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积木电子教案

第 周第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累计教案 1 个 课题(内容): 介绍乐高积木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乐高积木,培养兴趣。

2、介绍乐高积木的有关历史。

教学重难点:

学生初步了解乐高积木,培养兴趣。

板书设计:

初识乐高积木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一张白纸可以绘出美丽的世界,那一块白布可以做些什么呢?在大家看看桌上的材料后,应该可以猜出个大概了吧。请大家先来看看老师的几幅作品。展示乐高积木图片(小组传阅,部分贴在黑板上) ,现在大家知道我们今天所要实践的到底是什么呢?(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是乐高积木,它是积木的一种。同学们知道乐高积木的起源吗?

2、介绍乐高积木的历史来源:

乐高公司创办于丹麦,至今已有85年的发展历史,追本溯源,还得从它的金字招牌LEGO 说起。商标“LEGO ”的使用是从1932年开始,其语来自丹麦语“LEg GOdt ”,意为“play well”(玩得快乐),并且该名字首先迅速成为乐高公司在Billund 地区玩具工厂生产的优质玩具的代名词。

多年来,“LEGO ”图标也变化了多种形式,最新的图标是1998年制作,它是在1973年的版本基础上稍作调整而成,使之更便于在媒体上传播和识别。第一个生产地在丹麦的一所红房子中,那里就是乐高开始的地方。近日,乐高乐高官方推出的一座大型主题空间,坐落在乐高的总部所在地丹麦比隆(Billund ),占地 12000 平米,离公司总部也不远,LEGO Experience Center 将于今年正式开放,目前计划中的具体时间是在九月份。(图片展示)

3、介绍乐高积木的价值:

孩子们在接受乐高积木教育课程的时候,不仅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对理科知识产生了初步的认知,增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思考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用课件引导学生学习,随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平面静止的图片不够生动形象,对学习的指导作用稍逊于动态影像。

第 周第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累计教案 2 个 课题(内容): 乐高积木的认识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介绍乐高积木的制作材料。

2、激发学生乐高积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乐高积木的热情。

教学过程:

1、展示乐高积木作品。

看了这么多如此美丽的乐高积木,许多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乐高积木是如此美丽,如此有诱惑力,到底难不难搭呢?答案是:不难。如果你会缝纽扣的话,那你就会搭制乐高积木了,你只需花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的耐心,再加上一点点用心,就能完成一幅令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与惊奇的乐高积木的作品了。

(放大乐高积木。让学生了解乐高积木。)

2、了解乐高积木需要的工具。

乐高有专门的城市系列,每个套装(set )就是一个场景,大场景基本上是一栋楼及附属设施和人仔,小场景也许就是几个人仔和交通工具。

3、学习乐高积木的基本技法:

乐高教育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上有着天然的兴趣和本能,而发挥其本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充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学生积级地在“做”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在他们大脑中建构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的新知识使他们有能力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新的方法又会促进新的技能和知识的增长,从而形成一个学习知识和积累知识的螺旋式的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教授提出:“学生积极主动地使用和研究有形的器材,并不断对他们迫切想得到答案的事物提出问题时,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记忆最深刻。反之,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快就会忘记。

西摩•佩珀特(Seymour Papert),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合

作创立者,多媒体实验室的创立者,LOGO 编程语言的发明者,曾师从皮亚杰,长期从事利用计算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Learning by making”的建构论(Constructionist )学习观。他说“建构主义意味着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乐高,编写程序,绘画等都是做中学的例子。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的印象更深,与任何人教的东西相比,它的根更深地扎在大脑里。”

教学反思 :

用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学习,随时调整学生学习情况,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并能用这一目标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但要注意的是,对于需要课下完成的高级目标,教师应继续保持对学生持续性的关注。

课题(内容): 精彩的车轮世界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螺丝刀来装配东西理解车轮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乐高积木的技法与窍门

教学过程:

问孩子们:有谁开过汽车?汽车有几个轮子?为什么我们需要汽车?有谁骑过自行车?自行车有几个轮子?为什么我们要骑自行车?有谁骑过三轮车?三轮车上有几个轮子?为什么我们需要三轮车?这里有谁见过单轮脚踏车?大卡车上有几个轮子?推土机呢?卡车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讨论一下:许多交通工具都是有车轮的,这些轮子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都

