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赫伯特.斯宾塞(英),中国妇女出版社
其实这本书相比较《卡尔威特的教育》,从内容上讲要单薄得多,但是它对于我的意义,好比是为我在教育这个问题的认知上又搭了一级楼梯。
但凡成功的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耐心用心。我们的古话一直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育的困难也只有用心的人才能够功克(当然,用心未必一定能成功)。老卡尔.威特是这样,刘亦婷的父母是这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是这样,一百多年前斯宾塞也是这样。用心是一条必走的路,无法绕行。
斯宾塞一直强调快乐,实现快乐需要:爱、拥抱、理解、放手、宽容……,下面拎一些重点条目,作为某种标准时刻用来检验自己离合格的母亲和教育者还有多远的距离:
1. 爱抚和拥抱,让孩子的皮肤不再饥渴,才有快乐的可能。
2. 父母在教育上绝不可缺席,而且要不断学习教育方法和理论,让自己进步
3. 无论自己还是孩子情绪不好时,都不要实施教育,先把情绪调节好。
4. 列一个渐进的家教计划,让孩子在点滴的进步中获得信心
5. 卡片游戏:12张走进孩子内心的卡片
6. 给他一捧植物的种子,让他了解一株植物生长的全过程,
7. 每到一个地方,就鼓励孩子画出地图,并配一些有趣的文字和事,小斯宾塞在记忆力描
述力和观察力都得到大提高,而且也增加了空间感和方向感。
8.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
9. 家长要用同情心去体会儿童在各种境遇中的苦恼
10. 孩子快乐的力量来自家庭:
(1) 家庭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是神圣的
(2) 彼此认识能够让儿童获得心录的力量
(3) 让孩子适当为家庭分忧
(4) 珍爱全家共进晚餐的时光
(5) 跟子女定期合作完成一件感兴趣的事
(6) 相对稳定的家庭传统跟仪式应该建立,比如春游、礼拜、生日晚会
(7) 不可缺席孩子游戏
(8) 子女睡前需要给他讲述一些家中往事
(9) 让家庭没有距离
11.坚信孩子的潜能、坚持你的教育事业,哪怕困难巨大
12.对待孩子的兴趣,不要简单地以成人思维界定“有用”或“没用”,每种兴趣都是一种潜能,都
存在它的价值指向
13.杜绝惩罚与暴力,儿童只有在自由、安逸而快乐的情绪中,大脑才能吸取知识。
14.给孩子灌输知识不如让孩子发现知识
15.所有的学习开始都是观察
16.实物教育不可替代
17.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1) 提供一些必须的帮助,然后将兴趣到成果的全过程,彻底交给孩子自己
(2) 将孩子的兴趣变成有用于家庭的东西
(3) 让孩子自己讲解,并不时提出新问题,让他自己寻找答案
(4) 给予阶段性评价
(5) 假如你希望他保持某种兴趣,就不可随便满足他
(6) 让他参加兴趣小组或儿童协会
(7) 让孩子自己拟定一份计划
(8) 从生活自理开始
18.告诉孩子写作应该无处不在
19.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并使孩子学会快乐的自我暗示
20.在大自然中开启孩子的悟性,教他作自然笔记,从实物中获得快乐,每周利用一个晚上,
和孩子一起了解自然界某个东西特点和变化,每月带孩子到附近的大山田野野餐,平时收
集小石头、树叶、种子等,每年春天植树或其他植物、共同讨论一个大自然的秘密。
21.自然惩罚是孩子承担行为后果的最佳做法,应避免人为惩罚或扩大惩罚
22.好环境造就好孩子,坏环境造就坏孩子,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榜样
23.应告诉孩子如何做并记录下来
24.不必期望孩子拥有众多美德,不必期望他成为道德模范
25.绝不过度学习
26.维护孩子的权利
27.让孩子学会运用知识,比如让孩子为你读书,为你收集资料
28.让孩子知道生活是她自己的事,让孩子体验自我努力的快乐
29.让孩子学会感激与回报,让孩子感觉到被爱和信任
节选书中一些段落:
“培育孩子也跟家长们在社会上的其他工作一样,富有价值。我十分渴望,每个英国公民都可以意识到这项工作的伟大意义。再说,对孩子而言,学校的教育是有限的…学校能够教给学生技能,培养一定的品质,但这相对于儿童的潜能而言,仅仅是冰山一角罢了”
“我以为,教育儿童的过程同样是教育自己的过程,你期望子女如何,你自己就先应该如何,从儿童的言谈举止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听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个人补充:这句话人人都知道,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很好呢?
