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改革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由于国家经济发展与政策制定问题影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中教师与农民自身的素质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制约,现如今教育发展有了城乡差异。国家可以从解决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低、利用率低的问题上着手,适当安排有特色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在搞好文化课的同时注意做到因地制宜的选择其他实用课程来改善目前国内教育的“城乡差异”。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城乡差异;因地制宜

1造成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

1.1国家经济发展与政策制定问题的影响

改革开放政策带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农村与城市贫富差距的加大。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更加注重教育产业,用于教学建设的投资也日渐增多。但是农村的经济条件不可能与城市相比较,教育投资有了差异,教育发展就自然的有了差距。

目前,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是80年代以来根据财政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以分散管理为主的投资管理体制。其内容和特点是:实施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按财政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要求,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筹集和提供上级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 除了在业务上对基础教育的实施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指导外, 只对中、小学教育提供少量的专项补助。这打破了过去那种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管理僵化的分配格局,从而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大力兴办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了初等教育管理与发展的灵活性。但是,把基础教育的投资支出全部下划到地方财政——城市是市财政,农村是县、乡财政,由地方政府全部负责和安排对基础教育的投资,等于把实施基础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全部交给了地方政府,从而使基础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只能取决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总存在着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悬殊的差距,各地区的财政收入水平及各地区对基础教育的投资能力自然各不相同。

2002年城乡小学入学率之比是1:0.75,表面看差距并不大,但是考虑到城乡适龄儿童的基数不同,这个比例意味着每年农村有110万儿童不能进入小学,城市是11万。而平均辍学率则超过40%,离国家3%的控制辍学率的标准相距甚远。

据统计,城市小学人均拥有计算机的数量是农村的5倍,农村生均危房面积却是城市生均的4倍。在办学基础薄弱、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农村小学公用经费和基建经费少得可怜,而政府预算发挥作用的程度很低,各项转移支付更是杯水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由于国家经济发展与政策制定问题影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中教师与农民自身的素质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制约,现如今教育发展有了城乡差异。国家可以从解决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低、利用率低的问题上着手,适当安排有特色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在搞好文化课的同时注意做到因地制宜的选择其他实用课程来改善目前国内教育的“城乡差异”。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城乡差异;因地制宜

1造成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原因分析

1.1国家经济发展与政策制定问题的影响

改革开放政策带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农村与城市贫富差距的加大。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更加注重教育产业,用于教学建设的投资也日渐增多。但是农村的经济条件不可能与城市相比较,教育投资有了差异,教育发展就自然的有了差距。

目前,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是80年代以来根据财政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以分散管理为主的投资管理体制。其内容和特点是:实施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按财政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要求,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筹集和提供上级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 除了在业务上对基础教育的实施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指导外, 只对中、小学教育提供少量的专项补助。这打破了过去那种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管理僵化的分配格局,从而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大力兴办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了初等教育管理与发展的灵活性。但是,把基础教育的投资支出全部下划到地方财政——城市是市财政,农村是县、乡财政,由地方政府全部负责和安排对基础教育的投资,等于把实施基础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全部交给了地方政府,从而使基础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只能取决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总存在着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悬殊的差距,各地区的财政收入水平及各地区对基础教育的投资能力自然各不相同。

2002年城乡小学入学率之比是1:0.75,表面看差距并不大,但是考虑到城乡适龄儿童的基数不同,这个比例意味着每年农村有110万儿童不能进入小学,城市是11万。而平均辍学率则超过40%,离国家3%的控制辍学率的标准相距甚远。

据统计,城市小学人均拥有计算机的数量是农村的5倍,农村生均危房面积却是城市生均的4倍。在办学基础薄弱、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农村小学公用经费和基建经费少得可怜,而政府预算发挥作用的程度很低,各项转移支付更是杯水


相关内容

  • 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跃进----山东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前瞻
  • 秦庆武 摘要:山东农村改革经历了30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重要经验.但下一步改革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要加快推进山东农村的第二步改革,必须在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发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必须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推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 ...

  •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 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 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

  • 改革开放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 改革开放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三号黑体) 空一行 20(所在课堂序号)江敏08人力资源管理(2) 25杨彐伟08人力资源管理(2) 26姚晗怡08人力资源管理(2) 15顾双燕08人力资源管理(2) (五号黑体,格式规范) 指导教师: (五号黑体) 摘 要:(五号黑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 ...

  • 我国农村教育结构演进六十年([教育学术月刊]09年第8期)
  • 我国农村教育结构演进六十年(<教育学术月刊>09年第 8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正义: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11期) 试论象牙塔里的导师冷暴力 (<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8期) 稿源: 江西省教 育厅 文 章 作 者: 更 新 ...

  • 税费改革中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状况调查
  • 作者:田恒平 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10期 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人口大国,普及和发展义务教育十分艰难,而实施义务教育的最大难点在农村.这是由农村贫困的经济现状.薄弱的教育基础和农民落后的教育意识决定的.我国的义务教育从清末酝酿开始,许多仁人志士就意识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难度,早期的教育家也大 ...

  •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期末论文
  • 期末论文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 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 ...

  • 2015山东三支一扶农业农村政策
  • 农业农村政策的学习,大家平时可以多关注"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如: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农村工作实务,如 ...

  • 解读农村改革
  • 解 读 农 村 改 革 1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我就不念了.我想简要的跟大家介绍一个背景:一是讲一讲为什么中央最后决定要制定这样一个方案.实际上这个方案是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制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

  • 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全文
  • 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全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 ...

  • 李昌平:农村改革,为谁的利益,朝什么方向
  • 李昌平:农村改革,为谁的利益,朝什么方向? 2016-11-08李昌平人民食物主权论坛 食物主权按 我们昨天推送了<浙江省18位乡村干部联名致全国农村干部群众的倡议>.这一倡议响应习近平主席关于"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指示,提出"强化土地集体所有权,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