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启蒙

基础乐理知识

(一) 音

1. 音的产生: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并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2. 音的主要性质:

音的高低 音的强弱 音的长短 音色

(1)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首歌,不管您人声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唱的声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时用什么调,音的强弱及音色有了变化,但这支歌的旋律依旧。可是,如果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长短有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见,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长短的重要性。

(2)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音 的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强;振幅越小,音越弱。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而音色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决定。

(3)什么是音色? 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 音的分类

乐音 噪音

根据音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在是音乐表现中必不可少。如架子鼓发出的声响就是一种噪音,不过,这种噪音有一定的规律。

(二) 音阶

五声音阶 七声音阶

1. 音阶的定义

音阶(Scale )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音阶,随着音乐水平的进步,音乐非常完整的理论与系统,目前世界上几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平均律来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2. 音阶的分类

根据调式所包含的音的数量可分为:" 五声音阶" 、" 七声音阶" 等。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

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 、re 、mi 、sol 、la 、(do )。

(三) 乐音体系

1. 乐音体系的定义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2. 乐音体系的分类

(1)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2)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 升" 或" "来标明;降低半音用" 降" 或" "来表明;升高全音用" 重升" 或"x" 来标明;降低全音用" 重降" 或" "来标明;还原用" "表示。

3. 音域与音区

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音域中的一部分是音区,音区可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三种。人声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例如男低音的高音区却是女低音的低音区。但各音区具有自己的特性音色,这体现在音乐的表现中,一般来说:高音区清脆、尖锐;而低音区则低沉、浑厚。

(四) 调式

稳定音 不稳定音

在音乐中,要表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仅仅依靠一个孤立的音、和弦或多个彼此毫无关系的音,是难以实现的。

1. 调式的定义

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2. 调式中音的分类

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的音,叫做稳定音。给人以不稳定感的音叫做不稳定音。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 不稳定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这叫做解决。音的稳定与不稳定是相对的。我们常见的某一个音(或和弦)在某一调式体系中是稳定的,但在另一调式体系中可能变得不稳定,即便在同一调式体系中,因为和声处理的不同,某些稳定音也可能暂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

3. 调式的分类

调式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叫大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小调式也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级。这三个稳定音级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 第Ⅰ级最稳定,而第Ⅲ级和第Ⅴ级的稳定性较差。三个稳定音和它们的稳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响时才能表现出来,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时,则不具有稳定性。第Ⅱ级、第Ⅳ级、第Ⅵ级、第Ⅶ级是不稳定音级,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显露出二度关系进行稳定音的倾向。

1. 大调

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半音(DO 、#DO 、RE 、#RE 、MI 、FA 、#FA 、SOL 、#SOL 、LA 、#LA 、SI )开始,依照大调的音程排列次序来做出一个全新的大调,以C 大调为

例:

I II III IV V VI VII I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A :主音、导音 :

每个大调都有七个音,您看到的罗马数字就是我们为这七个音排列的级数,第一个音为I 级音做为整个大调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称为" 主音" ,而第七个音为VII 级音作为引导整个音阶再度回到主音的VII 级音常常被称为" 导音" 。

B :大调的组成规则:

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全-全-半-全-全-全-半』,这就是大调的组成规则,我们将整个音阶分成两部分:『DO 、RE 、MI 、FA 』 + 『SOL 、LA 、SI 、DO 』,称之为" 音型" ,每个音型含四个音,其间的音程距离都是『全、全、半』,所以一个大调就是由两个『全、全、半』音型,中间以一个全音连接而成。 整个大调音阶组成的口决是:" 全全半、全、全全半"

C :升级大调

例1:

以C 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 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只剩下后面的SOL 、LA 、SI 、DO 部分,在后面再接一个" 全全半" 的音型,在两个音型之间加上一个全音连接,成为"RE 、MI 、#FA 、SOL" ,其中的FA 需要升半音来做成" 全全半" 音型,因此这个大调就是: 此大调的主音是SOL ,所以调名就是G 大调,调号是#FA

例2:

以C 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 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RE 、MI 、#FA 、SOL ,会再得到一个新的音型LA 、SI 、#DO 、RE :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RE ,所以调名就是D 大调,然后调号是#FA 与#DO

例3:

