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通门县"藏汉双语"教学活动实记

自主学 集中学 帮带学

用语言架起通向心灵的桥梁

--谢通门县“藏汉双语”教学活动实记

近年来,谢通门县大力开展“藏汉双语”教学活动,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双语”学习意识,提高“双语”沟通能力,用“藏汉双语”教学活动架起一座“连心桥”,助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摸底数、定计划,确保“双语”教学有序进行 从口语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两方面,对全县干部职工、村“两委”成员的双语水平进行摸底调查,按照熟练掌握、程度一般、只懂语言不懂文字和既不懂文字又不懂语言四个层次,分类建立干部“双语”学习档案,全面准确掌握干部职工的“双语”水平。其中:熟练掌握占1%,程度一般占

1.8%,只懂语言不懂文字占3.1%,既不懂语言又不懂文字占94.1%。结合实际,针对县直部门、各乡镇、村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每周开展1次“藏汉双语”集中学习,每周集中观看1次“藏汉双语”影片,每晚自主学习“藏汉双语”30分钟,并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模式,确保干部做到每天学说一句、记住一句“双语”。今年,特别是针对乡镇进藏干部,采取专题培训、实地交流等方式,重点强化对话交流,做到与群众交流沟通“零距离”。

二、定目标、选内容,促使“双语”教学顺利进行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求实效的原则,把“藏汉双语”教学作为服务群众、帮助群众、靠近群众的有力措施,组织在职进藏干部职工学藏语,在职民族干部职工学汉语,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40周岁以下进藏干部职工能与农牧民党员群众进行基本交流,40周岁以下在职民族干部职工能书写汉文基本材料。同时,在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将“藏汉双语”教学推广到村一级,使村“两委”成员也能基本听说简单的汉语会话。“藏汉双语”学习主要以《谢通门县“藏汉双语”培训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基本口语会话为主,学习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且适用的藏汉语言,由易到难、从日常用语到工作术语,主要包括藏语语音结构、构词构形、常用句式、情景会话等内容,最终达到能听、能说的目标要求,并针对256名进藏干部和524名村“两委”干部,县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藏汉“双语”学习手册1000余份。

三、强措施、重实效,确保“双语”教学推向深入 在“藏汉双语”教学活动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措施,确保“藏汉双语”教学推向深入。

(一)加强管理。建立学习台账,实行登记管理,如实记录“双语”学习情况和“双语”测试情况,对“双语”学习人员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做到有学习计划、有学习人员名册、有结对帮带名册、有学习培训记录、有学习培训人员考勤等。同时,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学习档案,全力推行“双

语”学习教育“一人一档”制度,凡涉及干部职工人员调动的,其学习档案转入新工作单位所属党组织,确保“双语”学习的连续性。

(二)创新方式。在集体培训、在岗学习、实践锻炼、个人自学等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双语”学习新模式,推动“双语”学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一是老师教学。通过邀请学校“双语”老师,对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进行授课教学,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入手,让进藏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学习“双语”基本知识。二是结对帮学。以“1+1”或“2+1”(一名进藏党员干部帮扶一名民族党员干部,两名民族党员干部帮扶一名进藏党员干部)的形式结成帮扶对子,相互帮助学习双语,取长补短、双向负责、共同提高。三是组织促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元,组织进藏、民族干部职工学习藏文或汉语,阅读简单的藏文或汉文书籍、报纸,将“藏汉双语”教学引向深入。四是领导带学。各级党政班子成员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领着学、主动用、大胆说,营造领导带头、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五是考核争学。为确保此项活动不走形式,取得实效,将“藏汉双语”考核结果纳入干部职工平时考核成绩,对“藏汉双语”考核优秀的干部职工,将在提拔调整、“评先选优”中优先考虑,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为切实检验“藏汉双语”教学成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藏语竞赛”活动,活动分为笔试(藏汉互译)、口试(用藏汉双语回答)、加试(唱藏歌、用藏语讲述

藏族历史、风俗、文化等)三个环节,对成绩优秀者予以全县嘉奖。

(三)学用结合。把“藏汉双语”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突出实效性、实践性。利用入户走访、下乡调研、检查指导工作等时机,用“双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真正把“双语”的学习成果运用到开展群众工作中来,促使干部职工在工作实践和直接服务群众中巩固、提高“双语”能力,真正达到听懂会说、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建章立制,确保“双语”教学长效化、常态化 建立完善干部“藏汉双语”学习制度,推动我县“藏汉双语”教学活动长效化、常态化,使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一)强保障,破除“双语”学习难题。针对进藏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双语”基础差的实际,县委计划把“藏汉双语”教学纳入全县干部培训总体规划,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结合县委流动党校、县委讲师团和各乡镇自行组织的授课队伍,采取举办主体培训班、“双语”进基层等形式,大力开展“双语”教学活动。