是圆的。

从工程套装中找出所有的轮子(拿一个给大家看)和轮胎(拿一个给大家看)。让孩子们把轮子嵌到轮胎里面去。解释一下交通工具的底盘是它的彩色身体。让孩子们试着用套装中的螺丝刀把轮子装到底盘上去。

让孩子们搭建一辆有两个或四个轮子的交通工具,至少可以乘坐一个乐高娃娃。

教学反思:

在孩子们搭建的时候,让他们测试一下他们的交通工具,确保轮子已经嵌入到底盘上去了,轮子是可以转动的。

课题(内容): 吊钩和横梁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推和举用力的不同方向

2. 研究吊钩与横梁的机械装置

教学重难点:

学生掌握“乐高积木”的技法。

教学过程:

在孩子们面前放一把椅子, 让他们推动椅子。问孩子们:当我们推椅子的时候,椅子是离我们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

现在让孩子们去拉椅子。问他们:椅子是在朝我们靠近,还是在远离我们?

问:你们每个人能够用两手举起你们的椅子吗?椅子运动的方向是什么,向上还是向下?你们可以把椅子放低一点吗?这时椅子运动的方向是什么:向上还是向下?

讨论机器是如何来完成推, 拉以及举起和下降的工作的?

问题列举: 什么机器可以做推的工作?那么拉,举,下降,又是由哪些机器完成的呢?有谁在建筑工地上看见过起重机?它在做什么工作呢?有谁看到过小汽车被拖走呢?牵引机器的工作是什么呢?它是在推还是拖呢 ?

帮助孩子们搭建一个建筑工地上用的可以推、拖、举东西的机器。让他们使用吊钩和横梁。

教学反思

在孩子们搭的时候问他们, 吊钩有什么用?

课题(内容): 空中表演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以小组形式制定计划

2. 理解螺旋桨, 机翼在飞机飞行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乐高积木的技法与窍门。

教学过程:

讲解搭小熊的方法

这个活动最好安排在孩子们已经进行过飞行机器活动之后。

问孩子们是否记得我们第一次学习飞机并在教室里面到处飞行?有时,飞行员会在一起飞行, 上演一场空中表演。让我们看看,我们一个班级的飞行员是否也能一起飞。让孩子们都站起来,从左飞到右。让一个学生带头绕着教室飞,其他人跟在后面。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问孩子们:有没有看见过空中表演?它是怎么样的?那里的飞机是哪种飞机?飞机在做什么?什么是绝技?在空中表演的时候,还有些什么东西在飞机旁边?如果没有一个孩子看过空中表演, 可以用照片或录像来介绍整个过程。

讨论空中表演的安全性。讨论中应包括噪音, 安全警戒线,第一救助站和安全防护装置。

让孩子们想想看在空中表演的现场,我们可以搭些什么有趣的东西(甜点站,婴儿推车,纪念品商店等)。

让孩子们合作一起搭一个巨大的空中表演场景,要有许多安全的装置,现场还要有好玩的事情可以做。

课题(内容): 疯狂的飞行员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运用飞行部件和机器

2、锻炼口头表述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乐高积木搭法——全搭、半搭。

板书设计:

全搭、半搭

教学过程:

问孩子们:鸟是如何飞的?小鸟用什么东西才使得它能在空中飞翔?

和孩子们讨论:是什么让一架飞机飞起来的。提问:飞机上的什么零件可以帮助飞机飞起来?如果一架飞机的翅膀很小,它能飞吗?如果飞机没有发动机,它能飞吗?如果能飞的话,飞机是如何飞到空中去的呢?如果飞机像一幢摩天大厦一样大的话, 它还能飞吗?

问孩子们:如果搭了一架飞行器,但是永远也不能飞起来。那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如果它使劲想飞起来,会发生什么问题呢?

让孩子们搭建一架疯狂(不安全)的飞行器, 它不需要飞起来。让孩子们试着用乐高零件来搭。

课题(内容): 农作物喷药机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空气撒播系统

2、学习螺旋桨是如何工作的

教学重难点:

学习乐高积木搭法——1/4搭搭、3/4搭搭、勾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孩子们的面前放置一些空的杯子,在杯子里面放一些干豆子,再把这些豆子倒到工程套装的深铲子里。解释现在这个铲子里都装满了豆子。再让孩子们把铲子倾斜,把豆子都倒到杯子里去。

讨论:人们设计的特殊飞行器,是如何让它们装满水给森林灭火的?问孩子们人们为什么要用这种飞行器来装水,给森林灭火呢?

