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争论探微

  摘 要:文章从课堂争论的教学价值、课堂争论的主要途径及课堂争论的有效策略三个方面谈小学语文课堂争论的问题。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课堂争论;教学价值;途径;有效策略

  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论;有争论,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能得到尽情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的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有个性才有创新。因此,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论,可凸现学生个性,唤醒个体创造的潜在意识。

  1.课堂争论的教学价值。

  (1)课堂争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课堂上能引起争论说明学生已经对教材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个性,如果老师适当进行引导,就能带动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化。

  (2)课堂争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学生的争论往往从浅显的感性认识开始,争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是学生自觉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

  (3)课堂争论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争论时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思维敏捷,常有妙语出口。学生语文论文既要寻找对方言语中的不当之处,又要找准契机,组织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可见,争论为语言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4)课堂争论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争论时为了驳倒对方,必然要找出有利的论据,因此,就要努力寻找别人没有想到的、没有提到的方面,引发了求异思维,在求异中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2.课堂争论的主要途径。

  (1)抓住题眼进行争论学生会对课文内容许多地方提出质疑,教师应选取有价值的问题,推出来引导争论。如学课文《鸬鹚》的时候,同学们看鸬鹚捕鱼的录像,当看到渔夫抓住喉囊鼓鼓的鸬鹚把鱼挤出来时,许多同学都不由自主的发出惊讶声,觉得渔夫太残忍、太不人道了。进一步了解到,鸬鹚的脖子上被装了个圈,渔夫只让他捉鱼,而不让他吞咽,于是更觉得呕心。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同学们进行争论。一部分同学持“渔夫残忍”的观点,另一部分同学不同意,还有不少同学觉得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渔夫残忍”论者的理由不说自明。不同意的同学是这样认为的:鸬鹚本是渔夫捕鱼的工具,渔夫养活他们,训练他们,就是让他们捕鱼的。如果没有鸬鹚,渔夫就捉不到鱼了,他们的妻儿们就活不下去了。这不也很残忍吗?认为两种观点都有道理的同学自然是前思后想,左右为难。这样的争论做到了从文本到人本的提升,立足于创造思维的开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提出异议进行争论教学中,对一个问题,学生常常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在课堂上切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面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怎么办?我认为,鼓励加对话是教师值得采取的好方法。如课文《第一场雪》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下雪的景色,作者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两方面写出了雪大的特点。在教学这段课文时,教师问学生:“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学生说,从“鹅毛般的雪花”、“一会儿就白了”、“雪花簌簌地往下落”、“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等词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但此时也有学生提出了他们的异议。他们认为,枯枝被积雪压断了不能说与雪下得大有必然的关系,因为是枯枝本身就不太结实,就是不下雪,雪不积在枯枝上,枯枝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有断的可能,怎么能从枯枝的断看出雪下得大呢?面对这种局面,教师没有怕影响教学进度,索性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引导两派学生进行争论,在学生阐述过程中,及时地进行点拨,让学生注意句子中的“积”字。经过争论,两派意见统一。用争论的方法,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对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思维。

  (3)质疑问难进行争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同时还应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伴的发言和老师结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如《赤壁之战》教学过程中,谈到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无形中感到“曹操语文论文很笨”。这时有几个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利大于弊”。由此一场激烈的课堂争论展开了。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1.铁索连船是根据曹军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不连船,曹军会晕船,永远过不了长江;2.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很小;3.铁索连船可以增加曹军的战斗力。经过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论后,大家终于达成一个“新”的共识:铁索连船有利也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战,不仅使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

  (4)逆向求异进行争论“逆向求异”是对现成结论不盲从、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众,敢于反其道而思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对各种事物功能的固定认识,清除思维上的定势负面效应,克服思想上的思考惰性,破除传统上的因袭理念,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分析,找出原结论的缺陷与不足。如《落花生》的点睛之笔:“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在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写法的匠心所在之后,引导学生作逆向性思考:“做一个既讲体面又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有什么不好?”学生间进行争论。这样反思能赋予文章以新的意义,在理解与借鉴上会有所突破。

  3.课堂争论的有效策略。

  实际教学中,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嘲笑,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课堂争论的心理阴影。因此保护学生课堂争论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一种感觉:语文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教师还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地进行争论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要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二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开放、和谐的氛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鼓励学生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和帮助他人。

  如果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同学能顺利、轻松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三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对有不同见解或爱提怪问题的学生决不能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应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给以呵护、引导、扶助,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冒失”,敢于“犯上”。学生思维得以无拘无束,比起“苦读”收效不知要好多少倍。

  “书到用时方恨少,争论常使思路清”。教学中,教师应就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倡争论,长此以往,创新意识必然萌生,创新能力必然发展。

  摘 要:文章从课堂争论的教学价值、课堂争论的主要途径及课堂争论的有效策略三个方面谈小学语文课堂争论的问题。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课堂争论;教学价值;途径;有效策略

  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论;有争论,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能得到尽情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的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有个性才有创新。因此,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论,可凸现学生个性,唤醒个体创造的潜在意识。

  1.课堂争论的教学价值。

  (1)课堂争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课堂上能引起争论说明学生已经对教材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个性,如果老师适当进行引导,就能带动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化。

  (2)课堂争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学生的争论往往从浅显的感性认识开始,争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是学生自觉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

  (3)课堂争论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争论时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思维敏捷,常有妙语出口。学生语文论文既要寻找对方言语中的不当之处,又要找准契机,组织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可见,争论为语言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4)课堂争论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争论时为了驳倒对方,必然要找出有利的论据,因此,就要努力寻找别人没有想到的、没有提到的方面,引发了求异思维,在求异中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2.课堂争论的主要途径。