以C 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 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LA 、SI 、#DO 、RE 得到一个新的音型MI 、#FA 、#SOL 、LA :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LA ,所以调名就是A 大调,调号是#FA 、#DO 与#SOL 由此三例继续做下去,我们会得到7个大调:G 大调、D 大调、A 大调、E 大调、B 大调、#F 大调、#C 大调,而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再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FA 、#DO 、#SOL 、#RE 、#LA 、#MI 与#SI ,列表如下:

C G D A E B #F #C

D 降级大调

例1:

降级大调与升级大调相反,以C 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在一开始去掉C 大调上面的音型留下下面的DO 、RE 、MI 、FA ,然后下面再接一个音型,用一个全音连接起来得到FA 、SOL 、LA 、降SI 的音型: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FA ,所以调名就是F 大调,调号是降SI

例2:

一样的方法,以C 大调为基础,在一开始去掉C 大调上面的音型,保留下面的音型,在向下接一个音型,得到一个新音型:降SI 、DO 、RE 、降MI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降SI ,所以调名就是降B 大调,调号是降SI 、降MI

依此类推,得到7个降级大调:F 大调、降B 大调、降E 大调、降A 大调、降D 大调、降G 大调、降C 大调这7个大调,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降SI 、降MI 、降LA 、降RE 、降SOL 、降DO 、降FA ,列表如下:

C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注意:十二平均律中只有12个音,只能做出12个大调,可是您算一下,C 大调 + 7个升级大调 + 7个降级大调总共有15个,怎么会多3个?原因很简单,其中一定有三个调是重复的,需要扣掉,但怎么有重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 同音异名" 造成的。 现将升级大调与降级大调的调名列出来哪3个调是重复的,一目了然。

1 2 3 4 5 6 7

G D A E B #F #C (升级大调)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降级大调)

其中蓝色的调名表明这6个调互相是同音异名的调:

B 大调(5个升记号) 同 降C 大调(7个降记号)

#F 大调(6个升记号) 同 降G 大调(6个降记号)

#C 大调(7个升记号) 同 降D 大调(5个降记号)

其中(B /降C )、(#F /降G )、(#C /降D )根本就是同一个音,既然主音相同,那音阶自然就完全一样了,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2. 小调

小调与大调相比可就简单多了,每一个大调都有一个附属的小调,而且这个附属小调所用的调号是共用该大调的调号,我们可以将小调看成是" 寄生" 于大调的另一种音阶。将该大调的主音向下移小三度就可以找到小调的主音了,

例1:

以C 大调为例,其附属小调就是a 小调了:

本例中下面那一行就是C 大调的附属小调a 小调,确定了主音是LA 后,向上排7个自然音上去,因为C 大调没有任何的升降记号,所以a 小调也就没有任何的升降记号。

例2:

本例是二个升记号的D 大调,附属小调就是b 小调,其他的音往上推,因为调号都写在前面了,所以不用去想哪个音要升或要降了。这种小调称为自然小音阶,在作曲中并不常用。

小调的分类

小调分" 自然小音阶" 、" 和声小音阶" 、" 旋律小音阶" 、" 现代小音阶" 四种,比较如下:

本图中自上而下分别是" 自然小音阶" 、" 和声小音阶" 、" 旋律小音阶" 、" 现代小音阶" ,其区别是:

a 自然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完全不加任何临时记号。

b 和声小音阶:

因为和声学导音的概念,导音应该和主音相差半音,所以除了调号之外,将自然小音阶的七级音升高半音,就成为和声小音阶。

c. 旋律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由于和声小音阶将七级音升高半音,六级音和七级音就会相差增二度(三个半音)了,为了方便旋律的发挥,所以在音阶上行时将六级音也升半音,却给人以大调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在音阶下行时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成自然小音阶的样子,称为旋律小音阶。

d. 现代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在现代的和声中,技术不断进步,大小调的调性也不再是很重要的事了,作曲家需要新音阶,现代小音阶就出现了,和旋律小音阶不同的是,现代小音阶在下行的时候是不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的。