问孩子们有没有看见过农作物喷粉机。农作物喷粉机有什么用呢?粉末是由什么组成的?喷粉机是如何帮助农民的?有了喷粉机为庄稼撒农药,农民花的时间是多了还是少了?

让孩子们搭建一架飞机, 可以装满一飞机的东西,还可以倒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学生人人都投入“乐高积木”工作,而且人人参与实践制作,至于评价工作在这节课中得到重视,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能力及成功的喜悦。在课程结尾,我利用课件将收集到“乐高积木”信息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其拓宽眼界,同时学生对乐高积木的兴趣得到提高。

课题(内容): 客机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比例

2、练习估算技巧

教学重难点:

学习乐高积木搭法——连续乐高积木搭、法兰西结、平式花瓣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拿一根工程套装中的长梁出来,给孩子们看。问孩子们:猜测一下多少块 DUPLO 积木才能搭成这个长梁。让他们猜,不要让他们试。

解释一下估计是一种很好的猜测的方法。拿三幅没有翅膀的飞机的图片,让他们估计一下每架飞机可以乘多少乘客?

让孩子们给一架小的飞机加上翅膀,并且使翅膀和机身成比例。如果机身比较小,那么翅膀也应该比较小;如果机身比较大,那么翅膀也应该比较大。让孩子们给另外两幅图片上的飞机加上翅膀。

解释一下:从飞机的一个翅膀的顶端到另一个翅膀的顶端就是翼展。让孩子们伸出手臂来,扮演一架飞机。看看谁的翼展最大?先估计,然后再测量比较翼展大小。

课题(内容): 救护直升机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机器工作的原理,并在搭建中灵活运用

2、学习螺旋桨与机翼相抗衡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给孩子们讲个故事,然后告诉孩子们当故事结束后,他们需要马上搭建一样东西去解决问题。

有一天,Sam 和 Sue 决定带着他们的马 Liberty 去远足。他们在一个晴朗早上出发了。他们带上了野餐的食物,也给 Liberty 带了一瓶水。他们穿过一个丛林,来到一条小溪旁。他们径直爬到了山上,坐在山顶上,美美的吃了一顿。当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Sue 发现 Liberty 不见了。他们四处找他,叫它名字。Sam 还吹起了他那特别的口哨。那时,他们听到了 Liberty 在后面叫。啊呀!Liberty 被卡在悬崖里了,孩子们也够不到它。Sue 让 Sam 陪着 Liberty,然后自己跑回去,叫了一架救护直升飞机,从山中把 Liberty 救了出来。

讨论一下,直升飞机是如何升降盘旋的。相对于一般的飞机来说,这使得它能更好的进行营救工作,因为一般的飞机需要很大的地方来起降。

让每一个孩子都搭建一架直升飞机来救 Liberty。他们是否需要吊钩和起重机把它拉上来呢?他们是否需要一个吊桶把它装进去?他们甚至可能需要慢慢的把马送到山下去。告诉孩子们,这些完全都由他们来决定。

课题(内容): 建筑工地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机器、车轮和运动零件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使用问题解决的技能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问孩子们:有没有去过建筑工地?在工地上会发生一些什么?有没有在工地上看见过不止一辆的推土机?还有没有看见过其他的机器?谁在那里工作呢?工地上的负责人叫什么?

通过描述一个建筑工地来设置一个场景,在那里需要一些帮助。工地上有一块非常大的石头需要搬走,同时工地的树上有一只小猫,下不来了。我们需要搭建许多特殊的机器完成这些任务。

让每一个孩子搭建一辆装有大轮子的汽车,车上配备了一些特殊的装置能够解决建筑工地上的一个问题。

教学反思 :

在孩子们搭建的时候,问孩子们他们的机器可以在工地上完成哪些任务?

课题(内容): 倒垃圾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可以用来铲和倾倒的机器

2、练习分类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乐高积木的清洁和保护。

教学过程:

问孩子们:苹果吃完以后,你会把苹果核丢到哪里去呢?爸爸妈妈看完报纸后,他们会把报纸放到哪里去呢?你把垃圾丢到垃圾桶以后,那些垃圾会到哪里去呢?

