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形成性考核习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第1章 静力分析基础

1.取分离体画受力图时,__CEF__

力的指向可以假定,__ABDG__

力的指向不能假定。

A.光滑面约束力 B.柔体约束力 C.铰链约束力 D

.活动铰链反力 E.固定端约束力 F.固定端约束力偶矩 G.正压力

2.列平衡方程求解平面任意力系时,坐标轴选在__B__的方向上,使投影方程简便;矩心应选在_FG_点上,使力矩方程简便。

A.与已知力垂直 B.与未知力垂直 C.与未知力平行 D.任意

E.已知力作用点 F.未知力作用点 G.两未知力交点 H.任意点

3.画出图示各结构中AB构件的受力图。

4.如图所示吊杆中A、B、C均为铰链连接,已知主动力F=40kN,AB=BC=2m,=30.求两吊杆的受力的大小。

解:受力分析如下图

列力平衡方程:

Fx0

又因为 AB=BC

FAsinFCsin FAFC

Fy0

2FAsinF

FF

AFB

2sin

40KN

第2章 常用机构概述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答: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时,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什么是运动副?什么是高副?什么是低副?

答: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以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3.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1)n=7,P (2)n

L=10,PH=0 =5,PL=7,PH=0

F3n2PLPH

F3n2PLPH

37210 3527

1 1

C 处为复合铰链

(3)n=7,PL=10,PH=0 (4)n=7,PL=9,PH=1

F3n2PLPH

F3n2PLPH

37210 37291

1 2 E、E’有一处为虚约束 F 为局部自由度

C 处为复合铰链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

1.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_C_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A.最长杆 B.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 C.最短杆 D.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 2.根据尺寸和机架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a)双曲柄机构 b)曲柄摇杆机构 c)双摇杆机构 d)

双摇杆机构

3.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BC=150mm ,lCD=120mm,lAD=100mm,AD为机架;若想得到双曲柄机构,求lAB的最小值。

解:要得到双曲柄机构,因此AD杆必须为最短杆;

若AB为最长杆,则AB≥BC=150mm 若BC为最长杆,由杆长条件得:

lADlBClABlCD

lABlADlBClCD130mm 因此lAB的最小值为130mm

4.画出各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箭头标注的构件为原动件。

.如下图:

第4章 凸轮机构

1.凸轮主要由__凸轮___,___推杆__和___机架___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2.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形式有__尖顶_从动件,_滚子_从动件和_平底__从动件。

3.按凸轮的形状可分为__盘形_凸轮、_圆柱_凸轮和__曲面__凸轮。

4.已知图示凸轮机构的偏心圆盘的半径R=25mm,凸轮轴心到圆盘中心的距离L=15mm,滚子半径rT=5mm。试求: (1)凸轮的基圆半径RO=?解:(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第六章 构件内力分析

1.什么是构件的强度?什么是构件的刚度?

强度是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满足强度要求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不发生破坏。

刚度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满足刚度要求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构件的弹性变形量不超过允许的限度。

2.画出图示各杆的轴力图,并计算最大轴力Nmax。

R0RLrT2515515mm

(2)

4

S(RrT)2L2(RL)rT10.98mm

(2)画出图示机构的压力角 (3)推杆的最大行程H=? (3

最大轴力

HLRrTR0251551530mm

(4)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S=?

S(RrT)2L2(RL)rT10.98mm

Nmax

Nmax40KN 最大轴力3P

3.画出图示圆轴的扭矩图,已知MA=5kN·m,MB=2kN·m。

第5章 其他常用机构

1.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__棘轮机构__,_槽轮机构_和_不完全齿机构_等几种。

2.螺纹的旋向有_左旋__和_右旋_,牙形有_三角形_,_矩形_,_梯形_,和_锯齿形_。

3.螺纹的导程S与线数n及螺距P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导程S:在同一螺纹线上相邻两螺纹牙之间距离。 线数n:在同一圆柱面上制造螺纹线的数目。 螺距p:相邻两螺纹牙平行侧面间的轴向距离。

