痰。痰液较多不易咳出时,遵医嘱使用祛痰剂或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5. 注意口腔卫生,全身浮肿时,做好皮肤护理。
6. 使用利尿剂时,根据病情记录出入量。
7. 适量饮水,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心衰时给低低盐饮食,少吃产气食品,防止产气影响膈肌运动。
8. 注意肺脑早期症状,如出现精神萎靡、嗜睡、乏力、肌肉抽搐等,应及时处理。
9.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掌握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的方法。 10.
11. 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 出院指导
(1) 休养环境要舒适安静,保持空气新鲜。
(2) 避免着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 生活要规律,戒烟、戒酒。
(4) 坚持呼吸功能锻炼,配备家庭氧疗设备,必要时低流量吸氧。
(5)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 安慰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保持安静,保持病室安静,大量呕血者应头偏向一侧或床头抬高10°~15°,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2. 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根据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输液输血,补液过程中注意晶体和胶体的搭配。
3. 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人神志、便血的量和颜色,出血时间,做详细记录。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4. 出血期禁食,病情稳定后流质,肝功能异常血氨高者,需限制蛋白质和脂肪摄入。
5. 积极协助抢救,及时备好急救物品,如氧气、吸痰器、止血药。降血氨药、解痉药等。
6. 遵医嘱胃管内注入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掌握灌注法,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7. 对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严格掌握用10%食醋保留灌肠法,以清除肠道积血,减少氨的生成。
8. 休克病人注意保暖,观察末梢肢体皮肤颜色及静脉充盈情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9. 及时清理病人的呕吐物或黑便,以减少不良刺激,随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10.
11.
12.
13.
的食物。 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保持床单整洁。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 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进行健康教育。 出院指导: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和规律;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肺复苏护理
1. 复苏的护理是一个连贯的、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时期应紧密结合,不间断进行。首先护士应独立或配合医师快速准确进行“ABC ”步骤心肺复苏,即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
2. 尽快建立心电监护和静脉通路。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复苏时首选取正中静脉,距心脏较近,可输入大量的液体。中心静脉可取静脉,虽距心脏较远,但复苏抢救工作可以不必间断,并发症也较少。
3. 对于发生室颤的患者应实施有效的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4. 复苏给药途径应首选静脉给药,其次选择气管给药,遵医嘱准确快速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复苏药物。
5. 建立抢救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抢救用药、抢救措施、病情变化、出入量及生命体征等。
6.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皮肤潮红、多汗和二氧化碳潴留而致酸中毒的症状,并及时采取医治措施。
7. 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复苏后心律不稳定,应予心电监护。同时注意观察脉搏、心率、血压、末梢循环(皮肤、口唇颜色、四肢温度、湿度、指/趾甲的颜色及静脉充盈情况等)及尿量。
8.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呼吸道湿化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应用人工呼吸机患者应注意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及呼吸频率等)的监测和记录,吸入气体的湿化,观察有无人工气道阻塞、管路衔接松脱,皮下气肿、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等现象。
9.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10. 保证足够的热量,昏迷患者可给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急性中毒护理
1. 迅速清除毒物,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终止继续接触毒物。
2. 吸入性中毒,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给予吸氧和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接触性中毒,应迅速脱去患者的一切污染衣物,彻底清洗污染部位。
4. 洗胃,为减少毒物的继续吸收,神志清醒的病人,可采取口服催吐洗胃。昏迷患者以及服用大量药物者必须尽快采用洗胃管洗胃,一般在服用药物后4~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佳。如果服用药物量比较大,或药物体内吸收较慢,即使时间超过6小时,洗胃对于服药的多数病人也是非常必要的。
(1)置洗胃管时,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如患者不能坐起或昏迷,采用侧卧位,头部稍低,保持口低于咽喉部,以预防胃液进入气管。将涂有石蜡油的胃管由口或鼻腔插入,同时这患者作吞咽动作,昏迷患者可用开口器撬开口腔,用弯钳将胃管缓缓送入胃内。洗胃时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胃管插好后,应先抽尽胃内容物并留取少量做毒物鉴定。如无胃内容物抽出,可用注射器注射入少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回抽后的液体也可留作鉴定。
(3)根据毒物种类选择洗胃液,毒物不明时可选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