(五) 音程

1. 音程的定义

(1)音程

所谓的音程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就是指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而言,其单位名称叫做度。度作为音程的单位,是两个音符之间相差几个自然音音名的数量单位,如四度就是指由这个音算起四个自然音音名,如DO 和FA 之间的度数算法是DO 、RE 、MI 、FA 四个自然音音名,因此DO 和FA 之间的度数就是四度。度数并没有办法显示DO 和FA 之间的确实距离,确实距离要用半音来算。因为若只是用度数来计算音程,会出现一个问题:有些度数虽然都叫四度,但之间相隔的半音数目却不一样,如DO 和FA 之间相差5个半音,而FA 和SI 之间相差6个半音。度数是相同的,但实际的距离却不同。因此,确定了这组音的度数后还要在度数的前面再加上大、小、增、减等形容词来进一步确定这组音的正确音程。 例:若以自然音Do 、Re 、Mi 、Fa 、Sol 、La 、Si 来做例子,所可能出现的音程如下:

一度 二度 三度 四度 五度 六度 七度 八度

同音与同音之间为最低度数,称为一度,相隔一个音的称为二度,其他以此类推…….,但是您一定很清楚这样的分法只是最粗略的分法,因为相同的度数之间,还是会因为相隔半音数目不同而有差别,如谱例:

大二/小二 大三/小三 完全/增四 完全/减五 大六/小六 大七/小七

如上例的大二/小二度,DO 和RE 相差二个半音(即一个全音),MI 和FA 相差一个半音,但以度数来说都叫二度,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音程,音程较远的被成为大二度,音程较近的被称为小二度。 因为一、

四、五、八这四种度数在和声学上被认为是最和谐的音程,所以在四度和五度的地方有完全的字样,因此我们称之为完全音程,即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完全八度。 在音程中,最常见的就是大、小和完全这三种。完全音程因为完全,所以不再冠以大、小这样的字眼,在乐理上是没有大四度或小五度这种名词。而在其他同度数的情况下,大音程一定比小音程多一个半音,如大三度就一定比小三度多一个半音,但有时候因为临时记号的关系,出现了比大三度要再多一个半音的情况,这个音程被称为增三度,如FA 和#LA 就是增三度,反之,若出现比小三度要再少一个半音的情况,就称为减三度,如#RE 和FA 。 在完全音程的情况下,像DO 和FA 相差5个半音,称之为完全四度,但FA 和SI 却相差6个半音,比正常的完全四度增加了一个半音,此时我们就以完全四度作为标准状态,称呼FA 和SI 的音程为增四度,完全五度和减五度同上。

(2)常见的音程的名称:

距离0个半音:完全一度

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 / FA)、增一度(DO / #DO )

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 / RE)、减三度(#RE / FA)

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 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 距离5个半音:完全四度 %0

基础乐理知识

(一) 音

1. 音的产生: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并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2. 音的主要性质:

音的高低 音的强弱 音的长短 音色

(1)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首歌,不管您人声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唱的声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时用什么调,音的强弱及音色有了变化,但这支歌的旋律依旧。可是,如果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长短有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见,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长短的重要性。

(2)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音 的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强;振幅越小,音越弱。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而音色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决定。

(3)什么是音色? 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 音的分类

乐音 噪音

根据音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在是音乐表现中必不可少。如架子鼓发出的声响就是一种噪音,不过,这种噪音有一定的规律。

(二) 音阶

五声音阶 七声音阶

1. 音阶的定义

音阶(Scale )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音阶,随着音乐水平的进步,音乐非常完整的理论与系统,目前世界上几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平均律来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2. 音阶的分类

根据调式所包含的音的数量可分为:" 五声音阶" 、" 七声音阶" 等。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

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 、re 、mi 、sol 、la 、(do )。

(三) 乐音体系

1. 乐音体系的定义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2. 乐音体系的分类

(1)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2)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 升" 或" "来标明;降低半音用" 降" 或" "来表明;升高全音用" 重升" 或"x" 来标明;降低全音用" 重降" 或" "来标明;还原用" "表示。

3. 音域与音区

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音域中的一部分是音区,音区可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三种。人声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例如男低音的高音区却是女低音的低音区。但各音区具有自己的特性音色,这体现在音乐的表现中,一般来说:高音区清脆、尖锐;而低音区则低沉、浑厚。