因此S

np

4.画出图示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计算最大Qmax和

Mmax

(b)

(a)

(1)解:求支反力

MA0 4RBM2F

第7章 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1.在作低碳钢的拉伸试验时,整个拉伸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_弹性阶段_,__屈服阶段_,__强化阶段__,_缩

径断裂阶段_。

MB0

4RAM2F0

RA6.25kN RB3.75kN 由 Y0得知 支反力计算无误。

由几何关系我们得知求出几个重要点的剪力和弯矩值我们就

可以画处图像。下面我们开始求在下列几处的剪力值:

在A点左截面,Q

0

在A点右截面,QRA6.25kN 在C点左截面,QRA6.25 kN 在C点右截面,QRB3.75 kN 在B点左截面,QRB3.75 kN 在B点右截面,Q0 画出剪力图,如下

图:

同理我们根据几何关系求处几处弯矩值:

在A点,M0

MC左

RA212.5KN

MC右RA2M7.5KN 在D点,M0 画出弯矩图,如下图:

Qmax6.25KN

Mmax12.5KNM

2.通常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取_屈服极限_,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取_强度极限_。 3.如图7-35所示变截面杆AC,在A、B两处分别受到50kN和140kN的力的作用,材料E=200GPa。试求:(1)画出轴力图;(2)求各段正应力;(3)求总变形量。

解:(1)

3

(2)AB段

F501

A10

510

2

100MPa

1F90103BC段2A290MPa 21010

3

AB

lFN1l15010310001EA103

500

0.5mm1200(缩短)

BC

lFN2l29010310002EA2001031000

0.45mm

2(伸长)

ll1l20.50.450.05mm

(缩短)

4.一矩形截面梁,承受载荷F=10KN,材料的许用应力[]=160MPa,试确定横截面尺寸。

5.如图所示的圆形横截面的梁,承受载荷F=10kN,M=20kN·m,梁长a=2m,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试求:

(1)梁A、B端的约束力; (2)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3

)若d =70mm,校核梁的强度。

解:求支反力。

MM

B

0

解:(1)求约束力

RA2F10

A

0

RB2F10

RA5KN RB5KN Mmax5KNm

M5KNm max2Wbh

6

MM

B

0 0

RA4F2M0

A

6510665106

 23

b(2b)4b

6510665106

b36mm

44160

截面宽b=36mm 高h=2b=72mm

RB4F2M0

RA10KN RB0

(2)画剪力图,弯矩图:

Mmax20106

(3)594MPa3

W70

32



所以此梁不安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第8章 齿轮传动

1.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_C_直径大小。

A.节圆 B.分度圆 C.基圆 D.齿顶圆 2.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决定齿廓形状的基本参数是_齿数_,_压力角_,_变位系数_。

3.标准外啮合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_法面_模数和_法面压力角_都相等,齿轮的_螺旋_角相等、旋向__相反__。

4.采用展成法加工正常齿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_17_

5.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的__ C _始终相切。

A.分度圆 B.基圆 C.节圆 D.齿根圆

6.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a1=77.5mm,齿数z1=29。现要求设计一个大齿轮与其相啮合,传动的安装中心距a=145mm,试计算这个大齿轮的主要尺寸。(分度圆直径d2、齿顶圆直径da2、齿根圆直径df2、基圆直径db2)

8.单级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小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大齿轮材料为ZG45,正火处理,已知传递功率Pl=4kW,n1=720r/min,m=4mm,zl=25,z2=73,b1=84mm,b2=78mm,双向运转,齿轮在轴上对称布置,中等冲击,电动机驱动。试校核此齿轮传动的强度。 解:

解:da1(z12ha*)m

小齿选用45号钢,轮调质处理,查表硬度220HBS 大齿轮

m2.5mm ZG45 硬度 180HBC

查表得 Flim1190MPa am(z1z2)/2

MPa z287mm  F lim 2  140

Hlim1555MPa d2mz22.587217.5mm

da2(z22ha*)m222 H lim 2  470 MPa .5mm 

df2(z22ha*2c*)m211.25mm dbd2cos204.38mm 7.两级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如图所示,高速级mn=3mm,

1=15°Z2=51;低速级mn=5mm,Z3=17试问:

(1)低速级斜齿轮旋向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轴向

力的方向相反?