(4)一般采用电动洗胃机洗胃,每次灌洗液量为300ml 左右,不宜过多,防止毒物进入肠道或导致急性胃扩张,小儿可根据年龄决定入量,一般以50~200ml为宜,且不宜使用洗胃机。
(5)洗胃的原则为快进快出,先出后入,出入量基本相等,反复清洗,直至排出液与灌入液色泽相同为止。如出现血性洗出液,应立即停止洗胃,并给予胃粘膜保护剂。
膜,减少强酸强碱等毒物的腐蚀作用。
5.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及类型、脉率、血压、瞳孔、尿量等变化并记录。详细记录出入液量。
6.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
7. 生活护理,急性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昏迷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吞服腐蚀性毒物者应特别注意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口腔粘膜的变化。
8. 饮食护理,病情许可时,尽量鼓励病人进食,少食多餐,急性中毒病人的饮食应为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无渣饮食,腐蚀性睹物中毒者应早期给予乳类等流食。应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供应,必要时给予鼻饲营养或静脉营养。
9. 安全护理,防止惊厥、抽搐、烦躁不安患者坠床和碰伤。对企图自杀的患者,应给予安全防范,并要有专人陪护。
10.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中毒原因、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中毒的了解程度和心理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
镇静催眠药中毒护理
1. 按急性中毒护理常规护理。
2. 立即用温开水彻底洗胃,即使超过8~12h仍须洗胃。若病人呼吸衰竭,先做气管插管,施行辅助呼吸后再插胃管洗胃。
3. 洗胃后注入33%硫酸钠50~60ml导泄或20%活性炭混悬液。忌用硫酸镁,因镁离子吸收后可抑制呼吸中枢。
4. 呼吸困难者,给氧气吸入,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5. 促进意识恢复,按医嘱给予葡萄糖、维生素B 1、纳洛酮。
6. 静脉输液应用利尿剂、碳酸氢钠,促进毒物排泄。血压降低者,可给予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物。
7. 心电监护,出现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8. 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变化、肌张力和腱反射恢复情况,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9. 记录24h 出入水量。注意观察尿量,保持每日尿量4000~6000ml,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10. 留取呕吐物、尿标本,及时送验。
11.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肺部感染。
12. 病情危重者,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血液灌流。
13. 昏迷时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一氧化碳中毒护理
1. 迅速撤离中毒环境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平卧位,松开衣服,注意保暖。
2. 2. 立即用氧。轻度或中度中毒者用面罩或鼻导管给氧,氧流量4~6L/min。重度中毒病人可采用高压氧治疗。
3. 3. 呼吸循环衰竭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及强心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等,积极进行抢救。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对昏迷病人及呕吐者,使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5. 烦躁不安或惊厥时,加用床挡,以防坠床。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6. 输液量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发生肺水肿和脑水肿。
7. 脑水肿者给予脱水剂和利尿剂,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8. 注意观察有无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记录24h 出入水量。
9. 昏迷时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10. 休克时执行休克护理常规。
11.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12. 病情稳定后,进行健康教育。
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
1. 迅速将病人撤离中毒环境,脱下污染衣服,用肥皂及温水清洗皮肤、头发(敌百虫中毒忌用肥皂) 。如有伤口或眼部污染,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2. 口服中毒者,用温水、1%食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洗胃,直至胃液澄清无大蒜味为止。敌百虫中毒,禁用碱性溶液洗胃。对硫磷、内吸磷、乐果等中毒者,不宜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从胃管内注入硫酸镁30~60g导泄。
3. 洗胃同时应用特效解毒剂,如阿托品、解磷定等。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如病人瞳孔散大、面部红润、皮肤干燥呼吸道分泌物减少、两肺啰音减少或消失、意识逐渐恢复,即已“阿托品化”;中毒症状开始好转后改为维持量,但不能停药。若发现病人兴奋、狂躁、幻觉、摸空等阿托品中毒表现,应暂停用药。解磷定短时间内用量过大、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4. 呼吸困难时给氧气吸入(4~6L/min),必要时注射呼吸兴奋剂。呼吸停止时行人工呼吸,无效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及时吸出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可按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护理。
6.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出现血压下降循环衰竭时,用升压药及强心剂。有脑水肿者,头置冰袋,并用脱水剂。严重惊厥者给予镇定剂,忌用吗啡和哌替啶。发生肺水肿按肺水肿护理常规护理。
7. 有自杀企图者,设专人护理。昏迷时,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清醒后,给予心理护理。
8. 保留呕吐物及剩余标本,以备检验。
9. 经抢救, 中毒症状消失后仍须观察1~2天,口服乐果中毒应再观察3~5天。
高血压病护理