(二)强措施,确保“双语”学习见成效。把学习“双语”落实情况与各级领导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结合起来,纳入年底综合考评。进藏干部职工主要测试听说能力,少数民族干部职工主要测试口语表达、书写能力。同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抽样测试等方式,狠抓督促、检查、指导。

(三)强机制,实现“双语”沟通“零距离”。创新“双语”学习机制,把干部职工“双语”学习与领导干部包户、单位驻村结合起来,引导干部在工作实践和直接服务群众中巩固、提高“双语”能力。

自主学 集中学 帮带学

用语言架起通向心灵的桥梁

--谢通门县“藏汉双语”教学活动实记

近年来,谢通门县大力开展“藏汉双语”教学活动,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双语”学习意识,提高“双语”沟通能力,用“藏汉双语”教学活动架起一座“连心桥”,助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摸底数、定计划,确保“双语”教学有序进行 从口语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两方面,对全县干部职工、村“两委”成员的双语水平进行摸底调查,按照熟练掌握、程度一般、只懂语言不懂文字和既不懂文字又不懂语言四个层次,分类建立干部“双语”学习档案,全面准确掌握干部职工的“双语”水平。其中:熟练掌握占1%,程度一般占

1.8%,只懂语言不懂文字占3.1%,既不懂语言又不懂文字占94.1%。结合实际,针对县直部门、各乡镇、村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每周开展1次“藏汉双语”集中学习,每周集中观看1次“藏汉双语”影片,每晚自主学习“藏汉双语”30分钟,并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模式,确保干部做到每天学说一句、记住一句“双语”。今年,特别是针对乡镇进藏干部,采取专题培训、实地交流等方式,重点强化对话交流,做到与群众交流沟通“零距离”。

二、定目标、选内容,促使“双语”教学顺利进行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求实效的原则,把“藏汉双语”教学作为服务群众、帮助群众、靠近群众的有力措施,组织在职进藏干部职工学藏语,在职民族干部职工学汉语,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40周岁以下进藏干部职工能与农牧民党员群众进行基本交流,40周岁以下在职民族干部职工能书写汉文基本材料。同时,在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将“藏汉双语”教学推广到村一级,使村“两委”成员也能基本听说简单的汉语会话。“藏汉双语”学习主要以《谢通门县“藏汉双语”培训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基本口语会话为主,学习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且适用的藏汉语言,由易到难、从日常用语到工作术语,主要包括藏语语音结构、构词构形、常用句式、情景会话等内容,最终达到能听、能说的目标要求,并针对256名进藏干部和524名村“两委”干部,县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藏汉“双语”学习手册1000余份。

三、强措施、重实效,确保“双语”教学推向深入 在“藏汉双语”教学活动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措施,确保“藏汉双语”教学推向深入。

(一)加强管理。建立学习台账,实行登记管理,如实记录“双语”学习情况和“双语”测试情况,对“双语”学习人员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做到有学习计划、有学习人员名册、有结对帮带名册、有学习培训记录、有学习培训人员考勤等。同时,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学习档案,全力推行“双

语”学习教育“一人一档”制度,凡涉及干部职工人员调动的,其学习档案转入新工作单位所属党组织,确保“双语”学习的连续性。

(二)创新方式。在集体培训、在岗学习、实践锻炼、个人自学等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双语”学习新模式,推动“双语”学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一是老师教学。通过邀请学校“双语”老师,对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进行授课教学,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入手,让进藏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学习“双语”基本知识。二是结对帮学。以“1+1”或“2+1”(一名进藏党员干部帮扶一名民族党员干部,两名民族党员干部帮扶一名进藏党员干部)的形式结成帮扶对子,相互帮助学习双语,取长补短、双向负责、共同提高。三是组织促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元,组织进藏、民族干部职工学习藏文或汉语,阅读简单的藏文或汉文书籍、报纸,将“藏汉双语”教学引向深入。四是领导带学。各级党政班子成员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领着学、主动用、大胆说,营造领导带头、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五是考核争学。为确保此项活动不走形式,取得实效,将“藏汉双语”考核结果纳入干部职工平时考核成绩,对“藏汉双语”考核优秀的干部职工,将在提拔调整、“评先选优”中优先考虑,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为切实检验“藏汉双语”教学成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藏语竞赛”活动,活动分为笔试(藏汉互译)、口试(用藏汉双语回答)、加试(唱藏歌、用藏语讲述