低速级斜齿轮旋向为左旋,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轴向力相

反 (2)低速级齿轮取多大螺旋角2才能使中间轴的轴向力相互抵消? Ft2tg1Ft3tg2 F2TII

t2

d2

F2T II

t3d3

2TII2TII

dtg1tg2

→ 2d3

tg1cos1tg2cosm2

n2Z2mn3Z3sin sin1mn3Z3

2m

n2Z2

28.27°

查表得:SH1.1 SF1.4 H1Hlin1S5551.1504.5MPa

HHlin2H2S4701.1427.3MPa H Flin1190F1S.4135.7MPa F1Flin2140

F2S100MPa F1.4 计算转矩:

T19.5510644720

5.310Nmm 由于原动机为电动机,中等冲击,对称布置,故得K=1.2 由于是闭式齿轮, 我们先较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我们按标准中心距进行较核: am(z1z2)/2196mm uz2z732.92 125 ∴

KT1(u1)3

H

ub2

221.7MPa427.32a

(安全)

下面,我们再较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查表得: YFS14.22 YFS23.88

YFS1

YFS2



F1z1F2z2

F1

2KT1YFS1

b2

17.2MPa<

2mz1

100 <135.7(安全)

第9章 蜗杆传动

1.为什么将蜗杆分度圆直径dl规定为蜗杆传动中的标准参数?

为便于加工蜗轮刀具的标准化,一般将蜗杆的分度圆直径规定为标准值。

2.为什么蜗杆的传动比i只能表达为i=z2/z1,却不能以i=d2/d1来表示?

因为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比与蜗杆的直径无关。

3.图示的各蜗杆传动均以蜗杆为主动件。试标出图中未注明的蜗轮或蜗杆的转向及旋向,并画出蜗杆和蜗轮受力的作用点和三个分力的方向。

(a)

(b) (a)

(b)

第10章作业题 1.图示所示轮系,已知Z1=18、Z2=20、Z2'=25、Z3=25、Z3'=2、Z4=40,求该轮系的传动比,并判断蜗轮4的转向。

解:i=

z2z3z42025z40

1z2'z3'

1825222转向:逆时针

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z2、z2'、z3、z4、 z4'、 z5、 z5'、z6。 求传动比i16。

z解:i2z3z4z5z6

16z

1z2'z3z4'z5'

3

.如图所示的轮系,已知

第11章 带传动

z115,z225,z215,z330,z315,

1.带传动产生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原因是什么?对传动各有什么影响?

z430,z42(右旋)

由于带是弹性体,带紧边与松边拉力不同,由于带的弹性变形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相对滑动。打滑是带传递z560,z520,m4mm,若

的圆周力大于带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引起的带在带轮nr/min上全面滑动的。

1500,求齿条6线速度 v 的大小和方向。 弹性滑动将引起:

(1)降低传动效率;

(2)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造成传动比误差; (3)带的磨损; (4)发热使带温度升高。

打滑造成带的磨损加剧,无

法传递动力,致使传动失效。

2.试分析增速带传动工作时,其最大应力在哪里?

带紧边刚绕出小带轮处 解:

3.V带传动n1=1450r/min,fv=0.51,包角=150°,预紧力 i

n

1

2345F0=360N。试问: nzzzzzz'z'z'

200 1)该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是多少?

