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有企业公司党委书记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某国有企业公司党委书记三严三实

专题党课讲稿

一、“三严三实”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

为政之道,关键在于一个“严”字。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判断。在这次会议上,他全面阐述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等重大问题。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在概括起来说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一

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用人得当要知人,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要科学合理使用干部。“三严三实”从精神支柱、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特质,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任何发展成绩都是干出来的,不是空谈出来的。邓小平曾经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之后阐述伟大“中国梦”的时候,重申和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我们都很熟悉的名言,引起强烈反响。我们无论将工作目标描述得多么美好,不管将工作效果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如果没有实干,其最终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讲实干兴邦,并不是让人只干事不说话,而是遵循实事求是的规律,身体力行,言行一致,重在实干。党员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就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政之道,贵在实干。“三严三实”的一个关键就

是“实”字,它是干事创业的要领。

“人品”与“官品”在字面上仅有一字之差,在内涵上也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人品,即人格品行,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立身做人的综合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风貌。“官品”指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行。它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品格、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官”首先是个“人”,因此官品自然由人品决定,换句话也可以说成官品是人品的外在表现。做官先做人,只有拥有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官品”。因此,领导干部,要想清白做官,勤恳工作,踏实办事,必须先堂堂正正做人。“三严三实”把做人与做官的要求统一了起来,强调做人是第一位的,是为官之基。

二、做到“两个自觉

做到“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是严以修身的客观要求。“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这句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出的号召,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综观近年来落马的一些贪官,所“雷同”的是,他们往往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低级趣味”。“趣味”问题,关系到党员干部的人格和官德,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形形色色,给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操守、意志带来了新的考验,一旦放松自己,就很容易坠入腐败堕落的深渊。综观近年来被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他们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而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又都是从不健康的生活情趣开始的,醉心于物质享受和声色之乐,追求低级趣味,思想就会逐渐蜕化变质,在杯来盏往中丢掉原则,在裙角飞扬中麻醉迷失,在蝇头小利前败下阵来,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严以修身,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这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一定要从政治高度看待生活情趣,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把生活情趣限制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使之不受玷污,不受污染,不受诱惑。也就是说,要“情”而有度,“趣”而有方,自觉地给生活情趣画一条警戒线,绝不能把腐朽的东西当新潮,把落后的东西当时尚,绝不能放任低级趣味在自身滋长。要近君子、远小人,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勤奋学习、补充知识上,用在党性修养、提升人生品位上,用在服务人民、

建功立业上。

涵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一要靠不断的学习。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认真学习,用优秀的知识文化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熏陶自已的人格品位,才能明白荣辱之理,拒绝耻辱之行;才能拥有健康身心、充实精神。二要靠强烈的事业心。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一个党员干部时时刻刻想的是怎么样改变困难群众的生活,想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想的是怎样为群众谋得实实在在的福祉,哪里还会有闲情逸致吃喝玩乐,哪里还会悠然自得地想入非非?三要有强烈的自律意识。党员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抵制侵蚀,不堕下流。

同时,要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弘扬正气、抵制风邪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首先要做到公道正派。这就需要加强党性修养,淡泊名利,锤炼过硬作风。

三、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 严以用权,就是要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就是指没有规则、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

我们小时候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一群小孩参与到某项游戏时,通常最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游戏规则。比如玩乒乓球,若参与的人数超过两个人时,就需要明确每个人可以玩几把,所谓几个球下场,以便于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中。看似简单游戏的过程中间也颇能给人以现实的启迪。那就是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对于手握“大权”的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

所谓制度,是指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人们都必须遵守的秩序和规则,对社会秩序的构建具有整体、长期的规范作用和全局性影响。制度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

用的制度体系。”由此可见,我们党和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明确强调了制度建设在提高执政能力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从前些年和最近揭露出来的一些涉及领导干部的大案要案看,其犯罪情节之恶劣、涉案金额之巨大,都是触目惊心的,搞权钱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胆大包天的地步!之所以会弄到这个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就当前反腐的制度建设问题来看,一是制度建设重主轻次、重点轻面,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二是监督制度不健全,造成了制约乏力的体制性漏洞。三是制度落实难,执行制度的保障机制建设滞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必须切实加强反腐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反腐倡廉建设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重在治本,重在预防,重在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构建反

腐倡廉制度体系,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举,也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各项具体工作之中,用制度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逐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权力运行和制约监督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才能不断巩固和深化反腐倡廉工作成效。

