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总复习 ——函数
函数这部分是代数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重要的考点,复习中既要注意夯实基础,融会贯通,又要注重与其他知识的综合提高.在总复习中分了三部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 考试说明
1.基本要求: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理解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
2.略高要求: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会由点的特殊位置,求相关字母的范围;会求已知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3.较高要求: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用点的坐标刻画点的移动;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 考点分析
1.用坐标描述点的位置;
2.不同象限及坐标轴的点的坐标特点; 3.结合几何变换的作图、求解. (三) 例题分析 较易试题:
例1.(2007重庆) 若点M (1,2a -1)在第四象限内,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例2.(《学》29页3) 已知点A(-2,3) ,将点A 沿y 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位置在( ) A .x 轴的正半轴上 C .y 轴的正半轴上
B .x 轴的负半轴上 D .y 轴的负半轴上
例3.(《学》34页12) 如图,表示长沙市2003年6月份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观察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天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__度;
(2)这天共有________个小时的气温在31度以上; (3)这天在_________(时间) 范围内温度在上升.
例4.(2007云南) 2008年奥运火炬将在我省传递(传递路线为:昆明—丽江—香格里拉),某校学生小明在我省地图上设定的临沧市位置点的坐标为(–1,0),火炬传递起点昆明市位置点的坐标为(1,1).如图,请帮助小明确定出火炬传递终点香格里拉位置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中等试题:
例5.(2008.1东城) 如图,已知△ABC 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1),B (4,-1),C (3,-4).
(1)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 △AB 1C 1 . 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旋转后的∆A B 1C 1, 并写出点B 1的坐标;
(2)以坐标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第二象限内再画一个放大的∆A 2B 2C 2,使得它与△ABC 的位似比等于2:1 .
例6.在一次“寻宝”游戏中,寻宝人已经找到了坐标为(3,2)和(3,-2) 的两个标志点,并且知道藏宝地点的坐标为(4,4),除此之外不知道其他信息,如何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找到“宝藏”?
5,求P 点坐标;如果P 点到y 轴距离为5,求P 点坐标.
例8.(《学》32页5) 将四边形ABCD 经过平移后得到四边形A'B'C'D' ,若点A(-2,3) 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1,-1) ,则四边形ABCD 内的任意一点P(a ,b) 平移后的对应点Q 的坐标是( ) A .(a +3,b+4)
B .(a +3,b-4)
C .(a -3,b -4)
D .(a -3,b+4)
例7.(《学》30页12) 已知点P 在直线y=-2x+3上,如果P 点到x 轴距离为
例9.(《总》37页例1) 已知点M(3a -8, a -1) ,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M 点坐标.
(1)点M 在y 轴上;
(2)点M 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 (3)点M 在第二象限,并且a 为整数; (4)点M 在函数y =
2x
的图象上;
(5)N点坐标为(3,-6) ,并且直线MN ∥x 轴.
较难试题:
例10.(《学》33页6) 如图,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点C 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则点C 的个数为(
A .5个 C .7个
B .6个 D .8个
例11.(2007重庆) 已知甲运动方式为:先竖直向上运动1平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乙运动方式为:先竖直向下运动2个单位长度后,再水平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现有一动点P 第1次从原点O 出发按甲方式运动到点P 1,第2次从点P 1出发按乙方式运动到点P 2,第3次从点P 2出发再按甲方式运动到点P 3,第4次从点P 3出发按乙方式运动到点P 4,„„依此运动规律,则经过第11次运动后,动点P 所在位置P 11的坐标是___________.
例12.(《学》35页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1),B(2,0),C(2,1.5). (1)求△ABC 的面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a ,
12
) ,试用含a
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 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AB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函数及其图象 (一) 考试说明
1.基本要求:了解常量和变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会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2.略高要求: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3.较高要求:结合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预测;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二) 考点分析
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与函数图象相关的问题. (三) 例题分析 较易试题:
例13.(《学》37页11) 已知函数y =
x +2
(1)判断A(-3, -1) 、B(-1,1) 两点是否在函数图象上; (2)若点M(a +3, a +3) 在函数图象上,求a 的值.