“我一直这样认为,在我们一切的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应属农作与园艺了。虽然在现在英国工业与畜牧业占据主导地位,在人类各项工作之中,农作与园艺是最和生命相关的工作,它演示着生命过程,启示着生命美感,体现着生命的智慧与和谐….长期以来教育的误区,是将教育单单看成在严肃教室中的生活,却忽略了对孩子们来说更具有意义的自然教育与自助教育,而快乐和乐趣,恰恰便是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在孩子身上最直接的反应。”
“孩子的快乐当然是各式各样的,多数是没有任何社会目的或目标的,教育则是引导孩子获得‘有目标的快乐’”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儿童的自助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没有任何快乐可以比得上孩子通过自己努力而证明的哪怕是只在一点的能力,这是成长的动物都共有的特征….当然培养儿童的自助能力,父母必须要有所准备,实际上,开始的时候,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所做的准备工作,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费心得多。
“对于培养一个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助教育也大有益处,首先,会让儿童形成因果观念,明白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成原因的,其次,会让儿童用他们的方式去发现这种原因,某个人或某本书的观点,不会被儿童完全当做权威而接受。”
“*随时观察子女,了解他的特长和潜能
*对潜能的某些方面,尽管你不期望孩子选择这些方面发展,也不必去限制,让孩子拥有这
些爱好-----个人补充:孩子的爱好,实际上也是孩子心智发育的需要,即使你不喜欢
*每项潜能的价值不可否认
*对孩子暂时表现为不擅长的某些方面,完全能加以培养
*对孩子在语言、逻辑、数学等方面,以能译对人对己的认识方面的才能,应当作为孩子的基本才能加以培养
*只要发现某种潜能,就应该为他制定计划“
“没有笨孩子,只有方法运用不当的家长或教师”
“教育孩子应当何时停止,跟教育孩子应当在何时开始,二者同样重要”
“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不必过多地期望他们天生即具有诸多美德…….提供给孩子一个善良行为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只是不可过于急于求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总是伴随着孩子的心智、经验和心理的成长,逐渐形成。不论是智力的早熟还是道德的早熟,其实都有它有害的一面,一切高尚的德行,还应以相应的体力智力经验与心理作为支撑,这才是最佳的,不然,孩子在日后的生活当中,会只具有美好愿望却缺少实施的能力……所以,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来的缺点,父母要耐心对待。“
“一切作为模范的东西,几乎都要受到很多荣誉和关注,甚至是脱离实际、夸大其词的赞扬,如此的话,会让孩子的生活陷入虚幻的现实当中,并认为如此即能获得全部,他会刻意压抑原本的愿望,刻意展现自己的行为,每个行为他会自然地期望获得回报…….优良的首先行为,应当是发自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去符合某个标准…….在教育小斯宾塞的过程中,我期望他偶尔也会犯点小错误,因为唯有如此,他才能具有更丰富的正确体会。”
作者:赫伯特.斯宾塞(英),中国妇女出版社
其实这本书相比较《卡尔威特的教育》,从内容上讲要单薄得多,但是它对于我的意义,好比是为我在教育这个问题的认知上又搭了一级楼梯。
但凡成功的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耐心用心。我们的古话一直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育的困难也只有用心的人才能够功克(当然,用心未必一定能成功)。老卡尔.威特是这样,刘亦婷的父母是这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是这样,一百多年前斯宾塞也是这样。用心是一条必走的路,无法绕行。
斯宾塞一直强调快乐,实现快乐需要:爱、拥抱、理解、放手、宽容……,下面拎一些重点条目,作为某种标准时刻用来检验自己离合格的母亲和教育者还有多远的距离:
1. 爱抚和拥抱,让孩子的皮肤不再饥渴,才有快乐的可能。
2. 父母在教育上绝不可缺席,而且要不断学习教育方法和理论,让自己进步
3. 无论自己还是孩子情绪不好时,都不要实施教育,先把情绪调节好。
4. 列一个渐进的家教计划,让孩子在点滴的进步中获得信心
5. 卡片游戏:12张走进孩子内心的卡片
6. 给他一捧植物的种子,让他了解一株植物生长的全过程,
7. 每到一个地方,就鼓励孩子画出地图,并配一些有趣的文字和事,小斯宾塞在记忆力描
述力和观察力都得到大提高,而且也增加了空间感和方向感。
8.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
9. 家长要用同情心去体会儿童在各种境遇中的苦恼
10. 孩子快乐的力量来自家庭:
(1) 家庭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是神圣的
(2) 彼此认识能够让儿童获得心录的力量
(3) 让孩子适当为家庭分忧
(4) 珍爱全家共进晚餐的时光
(5) 跟子女定期合作完成一件感兴趣的事
(6) 相对稳定的家庭传统跟仪式应该建立,比如春游、礼拜、生日晚会
(7) 不可缺席孩子游戏
(8) 子女睡前需要给他讲述一些家中往事
(9) 让家庭没有距离
11.坚信孩子的潜能、坚持你的教育事业,哪怕困难巨大
12.对待孩子的兴趣,不要简单地以成人思维界定“有用”或“没用”,每种兴趣都是一种潜能,都
存在它的价值指向
13.杜绝惩罚与暴力,儿童只有在自由、安逸而快乐的情绪中,大脑才能吸取知识。