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首先就是要依法行使权力。任何人都不能漠视法律,不能漠视党和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其次,要警惕违反制度的危害性,做制度的坚定维护者。领导干部要懂得分析当前在执行和规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自觉增强法制意识,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一手抓制度落实,一手抓制度创新,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各项制度和改善措施,用制度化的方法和功能来解决工作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靠制度管人理事,用制度规范工作,形成贯彻落实制度的长效机制。最后,要增强遵循规则、制度的主动性,做规范的践行者。遵守制度贵在自觉,执行制度贵在严肃。要保证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必须对执行和规范制度实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坚持落实工作责任制、推行

目标管理、实行奖惩激励,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人人负责任的工作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执行制度的决心和信心。

四、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敬畏是人们面对庄严或崇高的事物时一种谨慎、尊敬的情绪和态度。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若随心所欲,把人民群众、党纪国法、组织纪律视若无物,无所畏惧,早晚会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频频爆出的高官落马事件,深刻表明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也为广大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为官必须清廉,为政严守规范,信念要纯,作风要正。习近乎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谆谆教诲,语重心长,每位领导干部都必须深思及警醒。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手握戒尺,举有所虑。如果说敬畏是内心的道德约束,戒尺则是

党纪国法和各种规范的尺度,是法纪遵从。心中的敬畏、手中的戒尺,说到底就是做人为官的德行、规矩和准绳。领导干部能否常怀敬畏和戒惧之心,关乎做人行事的操守和品行,更关乎党的执政之基。

当下反腐之风还在延续着,我们注意到不少被查出的腐败分子,在最开始都具有较高的“才”和“德”,在相应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但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当理想信念缺失、精神追求堕落之后,违法乱纪、为所欲为的事情也就不可避免。因此人还是需要有点儿“怕头儿”的,特别是肩负重任的领导干部们。中外先贤古圣无不强调自我反省、遵从约束。对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敬畏就是要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组织。

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要敬畏人民。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就无从谈起。人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伟力,人民群众最可敬也最可畏;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正因为如此,必须对人民有敬畏感,永远不忘根本、不

忘初衷、不忘使命。然而,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早把“人民公仆”的称号和职责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错误地认为“当官就是掌权,掌权就是我说了算”。有的党员干部,做事是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而不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要始终不忘“敬畏人民”, 重要的是牢记党的宗旨,才能真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要敬畏权力的神圣性。领导干部是掌握权力的“特殊群体”。权力是神圣的,权力也是一把双刃剑。不讲诚信、不懂规矩、不守纪律,缺乏敬畏、目无戒尺,必然使权力滑入偏轨,造成祸害。事实表明,腐败总是发生在掌权者失去敬畏之心的地方。没有敬畏,权力就不受约束;视戒尺为无物,就会出现滥权、专权、弄权,就会导致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诚可谓家大业大,但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责任也在加大。有的同志说,过去花个几百元都要党委集体讨论,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一支笔”就可以批几个亿。敬畏权力的神圣性,掌权用权才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权力

才不会用偏,领导岗位也就不会“高危”。强化领导干部对权力神圣性的敬畏,就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有权必有责、违法违纪必追究。敬畏权力的神圣性,是为了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责任和使命,当作压力和动力,当作施展才干、报效国家的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冲锋陷阵,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勇于负责、勇于担当。但是工作上的大胆,并不等于权力上的放纵。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力,确保权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要敬畏法纪。党纪国法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戒尺。法律是制约权力的利器,是约束领导干部恣意妄为、滥用职权的法宝,领导干部应当敬畏法律,因为法律能有效遏制人的贪婪和欲望,控制住权力滥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反腐倡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度反腐开启了新的一页,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手莫伸,伸手必

被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违反法律都将受到严厉制裁。领导干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必须带头遵纪守法,从程序和制度上规范权力、约束权力,在任何情况下坚持做到不越界、越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难的是言行一致、台上台下一个样。敬畏法纪,自警自勉,才能抵御包括名利财色在内的各种诱惑,心不动、手不伸,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就能时时处处知道什么是高压线,就能时时处处有原则、有底线,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面对诱惑不动心,面对利益不贪心。敬畏之心不可无,戒尺之威不可亵。“有所畏”, 最终要落脚到“有所为”。

五、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真理也是有条件、有范围的,超越条件、超出范围,真理就会转化成谬误。同样的道理,缺一步也是实现不了目标的。一种理论、主张、措施,也都有它适用的具体情况,都有它发挥作用的条件范围,如果脱离具体条件、超越适用范围,就会走向极端,就会出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辩证地思考问题,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度”,

协调好各种关系,认为只要抓住一种“决定”因素,就万事大吉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成了的想法不行。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例如,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措施,本来是好的,但如果不按具体条件适时调整,只是片面实施、极端行为,往往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更不要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了。

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遵循这一观点的方法论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进行工作,要特别把握好国情中的“不变”和“变化”。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前最大的、“不变”的客观实际。我们既有自然环境的压力,也有社会发展不平衡,还有社会转型和文化的变迁,我们发展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这些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特点、产生新问题。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赶上的机遇在变,面临