例14.(《总》50页7) 我们知道,溶液的酸碱度由pH 值确定,当pH>7时,溶液呈碱性,当pH
中等试题
例15.(2007安徽芜湖)
函数y =
x -3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x≥-1 B. x≠3 C. x ≥-1且x ≠3 D. x
例16.(《学》36页3) “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达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吻合的是( )
例17.(2007四川德阳) 某车间的甲、乙两名工人分别同时生产同种零件,他们一天生产零件y(个) 与时间t(小时) 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根据图象填空:①甲、乙中,______先完成一天的生产任务;在
生产过程中,______因机器故障停止生产______小时.②当t=_______时,甲、乙生产的零件个数相等.
(2)谁在哪一段时间内生产速度最快?求该段内,他每小时生产零件的个数.
较难试题 例18.求函数y =
x +1x -3x -4
2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例19.甲、乙两人(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 从A 城出发到B 城旅行.如图是甲、乙两人离开A 城的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你都能得到关于甲、乙二人旅行的什么信息.
三.一次函数 (一) 考试说明
1.基本要求:理解正比例函数;能结合具体情景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2.略高要求: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会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值.
3.较高要求: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反比例函数 (一) 考试说明
1.基本要求:能结合具体问题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略高要求: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较高要求: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二) 考点分析
1.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
3.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关系; 5.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 (三) 例题分析 较易试题:
例20.(《学》36页4) 函数y =的图象大致是( )
k x (k ≠0)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函数y =kx -k
例21.如图,P 1、P 2、P 3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 轴的垂线段,得到三个三角形P 1A 1O 、P 2A 2O 、P 3A 3O ,设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 ) A .S 1>S2>S3 C .S 2
例22.(2007山东临沂) 直线l 1:y =k 1x +b 与直线l 2:y =k 2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1x +b >k 2x 的解为( )
B .S 1
A . x >-1 B. x
例23.(《学》37页10) 直线y =-x +a 与直线y =x +b 的交点坐标为(m,8),则
a +b ___________.
例24.(《学》41页2) 如图是温度计的示意图,左边的刻度表示摄氏温度,右边的刻度表示华氏温度,华氏y(︒F) 与摄氏温度x(︒C)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 =C .y =
例25.(《学》41页6) 函数y =的函数是( ) A .y =-C .y =
例26.(《学》43页13) 已知直线y =k 1x +b 与双曲线y =
k 2x
2x 2x
(x >0) 9559x +32x +32
B .y =x +40 D .y =
95x +31
2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的图象对应
B .y =-D .y =
2x
2x
(x
(x >0)
(x
只有一个交点A(1,2),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 AD 垂直平分OB ,垂足为D ,求直线、双曲线的解析式.
例27.(2007四川宜宾)2006年的夏天,某地旱情严重. 该地10号、15号的人日均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若该地10号、15号的人均用水量分别为18千克和15千克,并一直按此趋势直线下降. 当人日均用水量低于10千克时,政府将向当地居民送水. 那么政府应开始送水的号数为( )
A .23 B.24 C.25 D.26
较难试题:
例28.(2005黑龙江) 某企业有甲、乙两个长方体的蓄水池,将甲池中的水以每小时6立方米的速度注入乙池,甲、乙两个蓄水池中水的深度y(米) 与注水时间x(时)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别求出甲、乙两个蓄水池中水的深度y 与注水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求注水多长时间甲、乙两个蓄水池水的深度相同;
(3) 求注水多长时间甲、乙两个蓄水池的蓄水量相同.
例29.(2007济南)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 是直角三角形,∠ACB =90 ,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A (-3,0) ,C (1,0) ,tan ∠B A C =(1)求过点A ,B 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在x 轴上找一点D ,连接D B ,使得△A D B 与
△A B C
34
.
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D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如P ,Q 分别是A B 和A D 上的动点,连接PQ ,设AP =DQ =m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m 使得△APQ 与△AD B 相似,如存在,请求出m 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0.(2007海淀一模)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
33
x +2分别交
x
x 轴、y 轴于C 、A 两点. 将射线AM 绕着点A
顺
时针旋转45°得到射线AN. 点D 为AM 上的动点,点B 为AN 上的动点,点C 在∠MAN 的内部. (1) 求线段AC 的长;
(2) 当AM ∥x 轴,且四边形ABCD 为梯形时,求△BCD 的面积; (3) 求△BCD 周长的最小值;
(4) 当△BCD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且
BD=
3
时, △BCD 的面积为 .
