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包含两个方面:“问什么”和“怎样问”,即提问内容和提问方法,把握好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问课 提问 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来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产生问题,老师在引导中抛出问题组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要多提问,而学生就会猜测老师大概想要怎样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应新课程要求,老师采用了现实性,趣味性的情境呈现出来后,学生在课堂上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有了心脏-----问题。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乐于提问和提好问题呢?
一、吾日三省吾课
我们是引导者,所以要做到对课堂心中有数。比如针对自己个人发展的实际,学生现有认知实际和学习心理特点,教材特点等等方面
问问自己。如教什么?怎样上课?应该怎样上好这堂课?这样上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能有哪些突发性事件,该如何调控?这样三思而行,做到心中有邱壑,对学生,对课堂才能有更好地把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目标达成度才高。
二、教给学生合适的课堂提问方法更能促进课堂发展
问题是思维的导向。通过学生自己提问,更能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的配合,促进课堂教学。因此,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势在必行。
1、检查性提问法
既可用于学生了解自己对旧知识的记忆,掌握情况,也可用于学生了解自己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况,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根据需要调整学习内容与进程。
2、直问法
为引起某种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针对某一内容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并直接做出回答,不必拐弯抹角。
3、疑问法
老师有时提出问题,我们的学生往往在心中会把它分解成好几个问题,甚至产生疑问,就是不敢说出来。现在我们不妨把我们的疑问提出来,通过我们自己的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与老师,其他同学
共同研讨。
4总结性提问
为总结内容所进行的提问,进而归纳总结工作出课堂教学的中心。
三、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问,使问题更有价值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结论只不过需要数学或试验方面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的问题,则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会使科学真正的前进这。”
(1) 抓住难点提问。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抓住这些难点思考、提问是最常用的方法。
(2)抓住重点提问。孩子们学习的每个知识点都是通过重点部分来表现的。如例如《认识比》,我们只提两个问题:1、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个人的速度比?2、你能用比来表示路程和速度的比吗?设计这样两个问题,简化了一些过渡性和提示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3)抓住矛盾处提问。课本里有时会出现一些矛盾之处,思考这些矛盾,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
(4)抓住新问题质疑。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与孩子以前所学内容不同的东西,抓住这些新问题提问,有助于孩子迅速地掌握新的
知识。
思考与提问的方法往往因人而异,因孩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有差别。我们要珍视和爱护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尽可能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切不可对孩子的提问不懂装懂,或有意回避。不仅要处理好孩子的提问,也要善于向孩子发问,通过相互问答,帮助孩子熟练掌握 “思考”和“提问”这两个有效的学习工具。
参考文献:
王德勋 ,2007(2),《教育探索》;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包含两个方面:“问什么”和“怎样问”,即提问内容和提问方法,把握好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问课 提问 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来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产生问题,老师在引导中抛出问题组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要多提问,而学生就会猜测老师大概想要怎样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应新课程要求,老师采用了现实性,趣味性的情境呈现出来后,学生在课堂上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有了心脏-----问题。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乐于提问和提好问题呢?
一、吾日三省吾课
我们是引导者,所以要做到对课堂心中有数。比如针对自己个人发展的实际,学生现有认知实际和学习心理特点,教材特点等等方面
问问自己。如教什么?怎样上课?应该怎样上好这堂课?这样上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能有哪些突发性事件,该如何调控?这样三思而行,做到心中有邱壑,对学生,对课堂才能有更好地把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目标达成度才高。
二、教给学生合适的课堂提问方法更能促进课堂发展
问题是思维的导向。通过学生自己提问,更能检查学生对已学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的配合,促进课堂教学。因此,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势在必行。
1、检查性提问法
既可用于学生了解自己对旧知识的记忆,掌握情况,也可用于学生了解自己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况,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根据需要调整学习内容与进程。
2、直问法
为引起某种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针对某一内容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并直接做出回答,不必拐弯抹角。
3、疑问法
老师有时提出问题,我们的学生往往在心中会把它分解成好几个问题,甚至产生疑问,就是不敢说出来。现在我们不妨把我们的疑问提出来,通过我们自己的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与老师,其他同学
共同研讨。
4总结性提问
为总结内容所进行的提问,进而归纳总结工作出课堂教学的中心。
三、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问,使问题更有价值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结论只不过需要数学或试验方面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的问题,则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会使科学真正的前进这。”
(1) 抓住难点提问。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抓住这些难点思考、提问是最常用的方法。
(2)抓住重点提问。孩子们学习的每个知识点都是通过重点部分来表现的。如例如《认识比》,我们只提两个问题:1、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个人的速度比?2、你能用比来表示路程和速度的比吗?设计这样两个问题,简化了一些过渡性和提示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3)抓住矛盾处提问。课本里有时会出现一些矛盾之处,思考这些矛盾,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
(4)抓住新问题质疑。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与孩子以前所学内容不同的东西,抓住这些新问题提问,有助于孩子迅速地掌握新的
知识。
思考与提问的方法往往因人而异,因孩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有差别。我们要珍视和爱护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尽可能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切不可对孩子的提问不懂装懂,或有意回避。不仅要处理好孩子的提问,也要善于向孩子发问,通过相互问答,帮助孩子熟练掌握 “思考”和“提问”这两个有效的学习工具。
参考文献:
王德勋 ,2007(2),《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