问孩子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可再生的东西。解释:某些材料例如:瓶子,报纸,汽车轮胎等都可以进行再次加工和重复使用。不要把这些东西丢掉,这样你还可以节省垃圾站的空间。问孩子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垃圾站。

让孩子们把乐高零件分为两堆:“可再生”和“垃圾”。用两张标签做记号,帮助孩子进行分类。

让每个孩子找 5 个轮胎放到“可再生”的一堆里。告诉孩子们轮胎可以再生产为其它新的东西——例如新的轮胎。

让孩子们找 5 块积木作为食物,假装吃完后,把它们放到垃圾堆里面去。告诉孩子们吃过的食物是垃圾,应该把它们扔掉,这样也不会有人吃了会生病了,但是它们在垃圾站里最终仍会回到地里去。

让孩子们搭建一辆倒垃圾的车,它有用来铲垃圾的铲子,有一个可以堆放垃圾的车厢或垃圾箱。

教学反思:

在孩子们搭建的时候,问孩子们家里可以重复利用的有哪些东西?

课题(内容): 钻孔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钻孔机是如何工作的

2、研究钻孔可以做的工作

教学重难点:

在操作中掌握乐高积木的搭法。

教学过程:

给孩子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把钻子和钻头(或图片)藏在毯子的下面,然后给他们一些线索,让他们猜是什么东西。例如,可以告诉他们:我是一种可以帮助打洞的工具。我有一个很尖的头,能够不停的转动。我可以在地上打很深的洞,即使碰到坚硬的石头,我也不怕。当你的牙齿上需要打洞的时候,牙医会用一个小的我来帮忙。当孩子们猜到是钻孔机时,把毯子掀起来,揭晓答案。

问孩子们:钻孔机头上的部分叫什么?(钻头)钻子是怎么动的?当钻头旋转得非常快时会发生什么事?当钻头转得特别慢时又会发生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在地上打洞呢?

让每一个孩子在乐高套装里找一个很长的梁,然后使它站到肥皂上去。

让孩子们搭建一辆带钻机的配有轮子的车子。然后帮助他们在肥皂上打洞,再把梁插到洞里去。

课题(内容): 推、推、推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推的原理

2、理解大型推土机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乐高积木完成的后期工作。

教学过程:

先来玩一个儿歌的游戏。给孩子们念儿歌,如果有谁知道了儿歌中的大机器是什么,就可以举手。

“我有两个大轮子,可以压出深印子。

我有两个大轮子,向前向后多灵活。

我有一把大铲子,推走垃圾不费力。

我有一把大铲子,整天挖土大力士。”

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个机器可能是推土机,挖掘机,或是倒铲机。告诉孩子们这些大的建筑用的机器都称为重型推土机,它们可以清理泥土,这样人们就可以建路或者建造不同的建筑。

让孩子们每个人搭建一辆重型推土机,可以用工程套装里的铲子,轮子和底盘。也可以用其它套装中的零件,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底盘。他们是否能装一个铲子,可以让它向前后推东西?

第 周第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累计教案 1 个 课题(内容): 介绍乐高积木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乐高积木,培养兴趣。

2、介绍乐高积木的有关历史。

教学重难点:

学生初步了解乐高积木,培养兴趣。

板书设计:

初识乐高积木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一张白纸可以绘出美丽的世界,那一块白布可以做些什么呢?在大家看看桌上的材料后,应该可以猜出个大概了吧。请大家先来看看老师的几幅作品。展示乐高积木图片(小组传阅,部分贴在黑板上) ,现在大家知道我们今天所要实践的到底是什么呢?(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是乐高积木,它是积木的一种。同学们知道乐高积木的起源吗?

2、介绍乐高积木的历史来源:

乐高公司创办于丹麦,至今已有85年的发展历史,追本溯源,还得从它的金字招牌LEGO 说起。商标“LEGO ”的使用是从1932年开始,其语来自丹麦语“LEg GOdt ”,意为“play well”(玩得快乐),并且该名字首先迅速成为乐高公司在Billund 地区玩具工厂生产的优质玩具的代名词。

多年来,“LEGO ”图标也变化了多种形式,最新的图标是1998年制作,它是在1973年的版本基础上稍作调整而成,使之更便于在媒体上传播和识别。第一个生产地在丹麦的一所红房子中,那里就是乐高开始的地方。近日,乐高乐高官方推出的一座大型主题空间,坐落在乐高的总部所在地丹麦比隆(Billund ),占地 12000 平米,离公司总部也不远,LEGO Experience Center 将于今年正式开放,目前计划中的具体时间是在九月份。(图片展示)

