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第35卷 第4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35 No.4 2014年4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r.2014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邹建湘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5)

摘 要:论文从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并对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进行了必要的探讨,为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水平提高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策略;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4)04-0169-03

教学策略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教学的策略,二是学生学习的策略,综合起来看,就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为目标,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并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

到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许多现代学习理论都充分地说明,学习是学习者个体的事情,学习呈现着不同的个体特征。

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为,学习的过程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不同的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具有不同方式,他们理解、贮存、迁移和使用信息具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风格。学习是一种个体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做出某种特定反应,而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这种认知图式就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不同的学习者在建构有意义的学习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建构方式或认知图式。

基础上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具体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确定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偏好;根据学生学习风格的个体差异来指导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兴趣;明晰教师的教学风格;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优质组合教学方法和资源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neuzlii和Smrih指出,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受到其所使用教学方法的影响,而且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特点,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相对的稳定性;学生的学习风格则通过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偏爱体现出来。因此,注意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一 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应营造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场所,在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助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要求落实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潜能;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哈佛大学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各自独特的能力,并在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不同方面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拥有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多重智力结构,这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来个体间智力差异,由于智力上的差异,个人的学习兴趣、思考问题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收稿日期:2013-02-0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j091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邹建湘(1971-),湖南永州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二 “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一)研究个性

169

不同个体对外界信息刺激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不同,由此形成了学习者在学习上的不同类型与不同风格,主要表现在时间偏好、感知觉通道、知觉风格、思维方式、大脑优势半球、动机与情感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有助于每个学习者更深刻、更自觉地反思和了解自己的学习个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二)尊重个性

大学生学习英语个性发展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学习者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的不同导致的学习风格的差异,量的差异是学习者接受知识的程度、速度的差异及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实施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首先就应尊重学生差异,适应学生差异,正确认识学生差异,从而让学生构建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过程。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习者。每个学习者的学习就像他的指纹一样独特。心理研究也表明,学生认知水平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最高效的学习就是符合学习者个性的学习。

(三)发展个性

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使学生人格更完整、知识更全面、能力更突出、身心更健康、阅历更丰富和具备更强的独立创新能力。其要点是三个“促进”:1.促进潜能开发。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个性化教学要通过运用和传授基于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适配的方式进行教学,如采用“情景假设”、“心理暗示”、“信念聚焦”、“目标锁定”、“自我激励”等心理学、成功学和神经语言学(NLP)等方法,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与英语实际运用上的成功。2.促进学以致用。边学边做或边做边学是最好的学习。个性化教学要求更注重学中做,做中学;更注重实效和运用;更注重个人专长、兴趣、目标以及真实生活的体验与感受。3.促进自我超越。自我超越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方法。因此,个性化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与辅导,使学生更加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及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从而真正达到“学习和思维的自由与超越”。这是个性化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 “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纵观近20年来国内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状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一些语言学理论来探讨英语教学策略。如罗燕子(2007)、郭香菊(2007)、潘婉莹(2008)、杨楠薰,邹柳(2008)、何家荣(2009)、阳艳(2009)、蒲婧新(2008)等。他们从建构主义理论,思维场理论,元认知理论和情感过滤学说等方面来探讨其对于制定英语教学170

策略的意义。第二类基于学生的因素来研究英语教学策略。如顾骁南(2008)、吴洁(2008)、范婧婧(2008)、李志,苑春鸣(2007)、杨光,于瑶(2008)等分别探讨了性格差异,学习动机,情感因素和学习风格等变量对于教学策略的选择的影响。第三类研究是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教学策略。如刘慧珍(2006),赵娟丽(2008)分别从快、慢班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无论是哪一类研究,基本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或某一个方面来探讨具体的策略元素。

(一)创设“正能量级”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就是一种正能量级的教学氛围。正能量级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自由释放个性,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完成任务,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英语的教与学过程中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从微观层面,通过以下几个办法来尽可能的创设这种教学氛围:1.打造符合大学生审美趣味的个性化教学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2.倡导自由、创新、务实的表达过程(包括口头表达和笔头表达);3.树立真诚、可信、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包括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