的风险和困难也在变。如何驱散“十面霾伏”、重塑美丽中国,如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等都是我们党急需倾力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新的矛盾也将不断出现,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的与时俱进,行动上的除旧布新,当然这也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而言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经常受到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约束,或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逃避”,或是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结果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干部干工作不能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就会脱离实际,就会犯错误,甚至犯颠覆性错误。我们说不好高骛远,也不是讲故步不前。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正如刘云山所说:“„实‟字蕴含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是求真务实、尊重实践、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是忠诚老实、厚道朴实、认真踏实的处世态度,如果离开了这个„实‟字,就会导致脱离实际、图做虚功、贻误事业,最终失去民心民意、失去执政基础。”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时是很大的。我们党之所以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将理想信念视为精神之“钙”, 就是坚持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发挥意识对事物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方面,强调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说过,地方发展要与实际相结合,当县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县区市。他强调,我们国家地域、条件差异巨大,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作为县委书记,关键是要通过调研搞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理想信念教育、优化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 不好高鹜远、不脱离实际,还要力戒浮躁。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戒骄戒躁,就要戒掉不甘寂寞、急功近利的“浮躁”感。因此,要把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结合起来,做决策拿主意从群众期盼的实事做起,严肃认真、谦虚谨慎,不浮躁、不虚夸,

一切从实际出发。时刻做到谋事要实、力戒浮躁,关键在于“实”字,要做到心实、事实、务实。 第一,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端正心态。树立“事业永远在我心”的事业观、“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要实心谋事、潜心干事。既要先谋,增强主动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目标工作,又要善谋,增强适用性,将上级的要求、外地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周密细致、便于操作的实施方案,决不能顾此失彼。 第二,办任何事情都要以事实为准绳和依据。解决好广大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把群众的合理诉求当作工作的第一要务,把群众的期望当作谋事的关键一环,脚踏实地,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民所需。

第三,谋事不仅要落在纸面上,不是开次会议、做个报告,关键要谋实在脚步上。光说不练等于不干,各级领导干部要全神贯注干事,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做到实,整个工作才能真正干好。

六、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事实表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既要有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一步登天或许很难做到,但每个人都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一鸣惊人或许难以实现,但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有始有终地做好一件事;一下就成为天才或许是异想天开,但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只要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跬步”终将“至千里”,“小流”终将“成江海”,同样,没有苦干实干,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正是有了几代人的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改革开放事业才有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时,邓小平认为,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其中强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他多次指出,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

作善成。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于推动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 当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已经成为一种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但也要看到,在少数同志身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好的作风。他们或纸上谈兵,只说不干;或夸夸其谈,工作漂浮;或热衷于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严重脱离群众,损害党和军队的形象,必须坚决克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摆在面前,与其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不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放在心头,落实在干事创业的具体实践中。有了宏伟的蓝图而不去落实,就成了纸上谈兵的“空谈家”。实干,说到底就是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钉钉子”的精

神。党员干部要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既要有一种不怕啃硬骨头的狠劲,以无私无畏的勇气,真抓、严抓、狠抓;还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恒心,抓住、抓紧、抓实。 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决不是违背科学、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蛮干,而是要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例如能够将当地特色作为切入点,既符合了大政方针,又能发挥地方特色。还要把高昂的工作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特别是要注重实效,改掉浮躁思想和短期行为,力戒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以落实的成效作为检验干部政绩的依据,让实干的吃香,让空谈的没有市场。

七、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也在告诉领导干部做人要实,就是要有襟怀坦荡,公道正派的宽广胸怀。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领导干部无论对待上级还是下属、工作还是生活都要胸怀坦荡,正大

光明;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不结党营私,打击报复;不假公济私,移私作公;不顺我者上,逆我者下;不功则归己,过则归人。

襟怀坦荡就要“做一个透明的人”,就如同水晶一样晶莹剔透,尤其是每个怀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党员,如果都能自觉提高自己的透明度,让他人,让组织,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把自己看个一清二楚,知长晓短,以便帮助自己以长补短,扬长避短。然而,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有的人„两面人格‟,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叫你真假难辨,高深莫测;有的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内心想什么,谁也看不清,谁也猜不透。即使是在大家可充分发扬民主、敞开心扉、互相帮助的民主生活会上,有的人还是费尽心思,深怕大家窥见自己的灵魂深处,说一些貌似批评实则奉承,貌似严肃实则无聊,貌似剖析实则自吹的假话、空话、套话,本来生动活泼的生活会,结果弄得个徒有形式,于己、于党、于事业毫无益处。”由此看来,“做一个透明的人”并不容易。有的人不愿“透明”,他们信奉“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哲学,怕会被人利用;有的人不愿