3、介绍乐高积木的价值:

孩子们在接受乐高积木教育课程的时候,不仅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对理科知识产生了初步的认知,增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思考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用课件引导学生学习,随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平面静止的图片不够生动形象,对学习的指导作用稍逊于动态影像。

第 周第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累计教案 2 个 课题(内容): 乐高积木的认识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介绍乐高积木的制作材料。

2、激发学生乐高积木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乐高积木的热情。

教学过程:

1、展示乐高积木作品。

看了这么多如此美丽的乐高积木,许多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乐高积木是如此美丽,如此有诱惑力,到底难不难搭呢?答案是:不难。如果你会缝纽扣的话,那你就会搭制乐高积木了,你只需花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的耐心,再加上一点点用心,就能完成一幅令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与惊奇的乐高积木的作品了。

(放大乐高积木。让学生了解乐高积木。)

2、了解乐高积木需要的工具。

乐高有专门的城市系列,每个套装(set )就是一个场景,大场景基本上是一栋楼及附属设施和人仔,小场景也许就是几个人仔和交通工具。

3、学习乐高积木的基本技法:

乐高教育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上有着天然的兴趣和本能,而发挥其本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充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学生积级地在“做”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在他们大脑中建构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的新知识使他们有能力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新的方法又会促进新的技能和知识的增长,从而形成一个学习知识和积累知识的螺旋式的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教授提出:“学生积极主动地使用和研究有形的器材,并不断对他们迫切想得到答案的事物提出问题时,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记忆最深刻。反之,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快就会忘记。

西摩•佩珀特(Seymour Papert),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合

作创立者,多媒体实验室的创立者,LOGO 编程语言的发明者,曾师从皮亚杰,长期从事利用计算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Learning by making”的建构论(Constructionist )学习观。他说“建构主义意味着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乐高,编写程序,绘画等都是做中学的例子。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的印象更深,与任何人教的东西相比,它的根更深地扎在大脑里。”

教学反思 :

用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学习,随时调整学生学习情况,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并能用这一目标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但要注意的是,对于需要课下完成的高级目标,教师应继续保持对学生持续性的关注。

课题(内容): 精彩的车轮世界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螺丝刀来装配东西理解车轮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乐高积木的技法与窍门

教学过程:

问孩子们:有谁开过汽车?汽车有几个轮子?为什么我们需要汽车?有谁骑过自行车?自行车有几个轮子?为什么我们要骑自行车?有谁骑过三轮车?三轮车上有几个轮子?为什么我们需要三轮车?这里有谁见过单轮脚踏车?大卡车上有几个轮子?推土机呢?卡车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讨论一下:许多交通工具都是有车轮的,这些轮子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都

是圆的。

从工程套装中找出所有的轮子(拿一个给大家看)和轮胎(拿一个给大家看)。让孩子们把轮子嵌到轮胎里面去。解释一下交通工具的底盘是它的彩色身体。让孩子们试着用套装中的螺丝刀把轮子装到底盘上去。

让孩子们搭建一辆有两个或四个轮子的交通工具,至少可以乘坐一个乐高娃娃。

教学反思:

在孩子们搭建的时候,让他们测试一下他们的交通工具,确保轮子已经嵌入到底盘上去了,轮子是可以转动的。

课题(内容): 吊钩和横梁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推和举用力的不同方向

2. 研究吊钩与横梁的机械装置

教学重难点:

学生掌握“乐高积木”的技法。

教学过程:

在孩子们面前放一把椅子, 让他们推动椅子。问孩子们:当我们推椅子的时候,椅子是离我们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

现在让孩子们去拉椅子。问他们:椅子是在朝我们靠近,还是在远离我们?

问:你们每个人能够用两手举起你们的椅子吗?椅子运动的方向是什么,向上还是向下?你们可以把椅子放低一点吗?这时椅子运动的方向是什么:向上还是向下?

讨论机器是如何来完成推, 拉以及举起和下降的工作的?

问题列举: 什么机器可以做推的工作?那么拉,举,下降,又是由哪些机器完成的呢?有谁在建筑工地上看见过起重机?它在做什么工作呢?有谁看到过小汽车被拖走呢?牵引机器的工作是什么呢?它是在推还是拖呢 ?