512342)若d1=100mm,其传递的最大转矩为多少?

nn3)若传动的效率为0.95,弹性滑动忽略不计,从动轮输出功

1

5

i

2.5r/min 率为多少? f

解:(1)

e1

vmzFmax2F0

5'

n5

6

d5'

n5

601000

601000

0.0105m/s10.5mm/s

e1

180.7N

f(

2

Fd1

T

4.图示行星轮系,已知Z1 = Z2’ = 41,Z2 = Z3 = 39,试计算2180.7100

2

9035N.mm 传动比 iH1。

(3)v

d1n1

601000

7.6m/s

PFv180.77.60.951.304kW

第12章 联 接

1.普通平键的截面尺寸b×h按_轴径_选取,长度L按__轮

毂的长度__确定。

解:

2.花键联接的主要类型有_矩形_花键、_渐开线_花键和_三

角形_花键。 3.为什么多数螺纹联接工作前均要预紧?如何控制预紧力?iHn1nH螺纹联接的主要防松方法有哪些?

13

z2z31521

nn

预紧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联接的刚性、紧密性和防松能力。 3Hz1z2'1681 用测力矩扳手和定力矩扳手 由于轮3为固定轮(即n 机械防松 摩擦防松 其他防松 30),

第13章 轴

in1H

zz3

1H =

1.按轴的受力分类,轴可以分为_心轴__轴、__转轴_和_传n1i1312Hz1z2'

动轴_。

2.请判断图示四个轴中,哪一个轴的结构有错误,出现的是13939160什么错误,应如何改正。

41411681

iH11/i1H10.5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四)

a)

b)

C 轴承无法拆卸,应将轴肩高度低于轴承内圈 第14章 轴 承

c)

1.写出下列轴承代号表示的内容,说明该轴承适用的场合。 7208,32314,6310/P5,7210B,

N2222

2.如图所示,轴的两端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7207C正装。常温下工作。工作中有中等冲击。转速n=1800r/min,两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是FrI=3400N,FrII=1050N,轴的轴向载荷Fa=870N,方向指向轴承2,试确定哪个轴承危险,并计算出危险轴承的寿命。

解:S10.68R10.6834002312N S20.68R20.681050714N

S1Fa2312870>714N

∴左边轴承被放松,右边轴承被压紧。

A1S12312N

A2S1Fa3182N

A1R231234000.68e

1A2R31282.98>e 通过查表 21050

∴x11 y10 x20.44 y21.19 ∴P1x1R1Y1A13400KN P2x2R2Y2A24184.3KN P2大 ,我们用它计算 查表得

C30500KN fp1.5 6

L10ftC

10h

60n(f)=1060(h) pP

第15章 联轴器与离合器

联轴器与离合器的主要功用和区别是什么?

答:联轴器和离合器主要都是用来联接两轴并传递扭矩,用联轴器联接的两根轴,只有机器停止运转后,经过拆卸才能分离,而用离合器联接的两根轴在运转过程中能随时根据需要结合或分离。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第1章 静力分析基础

1.取分离体画受力图时,__CEF__

力的指向可以假定,__ABDG__

力的指向不能假定。

A.光滑面约束力 B.柔体约束力 C.铰链约束力 D

.活动铰链反力 E.固定端约束力 F.固定端约束力偶矩 G.正压力

2.列平衡方程求解平面任意力系时,坐标轴选在__B__的方向上,使投影方程简便;矩心应选在_FG_点上,使力矩方程简便。

A.与已知力垂直 B.与未知力垂直 C.与未知力平行 D.任意

E.已知力作用点 F.未知力作用点 G.两未知力交点 H.任意点

3.画出图示各结构中AB构件的受力图。

4.如图所示吊杆中A、B、C均为铰链连接,已知主动力F=40kN,AB=BC=2m,=30.求两吊杆的受力的大小。

解:受力分析如下图

列力平衡方程:

Fx0

又因为 AB=BC

FAsinFCsin FAFC

Fy0

2FAsinF

FF

AFB

2sin

40KN

第2章 常用机构概述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答: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时,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什么是运动副?什么是高副?什么是低副?