“透明”, 因为自己身上还存在一些毛病,怕亮出来丢人;还有一种人,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车子、票子、房子、孩子等问题上捞取了好处,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这种人不敢“透明”,因为他们惧怕党纪国法的威严。

襟怀坦荡就要坦荡做人。只有坦荡做人才能正直为官、促进团结。常言道,“做人要行得正、坐得稳”。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正直为人、为官,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官只有心胸坦荡,才能正直为官、心无杂念、一心为民;只有做到正直为官、刚正不阿,才能有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气,才能有识大体、顾大局的担当,才能有诚恳帮助同志、维护班子团结的觉悟。坦荡做人,才能一心为公、谨慎用权。胸怀坦荡,做事才能光明磊落。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在为谁掌权、为谁服务。同时也要明白为官只有胸怀坦荡,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才能对权力有一种敬畏感。

要襟怀坦白,勇于自我解剖。有缺点甚至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承认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对社会主义事业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对待自

己,正确对待同事,正确对待问题。要敞开思想、亮明缺点、暴露短处,像鲁迅那样“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 出了问题要勇于负责,多从自身找原因,从主观上查问题,从世界观、价值观上挖根源,触及灵魂,论其危害,使自己受教育,别人受警示,这才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 要态度诚恳,自觉接受批评。领导干部职位高、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但并不意味着不犯错误。有了缺点和错误,只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及时改正,就是好领导。这样不仅表现出领导干部的宽阔胸怀,也表现出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反之,如果领导干部明知自身有缺点和错误,但就是不愿改正,长此下去,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可能成了空谈,不会有什么效果。 公道正派作为一种政治品质、一种思想作风、一种人格力量,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公道,即公平的道理;正派,即品质好,言行光明正大。这是《新华词典》中的解释。坚持公道正派,是党员干部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

要公道正派地做人,首先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和业务上的培训,不断提

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公道正派的重要论述,学习干部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对公道正派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要做工作上的“清白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遵守干部行为规范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给跑官要官者以可乘之机,真正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

最后,要做作风上的“正派人”, 要有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扶正祛邪的浩然之气,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敢于排除各种干扰,尤其要顶住耳边风、跑官风、人情风,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树立公道正派、刚直不阿的形象。

八、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从严治党要求重点落实到从严治吏上,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着力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

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中组部发出的全国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的通知指出,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要以“三严三实”为目标教育培养干部,把“三严三实”要求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院校主体班次的教学内容,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以己正立信,以无私树威,以务实兴业。要以“三严三实”为尺度选拔任用干部,结合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 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大力选拔修身严、用权严、律己严、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不严不实”的干部,已经在领导岗位上的,要坚决调整下来。要以“三严三实”为依据监督管理干部,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综合运用教育、管理、查处、问责等手段,切实解决一些干部作

风漂浮、纪律松弛、为政不廉等问题,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督促干部自觉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

九、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各方面

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的全过程,贯彻到党建工作各方面,首先要夯实基础、完善措施,切实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各方面。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例如,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较差;少数党组织带头人素质不高,基层后备党员干部缺乏,导致基层组织活力不足;少数党员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不强、功利思想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整体形象;党员正常退出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等。

中组部发出的全国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的通知指出,要夯实基础、完善措施,切实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各方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贯彻“三严三实”,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做到情况实、工作实、办法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落实“三严三实”,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严格党员教育标准和管理要求,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务实有效地做好服务党员工作,激励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要体现“三严三实”,发扬钉钉子精神,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

某国有企业公司党委书记三严三实

专题党课讲稿

一、“三严三实”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

为政之道,关键在于一个“严”字。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判断。在这次会议上,他全面阐述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等重大问题。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在概括起来说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一

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用人得当要知人,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要科学合理使用干部。“三严三实”从精神支柱、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特质,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任何发展成绩都是干出来的,不是空谈出来的。邓小平曾经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之后阐述伟大“中国梦”的时候,重申和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我们都很熟悉的名言,引起强烈反响。我们无论将工作目标描述得多么美好,不管将工作效果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如果没有实干,其最终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讲实干兴邦,并不是让人只干事不说话,而是遵循实事求是的规律,身体力行,言行一致,重在实干。党员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就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政之道,贵在实干。“三严三实”的一个关键就

是“实”字,它是干事创业的要领。

“人品”与“官品”在字面上仅有一字之差,在内涵上也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人品,即人格品行,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立身做人的综合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风貌。“官品”指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行。它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品格、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官”首先是个“人”,因此官品自然由人品决定,换句话也可以说成官品是人品的外在表现。做官先做人,只有拥有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官品”。因此,领导干部,要想清白做官,勤恳工作,踏实办事,必须先堂堂正正做人。“三严三实”把做人与做官的要求统一了起来,强调做人是第一位的,是为官之基。

