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及复习策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学生学 习情况分析及复习策略

根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单元测试中所反馈的对知识的掌握和存在情况, 针 对性地作出有效的、 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使到学生在期末复习过程中既起到查缺 补漏又能对本学期所学知识产生横向联系融会贯通,同时也达到发展应用、提高 创新的目的。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复习策略 1、 在因数学末尾有“0”的口算和 1、 结合积的变化规律,复习口算与速 速算中, 部分学生容易漏掉在积 算,并加深对这个规律的理解和运 的末尾补上“0” 。 用。 2、 乘法中常见的错误,比如: (1) 2、 (1)收集错例,分析原因,并订正。 漏乘某一位、积的位置写错、相 (2)加强估算和验算的训练和养成 乘算成相加(309×25) (2)因 习惯。 数末尾有“0 ”的乘法中,末尾 第 的“0”的处理。 一 单 3、 估算的原则性方法的掌握不透 3、 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入手, 元 彻, 导致估算方法的欠灵活而造 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作为复习素 成错误。 材。分析不同的但又可行的求近似 数的方法。 4、 正确灵活地解答和乘除法应用 4、 把这个内容与除法的应用题结合起 题、并提高应用能力。 来复习。采用编乘法应用题,四人 小组交换改编成相应的除法应用题 的方法。 1、培养口算能力时,注意当被除数 例如在计算 240  40 时,部分学生 和除数末尾有 0 时的口算。 容易产生 240  40=60 的毛病, 可以先让 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出 240  40=6 的结果,然后告诉学生当遇 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 240 和 40 中末 尾的 0 同时盖住不看,把它当成 24  4 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结果,让成绩好的 同学说说其中的道理,增强对算理“当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商不变”理解、运用。 当遇到 960  24 时, , 有的学生就会算成 960  24=4, 这时候和上一种情况做一个

第 二 单 元

对比让学生知道被除数末尾的 0 在算的 时候我们可以先不除,但在商的末尾一 定要补上。

2、熟练掌握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 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通过对除 速度。 数比被除数的前两位大或比被除数前 两位小两种情况的练习进行对比,让学 生进一步认识到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两 位小时商应退后一位。 在试商时可用不同的要求对待学生,后 进生按课本四舍五入法试商,当遇到商 大了或小了再进一步改商;对口算能力 强的同学可尝试用口算的方法直接试 商,提高计算的速度。 3、商中间有 0 或末尾有 0 的除法错 误率较高。该类型的除法学生对 商在那一位不能除时应用 0 占位 的作用认识不够。 4、

养成习惯,做完计算后检查余数 是否比除数小。避免产生商小了 的情况。 通过单独列出让学生单独完成,并思考 商中间或末尾的 0 能不能不写,不写会 产生怎样的结果,深刻认识这些“0“的 作用,并牢记在心。

5、提高对估算目的的认识,增强估 学生对估算的目的认识不够,个别学生 算的能力。 把估算看成是求近似数,越估算计算越 复杂。如计算 3710  9,有的学生就把 3710 看 成 3700 , 然 后 笔 算 对 结 果 3700  9=411。 。 。 。 。 。1,最后得出估算结 果为 411、410 或 400。这样的方法就失 去了估算的意义所在。要让学生认识到 估算的目的是简单、快速地求出近似的 结果,应该想 9 和 400 相乘得出 3600 最接近 3700。 1、对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 明确当用 12 时计时法表示时间一定要 相互转化. 加上表示什么时候的词语,如果不用, 表示时间的时候就不清楚。反过来,24 第 时计时法就无须加上表示时候的词语。 三 单 2、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加强对该内容的对比巩固练习,转变学 元 学生在时间单位的转化上由于近 生的思维习惯,形成对其它进率的适 到十进制的影响, 部分学生惯性地用 应。如:同时出现有关年、月、日、时、 十进制来转化时间单位。 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整理、认

识。 1、混合运算方面,部分学生没养成 1、通过错例分析, 、同桌之间说一说运 先审题再计算的学习习惯,容易 算顺再计算的活动,促使学生养成 受数字特征的影响。 “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良 好的计算习惯。 文字题方面, 部分学生不善于从 根据问题所求找出相关的数量和读 第 问题出发去判断题目的运算顺序, 容 出所列算式的与原题对比进行检查。 四 易顺题写出算式。 单 元 2、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没找到相关 2、多读题,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 问题和条件之间的对应数量关 理解题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说 系。 每一步计算所求出的问题是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题,进 一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05 年 6 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学生学 习情况分析及复习策略