(二)确立“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分解到各个学校各个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身上,具体的教学目标必然呈现差异化。当前很多大学实施的分层英语教学和我们正在实施的个性化英语教学,就是根据异化教学目标实施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个性化英语教学在设置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时候,更多的强调差异性发展目标。通过差异性发展目标的设置、引导、实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反哺基础性目标的实现。

(三)设置“有接受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往往也是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因素。尽管大学英语教材基本统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但不同教师在教授具体内容时,完全可以根据学生风格的差异性,将教学内容采用结构化、情感化、图像化、外延化或故事化等方式方法,生动的、个性化的、有接受度的呈现给学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的发展个性。

(四)选择“有适配度”的教学方式

为了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教师要采用多种知识呈现与传达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接受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下面是我们从教学方式角度,有针对性的设计并试行的四种教学策略:1.视-听-动教学策略。由于生理因素的差异,学习

者对外部环境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而会出现对视觉、听觉和触动觉的不同程度的偏好。三种偏好各有优劣。教师应根据其优劣进行匹配和适配处理。2.讲—演—练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老师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扮演角色,复述等,给学生以口头表达的机会。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3.个别—小组策略。个体型学习者偏爱独立学习,喜欢安静而不受他人的干扰的学习环境;而小组型学习者则喜欢合作学习形式。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4.分析—综合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根据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在学习上的不同特点,采取与之相匹配和有意适配的策略。

四 “个性化教学”的学习策略

(一)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如何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国内外从学习风格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多,我们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学习风格的研究也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理论研究,主要是对西方的基本理论和近期的发展进行概述。谭顶良(1993,1994,1995)介绍了学习风格要素及其界定方式,康淑敏(2003)、安会云,吕琳(2005)、王婷婷(2006)、张瑶(2007)、杨建芳(2007)和熊明丽(2008)等介绍了西方对学习风格研究的进展。第二类是应用研究,关注学习风格在教学实践方面的应用。如叶碧霞(2000)、赵萱,席静(2006),崔林(2003)、李志,苑春鸣(2007)、朱振英(2008)等。他们强调要重视测定学习者学习风格倾向,教学风格要与学习风格要做到有机结合等。第三类是实证研究。如刘润清(1990,2000,2003)、余新乐(1997)、文秋芳(1992)、黄瑛(2000)、刘朔(2005)、刘友桂(2006)等,通过学习风格测验表,对国内大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不同变量进行调查,力图从这些分析中找到中国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以及与英语成绩、学习动机、性别、策略等因素的相关关系。这些研究可以说为教师因材施教并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有两点我们可以最直接的运用:1.指导学生从生理差异角度了解自己:包括学习时间偏爱(清晨型、中午型、下午型、夜晚型)、感知觉通道的偏爱(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混合型)、学习环境的偏爱(声音偏爱、光线偏爱、温度偏爱、坐姿偏爱)等等。2.指导学生从心理差异角度了解自己:包括认知的差异,其中有智力、知觉方式、解决问题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非认知的差异,其中有性格、社会需要、焦虑水平、学习坚持性等方面的差异。

(二)让学生掌握一些方式和方法

根据学习策略覆盖的成分,迈克卡(Mckeachie,et al,1990)等人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

管理策略。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学习策略研究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展开。1.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主要告诉学生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学习方法。包括复述策略(如在大脑里“过电影”,在所学的课文、段落、词汇、单词上“划线”或标记重点等等)、精细加工策略(如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表格、利用图形等)。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制定英语学习计划、控制英语学习过程和调节自我学习心态都属于元认知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时间的管理、学习环境的管理、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等。它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

(三)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悟

让学生亲身经历不仅仅是是为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且是让学生感悟英语在自己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感悟了解、掌握一门新的语言获得的成就感与快乐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Dunn, R.Dunn, K. & Price, G. E. Identifying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J]. In J.W. Keefe ed., 1979a.

[2]Evans C.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Teaching Style[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4,4. [3]Keefe, J.W. School applications of the learning style concept [J].In J.W. Keefe ed.,1979a.

[4]Joy M.Reid.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5]Bonham,L.A.Using Learning Style Information,too[J].In E.R.Hays ed.Effective Styles.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9.

