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垃圾的利和弊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包括:废旧书报、厨余垃圾、饮料瓶等其他垃圾。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然而在土地越来越稀缺的大城市里,要找到这样适合垃圾填埋的大坑,已经越来越难。此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垃圾排放的渗滤液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带来污染。在郊区,经常一夜之间就会冒出好几个零星的垃圾堆,也许就逐渐成了附近居民固定的“垃圾场”。这不但会占用上万亩土地而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另外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非常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450元至600元人民币。
焚烧,似乎是让如山的垃圾从眼前消失的最快捷方式。这种“减量快”的方法使得生活垃圾得以彻底的无害化和迅速的减量化,早在50年前,就已经被人多地少的日本率先使用。上个世纪60年代,在日本一哄而起建起了6000多座垃圾焚烧炉,随后,是德国和美国。因此垃圾焚烧处理是目前—些经济发达国家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之一。
焚烧法是将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在高温(800℃~1000℃)条件下经过燃烧反应,可燃成分充分氧化,最终成为无害稳定的灰渣。焚烧法一般可使垃圾大幅度减容,大大减少了占地并能回收热能用于生活取暖和发电。焚烧处理的优点有: 一是垃圾焚烧处理后,垃圾中的病原休被彻底消灭;
二是经过焚烧,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被高温分解后一般可减容80%~90%,减容效果好,可节约大量填埋场占地,经分选后的垃圾焚烧效果更好; 三是焚烧处理可全天候操作,不易受天气影响。
四是垃圾焚烧厂占地面积小。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污染较小,可以靠近市区建厂。既节约用地又缩短了垃圾的运输距离,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可因地制宜,发展以焚烧、减容为主的综合处理;
五、最重要的是垃圾被作为能源来利用,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被转变为蒸汽,用来供热及发电,还可回收铁磁性金属等资源,为节约能源、利用再生能源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可以充分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 另外利用垃圾焚烧处理后的残渣制作建筑材料,是垃圾处理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垃圾经高温氧化,其中有害的有机物全部转化成无害的、稳定的无机物。残渣中的矿物成分以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为主,而且其残渣灼减量小于5%。利用垃圾焚烧残渣可制作经济耐用而又美观的人行道砖,人行道边沿砌块、公路隔离墩,公路护坡砌块等公用事业用混凝土砌块,也可用作垒砌围墙或框架结构建筑的填充墙。将焚烧残渣破碎并按不同颗粒度予以
筛分,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泥(约为20%)和水,经搅拌后压制成型,不需烧结,仅经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即可产生混凝土砌块。调整水泥加入量以及不同颗粒度的组合可得到不同抗压强度的混凝土砌块;涂以彩色面层后,更可制作美观的彩色人行道砖等了。
后哥本哈根时代,全世界都涌动着一股“低碳潮”,“减少碳排放”、“低碳经济”也成为热门词汇。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焚烧垃圾其弊端也很多:
一是焚烧法投资大,占用资金周期长,处理垃圾量却很少。上海拟出巨资在浦东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只能日处理2000吨生活垃圾,仅为上海日产垃圾的一个零头。上海的垃圾如果全部焚烧,别说发达的上海支付不起建厂费用,就是国家一时也难以调剂。
二是焚烧对垃圾的热值有一定要求,一般不能低于5000kJ/kg,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三是严重浪费垃圾内含资源。一方面因为焚烧时必须混加助燃燃料,浪费能源,另一方面,把垃圾内的高值资源统统烧掉,也是个极大的浪费,况且焚烧后的残渣需二次处理,也存在后患。
四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问题,必须有很大的资金投入才能进行有效处理。
由此可见,焚烧处理方法适用于卫生填埋场地缺乏、生活垃圾热值高、经济条件较发达的城市。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切忌“一窝蜂”现象。
焚烧垃圾的利和弊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包括:废旧书报、厨余垃圾、饮料瓶等其他垃圾。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然而在土地越来越稀缺的大城市里,要找到这样适合垃圾填埋的大坑,已经越来越难。此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垃圾排放的渗滤液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带来污染。在郊区,经常一夜之间就会冒出好几个零星的垃圾堆,也许就逐渐成了附近居民固定的“垃圾场”。这不但会占用上万亩土地而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另外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非常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450元至600元人民币。
焚烧,似乎是让如山的垃圾从眼前消失的最快捷方式。这种“减量快”的方法使得生活垃圾得以彻底的无害化和迅速的减量化,早在50年前,就已经被人多地少的日本率先使用。上个世纪60年代,在日本一哄而起建起了6000多座垃圾焚烧炉,随后,是德国和美国。因此垃圾焚烧处理是目前—些经济发达国家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之一。
焚烧法是将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在高温(800℃~1000℃)条件下经过燃烧反应,可燃成分充分氧化,最终成为无害稳定的灰渣。焚烧法一般可使垃圾大幅度减容,大大减少了占地并能回收热能用于生活取暖和发电。焚烧处理的优点有: 一是垃圾焚烧处理后,垃圾中的病原休被彻底消灭;
二是经过焚烧,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被高温分解后一般可减容80%~90%,减容效果好,可节约大量填埋场占地,经分选后的垃圾焚烧效果更好; 三是焚烧处理可全天候操作,不易受天气影响。
四是垃圾焚烧厂占地面积小。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污染较小,可以靠近市区建厂。既节约用地又缩短了垃圾的运输距离,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可因地制宜,发展以焚烧、减容为主的综合处理;
五、最重要的是垃圾被作为能源来利用,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被转变为蒸汽,用来供热及发电,还可回收铁磁性金属等资源,为节约能源、利用再生能源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可以充分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 另外利用垃圾焚烧处理后的残渣制作建筑材料,是垃圾处理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垃圾经高温氧化,其中有害的有机物全部转化成无害的、稳定的无机物。残渣中的矿物成分以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为主,而且其残渣灼减量小于5%。利用垃圾焚烧残渣可制作经济耐用而又美观的人行道砖,人行道边沿砌块、公路隔离墩,公路护坡砌块等公用事业用混凝土砌块,也可用作垒砌围墙或框架结构建筑的填充墙。将焚烧残渣破碎并按不同颗粒度予以
筛分,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泥(约为20%)和水,经搅拌后压制成型,不需烧结,仅经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即可产生混凝土砌块。调整水泥加入量以及不同颗粒度的组合可得到不同抗压强度的混凝土砌块;涂以彩色面层后,更可制作美观的彩色人行道砖等了。
后哥本哈根时代,全世界都涌动着一股“低碳潮”,“减少碳排放”、“低碳经济”也成为热门词汇。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焚烧垃圾其弊端也很多:
一是焚烧法投资大,占用资金周期长,处理垃圾量却很少。上海拟出巨资在浦东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只能日处理2000吨生活垃圾,仅为上海日产垃圾的一个零头。上海的垃圾如果全部焚烧,别说发达的上海支付不起建厂费用,就是国家一时也难以调剂。
二是焚烧对垃圾的热值有一定要求,一般不能低于5000kJ/kg,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三是严重浪费垃圾内含资源。一方面因为焚烧时必须混加助燃燃料,浪费能源,另一方面,把垃圾内的高值资源统统烧掉,也是个极大的浪费,况且焚烧后的残渣需二次处理,也存在后患。
四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问题,必须有很大的资金投入才能进行有效处理。
由此可见,焚烧处理方法适用于卫生填埋场地缺乏、生活垃圾热值高、经济条件较发达的城市。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切忌“一窝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