14.给孩子灌输知识不如让孩子发现知识
15.所有的学习开始都是观察
16.实物教育不可替代
17.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1) 提供一些必须的帮助,然后将兴趣到成果的全过程,彻底交给孩子自己
(2) 将孩子的兴趣变成有用于家庭的东西
(3) 让孩子自己讲解,并不时提出新问题,让他自己寻找答案
(4) 给予阶段性评价
(5) 假如你希望他保持某种兴趣,就不可随便满足他
(6) 让他参加兴趣小组或儿童协会
(7) 让孩子自己拟定一份计划
(8) 从生活自理开始
18.告诉孩子写作应该无处不在
19.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并使孩子学会快乐的自我暗示
20.在大自然中开启孩子的悟性,教他作自然笔记,从实物中获得快乐,每周利用一个晚上,
和孩子一起了解自然界某个东西特点和变化,每月带孩子到附近的大山田野野餐,平时收
集小石头、树叶、种子等,每年春天植树或其他植物、共同讨论一个大自然的秘密。
21.自然惩罚是孩子承担行为后果的最佳做法,应避免人为惩罚或扩大惩罚
22.好环境造就好孩子,坏环境造就坏孩子,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榜样
23.应告诉孩子如何做并记录下来
24.不必期望孩子拥有众多美德,不必期望他成为道德模范
25.绝不过度学习
26.维护孩子的权利
27.让孩子学会运用知识,比如让孩子为你读书,为你收集资料
28.让孩子知道生活是她自己的事,让孩子体验自我努力的快乐
29.让孩子学会感激与回报,让孩子感觉到被爱和信任
节选书中一些段落:
“培育孩子也跟家长们在社会上的其他工作一样,富有价值。我十分渴望,每个英国公民都可以意识到这项工作的伟大意义。再说,对孩子而言,学校的教育是有限的…学校能够教给学生技能,培养一定的品质,但这相对于儿童的潜能而言,仅仅是冰山一角罢了”
“我以为,教育儿童的过程同样是教育自己的过程,你期望子女如何,你自己就先应该如何,从儿童的言谈举止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听到自己的言谈举止“---个人补充:这句话人人都知道,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很好呢?
“我一直这样认为,在我们一切的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应属农作与园艺了。虽然在现在英国工业与畜牧业占据主导地位,在人类各项工作之中,农作与园艺是最和生命相关的工作,它演示着生命过程,启示着生命美感,体现着生命的智慧与和谐….长期以来教育的误区,是将教育单单看成在严肃教室中的生活,却忽略了对孩子们来说更具有意义的自然教育与自助教育,而快乐和乐趣,恰恰便是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在孩子身上最直接的反应。”
“孩子的快乐当然是各式各样的,多数是没有任何社会目的或目标的,教育则是引导孩子获得‘有目标的快乐’”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儿童的自助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没有任何快乐可以比得上孩子通过自己努力而证明的哪怕是只在一点的能力,这是成长的动物都共有的特征….当然培养儿童的自助能力,父母必须要有所准备,实际上,开始的时候,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所做的准备工作,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费心得多。
“对于培养一个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助教育也大有益处,首先,会让儿童形成因果观念,明白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成原因的,其次,会让儿童用他们的方式去发现这种原因,某个人或某本书的观点,不会被儿童完全当做权威而接受。”
“*随时观察子女,了解他的特长和潜能
*对潜能的某些方面,尽管你不期望孩子选择这些方面发展,也不必去限制,让孩子拥有这
些爱好-----个人补充:孩子的爱好,实际上也是孩子心智发育的需要,即使你不喜欢
*每项潜能的价值不可否认
*对孩子暂时表现为不擅长的某些方面,完全能加以培养
*对孩子在语言、逻辑、数学等方面,以能译对人对己的认识方面的才能,应当作为孩子的基本才能加以培养
*只要发现某种潜能,就应该为他制定计划“
“没有笨孩子,只有方法运用不当的家长或教师”
“教育孩子应当何时停止,跟教育孩子应当在何时开始,二者同样重要”
“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不必过多地期望他们天生即具有诸多美德…….提供给孩子一个善良行为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只是不可过于急于求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总是伴随着孩子的心智、经验和心理的成长,逐渐形成。不论是智力的早熟还是道德的早熟,其实都有它有害的一面,一切高尚的德行,还应以相应的体力智力经验与心理作为支撑,这才是最佳的,不然,孩子在日后的生活当中,会只具有美好愿望却缺少实施的能力……所以,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来的缺点,父母要耐心对待。“
“一切作为模范的东西,几乎都要受到很多荣誉和关注,甚至是脱离实际、夸大其词的赞扬,如此的话,会让孩子的生活陷入虚幻的现实当中,并认为如此即能获得全部,他会刻意压抑原本的愿望,刻意展现自己的行为,每个行为他会自然地期望获得回报…….优良的首先行为,应当是发自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去符合某个标准…….在教育小斯宾塞的过程中,我期望他偶尔也会犯点小错误,因为唯有如此,他才能具有更丰富的正确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