  (1)抓住题眼进行争论学生会对课文内容许多地方提出质疑,教师应选取有价值的问题,推出来引导争论。如学课文《鸬鹚》的时候,同学们看鸬鹚捕鱼的录像,当看到渔夫抓住喉囊鼓鼓的鸬鹚把鱼挤出来时,许多同学都不由自主的发出惊讶声,觉得渔夫太残忍、太不人道了。进一步了解到,鸬鹚的脖子上被装了个圈,渔夫只让他捉鱼,而不让他吞咽,于是更觉得呕心。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同学们进行争论。一部分同学持“渔夫残忍”的观点,另一部分同学不同意,还有不少同学觉得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渔夫残忍”论者的理由不说自明。不同意的同学是这样认为的:鸬鹚本是渔夫捕鱼的工具,渔夫养活他们,训练他们,就是让他们捕鱼的。如果没有鸬鹚,渔夫就捉不到鱼了,他们的妻儿们就活不下去了。这不也很残忍吗?认为两种观点都有道理的同学自然是前思后想,左右为难。这样的争论做到了从文本到人本的提升,立足于创造思维的开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提出异议进行争论教学中,对一个问题,学生常常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在课堂上切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面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怎么办?我认为,鼓励加对话是教师值得采取的好方法。如课文《第一场雪》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下雪的景色,作者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两方面写出了雪大的特点。在教学这段课文时,教师问学生:“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学生说,从“鹅毛般的雪花”、“一会儿就白了”、“雪花簌簌地往下落”、“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等词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但此时也有学生提出了他们的异议。他们认为,枯枝被积雪压断了不能说与雪下得大有必然的关系,因为是枯枝本身就不太结实,就是不下雪,雪不积在枯枝上,枯枝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有断的可能,怎么能从枯枝的断看出雪下得大呢?面对这种局面,教师没有怕影响教学进度,索性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引导两派学生进行争论,在学生阐述过程中,及时地进行点拨,让学生注意句子中的“积”字。经过争论,两派意见统一。用争论的方法,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对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思维。

  (3)质疑问难进行争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同时还应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伴的发言和老师结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如《赤壁之战》教学过程中,谈到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无形中感到“曹操语文论文很笨”。这时有几个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利大于弊”。由此一场激烈的课堂争论展开了。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1.铁索连船是根据曹军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不连船,曹军会晕船,永远过不了长江;2.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很小;3.铁索连船可以增加曹军的战斗力。经过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论后,大家终于达成一个“新”的共识:铁索连船有利也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战,不仅使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

  (4)逆向求异进行争论“逆向求异”是对现成结论不盲从、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众,敢于反其道而思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对各种事物功能的固定认识,清除思维上的定势负面效应,克服思想上的思考惰性,破除传统上的因袭理念,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分析,找出原结论的缺陷与不足。如《落花生》的点睛之笔:“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在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写法的匠心所在之后,引导学生作逆向性思考:“做一个既讲体面又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有什么不好?”学生间进行争论。这样反思能赋予文章以新的意义,在理解与借鉴上会有所突破。

  3.课堂争论的有效策略。

  实际教学中,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嘲笑,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课堂争论的心理阴影。因此保护学生课堂争论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一种感觉:语文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教师还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地进行争论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要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二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开放、和谐的氛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鼓励学生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和帮助他人。

  如果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同学能顺利、轻松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三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对有不同见解或爱提怪问题的学生决不能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应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给以呵护、引导、扶助,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冒失”,敢于“犯上”。学生思维得以无拘无束,比起“苦读”收效不知要好多少倍。

  “书到用时方恨少,争论常使思路清”。教学中,教师应就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倡争论,长此以往,创新意识必然萌生,创新能力必然发展。


相关内容

  •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 糜丽英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这样说明:语文课程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 ...

  • 小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 小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姓 名: 代 海 霞 工作单位:西平县二郎小学 联系地址:西平县二郎小学 邮政编码:463922 联系电话: [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教 龄:10多年 小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是以培养和造就人才为目的.进入21世 纪,如何培养 ...

  •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思考
  • 课堂提问之与教学的关系相当重要.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用精.用巧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使得思考不再是机械的应答,也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在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 ...

  • 大学教授肖川为学生上课引发争议
  • 恒威学校制作,不得翻印 (含金量20%)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总第 期 制作人:王巧艳 审核人: 签批人: 大学教授肖川为学生上课引发争议 10月2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教育学者肖川走进成都市高新实验学校,为该校六年级学生上了一节语文课<伯牙绝弦>.肖川的课 ...

  •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成"教学
  • 课堂生成,是课堂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体现,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获得了双丰收,必定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表现: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那在生成的环节中必定会无动于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看重课堂生成,必须追求课堂生成的最佳效果. 一.精心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一堂 ...

  • [课例研修范例]小学语文
  • 6-7岁的孩子语言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是学习听.说语言的"最佳发展期".然而, 按原上海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一年级掌握455个生字.到二年级,增加到1108个生字, 小学五年总识字量仅为2615个.面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静安区教育学院提出: 一节课究竟识几个字? --记 ...

  • 一年级下语文[春雨的色彩]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 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 王林林 教学课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2课<春雨的色彩> 教案背景: 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是,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理解课文主要内 ...

  •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阶段性总结[1]
  •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让课堂教学评价语更有实效 木兰县民主小学 杨春丽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每位一线教师都面临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它让每一位语文教师更认真地思考着,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指教师对学生瞬时的.即兴的. ...

  • 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反思
  • 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