[6]谭顶良.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江苏高教,1998,(5).

[7]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陆根书.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

[9]黄高庆.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9,(11). [10]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责任编校:张京华)

171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邹建湘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01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4)1次

参考文献(10条)

1.Dunn, R;Dunn, K;Price, G. E;J.W.Keefe Identifying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 19792.Evans C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Teaching Style 2004(04)3.Keefe, J.W;J.W. Keefe School applications of the learning style concept 19794.Joy M.Reid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20025.Bonham,L.A Using Learning Style Information,too 19896.谭顶良 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998(05)7.刘润清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1999

8.陆根书 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期刊论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4)9.黄高庆 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 1999(11)10.成全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2001

引证文献(1条)

1.何立志 论个体差异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期刊论文]-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4)

引用本文格式:邹建湘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4)

第35卷 第4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35 No.4 2014年4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r.2014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邹建湘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5)

摘 要:论文从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并对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进行了必要的探讨,为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水平提高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策略;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4)04-0169-03

教学策略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教学的策略,二是学生学习的策略,综合起来看,就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为目标,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并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

到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许多现代学习理论都充分地说明,学习是学习者个体的事情,学习呈现着不同的个体特征。

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为,学习的过程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不同的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具有不同方式,他们理解、贮存、迁移和使用信息具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风格。学习是一种个体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做出某种特定反应,而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这种认知图式就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不同的学习者在建构有意义的学习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建构方式或认知图式。

基础上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具体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确定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偏好;根据学生学习风格的个体差异来指导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兴趣;明晰教师的教学风格;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优质组合教学方法和资源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neuzlii和Smrih指出,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受到其所使用教学方法的影响,而且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特点,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相对的稳定性;学生的学习风格则通过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偏爱体现出来。因此,注意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一 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应营造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场所,在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助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要求落实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潜能;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哈佛大学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各自独特的能力,并在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不同方面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拥有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多重智力结构,这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来个体间智力差异,由于智力上的差异,个人的学习兴趣、思考问题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收稿日期:2013-02-0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j091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邹建湘(1971-),湖南永州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二 “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一)研究个性

169

不同个体对外界信息刺激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不同,由此形成了学习者在学习上的不同类型与不同风格,主要表现在时间偏好、感知觉通道、知觉风格、思维方式、大脑优势半球、动机与情感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有助于每个学习者更深刻、更自觉地反思和了解自己的学习个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二)尊重个性

大学生学习英语个性发展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学习者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的不同导致的学习风格的差异,量的差异是学习者接受知识的程度、速度的差异及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实施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首先就应尊重学生差异,适应学生差异,正确认识学生差异,从而让学生构建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过程。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习者。每个学习者的学习就像他的指纹一样独特。心理研究也表明,学生认知水平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最高效的学习就是符合学习者个性的学习。

(三)发展个性

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使学生人格更完整、知识更全面、能力更突出、身心更健康、阅历更丰富和具备更强的独立创新能力。其要点是三个“促进”:1.促进潜能开发。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个性化教学要通过运用和传授基于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适配的方式进行教学,如采用“情景假设”、“心理暗示”、“信念聚焦”、“目标锁定”、“自我激励”等心理学、成功学和神经语言学(NLP)等方法,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与英语实际运用上的成功。2.促进学以致用。边学边做或边做边学是最好的学习。个性化教学要求更注重学中做,做中学;更注重实效和运用;更注重个人专长、兴趣、目标以及真实生活的体验与感受。3.促进自我超越。自我超越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方法。因此,个性化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与辅导,使学生更加系统而全面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及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从而真正达到“学习和思维的自由与超越”。这是个性化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 “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纵观近20年来国内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状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一些语言学理论来探讨英语教学策略。如罗燕子(2007)、郭香菊(2007)、潘婉莹(2008)、杨楠薰,邹柳(2008)、何家荣(2009)、阳艳(2009)、蒲婧新(2008)等。他们从建构主义理论,思维场理论,元认知理论和情感过滤学说等方面来探讨其对于制定英语教学170