(第(4)问只需填写结论,不要求书写过程)
五.二次函数 (一) 考试说明
1.基本要求:能结合实际问题情景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2.略高要求:能通过对实际问题情景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3.较高要求:能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二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结合的有关问题. (二) 考点分析:
1.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对称轴、顶点、与轴交点坐标等;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字母系数的关系; 3.二次函数的最值、增减性;
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5.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三) 例题分析 较易试题:
例31.(《学》45页4题) 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ax +bc 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A .无交点 C .有两个
C .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 B .有一个交点 D .有无数个交点
例32.(《学》45页5题) 一次函数y =5x +4与二次函数y =x 2+3x +5的图象( )
例33.(《学》46页8题) 把抛物线y =3x 2+1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例34.(2007宁夏) 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a ,b ,c 是常数) 中,自变量
x 与函数y 的对应值如下表:
(2)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a ,b ,c 是常数) 的两个根x 1,x 2的取值范围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①-③-
112
3
52
1
52
2
213
④-1
22
例35.(《学》49页1题) 已知点(2,5),(4,5)是抛物线y =ax 2+bx +c 上的两点,那么这个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为( ) A .x =
b a
B .x =1 C .x =0 D .x =
3
例36.(《学》50页7题) 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的两个交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顶点在第三象限,则a 、b 、c 的符号是____________. 例37.(《学》51页12题) 求抛物线E :y =x 2+4x +3关于y 轴对称的抛物线F 的解析式.
中等试题:
例38.(《学》46页9题) 已知:抛物线y =x 2-bx +8-b ,若顶点在x 轴上,b 值为____________;若顶点在y 轴上,b 值为___________;若抛物线经过原点,b 值为_________.
例39.(《学》46页10题) 如图是二次函数
y 1=ax
2
+bx +c
和一次函数y 2=mx +n 的图象,观察图象
写出y 2≥y 1时,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
例40.已知二次函数y =2(x -1) 2+k 的图象上有A(2, y 1) ,B(2, y 2) ,C(-5, y 3) 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例41.(《学》49页3题) 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 =x 2-2x +1,则b 与c 分别等于( ) A .6,4
y 2=cx
2
B .-8,14 的图象大致为( )
C .-6,6 D .-8,-14
例42.(《学》49页6题)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二次函数y 1=ax 2+bx +c ,
+bx +a
A B C
例43.(2007浙江宁波) 用长为l2 m的篱笆,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围出一块苗圃.如图,围出的苗圃是五边形ABCDE ,AE ⊥AB ,BC ⊥AB ,∠C=∠D=∠E .设CD=DE=xm,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S m2.问当x 取什么值时,S 最大? 并求出S 的最大值.
D
例44.抛掷红、蓝两枚六面编号分别为1~6(整数) 的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将红色和蓝色骰子正面朝上的编号分别作为二次函数y =x 2+mx +n 的一次项系数m 和常数项n 的值.
(1) 问这样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
(2) 请求出抛掷红、蓝骰子各一次,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顶点恰好在x 轴上的
概率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较难试题:
例45. (2007天津) 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
① abc >0;② b 0;④ 2c m (am +b ) ,(m ≠1的实数)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1
例46. (《学》48页14题) 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原点,且在x 轴的正半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对称轴为直线x =m ,过点A 的直线绕点A(m,0)旋转,交抛物线于点B(x,y),交y 轴负半轴于点C ,过点C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直线x =m 交于点D ,设△AOB 的面积为S 1,△ABD 的面积为S 2.判断S 1与S 2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47. (《学》50页11题)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边AD 在x 轴上,点A 在原点,AB=3,AD=5.若矩形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x 轴正方向作匀速运动.同时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A -B -C -D 的
路线作匀速运动.当P 点运动到D 点时停止运动,矩形ABCD 也随之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5时,求出点P 的坐标;(2)若△OAP 的面积为s ,试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
例48.(2007四川乐山) 如图,抛物线
y =x +bx +c (b ≤0)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2
两点,
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点A 的坐标为(-2,0) ;直线
x =1与抛物线交于点E
,与x 轴交于点F ,且
45≤∠FAE ≤60
.
(1)用b 表示点E 的坐标; (2)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3)请问△B C E 的面积是否有最大值? 若有,求出这个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函数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不易过快,复习可以分成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利用《总》和《学》的相关例题、习题,完成对数学思想的理解,知识的梳理,解题技巧的巩固;二是在一模后的专项复习阶段,提高解综合题的能力.