(四) 调式

稳定音 不稳定音

在音乐中,要表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仅仅依靠一个孤立的音、和弦或多个彼此毫无关系的音,是难以实现的。

1. 调式的定义

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2. 调式中音的分类

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的音,叫做稳定音。给人以不稳定感的音叫做不稳定音。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 不稳定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这叫做解决。音的稳定与不稳定是相对的。我们常见的某一个音(或和弦)在某一调式体系中是稳定的,但在另一调式体系中可能变得不稳定,即便在同一调式体系中,因为和声处理的不同,某些稳定音也可能暂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

3. 调式的分类

调式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叫大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小调式也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级。这三个稳定音级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 第Ⅰ级最稳定,而第Ⅲ级和第Ⅴ级的稳定性较差。三个稳定音和它们的稳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响时才能表现出来,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时,则不具有稳定性。第Ⅱ级、第Ⅳ级、第Ⅵ级、第Ⅶ级是不稳定音级,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显露出二度关系进行稳定音的倾向。

1. 大调

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半音(DO 、#DO 、RE 、#RE 、MI 、FA 、#FA 、SOL 、#SOL 、LA 、#LA 、SI )开始,依照大调的音程排列次序来做出一个全新的大调,以C 大调为

例:

I II III IV V VI VII I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A :主音、导音 :

每个大调都有七个音,您看到的罗马数字就是我们为这七个音排列的级数,第一个音为I 级音做为整个大调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称为" 主音" ,而第七个音为VII 级音作为引导整个音阶再度回到主音的VII 级音常常被称为" 导音" 。

B :大调的组成规则:

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全-全-半-全-全-全-半』,这就是大调的组成规则,我们将整个音阶分成两部分:『DO 、RE 、MI 、FA 』 + 『SOL 、LA 、SI 、DO 』,称之为" 音型" ,每个音型含四个音,其间的音程距离都是『全、全、半』,所以一个大调就是由两个『全、全、半』音型,中间以一个全音连接而成。 整个大调音阶组成的口决是:" 全全半、全、全全半"

C :升级大调

例1:

以C 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 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只剩下后面的SOL 、LA 、SI 、DO 部分,在后面再接一个" 全全半" 的音型,在两个音型之间加上一个全音连接,成为"RE 、MI 、#FA 、SOL" ,其中的FA 需要升半音来做成" 全全半" 音型,因此这个大调就是: 此大调的主音是SOL ,所以调名就是G 大调,调号是#FA

例2:

以C 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 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RE 、MI 、#FA 、SOL ,会再得到一个新的音型LA 、SI 、#DO 、RE :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RE ,所以调名就是D 大调,然后调号是#FA 与#DO

例3:

以C 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 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LA 、SI 、#DO 、RE 得到一个新的音型MI 、#FA 、#SOL 、LA :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LA ,所以调名就是A 大调,调号是#FA 、#DO 与#SOL 由此三例继续做下去,我们会得到7个大调:G 大调、D 大调、A 大调、E 大调、B 大调、#F 大调、#C 大调,而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再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FA 、#DO 、#SOL 、#RE 、#LA 、#MI 与#SI ,列表如下:

C G D A E B #F #C

D 降级大调

例1:

降级大调与升级大调相反,以C 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在一开始去掉C 大调上面的音型留下下面的DO 、RE 、MI 、FA ,然后下面再接一个音型,用一个全音连接起来得到FA 、SOL 、LA 、降SI 的音型: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FA ,所以调名就是F 大调,调号是降SI

例2:

一样的方法,以C 大调为基础,在一开始去掉C 大调上面的音型,保留下面的音型,在向下接一个音型,得到一个新音型:降SI 、DO 、RE 、降MI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降SI ,所以调名就是降B 大调,调号是降SI 、降MI

依此类推,得到7个降级大调:F 大调、降B 大调、降E 大调、降A 大调、降D 大调、降G 大调、降C 大调这7个大调,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降SI 、降MI 、降LA 、降RE 、降SOL 、降DO 、降FA ,列表如下:

C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注意:十二平均律中只有12个音,只能做出12个大调,可是您算一下,C 大调 + 7个升级大调 + 7个降级大调总共有15个,怎么会多3个?原因很简单,其中一定有三个调是重复的,需要扣掉,但怎么有重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 同音异名" 造成的。 现将升级大调与降级大调的调名列出来哪3个调是重复的,一目了然。