答: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以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3.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1)n=7,P (2)n

L=10,PH=0 =5,PL=7,PH=0

F3n2PLPH

F3n2PLPH

37210 3527

1 1

C 处为复合铰链

(3)n=7,PL=10,PH=0 (4)n=7,PL=9,PH=1

F3n2PLPH

F3n2PLPH

37210 37291

1 2 E、E’有一处为虚约束 F 为局部自由度

C 处为复合铰链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

1.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_C_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A.最长杆 B.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 C.最短杆 D.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 2.根据尺寸和机架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a)双曲柄机构 b)曲柄摇杆机构 c)双摇杆机构 d)

双摇杆机构

3.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BC=150mm ,lCD=120mm,lAD=100mm,AD为机架;若想得到双曲柄机构,求lAB的最小值。

解:要得到双曲柄机构,因此AD杆必须为最短杆;

若AB为最长杆,则AB≥BC=150mm 若BC为最长杆,由杆长条件得:

lADlBClABlCD

lABlADlBClCD130mm 因此lAB的最小值为130mm

4.画出各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箭头标注的构件为原动件。

.如下图:

第4章 凸轮机构

1.凸轮主要由__凸轮___,___推杆__和___机架___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2.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形式有__尖顶_从动件,_滚子_从动件和_平底__从动件。

3.按凸轮的形状可分为__盘形_凸轮、_圆柱_凸轮和__曲面__凸轮。

4.已知图示凸轮机构的偏心圆盘的半径R=25mm,凸轮轴心到圆盘中心的距离L=15mm,滚子半径rT=5mm。试求: (1)凸轮的基圆半径RO=?解:(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第六章 构件内力分析

1.什么是构件的强度?什么是构件的刚度?

强度是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满足强度要求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不发生破坏。

刚度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满足刚度要求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构件的弹性变形量不超过允许的限度。

2.画出图示各杆的轴力图,并计算最大轴力Nmax。

R0RLrT2515515mm

(2)

4

S(RrT)2L2(RL)rT10.98mm

(2)画出图示机构的压力角 (3)推杆的最大行程H=? (3

最大轴力

HLRrTR0251551530mm

(4)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S=?

S(RrT)2L2(RL)rT10.98mm

Nmax

Nmax40KN 最大轴力3P

3.画出图示圆轴的扭矩图,已知MA=5kN·m,MB=2kN·m。

第5章 其他常用机构

1.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__棘轮机构__,_槽轮机构_和_不完全齿机构_等几种。

2.螺纹的旋向有_左旋__和_右旋_,牙形有_三角形_,_矩形_,_梯形_,和_锯齿形_。

3.螺纹的导程S与线数n及螺距P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导程S:在同一螺纹线上相邻两螺纹牙之间距离。 线数n:在同一圆柱面上制造螺纹线的数目。 螺距p:相邻两螺纹牙平行侧面间的轴向距离。

因此S

np

4.画出图示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计算最大Qmax和

Mmax

(b)

(a)

(1)解:求支反力

MA0 4RBM2F

第7章 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1.在作低碳钢的拉伸试验时,整个拉伸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_弹性阶段_,__屈服阶段_,__强化阶段__,_缩

径断裂阶段_。

MB0

4RAM2F0

RA6.25kN RB3.75kN 由 Y0得知 支反力计算无误。

由几何关系我们得知求出几个重要点的剪力和弯矩值我们就

可以画处图像。下面我们开始求在下列几处的剪力值:

在A点左截面,Q

0

在A点右截面,QRA6.25kN 在C点左截面,QRA6.25 kN 在C点右截面,QRB3.75 kN 在B点左截面,QRB3.75 kN 在B点右截面,Q0 画出剪力图,如下

图:

同理我们根据几何关系求处几处弯矩值:

在A点,M0

MC左

RA212.5KN

MC右RA2M7.5KN 在D点,M0 画出弯矩图,如下图:

Qmax6.25KN

Mmax12.5KNM

2.通常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取_屈服极限_,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取_强度极限_。 3.如图7-35所示变截面杆AC,在A、B两处分别受到50kN和140kN的力的作用,材料E=200GPa。试求:(1)画出轴力图;(2)求各段正应力;(3)求总变形量。