帮助孩子们搭建一个建筑工地上用的可以推、拖、举东西的机器。让他们使用吊钩和横梁。

教学反思

在孩子们搭的时候问他们, 吊钩有什么用?

课题(内容): 空中表演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以小组形式制定计划

2. 理解螺旋桨, 机翼在飞机飞行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乐高积木的技法与窍门。

教学过程:

讲解搭小熊的方法

这个活动最好安排在孩子们已经进行过飞行机器活动之后。

问孩子们是否记得我们第一次学习飞机并在教室里面到处飞行?有时,飞行员会在一起飞行, 上演一场空中表演。让我们看看,我们一个班级的飞行员是否也能一起飞。让孩子们都站起来,从左飞到右。让一个学生带头绕着教室飞,其他人跟在后面。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问孩子们:有没有看见过空中表演?它是怎么样的?那里的飞机是哪种飞机?飞机在做什么?什么是绝技?在空中表演的时候,还有些什么东西在飞机旁边?如果没有一个孩子看过空中表演, 可以用照片或录像来介绍整个过程。

讨论空中表演的安全性。讨论中应包括噪音, 安全警戒线,第一救助站和安全防护装置。

让孩子们想想看在空中表演的现场,我们可以搭些什么有趣的东西(甜点站,婴儿推车,纪念品商店等)。

让孩子们合作一起搭一个巨大的空中表演场景,要有许多安全的装置,现场还要有好玩的事情可以做。

课题(内容): 疯狂的飞行员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运用飞行部件和机器

2、锻炼口头表述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乐高积木搭法——全搭、半搭。

板书设计:

全搭、半搭

教学过程:

问孩子们:鸟是如何飞的?小鸟用什么东西才使得它能在空中飞翔?

和孩子们讨论:是什么让一架飞机飞起来的。提问:飞机上的什么零件可以帮助飞机飞起来?如果一架飞机的翅膀很小,它能飞吗?如果飞机没有发动机,它能飞吗?如果能飞的话,飞机是如何飞到空中去的呢?如果飞机像一幢摩天大厦一样大的话, 它还能飞吗?

问孩子们:如果搭了一架飞行器,但是永远也不能飞起来。那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如果它使劲想飞起来,会发生什么问题呢?

让孩子们搭建一架疯狂(不安全)的飞行器, 它不需要飞起来。让孩子们试着用乐高零件来搭。

课题(内容): 农作物喷药机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空气撒播系统

2、学习螺旋桨是如何工作的

教学重难点:

学习乐高积木搭法——1/4搭搭、3/4搭搭、勾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孩子们的面前放置一些空的杯子,在杯子里面放一些干豆子,再把这些豆子倒到工程套装的深铲子里。解释现在这个铲子里都装满了豆子。再让孩子们把铲子倾斜,把豆子都倒到杯子里去。

讨论:人们设计的特殊飞行器,是如何让它们装满水给森林灭火的?问孩子们人们为什么要用这种飞行器来装水,给森林灭火呢?

问孩子们有没有看见过农作物喷粉机。农作物喷粉机有什么用呢?粉末是由什么组成的?喷粉机是如何帮助农民的?有了喷粉机为庄稼撒农药,农民花的时间是多了还是少了?

让孩子们搭建一架飞机, 可以装满一飞机的东西,还可以倒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学生人人都投入“乐高积木”工作,而且人人参与实践制作,至于评价工作在这节课中得到重视,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能力及成功的喜悦。在课程结尾,我利用课件将收集到“乐高积木”信息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其拓宽眼界,同时学生对乐高积木的兴趣得到提高。

课题(内容): 客机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比例

2、练习估算技巧

教学重难点:

学习乐高积木搭法——连续乐高积木搭、法兰西结、平式花瓣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拿一根工程套装中的长梁出来,给孩子们看。问孩子们:猜测一下多少块 DUPLO 积木才能搭成这个长梁。让他们猜,不要让他们试。

解释一下估计是一种很好的猜测的方法。拿三幅没有翅膀的飞机的图片,让他们估计一下每架飞机可以乘多少乘客?

