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教材整理1 惨烈空前的两伊战争 1.原因
(1)领土问题:伊朗、伊拉克均为海湾地区的强国,两国对边界线的划分历来就有争执。 (2)经济利益:20世纪70年代以来,双方因石油产生的矛盾加剧。 (3)教派矛盾
①伊朗的霍梅尼在1979年掌权后,把伊拉克作为输出伊斯兰革命的首要目标。 ②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则支持伊朗反对派的活动,两伊矛盾进一步激化。 2.经过
(1)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发动全面进攻,两伊战争开始。 (2)1982年春,伊朗把伊拉克军队赶出并进入其境内作战。 (3)1987年,双方均无法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4)1987年7月,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伊拉克宣布接受,第二年伊朗也宣布正式接受。
(5)1988年8月20日起,战争双方全面停战。 3.影响
(1)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湾地区规模较大的战争,是两伊矛盾长期发展的结果。
(2)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3)推迟了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新式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追求,引起中东地区新的军备竞赛。
教材整理2 冲击海湾的“沙漠风暴” 1.背景
(1)1990年7月,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8月2日,伊拉克出兵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制造了海湾危机。
(2)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要求伊拉克撤军,后来又通过决议,准许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2.过程
(1)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海湾战争开始。
(2)2月24日,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
(3)2月28日,在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的多项决议后,多国部队停止一切进攻性行动,海湾战争结束。
3.影响
(1)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2)它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
(3)海湾战争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①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
②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的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度。
③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4.特点
(1)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形式。 (2)进攻以机动作战作为基本的方式。 (3)交战的主要手段是远程火力攻击。 (4)电子战成为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 (5)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 5.高科技与现代战争的关系
(1)高科技和大量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运用于战争,使得战争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在战争中占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的控制性越来越强。
(2)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技含量。
[课中思考] 科技进步与现代战争有什么关系?
【提示】 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战争越来越具有高科技性,常规武器越来越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高科技和大量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用于战争,其危害越来越大,在战
争中占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等方面控制性越来越强;而现代战争的爆发,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高科技在现代战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技含量。
探究点 海湾战争
(1)根据史料一,分析海湾战争的新特点。
【提示】 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空中打击成为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2)导致史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双方在高新军事技术方面的差异巨大,海湾战争是一场典型的“不对称作战”,美国拥有大量先进的武器,并充分发挥各种作战手段的系统效应,使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实现了高度一体化。
【史论拓展】海湾战争的特点、影响
(1)特点
①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空袭与反空袭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②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③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 ④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作支撑。 (2)影响
①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增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②苏联解体前夕,已无力在这一地区与美国抗衡。
③西方大国通过对伊拉克禁运和武器核查方式,长时间对其施加压力。 ④海湾战争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
⑤围绕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美国反对伊拉克问题,阿拉伯世界发生了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总之,它对中东和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
材料二 “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零伤亡”。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规范解答】 第(1)问注意利用材料一信息,从“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可见多国部队以空中打击为主要手段;从“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可见战争的信息化特点;从“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反衬出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信息,“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可见战争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进而得出应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认识。
【答案】 (1)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局部战争同样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伊朗和伊拉克均为海湾地区强国,两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导致两国之间爆发战争的矛盾主要有( )
①领土争端 ②民族矛盾 ③宗教矛盾 A .①②③ C .②③
B .①② D .①③
【解析】 教材中明确提到①②③都是引发两伊战争的原因,故A 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A
2.下列对两伊战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①两国先后研制出核武器,导致南亚次大陆持续紧张
②是一场两败俱伤、没有胜者的战争 ③战争推动了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两伊战争也是冷战的产物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B .②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 本题属于复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两伊战争的基础知识的识记。②符合史实,①③④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3.从战争爆发因素的角度看,海湾战争与二战后历次中东战争的主要相同之处是( ) A .大国的卷入、宗教的冲突 B .宗教的冲突、民族问题 C .土地等资源的争夺、民族问题 D .土地等资源的争夺、大国的卷入
【解析】 海湾战争是与土地、石油等资源和大国卷入有关,而中东战争是由于民族、宗教、土地、石油资源、大国卷入等原因引发,故选D 项。
【答案】 D
4.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从此,高科技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高科技战争的表现不包括( )
A .电子战 B .信息战
C .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 D .短兵相接
【解析】 短兵相接明显属于传统战争的表现,故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48万,战争直接消耗791亿美元;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10万,战争消耗高达2 000多亿美元。
材料二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地面部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200多千克,航母编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1.1~1.38吨,美军共消耗各类物资1.7万余种3 000多万吨,几乎等于上千万人的苏联军队在4年卫国战争中物资总消耗6 600万吨的一半;多国部队在战争中总共花掉6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连美国也无力
独自支付这笔费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有关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面对战争的巨大消耗,美国是怎样解决困难的?从中可以看出,美国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
【解析】 第(1)问主要从战争的残酷性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需要结合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具体做法回答,特别要强调组建多国部队这一做法,美国通过这一做法转嫁了战争的负担。第二小问要联系第一小问的答案,它和第一小问是紧密相连的。
【答案】 (1)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它带来的只能是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通过战争解决矛盾,得不偿失。
(2)解决办法:战争虽然是以美军为主力,但它是在联合国授权之下,以多国部队的名义出兵的。美国通过组建多国部队转嫁经济负担的方法,让参与行动的其他国家承担了大约90%的费用,自己则以最小的负担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出发点:美国自身的利益。