1 2 3 4 5 6 7

G D A E B #F #C (升级大调)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降级大调)

其中蓝色的调名表明这6个调互相是同音异名的调:

B 大调(5个升记号) 同 降C 大调(7个降记号)

#F 大调(6个升记号) 同 降G 大调(6个降记号)

#C 大调(7个升记号) 同 降D 大调(5个降记号)

其中(B /降C )、(#F /降G )、(#C /降D )根本就是同一个音,既然主音相同,那音阶自然就完全一样了,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2. 小调

小调与大调相比可就简单多了,每一个大调都有一个附属的小调,而且这个附属小调所用的调号是共用该大调的调号,我们可以将小调看成是" 寄生" 于大调的另一种音阶。将该大调的主音向下移小三度就可以找到小调的主音了,

例1:

以C 大调为例,其附属小调就是a 小调了:

本例中下面那一行就是C 大调的附属小调a 小调,确定了主音是LA 后,向上排7个自然音上去,因为C 大调没有任何的升降记号,所以a 小调也就没有任何的升降记号。

例2:

本例是二个升记号的D 大调,附属小调就是b 小调,其他的音往上推,因为调号都写在前面了,所以不用去想哪个音要升或要降了。这种小调称为自然小音阶,在作曲中并不常用。

小调的分类

小调分" 自然小音阶" 、" 和声小音阶" 、" 旋律小音阶" 、" 现代小音阶" 四种,比较如下:

本图中自上而下分别是" 自然小音阶" 、" 和声小音阶" 、" 旋律小音阶" 、" 现代小音阶" ,其区别是:

a 自然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完全不加任何临时记号。

b 和声小音阶:

因为和声学导音的概念,导音应该和主音相差半音,所以除了调号之外,将自然小音阶的七级音升高半音,就成为和声小音阶。

c. 旋律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由于和声小音阶将七级音升高半音,六级音和七级音就会相差增二度(三个半音)了,为了方便旋律的发挥,所以在音阶上行时将六级音也升半音,却给人以大调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在音阶下行时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成自然小音阶的样子,称为旋律小音阶。

d. 现代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在现代的和声中,技术不断进步,大小调的调性也不再是很重要的事了,作曲家需要新音阶,现代小音阶就出现了,和旋律小音阶不同的是,现代小音阶在下行的时候是不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的。

(五) 音程

1. 音程的定义

(1)音程

所谓的音程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就是指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而言,其单位名称叫做度。度作为音程的单位,是两个音符之间相差几个自然音音名的数量单位,如四度就是指由这个音算起四个自然音音名,如DO 和FA 之间的度数算法是DO 、RE 、MI 、FA 四个自然音音名,因此DO 和FA 之间的度数就是四度。度数并没有办法显示DO 和FA 之间的确实距离,确实距离要用半音来算。因为若只是用度数来计算音程,会出现一个问题:有些度数虽然都叫四度,但之间相隔的半音数目却不一样,如DO 和FA 之间相差5个半音,而FA 和SI 之间相差6个半音。度数是相同的,但实际的距离却不同。因此,确定了这组音的度数后还要在度数的前面再加上大、小、增、减等形容词来进一步确定这组音的正确音程。 例:若以自然音Do 、Re 、Mi 、Fa 、Sol 、La 、Si 来做例子,所可能出现的音程如下:

一度 二度 三度 四度 五度 六度 七度 八度

同音与同音之间为最低度数,称为一度,相隔一个音的称为二度,其他以此类推…….,但是您一定很清楚这样的分法只是最粗略的分法,因为相同的度数之间,还是会因为相隔半音数目不同而有差别,如谱例:

大二/小二 大三/小三 完全/增四 完全/减五 大六/小六 大七/小七

如上例的大二/小二度,DO 和RE 相差二个半音(即一个全音),MI 和FA 相差一个半音,但以度数来说都叫二度,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音程,音程较远的被成为大二度,音程较近的被称为小二度。 因为一、