策略的意义。第二类基于学生的因素来研究英语教学策略。如顾骁南(2008)、吴洁(2008)、范婧婧(2008)、李志,苑春鸣(2007)、杨光,于瑶(2008)等分别探讨了性格差异,学习动机,情感因素和学习风格等变量对于教学策略的选择的影响。第三类研究是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教学策略。如刘慧珍(2006),赵娟丽(2008)分别从快、慢班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无论是哪一类研究,基本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或某一个方面来探讨具体的策略元素。

(一)创设“正能量级”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就是一种正能量级的教学氛围。正能量级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自由释放个性,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完成任务,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英语的教与学过程中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从微观层面,通过以下几个办法来尽可能的创设这种教学氛围:1.打造符合大学生审美趣味的个性化教学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2.倡导自由、创新、务实的表达过程(包括口头表达和笔头表达);3.树立真诚、可信、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包括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

(二)确立“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分解到各个学校各个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身上,具体的教学目标必然呈现差异化。当前很多大学实施的分层英语教学和我们正在实施的个性化英语教学,就是根据异化教学目标实施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个性化英语教学在设置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时候,更多的强调差异性发展目标。通过差异性发展目标的设置、引导、实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反哺基础性目标的实现。

(三)设置“有接受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往往也是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因素。尽管大学英语教材基本统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但不同教师在教授具体内容时,完全可以根据学生风格的差异性,将教学内容采用结构化、情感化、图像化、外延化或故事化等方式方法,生动的、个性化的、有接受度的呈现给学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的发展个性。

(四)选择“有适配度”的教学方式

为了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教师要采用多种知识呈现与传达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接受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下面是我们从教学方式角度,有针对性的设计并试行的四种教学策略:1.视-听-动教学策略。由于生理因素的差异,学习

者对外部环境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而会出现对视觉、听觉和触动觉的不同程度的偏好。三种偏好各有优劣。教师应根据其优劣进行匹配和适配处理。2.讲—演—练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老师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扮演角色,复述等,给学生以口头表达的机会。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3.个别—小组策略。个体型学习者偏爱独立学习,喜欢安静而不受他人的干扰的学习环境;而小组型学习者则喜欢合作学习形式。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4.分析—综合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根据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在学习上的不同特点,采取与之相匹配和有意适配的策略。

四 “个性化教学”的学习策略

(一)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如何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国内外从学习风格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多,我们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学习风格的研究也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理论研究,主要是对西方的基本理论和近期的发展进行概述。谭顶良(1993,1994,1995)介绍了学习风格要素及其界定方式,康淑敏(2003)、安会云,吕琳(2005)、王婷婷(2006)、张瑶(2007)、杨建芳(2007)和熊明丽(2008)等介绍了西方对学习风格研究的进展。第二类是应用研究,关注学习风格在教学实践方面的应用。如叶碧霞(2000)、赵萱,席静(2006),崔林(2003)、李志,苑春鸣(2007)、朱振英(2008)等。他们强调要重视测定学习者学习风格倾向,教学风格要与学习风格要做到有机结合等。第三类是实证研究。如刘润清(1990,2000,2003)、余新乐(1997)、文秋芳(1992)、黄瑛(2000)、刘朔(2005)、刘友桂(2006)等,通过学习风格测验表,对国内大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不同变量进行调查,力图从这些分析中找到中国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以及与英语成绩、学习动机、性别、策略等因素的相关关系。这些研究可以说为教师因材施教并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有两点我们可以最直接的运用:1.指导学生从生理差异角度了解自己:包括学习时间偏爱(清晨型、中午型、下午型、夜晚型)、感知觉通道的偏爱(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混合型)、学习环境的偏爱(声音偏爱、光线偏爱、温度偏爱、坐姿偏爱)等等。2.指导学生从心理差异角度了解自己:包括认知的差异,其中有智力、知觉方式、解决问题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非认知的差异,其中有性格、社会需要、焦虑水平、学习坚持性等方面的差异。

(二)让学生掌握一些方式和方法

根据学习策略覆盖的成分,迈克卡(Mckeachie,et al,1990)等人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

管理策略。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学习策略研究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展开。1.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主要告诉学生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学习方法。包括复述策略(如在大脑里“过电影”,在所学的课文、段落、词汇、单词上“划线”或标记重点等等)、精细加工策略(如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表格、利用图形等)。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制定英语学习计划、控制英语学习过程和调节自我学习心态都属于元认知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时间的管理、学习环境的管理、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等。它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

(三)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悟

让学生亲身经历不仅仅是是为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且是让学生感悟英语在自己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感悟了解、掌握一门新的语言获得的成就感与快乐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Dunn, R.Dunn, K. & Price, G. E. Identifying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J]. In J.W. Keefe ed., 1979a.