解:(1)

3

(2)AB段

F501

A10

510

2

100MPa

1F90103BC段2A290MPa 21010

3

AB

lFN1l15010310001EA103

500

0.5mm1200(缩短)

BC

lFN2l29010310002EA2001031000

0.45mm

2(伸长)

ll1l20.50.450.05mm

(缩短)

4.一矩形截面梁,承受载荷F=10KN,材料的许用应力[]=160MPa,试确定横截面尺寸。

5.如图所示的圆形横截面的梁,承受载荷F=10kN,M=20kN·m,梁长a=2m,材料的许用应力[σ]=160MPa,试求:

(1)梁A、B端的约束力; (2)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3

)若d =70mm,校核梁的强度。

解:求支反力。

MM

B

0

解:(1)求约束力

RA2F10

A

0

RB2F10

RA5KN RB5KN Mmax5KNm

M5KNm max2Wbh

6

MM

B

0 0

RA4F2M0

A

6510665106

 23

b(2b)4b

6510665106

b36mm

44160

截面宽b=36mm 高h=2b=72mm

RB4F2M0

RA10KN RB0

(2)画剪力图,弯矩图:

Mmax20106

(3)594MPa3

W70

32



所以此梁不安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第8章 齿轮传动

1.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_C_直径大小。

A.节圆 B.分度圆 C.基圆 D.齿顶圆 2.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决定齿廓形状的基本参数是_齿数_,_压力角_,_变位系数_。

3.标准外啮合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_法面_模数和_法面压力角_都相等,齿轮的_螺旋_角相等、旋向__相反__。

4.采用展成法加工正常齿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_17_

5.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的__ C _始终相切。

A.分度圆 B.基圆 C.节圆 D.齿根圆

6.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a1=77.5mm,齿数z1=29。现要求设计一个大齿轮与其相啮合,传动的安装中心距a=145mm,试计算这个大齿轮的主要尺寸。(分度圆直径d2、齿顶圆直径da2、齿根圆直径df2、基圆直径db2)

8.单级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小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大齿轮材料为ZG45,正火处理,已知传递功率Pl=4kW,n1=720r/min,m=4mm,zl=25,z2=73,b1=84mm,b2=78mm,双向运转,齿轮在轴上对称布置,中等冲击,电动机驱动。试校核此齿轮传动的强度。 解:

解:da1(z12ha*)m

小齿选用45号钢,轮调质处理,查表硬度220HBS 大齿轮

m2.5mm ZG45 硬度 180HBC

查表得 Flim1190MPa am(z1z2)/2

MPa z287mm  F lim 2  140

Hlim1555MPa d2mz22.587217.5mm

da2(z22ha*)m222 H lim 2  470 MPa .5mm 

df2(z22ha*2c*)m211.25mm dbd2cos204.38mm 7.两级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如图所示,高速级mn=3mm,

1=15°Z2=51;低速级mn=5mm,Z3=17试问:

(1)低速级斜齿轮旋向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轴向

力的方向相反?

低速级斜齿轮旋向为左旋,才能使中间轴上两齿轮轴向力相

反 (2)低速级齿轮取多大螺旋角2才能使中间轴的轴向力相互抵消? Ft2tg1Ft3tg2 F2TII

t2

d2

F2T II

t3d3

2TII2TII

dtg1tg2

→ 2d3

tg1cos1tg2cosm2

n2Z2mn3Z3sin sin1mn3Z3

2m

n2Z2

28.27°

查表得:SH1.1 SF1.4 H1Hlin1S5551.1504.5MPa

HHlin2H2S4701.1427.3MPa H Flin1190F1S.4135.7MPa F1Flin2140

F2S100MPa F1.4 计算转矩:

T19.5510644720

5.310Nmm 由于原动机为电动机,中等冲击,对称布置,故得K=1.2 由于是闭式齿轮, 我们先较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我们按标准中心距进行较核: am(z1z2)/2196mm uz2z732.92 125 ∴

KT1(u1)3

H

ub2

221.7MPa427.32a

(安全)

下面,我们再较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查表得: YFS14.22 YFS23.88

YFS1

YFS2



F1z1F2z2

F1

2KT1YFS1

b2

17.2MPa<

2mz1

100 <135.7(安全)

第9章 蜗杆传动

1.为什么将蜗杆分度圆直径dl规定为蜗杆传动中的标准参数?