二、做到“两个自觉

做到“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是严以修身的客观要求。“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这句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出的号召,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综观近年来落马的一些贪官,所“雷同”的是,他们往往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低级趣味”。“趣味”问题,关系到党员干部的人格和官德,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形形色色,给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操守、意志带来了新的考验,一旦放松自己,就很容易坠入腐败堕落的深渊。综观近年来被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他们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而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又都是从不健康的生活情趣开始的,醉心于物质享受和声色之乐,追求低级趣味,思想就会逐渐蜕化变质,在杯来盏往中丢掉原则,在裙角飞扬中麻醉迷失,在蝇头小利前败下阵来,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严以修身,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这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一定要从政治高度看待生活情趣,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把生活情趣限制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使之不受玷污,不受污染,不受诱惑。也就是说,要“情”而有度,“趣”而有方,自觉地给生活情趣画一条警戒线,绝不能把腐朽的东西当新潮,把落后的东西当时尚,绝不能放任低级趣味在自身滋长。要近君子、远小人,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勤奋学习、补充知识上,用在党性修养、提升人生品位上,用在服务人民、

建功立业上。

涵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一要靠不断的学习。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认真学习,用优秀的知识文化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熏陶自已的人格品位,才能明白荣辱之理,拒绝耻辱之行;才能拥有健康身心、充实精神。二要靠强烈的事业心。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一个党员干部时时刻刻想的是怎么样改变困难群众的生活,想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想的是怎样为群众谋得实实在在的福祉,哪里还会有闲情逸致吃喝玩乐,哪里还会悠然自得地想入非非?三要有强烈的自律意识。党员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抵制侵蚀,不堕下流。

同时,要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弘扬正气、抵制风邪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首先要做到公道正派。这就需要加强党性修养,淡泊名利,锤炼过硬作风。

三、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 严以用权,就是要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就是指没有规则、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

我们小时候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一群小孩参与到某项游戏时,通常最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游戏规则。比如玩乒乓球,若参与的人数超过两个人时,就需要明确每个人可以玩几把,所谓几个球下场,以便于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中。看似简单游戏的过程中间也颇能给人以现实的启迪。那就是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对于手握“大权”的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

所谓制度,是指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人们都必须遵守的秩序和规则,对社会秩序的构建具有整体、长期的规范作用和全局性影响。制度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

用的制度体系。”由此可见,我们党和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明确强调了制度建设在提高执政能力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从前些年和最近揭露出来的一些涉及领导干部的大案要案看,其犯罪情节之恶劣、涉案金额之巨大,都是触目惊心的,搞权钱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胆大包天的地步!之所以会弄到这个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就当前反腐的制度建设问题来看,一是制度建设重主轻次、重点轻面,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二是监督制度不健全,造成了制约乏力的体制性漏洞。三是制度落实难,执行制度的保障机制建设滞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必须切实加强反腐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反腐倡廉建设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重在治本,重在预防,重在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构建反

腐倡廉制度体系,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举,也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各项具体工作之中,用制度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逐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权力运行和制约监督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才能不断巩固和深化反腐倡廉工作成效。

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首先就是要依法行使权力。任何人都不能漠视法律,不能漠视党和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其次,要警惕违反制度的危害性,做制度的坚定维护者。领导干部要懂得分析当前在执行和规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自觉增强法制意识,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一手抓制度落实,一手抓制度创新,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各项制度和改善措施,用制度化的方法和功能来解决工作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靠制度管人理事,用制度规范工作,形成贯彻落实制度的长效机制。最后,要增强遵循规则、制度的主动性,做规范的践行者。遵守制度贵在自觉,执行制度贵在严肃。要保证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必须对执行和规范制度实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坚持落实工作责任制、推行

目标管理、实行奖惩激励,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人人负责任的工作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执行制度的决心和信心。

四、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敬畏是人们面对庄严或崇高的事物时一种谨慎、尊敬的情绪和态度。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若随心所欲,把人民群众、党纪国法、组织纪律视若无物,无所畏惧,早晚会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频频爆出的高官落马事件,深刻表明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也为广大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为官必须清廉,为政严守规范,信念要纯,作风要正。习近乎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谆谆教诲,语重心长,每位领导干部都必须深思及警醒。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手握戒尺,举有所虑。如果说敬畏是内心的道德约束,戒尺则是

党纪国法和各种规范的尺度,是法纪遵从。心中的敬畏、手中的戒尺,说到底就是做人为官的德行、规矩和准绳。领导干部能否常怀敬畏和戒惧之心,关乎做人行事的操守和品行,更关乎党的执政之基。

