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7.《鱼游到了纸上》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青年“画鱼”“观鱼”重点句的品读,能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并能体会、学习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能通过观看插图想象人们议论的情景,运用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说一句或一段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并积累下来。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体会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本课为精读课文,教学时间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写字抄词。第二课时品读课文,体会品质,学习写法,练字写词,抄句写话,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练字写词
1.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七课,齐读课题:鱼游到了纸上。
2.听写。上课之前先来检查同学们学习生字词的情况。请拿出笔和练习本,听写词语。准备好了吗?(每个词念两遍,不仅要写对,而且要写得好看)
3.订正。
4.练字。全部写正确的举手;把写错了的字再写一遍,自己认为写的不够满意的生字重写一遍,把它写美观。
【时间3到4分钟】
【设计意图:听写词语,既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又相机拓展练习写好字,保障课堂的练写落实,一举两得。】
二、归纳内容 感悟品质
(一)归纳主要内容
看着这些词语,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尽可能的用上前面的四个词。(生说师导。要求:1.说清楚;2.说简洁。)
小结:抓住关键词语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感悟青年品质
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尽可能用上四字词说)。(相机板书:专心 恒心)
【设计意图:紧紧联系前面听写的词语,相机进行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既紧扣了教材要求,且层次清楚;同时感悟了人物的品质,建立了人物的整体形象】
【时间4到5分钟】
三、品味语言 学习表达
过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青年看鱼画鱼的事,反映了青年持之以恒地专心学画及画技高超。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地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表现青年的品质的?
(一)出示提纲 学生自学
1.出示要求,学生自学。2.小组交流。
(二)全班交流 体会表达
过渡切入。哪个特点你印象最深,从哪些句子看出来。(以下为预设内容,随学生汇报内容相机导学)
▲画鱼画技高超,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课件一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读句子。那两个重点词表现了他画技高超。
2.生汇报。多法理解词语。课件二
3.品读中揣摩方法。板书:动作
4.体会表达效果。课件三 青年画的鱼
拓展:画出的金鱼栩栩如生,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画家,如——
课件 齐白石的虾 郑板桥的竹 徐悲鸿的马„„课件四 图画大融合
5.得言。画面美,文字更美。我们再来品味熟读这段文字。
(1)自读点方法。(2)试背重激励。
▲过渡.作者抓住动作描写表现出了青年画技高超,在看鱼时作者又是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他的特点的。哪个句子可以看出。
课件六 (1)读句。那两个词写出了他的神态。(2)生交流 。(3) 对比读句子 。那句更好地表现了青年的专注。(4)品读。是的,他看鱼专注到了忘我的境界。
课件七导读“忘我句”。板书:心里
过渡导入课件八 (1)读句悟方法。师板书 外貌(2)导写。
(三)抓住联系 提升主题
1.导读文题:青年之所以画活了游鱼,是因为他忘我的看鱼,使鱼游到了心里,所以才能游到心里。(生读课题:鱼游到了纸上)2.再导再读:眼里看的是鱼,心中想的是鱼,手中画的是鱼,人鱼合一。(生再读课题)3.揭题。4.拓展阅读。
【设计意图: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品读语句,揣摩描写方法,学习表达技巧,努力使阅读教学变成“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随学生的汇报而相机交流、读悟、点拨,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基本策略,注意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以文本主题为连接点实施拓展阅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时间24分钟左右。】
四、课堂练笔 总结延伸
(1)过渡引入。 课件九 (2)生写后展示,随机点评。(3)结语。
【设计意图:以填空的方式练笔,既依据课后提示,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又降低难度,让学生易于完成,不走过场。】【时间9分钟左右】
附板书:
27 鱼游到了纸上
专心外貌
动作
恒心 神态
心 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7.《鱼游到了纸上》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青年“画鱼”“观鱼”重点句的品读,能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并能体会、学习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能通过观看插图想象人们议论的情景,运用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说一句或一段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并积累下来。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体会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本课为精读课文,教学时间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写字抄词。第二课时品读课文,体会品质,学习写法,练字写词,抄句写话,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练字写词
1.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七课,齐读课题:鱼游到了纸上。
2.听写。上课之前先来检查同学们学习生字词的情况。请拿出笔和练习本,听写词语。准备好了吗?(每个词念两遍,不仅要写对,而且要写得好看)
3.订正。
4.练字。全部写正确的举手;把写错了的字再写一遍,自己认为写的不够满意的生字重写一遍,把它写美观。
【时间3到4分钟】
【设计意图:听写词语,既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又相机拓展练习写好字,保障课堂的练写落实,一举两得。】
二、归纳内容 感悟品质
(一)归纳主要内容
看着这些词语,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尽可能的用上前面的四个词。(生说师导。要求:1.说清楚;2.说简洁。)
小结:抓住关键词语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感悟青年品质
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尽可能用上四字词说)。(相机板书:专心 恒心)
【设计意图:紧紧联系前面听写的词语,相机进行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既紧扣了教材要求,且层次清楚;同时感悟了人物的品质,建立了人物的整体形象】
【时间4到5分钟】
三、品味语言 学习表达
过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青年看鱼画鱼的事,反映了青年持之以恒地专心学画及画技高超。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地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表现青年的品质的?
(一)出示提纲 学生自学
1.出示要求,学生自学。2.小组交流。
(二)全班交流 体会表达
过渡切入。哪个特点你印象最深,从哪些句子看出来。(以下为预设内容,随学生汇报内容相机导学)
▲画鱼画技高超,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课件一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读句子。那两个重点词表现了他画技高超。
2.生汇报。多法理解词语。课件二
3.品读中揣摩方法。板书:动作
4.体会表达效果。课件三 青年画的鱼
拓展:画出的金鱼栩栩如生,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画家,如——
课件 齐白石的虾 郑板桥的竹 徐悲鸿的马„„课件四 图画大融合
5.得言。画面美,文字更美。我们再来品味熟读这段文字。
(1)自读点方法。(2)试背重激励。
▲过渡.作者抓住动作描写表现出了青年画技高超,在看鱼时作者又是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他的特点的。哪个句子可以看出。
课件六 (1)读句。那两个词写出了他的神态。(2)生交流 。(3) 对比读句子 。那句更好地表现了青年的专注。(4)品读。是的,他看鱼专注到了忘我的境界。
课件七导读“忘我句”。板书:心里
过渡导入课件八 (1)读句悟方法。师板书 外貌(2)导写。
(三)抓住联系 提升主题
1.导读文题:青年之所以画活了游鱼,是因为他忘我的看鱼,使鱼游到了心里,所以才能游到心里。(生读课题:鱼游到了纸上)2.再导再读:眼里看的是鱼,心中想的是鱼,手中画的是鱼,人鱼合一。(生再读课题)3.揭题。4.拓展阅读。
【设计意图: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品读语句,揣摩描写方法,学习表达技巧,努力使阅读教学变成“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随学生的汇报而相机交流、读悟、点拨,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基本策略,注意新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以文本主题为连接点实施拓展阅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时间24分钟左右。】
四、课堂练笔 总结延伸
(1)过渡引入。 课件九 (2)生写后展示,随机点评。(3)结语。
【设计意图:以填空的方式练笔,既依据课后提示,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又降低难度,让学生易于完成,不走过场。】【时间9分钟左右】
附板书:
27 鱼游到了纸上
专心外貌
动作
恒心 神态
心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