让孩子们给一架小的飞机加上翅膀,并且使翅膀和机身成比例。如果机身比较小,那么翅膀也应该比较小;如果机身比较大,那么翅膀也应该比较大。让孩子们给另外两幅图片上的飞机加上翅膀。

解释一下:从飞机的一个翅膀的顶端到另一个翅膀的顶端就是翼展。让孩子们伸出手臂来,扮演一架飞机。看看谁的翼展最大?先估计,然后再测量比较翼展大小。

课题(内容): 救护直升机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机器工作的原理,并在搭建中灵活运用

2、学习螺旋桨与机翼相抗衡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给孩子们讲个故事,然后告诉孩子们当故事结束后,他们需要马上搭建一样东西去解决问题。

有一天,Sam 和 Sue 决定带着他们的马 Liberty 去远足。他们在一个晴朗早上出发了。他们带上了野餐的食物,也给 Liberty 带了一瓶水。他们穿过一个丛林,来到一条小溪旁。他们径直爬到了山上,坐在山顶上,美美的吃了一顿。当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Sue 发现 Liberty 不见了。他们四处找他,叫它名字。Sam 还吹起了他那特别的口哨。那时,他们听到了 Liberty 在后面叫。啊呀!Liberty 被卡在悬崖里了,孩子们也够不到它。Sue 让 Sam 陪着 Liberty,然后自己跑回去,叫了一架救护直升飞机,从山中把 Liberty 救了出来。

讨论一下,直升飞机是如何升降盘旋的。相对于一般的飞机来说,这使得它能更好的进行营救工作,因为一般的飞机需要很大的地方来起降。

让每一个孩子都搭建一架直升飞机来救 Liberty。他们是否需要吊钩和起重机把它拉上来呢?他们是否需要一个吊桶把它装进去?他们甚至可能需要慢慢的把马送到山下去。告诉孩子们,这些完全都由他们来决定。

课题(内容): 建筑工地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机器、车轮和运动零件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使用问题解决的技能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问孩子们:有没有去过建筑工地?在工地上会发生一些什么?有没有在工地上看见过不止一辆的推土机?还有没有看见过其他的机器?谁在那里工作呢?工地上的负责人叫什么?

通过描述一个建筑工地来设置一个场景,在那里需要一些帮助。工地上有一块非常大的石头需要搬走,同时工地的树上有一只小猫,下不来了。我们需要搭建许多特殊的机器完成这些任务。

让每一个孩子搭建一辆装有大轮子的汽车,车上配备了一些特殊的装置能够解决建筑工地上的一个问题。

教学反思 :

在孩子们搭建的时候,问孩子们他们的机器可以在工地上完成哪些任务?

课题(内容): 倒垃圾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可以用来铲和倾倒的机器

2、练习分类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乐高积木的清洁和保护。

教学过程:

问孩子们:苹果吃完以后,你会把苹果核丢到哪里去呢?爸爸妈妈看完报纸后,他们会把报纸放到哪里去呢?你把垃圾丢到垃圾桶以后,那些垃圾会到哪里去呢?

问孩子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可再生的东西。解释:某些材料例如:瓶子,报纸,汽车轮胎等都可以进行再次加工和重复使用。不要把这些东西丢掉,这样你还可以节省垃圾站的空间。问孩子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垃圾站。

让孩子们把乐高零件分为两堆:“可再生”和“垃圾”。用两张标签做记号,帮助孩子进行分类。

让每个孩子找 5 个轮胎放到“可再生”的一堆里。告诉孩子们轮胎可以再生产为其它新的东西——例如新的轮胎。

让孩子们找 5 块积木作为食物,假装吃完后,把它们放到垃圾堆里面去。告诉孩子们吃过的食物是垃圾,应该把它们扔掉,这样也不会有人吃了会生病了,但是它们在垃圾站里最终仍会回到地里去。

让孩子们搭建一辆倒垃圾的车,它有用来铲垃圾的铲子,有一个可以堆放垃圾的车厢或垃圾箱。

教学反思:

在孩子们搭建的时候,问孩子们家里可以重复利用的有哪些东西?

课题(内容): 钻孔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钻孔机是如何工作的

2、研究钻孔可以做的工作

教学重难点:

在操作中掌握乐高积木的搭法。

教学过程:

给孩子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把钻子和钻头(或图片)藏在毯子的下面,然后给他们一些线索,让他们猜是什么东西。例如,可以告诉他们:我是一种可以帮助打洞的工具。我有一个很尖的头,能够不停的转动。我可以在地上打很深的洞,即使碰到坚硬的石头,我也不怕。当你的牙齿上需要打洞的时候,牙医会用一个小的我来帮忙。当孩子们猜到是钻孔机时,把毯子掀起来,揭晓答案。

问孩子们:钻孔机头上的部分叫什么?(钻头)钻子是怎么动的?当钻头旋转得非常快时会发生什么事?当钻头转得特别慢时又会发生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在地上打洞呢?