四、五、八这四种度数在和声学上被认为是最和谐的音程,所以在四度和五度的地方有完全的字样,因此我们称之为完全音程,即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完全八度。 在音程中,最常见的就是大、小和完全这三种。完全音程因为完全,所以不再冠以大、小这样的字眼,在乐理上是没有大四度或小五度这种名词。而在其他同度数的情况下,大音程一定比小音程多一个半音,如大三度就一定比小三度多一个半音,但有时候因为临时记号的关系,出现了比大三度要再多一个半音的情况,这个音程被称为增三度,如FA 和#LA 就是增三度,反之,若出现比小三度要再少一个半音的情况,就称为减三度,如#RE 和FA 。 在完全音程的情况下,像DO 和FA 相差5个半音,称之为完全四度,但FA 和SI 却相差6个半音,比正常的完全四度增加了一个半音,此时我们就以完全四度作为标准状态,称呼FA 和SI 的音程为增四度,完全五度和减五度同上。

(2)常见的音程的名称:

距离0个半音:完全一度

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 / FA)、增一度(DO / #DO )

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 / RE)、减三度(#RE / FA)

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 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 距离5个半音:完全四度 %0


相关内容

  • 儿童音乐启蒙中的综合教学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儿童音乐启蒙中的综合教学 作者:曾艺 来源:<艺术教育>2014年第03期 [内容摘要]儿童音乐启蒙教育是教师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启蒙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文章通过实际教学案例,介绍了一套行 ...

  • 论幼儿钢琴教学法
  • 论幼儿钢琴教学法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钢琴教学在某种意义上 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需要,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如何将幼儿 自身的特点与现代钢琴教学充分结合,真正实现教学的趣味化,是 需要每一位钢琴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关键词]钢琴教学:幼儿启蒙:趣味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随着人民生 ...

  • 教你怎样写歌
  • 怎样写歌-教你创作流行歌曲,正常的创作一首流行歌,需要学会什么才行 好了,当你也能偶尔溜出一两句不知是什么调调,但至少确信是自己原创的曲子时,会很兴 奋吧^_^,那么如何把这个曲子继续下去,让别人也能感觉到你写的这个作品比较完整成 熟,听起来比较的专业呢?我想,对原创流行音乐作曲的新手们来说,这个还 ...

  • 小孩子适合去听音乐会么?来看看这位家长的体验 -
  • 本文来自"小花生写作计划",作者为花生网友@reedriver:如果想和@reedriver交流想法,请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 带娃听音乐会那些事儿 文|reedriver 女儿4岁半以后,几乎每个月,我都会带着她去听一次音乐会.两年来,我们听过各种形式的音 ...

  •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彭州市磁峰中远学校 廖忠建 [内容摘要]自音乐课程改革以来,广大音乐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并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对当前的音乐课堂乐理知识教学进一步反思时,我们感觉到不少教师对课程改革 ...

  • 学前教育在美国
  • 儿子现在差不多是差2个半月6岁,在美国上kindergarden,等于国内的学前班,也就是小学之前的最后一个班.我从幼儿园说起吧. 我们这里的幼儿园,从30天的小孩就开始收了,当然孩子越小,费用越高,因为老师需要的量多,成本和时间花费都比较高.儿子从3岁半开始进幼儿园,在普通的幼儿园呆了大概半年.在 ...

  • 论幼儿钢琴兴趣的培养
  • 宜 宾 学 院 YIBIN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论幼儿钢琴兴趣的培养 专 业: 音 乐 学 学生姓名: 谭 瑶 学生学号: 071301035 系 级 班: 07级1班 指导教师: 曾 迅 职 称: 讲 师 宜宾学院教务处制 目 录 摘 要„„„„„„„„„„„„„„„„„ ...

  • 小学数学的横向联系
  • 作者:陈周沐 中小学教学(小学版) 2000年02期 当代科学的发展,边缘科学如生物数学.医疗数学等的出现,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愈来愈认识到,学校中各门功课互相渗透密切关联.因此,加强小学数学与各门功课的横向联系,很有必要.这样做,一可以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数学素质:二为学生将来掌握现代科技 ...

  • 关于_音_的性质的讨论
  • 中国音乐学(季刊) 2002年第3期 □韩宝强 HAN Bao-q ian g MUSICOLO GY I N CHI NA 关于"音"的性质的讨论 A Discussion on the P ro p ert y of Tones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我国基本乐理教科书中与&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