当下反腐之风还在延续着,我们注意到不少被查出的腐败分子,在最开始都具有较高的“才”和“德”,在相应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但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当理想信念缺失、精神追求堕落之后,违法乱纪、为所欲为的事情也就不可避免。因此人还是需要有点儿“怕头儿”的,特别是肩负重任的领导干部们。中外先贤古圣无不强调自我反省、遵从约束。对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敬畏就是要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组织。

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要敬畏人民。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就无从谈起。人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伟力,人民群众最可敬也最可畏;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正因为如此,必须对人民有敬畏感,永远不忘根本、不

忘初衷、不忘使命。然而,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早把“人民公仆”的称号和职责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错误地认为“当官就是掌权,掌权就是我说了算”。有的党员干部,做事是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而不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要始终不忘“敬畏人民”, 重要的是牢记党的宗旨,才能真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要敬畏权力的神圣性。领导干部是掌握权力的“特殊群体”。权力是神圣的,权力也是一把双刃剑。不讲诚信、不懂规矩、不守纪律,缺乏敬畏、目无戒尺,必然使权力滑入偏轨,造成祸害。事实表明,腐败总是发生在掌权者失去敬畏之心的地方。没有敬畏,权力就不受约束;视戒尺为无物,就会出现滥权、专权、弄权,就会导致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诚可谓家大业大,但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责任也在加大。有的同志说,过去花个几百元都要党委集体讨论,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一支笔”就可以批几个亿。敬畏权力的神圣性,掌权用权才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权力

才不会用偏,领导岗位也就不会“高危”。强化领导干部对权力神圣性的敬畏,就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有权必有责、违法违纪必追究。敬畏权力的神圣性,是为了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责任和使命,当作压力和动力,当作施展才干、报效国家的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冲锋陷阵,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勇于负责、勇于担当。但是工作上的大胆,并不等于权力上的放纵。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力,确保权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要敬畏法纪。党纪国法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戒尺。法律是制约权力的利器,是约束领导干部恣意妄为、滥用职权的法宝,领导干部应当敬畏法律,因为法律能有效遏制人的贪婪和欲望,控制住权力滥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反腐倡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度反腐开启了新的一页,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手莫伸,伸手必

被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违反法律都将受到严厉制裁。领导干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必须带头遵纪守法,从程序和制度上规范权力、约束权力,在任何情况下坚持做到不越界、越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难的是言行一致、台上台下一个样。敬畏法纪,自警自勉,才能抵御包括名利财色在内的各种诱惑,心不动、手不伸,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就能时时处处知道什么是高压线,就能时时处处有原则、有底线,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面对诱惑不动心,面对利益不贪心。敬畏之心不可无,戒尺之威不可亵。“有所畏”, 最终要落脚到“有所为”。

五、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真理也是有条件、有范围的,超越条件、超出范围,真理就会转化成谬误。同样的道理,缺一步也是实现不了目标的。一种理论、主张、措施,也都有它适用的具体情况,都有它发挥作用的条件范围,如果脱离具体条件、超越适用范围,就会走向极端,就会出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辩证地思考问题,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度”,

协调好各种关系,认为只要抓住一种“决定”因素,就万事大吉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成了的想法不行。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例如,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措施,本来是好的,但如果不按具体条件适时调整,只是片面实施、极端行为,往往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更不要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了。

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遵循这一观点的方法论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进行工作,要特别把握好国情中的“不变”和“变化”。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前最大的、“不变”的客观实际。我们既有自然环境的压力,也有社会发展不平衡,还有社会转型和文化的变迁,我们发展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这些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特点、产生新问题。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赶上的机遇在变,面临

的风险和困难也在变。如何驱散“十面霾伏”、重塑美丽中国,如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等都是我们党急需倾力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新的矛盾也将不断出现,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的与时俱进,行动上的除旧布新,当然这也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而言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经常受到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约束,或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逃避”,或是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结果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干部干工作不能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就会脱离实际,就会犯错误,甚至犯颠覆性错误。我们说不好高骛远,也不是讲故步不前。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正如刘云山所说:“„实‟字蕴含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是求真务实、尊重实践、注重实效的工作方法,是忠诚老实、厚道朴实、认真踏实的处世态度,如果离开了这个„实‟字,就会导致脱离实际、图做虚功、贻误事业,最终失去民心民意、失去执政基础。”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时是很大的。我们党之所以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将理想信念视为精神之“钙”, 就是坚持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发挥意识对事物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方面,强调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说过,地方发展要与实际相结合,当县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县区市。他强调,我们国家地域、条件差异巨大,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作为县委书记,关键是要通过调研搞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理想信念教育、优化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 不好高鹜远、不脱离实际,还要力戒浮躁。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戒骄戒躁,就要戒掉不甘寂寞、急功近利的“浮躁”感。因此,要把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结合起来,做决策拿主意从群众期盼的实事做起,严肃认真、谦虚谨慎,不浮躁、不虚夸,