[2]Evans C.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Teaching Style[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4,4. [3]Keefe, J.W. School applications of the learning style concept [J].In J.W. Keefe ed.,1979a.

[4]Joy M.Reid.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5]Bonham,L.A.Using Learning Style Information,too[J].In E.R.Hays ed.Effective Styles.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9.

[6]谭顶良.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江苏高教,1998,(5).

[7]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陆根书.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

[9]黄高庆.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9,(11). [10]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责任编校:张京华)

171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邹建湘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01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4)1次

参考文献(10条)

1.Dunn, R;Dunn, K;Price, G. E;J.W.Keefe Identifying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 19792.Evans C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Style and Teaching Style 2004(04)3.Keefe, J.W;J.W. Keefe School applications of the learning style concept 19794.Joy M.Reid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20025.Bonham,L.A Using Learning Style Information,too 19896.谭顶良 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998(05)7.刘润清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1999

8.陆根书 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期刊论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4)9.黄高庆 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 1999(11)10.成全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2001

引证文献(1条)

1.何立志 论个体差异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期刊论文]-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4)

引用本文格式:邹建湘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4)


相关内容

  • 英语小课题研究
  • 连云港市小学英语难点教学问题小课题研究结题暨成果评选活该文章已经被浏览了865次 动简报 发布人:王伊菊 连云港市小学英语难点教学问题小课题研究结题暨成果评选活动简报 2009年度市小学英语难点教学问题小课题研究自立项以来,各小课题主持人能够认真设计课方案,积极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用心吸纳和利用各种有 ...

  • 北京英语口语培训班分析比较
  • 现在英语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搬的在市场呈现出来,家长无法辨清该如何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培训机构.现在为大家做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在北京市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暑假已到,家长们开始为孩子报名参加英语学习而奔波着各种补习班和夏令营扑面而至.家长为了选择一个好的培训机构,充分调查和了解各个英语培训机构的信息, ...

  • 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研究
  • [摘要]阅读理解策略有助于儿童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国外研究者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提出并发展了多种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以促进儿童掌握有效的英语阅读理解策略,主要有交互式教学.直接解释教学和交互建构策略教学等三种.三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有区别,对"交互"的关注点不同,此外儿 ...

  • 河北省普通高中英语
  • 河北省普通高中<英语>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实施指导意 ...

  • 小学语文学科_3
  • (一)新课程实施 1.案例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2.课程意识的全面体现和落实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作业设计 4.防止低年级识字回生的研究 5.扩大阅读量与增加学习负担的辩证关系 6.综合性与学科性贯通的综合研究 7.基础落实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9.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

  • 对_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_的解读
  • 2004年7月第6卷 第4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EducationalScienceEdition)July2004Vol16No14 对5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6的解读 李正栓 (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河北石家庄 05 ...

  • 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教育技术学硕士毕业论文题目参考(2002-2006) (3) 河北大学74 1 网络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赵可云 河北大学 2006-07-08 2006 硕士 2 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郑莉平 河北大学 2006-07-08 2 ...

  • 课程教材教法
  • 第34卷第12期2014年12 月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AND METHOD Vol.34,No.12 ,2December014 本刊2014年总目录 (括弧内依次为期数.起始页码) *特稿* 教师"行动教育" ---青浦实验新世纪探索 以需 ...

  •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 课题类别:岳阳市2009-2010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批准号:YJK09AA08 学科分类: 素质教育与管理 课题主持人:苏晓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君山区岳西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主要成员:石新志.彭柳怀.李森林.王萍.唐湘华.徐松涛.王彦军.谭辉.颜四元.李湘民.王晓英.李金银.舒畅华.张铁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