1. 对初发期病人,应嘱病人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勿紧张过度。
2. 中度高血压适当休息,晚期严重高血压伴有心、肾、脑病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3. 给予低盐、低钠、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高维生素膳食,应避免饮酒,喝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4. 根据病情每日测血压2~4次,必要时要定时间、定血压计、定体位测量,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
5. 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注意有无高血压脑病及心功能不全症状。
6. 严重浮肿这应准确记录出入量,严格卧床休息,加强皮肤护理,严防压疮发生。
7. 熟悉各种降压药物、利尿药、脱水剂的副作用应注意观察疗效,并指导病人服用方法及副作用。注意预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劝阻病人不要猛起,以免摔倒。
8.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9. 出院指导:嘱病人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消除精神负担,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1. 入院后应住监护室,尽可能的住单间,监护室备有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械,便于抢救。
2. 急性期(发病后的前3日)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协助病人床上进食、排便等。满足病人的生活需要,限制探视,避免紧张刺激。病情稳定后可床上活动。
3. 梗塞前3日应进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逐渐改为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忌烟酒、浓茶及刺激性食物。
4. 发病24小时内给高流量吸氧4~5升/分,病情稳定后可改为2~3升/分,5~7天以后可间歇吸氧。
5. 给予持续的心电监测、血压、血氧饱和监测至少3日,随时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记录,一边抢救。
6. 及时解除疼痛,遵医嘱肌注杜冷丁50mg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等,同时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7. 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出现,随时做好抢救工作。
8. 准确记录出入量,入量不足或过多,尿量小于30ml/h,应及时通知医生。
9.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增加心脏负担,可使用低压盐水灌肠、开塞露,服用缓泻剂。
10. 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11. 做好出院指导,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适当运动,避免诱发因素,终身服药,定期复查。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护理
1. 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坐位或半坐位,利于呼吸。
2. 采用低流量给氧,流量1~2升/分。
3. 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深度、频率、口唇和牙床的颜色。监测血氧变化。
4. 指导患者有效的咳痰。痰液较多不易咳出时,遵医嘱使用祛痰剂或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5. 注意口腔卫生,全身浮肿时,做好皮肤护理。
6. 使用利尿剂时,根据病情记录出入量。
7. 适量饮水,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心衰时给低低盐饮食,少吃产气食品,防止产气影响膈肌运动。
8. 注意肺脑早期症状,如出现精神萎靡、嗜睡、乏力、肌肉抽搐等,应及时处理。
9.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掌握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的方法。 10.
11. 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 出院指导
(1) 休养环境要舒适安静,保持空气新鲜。
(2) 避免着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 生活要规律,戒烟、戒酒。
(4) 坚持呼吸功能锻炼,配备家庭氧疗设备,必要时低流量吸氧。
(5)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 安慰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保持安静,保持病室安静,大量呕血者应头偏向一侧或床头抬高10°~15°,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2. 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根据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输液输血,补液过程中注意晶体和胶体的搭配。
3. 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人神志、便血的量和颜色,出血时间,做详细记录。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4. 出血期禁食,病情稳定后流质,肝功能异常血氨高者,需限制蛋白质和脂肪摄入。
5. 积极协助抢救,及时备好急救物品,如氧气、吸痰器、止血药。降血氨药、解痉药等。
6. 遵医嘱胃管内注入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掌握灌注法,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7. 对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严格掌握用10%食醋保留灌肠法,以清除肠道积血,减少氨的生成。
8. 休克病人注意保暖,观察末梢肢体皮肤颜色及静脉充盈情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9. 及时清理病人的呕吐物或黑便,以减少不良刺激,随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10.
11.
12.
13.
的食物。 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保持床单整洁。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 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进行健康教育。 出院指导: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和规律;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