一切从实际出发。时刻做到谋事要实、力戒浮躁,关键在于“实”字,要做到心实、事实、务实。 第一,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端正心态。树立“事业永远在我心”的事业观、“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要实心谋事、潜心干事。既要先谋,增强主动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目标工作,又要善谋,增强适用性,将上级的要求、外地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周密细致、便于操作的实施方案,决不能顾此失彼。 第二,办任何事情都要以事实为准绳和依据。解决好广大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把群众的合理诉求当作工作的第一要务,把群众的期望当作谋事的关键一环,脚踏实地,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民所需。

第三,谋事不仅要落在纸面上,不是开次会议、做个报告,关键要谋实在脚步上。光说不练等于不干,各级领导干部要全神贯注干事,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做到实,整个工作才能真正干好。

六、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事实表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既要有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一步登天或许很难做到,但每个人都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一鸣惊人或许难以实现,但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有始有终地做好一件事;一下就成为天才或许是异想天开,但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只要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跬步”终将“至千里”,“小流”终将“成江海”,同样,没有苦干实干,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正是有了几代人的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改革开放事业才有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时,邓小平认为,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其中强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他多次指出,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

作善成。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于推动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 当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已经成为一种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但也要看到,在少数同志身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好的作风。他们或纸上谈兵,只说不干;或夸夸其谈,工作漂浮;或热衷于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严重脱离群众,损害党和军队的形象,必须坚决克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摆在面前,与其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不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放在心头,落实在干事创业的具体实践中。有了宏伟的蓝图而不去落实,就成了纸上谈兵的“空谈家”。实干,说到底就是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钉钉子”的精

神。党员干部要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既要有一种不怕啃硬骨头的狠劲,以无私无畏的勇气,真抓、严抓、狠抓;还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恒心,抓住、抓紧、抓实。 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决不是违背科学、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蛮干,而是要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例如能够将当地特色作为切入点,既符合了大政方针,又能发挥地方特色。还要把高昂的工作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特别是要注重实效,改掉浮躁思想和短期行为,力戒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以落实的成效作为检验干部政绩的依据,让实干的吃香,让空谈的没有市场。

七、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也在告诉领导干部做人要实,就是要有襟怀坦荡,公道正派的宽广胸怀。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领导干部无论对待上级还是下属、工作还是生活都要胸怀坦荡,正大

光明;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不结党营私,打击报复;不假公济私,移私作公;不顺我者上,逆我者下;不功则归己,过则归人。

襟怀坦荡就要“做一个透明的人”,就如同水晶一样晶莹剔透,尤其是每个怀着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党员,如果都能自觉提高自己的透明度,让他人,让组织,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把自己看个一清二楚,知长晓短,以便帮助自己以长补短,扬长避短。然而,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有的人„两面人格‟,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叫你真假难辨,高深莫测;有的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内心想什么,谁也看不清,谁也猜不透。即使是在大家可充分发扬民主、敞开心扉、互相帮助的民主生活会上,有的人还是费尽心思,深怕大家窥见自己的灵魂深处,说一些貌似批评实则奉承,貌似严肃实则无聊,貌似剖析实则自吹的假话、空话、套话,本来生动活泼的生活会,结果弄得个徒有形式,于己、于党、于事业毫无益处。”由此看来,“做一个透明的人”并不容易。有的人不愿“透明”,他们信奉“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哲学,怕会被人利用;有的人不愿

“透明”, 因为自己身上还存在一些毛病,怕亮出来丢人;还有一种人,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车子、票子、房子、孩子等问题上捞取了好处,干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这种人不敢“透明”,因为他们惧怕党纪国法的威严。

襟怀坦荡就要坦荡做人。只有坦荡做人才能正直为官、促进团结。常言道,“做人要行得正、坐得稳”。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正直为人、为官,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官只有心胸坦荡,才能正直为官、心无杂念、一心为民;只有做到正直为官、刚正不阿,才能有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气,才能有识大体、顾大局的担当,才能有诚恳帮助同志、维护班子团结的觉悟。坦荡做人,才能一心为公、谨慎用权。胸怀坦荡,做事才能光明磊落。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在为谁掌权、为谁服务。同时也要明白为官只有胸怀坦荡,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才能对权力有一种敬畏感。

要襟怀坦白,勇于自我解剖。有缺点甚至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承认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对社会主义事业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对待自