12
初三数学总复习 ——函数
函数这部分是代数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考重要的考点,复习中既要注意夯实基础,融会贯通,又要注重与其他知识的综合提高.在总复习中分了三部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 考试说明
1.基本要求: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理解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
2.略高要求: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会由点的特殊位置,求相关字母的范围;会求已知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3.较高要求: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用点的坐标刻画点的移动;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 考点分析
1.用坐标描述点的位置;
2.不同象限及坐标轴的点的坐标特点; 3.结合几何变换的作图、求解. (三) 例题分析 较易试题:
例1.(2007重庆) 若点M (1,2a -1)在第四象限内,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例2.(《学》29页3) 已知点A(-2,3) ,将点A 沿y 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位置在( ) A .x 轴的正半轴上 C .y 轴的正半轴上
B .x 轴的负半轴上 D .y 轴的负半轴上
例3.(《学》34页12) 如图,表示长沙市2003年6月份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观察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天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__度;
(2)这天共有________个小时的气温在31度以上; (3)这天在_________(时间) 范围内温度在上升.
例4.(2007云南) 2008年奥运火炬将在我省传递(传递路线为:昆明—丽江—香格里拉),某校学生小明在我省地图上设定的临沧市位置点的坐标为(–1,0),火炬传递起点昆明市位置点的坐标为(1,1).如图,请帮助小明确定出火炬传递终点香格里拉位置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中等试题:
例5.(2008.1东城) 如图,已知△ABC 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1),B (4,-1),C (3,-4).
(1)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 △AB 1C 1 . 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旋转后的∆A B 1C 1, 并写出点B 1的坐标;
(2)以坐标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第二象限内再画一个放大的∆A 2B 2C 2,使得它与△ABC 的位似比等于2:1 .
例6.在一次“寻宝”游戏中,寻宝人已经找到了坐标为(3,2)和(3,-2) 的两个标志点,并且知道藏宝地点的坐标为(4,4),除此之外不知道其他信息,如何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找到“宝藏”?
5,求P 点坐标;如果P 点到y 轴距离为5,求P 点坐标.
例8.(《学》32页5) 将四边形ABCD 经过平移后得到四边形A'B'C'D' ,若点A(-2,3) 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1,-1) ,则四边形ABCD 内的任意一点P(a ,b) 平移后的对应点Q 的坐标是( ) A .(a +3,b+4)
B .(a +3,b-4)
C .(a -3,b -4)
D .(a -3,b+4)
例7.(《学》30页12) 已知点P 在直线y=-2x+3上,如果P 点到x 轴距离为
例9.(《总》37页例1) 已知点M(3a -8, a -1) ,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M 点坐标.
(1)点M 在y 轴上;
(2)点M 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 (3)点M 在第二象限,并且a 为整数; (4)点M 在函数y =
2x
的图象上;
(5)N点坐标为(3,-6) ,并且直线MN ∥x 轴.
较难试题:
例10.(《学》33页6) 如图,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点C 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则点C 的个数为(
A .5个 C .7个
B .6个 D .8个
例11.(2007重庆) 已知甲运动方式为:先竖直向上运动1平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乙运动方式为:先竖直向下运动2个单位长度后,再水平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现有一动点P 第1次从原点O 出发按甲方式运动到点P 1,第2次从点P 1出发按乙方式运动到点P 2,第3次从点P 2出发再按甲方式运动到点P 3,第4次从点P 3出发按乙方式运动到点P 4,„„依此运动规律,则经过第11次运动后,动点P 所在位置P 11的坐标是___________.
例12.(《学》35页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1),B(2,0),C(2,1.5). (1)求△ABC 的面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a ,
12
) ,试用含a
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OP 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ABO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函数及其图象 (一) 考试说明
1.基本要求:了解常量和变量的意义;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会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2.略高要求: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3.较高要求:结合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预测;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二) 考点分析
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与函数图象相关的问题. (三) 例题分析 较易试题:
例13.(《学》37页11) 已知函数y =
x +2
(1)判断A(-3, -1) 、B(-1,1) 两点是否在函数图象上; (2)若点M(a +3, a +3) 在函数图象上,求a 的值.