让每一个孩子在乐高套装里找一个很长的梁,然后使它站到肥皂上去。

让孩子们搭建一辆带钻机的配有轮子的车子。然后帮助他们在肥皂上打洞,再把梁插到洞里去。

课题(内容): 推、推、推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推的原理

2、理解大型推土机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乐高积木完成的后期工作。

教学过程:

先来玩一个儿歌的游戏。给孩子们念儿歌,如果有谁知道了儿歌中的大机器是什么,就可以举手。

“我有两个大轮子,可以压出深印子。

我有两个大轮子,向前向后多灵活。

我有一把大铲子,推走垃圾不费力。

我有一把大铲子,整天挖土大力士。”

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个机器可能是推土机,挖掘机,或是倒铲机。告诉孩子们这些大的建筑用的机器都称为重型推土机,它们可以清理泥土,这样人们就可以建路或者建造不同的建筑。

让孩子们每个人搭建一辆重型推土机,可以用工程套装里的铲子,轮子和底盘。也可以用其它套装中的零件,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底盘。他们是否能装一个铲子,可以让它向前后推东西?


相关内容

  • 师讯网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搭积木
  • 师讯网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搭积木 [活动名称]:积木基础造型拼搭 [活动目标]:通过让幼儿有目的地拼搭动物.房子.交通工具等,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营造幼儿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氛围: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力. [活动模式]:室内活动. [活动教具]:四套"巧虎奇趣积木组& ...

  • 逻辑狗教案积木有多少教案
  • 教育活动计划表 Educational activities schedule 执教teacher : 周次week :第3周 日期date :2017-2-29 活动名称 title <积木有多少> 领域 组织形式 逻辑狗 分组 活动目标 Activities target 活动准备 ...

  • 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教案八则
  • 幼儿园教案大全 蹦蹦兔班 (1) 一.走线 活动目的: 1.增强身体的平衡力,控制力. 2.培养幼儿能随音乐节奏,安静地进入课堂. 活动准备:1.几圆形的蒙式线,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脚丫.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分别站于线圈上,听令做相应的动作.如:手搭肩.叉腰.抱头.手打平等. 2.听音乐,脚跟对脚 ...

  • 平平搭积木教案设计
  • 教材分析: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讲述平平用积木搭李四间房子,分别想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爱到"心中有他人"这种美好品质的感染.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11个生字, ...

  • 平平搭积木教案PR
  • <平平搭积木> 裴 蓉 教材分析: 课文从儿童生活实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讲述平平用积木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分别想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教师要重视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 ...

  • 6--9个月早教教案第九节
  • 第九节 核心能力 : 语言能力.音乐表现能力.运动能力 教具准备 : 热身操环节 : 仿真娃娃一个 综合认知 : 小发响玩具.软积木 音乐感知 : 每人一个三角小红旗 ; { 举红旗走>音乐光盘 语言韵律 : 玩具小猪 感觉统合 : 四到五个质地轻易搬运和推倒的软积木 课前互动 : 1 .欢迎 ...

  • 认识图形(二)教案
  •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部分教材以此为起点,首先安排学生认一认这些积木,然后通过描一描.印一印.摁一摁等多种方法引出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从物体上"分离"出面以后,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面的形状,感受长方 ...

  • 2-1[能干的豆豆] 教案1
  • 2-1<能干的豆豆> 教案1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宝宝听故事的兴趣. 2.培养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服,自理能力 . 教学过程: 新故事引入:小朋友都看老师这里,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能干的豆豆>. 这个图画上的小朋友就是豆豆,看他高兴的抱住了妈妈给了妈妈 ...

  • 幼儿园教案图形分类
  • 教案 图形分类(数学) 一.活动目标 能把大小(颜色)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并能表达分类标准. 二.重点与难点 能大胆表达分类标准.即分类后能说出是按颜色或大小分类的.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积木.雪花片.木珠,几何图形等. 四.设计思路 分类活动属于数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为幼儿以后理解数概念作心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