己,正确对待同事,正确对待问题。要敞开思想、亮明缺点、暴露短处,像鲁迅那样“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 出了问题要勇于负责,多从自身找原因,从主观上查问题,从世界观、价值观上挖根源,触及灵魂,论其危害,使自己受教育,别人受警示,这才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 要态度诚恳,自觉接受批评。领导干部职位高、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但并不意味着不犯错误。有了缺点和错误,只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及时改正,就是好领导。这样不仅表现出领导干部的宽阔胸怀,也表现出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反之,如果领导干部明知自身有缺点和错误,但就是不愿改正,长此下去,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可能成了空谈,不会有什么效果。 公道正派作为一种政治品质、一种思想作风、一种人格力量,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公道,即公平的道理;正派,即品质好,言行光明正大。这是《新华词典》中的解释。坚持公道正派,是党员干部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

要公道正派地做人,首先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和业务上的培训,不断提

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公道正派的重要论述,学习干部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进一步提高对公道正派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要做工作上的“清白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遵守干部行为规范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给跑官要官者以可乘之机,真正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

最后,要做作风上的“正派人”, 要有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扶正祛邪的浩然之气,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敢于排除各种干扰,尤其要顶住耳边风、跑官风、人情风,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树立公道正派、刚直不阿的形象。

八、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干部队伍建设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从严治党要求重点落实到从严治吏上,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着力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

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中组部发出的全国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的通知指出,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要以“三严三实”为目标教育培养干部,把“三严三实”要求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院校主体班次的教学内容,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以己正立信,以无私树威,以务实兴业。要以“三严三实”为尺度选拔任用干部,结合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 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大力选拔修身严、用权严、律己严、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不严不实”的干部,已经在领导岗位上的,要坚决调整下来。要以“三严三实”为依据监督管理干部,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综合运用教育、管理、查处、问责等手段,切实解决一些干部作

风漂浮、纪律松弛、为政不廉等问题,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督促干部自觉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

九、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各方面

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的全过程,贯彻到党建工作各方面,首先要夯实基础、完善措施,切实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各方面。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例如,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较差;少数党组织带头人素质不高,基层后备党员干部缺乏,导致基层组织活力不足;少数党员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不强、功利思想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整体形象;党员正常退出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等。

中组部发出的全国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的通知指出,要夯实基础、完善措施,切实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各方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贯彻“三严三实”,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做到情况实、工作实、办法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落实“三严三实”,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严格党员教育标准和管理要求,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务实有效地做好服务党员工作,激励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要体现“三严三实”,发扬钉钉子精神,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


相关内容

  • 国有企业"三严三实"党课讲稿
  • 领导干部要做践行"三严三实"的模范 --XX公司"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党总支书记 XX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 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中央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国处级 ...

  • [推荐]某国有企业公司党委书记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 某国有企业公司党委书记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一."三严三实"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 为政之道,关键在于一个"严"字.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当前 ...

  • 公司总经理"三严三实"党课讲稿
  • 公司总经理"三严三实"党课讲稿 根据集团公司.省分公司党组以及市分公司党组对专题教育的有关部署和具体安排,今天,我在这里讲一堂题为<用心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守纪律.讲规矩.敢担当的好干部>的专题党课.这是落实开展"三严三实"专 ...

  • 企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课件
  • 公司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 党中央决定,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根据省公司党委的总体部署,按照要求,今天我带头讲一次党课,党课的题目是"干在实处无止境,走在前列谋新篇",跟大家一起再学习一下" ...

  • 2015最新企业三严三实的党课讲稿
  • 精品文档 祝您成功!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5 最新企业三严三实党课讲稿 同志们: 根据中央要求,按照集团公司党组安排,结合对习 XX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和党的 纪律规定的深入学习,结合对集团公司面临形势任务.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系 ...

  • 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财政局)(2)
  • 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财政局) 同志们: 中央决定,从今年4月底开始,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5月5日,自治区党委王XX书记率先垂范,为全区领导干部讲了"三严 ...

  • 某镇党委书记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 某镇党委书记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根据中央的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安排,今年4月至12月,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好这次专题教育,首先要解决"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四知五行"." ...

  • 2015年严以律己专题党课讲稿
  • 2015年严以律己专题党课讲稿 严以律己,讲政治规矩,是共产党人的终身必修课,一定要修好.党员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慎初.慎独.慎微.慎情,心存敬畏,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小编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2015年严以律己专题党课讲 ...

  • 校党委书记"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 校党委书记"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讲稿 关于"三严三实"的党课,是很严肃的.下面我谈谈学习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思想和感悟,以求达成共识,实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一.关于"三严三实"的提出 "三严三实"是习xx总 ...

  • 市政协"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报告会讲稿
  • 市政协"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报告会讲稿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从今年4月底开始,在全国县级以上干部.领导班子中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4月21日,中央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对开展好专题教育作出了部署.省.市委也于近期分别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