例14.(《总》50页7) 我们知道,溶液的酸碱度由pH 值确定,当pH>7时,溶液呈碱性,当pH
中等试题
例15.(2007安徽芜湖)
函数y =
x -3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x≥-1 B. x≠3 C. x ≥-1且x ≠3 D. x
例16.(《学》36页3) “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达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吻合的是( )
例17.(2007四川德阳) 某车间的甲、乙两名工人分别同时生产同种零件,他们一天生产零件y(个) 与时间t(小时) 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根据图象填空:①甲、乙中,______先完成一天的生产任务;在
生产过程中,______因机器故障停止生产______小时.②当t=_______时,甲、乙生产的零件个数相等.
(2)谁在哪一段时间内生产速度最快?求该段内,他每小时生产零件的个数.
较难试题 例18.求函数y =
x +1x -3x -4
2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例19.甲、乙两人(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 从A 城出发到B 城旅行.如图是甲、乙两人离开A 城的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你都能得到关于甲、乙二人旅行的什么信息.
三.一次函数 (一) 考试说明
1.基本要求:理解正比例函数;能结合具体情景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2.略高要求: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会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值.
3.较高要求: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反比例函数 (一) 考试说明
1.基本要求:能结合具体问题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略高要求: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较高要求: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二) 考点分析
1.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
3.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关系; 5.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 (三) 例题分析 较易试题:
例20.(《学》36页4) 函数y =的图象大致是( )
k x (k ≠0)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函数y =kx -k
例21.如图,P 1、P 2、P 3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 轴的垂线段,得到三个三角形P 1A 1O 、P 2A 2O 、P 3A 3O ,设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 ) A .S 1>S2>S3 C .S 2
例22.(2007山东临沂) 直线l 1:y =k 1x +b 与直线l 2:y =k 2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1x +b >k 2x 的解为( )
B .S 1
A . x >-1 B. x
例23.(《学》37页10) 直线y =-x +a 与直线y =x +b 的交点坐标为(m,8),则
a +b ___________.
例24.(《学》41页2) 如图是温度计的示意图,左边的刻度表示摄氏温度,右边的刻度表示华氏温度,华氏y(︒F) 与摄氏温度x(︒C)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 =C .y =
例25.(《学》41页6) 函数y =的函数是( ) A .y =-C .y =
例26.(《学》43页13) 已知直线y =k 1x +b 与双曲线y =
k 2x
2x 2x
(x >0) 9559x +32x +32
B .y =x +40 D .y =
95x +31
2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的图象对应
B .y =-D .y =
2x
2x
(x
(x >0)
(x
只有一个交点A(1,2),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 AD 垂直平分OB ,垂足为D ,求直线、双曲线的解析式.
例27.(2007四川宜宾)2006年的夏天,某地旱情严重. 该地10号、15号的人日均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若该地10号、15号的人均用水量分别为18千克和15千克,并一直按此趋势直线下降. 当人日均用水量低于10千克时,政府将向当地居民送水. 那么政府应开始送水的号数为( )
A .23 B.24 C.25 D.26
较难试题:
例28.(2005黑龙江) 某企业有甲、乙两个长方体的蓄水池,将甲池中的水以每小时6立方米的速度注入乙池,甲、乙两个蓄水池中水的深度y(米) 与注水时间x(时)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别求出甲、乙两个蓄水池中水的深度y 与注水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求注水多长时间甲、乙两个蓄水池水的深度相同;
(3) 求注水多长时间甲、乙两个蓄水池的蓄水量相同.
例29.(2007济南)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 是直角三角形,∠ACB =90 ,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A (-3,0) ,C (1,0) ,tan ∠B A C =(1)求过点A ,B 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在x 轴上找一点D ,连接D B ,使得△A D B 与
△A B C
34
.
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D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如P ,Q 分别是A B 和A D 上的动点,连接PQ ,设AP =DQ =m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m 使得△APQ 与△AD B 相似,如存在,请求出m 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0.(2007海淀一模)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
33
x +2分别交
x
x 轴、y 轴于C 、A 两点. 将射线AM 绕着点A
顺
时针旋转45°得到射线AN. 点D 为AM 上的动点,点B 为AN 上的动点,点C 在∠MAN 的内部. (1) 求线段AC 的长;
(2) 当AM ∥x 轴,且四边形ABCD 为梯形时,求△BCD 的面积; (3) 求△BCD 周长的最小值;
(4) 当△BCD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且
BD=
3
时, △BCD 的面积为 .