藏族历史、风俗、文化等)三个环节,对成绩优秀者予以全县嘉奖。

(三)学用结合。把“藏汉双语”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突出实效性、实践性。利用入户走访、下乡调研、检查指导工作等时机,用“双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真正把“双语”的学习成果运用到开展群众工作中来,促使干部职工在工作实践和直接服务群众中巩固、提高“双语”能力,真正达到听懂会说、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建章立制,确保“双语”教学长效化、常态化 建立完善干部“藏汉双语”学习制度,推动我县“藏汉双语”教学活动长效化、常态化,使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一)强保障,破除“双语”学习难题。针对进藏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双语”基础差的实际,县委计划把“藏汉双语”教学纳入全县干部培训总体规划,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结合县委流动党校、县委讲师团和各乡镇自行组织的授课队伍,采取举办主体培训班、“双语”进基层等形式,大力开展“双语”教学活动。

(二)强措施,确保“双语”学习见成效。把学习“双语”落实情况与各级领导抓基层党建责任制结合起来,纳入年底综合考评。进藏干部职工主要测试听说能力,少数民族干部职工主要测试口语表达、书写能力。同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抽样测试等方式,狠抓督促、检查、指导。

(三)强机制,实现“双语”沟通“零距离”。创新“双语”学习机制,把干部职工“双语”学习与领导干部包户、单位驻村结合起来,引导干部在工作实践和直接服务群众中巩固、提高“双语”能力。


相关内容

  • 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
  • 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 (一)举办祁门县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三周年暨重温入团誓词活动 活动内容:举办祁门县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三周年暨重温入团誓词活动,邀请县委有关领导出席并为全县10至11年度优秀团组织,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以及第X届 活动时间:5月4日 承办部门: (二)"祁门县十大杰出青年& ...

  • 亭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
  • 第一章 项目概况 第一条 亭旁自然地理概况 (一)亭旁区位 亭旁位于三门县城西面,是三门县中西部的中心集镇.全镇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下辖106个行政村,总人口近6万.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左右. (二)水文气候 亭旁日照雨水充沛,平均气温16.7℃,水资源充足,生态环境较好.亭旁溪.南 ...

  • 三门县杨梅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目 录 1 产业发展状况 ........................................... 2 1.1 栽培现状及分布 ............................................................2 1.2 产业化建设 ....... ...

  •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湖南省石门县第三中学 李军 活动方案名称: 石门三中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小论文评选活动的方案 活动方案目的 : 以提高广大师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在"五小"制作中得到更多的动手能力的锻炼,以提高广大师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提升全体师生 ...

  • 因矿场上有生态公益林中标企业8亿拍下采矿权后放弃
  • 官方回应:采矿权早已通过审批,程序没有违规 □本报记者 李攀 去年 1 月, 三门县沿赤乡沿江村白象山沿海的土地采矿权在网上挂牌出让. 竞拍过程极 为激烈,宁波某企业在经过 270 多轮竞标后,以总价 8.02 亿元中标. 然而在签订确认书前,这家企业突然临时变卦,声称退出该项目,而该公司此前上交的 ...

  • 2010年美协工作总结
  • 我们协会在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化馆、各兄弟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三门县美协本着团结务实,发展业务,整体提升的办会宗旨。依据县文联工作计划,卓有成效的开展了各项工作,为总结成绩,寻找差距,现就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以实现来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组织建设 一年 ...

  • 三门县城乡供水工程环评简本
  • 三门县城乡供水工程环评简本 1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结论 (1)工程概况 三门县城乡供水工程,是与佃石水库配套的供水工程.工程的任务是为海游镇.亭旁镇(包括沿线村庄).三门县火车站和枫坑工业园区供水,以佃石水库为水源. 三门县城乡水厂设计规模8.0万t/d,其中供海游镇(包括枫坑工业园区)6万t/d.供 ...

  • 最新三门县公安局社会实践报告
  • 三门县公安局工作岗位 社会实践报告 学 院: 学 号: 姓 名: ××× 个人原创三门县公安局实习实践活动总结 有效防止雷同 值得下载! 本范文适合所有三门县公安局相关工作岗位实践或实习报告,只需要把正文内容时间.地点和单位名称改成自己的即可,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 目 录 ...

  • 警察陪领导喝酒身亡 官方按"因公牺牲"标准赔偿
  • 一次看似平常的工作接待却导致一名民警意外身亡.当地公安局提出的赔偿标准为参照"因公牺牲".不签承诺书就不予赔偿--在死者家属的强烈质疑之下,今年初发生在安徽祁门县的一起民警"喝酒死"事件浮出水面.7月28日,祁门县公安局与意外身亡的民警朱璘亲属就补偿事宜达成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