为便于加工蜗轮刀具的标准化,一般将蜗杆的分度圆直径规定为标准值。

2.为什么蜗杆的传动比i只能表达为i=z2/z1,却不能以i=d2/d1来表示?

因为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比与蜗杆的直径无关。

3.图示的各蜗杆传动均以蜗杆为主动件。试标出图中未注明的蜗轮或蜗杆的转向及旋向,并画出蜗杆和蜗轮受力的作用点和三个分力的方向。

(a)

(b) (a)

(b)

第10章作业题 1.图示所示轮系,已知Z1=18、Z2=20、Z2'=25、Z3=25、Z3'=2、Z4=40,求该轮系的传动比,并判断蜗轮4的转向。

解:i=

z2z3z42025z40

1z2'z3'

1825222转向:逆时针

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z2、z2'、z3、z4、 z4'、 z5、 z5'、z6。 求传动比i16。

z解:i2z3z4z5z6

16z

1z2'z3z4'z5'

3

.如图所示的轮系,已知

第11章 带传动

z115,z225,z215,z330,z315,

1.带传动产生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原因是什么?对传动各有什么影响?

z430,z42(右旋)

由于带是弹性体,带紧边与松边拉力不同,由于带的弹性变形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相对滑动。打滑是带传递z560,z520,m4mm,若

的圆周力大于带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引起的带在带轮nr/min上全面滑动的。

1500,求齿条6线速度 v 的大小和方向。 弹性滑动将引起:

(1)降低传动效率;

(2)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造成传动比误差; (3)带的磨损; (4)发热使带温度升高。

打滑造成带的磨损加剧,无

法传递动力,致使传动失效。

2.试分析增速带传动工作时,其最大应力在哪里?

带紧边刚绕出小带轮处 解:

3.V带传动n1=1450r/min,fv=0.51,包角=150°,预紧力 i

n

1

2345F0=360N。试问: nzzzzzz'z'z'

200 1)该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是多少?

512342)若d1=100mm,其传递的最大转矩为多少?

nn3)若传动的效率为0.95,弹性滑动忽略不计,从动轮输出功

1

5

i

2.5r/min 率为多少? f

解:(1)

e1

vmzFmax2F0

5'

n5

6

d5'

n5

601000

601000

0.0105m/s10.5mm/s

e1

180.7N

f(

2

Fd1

T

4.图示行星轮系,已知Z1 = Z2’ = 41,Z2 = Z3 = 39,试计算2180.7100

2

9035N.mm 传动比 iH1。

(3)v

d1n1

601000

7.6m/s

PFv180.77.60.951.304kW

第12章 联 接

1.普通平键的截面尺寸b×h按_轴径_选取,长度L按__轮

毂的长度__确定。

解:

2.花键联接的主要类型有_矩形_花键、_渐开线_花键和_三

角形_花键。 3.为什么多数螺纹联接工作前均要预紧?如何控制预紧力?iHn1nH螺纹联接的主要防松方法有哪些?