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教材整理1 惨烈空前的两伊战争 1.原因
(1)领土问题:伊朗、伊拉克均为海湾地区的强国,两国对边界线的划分历来就有争执。 (2)经济利益:20世纪70年代以来,双方因石油产生的矛盾加剧。 (3)教派矛盾
①伊朗的霍梅尼在1979年掌权后,把伊拉克作为输出伊斯兰革命的首要目标。 ②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则支持伊朗反对派的活动,两伊矛盾进一步激化。 2.经过
(1)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发动全面进攻,两伊战争开始。 (2)1982年春,伊朗把伊拉克军队赶出并进入其境内作战。 (3)1987年,双方均无法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4)1987年7月,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伊拉克宣布接受,第二年伊朗也宣布正式接受。
(5)1988年8月20日起,战争双方全面停战。 3.影响
(1)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湾地区规模较大的战争,是两伊矛盾长期发展的结果。
(2)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3)推迟了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新式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追求,引起中东地区新的军备竞赛。
教材整理2 冲击海湾的“沙漠风暴” 1.背景
(1)1990年7月,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8月2日,伊拉克出兵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制造了海湾危机。
(2)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要求伊拉克撤军,后来又通过决议,准许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2.过程
(1)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海湾战争开始。
(2)2月24日,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
(3)2月28日,在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的多项决议后,多国部队停止一切进攻性行动,海湾战争结束。
3.影响
(1)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2)它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
(3)海湾战争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①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
②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的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度。
③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4.特点
(1)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形式。 (2)进攻以机动作战作为基本的方式。 (3)交战的主要手段是远程火力攻击。 (4)电子战成为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 (5)出现了富有新内涵的夜战方式。 5.高科技与现代战争的关系
(1)高科技和大量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运用于战争,使得战争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在战争中占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的控制性越来越强。
(2)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技含量。
[课中思考] 科技进步与现代战争有什么关系?
【提示】 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战争越来越具有高科技性,常规武器越来越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高科技和大量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用于战争,其危害越来越大,在战
争中占有科技优势的一方对战争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等方面控制性越来越强;而现代战争的爆发,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高科技在现代战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以提高本国军事上的高科技含量。
探究点 海湾战争
(1)根据史料一,分析海湾战争的新特点。
【提示】 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空中打击成为战争的主要手段之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2)导致史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双方在高新军事技术方面的差异巨大,海湾战争是一场典型的“不对称作战”,美国拥有大量先进的武器,并充分发挥各种作战手段的系统效应,使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实现了高度一体化。
【史论拓展】海湾战争的特点、影响
(1)特点
①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空袭与反空袭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②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③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 ④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作支撑。 (2)影响
①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增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②苏联解体前夕,已无力在这一地区与美国抗衡。
③西方大国通过对伊拉克禁运和武器核查方式,长时间对其施加压力。 ④海湾战争刺激了各国在军事上对高科技的研发。
⑤围绕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美国反对伊拉克问题,阿拉伯世界发生了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总之,它对中东和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
材料二 “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零伤亡”。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规范解答】 第(1)问注意利用材料一信息,从“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可见多国部队以空中打击为主要手段;从“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可见战争的信息化特点;从“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反衬出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信息,“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可见战争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进而得出应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认识。
【答案】 (1)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局部战争同样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伊朗和伊拉克均为海湾地区强国,两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导致两国之间爆发战争的矛盾主要有( )
①领土争端 ②民族矛盾 ③宗教矛盾 A .①②③ C .②③
B .①② D .①③
【解析】 教材中明确提到①②③都是引发两伊战争的原因,故A 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A
2.下列对两伊战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①两国先后研制出核武器,导致南亚次大陆持续紧张
②是一场两败俱伤、没有胜者的战争 ③战争推动了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两伊战争也是冷战的产物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B .②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 本题属于复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两伊战争的基础知识的识记。②符合史实,①③④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3.从战争爆发因素的角度看,海湾战争与二战后历次中东战争的主要相同之处是( ) A .大国的卷入、宗教的冲突 B .宗教的冲突、民族问题 C .土地等资源的争夺、民族问题 D .土地等资源的争夺、大国的卷入
【解析】 海湾战争是与土地、石油等资源和大国卷入有关,而中东战争是由于民族、宗教、土地、石油资源、大国卷入等原因引发,故选D 项。
【答案】 D
4.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从此,高科技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高科技战争的表现不包括( )
A .电子战 B .信息战
C .海陆空立体、全面作战 D .短兵相接
【解析】 短兵相接明显属于传统战争的表现,故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48万,战争直接消耗791亿美元;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10万,战争消耗高达2 000多亿美元。
材料二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地面部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200多千克,航母编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1.1~1.38吨,美军共消耗各类物资1.7万余种3 000多万吨,几乎等于上千万人的苏联军队在4年卫国战争中物资总消耗6 600万吨的一半;多国部队在战争中总共花掉6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连美国也无力
独自支付这笔费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有关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面对战争的巨大消耗,美国是怎样解决困难的?从中可以看出,美国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
【解析】 第(1)问主要从战争的残酷性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需要结合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具体做法回答,特别要强调组建多国部队这一做法,美国通过这一做法转嫁了战争的负担。第二小问要联系第一小问的答案,它和第一小问是紧密相连的。
【答案】 (1)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它带来的只能是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通过战争解决矛盾,得不偿失。
(2)解决办法:战争虽然是以美军为主力,但它是在联合国授权之下,以多国部队的名义出兵的。美国通过组建多国部队转嫁经济负担的方法,让参与行动的其他国家承担了大约90%的费用,自己则以最小的负担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出发点:美国自身的利益。