(第(4)问只需填写结论,不要求书写过程)
五.二次函数 (一) 考试说明
1.基本要求:能结合实际问题情景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2.略高要求:能通过对实际问题情景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3.较高要求:能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二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结合的有关问题. (二) 考点分析:
1.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对称轴、顶点、与轴交点坐标等;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字母系数的关系; 3.二次函数的最值、增减性;
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5.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三) 例题分析 较易试题:
例31.(《学》45页4题) 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ax +bc 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A .无交点 C .有两个
C .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 B .有一个交点 D .有无数个交点
例32.(《学》45页5题) 一次函数y =5x +4与二次函数y =x 2+3x +5的图象( )
例33.(《学》46页8题) 把抛物线y =3x 2+1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例34.(2007宁夏) 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a ,b ,c 是常数) 中,自变量
x 与函数y 的对应值如下表:
(2)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a ,b ,c 是常数) 的两个根x 1,x 2的取值范围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①-③-
112
3
52
1
52
2
213
④-1
22
例35.(《学》49页1题) 已知点(2,5),(4,5)是抛物线y =ax 2+bx +c 上的两点,那么这个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为( ) A .x =
b a
B .x =1 C .x =0 D .x =
3
例36.(《学》50页7题) 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的两个交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顶点在第三象限,则a 、b 、c 的符号是____________. 例37.(《学》51页12题) 求抛物线E :y =x 2+4x +3关于y 轴对称的抛物线F 的解析式.
中等试题:
例38.(《学》46页9题) 已知:抛物线y =x 2-bx +8-b ,若顶点在x 轴上,b 值为____________;若顶点在y 轴上,b 值为___________;若抛物线经过原点,b 值为_________.
例39.(《学》46页10题) 如图是二次函数
y 1=ax
2
+bx +c
和一次函数y 2=mx +n 的图象,观察图象
写出y 2≥y 1时,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
例40.已知二次函数y =2(x -1) 2+k 的图象上有A(2, y 1) ,B(2, y 2) ,C(-5, y 3) 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例41.(《学》49页3题) 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 =x 2-2x +1,则b 与c 分别等于( ) A .6,4
y 2=cx
2
B .-8,14 的图象大致为( )
C .-6,6 D .-8,-14
例42.(《学》49页6题)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二次函数y 1=ax 2+bx +c ,
+bx +a
A B C
例43.(2007浙江宁波) 用长为l2 m的篱笆,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围出一块苗圃.如图,围出的苗圃是五边形ABCDE ,AE ⊥AB ,BC ⊥AB ,∠C=∠D=∠E .设CD=DE=xm,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S m2.问当x 取什么值时,S 最大? 并求出S 的最大值.
D
例44.抛掷红、蓝两枚六面编号分别为1~6(整数) 的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将红色和蓝色骰子正面朝上的编号分别作为二次函数y =x 2+mx +n 的一次项系数m 和常数项n 的值.
(1) 问这样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
(2) 请求出抛掷红、蓝骰子各一次,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顶点恰好在x 轴上的
概率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较难试题:
例45. (2007天津) 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
① abc >0;② b 0;④ 2c m (am +b ) ,(m ≠1的实数)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1
例46. (《学》48页14题) 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原点,且在x 轴的正半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对称轴为直线x =m ,过点A 的直线绕点A(m,0)旋转,交抛物线于点B(x,y),交y 轴负半轴于点C ,过点C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直线x =m 交于点D ,设△AOB 的面积为S 1,△ABD 的面积为S 2.判断S 1与S 2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47. (《学》50页11题)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边AD 在x 轴上,点A 在原点,AB=3,AD=5.若矩形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x 轴正方向作匀速运动.同时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A -B -C -D 的
路线作匀速运动.当P 点运动到D 点时停止运动,矩形ABCD 也随之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5时,求出点P 的坐标;(2)若△OAP 的面积为s ,试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
例48.(2007四川乐山) 如图,抛物线
y =x +bx +c (b ≤0)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2
两点,
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点A 的坐标为(-2,0) ;直线
x =1与抛物线交于点E
,与x 轴交于点F ,且
45≤∠FAE ≤60
.
(1)用b 表示点E 的坐标; (2)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3)请问△B C E 的面积是否有最大值? 若有,求出这个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函数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不易过快,复习可以分成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利用《总》和《学》的相关例题、习题,完成对数学思想的理解,知识的梳理,解题技巧的巩固;二是在一模后的专项复习阶段,提高解综合题的能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