13

z2z31521

nn

预紧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联接的刚性、紧密性和防松能力。 3Hz1z2'1681 用测力矩扳手和定力矩扳手 由于轮3为固定轮(即n 机械防松 摩擦防松 其他防松 30),

第13章 轴

in1H

zz3

1H =

1.按轴的受力分类,轴可以分为_心轴__轴、__转轴_和_传n1i1312Hz1z2'

动轴_。

2.请判断图示四个轴中,哪一个轴的结构有错误,出现的是13939160什么错误,应如何改正。

41411681

iH11/i1H10.5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四)

a)

b)

C 轴承无法拆卸,应将轴肩高度低于轴承内圈 第14章 轴 承

c)

1.写出下列轴承代号表示的内容,说明该轴承适用的场合。 7208,32314,6310/P5,7210B,

N2222

2.如图所示,轴的两端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7207C正装。常温下工作。工作中有中等冲击。转速n=1800r/min,两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是FrI=3400N,FrII=1050N,轴的轴向载荷Fa=870N,方向指向轴承2,试确定哪个轴承危险,并计算出危险轴承的寿命。

解:S10.68R10.6834002312N S20.68R20.681050714N

S1Fa2312870>714N

∴左边轴承被放松,右边轴承被压紧。

A1S12312N

A2S1Fa3182N

A1R231234000.68e

1A2R31282.98>e 通过查表 21050

∴x11 y10 x20.44 y21.19 ∴P1x1R1Y1A13400KN P2x2R2Y2A24184.3KN P2大 ,我们用它计算 查表得

C30500KN fp1.5 6

L10ftC

10h

60n(f)=1060(h) pP

第15章 联轴器与离合器

联轴器与离合器的主要功用和区别是什么?

答:联轴器和离合器主要都是用来联接两轴并传递扭矩,用联轴器联接的两根轴,只有机器停止运转后,经过拆卸才能分离,而用离合器联接的两根轴在运转过程中能随时根据需要结合或分离。


相关内容

  • 岩土与基础工程技术
  •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高职高专教育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Ⅰ12-1 附件15 岩土与基础工程技术 专业考试改方案及主要课程考核纲要 1. 岩土与基础工程技术专业考试改方案„„„„„„„„„„„„255 (1) 岩土与基础工程技术专业考试改革背景„„„„„„„„„„„„„255 ...

  • 1274 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
  • "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2010 年 1月) 一.考核改革的目的 1.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深入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课程考核的基本模式: 2.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探索"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 ...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一)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一) 第1章 静力分析基础 1. C.E.F A.B.D.G 2. B F.G 3. 4.解:受力分析如下图 列力平衡方程: Fx0 又因为 AB=BC FAsinFCsin FAFC Fy0 F40KN 2sin F 2FAsin  ...

  • 最新电大 地基基础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平时作业完整版
  • 最新电大 地基基础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平时作业完整版 第二章作业 一.简答题 1. 何谓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分类是什么?答:(1)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表面心态,一直都在进行演变和发 展,促地壳演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为内地质作用和外地质作用.内地质作 ...

  • 2014几点控制工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2014几点控制工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第一章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习题答案 一.简答 1.什么是自动控制? 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被控对象的某一物理量(输 出量)准确地按照给定的规律(输入量)运行或变化. 2.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 动物常见病防治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动物常见病防治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动物常见病防治>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课内学时90学时,5学分. 动物常见病防治课程包括家畜内科常见病.家畜外科常见病.家畜产科常见病.畜禽常见寄生虫病和畜禽常见传 ...

  • 现代设计技术说课稿
  • <现代设计技术>说课稿 一. 课程设置分析: 1. 课程定位: <现代设计技术>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对实现我校高水平应用型机电类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设计技术>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对实现我校高水平应用型机 ...

  • 基础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 习题三(为节省篇幅,本题三个要求都在涉及到的账户中一次完成) 借方 库存现金 贷方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期初余额 2500 期初余额① 25000 ③⒆ 500 ⑨③ 5000 ⑿⒂⑥ 10000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⑧ 17500 ⒃ 10000 期末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6 ...

  • 化工原理课程标准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课程)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 适用专业:煤化工生产技术 课程代码: 学 时:134 学 分:8 编制单位: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 编 制 人:陈善全 黄阳全 高丽 审 核 人:黄阳全 编制时间:2012年6月30日 <化工原理>课程标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