根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单元测试中所反馈的对知识的掌握和存在情况, 针 对性地作出有效的、 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使到学生在期末复习过程中既起到查缺 补漏又能对本学期所学知识产生横向联系融会贯通,同时也达到发展应用、提高 创新的目的。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复习策略 1、 在因数学末尾有“0”的口算和 1、 结合积的变化规律,复习口算与速 速算中, 部分学生容易漏掉在积 算,并加深对这个规律的理解和运 的末尾补上“0” 。 用。 2、 乘法中常见的错误,比如: (1) 2、 (1)收集错例,分析原因,并订正。 漏乘某一位、积的位置写错、相 (2)加强估算和验算的训练和养成 乘算成相加(309×25) (2)因 习惯。 数末尾有“0 ”的乘法中,末尾 第 的“0”的处理。 一 单 3、 估算的原则性方法的掌握不透 3、 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入手, 元 彻, 导致估算方法的欠灵活而造 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作为复习素 成错误。 材。分析不同的但又可行的求近似 数的方法。 4、 正确灵活地解答和乘除法应用 4、 把这个内容与除法的应用题结合起 题、并提高应用能力。 来复习。采用编乘法应用题,四人 小组交换改编成相应的除法应用题 的方法。 1、培养口算能力时,注意当被除数 例如在计算 240  40 时,部分学生 和除数末尾有 0 时的口算。 容易产生 240  40=60 的毛病, 可以先让 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出 240  40=6 的结果,然后告诉学生当遇 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 240 和 40 中末 尾的 0 同时盖住不看,把它当成 24  4 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结果,让成绩好的 同学说说其中的道理,增强对算理“当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商不变”理解、运用。 当遇到 960  24 时, , 有的学生就会算成 960  24=4, 这时候和上一种情况做一个

第 二 单 元

对比让学生知道被除数末尾的 0 在算的 时候我们可以先不除,但在商的末尾一 定要补上。

2、熟练掌握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 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通过对除 速度。 数比被除数的前两位大或比被除数前 两位小两种情况的练习进行对比,让学 生进一步认识到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两 位小时商应退后一位。 在试商时可用不同的要求对待学生,后 进生按课本四舍五入法试商,当遇到商 大了或小了再进一步改商;对口算能力 强的同学可尝试用口算的方法直接试 商,提高计算的速度。 3、商中间有 0 或末尾有 0 的除法错 误率较高。该类型的除法学生对 商在那一位不能除时应用 0 占位 的作用认识不够。 4、

养成习惯,做完计算后检查余数 是否比除数小。避免产生商小了 的情况。 通过单独列出让学生单独完成,并思考 商中间或末尾的 0 能不能不写,不写会 产生怎样的结果,深刻认识这些“0“的 作用,并牢记在心。

5、提高对估算目的的认识,增强估 学生对估算的目的认识不够,个别学生 算的能力。 把估算看成是求近似数,越估算计算越 复杂。如计算 3710  9,有的学生就把 3710 看 成 3700 , 然 后 笔 算 对 结 果 3700  9=411。 。 。 。 。 。1,最后得出估算结 果为 411、410 或 400。这样的方法就失 去了估算的意义所在。要让学生认识到 估算的目的是简单、快速地求出近似的 结果,应该想 9 和 400 相乘得出 3600 最接近 3700。 1、对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 明确当用 12 时计时法表示时间一定要 相互转化. 加上表示什么时候的词语,如果不用, 表示时间的时候就不清楚。反过来,24 第 时计时法就无须加上表示时候的词语。 三 单 2、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加强对该内容的对比巩固练习,转变学 元 学生在时间单位的转化上由于近 生的思维习惯,形成对其它进率的适 到十进制的影响, 部分学生惯性地用 应。如:同时出现有关年、月、日、时、 十进制来转化时间单位。 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整理、认

识。 1、混合运算方面,部分学生没养成 1、通过错例分析, 、同桌之间说一说运 先审题再计算的学习习惯,容易 算顺再计算的活动,促使学生养成 受数字特征的影响。 “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良 好的计算习惯。 文字题方面, 部分学生不善于从 根据问题所求找出相关的数量和读 第 问题出发去判断题目的运算顺序, 容 出所列算式的与原题对比进行检查。 四 易顺题写出算式。 单 元 2、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没找到相关 2、多读题,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 问题和条件之间的对应数量关 理解题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说 系。 每一步计算所求出的问题是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题,进 一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05 年 6 月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对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 大社学校 张树梅 一 教材内容 本册教科书由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与复习等六个单元组成.有关各部分面的教学内容.编写特点.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 二 本册教材特点和基本理念 本册教材的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理念.两个部分.三个重点.四个 ...

  • 2015年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解读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以下简称实验教材)经修订后形成的一套新教材.实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计算能力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特别是数学应用题的分析能力还比较欠缺,理解能力也有待加强和提高,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 ...

  • 小学数学三个版本教材内容结构的对比分析
  • 1 机会比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是他们认识较大数时往往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而增加"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认数循环.这样安排虽延长了认数教学的时间,但"缩小认数范围扩展的跨度"和"降低教学的难度".这是他们"仔细研究 ...

  • 让小学数学试卷讲评更有效
  • 浙江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中心小学(312369) 陆 军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

  • 新201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开学第一课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学习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说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 ...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